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医药生产、研发和销售。

  • 产品类型:

    原料药、麻醉类制剂、精神类制剂、神经类制剂

  • 产品名称:

    马来酸咪达唑仑 、 依托咪脂 、 盐酸右美托咪啶 、 盐酸戊乙奎醚 、 利培酮 、 非诺贝特粉 、 氢溴酸西酞普兰 、 加巴喷丁 、 五氟利多 、 咪康唑 、 硝酸益康唑 、 力月西(咪达唑仑注射液) 、 福尔利(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 、 一思(盐酸右美托咪啶注射液) 、 锐纷(瑞芬太尼注射液) 、 芬特(舒芬太尼注射液) 、 氟马西尼注射液 、 帕格(阿立哌唑片) 、 优必罗(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 、 思贝格胶囊(盐酸齐拉西酮胶囊) 、 一舒(盐酸丁螺环酮片) 、 氯氮平片(口崩片) 、 氯硝安定片 、 思利舒片(利培酮片) 、 迭力(加巴喷丁胶囊) 、 力月西片(马来酸咪达唑仑片)

  • 经营范围:

    冻干粉针剂、小容量注射剂、片剂、硬胶囊剂、精神药品、原料药、麻醉药品的制造、销售;普货运输;药品研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医药中间体的销售;日用化学品(化学危险品除外)、日用百货销售;房屋、机器设备及设施租赁;停车管理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药品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3-30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商业(元) 6888.37万 - - - -
库存量:工业(元) 3.64亿 - - - -
商业库存量(元) - 7396.79万 5706.22万 5476.10万 3437.30万
工业库存量(元) - 3.57亿 3.35亿 2.85亿 2.48亿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9.8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9.53%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4.47亿 8.86%
第二名
1.78亿 3.54%
第三名
1.42亿 2.82%
第四名
1.09亿 2.17%
第五名
1.08亿 2.1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7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4.68%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56亿 10.31%
第二名
1.23亿 8.13%
第三名
3442.38万 2.28%
第四名
3144.51万 2.08%
第五名
2849.79万 1.8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3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7.04%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61亿 8.39%
第二名
1.10亿 2.56%
第三名
9980.47万 2.32%
第四名
8187.35万 1.90%
第五名
7996.82万 1.8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1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4.38%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8819.49万 6.89%
第二名
7889.00万 6.17%
第三名
7721.31万 6.03%
第四名
3739.79万 2.92%
第五名
3026.29万 2.3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5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4.1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97亿 5.01%
第二名
9873.11万 2.51%
第三名
9836.81万 2.50%
第四名
8337.86万 2.12%
第五名
7969.71万 2.0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9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5.1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8739.67万 7.45%
第二名
6544.58万 5.58%
第三名
6441.92万 5.49%
第四名
5025.65万 4.28%
第五名
2779.36万 2.3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8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4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04亿 3.10%
第二名
8800.01万 2.62%
第三名
8312.20万 2.47%
第四名
5807.37万 1.73%
第五名
5042.44万 1.5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3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1.84%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6400.13万 5.95%
第二名
6021.00万 5.60%
第三名
4409.79万 4.10%
第四名
3462.83万 3.22%
第五名
3199.50万 2.9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6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8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9077.74万 2.19%
第二名
8588.74万 2.07%
第三名
8350.75万 2.01%
第四名
5776.88万 1.39%
第五名
5035.93万 1.2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9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4.13%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502.08万 3.88%
第二名
4110.22万 2.96%
第三名
3531.55万 2.50%
第四名
3469.90万 2.47%
第五名
3269.93万 2.32%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医药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医药行业作为朝阳产业,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非常明确, “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医药行业向创新驱动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十四五”期间,由于人口增长、老龄化进程加快、医保体系不断健全、居民支付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健康需求逐步得到释放,我国已成为全球药品...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医药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医药行业作为朝阳产业,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非常明确, “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医药行业向创新驱动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十四五”期间,由于人口增长、老龄化进程加快、医保体系不断健全、居民支付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健康需求逐步得到释放,我国已成为全球药品消费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消费市场。
  目前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总体呈现出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 “三高三低”现象。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我国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3%,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6%。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将产生长期用药及疾病科学管理成本,带动医疗开支增加。
  随着党和国家对卫生医疗事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也更加科学、理性,国内对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给医药行业带来较大的发展机遇。但近年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策频出,精准施政,医药行业逐步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挑战与机遇并存。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两票制”和“一票制”、带量采购、医保支付改革等医药政策调控下的供给侧改革使医药行业整体承压。2018年9月,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组织开展药品试点集中带量采购,带量采购的重点在于控制医保费用,因此,医保控费将成为今后医药行业的主旋律。随着带量采购的持续推进,在加剧医药行业洗牌的同时,带量采购政策亦同步倒逼制药企业加大研发,向创新转型。当下我国医药行业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2023年政府继续对创新型企业在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2023年延续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100%的政策保持稳定不变,鼓励高科技创新型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企业走ESG高质量健康发展模式。
  (二)医药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其与国人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刚性需求,是典型的弱周期行业。
