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公司概要

主营业务:
所属行业: 原材料业 - 一般金属及矿石 - 其他金属及矿物

财务指标

报告期\指标 基本每股收益
(港元)
每股股息
(港元)
净利润
(亿港元)
营业收入
(亿港元)
每股现金流
(港元)
每股净资产
(港元)
总股本(亿股)
2024-12-31 -0.04 - -1.07 7.57 - 0.82 23.42
2024-06-30 -0.03 - -0.63 2.94 -0.10 0.85 23.42
2023-12-31 -0.09 - -2.10 6.86 -0.07 0.88 23.42
2023-06-30 -0.06 - -1.36 3.76 -0.10 0.90 23.42
2022-12-31 -0.16 - -3.94 8.10 -0.10 0.98 23.42

业绩回顾

截止日期:2024-06-30

主营业务: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统称为‘集团’)从事制造及销售稀土产品及耐火产品以及投资控股。

报告期业绩: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收入共约293,821,000港元,较二零二三年同期约375,822,000港元减少约22%。稀土分部收入较去年同期约271,214,000港元减少约12%至约237,721,000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约81%。耐火分部收入较去年同期约104,608,000港元减少约46%至约56,100,000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约19%。回顾期内,集团整体毛亏率约15%╱毛损约43,175,000港元。期内净亏损收窄至约62,590,000港元。每股亏损约2.58港仙(二零二三年上半年:每股亏损5.53港仙)。

报告期业务回顾:
  稀土业务
  稀土是国家重点管控和发展的战略资源。今年国家颁布《稀土管理条例》,高度重视稀土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伴随需求端‘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配套措施逐步落地,工业设备和汽车电机等领域更新,有望拉动稀土磁材需求。中长期来看,其有利于稀土供给端的进一步重塑,同时保障了稀土战略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持续巩固国家在稀土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稀土下游需求在新能源汽车、节能电机、智能机器人等的带动下,空间广阔,供给整体较为刚性,供需将趋于平衡,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上行。
  期内,稀土分部销售额录得约271,21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2%。分部亏损约37,155,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6%。稀土产品的销售数量较二零二三年上半年下跌约四成至约200吨。平均销售单价较去年同期下跌。主要稀土销售产品如氧化镝、氧化铽及新产品氧化镨汝三项产品共占稀土分部的整体销售77%。当中氧化镝和氧化铽销售单价随市况波动而分别减少9%及45%。
  期内,中国市场的稀土价格整体呈下行趋势。由于市场供需不平衡,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影响需求,短期内价格维持在低位。期内,集团的稀士业务运作模式继续以贸易加工为主。受各项因素影响,2024上半年稀土行业仍具挑战,期内稀士分部毛亏率约15%。
  地域市场分布方面,中国内销市场占稀士产品总收入的比例约98%。日本及其他海外市场占余下的约2%。
  耐火材料业务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集团售出了约6,200吨耐火材料产品,同比下跌约四成。主要产品平均价格录得不同程度的下调,浇注料的价格较去年同期下跌了约23%;电熔镁铬砖的价格下跌了约19%;铝碳砖的价格下跌了约6%。期内耐火材料分部销售额约56,100,000港元,同比减少了约46%。分部亏损约5,664,000港元,同比增加了约29倍。
  由于经济复苏需时,在控制房地产投资以及调控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政策下,耐火材料行业难免受到影响。集团的主要客户为钢材生产商,但钢铁需求未达到市场预期,价格有待回升,销售业绩疲软,钢材生产商持续压缩企业盈利空间,受供销两端市场持续收窄影响,行业整体呈现亏损局面。由于终端市场对于耐火材料的需求有所减少,耐火原材料产品价格下调,再加上行业内竞争激烈,长期的‘价格战’影响了销售价格。加上厂房设备维修和电费价格上升等推高了销售成本,致令期内分部毛亏率约13%。
...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