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要
主营业务: 污水处理、自来水供水、再生水、新能源供冷供热、道路收费、危废业务、科技成果转化等。 | |
所属行业: 公用事业 - 公用事业 - 水务 |
市盈率(TTM): 5.763 | 市净率: 0.481 | 归母净利润: 8.07亿元 | 营业收入: 47.66亿元 |
每股收益: 0.51元 | 每股股息: -- | 每股净资产: 6.16元 | 每股现金流: 0.88元 |
总股本: 15.70亿股 | 每手股数: 2000 | 净资产收益率(摊薄): 8.35% | 资产负债率: 57.08% |
公司大事
2025-03-21 | 分红派息: 更多>> 2025-03-21公布分红方案:每股人民币0.1700元,除净日为2025-05-29,股息派付日为2025-07-11 |
新闻公告
财务指标
报告期\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 (元) |
每股股息 (元) |
净利润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每股现金流 (元) |
每股净资产 (元) |
总股本(亿股) |
---|---|---|---|---|---|---|---|
2024-12-31 | 0.51 | 0.17 | 8.71 | 47.66 | 0.88 | 6.16 | 15.70 |
2024-09-30 | 0.43 | - | 7.33 | 33.59 | 0.47 | 6.07 | 15.70 |
2024-06-30 | 0.27 | - | 4.61 | 21.96 | 0.28 | 5.91 | 15.70 |
2024-03-31 | 0.16 | - | 2.50 | 10.76 | -0.03 | 5.97 | 15.70 |
2023-12-31 | 0.55 | 0.18 | 9.03 | 46.18 | 0.63 | 5.81 | 15.70 |
业绩回顾
更多>>主营业务:
公司及其子公司(以下合称‘集团’)的主要业务包括污水处理、自来水供水、再生水、供热供冷服务、环保设备定制、危险废物处置服务及相关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委托运营等业务。
报告期业绩:
期内,录得营业收入221,816.6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5.18%,主要是由于本期存量项目结算水量增加及新项目投入运营,因此污水处理业务收入同比增加。
报告期业务回顾: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由基础业务及战略新业务构成。基础业务包括市政污水处理、供水、再生水等领域业务,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战略新业务主要包括以新能源供冷供热及光伏发电为主的双碳新能源业务及以污泥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危废业务为主的固废业务,战略新业务在盈利能力、经济附加值、投资回收期等方面,与基础业务形成互补,优化整体业务结构。
1、基础业务情况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水务业务总规模为612.84万立方米╱日。权益类水务业务总规模585.01万立方米╱日,其中污水处理规模511.51万立方米╱日,供水业务规模31.5万立方米╱日(包括自来水、工业供水),再生水规模42万立方米╱日,新增再生水断点连通管网28.6公里,上述项目分布在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委托运营模式下污水处理规模为21.83万立方米╱日,再生水规模6万立方米╱日。
污水处理、供水业务模式以BOT、TOT、PPP模式为主,再生水业务经营模式以生产销售再生水获得销售收入,及提供再生水管道接驳工程服务获得收入为主,与期初相比均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2、战略新业务情况(1)新能源供冷供热业务,截至报告期末,总服务面积39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天津,经营模式以BOT和自主投资为主。
(2)分布式光伏发电及储能项目,截至报告期末,光伏总设计装机容量31MWp,用户侧储能设计装机容量5.5MWh,项目主要分布在天津、大连、西安;经营模式以市场化定价模式为主。
(3)危废业务方面,报告期内没有发生变化。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包括处置能力共18.13万吨╱年的4个项目,一座规模2万吨╱年的收储、转运项目,一座总库容31.46万吨的填埋项目,废物综合利用规模7.8万吨╱年,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两省。危废业务在获得危废经营许可证的前提下,采用充分市场化的经营模式,在地方政府指导价的引导下,自行选择产废单位,为其提供危废处置服务,收取危废处置服务费。
(4)污泥处置业务方面,截至报告期末,总规模为2,810吨╱日,主要分布在天津、甘肃、浙江、安徽。其中权益类污泥处置业务为临夏污泥项目、津南污泥厂项目,规模为890吨╱日,其余污泥处置项目为委托运营模式,规模为1,920吨╱日。
...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