  医药行业是支撑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服务业的重要基础,是具有较强成长性、关联性和带动性的朝阳产业,在惠民生、稳增长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药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大力发展医药产业,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 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划定了健康中国建设的“路线图”, 这也标志着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新一轮技术变革和跨界融合加快。围绕新机制、新靶点药物的基础研究和转化应用不断取得突破,生物医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合成生物技术、双功能抗体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生物技术日渐成熟,为医药行业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中枢神经药物行业的发展阶段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1、中枢神经药物行业的发展阶段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十五项专项行动中的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和老年健康促进行动重点提及的抑郁症、焦虑障碍、失眠、严重精神障碍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均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我国的急性和慢性疼痛管理的社会需求量十分巨大。许多疾病以疼痛为首发症状,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到原发疾病的治疗,也要关注到疼痛的管理。对于急性疼痛,中国大陆地区手术患者每年约7000万例,通过对疼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手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达48.7%,而且伴随着手术量的逐年增加,以及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推进,急性疼痛管理在保证手术患者的康复质量和康复进程中肩负重任。我国慢性疼痛患者超过3亿人,随着诊断与治疗技术的日臻成熟和规范,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患者减轻临床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并且改善生活质量。
  我国抑郁症患病率达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中科院陆林院士团队发表在Mol Psychiatry上的论文报道: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失眠障碍问题。这种心理层面的影响将持续至少20年。疫情对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影响更为直观,大量青少年因为疫情导致生物节律颠倒、情绪低落、害怕见人,严重影响长期的发展。心理行为异常人数增多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个人极端情绪引发的案(事)件也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危险因素。
  我国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400万,老年人群存在“躯体-心理-认知退行性”的共病比例更是高达33.9%。在所有接受治疗的焦虑老年患者中,42%由躯体疾病所致,25%继发于神经系统疾病,25%是内分泌原因。躯体疾病老年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为25%-45%,抑郁障碍也会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我国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由于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问题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幸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融入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等领域,强化统筹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等,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着力部署推进。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加强系统推进。各有关部门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与本系统、本领域工作有效衔接,予以协同推进。各地方切实履行属地责任,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强化部署落实。将精神障碍病因、危险因素及发生机制研究列入“十四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支持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开展防治一体化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在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及“十四五常见多发病防治研究”重点专项中,支持抑郁症、睡眠障碍、焦虑障碍及药物成瘾等方向21个项目,合计国拨经费5.18亿元。建设3家国家精神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促进创新和转化。健康中国行动工作的推进以及中国脑计划正式启动将推动中枢神经系统领域相关的产业进入快车道。在全球中枢神经药物消费总额之中,美国占比高达49%,欧洲和日本占比分别为26%和9%,我国仅占到全球消费总额的3%,由此可见,国内中枢神经药物行业和国外相比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2、公司在中枢神经药物行业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家定点麻醉及精神药品生产基地,是国内重要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生产商和销售商,同时也是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和生产的上市企业。公司集中资源从事中枢神经药物的研发、生产、销售,拥有国内最丰富的产品线,形成了公司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产品梯队日益丰富,已获批和在研产品对公司发展构成强劲支撑。公司在中枢神经药物行业的细分领域精神、神经、麻醉镇痛均有重磅产品布局,近年来陆续获批的新产品有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盐酸阿芬太尼注射液、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奥氮平片、盐酸咪达唑仑口服溶液等。2023年新药欧立罗(富马酸奥赛利定注射液)获批上市,这是我国首个且全球唯一上市的G蛋白偏向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2023年底国谈后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公司在精神科用药(精神心理药+精神兴奋药)系列产品的年医院用量约12.8亿片,是该领域治疗用药量最大的企业。公司目前在研创新药项目有20项,在研仿制药项目41项,开展一致性评价项目14项,随着这些产品的陆续获批和上市销售,将不断巩固公司在中枢神经药物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
  (四)报告期内新公布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政策对公司所处行业的重大影响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 “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全力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医药行业政策频发,对于医疗行业的影响巨大。
  1、药品管理方面。2023年国家相继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儿童临床用药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第四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的通知》,鼓励儿童药品的研发。公司有多个创新药、涉及儿童适应症领域新品种在研,将在研发过程中积极与监管机构就药物研发计划进行沟通交流,在加速解决患者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的同时争取享受到其他优惠政策的支持。2023年国家发布多项关于加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管理的文件,强化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的主体责任。企业作为主体责任人,将从机构人员、检验管理、放行管理、变更管理、共线生产等方面加强药品质量监管,及时有效管理控制药物风险,确保风险监测覆盖到所有环节,在保证患者安全健康的基础上争取临床获益。
  2、药品研发方面。国家药监局等部门发布了一系列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及征求意见稿,体现了我国倡导落实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患者为核心的研发理念。促使企业回归研发本质,致力于关注行业内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公司在创新药的研发过程中将积极与监管部门沟通交流,提高创新药的研发质量与研发速度,争取在中枢神经领域有所突破,解决当前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
  3、药品注册方面。2023年起药品注册电子申报正式实施,在这一年国家多次更新申报资料电子光盘技术要求,标志着我国离eCTD的实施更进一步,也使得国内的新药研发和生产企业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为新药全球化生产和上市打下基础。国家不断优化指导原则体系,针对药物评价和研发共性问题提供规范标准,为中国药品的研发、生产和审评提供了更加明确和规范的指导。公司在创新药研发过程中将以开发具有临床价值、临床急需的药品为研发理念,提高研发质量和研发效率,可以更快、更好的受益广大患者。
  4、医保目录调整持续推进。2023年12月13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本次调整共有126个药品新增进入目录,1个药品被调出目录。本次调整中,国家医保局进一步完善规则、规范程序,目录调整的科学性、规范性、透明度以及精细化水平等进一步提升。继续完善续约规则,初步建立支付标准形成机制,加大对医药创新的支持力度。同时,继续适当放宽部分目录内品种的支付范围,药品可及性和用药公平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3年12月29日,上海市医保局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重申加快推动创新药械临床应用的通知》,强化定点医疗机构谈判药品配备使用主体责任,在药品目录发布后1个月内,定点医疗机构应及时召开药事会议,合理优化本院药品用药目录,做到“应配尽配”。
