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高新电子业务,涉及军事通信、卫星与定位导航、海洋信息安全产业及军用自主可控计算机及网络等领域。
高新电子、信息安全整机及解决方案、电源产品、园区及物业服务
高新电子 、 信息安全整机及解决方案 、 电源产品 、 园区及物业服务
计算机软件、硬件、终端及其外部设备、网络系统及系统集成、电子产品及零部件、金融机具、税控机具、计量仪表、安防产品、移动通讯设备、无线电话机(手机)、通信及网络产品、数字音视频产品的技术开发、销售及售后服务,并提供相关的技术和咨询服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投资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自营进出口业务(具体按深贸营登证字第49号文执行);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租赁(不含金融租赁);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业务;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法律、法规规定无需许可(审批)的,市场主体自主选择经营。)计算机软件、硬件、终端及其外部设备、网络系统及系统集成、电子产品及零部件、金融机具、税控机具、计量仪表、安防产品、移动通讯设备、无线电话机(手机)、通信及网络产品、数字音视频产品的生产、加工;经营自行开发的电子出版物、零售各类软件及电子出版物。
业务名称 | 2021-12-31 | 2020-12-31 | 2019-12-31 | 2018-12-31 | 2017-12-31 |
---|---|---|---|---|---|
系统装备库存量(台(千瓦时)) | 5392.00万 | - | - | - | - |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信息安全整机及解决方案库存量(台) | 21.00万 | - | - | - | - |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电源产品库存量(只) | 415.00万 | - | - | - | - |
信息安全整机及解决方案库存量(台) | - | 10.00万 | 5.00万 | 4.00万 | 4.00万 |
电源产品库存量(只) | - | 431.00万 | 444.00万 | 394.00万 | 369.00万 |
高新电子库存量(台(千瓦时)) | - | 5376.00万 | 5554.00万 | 5879.00万 | 4983.00万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按行业 |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 | 55.32亿 | 86.43% | - | - | - | - |
系统装备 | 18.19亿 | 28.41% | - | - | - | - | |
其他 | 480.79万 | 0.08% | - | - | - | - | |
分部间抵销 | -9.55亿 | -14.92% | - | - | - | - | |
按产品 |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 | 42.38亿 | 66.21% | 34.60亿 | 68.60% | 57.33% | 18.36% |
系统装备 | 17.89亿 | 27.95% | 13.41亿 | 26.59% | 33.02% | 25.05% | |
其他业务 | 3.73亿 | 5.83% | 2.42亿 | 4.81% | 9.65% | 35.08% | |
按地区 | 国内 | 46.42亿 | 72.53% | 35.60亿 | 93.62% | 89.21% | 23.32% |
北美 | 5.26亿 | 8.21% | - | - | - | - | |
日本及其他 | 4.95亿 | 7.73% | - | - | - | - | |
其他业务 | 3.73亿 | 5.83% | 2.42亿 | 6.38% | 10.79% | 35.08% | |
欧洲 | 2.05亿 | 3.20% | - | - | - | - | |
南美 | 1.52亿 | 2.38% | - | - | - | - | |
非洲 | 536.32万 | 0.08% | - | - | - | - | |
澳洲 | 177.73万 | 0.03% | - | - | - | -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一 |
4.75亿 | 2.67% |
客户二 |
4.33亿 | 2.43% |
客户三 |
3.29亿 | 1.85% |
客户四 |
3.24亿 | 1.82% |
客户五 |
3.23亿 | 1.8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广东亿安仓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 |
6.63亿 | 4.29% |
供应商1 |
6.54亿 | 4.23% |
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6.05亿 | 3.91% |
供应商2 |
6.04亿 | 3.91% |
供应商3 |
4.28亿 | 2.77%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一 |
6.97亿 | 4.82% |
客户二 |
4.43亿 | 3.06% |
客户三 |
3.44亿 | 2.38% |
客户四 |
3.21亿 | 2.22% |
客户五 |
3.14亿 | 2.1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一 |
6.70亿 | 5.47% |
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5.01亿 | 4.09% |
广东亿安仓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 |
4.06亿 | 3.31% |
供应商二 |
2.70亿 | 2.20% |
供应商三 |
1.82亿 | 1.48%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一 |
3.54亿 | 3.26% |
客户二 |
3.40亿 | 3.14% |
客户三 |
3.27亿 | 3.01% |
