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油、水、气、冷媒间的热交换器、汽车空调等热管理产品以及后处理排气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 产品类型:

    商用车产品、传统乘用车产品、新能源产品、工程机械产品、数字与能源产品

  • 产品名称:

    空调系统 、 ERG模块 、 冷却模块 、 缸内制动器 、 机油滤清模块 、 水空中冷器 、 汽油机EGR 、 变速箱油冷器 、 前段冷却模块 、 发动机油冷器 、 机滤模块 、 冷蝶冷却液集成模块 、 PTC加热器 、 电池冷却板 、 芯片冷却系统 、 空调箱模块 、 后处理技术 、 电力储能热管理 、 数据中心热管理 、 充电桩热管理 、 风光电热管理 、 特高压输变电热管理 、 热泵空调 、 微通道

  • 经营范围:

    实业投资;汽车零部件、船用配件、摩托车配件、机械配件、电子产品、基础工程设备、化工设备的设计、制造、销售,商用车、金属材料的销售;机械技术服务;经营进出口业务(国家法律法规禁止、限制的除外)。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16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工业(只) 498.37万 - - - -
工业库存量(只) - 453.06万 348.51万 299.91万 337.70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9.2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6.58%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7.27亿 6.60%
第二名
7.13亿 6.47%
第三名
6.41亿 5.82%
第四名
4.35亿 3.95%
第五名
4.12亿 3.7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2.5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7.4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83亿 8.12%
第二名
2.01亿 2.80%
第三名
1.94亿 2.71%
第四名
1.48亿 2.06%
第五名
1.29亿 1.8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7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3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56亿 3.02%
第二名
1.72亿 2.03%
第三名
1.58亿 1.86%
第四名
1.57亿 1.85%
第五名
1.36亿 1.6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0.1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8.3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49亿 9.91%
第二名
1.68亿 3.03%
第三名
1.02亿 1.84%
第四名
9990.84万 1.80%
第五名
9842.64万 1.7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1.9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5.3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75亿 3.51%
第二名
2.47亿 3.16%
第三名
2.28亿 2.91%
第四名
2.26亿 2.90%
第五名
2.22亿 2.8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8.9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6.8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24亿 6.11%
第二名
1.74亿 3.29%
第三名
1.56亿 2.95%
第四名
1.24亿 2.34%
第五名
1.17亿 2.2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2.9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0.50%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58亿 5.67%
第二名
2.72亿 4.30%
第三名
2.70亿 4.27%
第四名
2.33亿 3.69%
第五名
1.63亿 2.5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9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4.90%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92亿 4.83%
第二名
1.06亿 2.67%
第三名
1.02亿 2.58%
第四名
9816.33万 2.47%
第五名
9331.23万 2.3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0.9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9.74%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36亿 6.09%
第二名
2.93亿 5.30%
第三名
1.97亿 3.57%
第四名
1.33亿 2.40%
第五名
1.31亿 2.3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1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3.9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32亿 3.54%
