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轨道交通门系统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及提供轨道交通装备配套产品与技术服务。

  • 产品类型:

    轨道交通产品、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传统汽车零部件

  • 产品名称:

    干线铁路车辆门系统 、 城轨车辆门系统 、 站台安全门系统 、 内部装饰 、 连接器 、 闸机扇门模块及车辆门系统维保及配件业务 、 充电连接线 、 充电枪 、 充电插座 、 高压线束 、 高压连接器 、 高压分线盒

  • 经营范围:

    轨道交通装备、机、电及一体化装备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技术服务。轨道交通车辆门系统及专用器材,软件产品及控制系统,轨道交通站台安全门及屏蔽门系统、轨道车辆内部装饰;道路货物运输;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19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内装(列) 114.00 - - - -
库存量:安全门(套) 1840.00 - - - -
库存量:汽车门(单元) 13.00 - - - -
库存量:连接器(单元) 831.00 - - - -
库存量:门系统(套) 3578.00 - - - -
订单金额:轨道交通行业(元) 61.39亿 - - - -
内装库存量((列)) - 35.00 - - -
安全门库存量((套)) - 1603.00 - - -
汽车门库存量(套) - 97.00 78.00 - -
连接器库存量(套) - 762.00 803.00 691.00 858.00
门系统库存量((套)) - 3286.00 - - -
内装库存量(列) - - 43.28 37.28 -
安全门库存量(套) - - 1963.00 1997.00 1979.00
门系统库存量(套) - - 3478.00 1.27万 1.96万
内部装饰库存量(列) - - - - 29.28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3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0.94%
  • 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1.58亿 15.16%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1.49亿 14.33%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9229.27万 8.86%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7032.37万 6.75%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6083.11万 5.8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7855.66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2.75%
  • Dunkermotoren GmbH
  • 南京市江浦县高旺喷塑厂
  • 南京逢嘉装饰有限公司
  • 常熟海伦铝业有限公司
  • 南京高旺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Dunkermotoren GmbH
2669.22万 4.33%
南京市江浦县高旺喷塑厂
1388.49万 2.25%
南京逢嘉装饰有限公司
1348.76万 2.19%
常熟海伦铝业有限公司
1338.88万 2.17%
南京高旺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1110.31万 1.8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3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3.36%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2.20亿 22.01%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1.17亿 11.75%
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9695.66万 9.70%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5065.28万 5.07%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4833.08万 4.8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597.51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2.42%
  • Dunkermotoren GmbH
  • 南京逢嘉装饰有限公司
  • 宁波市鄞州创兴压铸有限公司
  • 江阴市泰麒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南京高旺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Dunkermotoren GmbH
1757.19万 3.90%
南京逢嘉装饰有限公司
1200.74万 2.66%
宁波市鄞州创兴压铸有限公司
998.84万 2.22%
江阴市泰麒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820.48万 1.82%
南京高旺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820.27万 1.8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6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2.04%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1.43亿 15.99%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1.01亿 11.27%
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9320.68万 10.44%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8271.53万 9.26%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4536.69万 5.0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6982.67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3.78%
  • 南京高旺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 Dunkermotoren GmbH
  • 南京逢嘉装饰有限公司
  • 常熟海伦铝业有限公司
  • 南京喜龙机电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南京高旺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1740.91万 3.44%
Dunkermotoren GmbH
1579.92万 3.12%
南京逢嘉装饰有限公司
1542.56万 3.04%
常熟海伦铝业有限公司
1142.70万 2.26%
南京喜龙机电有限公司