  报告期内,公司上市新产品富马酸奥赛利定注射液(TRV130)已通过国谈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将有效促进该产品的入院和销售。
  5、加强药品价格管理。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关于促进同通用名同厂牌药品省际间价格公平诚信、透明均衡的通知》,开展“四同”挂网价格治理,这也意味着国家医保局将监管已延伸到非集采中选、非医保支付(“双非”)品种限价。
  6、医保监管手段加强。2023年国家医保智能监管子系统已经在全国31个省上线运行,未来国家的医保监管体系将实现常态化智能监管,针对举报或者重点领域,进行飞行检查专项整治。同时,国家也在大力发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医保监管,用举报奖励等方式来加强社会的共同治理。
  7、2023年下半年,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公安部等9部门共同启动了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涵盖了医药行业生产、流通、销售、使用、报销的全链条,以及医药领域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学(协)会、医疗卫生机构、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医保基金等全领域,实现医药领域全覆盖。重点聚焦“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尤其是利用医药领域权力寻租、“带金销售”、利益输送等不法行为。医疗领域反腐对涤清行业内不法现象、不良现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医疗反腐有利于净化行业环境,为合规企业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反腐行动将减少贿赂和不公平的商业行为,使得医药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公平,有利于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医药研发、生产和销售,医药销售含公司生产的原料和制剂销售以及医药批发和零售业务。
  1、医药生产制造业务方面
  (1)公司主要从事中枢神经类产品(包括麻醉类、精神类和神经类医药原料及其制剂)的生产制造。
  2、药品研发业务方面
  公司主要从事中枢神经药物的研发,实施了创仿分设、创仿并重,不断加大对创新药物的研发投入。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创新药物研发,推进重点仿制药产品的研发及一致性评价。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在研科研项目70余项,投入研发经费6.14亿元,比上年度增长了23.92%,取得了显著的研发成果。在创新药研发方面,公司目前共有20余个在研创新药项目。其中完成II期临床研究项目1个(NH600001乳状注射液);完成I期临床研究项目3个(NH102片、NHL35700片、YH1910-Z02注射液);开展 I期临床研究项目4个(NH112片、NH130片、Protollin鼻喷剂、NH300231肠溶片);获得临床批件1个(YH1910-Z01鼻喷剂);预计2024年递交临床申请的项目3个(NH140068片、NH160030片、NH203乳状注射液),其余项目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在重点仿制药产品研发及一致性评价方面,开展仿制药项目41个。获得生产批件2个(富马酸奥赛利定注射液、依托咪酯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仿制药报产在审项目10个(地佐辛注射液、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新增适应症)、盐酸他喷他多片、氯硝西泮注射液、氢溴酸伏硫西汀片、米库氯铵注射液、盐酸咪达唑仑口服溶液(5ml:10mg、10ml:20mg)、普瑞巴林胶囊、盐酸阿芬太尼注射液(5ml:2.5mg)、拉考沙胺注射液);开展一致性评价项目14个,其中 4个项目通过一致性评价(盐酸丁螺环酮片(5mg)、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1ml:1mg、2ml:2mg)、阿普唑仑片、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一致性评价在审项目3个(利鲁唑片、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1ml:0.5mg)、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
  报告期内申请发明专利78件,PCT专利申请42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8件,新增软件著作权38项。
  3、药品销售业务方面
  公司全资子公司恩华和信主要从事公司自产的和代理的制剂类产品销售;公司控股子公司恩华连锁主要从事药品的零售业务(含本公司产品)。
  (1)报告期内,恩华和信不断完善产品管线,加快推进营销队伍专业化、数字化、扁平化建设,坚持业绩第一、创新发展、抢抓机遇、迎难而上、适时而变。公司聚焦于中枢神经药物领域的深耕,在新产品、新模式、新渠道上多维度全面发力。创新产品国谈准入,积极促进产品销量提升,全面加强BD业务合作,持续保持在麻醉、镇痛、精神神经疾病领域治疗药物的领先地位,已前瞻性广泛布局围绕CNS领域的数字医疗、精准医疗与智慧医疗的生态体系。
  (2)报告期内,恩华连锁按照“立足徐州,做区域龙头”发展思路,实行区域聚焦战略,2023年新增门店32家,门店数达到160家。恩华连锁本着“深耕社区、扎根百姓”经营理念,紧紧围绕科学化管理、会员管理、慢病管理、专业能力提升、亲情化服务等多措并举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恩华连锁的知名度、美誉度。恩华连锁通过在商品、人力资源、制度、营销以及信息等方面的管理工作,降低了产品采购成本、促进了产品销售、提升了企业形象、增强了企业盈利能力、提升了整体盈利水平。
  (二)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市场地位、竞争优势与劣势
  公司坚持“持续聚焦,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目前主要从事中枢神经类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国内医药行业中唯一一家专注于中枢神经药物细分市场的上市企业,是国内知名的麻醉与精神药品定点生产基地,产品涵盖麻醉镇痛类、精神类和神经类等药物。
  公司作为中国医药百强企业,建立了中枢神经药物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大力推进高价值专利转化应用。公司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整体业绩领先行业平均水平,各主要产品继续扩大市场份额。
  (三)公司经营模式情况
  1、生产模式
  公司严格按照国家2010GMP的要求组织生产,注重生产过程的控制,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公司根据国家精麻计划、销售需求量和库存量制定生产计划,由相关生产部门组织生产。编制产品生产计划的主要依据是保持产销存的动态平衡。其中,原料药生产计划是根据销售和制剂的需求量,综合考虑现有库存量及产品性质来进行编制;制剂生产计划则依据销售预测、现有库存量及留存库存量来进行编制。各类产品在满足销售制剂需求的同时,要确保库存产品无积压。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品种主要包括化工原料、医药中间体、制剂辅料、原料药、五金、试剂、劳保用品等。由营销公司确定年度销售计划,生产部门按照销售计划量确认月度物料用量,经仓库系统确认库存量后下达采购计划。采购定价方式包括比价方式、招标方式、集中谈判方式、年度合同签订方式,战略伙伴供应商产品委托定制及产品开发等多种模式,根据不同物料的类型、采购量选择定价方式,从批准的供应商采购。
  公司的采购流程为:依据营销公司年度销售预算紧跟市场需求,生产计划下达——库存核对——询价——议价——质量指标核查——制定合同——采购——入库。
  3、产品开发模式
  (1)新药开发模式
  新药研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高回报的特点,公司近年来加大新药研发投入,采用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相结合的新药研发模式,在上海、苏州成立研发公司,充分利用上海、苏州的人才优势和新药项目优势,和徐州研究院在新药研发上分工明确,加强协作。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包括国际合作,和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对外合作重点关注已经处于临床IIb/III期的新药研发项目和共性关键技术平台。通过合作,加快项目进度,加快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
  (2)仿制药开发模式
  仿制药开发采用以自主开发为主体的模式,公司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仿制药开发体系,重点开发具有高政策壁垒、高技术壁垒、有首仿机会的仿制药,加快推进新产品的储备,加快公司重点品种的一致性评价进度。
  4、产品销售模式
  公司秉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理念,自建专业化营销队伍,合理配置资源,提升营销效率,不断健全完善全渠道销售网络,优化加强市场医学营销服务体系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促进业务健康合规发展。
  (1)非集采产品的销售模式
  公司非集采产品以专业化学术推广的方式进行销售,通过自营团队开发医院终端并进行医患教育与学术推广,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科共建。公司根据产品特性与临床需求选择与专业学会、医院联合体等组织开展学科共建,在满足临床需求的同时,促进医院终端的开发工作。二、概念引领。挖掘产品临床优势,区隔细分市场相互补位,建立不同临床应用场景下的组合方案。通过专家网络覆盖与国际或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进行概念传递,自上而下进行产品概念引领。三、医学循证。针对产品推广策略与专业学会及行业知名专家协同开展医学研究,为临床推广及方案选择提供充足循证。四、学术推广。通过与各级学会合作,在全国范围高频开展学术会议、医患教育、临床培训等活动,高效传递产品特点与临床优势,提高临床用药选择率。五、新零售渠道拓展。CNS产品线成立了“创新业务”事业部,全面统筹管理互联网医院、线上药店、连锁药店、院边药店等全渠道销售终端,加强慢病管理,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品牌拓展。
  (2)集采产品的销售模式
  在集采中标地区,公司全力保障产品的临床供给。同时重点拓展广阔市场(民营医院等)及院外新零售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实现集采产品破围成长。
  (3)原料药的销售模式
  原料药采取直销的模式,根据客户需求,结合产品特性和市场竞争情况,直接销售到制药企业,少量销售到商业公司以及医疗、研发机构。
