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批发零售及商业连锁经营、房地产开发及销售、持有型物业出租、小贷等金融类业务。
商业运营、商贸物流、商品贸易
商业运营 、 商贸物流 、 商品贸易
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以上项目不含前置许可项目);仓储服务;百货、纺织品、工艺品、家具、五金交电、通讯器材、钟表眼镜、化工产品(除专控产品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建筑材料(除木材)、电脑及配件的销售;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与销售;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机械制造;房地产开发;货物与技术的进出口经营(国家禁止和限制的货物与技术出口除外);商业场地及设备的出租;日用品修理;广告的设计、制作、代理、发布;传真服务(除国家专控及前置许可项目)。
业务名称 | 2024-12-31 | 2024-06-30 | 2023-12-31 | 2023-06-30 | 2022-12-31 |
---|---|---|---|---|---|
销量:其他业务(元) | 61.02万 | - | 1085.70万 | - | 832.14万 |
销量:商超业务(元) | 10.46亿 | - | 10.94亿 | - | - |
销量:地产业务(元) | 3.77亿 | - | 2.95亿 | - | - |
商超百货门店营业收入(元) | 7.44亿 | 4.11亿 | - | - | - |
坪效:百货:华北(元/每平方米) | 1380.44 | 721.90 | 1300.86 | 579.34 | 1234.81 |
坪效:百货:华南(元/每平方米) | 2376.83 | 1438.41 | 3303.79 | 1627.41 | 3433.49 |
坪效:百货:西北(元/每平方米) | 453.81 | 226.32 | 346.63 | 161.37 | 320.94 |
坪效:超市:华南(元/每平方米) | 6832.26 | 3388.23 | 7219.89 | 3526.70 | 5409.36 |
营业收入:商超百货门店(元) | - | - | 8.78亿 | 4.22亿 | 9.08亿 |
营业收入:新开门店(元) | - | - | 1566.90万 | 1900.00 | 195.37万 |
营业收入:百货:华北(元) | - | - | 2747.23万 | 1223.48万 | 2607.74万 |
营业收入:百货:华南(元) | - | - | 2.01亿 | 9920.92万 | 2.09亿 |
营业收入:百货:西北(元) | - | - | 6691.22万 | 3114.98万 | 6195.28万 |
营业收入:超市:华南(元) | - | - | 5.80亿 | 2.78亿 | 6.07亿 |
营业收入:超市:西北(元) | - | - | 238.00万 | 137.15万 | 361.12万 |
坪效:超市:西北(元/每平方米) | - | - | 772.48 | 445.15 | 1172.09 |
门店数量:新开门店(家) | - | - | - | 1.00 | - |
经营面积:新开门店(平方米) | - | - | - | 199.60 | - |
交易总额(GMV):线上(元) | - | - | - | 2218.00万 | 4306.00万 |
交易总额(GMV):超集好电商平台:线上(元) | - | - | - | 1515.00万 | 2414.00万 |
门店数量:关闭门店(家) | - | - | - | 7.00 | - |
地产业务销量(元) | - | - | - | - | 3.36亿 |
批发零售连锁经营商业业务销量(元) | - | - | - | - | 10.60亿 |
金融业务销量(元) | - | - | - | - | 0.00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单位1 |
4015.48万 | 2.82% |
单位2 |
1857.61万 | 1.30% |
单位3 |
1783.65万 | 1.25% |
单位4 |
1714.63万 | 1.20% |
单位5 |
1283.33万 | 0.9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单位1 |
5485.20万 | 5.24% |
单位2 |
4635.20万 | 4.42% |
单位3 |
4168.27万 | 3.98% |
单位4 |
3768.81万 | 3.60% |
单位5 |
3717.42万 | 3.55%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1 |
3757.18万 | 2.68% |
客户2 |
1701.63万 | 1.22% |
客户3 |
1436.65万 | 1.03% |
客户4 |
1225.60万 | 0.88% |
客户5 |
1036.24万 | 0.7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1 |
5019.79万 | 5.15% |
供应商2 |
3974.96万 | 4.08% |
供应商3 |
3778.76万 | 3.88% |
供应商4 |
3600.96万 | 3.70% |
供应商5 |
3566.52万 | 3.66%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1 |
800.00万 | 0.57% |
客户2 |
732.40万 | 0.52% |
客户3 |
676.40万 | 0.48% |
客户4 |
650.35万 | 0.46% |
客户5 |
532.18万 | 0.3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1 |
6240.03万 | 7.78% |
供应商2 |
5531.64万 | 6.90% |
供应商3 |
3242.63万 | 4.04% |
供应商4 |
2770.20万 | 3.45% |
供应商5 |
2493.94万 | 3.11%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1 |
1345.44万 | 0.81% |
客户2 |
1311.04万 | 0.79% |
客户3 |
910.61万 | 0.55% |
客户4 |
833.61万 | 0.50% |
客户5 |
468.35万 | 0.2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1 |
5104.49万 | 5.52% |
供应商2 |
4637.28万 | 5.01% |
供应商3 |
4486.64万 | 4.85% |
供应商4 |
3679.84万 | 3.98% |
供应商5 |
3030.22万 | 3.28%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1 |
5922.08万 | 2.68% |
客户2 |
3832.93万 | 1.73% |
客户3 |
1899.46万 | 0.86% |
客户4 |
1809.54万 | 0.82% |
客户5 |