第二名
1.07亿 2.87%
第三名
1.01亿 2.72%
第四名
9576.32万 2.58%
第五名
8391.03万 2.26%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汽车制造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一)汽车行业情况  2023年全年整体市场销量呈“低开高走,逐步向好”特点。今年年初,受传统燃油车购置税优惠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出、春节假期提前、部分消费提前透支等因素影响,汽车消费恢复相对滞后,前两个月累计产销较同期明显回落;3-4月价格促销潮对终端市场产生波动,汽车消费处于缓慢恢复过程中,汽车行业经济运行总体面临较大压力;5-10月在国家及地方政策推动下,加之地方购车促销活动等措施延续,市场需求逐步释放,“金九银十”效应重新显现;11月以来,市场延续良...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汽车制造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一)汽车行业情况
  2023年全年整体市场销量呈“低开高走,逐步向好”特点。今年年初,受传统燃油车购置税优惠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出、春节假期提前、部分消费提前透支等因素影响,汽车消费恢复相对滞后,前两个月累计产销较同期明显回落;3-4月价格促销潮对终端市场产生波动,汽车消费处于缓慢恢复过程中,汽车行业经济运行总体面临较大压力;5-10月在国家及地方政策推动下,加之地方购车促销活动等措施延续,市场需求逐步释放,“金九银十”效应重新显现;11月以来,市场延续良好发展态势,叠加年末车企冲量,汽车市场向好态势超出预期,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全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 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实现两位数较高增长。
  1、商用车市场情况
  2023年,受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消费市场需求回暖因素影响,加之各项利好政策的拉动,商用车市场谷底回弹,实现恢复性增长。2023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03.7万辆和40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8%和22.1%。
  2、乘用车市场情况
  2023年乘用车市场竞争加剧,同时伴随市场日趋回暖,购车需求进一步释放,我国乘用车市场形势逐渐好转,回归正常节奏,有效拉动了汽车增长。2023年全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12.4万辆和2606.3万辆,同比增长9.6%和10.6%。
  3、新能源市场情况
  我国新能源汽车近两年来高速发展,连续 9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3年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 5.9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分别占商用车产销11.5%和11.1%;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占乘用车产销的34.9%和34.7%。
  (二)公司第三曲线数据中心、储能、热泵等相关行业情况
  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大力发展新能源。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实施节能降碳增效行动,推动既有设施绿色升级改造,积极推广使用高效制冷、先进通风、余热利用、智能化用能控制等技术,提高设施能效水平。
  2021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 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快推动老旧高耗能设备退网和升级改造,加快建设绿色数据中心,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率不高于1.3,逐步对电能利用率超过1.5的数据中心进行节能降碳改造;鼓励使用高效环保制冷技术降低能耗,支持数据中心采用新型机房精密空调、液冷、机柜式模块化、余热综合利用等方式建设数据中心。到2025年,数据中心运行电能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明显提升,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到1.3以下,国家枢纽节点进一步降到1.25以下,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级以上。
  2022年 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加大力度发展电源侧新型储能、因地制宜发展电网侧新型储能、灵活多样发展用户侧新型储能。
  2023年12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普惠易用、绿色安全的综合算力基础设施体系初步成型,东西部算力协同调度机制逐步完善,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等多元算力加速集聚,国家枢纽节点地区各类新增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60%以上,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资源使用率显著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受国家政策的驱动,数据中心、储能、热泵等产业有庞大的社会需求,市场空间广阔。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