976.58万 1.93%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是公司实施新一轮战略规划(2022~2027)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贯彻五届一次董事会工作要求的重要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公司经营层带领全体干部员工,按照战略规划确定的目标和要求,坚持战略引领、创新驱动、以人为本,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以务实重干的工作作风,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在变革中抢抓机遇、在竞争中谋划发展,有序推动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报告期内,公司“轨交、汽车、科创”三大事业群优势互补、协同高效,集群效应进一步显现。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2,236.9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7...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是公司实施新一轮战略规划(2022~2027)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贯彻五届一次董事会工作要求的重要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公司经营层带领全体干部员工,按照战略规划确定的目标和要求,坚持战略引领、创新驱动、以人为本,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以务实重干的工作作风,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在变革中抢抓机遇、在竞争中谋划发展,有序推动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报告期内,公司“轨交、汽车、科创”三大事业群优势互补、协同高效,集群效应进一步显现。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2,236.9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744.37万元,增幅6.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873.3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024.56万元,增幅29.89%,其中轨道主业实现收入241,322.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115.83万元,增幅7.63%,主要系本期干线及高速车项目恢复招标,收入增加1.55亿所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实现收入75,365.1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184.93万元,增幅21.2%,系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销售增加。截至报告期末,轨道主业在手订单金额为61.39亿元。
  (一)坚持战略引领,蓄势谋远,推进产业稳健发展
  2023年,公司“轨交、汽车、科创”三大事业群持续以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纲要
  (2022~2027)》为引领,优化战略推进管理办法,瞄准战略发展路径,坚持“聚焦重点、分级管控、弥补短板”原则,制定硬仗清单及具体行动计划,积极开展行业对标分析,促进各产业单位进一步识别自身优劣势,更好布局未来发展,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轨道交通板块:报告期内,公司聚焦重点、强化协同,持续深耕轨道交通市场,稳固国内车门业务,加速拓展海外、维保和安全门市场,发展内装和汽车门业务。报告期内,国内城轨及高铁车门系统的市占率继续保持领先,青岛、贵阳等非优势区域再获新订单,安全门业务突破西安、太原等非优势区域市场;沈阳康尼、合肥康尼、深圳康尼、杭州康尼、南宁康尼、大连康尼、天津康尼相继批准设立,区域性竞争优势进一步扩大;全力参与全球竞争,有序推进轨道主业全球布局,巴西、智利两家子公司完成注册,与法国、美国、泰国等子公司形成覆盖海外轨交市场的主要业务平台,全年新签海外市场订单6.7亿元,创历史新高,市场竞争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积极探索全寿命周期维保新模式,完成首个维保示范中心—上海基地筹建,获得上海12号线车门全寿命周期的维保业务,维保业务再上新台阶;厂段高端设备实现“零”突破,获得成都中车装备车门智能检修产线项目;汽车门以多场景应用为切入点,突破了重卡新领域应用,实现新产品订单突破;康尼电子扇门模块获得15个新线项目,自营业务发展再上新台阶。
  2、汽车板块:报告期内,紧紧围绕“发力第二增长曲线”的战略规划目标,紧抓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增长机会,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新增宝马、雷克萨斯、SMART、智己汽车等国际、国内高端品牌新客户,新增项目定点56个;加大新产品销售推广力度,扩大销售,积极开展了小功率充电机、高压连接器、欧标模式二等新产品推广,全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已达7,600多万元;连接器新品推广成效显著,其中高压连接器获取上汽乘用车、一汽奔腾项目定点,重卡换电连接器、储能连接器均实现批量销售,为公司可持续增长提供助力。
  3、科创(孵化)板块:报告期内,持续贯彻落实公司董事会文件精神,积极协同各产业单位,深入研讨新产品和新产业发展路径,推动智能产品及服务的研发、推广,逐步构建智能、高端产品新业态。持续推进医护、康护、轮椅适配等应用试点,打造典型案例场景,推动系列产品优化、改进、迭代;跟踪推进民政、养老等扶持政策落地,梳理调整产品线,策划护理、康复训练综合解决方案,探索多场景应用营销方向,进一步提升行业知名度。
  (二)坚持创新驱动,务实笃行,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2023年,公司加速融合创新,着力打造技术核心能力,构建完成“融合型研发管理体系”建设。公司主导修编的《城市轨道车辆客室侧门国家标准》通过国标委审查,参与了《动力集中动车组矩形连接器》等三项行业标准编制,《可靠性增长管理模式创新》入选全国“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案例”50佳,持续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全年研发费用维持在8%以上。
  报告期内,公司利用各类创新平台集聚优势资源,加快实现重大前瞻性新产品有效突破,多个研发成果实现量产或场景推广,完成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客室门和司机室门的标准动车组外门、雅万高铁动车组车门出口的研发工作,完成了大开度货运动车组外门、短机构城际车外门和现代有轨电车外门等新产品的研发与升级;PHM产业化工作进一步深入应用,PHM1.0新增31个推广应用项目,并实现电扶梯场景应用验证,另外PHM技术已应用于全国12个城市30条地铁线路4万多套门系统,实现从车门计划修向状态修的转变,站台门PHM获得南京、徐州等地6个项目订单,电扶梯PHM在天津9号线改造项目上实现订单突破。
  贯彻《知识产权专项规划》,持续培育高价值专利,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运用能力,建设完成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并正式运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通过年度考核。2023年度,获得授权专利149件,其中发明专利65件,包括国内发明62件,国际发明3件;登记软件著作权23项。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有效专利1,224件,其中发明专利312件,包括国内发明277件,国际发明35件;累计登记软件著作权203项。
  (三)持续推进智改数转,加快业务模式创新升级