  (四)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经过公司全体员工的不懈努、攻坚克难,依然取得了较好的业绩。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41,504,467.2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28%;营业利润为1,182,344,167.9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83%;利润总额为1,168,644,097.6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6,918,058.6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12%。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体现在以下方面: 1、根据临床学术理念的发展及需求痛点的不断变化,与时俱进,适时调整重点产品品牌策略满足临床需求,建立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老产品的稳定增长。2、通过高度重视市场准入、学术推广及市场医学服务支持等工作。在多个学科投入大量临床科研基金项目,使公司近年获批的麻醉系列产品(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羟考酮等)实现了快速增长。3、通过将麻醉、精神和神经线产品的业务下沉,深度挖掘县域基层与睡眠市场,在2023年先后成立了新兴及睡眠事业部,一方面保证了非集采产品的较快增长,另一方面也遏制了此前已被纳入集采的精神线产品收入的下滑并逐步恢复增长,使精神线产品的收入受集采影响逐步降低。4、部分已集采产品及原来价格较低的产品在进行续标时价格有所回升。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在技术与研发优势方面
  (1)公司研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符合人民健康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并首次在报告中强调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强生命健康、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开展脑重大疾病机理与干预研究。国务院“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减缓焦虑障碍、抑郁症、老年痴呆等CNS疾病的发病率上升趋势。公司聚焦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符合国家重大战略和人民生命健康需求。
  (2)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瞄准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和生产的上市企业,是国家定点麻醉类和精神类药品生产基地,研发领域覆盖了全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麻醉镇痛等领域的药物,是国内中枢神经领域药物品种最多、品规最全的企业。公司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设有企业院士工作站、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中枢神经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麻醉与镇痛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神经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长期致力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创仿分设、创仿结合的研发思路。瞄准高科技含量、高技术门槛、临床需求迫切的中枢神经领域药物重点布局。
  (3)聚力协同创新平台,加快中枢神经系统新药研发
  公司高度重视原创性新药的研发,近年来公司着力构建协同创新平台,陆续在苏州和上海筹建了苏州恩华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枢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创新研发平台,在研发资金及人才队伍等方面给予重点投入和配备,保证创新药物研发的可持续发展。获批筹建的“江苏省中枢神经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拥有独立创新实验平台,2022年建设期满考核为优秀。重点实验室已建立新型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究与开发平台、高端中枢神经递药系统研究与开发平台、基于基因组学的精准诊疗研究与开发平台,重视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重大战略性目标产品。
  公司坚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与清华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持续开展协同攻关,同时进一步拓展高水平对外交流,加强与美国哈佛医学院、美国Trevena、丹麦Lundbeck、比利时Complix NV、以色列D-Pharma、以色列Mapi等国际高水平科研机构的合作。
  (4)拥有国内领先的中枢神经药物研发专业团队,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才价值,全面推进人才布局,始终将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公司现拥有专业研究人员854人,其中硕博士396人,形成了一支覆盖药物研发各专业领域、勇于创新且稳定的人才团队。公司拥有强大的专家库支持,通过产学研融合,设立专项人才引进基金、聘用兼职顾问等形式吸引行业内专家加入人才团队。柔性引才并深化创新合力来培养人才,公司同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后,近5年共培养博士后3人;引进总监级人才42人;引进院级管理人员2人;培养项目负责人54人;申报获批高级职称24人;获国家级人才2人,省级团队1个,省级人才11人,市级人才13人。
  (5)注重高质量创新,开发中枢神经创新药和具有显著临床优势的高端递药系统
  公司注重市场潜力大、技术壁垒高及有政策壁垒的新产品开发。近3年获批创新药临床批件9项,在中枢神经领域数量全国第一。建立了国内领先的CNS药物新靶点挖掘及分子生物学信息平台,针对系列化合物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关键受体及生物分子进行功能研究,拓展多巴胺、谷氨酸等多种新型CNS药物靶标,设计开发突破性治疗的创新药物。
  建立了高端中枢神经递药系统研发平台,突破专利技术壁垒,解决患者依从性差、成瘾和滥用等问题。研发具有提高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延长有效作用时间等特点的纳米胶束、混悬型注射剂(纳米颗粒及纳米晶);依据时辰药理学,研发脉冲延释片;研发通过鼻内递送系统使药物快速透过血脑屏障的鼻喷剂;同时针对部分中枢神经药物的成瘾性副作用,采用新型物理/化学屏障技术、激动剂/拮抗剂复方技术等,研发盐酸羟考酮等阿片类药物的防滥用制剂。
  (6)报告期内取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投入研发经费6.14亿元,比上年度增长了23.92%。取得了显著的研发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的成功开发即将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综合研发实力。梯队品种的储备为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在麻醉类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及销售网络渠道方面的优势
  (1)近年来,公司依托在麻醉重症领域以“镇痛、镇静、抗应激”学术发展理念,重点关注镇静镇痛创新与发展,不断引领在麻醉与重症领域镇痛镇静治疗理念,促进镇痛镇静临床治疗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满足了临床患者多层次的需求,也形成了公司在麻醉重症领域镇痛镇静、舒适化医疗等治疗方案方面持续领先的优势。
  (2)强化产品组合优势治疗方案,聚焦投资高潜力/竞争格局较好的产品;着力加强新产品上市后的医院准入工作,对药物经济学研究、医保国谈申请及适应症拓展等多项工作进行补充完善。密切跟进国家医疗政策和环境变化趋势,加快对疼痛中心、日间手术、ICU、ECMO医学中心、重大流行病救治基地、县域共同体等宏观机会的捕捉。对重点产品差异化定位,整合资源,合力推广。
  (3)围绕着中国麻醉学科“麻醉大国到麻醉强国”的学科发展主要战略目标,紧抓“学术兴则学科兴,学术强则学科强”的核心发展关键,重点关注科研学术的影响力、科研的创新能力、学术科研的协同能力、科研数据硬实力这四个方面。公司不断加大对各类科学研究项目投入力度,助力提升临床医生群体的科研水平,同时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方案推广。更新重症、镇痛、镇静、抗应激整合理念,发展新的液体治疗理念和疼痛管理理念,提供无痛联合等推广方案。通过全国质控项目、舒适化培训中心、麻醉/重症示范基地等项目,强化学术观念,强调“医学驱动”,保持学术领先。
  (4)创新驱动。对近期上市的新产品舒芬太尼注射液、羟考酮注射液、阿芬太尼注射液、奥赛利定注射液等,针对临床需求及产品特有价值提前布局,不仅在麻醉与重症领域精准镇静镇痛管理,又在术前焦虑、舒适化医疗、局麻镇静、癫痫、术后镇痛等高潜力市场打造新品牌。同时利用数字化营销、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方法降本增效广覆盖目标客户。
  3、在精神神经类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及销售网络渠道方面的优势
  (1)公司在精神神经类产品领域围绕药品业务纵向发展,将业务扩展到疾病的精准诊疗、远程诊疗、全病程管理等服务,创建了恩华在精神神经类产品领域的生态体系,实现多元化业务的组合推广,扩大了公司在精神神经类产品领域的品牌优势和知名度。
  (2)精神神经类产品业务的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各层级医院、民营医院及线上药店、连锁药店等多种销售终端,形成了在中枢神经疾病领域的全渠道营销网络优势,保证了产品在各终端的快速覆盖。
  (3)与专业学会保持深度合作,构建了丰富的精神神经类产品专家网络,奠定了扎实的专业推广基础。精神神经类产品事业部始终坚持专业化的学术推广,与精神神经领域的专业学会达成长期战略合作,积极参与学科建设与诊疗路径的制定,独创性地开展了“精神专科医院院长管理高峰论坛”、“愈见未来-临床规范诊疗培训”等品牌项目,基于临床需求制定了产品差异化的推广理念,首创推出具有中国常模验证的电子化认知功能测评工具,助力临床症状的辅助诊断,得到学会与临床医生的高度认可。
  (4)精神神经类产品近年来受集采影响大,公司创新发展思路,优化管理流程,整合营销资源,将精神神经类产品销售团队打造成一支快速应对变化、高效执行活动、重点产品专人专注的敏捷型组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政策与竞争环境。
  (5)新成立的睡眠事业部在失眠领域通过多纬度的学术合作及学科高质量发展项目的参与打造企业和品牌的影响力,拓展了新的增长赛道。
  4、在原料药及制剂生产的一体化优势方面