1502.54万 | 0.6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1 |
4926.80万 | 3.58% |
供应商2 |
4495.97万 | 3.27% |
供应商3 |
4488.41万 | 3.26% |
供应商4 |
4273.35万 | 3.11% |
供应商5 |
3448.73万 | 2.51% |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零售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345亿元,比上年增长3.5%。2024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17,813亿元,比上年增长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5,531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全国网上零售额155,22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27,878亿元,比上年增长6.5%。2024年,商品零售行业较上年呈现平稳增长态势。近年来,一方面国家陆续发布乡村振兴、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中央...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零售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345亿元,比上年增长3.5%。2024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17,813亿元,比上年增长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5,531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全国网上零售额155,22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27,878亿元,比上年增长6.5%。2024年,商品零售行业较上年呈现平稳增长态势。近年来,一方面国家陆续发布乡村振兴、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全方位扩大内需,相关提振消费政策不断落地落细,消费新业态新模式逐步培育壮大;随着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发力显效,消费市场在新业态新热点带动下实现平稳增长,服务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商品销售增势较好,对供销大集多元化的业务布局是利好,也是发展机遇。2024年,公司以海南自贸港与粤港澳大湾区为战略主战场,依托望海国际、顺客隆两大核心平台,构建“政策赋能+消费升级+模式创新”三位一体的发展引擎,聚焦高端消费、即时零售、社区服务等新兴赛道,提前布局零售、物流等高附加值业务,借力海南自贸港政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便利化”,推动传统商贸物流向智慧供应链转型,焕新存量业务、响应消费升级、转化政策红利;通过区域深耕与模式创新双轮驱动,公司致力于在2024年实现资产效能跃升、品牌价值强化、盈利结构优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㈠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和经营情况
公司为大型全国性商品流通服务企业,定位为城乡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商,按照中国证监会行业划分所处行业为“批发和零售业”。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涵盖商业运营、商贸物流、商品贸易业务,2024年各项业务得到支撑发展,潜力加快显现,成果稳中向好。
1.商业运营围绕实体门店为核心,以“联营+租赁”双轮驱动模式为基础开展门店经营,范围覆盖陕西、海南、江苏、天津、吉林等区域。2024年,商业运营业务聚焦消费升级趋势,在业态焕新、数字化赋能、区域联动等方面不断优化;同时,积极应对新型消费业态变化,深化转型策略,拓宽线上购物渠道,提供品质优、体验佳的服务,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此外,根据公司业务调整转型规划,着力打造线上销售平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全渠道发展。2024年,商业运营业务各门店继续优化业态组合,全力推进招商工作,其中在陕重点企业民生百货提升服务与运营效率,空置率同比下降8.7个百分点;芜湖悦家空置率下降18个百分点。
2.商贸物流业务聚焦“物流+商贸”双轮驱动,依托供应链升级、全渠道运营,构建“生鲜直采+即时零售+社区服务”生态圈,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链接更多上下游贸易伙伴,为线下连锁超市及便利店提供运营管理服务,提升终端消费体验。2024年,公司商贸物流业务中,商超连锁板块以顺客隆为核心载体,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以“区域深耕+场景创新”构建全渠道零售网络,通过数字化、AI化运营,实现“线上下单+社区自提”模式,与美团、京东到家合作拓展即时零售,提升短途配送时效。顺客隆2024年批发分销收入同比提升19.9%。商贸地产板块专注于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物业运营,聚焦“商贸物流+产城融合”,打造智慧化、高附加值产业生态,聚合城市及周边商贸物流产业,激活资产价值。持续强化资产经营管理,引入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提高经营收益与资产价值。重点物业重庆保利大厦紧抓渝中区企业总部经济发展优势,逐步培育壮大新业态,全年整体出租率同比上升近6个百分点。
3.商品贸易业务通过辐射公司供应链上下游的生产商、代理商、农批市场、电商平台及店铺,共享公司旗下商超、百货等消费者会员资源,围绕生鲜果蔬、酒水及日杂等产品线,开展线上线下零售业务和批发业务。2024年商品贸易业务深化业务变革,扩张零售批发业务,在美团华南区、广东区发展态势良好;优化供应链渠道,成为阿里、美团、抖音、京东等商家供应体系成员之一;聚焦营销矩阵打造,开展数字化业务合作,线上零售收入同比增长105.47%;大力拓展供应链上下游,带动农特产品销量提升。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8号——上市公司从事零售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1.实体门店的经营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供销大集百货门店6家,其中:西北地区4家,华北地区1家、华南地区1家;超市批发门店家61家,均分布在华南地区。