  以“康尼制造2025”规划为指引,以两化融合、工业互联和数据治理为手段,持续推进“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的智能制造运营体系建设,全年完成65个信息化项目,推动公司业务模式的创新和转型升级。2023年,轨道总部围绕新型能力建设,推进供应链互联互通,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智能工厂建设要求,完成内装及安全门产业数字化布局;围绕客户满意度提升,推进客户需求闭环管理,在CRM系统建立统一需求管理库,提升对需求管理的规范化,逐条响应各项需求,提升客户的满意度;深化供应链数字化,建设供应链数据互通平台,推动工艺管控、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业务过程的供应链互通,提升跨公司业务协同效率,打造敏捷供应链;康尼电子持续推进智能工厂建设,以数据驱动业务改善,实现提质增效;康尼新能源、康尼科技、康尼精机持续加快信息化系统布局和深化应用,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四)纵深精益管理,提质增效行稳致远
  公司全面推进现代化精益生产运营管理体系,按照“点、线、面、体”的实施路径,逐步建立精益管理体系平台,实现订单交付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形成精益数字化生产运营管理平台。2023年,公司精益管理主要围绕计划管理、精益供应链管理、自动化技改、业务深化应用等方面有序展开,各产业单位积极组织内部交流,应用成本大数据系统,研讨降本管理模式,共享成熟管理经验,不断形成互学互鉴共进步的良好氛围,推进产品质量提升和全流程全价值链成本改善。
  报告期内,轨道总部深化卓越绩效管理,产品毛利率稳步提升,对标IRIS金牌,聚焦客户体验、战略供方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强质量整治,质量损失金额实现较大幅度下降,产品可靠性提高,客户满意度、管理成熟度稳步上升;康尼电子持续开展国产化替代应用,推进价值链精益管理,以质量问题双归零思路为牵引,聚焦改善重点故障和惯性问题,质量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康尼新能源深化VAVE管理,强化供方管理,坚持优胜劣汰,IQC合格率进一步提升;康尼科技、康尼精机围绕体系建设,通过质量专题活动,推动问题解决和质量意识提升,通过各类外部体系审核。
  (五)资质荣誉不断,彰显高质量发展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荣获“江苏省省长质量奖”、IRIS最高等级“金级”证书(成为目前全球轨道交通行业取得IRIS金级认证的7家企业之一),标志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通过“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认定,获评“2023年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入选“江苏省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实施试点企业”,获得第30届江苏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康尼电子通过“江苏省工业企业质量信用AAA级企业”认定,入选“2022江苏省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综合评价制造业典范榜”;康尼新能源通过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康尼智能移位机及智能轮椅系列产品入选工信部“2023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KS智能康复训练型电动轮椅获得“2023年中残联创新辅助器具优秀产品和服务”称号。
  2023年,公司多个项目获得政府立项,其中:“康尼机电轨道交通门系统智能工厂”被列入2023年度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项目—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类;“康尼机电轨道交通门系统智能工厂(三期)项目”被列入2023年度南京市“双百工程”重点项目;“大间隙车钩浮动电气连接器”被列入江苏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第三十批);“车端电气连接装置”列入2023年南京市创新产品;“站台门健康检测与智能诊断平台”等16项产品/技术通过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的省级新产品/新技术鉴定。
  (六)坚持以人为本,筑牢稳定发展根基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报告期内,公司《2023—2027年人力资源建设规划》正式发布实施,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人力资源总体建设目标和实施路径。为了高质量落地《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部牵头协同各产业单位,分解并落实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分别制定行动计划并推进实施;完善人才评价标准,优化人才评价体系,编发了员工《任职资格管理制度》,为员工职业发展画出清晰“跑道”;持续开展价值分配和激励机制完善,深入研究新形势、新变化,对标行业和经济发展趋势,以高人效为指引,及时完善工资总额管理机制,调动广大干群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七)稳妥化解龙昕危机,推动公司重回健康发展轨道
  2023年,公司对龙昕科技原股东的追赃、追责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截止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已追回并注销7,385万余股康尼机电股票,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追赃追责、损失挽回工作,依法承担社会责任,合法合规合情,全力争取公司利益最大化,尽快为龙昕事件解决划上句号,让公司进入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切实维护公司和广大股东的合法权益。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轨道交通行业
  报告期内,铁路运营迅速恢复,铁路客货运均创历史最好水平。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战略逐步实施,对干线铁路装备的安全、舒适、绿色、智能的需求更加强烈,城市轨道车辆需求多样化,用户对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双碳”目标的提出也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交通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受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国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持续展开,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等轨道交通装备需求随之扩大,公司轨道交通产品市场需求空间广阔。
  干线铁路:报告期内,我国干线铁路市场稳步复苏。根据国铁集团2023年统计公报,2023年,全国铁路建设成果丰硕,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45亿元,投产新线3,637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776公里。截止2023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5.9万公里,其中高铁4.5万公里。另外,动车组运行480万公里或12年左右需要五级修,随着既有动车组运营年限逐年增加,动车组高级修市场的需求将加速释放,公司动车组维保市场将快速增长。