  1.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围绕“节能、减排、智能、安全”四条产品发展主线,专注于油、水、气、冷媒间的热交换器、汽车空调等热管理产品以及后处理排气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热交换器行业标准的牵头制订单位,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和浙江省双创示范基地。
  2.公司主要产品
  公司产品按应用领域划分主要包括商用车、乘用车、新能源、工程机械、数字与能源换热等领域,产品如所示:
  (1) 商用车产品系列
  (2)传统乘用车产品系列
  (3)新能源产品系列
  (4)工程机械产品系列
  (5)数字与能源产品系列
  (二)主要客户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主要客户有沃尔沃、保时捷、蔚来、小鹏、零跑、通用、福特、宁德时代、吉利、长城、广汽、比亚迪、宇通、江铃、长安等;
  燃料电池领域的主要客户有亿华通、上汽大通等;
  乘用车领域的主要客户有福特、通用、宝马、雷诺、曼胡默尔、捷豹路虎、广汽三菱、东风日产、丰田、吉利、广汽、长城、长安、比亚迪、上汽等;
  超级跑车领域的主要客户有法拉利、奥迪、奔驰、兰博基尼、宾利、宝马、迈凯伦、福特等;
  商用车领域的主要客户有戴姆勒、康明斯、纳威司达、斯堪尼亚、一汽解放、东风汽车、中国重汽、北汽福田、玉柴、锡柴、潍柴等;
  工程机械领域的主要客户有卡特彼勒、约翰迪尔、住友、徐工、龙工、三一重工、久保田等。
  数字与能源板块的主要客户有 ABB、康明斯、卡特、MTU、格力、美的、海尔、海信、三星、LG、天舒等。
  (三)经营模式
  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研发模式
  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一直高度重视技术发展的储备和产出工作,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新品开发投入,引进高素质人才,完善研发体系和制度,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激发公司创新动力,进一步增强了公司产品的竞争力。
  二次创业阶段,公司实施技术引领战略,制定产品与技术战略规划及实施路径,注重产品、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构建全球化的研发架构、体系及流程,建立完善研究系统、开发系统及试验验证系统,加强研发基础能力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研发能力。目前公司在上海、欧洲、北美分别设立了研发中心,部分子公司亦积极开展研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研发成果。
  经过十余年的生产和研发的积累,形成了多项在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使公司产品与同行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技术领先、成本低、品质高等优势。
  2.生产模式
  公司建立了以订单驱动的拉动型生产方式,以销定产,重视快速及时反应,根据客户提出的技术、质量、开发周期、成本等要求,为其配套开发产品,并依据订单数量,安排采购及生产计划,公司从接到客户的订单到采购原材料、组织生产至产品交付的周期一般为15-25天左右。
  在产品制造方面,公司以乘用车和新能源热管理、商用车和非道路热管理、数字能源三大产品平台为核心,以产品线带动事业部和子公司协同作战,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属地化生产。按照规模经济、比较成本原则和贴近客户原则,在全球范围内合理规划生产布局,以全球化供应能力满足客户的需求,目前公司在浙江、上海、四川、山东、湖北、江苏、广东、广西、江西、陕西西安、安徽等地建有子公司和生产基地。并在墨西哥、美国、瑞典、波兰等建有研发分中心和生产基地。
  3.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模式,为点对点销售。作为各大整车及发动机生产厂商的一级配套供应商,直接向整车及发动机厂商销售产品。
  公司建立了从技术、生产、服务一体化的快速反应体系,不断增强全球属地化市场拓展及技术与售后服务能力。公司设立客户经理、项目经理、技术经理组成的“金三角”自营体团队,点线面结合的立体销售网络与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端对端服务。公司实施三个同步(同步开发、同步发展、同步规划)、三个合作(资产合作、属地合作、战略合作),不断提高战略、重点客户市场份额,围绕国内外战略客户,制订了单独的客户战略规划。
  (四)行业竞争地位
  经过40余年的发展,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汽车热管理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国内顶尖的热交换器批量化生产能力和国内顶尖的系统化的汽车热交换器技术储备,已在传统商用车、乘用车、工程机械热管理、新能源乘用车热管理领域建立了较强的竞争优势。现正逐步开拓是数字与能源换热领域。目前公司已经拥有一批海内外优质的客户资源,是全球众多知名主机厂以及车企的供应商,产品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近几年逐步与各核心客户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和资产合作,形成了可信赖多赢的业务伙伴关系。
  公司将继续坚持“加快推进国际化发展、实现技术引领、提升综合竞争力”三大战略方向,致力于在汽车热交换领域提供换热解决方案,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为热管理领域受人尊敬的优秀企业。
  零部件销售模式