  中国药网数据库数据显示,我国中枢神经(麻醉、精神及神经)原料药市场与中枢神经药品制剂市场较为类似,均受国家的严格控制,且国家对麻醉类与精神类药品及原料药的生产审批更加严格,生产企业须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定点。此外,中枢神经原料药属于特色原料药,生产技术含量较高,中枢神经原料药生产的毛利率一般较高。
  公司中枢神经类重要品种均拥有从原料药合成到成品药制剂的全部生产流程,主要原材料均为初级化工产品。这样的生产模式使公司的业务受上游行业影响较小,生产经营的纵向延伸也保证了公司的经营利润率较高。
  5、在战略聚焦优势方面
  公司多年来持续采用聚焦战略,并成为行业的领先企业,是国内医药行业唯一一家专注于中枢神经药物细分市场的上市企业。多年来公司始终聚焦主业,形成了特色的战略定位:持续聚焦、创新驱动、质量优先。通过“聚焦”,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将中枢神经药物产业链做到极致,难以替代。通过“创新”,打造技术、渠道壁垒,形成结构化竞争优势,让竞争者难以模仿。公司目前在中枢神经药物领域具备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正努力成长为该领域的领军企业。
  6、具有完整的中枢神经药物系列
  公司拥有国内最丰富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产品线,公司产品覆盖范围广,在总共细分的22个小类中,恩华产品就覆盖了14类;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领域获批的产品品规最多,获批上市新药制剂产品57个,品规93个;拥有8个独家上市品种,15个首家上市品种;29个产品销售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10个亿元以上品种;是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定点生产企业。
  7、在构建CNS诊疗生态体系中医疗服务和慢病管理方面的优势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慢性病人口增加,均会推动医疗健康需求增加。同时,国民收入及政府在卫生方面支出增长,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科技进步,《“互联网+医疗服务”试点工作方案》等政策利好以及居民就医习惯的改变,这些都促进了数字医疗服务、智慧医疗和AI技术研发等医疗科技的发展。
  出生缺陷防控、肿瘤防控、传感染疾病检测、慢病管理、主动健康......一个个先进的基因检测技术正在加速惠及更多
  受众,为疾病诊断提供技术和临床保障,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和生活质量改善提供重要支持,精准医疗时代已经加快到来的步伐。公司洞察到上述市场并紧跟领域发展方向,构建了CNS诊疗的生态体系,全面布局并打造了“以药物治疗为核心,精准医疗、数字医疗与智慧医疗诊疗一体化的服务闭环”。
  (1)“以技术为支撑、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精准医疗
  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恩元专注于中枢神经领域相关疾病的精准医疗,凭借雄厚的技术积累、独特的平台优势与出众的临床转化能力,在疾病诊断、筛查及用药指导等方面为临床提供“一站式”精准诊疗服务。
  2019年6月,上海恩元与生命科学世界领导者ThermoFisher(赛默飞世尔)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中枢神经疾病精准医学示范实验室”。 2023年4月,上海恩元与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2023年12月,上海恩元获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截至目前,上海恩元已获得上海市医疗监管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海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凭证(BSL-2)》《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技术审核验收合格证书》,“化学药物用药指导的基因检测”等分子诊断相关技术备案。 2023年5月,恩元医学检验实验室满分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 (NCCL) “DMD基因检测”、“地中海贫血基因分型”、“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3项室间质评。
  上海恩元已搭建两大核心技术平台,“基因检测技术平台”和“外泌体捕获递送技术平台”。研发管线覆盖疾病领域包含:精神类疾病(抑郁、焦虑、精分、双相情感障碍)、神经类疾病(癫痫、儿童发育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神经肌肉病),其他(脑卒中、脑肿瘤)。截至目前,上海恩元已开发上市6项诊断产品,另有19项在研产品分别处于不同的研究阶段,已申报了8项发明专利(3项已授权)和38项软件著作权,近五年内计划申报4-5项医疗器械(II类和 III类体外诊断试剂盒和软件)的注册申报。同时,上海恩元与全国近500家医院开展了产、学、研、临床转化的全方位合作,在中国人群精神疾病药物基因大数据库建立、开发常见抗癫痫药物/心境稳定剂致死性毒性反应的IVD试剂盒等多个方面使生物科技与临床医学有机结合,共同推动精准诊疗的发展。
  (2)用“数字慢病管理”模式为精神类和疼痛类医患搭建的在线服务和管理平台
  精神疾病因其特殊性往往需要定期随访与全病程管理,实现院内院外患者管理联动,解决患者随时就诊需求是实现CNS诊疗一体化生态体系的关键环节。因此,2015年,公司设立了江苏好欣晴,采用数字医疗方式为精神心理类医患搭建了在线诊疗服务和管理平台,涵盖了挂号问诊平台、健康咨询管理平台、医疗知识平台以及医生助手平台。截止2023年12月底,江苏好欣晴平台注册医生超过7万名,为超百万人次提供在线服务。江苏好欣晴积极布局了创新疗法与创新检测,业务继续高速增长,营收比2022年增长近40%。
  2021年9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公布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的通知》,“好心情”成为《5G+心理健康》试点项目单位和平台,未来可充分发挥5G和互联网技术优势,打通部门协作、数据共享等堵点,全面落实国家发展心理健康的防治规划。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明确将促进心理健康和提高精神卫生服务能力纳入“十四五”规划中,江苏好欣晴将利用自身在精神心理行业的优势,把握政策的红利,继续在心理医疗和健康领域提供更创新、更高效的产品和服务。
  在资本市场上,江苏好欣晴目前尚在进行D轮融资,积极为IPO做各项准备。
  2021年,为了让更多慢性疼痛患者得到触手可及的数字医疗服务,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北京医华开始布局疼痛管理平台。2021年12月,北京医华与中国麻醉药品协会达成合作,双方共同开展“无痛在基层”项目,联合国内疼痛领域权威专家,为全国基层疼痛医生提供优质线上学习资源,共同推动疼痛诊疗事业的发展。
  北京医华同时还相继开发了“心悦智评”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及“C-BCT”认知功能评价量表两款智慧医疗产品,为公共卫生平台及各级专业医疗机构开展大众心理健康测评与筛查提供了专业、便捷的电子化工具,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愿景目标助力。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面对医药行业的不利环境和竞争压力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公司管理团队保持战略定力,着眼长远发展,紧紧围绕“持续聚焦,创新驱动”的指导思想,以“夯实基础,细化管理,技术当先,质量保证”为经营方针,继续以科技创新和加强内部管理为重点,攻坚克难,外抓市场,内抓管理,不断进行创新突破,实现经营业绩持续增长,各项经营指标再创历史新高。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41,504,467.2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28%;营业利润为1,182,344,167.9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83%;利润总额为1,168,644,097.6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6,918,058.6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12%。
  报告期内,公司在技术创新、品牌创新、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文化理念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23年度,公司荣获了徐州市经开区颁发的静脉麻醉药依托咪酯制剂关键技术创新及新型衍生物研发一等奖,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联合颁发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奖(依托咪酯乳状注射液),江苏省中枢神经药物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徐州市经开区颁发的知识产权突出贡献奖,江苏省省长质量奖,江苏省医药行业质量管理优秀企业,2023年度江苏省质量信用AAA级企业,江苏省绿色工厂,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纳税信用A级企业,江苏中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颁发的“AAA级”资信等级证书,北京华远润泽国际认证有限公司评审颁发的“五星级品牌认证证书”及“五星级售后服务认证证书”,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第85名,入选2021年度江苏省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行业十强榜,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23年中国化药研发实力排行26位,2023江苏民营企业创新100强第43位,徐州市2023年首批环保示范企业,2023年度江苏省医药行业质量管理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子公司远恒药业获批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程研究中心、外用药物研发中心、徐州市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等荣誉。子公司上海恩元获批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ISO9001质量体系年度审核等。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在研科研项目70余项,投入研发经费6.14亿元,比上年度增长了23.92%,取得了显著的研发成果。在创新药研发方面,公司目前共有20余个在研创新药项目,其中完成II期临床研究项目1个(NH600001乳状注射液);完成I期临床研究项目3个(NH102片、NHL35700片、YH1910-Z02注射液);开展I期临床研究项目4个(NH112片、NH130片、Protollin鼻喷剂、NH300231肠溶片);获得临床批件1个(YH1910-Z01鼻喷剂);预计2024年递交临床申请的项目3个(NH140068片、NH160030片、NH203乳状注射液),其余项目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在重点仿制药产品研发及一致性评价方面。开展仿制药项目41个。获得生产批件2个(富马酸奥赛利定注射液、依托咪酯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仿制药报产在审项目10个(地佐辛注射液、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新增适应症)、盐酸他喷他多片、氯硝西泮注射液、氢溴酸伏硫西汀片、米库氯铵注射液、盐酸咪达唑仑口服溶液(5ml:10mg、10ml:20mg)、普瑞巴林胶囊、盐酸阿芬太尼注射液(5ml:2.5mg)、拉考沙胺注射液);开展一致性评价项目14个,其中4个项目通过一致性评价(盐酸丁螺环酮片(5mg)、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1ml:1mg、2ml:2mg)、阿普唑仑片、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一致性评价在审项目3个(利鲁唑片、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1ml:0.5mg)、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