  城市轨道交通:报告期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持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2023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59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338条,运营线路总长度11,224.54公里;2023年在建线路总长5,671.65公里,全年共完成建设投资5,214.03亿元;全年完成车辆购置投资共计283.72亿元,同比增加12.96%;截至2023年底,城轨交通线网建设规划在实施的城市共计46个,在实施的建设规划线路总长6,118.62公里;2023年当年,共有5个城市的新一轮城轨交通建设规划或建设规划调整方案获批,获批项目中涉及新增线路长度约550公里,新增计划投资额约4,500亿元。另外,国家加强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稳步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城际铁路及市域铁路将快速增长。
  2、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行业获得了多项国家政策支持。随着新能源车型产品力的不断提升、配套充电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消费者对新能源车认可度和接受度逐渐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从而带动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及车外充电设施产品的规模不断提升。
  报告期内,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及充电基础设施行业持续高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2023年,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38.6万台,同比上升30.6%;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92.9万台,同比上升42.7%,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245.8万台,同比上升26.6%。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坚持“以机电技术为核心的智慧交通装备平台”战略定位,形成“以轨道交通产品为核心业务、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为成长业务、以智能健康产品等为种子业务”的多元产业格局。
  1、轨道交通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动车及干线铁路车辆门系统、城市轨道车辆门系统、站台安全门系统、内部装饰、连接器、闸机扇门及车辆门系统维保及配件业务。公司面向全球市场,为国内及全球轨道交通车辆厂及地铁业主提供轨道交通装备零部件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技术服务。另外,公司积极响应参与“一带一路”的倡议,始终重视“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目标市场的开拓,公司已向波兰、卢森堡、意大利、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阿联酋、沙特、摩洛哥等“一带一路”国家提供轨道交通产品。轨道车辆门系统市场占有率多年位居全球前列,是中国中车、阿尔斯通、CAF、STANDLER等国际著名轨道车辆制造商战略合作伙伴和供应商。
  2、汽车零部件业务:依托国家新能源战略,紧抓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新机遇,为国内及全球知名车辆制造厂等提供新能源汽车充电连接系统及精密机械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服务。
  (1)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主要包括充电总成、高压线束及高压模块三大品类,主要产品有充(放)电枪线产品(包括大功率液冷充电枪)、充电插座、充电桩、高压线束、高压连接器、电源分配单元等,康尼新能源除了和国内的比亚迪、上汽、一汽、北汽、长城、吉利、奇瑞、合众等主流汽车品牌已经开展深入合作外,还与梅赛德斯-奔驰、宝马、捷豹路虎、沃尔沃、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上汽通用等知名合资品牌进行了深度合作。
  (2)公司自主研制的新能源公交车门系统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得到提升。公司的汽车电动塞拉门产品已在公交车、机场摆渡车以及无人驾驶等多个应用场景下批量应用。在自动驾驶场景下目前主要与宇通、金龙等行业内主流客车厂进行合作。
  (3)公司依靠自主研发的精密锻造和精密磨削技术,生产制造精密汽车机械零部件、电动工具零部件、精密数控成形磨齿机等产品。报告期内,公司争取电动工具零部件优质项目回流和新品拓展,重点推进汽车零部件产品产能提升建设,多款产品实现量产,是德国宝马、德国舍弗勒、德国宜发、中国均胜安全、日本武藏精密、加拿大利纳马、美国百得、日本牧田等全球知名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
  (二)主要产品经营模式
  1、研发设计模式
  公司的研发设计涉及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与客户合作设计开发两个方面,模式各有不同:
  (1)自主研发:公司设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作为专门的研发部门,统筹公司两级技术创新体系及新产品的的研发工作。凭借多年来对机电产品及相关领域重要技术和工艺的积累,围绕轨道交通门系统及其他主要产品的既有核心技术,不断开展纵向、横向拓展性研究和开发。同时,结合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对行业新技术或客户新需求进行前瞻性研究。
  (2)合作开发:公司针对轨道交通领域及其他主要产品领域的客户个性需求或其他开发意向,安排技术团队与之对接,形成一致目标和共识后,按照不同项目以不同方式进行合作开发与设计。
  2、采购模式
  公司的采购模式主要包括自主采购和指定采购。在进行自主采购时,采购部将按照公司的生产计划、采购流程,向市场直接进行采购,采购价格按市场价格确定;指定采购主要针对客户的特定需求进行,公司在进行指定采购时按客户的具体要求,在充分进行价格评估的基础上,采购相关的原材料及零部件。
  3、生产模式
  公司的生产主要采取订单导向型生产模式。公司主营产品,包括轨道交通门系统和汽车零部件都属于离散型制造,产品种类较多,标准化程度低,不同车型所使用的产品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在车型不断更新的同时,产品规格型号也层出不穷,因此公司采取订单导向型生产模式,根据客户的订单组织产品生产。
  4、销售模式
  公司的销售模式采取直接面对客户进行销售。公司主要通过专业展会展示公司产品,宣传公司品牌形象,同时销售部门通过销售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对顾客开展有针对性的产品推荐活动。在国内市场,主要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销售订单,部分项目通过直接商务谈判获得;在国外市场,主要通过国外客户的采购部门进行采购申报,经客户对申报材料、报价、企业资质以及业主意见进行综合评议后与之展开商务和技术谈判,签订销售合同。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持续的创新研发能力