中软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2.12亿 | 1.95% |
客户四 |
1.98亿 | 1.8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一 |
3.07亿 | 3.75% |
供应商二 |
3.05亿 | 3.72% |
供应商三 |
1.21亿 | 1.48% |
供应商四 |
1.20亿 | 1.47% |
广东亿安仓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 |
1.09亿 | 1.33%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PHILIPS ELECTRONICS |
4.66亿 | 4.66% |
桂林长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96亿 | 2.96% |
客户A |
2.90亿 | 2.90% |
Procter& Gamble Inte |
2.49亿 | 2.49%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2.35亿 | 2.3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桂林长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3.65亿 | 4.57% |
INTEL SEMICONDUCTOR( |
3.49亿 | 4.37% |
南京仟驰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2.21亿 | 2.77% |
深圳市爱施德股份有限公司 |
2.03亿 | 2.54% |
天音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
1.75亿 | 2.19%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B |
4.25亿 | 4.47%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3.95亿 | 4.15%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3.49亿 | 3.67% |
STARTECH PACIFIC LIM |
2.78亿 | 2.92%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2.38亿 | 2.5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
4.21亿 | 5.62% |
INTEL SEMICONDUCTOR( |
4.01亿 | 5.34% |
南京仟驰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2.70亿 | 3.60% |
湖北三江航天江河橡塑有限公司 |
1.47亿 | 1.96% |
客户A |
1.42亿 | 1.89% |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系统装备。 中国长城紧扣“加快打造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新定位,围绕“坚底强链”新战略,聚焦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系统装备两大主业,坚定不移提升安全先进绿色自主计算底座核心竞争力。 1、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业务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业务主要由计算终端、应用终端、终端部件、产业服务组成。计算终端:围绕“芯-端-云”产品产业生态链,坚持核心技术创新,牢牢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坚持市场需求导向,遵循“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原则,加快产品迭代升级,推出了全新国产高性...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系统装备。
中国长城紧扣“加快打造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新定位,围绕“坚底强链”新战略,聚焦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系统装备两大主业,坚定不移提升安全先进绿色自主计算底座核心竞争力。
1、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业务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业务主要由计算终端、应用终端、终端部件、产业服务组成。计算终端:围绕“芯-端-云”产品产业生态链,坚持核心技术创新,牢牢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坚持市场需求导向,遵循“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原则,加快产品迭代升级,推出了全新国产高性能芯片、笔记本电脑、新八核桌面终端、多路服务器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成为产品谱系全、性能高、质量优的自主安全整机产品提供商。主要产品为自主安全台式机、笔记本、一体机、服务器、工控机以及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在31个省市自治区设立分子公司、办事处等,完善了市场覆盖网络,市场前端开拓和服务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应用终端:在金融机具领域深耕十余年,连续六年领衔国内金融行业榜首,是智能网点、移动营销的行业领跑者,并领跑金融信创自助终端产品。高清智能证卡打印机、智能机具无感适配平台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终端部件:包含IT类电源与消费类电源。作为国内计算机电源、服务器电源研发制造商,多年雄踞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品牌,拥有专业电源技术研发团队,是电源国家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之一,自主研发超高性能数据中心服务器电源,为全球知名的超级计算机配套,也使公司跻身于国际先进的超级计算机电源供应商行列。率先介入信创电源领域,在信创电源领域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消费类电源业务为多家知名国际一流企业提供AC-DC开关电源产品服务,具备开关式电源的开发设计和生产销售能力。产业服务:利用园区及房产物业的优势,聚集信创资源,构建信创生态链。积极引进PKS生态伙伴集中办公,支撑PK体系生态联盟工作。