  报告期内申请发明专利78件,PCT专利申请42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8件,新增软件著作权38项。
  2、在工程项目建设方面。(1)现代化固体制剂扩建项目:年初开始进入净化施工、室内地面铺设、设备安装、年中完成设备设施调试、验证阶段,2023年9月份已完成产品工艺验证,产品已进入稳定性放置阶段。并通过环评验收。(2)质检中心楼项目:一季度开始实验室装修,净化安装,已通过消防验收和环评验收并全部投入使用。(3)危险品仓库新建项目:已完成安评验收。(4)无菌车间扩建项目:通过图审,已取得审图合格证,办理的各项许可证,年中开工建设,年底厂房已封顶。(5)乳剂产品扩产项目:年中开始净化工程施工,已完成净化安装,设备设施安装,现进行设备调试验证。(6)高端制剂项目:进行了设计院的招标工作,已完成厂房施工图设计和总图变更规划许可。(7)原料厂区罐区:2023年8月份组织验收,10月份完成正式验收。(8)新建危废库项目:2023年6月份通过验收。(9)危险品库空调系统改造:改进仓库贮存条件,提高合规水平,积极推进国际化布局,2023年12月份完成设计,目前正在
  施工,预计2024年Q1开始验证。(10)新建危险品库:2023年完成新购地手续办理,正在报审及施工图纸设计。(11)公用系统调度平台项目:拟对全厂公用系统进行监测及数字化调度,经过近1年的调研、评估、招投标,2023年12月完成控制方案及供应商确定,目前正准备施工。(12)纯化水系统改造项目:2023年9月份完成招投标,目前正在施工。
  3、在质量管理方面。公司高度重视持续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质量方针,以持续提升公司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作为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战略。(1)质量体系建设。公司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ICH和GMP指南(2023版)建立并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明确的年度质量目标。公司主要负责人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负责,并任命质量总经理为“首席质量官”,作为公司产品质量的首要负责人。公司制定了完备的工艺规程、产品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等一系列文件,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贯彻实施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并在生产和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GMP要求进行管控,从根本上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2)质量文化建设。公司每年定期举行质量月活动,秉承“质量从心开始,改善从我做起”的理念,2023年质量月主题“尽小者大,慎微者著”,继续营造质量文化氛围。公司建立了质量管理评审制度,定期对质量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及时反馈和纠正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持续改进。2023年获得“江苏省医药行业质量管理优秀企业。”(3)方法改进。公司设置了产品QA和体系QA,对每个产品实施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注重制度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创新和技术创新。客户诉求快速响应,并建立了产品追溯系统。公司通过开展精益生产、技控大赛、匠心提案等多项活动,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持续改进和创新项目,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员工能力和客户满意度,推动了公司的高效运营与持续发展,向“零缺陷”目标迈进。(4)推进相关成果。公司通过体系流程完善和管理改进,在产品供货方面确保及时交付、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100%,加快了新产品和一致性评价产品的落地实现进度,2023年度完成了20余个新品、一致性评价、工艺优化项目的实施。2023年接受多次国内外检查并顺利通过,尤其是原料药通过了巴西官方审计和美国FDA飞行检查并关闭了警告信。
  4、在安全环保方面。公司持续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配备专用消防救援车、消防救援机器人、专用通讯工具,并选拔专兼职消防救援人员,成立公司消防救援队。委托区消防应急救援队进行脱产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2023年继续从文件体系和现场管理两方面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有效保障了生产平稳、有序进行。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深入开展风险辨识、评价及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完成了安全管理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为员工营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2023年公司顺利完成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的审核。2023年度,公司坚持推进绿色生产,积极贯彻“保护环境、协调发展、遵纪守法、循环经济、污染预防、持续改进、人类健康、绿色家园”的环境方针,积极推进“源头预防、过程管控和末端治理”全方位的污染防治策略。2023年,公司生态环境管理得到持续提升,公司获得了生态环境部土壤污染源头防治专项扶持资金133万,取得了徐州市2023年首批环保示范企业的称号。原料厂区每年制订安全环保管理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每个人,定期进行检查和考评,年终进行综合评价,所有评价与绩效直接挂钩,强化责任意识,提升管理效能。
  5、在GMP认证、国际认证和国际化方面。2023年度,公司计划中的各项认证及审计工作均获得通过,原料药工厂顺利通过了美国FDA,巴西ANVISA的现场GMP检查,碳酸锂原料药提交了巴西CADIFA申请和欧盟CEP申请,其中CEP申请已经获批,为全球第三家获得EDQM批准的碳酸锂CEP申请。在推进国际化战略方面,公司持续筛选适宜开拓国际市场的重点产品,针对不同法规的市场制定合适的注册策略,同时还拓宽销售渠道,寻求与国外药企、机构的合作机会,调研一批效果好、市场大的品种,利用自身网络优势代理销售。
  6、在成本控制方面。公司持续加强降本增效工作,对现有品种开展技术攻关和工艺优化,降低产品单耗,提升成品收率,还通过自动化新设备的引入大幅提升劳动效率,控制人工成本,同时加快酶催化、微通道反应等新技术落地,奠定产业化基础,并不断通过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
  7、在产品销售方面。恩华和信不断完善产品管线,加快推进营销队伍专业化、数字化、扁平化建设,坚持业绩第一、创新发展、抢抓机遇、迎难而上、适时而变。公司聚焦于中枢神经药物领域的深耕,在新产品、新模式、新渠道上多维度全面发力。创新产品国谈准入,积极促进产品销量提升,全面加强BD业务合作,持续保持在麻醉、镇痛、精神神经疾病领域治疗药物的领先地位,已前瞻性广泛布局围绕CNS领域的数字医疗、精准医疗与智慧医疗的生态体系。恩华和信重点加强新产品市场准入,积极调整销售策略,全面促进产品销量提升,保持重点品种力月西、福尔利、瑞芬太尼等快速成长,有效保证近年获批上市的盐酸戊已奎醚、舒芬太尼、羟考酮注射液、阿芬太尼等产品快速列院形成规模销售。
  8、持续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公司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深证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借鉴行业先进单位的经验,对部分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修订与完善,进一步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公司治理水平。
  9、在BD业务方面。公司从美国Trevena引进的富马酸奥赛利定注射液(简称:TRV130;商标名:欧立罗)已于2023年4月份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并于当年12月成功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类创新药NHL35700完成临床I期研究,将于2024年度进入临床II期研究。公司与哈佛医学院、天境生物合作开发的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Protollin项目在美国顺利完成临床 I期研究,整体安全性良好,将于2024年度进入临床II期研究。
  10、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报告期内共引进各类人才254人。公司通过系列人才培养,致力于打造“学习型”企业,为个人成长和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公司重视人才的发展、培养和激励,建立培训体系,加大培训力度,满足各层级员工的培训需求。公司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和管理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项目,提高了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公司成立的职工培训中心为市级认定的培训中心,集培养、评审、鉴定于一体,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全面提升操作技能的平台。公司在培训方式上采取面授讲座、视频自选课程、与高校联合继续深造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通过精心设计并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课程,确保新进员工和在岗员工都能获得专业而系统的培训。课程不仅覆盖广泛的专业知识,还紧密结合岗位技能,确保员工能够全面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1、恩华连锁在报告期内新开门店32家,报告期末门店数量达到160家。通过强化门店基础工作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标准化、专业化、制度化管理水平。通过比价采购,战略合作等方式降低商品采购成本,提升恩华连锁的竞争力。