  公司具有完善的创新体系、现代化的研发平台、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队伍以及不断进取、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环境,在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研发效益等方面,处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公司技术中心于2013年11月26日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优势,坚持内引外联,构建开放式技术创新体系,以项目为载体,以人才为根本,不断进行实践创新活动。通过搭建开放的技术创新平台,不断加强产品开发设计能力建设,提高信息化平台及专利情报数据库平台运行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了从设计到制造,从虚拟仿真到检测试验,从产品小试、中试到产业化的相对完善的综合创新体系,不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辐射,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公司在高铁、城际及城轨车辆门系统等主打领域,产品综合竞争优势较大,门系统技术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水平。公司是以轨道车辆现代化装备研发和制造为主、行业优势明显的高科技企业,是中国轨道车辆门系统国产化研发和制造基地,被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现国家发改委)授予“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是国家标准《城市轨道车辆客室侧门》以及《城市地铁车辆电动客室侧门行业技术规范》的主要制定单位。公司主导研发的“高速列车门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于2018年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年,公司主导修编的《城市轨道车辆客室侧门国家标准》通过国标委审查,参与了《动力集中动车组矩形连接器》等三项行业标准编制,《可靠性增长管理模式创新》入选全国“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案例”50佳。公司目前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江苏省轨道交通车辆门系统重点实验室等多个技术创新平台;建有业内最完备且通过CNAS认证的车门试验检测中心;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高级职称技术人员87名。
  (二)持续的智能制造能力
  公司通过数字化工厂建设,持续为业务赋能,基于数字化管理平台,推动“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进一步强化系统深化应用、推动大数据应用、自动化生产装备、全价值链业务流程重构等全方位的新型能力建设,为持续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奠定基础。2022年组织相关分子公司进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并通过评定,开展分子公司数字化工厂规划,信息系统已覆盖到19家分子公司,进一步提升了各单位的信息化水平。DCMM评定达到了稳健级。
  公司获得工信部2022年度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企业、2023年度通过“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认定,获得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荣誉。另外,公司多个项目获得政府立项,其中:“康尼机电轨道交通门系统智能工厂”被列入2023年度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项目—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类;“康尼机电轨道交通门系统智能工厂(三期)项目”被列入2023年度南京市“双百工程”重点项目。
  (三)持续的精益化管理能力
  公司围绕“精益+数字化”管理,推进精益数字化工具应用,创建精益数字化管理矩阵表,优化业务流程。建设数字化管理驾驶舱,实现多业务数字化场景应用,进一步提升业务数据质量,实现了业务流程过程各节点执行数据的实时分析、预警与辅助决策;对标IRIS金牌,聚焦客户体验,公司荣获了“江苏省省长质量奖”、IRIS最高等级“金级”证书(成为目前全球轨道交通行业取得IRIS金级认证的7家企业之一),标志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持续推进职能矩阵式管理,对标管理成熟度标准,组织各产业单位开展经营风险审核,并推进制订管理改进计划,各产业单位在经营管控、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改进提升与能力建设。依据数字化系统,公司已实现在研发、供应链、制造、服务、决策等多业务环节的模式创新。在研发模式上,制定各单位分技术中心的研发规范、数据标准,建立多个数字化平台,实现数字化样机的验证,装配、维修培训等,优化了研发织织和流程,提升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率;在供应模式上,利用CRM、SRM、MES等系统和互联互通集成技术,实现了客户、供应商、仓储、配送等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客户、生产、质量、供应商数据的全面集成与共享,提升供应链体系敏捷性;在制造模式上,建设了APS、JES、SCADA、生产指挥控制中心、条码系统、能源管理、虚拟仿真等系统,实现了生产物理与数字系统的融合,实现生产管理模式与制造模式的创新;在服务模式上,开发了具备远程检测的智能门控器和智能电机,实现服务模式由“故障修”转变为“状态修”,提升了公司产品可靠性和客户使用安全性,利用维保业务平台(SLM),实现主动化服务,开发了维保业务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决策模式上,通过建立主数据管理(MDM)、大数据系统BD,打破了系统间壁垒,建立起统一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并通过关键运营指标,及时、准确地反映公司各业务单位的运营情况,为管理者高效决策提供依据,优化管理者决策流程,提升管理者决策效率。
  (四)持续的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拥有门系统数字驱动控制、二维承载驱动机构、内置塞拉、微动塞拉、变导程驱动与锁闭、MVB及双冗余控制网络、智能诊断与以太网通讯8大核心技术,首创包含350km/h高速货运动车门、600km/h高速磁浮列车门、复兴号高铁车门、高原列车门、外挂密闭门5大产品,完成新一代轨道车辆自动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基于核心原创技术的高端轨道车辆自动门系统、高速列车客室侧门系统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3项重点成果转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覆盖轨道交通全系列的一流门系统产品平台。通过全面的专利布局,突破竞争对手技术封锁,构建关键核心技术专利保护堡垒。同时,在车门维修方面,公司首创轨道车门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基于物联网、先进故障诊断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了车门系统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该系统能够对车门工作状况数据进行挖掘分析,识别车门的早期故障征兆,对车门亚健康状态进行预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检修,避免或减少实际故障发生。该系统改变了车门的维修模式,由计划维修转变为状态维修,提高了车门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