2、系统装备业务
系统装备业务主要由通信业务、特种计算和海洋信息化业务组成。通信业务:产品覆盖通信系统与装备、卫星/北斗导航设备、集群通信设备,形成了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一体的系统装备能力,是专用通信的核心供应商与主要承制单位;特种计算:聚焦关键软硬件生态体系,设立了特种计算研究院,是主流的特种计算产品和信息化系统的提供商。海洋信息化业务:是光纤水听器声纳分系统研制单位,产品涵盖水下探测、水下通信用光纤声纳核心产品以及安全监测用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装备,产品技术在业界领先。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中国长城作为中国电子旗下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产业建设的主力军与核心平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国产化计算硬件产业、系统装备两大主业,构建自主计算产业的核心能力,实现自主安全产品国产化,致力于成为安全、先进、绿色自主计算硬件产业的领导者。公司高度重视创新研发能力的提升,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公司硬核实力。公司拥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湖南商用密码产业示范基地等资质。公司重组以来,扛起网信产业国家队、主力军、排头兵的职责,走出了从基础软件到芯片、整机、业务系统的全链条创新研发之路。
一是突围自主知识产权,利用中国架构PKS体系最新成果制造的长城电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为我国自主安全电脑的代名词。
二是聚焦核心技术,坚持“芯端一体,双核驱动”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构建以“芯-端”为核心的自主计算硬件产品链,全面带动“网-云-数-智”自主计算产业生态发展。在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为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超级计算机、轨道交通信息化系统、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关键领域提供安全、先进、绿色的自主计算硬件体系支撑。
三是锻造主打产品,公司芯片、整机、服务器、网络交换机、路由器、工业控制系统、容灾备份产品等自主安全产品谱系逐步成为相关市场的主导产品。
四是提升装备业务,系统装备业务一直是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和装备的重要提供商及服务商,承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使命责任,坚持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不断巩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五是打造专业团队,构建起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3个省级创新平台+3家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拥有专利1300余项,有兼职院士3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名,博士53名。
2022年,中国长城进一步聚合创新资源要素,以中国长城研究院为组织形态,集中基础共性研发力量,构建终端研发平台,打造赋能多业务发展的研发体系。围绕PKS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构建安全、先进、绿色国产计算硬件研发核心力量,扛起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的主力军使命,成为网信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未来,公司将以战略规划为引领,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完善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增强战略性核心竞争力,保持在核心业务及主要行业的领军、领先地位,以保障国家网络安全为己任,为建设网络强国提供强力支撑。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2022年,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上半年公司面临以下风险与挑战:
一是采购与供应链风险。由于国际局势动荡、新冠疫情蔓延、芯片供求失衡等多重因素影响,网信业务及系统装备领域部分元器件市场供应不稳定,原材料供应及产品成本控制方面难度加大。公司着重从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体系优化重构、打通需求端-供应端链条、侧重本土并着眼全球供应链开发、采购早期介入研发、加强招投标合规管理、强化供应商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风险管控和防范。
二是市场供求风险。市场需求放缓,叠加产品竞争加剧。公司一方面稳扎稳打保障传统市场,一方面深耕行业市场,拓展新领域业务;建立健全产品售后服务体系,加强客户信用及履约能力评估。
三是产业竞争风险。公司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而新产品、新业务投资大、周期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产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公司从制订“十四五”规划并推动落地、加强业务分析与业务管控、强化任务分解与责任落实、聚焦主责主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外部协同等方面进行风险管控和防范。