  12、上海恩元在报告期内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 “DMD基因检测”、“地中海贫血基因分型”、“遗传病高通量测序检测生物信息学分析”、“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等4项室间质评以及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CYP2D6*10基因多态性”、“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氯呲格雷个体化药学基因检测”、“华法林个体化药学基因检测”、“度他克莫司个体化药学基因检测”、“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外显子缺失”等6项室间质评。贝安臻正式上线WGS、CNV-seq、携带者筛查、核型分析、线粒体全环基因检测等多个检测项目,并完成WES线下生信流程优化升级2.0,可以同时检测基因点突变、2个外显子级别的CNV、线粒体点突变、动态突变等,达到市面一级水平,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产品服务。同时通过WES可以检测色素失禁症、SMA和NEB的点突变和CNV,成功研发相关检测及实验验证,并设立了质控指标,也为高度同源基因提供了整体化解决方案。臻慧选5.0套餐全方位升级,新增行业原创臻点图、臻析码等全新功能助力临床解读检测结果;新增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药物、阿尔兹海默症药物、帕金森综合征药物、酒精使用障碍药物、烟草使用障碍药物、镇痛药物、质子泵抑制药物等多种疾病检测套餐,并推出面向儿童青少年群体、老年群体安全用药检测套餐满足市场不同受检者人群需求。
  报告期内,上海恩元与北京301医院合作开展关于阿尔兹海默病无创诊断生物标记物临床科研项目完成需要的所有样本入组,并正常进入测试;上海恩元获得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ISO9001质量体系年度审核,并被评定为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
  13、远恒药业立足于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的产品线布局,专注于妇科、产科、眼科与皮肤科领域的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和质量升级。(1)营销重点栓剂加强了自营与代理商的协作,持续推进专业化营销,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在产品研发上,通过自主开发和MAH的形式与多家专业研发机构合作,完成一项产品注册发补、提交一项产品注册申请、完成两个项目BE试验和许可增项;一项产品引进正在进行。(3)全年共申报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获批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程研究中心、外用药物研发中心、徐州市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徐州市推动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
  14、江苏好欣晴平台截至报告期末注册医生超过7万名,覆盖超过80%的精神科医生,在线年门诊量超过150万人次。江苏好欣晴旗下好心情企业精神心理服务签约了部分互联网公司、金融公司以及央国企的员工心理健康服务。未来好心情将通过企业服务进一步渗透心理健康市场。截至2023年末,企业客户签约家数接近200家。江苏好欣晴与商业保险公司开展业务合作,目前已与安盛、人保、泰康、阳光等近30余家保险公司达成合作,利用好心情的产品,赋能保险。江苏好欣晴旗下好心情诊所新拿到营业执照15家,陆续在开业的3家,2023年末拥有诊所18家,目标是实现全国连锁化。2023年江苏好欣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接近40%,进一步奠定了江苏好欣晴在精神心理互联网医疗的行业领头地位。江苏好欣晴目前尚在进行D轮融资,为IPO做各项的准备,适时申报IPO。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的发展愿景及发展战略
  公司发展战略定位是聚焦中枢神经药物领域细分市场,力争成为国内领先的中枢神经药物制造商和供应商,全球重要的中枢神经药物生产基地和研发合作企业。公司通过认真审视国内外中枢神经药物行业的现状和前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公司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制定出公司“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规划:“继续实施持续聚焦、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建设一支科学、专业、协同、高效的研发队伍。加快推进国际国内各类项目合作。促进创新药、高政策壁垒和高技术壁垒仿制药加快上市。重视质量,追求技术进步。推进营销队伍专业化、数字化、扁平化建设。团结一致,以人为本,勇敢进取,为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努力奋斗。
  (二)公司2024年的经营计划和主要目标
  2024年,在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国家对医药产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药品带量招标采购、产品降价、成本上升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公司仍将面临较大的挑战。公司将继续围绕“专业聚焦,创新驱动”的指导思想,以“夯实基础,细化管理,科技当先,质量保证”为经营方针,创新突破,科学发展。公司在综合考虑了上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后,审慎地制定了2024年度的经营目标,具体情况如下:公司预计2024年可实现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及净利润分别与2023年审计后数据同口径相比均保持15%左右增长。
  上述财务预算、经营计划、经营目标并不代表公司对2024年度的盈利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内外部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三)为了实现公司2024年的经营计划和目标,公司在2024年将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品研发
  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品研发,加快推进新产品储备及已报批产品的上市工作,加快推进公司重点品种的一致性评价工作。(1)在创新药研发方面:经过前期筛选和评估后确定继续进行研发的创新药项目20余个。在2024年度,公司将积极推进8个创新药的临床试验(NH600001乳状注射液、NH300231肠溶片、NH102片、NH130片、Protollin鼻喷剂、NHL35700片、YH1910-Z01鼻喷剂、YH1910-Z02注射液);计划在2024年新立创新药项目3-5个,争取提交3个创新药的IND申报资料(NH140068片、NH160030片、NH203乳状注射液),拟继续合作或引进临床Ⅱb/Ⅲ期新药研发项目,积极推进临床前候选药物的研究工作。(2)在仿制药研发和一致性评价方面:对仿制药的新立项目重点聚焦在有技术壁垒或政策壁垒的项目上,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同时平衡好各治疗领域的产品分布,聚焦聚力,加快高壁垒仿制药的研发进度。预计2024年仿制药获批上市品种4个(普瑞巴林胶囊、盐酸阿芬太尼注射液(5ml:2.5mg)、盐酸咪达唑仑口服溶液(5ml:10mg、10ml:20mg)、拉考沙胺注射液);报产在审品种 8个(米库氯铵注射液、盐酸他喷他多片、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新增适应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40mg)、右酮洛芬氨丁三醇注射液、地佐辛注射液、氢溴酸伏硫西汀片、氯硝西泮注射液);公司计划在2024年新立项5-8个仿制药项目。加快推进公司重点品种的一致性评价工作,预计2024年获批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3个(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1ml:0.5mg)、利鲁唑片、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一致性评价在审品种4个(盐酸丁螺环酮片(10mg、15mg)、氯氮平口崩片、盐酸多沙普仑注射液、盐酸硫必利片)。
  2、生产线建设、工程建设及GMP认证。原料药方面:(1)新建精烘包车间:7月份施工图纸设计,9月份取得施工许可,2025年6月份完成净化施工、各项验证工作。(2)J19改扩建项目,2024年6月份完成施工图设计,2025年2月份完成施工,设备调试、验证工作。(3)新建危险品库项目,2024年3月开始施工,7月完成建设、调试、验收工作。(4)公共调度中心一期项目:2024年3月开始施工,5月开始调试,6月开始投用使用。(5)无菌原料药车间完成验证工作,产品工艺验证结束。
  制剂方面:(1)无菌制剂车间扩建项目:厂房竣工,完成净化施工,设备安装到位并完成调试,并进行各项验证工作;乳剂产品扩产项目:完成设施设备系统验证,产品工艺验证,产品稳定性研究工作,完成产线转移并通过GMP检查;高端制剂项目3月份开工建设,年内完成土建施工工作。(2)新增能源管理平台,实现能源实时监控,减少人工控制,优化资源合理配置。
  3、逐步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变,新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老项目进行改造升级,使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稳步提高,结合最新的高活产品风险评估,对高活产品实现密闭隔离的同时提供自动化水平。
  4、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和优化产品工艺工作,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收率和质量水平,成立攻关项目小组,专人跟进项目实施和结果。
  5、在生产管理、成本控制、质量及安全管理等方面。(1)对安全事故进行复盘,梳理安全管理漏洞,完善安全管理制度。(2)继续推进环保管理体系建设,加大对环保工作的投入,提高三废处理水平。(3)加强QEHS体系管理,把合规放在第一位。(4)持续优化生产质量日常管理工作,继续调整优化产线和班次,细化生产计划和考核机制,确保生产计划量达标完成,降低投诉率,提高产品质量,通过精益生产的手段降本增效。(5)优化新品交接流程,加快新产品生产和市场投放。
  6、在产品销售方面。对于非集采产品继续加强新产品市场准入,特别是新药奥赛利定注射液(TRV130)已通过国家医保谈判进入医保目录,为医院准入创造有利的市场机会。持续推进营销队伍专业化建设,积极调整销售策略,同时抓住竞品集采释放的市场空间,全面促进产品销量提升。继续走细分市场和差异化推广的经营战略,保持并巩固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领域的领先地位。积极通过BD项目加快产品引进,持续丰富公司产品管线。