  公司城轨车辆门系统产品已连续十多年市场占有率超过50%,高铁车门系统产品市场占有率也连续多年远超50%,根据SCI报告,公司轨道车辆门系统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列。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2,236.9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744.37万元,增幅6.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873.3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024.56万元,增幅29.89%。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轨道交通行业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成,交通关键装备先进安全,交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有力支撑“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构建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综合交通立体网,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国家铁路网规模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7万公里(含部分城际铁路)、普速铁路13万公里(含部分市域铁路);形成由“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为骨架、区域性高速铁路衔接的高速铁路网,由若干条纵横普速铁路主通道为骨架、区域性普速铁路衔接的普速铁路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城市群率先建成城际铁路网,其他城市群城际铁路逐步成网;研究推进超大城市间高速磁浮通道布局和试验线路建设。将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极,长江中游、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中原地区、哈长、辽中南、北部湾和关中平原8个组群,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山西中部、天山北坡、兰西、宁夏沿黄、拉萨和喀什9个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强度,构建6条主轴、7条走廊、8条通道组成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2021年12月9日,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先进交通装备应用,推广先进适用运输装备,开展CR450高速度等级中国标准动车组、谱系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研发应用;巩固提升高铁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在轨道交通等技术装备领域创建中国标准、中国品牌。要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全面推动交通运输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养护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转型,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形成绿色低碳发展长效机制,让交通更加环保、出行更加低碳。
  2022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要有序培育现代化都市圈,提高都市圈交通运输连通性、便利性,统筹利用既有线与新线因地制宜发展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有序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推动市内市外交通有效衔接和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要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基本贯通综合运输大通道,提高铁路和高速公路城市覆盖率,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加快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建设,有序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其他重点城市群多层次轨道交通建设,到2025年新增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3000公里,基本实现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
  2023年3月,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提出了未来五年的行动目标和行动任务,到2027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7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5.3万公里左右,普速铁路11.7万公里左右。
  2024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方案提出,要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有序推进交通运输设备更新改造。在政策的鼓励下,轨道交通装备更新替换需求有望加速,公司轨道交通业务将迎来增长动力。
  以上一系列政策文件对轨道交通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轨道交通行业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扶持,我国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持续展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投资潜力十足,相应的,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等轨道交通装备需求随之扩大,公司作为轨道交通装备细分市场的龙头公司,未来将继续把握行业发展新机遇,保持领先的市场地位。
  2、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
  2020年10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提出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提出,至“十四五”末,我国将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2023年2月,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发改委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试点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显著提高,其中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力争达到80%。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
  2023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优化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环境,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在下沉市场的渗透。
  2023年6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提出,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实施细则,将减免政策再次延长4年,以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