  公司客户主要为国内外知名大型整车(整机)生产厂商和一级零部件供应商,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引领,为客户提供增值产品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试验检测中心、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2021年公司联合浙江大学等单位共同建设的“浙江省汽车智能热管理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被认定为 2022 年度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填补了浙江省车辆热管理方面无重点实验室的空白。
  公司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全球化研发体系,产品研发战略聚焦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商用车国六及非道路国四后处理、热管理系统相关的电控,电动及智能化产品拓展、燃油车热交换器产品及模块,拓展智能驾驶、通讯基站、数据处理中心、光伏储能等新兴领域热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申请共计140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57项,国际专利12项。为避免侵权,针对高风险产品在设计开发前期开展专利风险排查,全年共完成 22个产品项目。标准制修订工作共完成31项,其中制订18项,修订5项,产品设计手册编制8项;全年国家科技项目申报完成26项。
  2.国际化服务优势,为客户提供属地化服务
  公司实施“产品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布局国际化、管理国际化”四大国际化战略,按照规模经济、比较成本原则和贴近客户原则,在全球范围内合理规划生产布局,以全球化供应能力满足客户的需求,目前公司在浙江、上海、山东、湖北、江苏、广东、广西、江西、四川、陕西、安徽等地建有子公司和生产基地。并在美国、墨西哥、瑞典、波兰等建有研发分中心和生产基地。
  3.质量保证,卓越的产品配套能力
  公司建立和实施卓越制造系统(YPS),通过工厂管理、物流计划、质量管理、卓越制造、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安全环保、持续改善八个模块落地精益生产。利用敏捷、精益、信息化、自动化、智能物联和防错技术,因地制宜地采用世界上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坚持永无止境的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缩短交期,使得公司的制造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公司制订了超越国家法规的质量内控标准,实施并通过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从质量管理、质量检验与试验、计量理化检测等多方面控制产品质量。公司历年来获得了卡特彼勒、康明斯、约翰迪尔、纳威司达、戴姆勒、潍柴等客户多次质量表彰。
  4.产品结构优势,业务增长空间广阔
  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安全、节能、减排、智能”的高效换热和排放系统解决方案。经过多年生产经营实践积累和持续的新产品研发,公司具备全领域热管理产品配套能力,能够为各个领域的客户提供众多解决方案与产品。
  产品配套种类完整,从发动机、电池、电机、电控到车身热管理、尾气处理,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价值数百元到数千元的全系列产品,单车配套价值增长空间巨大。
  产品配套领域广泛,目前主要配套商用车、乘用车、新能源、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压缩机、风力发电、火车机车、轮船等领域。公司正致力于拓展智能驾驶、通讯基站、数据处理中心、光伏储能等新兴领域热管理业务,为公司业务长期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
  5.优质高端客户,助力公司健康发展
  公司产品面向全球市场,客户分布广泛,成功开拓了国内外众多优质高端客户资源,形成稳固伙伴关系,主要客户已涵盖宝马、戴姆勒、奥迪、法拉利、通用、福特、日产、康明斯、卡特彼勒、沃尔沃、丰田等全球发动机及整车厂商以及国内吉利、广汽、长城、长安、上汽、一汽、东风、福田、潍柴、重汽、江淮、徐工等主要自主品牌,公司产品客户覆盖率正在获得持续提升,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6.卓越治理,驱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坚持以卓越的企业治理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获得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公司治理最佳实践案例”奖项、连续两年获得“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创新奖”等。公司一直践行合规,规范运作,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连续4年获得“深交所信披质量评级A级”。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公司紧紧围绕“变革创新、降本增效、开源创收、数据讲话”要求,全面深化变革创新向纵深推进,调整优化组织结构,形成以三大事业部、三大职能部门、三大办公室、两大海外战区及两大部门(简称“33322”)为躯干的全新组织架构,开创性实施卓越效益突破激励机制,制订加快国际化发展纲要,提出全新PSEA国际化发展指数,进一步推进新能源热管理业务的全球属地化制造基地建设。积极开展“躬行泥灰行动”,实现了公司既定的经营目标,效益提升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1,800.91万元,同比增长29.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1,214.26万元,同比增长59.71%。
  2023年,公司总体经营情况如下:
  1、全面深化变革,加快效益提升
  2023年坚定持续推行“变革创新、降本增效、开源创收、数据说话”经营方针,切实推进了承包经营、卓越效益突破激励、数十条零缺陷示范产线打造、四大标杆工厂建设试点等一系列改革举措。鼓励各经营体、职能部门等,通过开源创收进行利润分成,大大提高了改革积极性,激发创新活力。报告期内,公司荣获浙江省首批雄鹰企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创新奖。公司经营效益更是逐季提升,持续兑现对广大投资者的承诺。
  2、卓越营销,业务突破,新项目定点创新高
  围绕龙头突破策略,通过一客一策驱动资源配置和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推动战略客户产品业务规模、配套份额和整体占比,战略重点客户业务规模和满意度持续提升。进一步完善全球营销体系建设及考核激励机制,打造全球营销团队铁军项目,建设一支多元化、年轻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全球营销队伍。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取得重大突破,新项目定点总额再创新高,并荣获卡特彼勒E&T事业部全球供应商“卓越”认可、约翰迪尔合伙伙伴奖等。
  通过卓越营销实现了业务突破,主要是欧洲高端客户的突破、国际新领域的业务突破以及国内新客户新领域的拓展。报告期内,累计获得223个项目,根据客户需求及预测,生命周期内新获项目达产后将为公司新增年销售收入超61.06亿元。其中获得国际订单25.88亿元,占比42%,随着属地产能的提升,国际客户订单呈明显加速。分业务板块,新能源汽车业务,陆续获得了北美客户芯片冷却系统及超充冷却模块、比亚迪电池冷却板及冷却模块、宁德时代水冷板、国内造车新势力芯片冷却及集成模块、欧洲客户空调箱等项目。数字能源业务,陆续获得了阳光电源储能及光伏逆变器液冷机组、国际客户发电机组冷却模块、国内头部客户储能液冷、三变和江变等客户铝片式变压器换热器、日立能源等风电变压器换热器等项目。商用车非道路业务,陆续获得三一重机冷却模块、宇通客车冷却模块、柳工工程机械冷却模块、中国重汽冷却模块、卡特彼勒冷却模块等项目。
  3、持续推进国内外属地化建设,提高公司竞争力
  2023年年度战略研讨会上明确了公司深化国际化、加大产业出海的经营方针和目标。报告期内,墨西哥工厂及波兰工厂已投产,而且墨西哥工厂在第四季度实现了盈亏平衡。国内四川宜宾工厂、陕西西安工厂已投产,现正积极筹建安徽合肥工厂。国内外工厂的陆续投产,公司全球化布局进一步完善,打开了新的发展格局。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资源,打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营发展模式。
  4、提升研发技术能力,推进公司全面卓越运营
  在“加快国际化、实现技术引领、提升综合竞争力”三大战略方向的指引下,不断提升研发技术能力,完善研发体系、创新环境、创新文化,激发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力,加快公司研发及创新成果的转化。在商用车与非道路传统热管理模块和部件上,通过对标同行同类产品性能,不断实施产品创新迭代,取长补短,提高产品性能,为产品争取更高的市场份额。在商用车新能源方面,围绕新能源产品战略,建成商用车新能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 BTMS、TMS和水路集成模块都完成了0到1的突破。目前已完成了商用车新能源用换热器的系列开发、电池及电驱热管理系统开发,商用车集成模块也取得突破。在乘用车新能源方面,围绕1+4+N战略,深耕热管理,通过核心零部件技术迭代,持续降本,突破多个国际重点客户并获得定点。在数字与能源方面,加大研发投入,组建专业研发团队,聚焦数据中心、液冷超充、储能等热管理产品。现已成立工作室,积极探索公司发展的第四曲线业务。
  5、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做好激励措施,为公司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聚焦到公司各类经营重点及模式创新提升中,围绕项目开展人员盘点,识别痛点,通过明确关键角色、明确交接规范、建立师带徒制度等措施有针对性提供人力资源解决方案。赋能各经营体,优化人员分流工作,做好人岗匹配。面向新进、1-2年年轻的、具有潜力的员工,组织实施人才选拔,策划培训课程。加大人才引进,从外部引进有牵头组织领导能力的领头羊人才。同时做好骨干员工的激励,比如股票期权、员工持股计划等,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 公司经营目标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目标130亿元,争取完成135亿元。在“夯实基础、降本增效、改善提质、卓越运营”经营方针指导下,深化变革,全面推进全球经营体卓越运营,加快效益提升,海外经营体实现整体盈利,实现归母销售净利润率6%以上。以OPACC(扣除资本费用后的利润率)指标引领经营效率不断提升,以经营效率的提升保障短期与中长期资本支出、生产运营、股东分红等现金流需求。
  以上数据是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及生产能力等综合因素制定的,不代表本公司盈利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市场情况、行业发展状况等多种因素,存在不确定性,请投资者特别注意。
  (二)公司2024年重点工作
  1、以2345方法论和OPACC统领各项改革事业,全面落实经营计划目标
  董事会提出了“2345”工作部署,即以二次革命的决心勇气,和三个一切(联合一切联合的力量、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的工作理念、四个统一(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的工作方法,实现“制造智能化、管理数字化、资源全球化、组织扁平化、人员多元化”的“五化银轮”。公司将全面按照董事会要求,聚焦重点,克服挑战,以“夯实基础、降本增效、改善提质、卓越运营”为内部变革方向,确保内部变革快于外部变化,内部降本快于外部降价,长期坚持以OPACC指标统领事业部变革改善创新,不断提升公司经营效益,确保公司各项经营指标如期实现。