  对于集采产品,充分发挥中标省份集采中选医院选配量的全面供应。与此同时对于没有中标的省份寻找集采剩余量的进场机会,同时加强零售市场的拓展。
  (1)在麻醉类产品的销售方面。重点加强新产品市场准入,持续推进营销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强专业化推广力度,全面促进产品销量提升。1)人员布局做到精细化、广覆盖。根据产品管线的特点,对销售架构合理调整,细分事业部,成立新兴市场事业部与市场准入部,区隔细分市场相互补位。2)具化增长发力点:镇痛管线重点加强近年上市的羟考酮注射液、舒芬太尼、阿芬太尼、瑞芬太尼,特别是经过国家医保谈判纳入医保的上市新产品富马酸奥赛利定注射液(TRV130)的科学研究及学术推广力度,在市场销售策略的制定上更专业化、聚焦化;在销售人员覆盖上,无分线更全面。而镇静管线产品将通过抓住丙泊酚集采释放的空间窗口期实现快速增长。3)持续加快学术转型。不断推进产品销售向专业化医学方向发展,坚持临床思维,完善循证医学证据链,整合打造产品解决方案,同时加强医学专业技能培训考核,完善有利于调动一线销售人员积极性的方案,力争做到医学市场销售的无缝链接。
  (2)在精神和神经类产品的销售方面。1)契合国家发展方向,将持续在细分领域中深入挖潜,高效执行,深化管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架构细分、深耕医院、拓展基层、发展院外业务,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聚焦重点产品,加强学术推广,拓展临床应用场景,保持品牌及引领优势。诊疗产品协同销售,推进药品业务、精准诊疗、智慧医疗的CNS诊疗生态体系全面发展。2)将进一步细化精神和神经线组织结构,建立阿尔兹海默症(AD)、癫痫、罕见病等神经内科专家与学术网络,为后续神经科产品的陆续上市打下坚实基础。3)扎根临床,深挖治疗需求,产品差异化定位,培育重点产品。加强医学发展,积累产品循证数据与治疗理念,持续拓展重点产品品牌影响力。4)深度拓展零售、基层及民营医院渠道网络,争取非集采产品广覆盖,集采产品保存量,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打造“线下诊疗处方、线上咨询续方”的慢病管理模式,全方位提升患者对品牌的认可度,增加患者用药的可及性及依从性。5)以业绩为导向,激活组织效能,注重营销管理精益化。制定出关键业务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营销各环节的管理、考核、优化,提高人均生产力及整体效益,确保全年目标顺利完成。坚持合规发展,完善制度体系与管理机制,保障公司未来行稳致远。6)积极引进新产品,实现CNS产品管线进一步优化,重回卓越增长。
  7、继续推进国际化战略。在推进国际化战略方面,一是走出去,积极推动公司原料药及制剂的国际认证工作,加快推进相关产品的国际注册工作,加快推进公司原料药及制剂产品的国际贸易。二是引进来,BD团队将继续寻求与国外药企或研发机构合作,引进市场潜力大、能满足临床需求的中枢神经产品。持续引进优秀的国际BD人才,打造一支专业的恩华国际BD团队。对于已引进的BD项目,BD团队保持与海外公司的良好沟通,在各个部门的支持帮助下,高效推进项目在国内的进展。
  8、继续以内生式增长为主,同时考虑外延式发展。公司未来仍主要以内生式增长为主,同时关注、研究并适时介入外延式增长。探索实施目标市场领域的资本运营。通过对具有协同性企业并购、控股等方式,达到规模扩张和占领市场的目标。
  9、继续加强品牌建设。公司将继续加强品牌建设,不断提高公司在中枢神经用药领域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努力把“恩华品牌”打造成中枢神经领域的第一品牌。
  10、持续推进公司治理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熟练运用现代化管理工具,逐步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流程与体系,推进并加强信息化管理。
  11、继续加强组织建设,逐步完善经营管理机构,逐步授权,责任明确,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打造专业、高效、执行力强的经营管理团队;坚持诚信、务实、尊重、以人为本,形成以业绩为导向的文化氛围。
  12、继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并不断加以完善,加强成本控制管理,做好开源节流工作。
  13、不断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不断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一是公司根据发展战略需要,继续加强对研发高端人才的引进。二是对公司现有的人才进行培养,通过聘请行业内的知名专家、管理专家针对公司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才围绕岗前、管理、专业技能、职业化素养、执行力、企业文化等方面展开培训,不断提升各个层次人才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增强其执行力、向心力和归属感。三是不断完善对各个层次人才的激励和考核测评体系,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4、子公司上海恩元在2024年度开展的主要工作。(1)积极推进已上市产品(臻慧选、臻智选、贝安臻、臻维安等产品)的市场销售。(2)积极推进医检所与医院合作共建实验室建设工作。(3)积极开展在研产品1502试剂盒/单双向抑郁诊断产品/臻忆明,HLA-B1502 基因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等产品研发报批工作。
  15、子公司远恒药业在2024年仍将聚焦于外用药物的专精特新,尤其是栓剂的妇科、产科、皮肤科和眼科的缓解视疲劳、青光眼、干眼症、白内障等领域产品为支点,做好市场和产品的开发。(1)在产品销售方面:一是要做好渠道管控,终端下沉;二是要加强运营管理,做好对商业零售的精准开发,加大激励释放活力;三是要集中资源抓好重点产品尤其是氟曲马唑乳膏的市场突破、通过精准招商解决医院渠道短板、加强人才招聘、培训、学术等队伍体系建设。(2)在产品研发方面:争取年内取得一到两个产品批件、完成一到两个产品的注册申报、两个产品的药学研究,通过MAH引进有市场协同的产品两个;完成重点研发项目验收,软胶囊产业化车间及认证许可,两项科技项目的申报。
  16、子公司恩华连锁在2024年度开展的主要工作。恩华连锁将继续坚持“聚焦徐州,深耕社区、走进乡镇,扎根百姓”的发展战略,围绕“三个突破、两个打造、一个提升”的发展目标,通过“自建+收购”的发展模式,提高在区域市场的竞争力。恩华连锁线下门店围绕“老店挖潜,新店拓展,特药助力”三驾马车支撑快速发展,线上电商坚持天猫、京东、美团、拼多多四轮驱动,多平台并进发展。同时通过信息化、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等软实力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24年度,恩华连锁计划新增40家门店,实现徐州所辖县区全覆盖。
  17、子公司北京医华在2024年度开展的主要工作。(1)加快布局疼痛管理平台,推进“无痛在基层”项目。(2)将业务重心聚焦到中枢神经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心悦智评和C-BCT产品的推广上,促进C-BCT产品持续增长。(3)制定产品市场推广策略及行动计划,更加紧密的与区域销售团队协同,提升营销队伍销售智慧医疗产品的专业化水平,发挥全国营销团队资源优势,达成全年产品销售目标。
  18、2024年,好欣晴将继续在产业布局,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大投入智能化的技术研发,在线上业务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提高创新服务的规模,提升公司整体竞争能力。此外,好欣晴将继续对接机构进行新一轮(D轮)的融资,加大技术研发和业务布局的投入,进一步夯实好欣晴在业界的领先地位,继续推进好欣晴的IPO各项工作。
  (四)公司战略实施和经营目标达成所面临的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1、行业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近年来,随着医药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家对医药行业的管理力度不断加大。药品审批、质量监管、公立医院改革、医保控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等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为整个医药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使公司面临行业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
  2、质量控制风险。2010版GMP及其附录、2020版《国家药典》及增补版本、注册审评新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办法等一系列新标准、新制度、新规定的出台和实施,对药品自研发到上市的各个环节都做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对全流程的质量把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司精麻类药品生产、运输保管和使用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均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或使用效果,甚至造成医疗事故,对公司经营和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3、药品研发创新、仿制药研发及一致性评价的风险。医药行业创新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高风险的特点,产品从研发到上市需要耗费1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这期间任何决策的偏差、技术上的失误都将影响创新成果。公司基于未来发展所需,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药品的研发创新、仿制药研发及一致性评价。随着国家监管法规、注册法规的日益严格,新药研发及仿制药品一致性评价存在失败或者研发周期可能延长的风险。
  4、环保风险。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等污染性排放物,如果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给周边居民人民的生活带来不良后果,并且可能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国家环保政策的变化及新项目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大公司的环保风险。
  5、高端人才缺乏的风险。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张和业务的拓展,公司在战略执行和推进中,可能存在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储备与公司发展需求不能很好匹配的风险。
  针对上述可能存在的风险,公司将积极关注,并及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积极应对,努力确保2024年经营目标及计划如期顺利达成。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