  2023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2023年12月,商务部等9个单位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的意见》,从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健全国际物流体系、加强金融支持等六个方面提出18项政策措施,助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2024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加强重点村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
  2024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配电网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
  2024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等目标要求。
  目前我国汽车市场正在加速转型重塑,2023年下半年开始,各省市密集出台了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提出了充电站(桩)“县乡全覆盖”的建设目标,以保障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的落地。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逐年提高,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汽车市场由“增量时代”进入了“存量和增量并重的时代”,以旧换新的潜能巨大。随着政策的支持、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及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程度的提高,预期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延续强劲增长势头,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保有量不断增加,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综合来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前景广阔。公司作为各大新能源汽车企业充电及连接器等产品的核心供应商,已经获得国内、国际一流整车厂客户认可,公司将继续把握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与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的市场机遇,进一步开拓市场,提升公司经营业绩。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22年,公司制订并发布了《战略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7)》,战略规划纲要确定了“以机电技术为核心的智慧交通装备平台”的战略定位,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产品为核心业务、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为成长业务、以科创孵化产品等为种子业务的业务组合架构,明确了各个业务的战略目标、发展路径和保障措施。
  1、轨道交通业务
  轨道交通业务以“为客户提供极致产品/服务的轨交装备全球领导品牌”为战略定位,按照“强力推进海外市场和维保产业,稳步推进轨道门系统技术应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思路,强化轨道主业的能力建设,积极布局新市场、新产业、新产品,持续打造核心竞争能力,促进轨道交通业务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巩固轨道交通主业的“压舱石”优势定位。
  2、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
  汽车板块要持续紧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机遇,外拓市场,内强管理,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市场拓展聚焦国内外高端客户、造车新势力市场,争取主流高端车企客户持续突破。加快高压连接器、储能连接器、小功率直流慢充、大功率充电等新产品、新市场布局,提升公司经营质量。
  3、科创孵化业务
  科创孵化业务围绕三大产业板块客户需求和未来趋势,推进各方协同,打造机电一体化与智能技术孵化平台,推动新产品新产业实现有效突破。智能健康产业继续加强能力建设和团队建设,打造引流产品,加大高端产品研发与推广,拓展销售渠道,强化成本管控,实现国内业绩增长和海外销售突破,提升盈利能力,促进效益增长和规模发展。
  (三)经营计划
  1、强化战略引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扎实推进战略落地,促进经营稳进提质
  高质量推进战略落地。公司各层级要围绕公司“以机电技术为核心的智慧交通装备平台”战略定位,进一步提高战略思维,开展战略解码、战略执行、战略监控及战略回顾。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持续强化战略指标内部对标及行业标杆对标分析,各事业群、产业单位、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高效协同,瞄准难点问题、重点项目、弥补短板,高标准厘清硬仗,合力攻克,逐一突破,坚决打赢年度全部硬仗。各产业单位要高度协同,加强三大产业新产品、新技术调研与立项研究,力争新产品、新产业有所突破,助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绿色化发展。
  (2)统筹营销资源,开拓市场新局面
  以战略为引领,科学运用战略分析工具,主动应对市场和竞争态势变化,统筹营销资源,强化路径措施,拓展轨道主业新局面,实现汽车业务新突破,探索智能健康业务新模式,高质量打赢市场攻坚硬仗。轨道主业要主动应对行业增速放缓、技术更新、竞争日趋激烈新局面,按照“强力推进海外市场和维保产业,稳步推进轨道门系统技术应用相关产业”发展思路,强化能力建设,积极布局新市场、新产业、新产品,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巩固核心业务“压舱石”优势地位。;汽车零部件业务要紧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机遇,外拓市场,内强管理,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跑出“第二增长曲线”加速度。科创孵化业务要发挥产品规划牵头作用,围绕三大产业板块客户需求和未来趋势,推进各方协同,打造机电一体化与智能技术孵化平台,推动新产品新产业实现有效突破。智能健康业务要继续加强能力建设和团队建设,打造引流产品,拓展销售渠道,强化成本管控,实现国内业绩增长和海外销售突破,提升盈利能力,促进效益增长和规模发展。
  (3)夯实质量管理基础,全面提升经营质效
  各产业单位应积极导入卓越绩效体系,坚持“质量为本”,以“零缺陷”为目标,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强化质量管理,狠抓责任落实。深入贯彻落实公司提质增效决策部署,持续开展“两金、两长压控”、“资产质量提升”等专项活动,提质增效,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2、激发创新活力,培育高水平增长动能
  各级研发部门要坚持战略规划引领,按照董事会“三出一促”要求,强化内外部资源整合与协同、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技术与业务创新,加快产品和业务智能化转型。
  (1)加速融合创新,着力打造技术核心能力