  2、以技术引领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
  “技术引领”是公司二次创业的三大战略方向之一,由研发总院牵头做好技术研发发展规划,做好产品技术迭代和知识产权保护,做好技术体系协同,产品研发与工艺、产线装备等无缝衔接,并做好研发平台的管理。在第一曲线的商用车非道路方面,继续保持不锈钢油冷器、EGR冷却器、缓速器油冷器、非道路冷却模块等产品的技术领先优势,确保继续提高国内市场份额,运用全球属地化优势,加快拓展国际业务;在第二曲线的新能源热管理系统方面,围绕1+4+N的产品体系,确保前端模块、空调箱模块、电子芯片冷却模块等产品领先地位,拓展新能源商用车及非道路工程机械热管理系统、热管理集成模块和关键零部件的应用,加大电子电控等核心技术和新冷媒系统产品技术的研发投入;发力第三曲线的数字与能源热管理,以汽车热管理技术优势赋能储能、变电、超充、数据中心等领域,实现技术性能,制造成本,产品质量方面的竞争优势,其中数据中心服务器液冷业务实现客户零的突破,储能超充液冷机组业务不断壮大;在第四曲线的算力及人工智能领域,积极探索技术路线与应用场景,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布局相关技术专利,为中长期发展作奠定坚实基础。
  3、以卓越运营提升经营效率和产品质量
  卓越运营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石,要不断提升OPACC目标,追求投资收益率的最大化。提升物流效率,建立大物流管理方法和理念。继续推进零缺陷产品示范线,新项目开发的产品要加强前期 APQP策划,提升快速破坏性试验能力,确保质量三包不断下降。围绕未来工厂,数字化赋能,打造智慧园区、智慧物流、智慧工厂。实现公司高质量、高绩效和可持续发展。
  4、以主动担当推动国际化板块加快发展
  加快国际化发展是公司二次创业的三大战略方向之一,2023年 8月份的战略研讨会上从总体上明确了公司加快海外发展的目标、方法和国际化水平的评价标准。公司要把更多资源投入海外产能建设,积极运用中国元素建立具有银轮特色的海外市场拓展优势。针对海外业务的发展,明确总的协调部门为总经办,33322部门各自组成由领导挂帅的海外支持小组,尤其是三个事业部,要形成定期的例会沟通机制,沟通中产生的投资、战略项目等重大事项一事一议由公司层面去评审。
  5、以卓越绩效模式构建银轮的质量生态
  卓越绩效模式是当前国际上广泛认同的一种组织综合绩效管理的有效方法和工具。通过卓越绩效的了解和导入,公司总结提炼了 YBS 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以文化和体系管理公司的能力。
  围绕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落地和关注各相关方的利益,一是各个经营体都要用好PD工具,对业务规划闭环管理;二是要确保公司合规守信经营、绿色低碳发展、关注公益事业;三是员工要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减少低级和重复问题的发生,按流程和标准做事;四是要关注战略客户的诉求和满意度,提高反应速度;五是要关注核心员工的流失率和凝聚力满意度;六是做好核心供应商的帮扶,提升供应商的能力。
  (三)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是支撑经济、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会对商用车、乘用车、工程机械、新能源车等行业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相关产品的订单,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的影响。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铝、钢、铁、铜等金属,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较高。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将会直接影响公司的生产成本、盈利水平和经营业绩。
  3、市场竞争风险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热管理及尾气处理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如不能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强产品技术含量、提升品牌影响力等,可能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及实现市场份额提升,甚至面临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
  4、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近些年不断推进国际化发展,部分产品销往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并采用美元、欧元为计价结算货币。如果未来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将对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和经营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面对上述风险,公司不断聚焦内部改善,深化内部变革,提质降本增效,将持续关注宏观经济、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竞争格局情况,做好前瞻性规划,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在产品方面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继续增加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深化变革找差距,凝心聚力补短板,不断提升干部员工队伍素质和基础管理能力,解放思想创新商业模式,加快推进各产品平台的独立经营能力,提升质量管控能力和经营效率。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