2.门店的变动情况
3.门店店效信息
㈢ 报告期内线上销售情况
2024年,公司通过超集好电商业务、顺客隆线上平台、望海到家等线上销售业务实现GMV(平台交易总额)近15,920万元,同比有所提升。
1.商品采购与存货情况
2.仓储与物流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广东、上海以及陕西等地共有11个配送仓,主要服务于商超实体以及电商业务,占地面积合计2.58万平方米,均为租赁物业。本报告期内发生仓储租赁费合计241.24万,物流配送中自有物流占比3.63%,外包物流占比96.37%。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㈠ 股东优势
本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合农信,实际控制人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在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城市生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有利于公司长期战略发展布局,为实现公司高质量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㈡优质资产矩阵
公司持有约164万平方米优质自有物业,战略性分布于14个省份、25个城市,形成“新一线城市地标+二三线区域枢纽+三四线潜力资产”的多层级布局,以商业资产为核心,构建“购物中心+商超+写字楼+社区商业”复合业态模型,覆盖面大且城市等级纵深长,在新一线城市有重庆保利大厦、青岛万邦中心等地标建筑,有天津国际、海口望海国际等颇具市场知名度的区域商业枢纽,同时三四线城市项目出租率处于当地市场平均水平前列,是公司未来经营发展和价值提升的坚实基础和保障。
㈢全链运营能力
公司拥有成熟的商业招商运营、物流管理、批发贸易、电商运营等专业人才以及服务团队,覆盖奢品招商、智慧物流、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具有六十多年的商业实践和经验积淀,建立起了完善的全价值链管理体系,积累品牌资源与数字化赋能,通过各个业务的客户资源共享,促进业务效益增长。
㈣布局战略要地
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战略支点,公司下属子公司望海国际立足海南本土,享有海南自贸港发展成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优势;粤港澳大湾区是区域跳板,公司下属子公司顺客隆在粤港澳大湾区已有扎实的连锁超市业务基础,打造“生鲜直采+即时零售+社区服务”生态圈;借力区域政策,构建“海南跨境贸易+湾区消费终端+中西部物流节点”三角战略布局,形成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本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2,372.0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9%,净利润-138,361.0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45.78%,其中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367.6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47.48%。本报告期公司积极拓展增量赋能业务,持续推动变革,优化调整产业布局,通过公开挂牌转让子公司易生大集全部股权及相关债权产生投资收益,同时,公司加强对应收款项的催收及考核等措施,收回以前年度部分已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积极推进减债化债等工作,使得公司报告期业绩同比减亏。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2.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5%,商品零售行业以及线上零售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消费引擎持续发力。2024年,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4.9万亿元,增长5.0%,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2025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预期为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展望2025年,国家强调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聚焦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创造更多消费场景,持续释放消费和投资潜力,让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消费升级趋势深化,需求端呈现品质化、场景化、全域化变革动力,高端消费品、健康食品、智能家居等品类需求激增,即时零售、沉浸式体验等新消费场景渗透率快速提升,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市场标配。在此背景下,消费者对市场供给端的升级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国零售业经过多年发展,产业链、供应链完备,行业竞争充分,未来需要提升商品品质、升级服务体验,才能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公司必须紧跟消费需求提升商品服务,将线上线下资源融合,以消费者为导向,不断完善和升级产业链,不断重塑商品品质、供应链智能化、购买方式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空间。
2025年,国家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制定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专项措施,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国内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将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部署,海南2025年将实现“封关”运作,公司聚焦产业机遇,把握海南封关后成为国际消费中心的预期,围绕现代服务业枢纽,制定企业战略应对;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提速,《关于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政策相继出台,在“双循环”新格局与政策红利叠加下,2025年将成为零售业向高质量发展跃迁的关键窗口期。公司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商业创新与模式突破为抓手,实现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战略转型。