  在两级技术体系架构下,加强融合创新体系建设,推进研发效能评价。轨道主业要高质量完成技术和产品攻关任务,完成PHM2.0标准化产品替代,拓展应用范围;深入开展TSN(时间敏感网络)、域控、免维护、绿色化技术研究及应用;加快推进新一代门系统、国产化门控器、高性能电机产品研发及应用,保持轨交领域技术领先地位。汽车零部件业务要加强技术预研,持续开展高压连接器、精锻零部件、精密磨床迭代开发,打造标准化、谱系化产品平台。加快培育智能健康新产业,完成引流产品研制和市场有效投放;紧盯行业发展趋势,研判并推进智能轮椅系列高端产品的技术优化升级;完成智能护理床产品的技术定型及产业化准备。
  (2)深化智改数转,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各产业单位和职能部门要以“康尼制造2025”及数字化工厂规划为指导,立足集团化管理和业务协同,以“两化深度融合再上新台阶”为目标,持续推进“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坚持条线、条块结合,加大产线自动化设备和自动化产线“智”、“数”研究和重大项目立项投入统筹力度,加速“智改数转”;适度前瞻、系统布局信息化建设项目,实现经营管理质效提升;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为集团和各产业单位“智改数转”奠定工业工程和IT人才基础。
  3、激活发展动力,巩固高质量发展基础
  (1)强化人才培养,积蓄队伍发展动能
  依据董事会干部管理要求,推动干部管理体系建设项目的落地工作,构建“系统、科学、前瞻”的干部管理体系,不仅要形成系统的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的工作体系和机制,还要重点建设后备干部人才库,加速后备干部的培养和任用;要高质量落地《人力资源规划》,分解并落实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完善人才评价手段,有计划开展创新型高端人才盘点,推进轮岗锻炼机制,不断提升人才质量;优化薪酬绩效体系,完善分类分层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薪酬激励作用。
  (2)严格风险防范,持续巩固发展基础
  以《财务专项规划》为抓手,深化集团化财务管控和业财一体化建设,建立多维财务管理体系,提升成本管控、财税风险防控水平,推动财务管理成熟度向优先级迈进;加强制度流程与内控管理融合,常态化开展制度流程优化,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制度流程与业务系统的全流程贯通,全面提升管控效率与质量,保障公司运营安全;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应用,提升“现场管理整治”标准化建设水平,深化监督管理,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和政策变化的风险
  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征,本公司所处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之一,行业发展与国民经济的景气程度有很强的关联性。如果轨道交通不能保持稳定增长,则将直接影响本公司的业绩,给本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
  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该行业经历了前两年的快速增长,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未来支持政策能否持续稳定、新能源汽车行业自身能否健康发展、新的竞争对手进入等具有不确定性,进而影响本公司的业绩,存在一定的风险。
  2、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目前在国内城轨及动车组车辆门市场份额多年持续保持在50%以上,全球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但是,在国内轨道交通行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国际轨道车辆门系统主要制造企业通过设立境内合资企业的方式深度参与国内市场的竞争,随着这些合资企业本土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此外,伴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参与程度将不断提高,与国际竞争对手直接竞争的局面也将不断出现。由于国际轨道车辆门系统制造企业纷纷加大在资本、技术、人才、营销等方面的投入,公司若不能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加强技术创新、优化营销和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将在未来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风险。
  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目前该行业处于高速成长期,增长态势已从政策驱动逐步转向产品和市场驱动,新的资本和竞争对手不断涌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如果公司不能保持现有优势和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将会对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经营业绩产生影响,存在较大的市场竞争风险。
  3、股权分散、无实际控制人的风险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倡导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的融合。公司通过管理骨干和核心技术人员持有公司股份,形成了一个新老结合、对公司具有高度认同感的核心团队,有效促进了公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公司股权相对分散的现状。公司股权相对分散,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截至本报告期末,第一大股东资产经营公司持股比例为9.21%。公司股权结构的分散,有可能成为被收购的对象,如果公司被收购,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从而给公司生产经营和业务发展带来潜在的风险。
  4、司法判决损失无法全部收回的风险
  2020年11月12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南京中院”)判决被告人廖良茂退出犯罪所得19.3297884095亿元,发还康尼机电。2022年4月28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江苏高院”)裁定驳回廖良茂上诉,维持原判。南京中院指定涉财产刑部分由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栖霞法院”)执行。截止本报告披露日,已司法执行追回廖良茂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康尼机电股票64,945,286股并完成了注销手续。
  因龙昕科技原股东违反与公司签订的《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协议》的相关约定,公司分别向南京中院及栖霞法院提起了对龙昕公司原股东的追偿诉讼和对业绩承诺方的业绩补偿诉讼。2023年10月-11月期间,公司陆续共收到了除曾祥洋、刘晓辉(正在审理中)以外的龙昕科技原15名股东的一审民事判决书。截止本报告披露日,有4名股东已履行完毕赔偿义务,6名股东已提起上诉,其他5名股东的追偿工作正在进行。
  目前公司正在配合司法部门对上述龙昕科技原股东进行积极追偿,但能否足额执行到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存在无法全部收回损失的风险。
  5、投资者索赔带来的风险
  公司存在投资者诉讼索赔的风险,公司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投资者索赔事宜,努力维护公司及投资者合法权益。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