四、主营业务分析
1、管理层分析
2022年上半年,公司经营面临重重挑战,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新冠疫情多点频发;同时,公司面临网信业务的阶段转换、系统装备业务的结构调整,核心主业市场需求阶段性收缩。面对内外部不利局面,公司管理层直面困难,加强市场开拓力度,严控成本降低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营业成本、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减少,但公司营业收入、营业利润仍双双下降。
在市场阶段性下滑、业务相对清淡的阶段,公司坚持“坚底强链”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全面深化改革,苦练内功,进一步明晰“芯端一体,双轮驱动”的核心战略,以“改革调整、夯实提升”为主线,大力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快提升公司基础管理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为迎接下一阶段市场的全面启动,蓄势聚能,做好准备:
一、狠抓业务拓展,夯实发展质量
面对不利的市场局面,稳业务、稳增长成为公司上半年的工作重心。在主营业务上,公司以“强改革、拓市场、扩收入、控成本”为主要抓手,重构组织体系,改革业务体系,通过成立信创业务发展委员会、系统装备业务发展委员会、成立长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三大业务举措,统筹产业发展资源,强化产业发展组织;持续深耕传统市场,挖掘市场潜力,推进压舱石业务发展,开拓增量市场,从行业信创、特种计算等方面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内部管理上,以改革促效益,全面加强精益管理深度,不断强化组织体系,构建职能部门赋能业务发展的新型组织;整合供应链管理模式,优化提升供应链水平,专班加快两金治理,稳控两金规模,层层压实成本控制,切实支撑经营发展。
二、聚焦核心业务,优化资源配置
公司从国家战略出发,坚持“坚底强链”,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明晰“芯端一体,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以“一企一业”、“一业一企”为目标,全面梳理调整业务结构、企业结构、资产结构和组织结构,清理合并与主业关联度不高的其他业务;明确业务战略定位,将公司原有的25小类业务大幅度精简至10小类业务,退出与公司战略定位密切度不高和低毛利业务;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市场竞争充分、关系主业发展的关键子企业引入更多战略性、行业性、产业性资源,着力推进长城信息、中电科创智联改革工作。未来公司将持续通过改革调整,将关键资源配置于核心优势主业领域,大力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大幅度提升公司的主业竞争力。
三、调整业务体系,优化组织结构
基于公司价值链分析,围绕网信业务、系统装备业务两大核心主业,对职能管理体系、研发体系和房产业务体系进行改革调整,打造科学、高效、集约、敏捷的业务管理体系。组建信创业务发展委员会,统筹推进网信相关业务发展;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信创子公司划入中电长城统一管理,聚合信创业务核心力量,构建集约高效的网信业务市场体系。组建系统装备发展委员会,统筹推进系统装备重点业务发展;明确系统装备业务板块核心主业,优化业务布局;集中特种计算资源,打造核心能力;加强特种能源业务发展。调整研发体系,集聚自主计算核心研发力量,构建聚合创新高效的研发能力,以中国长城研究院为基础,对公司研发系统进行改革调整,成立“2086实验室”、“BC215实验室”、解决方案产品中心与子业务研发中心,形成一支3000人规模的研发队伍。组建长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促进管理服务效能提升和房产业务效益提高,以公司现有产业布局为基础,积极谋划打造能够策源核心技术、集聚产业生态、吸引高端人才、统一品牌形象的新一代产业发展基地。
四、强化人才队伍,优化激励机制
公司秉承“以人为本”,上半年,管理层把干部人才工作摆在首要位置,以战略导向、科学合理、因事设岗、人尽其才、人岗适配为原则,通过“揭榜挂帅”“全体起立、竞争上岗”“市场化选聘”等多种方式,不遗余力,不拘一格,充实干部力量、优化人才结构;聚焦战略核心,超前人才布局,突破复合型高端人才的短板和瓶颈;以市场化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进选人用人市场化,在超过100个关键管理岗位实施“揭榜挂帅”,实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按照“盘清存量,盘准增量,激发能量”的思路,摸底调查干部人才状况,人才盘点覆盖人数近5,000人,为人才改革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结合揭榜挂帅与契约化改革,推进中长期激励机制建设,在薪酬分配上更多向科技人才、关键岗位骨干等群体倾斜,引导关键岗位核心人才为企业创造更多增量价值,形成激励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良性循环。
目前,公司的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战略目标更加清晰,基础管理能力得到夯实,核心竞争能力正在提升。下半年,公司将以战略规划为引领,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对标一流,持续推进体系性改革,构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加快提升公司基础管理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努力成为安全、先进、绿色自主计算硬件产业领导者,为建设网络强国、实现高水平网信科技自立自强做出应有贡献。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