(二)公司发展战略
在国家持续深化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全方位扩大内需、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背景下,商贸流通行业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公司将继续践行“实业+资本”双轮驱动战略,深入整合自身优质资产及业务,优化商业运营、商贸物流、商品贸易三大业务布局,服务“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双向流通网络,打造国内领先的城乡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商。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司经营质量和高效发展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经营稳健、运营规范、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有效维护广大投资者的根本利益,公司将充分挖掘股东、财务投资人、并购企业等各方在资金、资源、资产、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优势,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深度整合产业资源,进一步提升公司价值。
(三)经营计划
2025年,公司将继续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深化“精益、创新、搞活、融合、提质”的工作主线,全力推进商业运营、商贸物流、商品贸易三大主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同时深耕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联动重点区域相关发展政策,持续优化存量业务结构,拓展增量业务布局,提质增效,系统推进公司经营向好发展。
1.全面提升商业运营质效,建立新型供销城市流通业务模式
2025年,公司将依托股东资源优势、自身遍布全国各地丰厚的资产和丰富的商业资源,线下积极参与城市更新、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完善城乡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网点布局,全力推进存量百货商超、商业资产与增量人防地下商业街的高效业务协同,同时通过品牌输出、管理输出,拓展轻资产运营项目;线上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原传统商业进行赋能升级,创新业务模式,完成类购物中心、双首层街区、IP主题城市综合体等业态调改,逐步实现城市布局升级、产品形态升级、业态升级、经济效益升级,建立新型供销城市流通业务模式。
2.推进商贸物流网点建设,服务“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双向流通网络
2025年,公司为高效盘活存量资产,将推动重点区域存量住宅土地开发,实现资金良性循环与滚动发展;湘中物流园深化区域物流产业布局,依托存量用地,联动行业头部企业,整合构建集采集配、加工分拣、冷链云仓、零担快运、电商直播、供应链服务及共享物流平台;聚焦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并运营具有平急两用功能的集采集配中心项目,服务“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双向流通渠道,推动健全县、乡、村三级流通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全链条服务能力;创新突破收益模式,构建“短期去化+中期运营+长期服务”三级收益模型,孵化供应链增值服务等高附加值业务,提升衍生业务收入占比,培育可持续利润增长极。
3.紧抓海南自贸港建设契机,以全链条协同驱动商品贸易创新升级
2025年公司将加快电商业务、批发代理业务、供应链贸易业务的融合,深化与商业运营、商贸物流业务的协同,围绕政府采购、企业团购、头部零售平台、农批市场、大型连锁商超等稳定销售渠道构建下游销售网络,开展规模化集采、提高议价能力。同时在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及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公司将发挥属地优势,有效嫁接并拓展商品贸易业务,快速推进贸易品种结构转型,驱动商品贸易转型升级。
(四)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市场竞争风险和应对措施
在国内消费潜能持续释放的背景下,同质化竞争加剧,零售行业呈现“红海竞争”态势。大量同类型企业通过价格战、流量争夺、场景复制等方式抢占市场份额,尤其在社区团购、即时零售、体验场景等新兴领域,产品结构趋同、服务模式相似的问题突出。
为应对市场竞争,公司构建差异化价值体系,革新产品品类,建立“基础款+特色款+定制款”三级商品体系,开发地域特色食品等差异化品类;升级场景化服务,在顺客隆、望海国际试点“即时零售+社区服务”模式;深挖会员价值,针对高净值客户推出专属选品、端到端接送等权益,进一步提升会员复购率。未来,通过提升品牌管理、调整经营结构及商品结构、精细化运营、线上线下互动提升服务、知名品牌引入及汰换工作、降低物流业务成本等措施,持续推动资源高效配置与商业价值最大化释放。
2.企业经营风险和应对措施
公司存在供应链效率瓶颈、管理效能滞后、客户维护成本攀升等经营风险。因此,公司加快存量业务优化及转型提升,深度改造供应链,提升协同效率,降低生鲜商品损耗率;改善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革新组织架构,提升管理效能;构建客户价值经营体系,重视消费体验提升,做好业务客户维护。
公司已完成破产重整工作,新引入产投、财投后,注入资金陆续投入生产经营,实现一定改善效果。旗下超集好、顺客隆优选、望海到家商城等电商平台继续加快发展速度,与美团、京东到家深化合作,推进即时零售;收购商业发展51%股权后,强化了集采集配中心功能、深化了县域流通网络建设,服务“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双向流通渠道,推动健全县、乡、村三级流通服务网络;利用海南自贸港政策,逐步释放跨境增量;实施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战略,动态适应消费和市场的新变化,不断丰富消费场景,延伸到下沉市场,全力提升经营效益。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