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要
主营业务: 为全球医药及生命科学行业提供一体化、端到端的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 | |
所属行业: 医疗保健业 - 药品及生物科技 - 生物技术 |
市盈率(TTM): 14.943 | 市净率: 2.384 | 归母净利润: 93.53亿元 | 营业收入: 379.18亿元 |
每股收益: 3.24元 | 每股股息: -- | 每股净资产: 20.30元 | 每股现金流: 4.15元 |
总股本: 28.88亿股 | 每手股数: 100 | 净资产收益率(摊薄): 15.95% | 资产负债率: 26.44% |
公司大事
今天 | 2025-04-11 | 最新卖空: 卖空270.71万股,成交金额1.36亿(港元),占总成交额23.65% |
2025-03-28 | 持股变动: 更多>> 张朝晖(董事)于2025-03-28 减持4.52万股(好仓); |
2025-03-26 | 持股变动: 更多>> JPMorgan Chase & Co.(股东)于2025-03-26 减持66.08万股(好仓),相关事件后剩余好仓3420.55万股; |
2025-03-26 | 持股变动: 更多>> The Capital Group Companies, Inc.(股东)于2025-03-26 减持91.33万股(好仓),相关事件后剩余好仓1918.83万股; |
2025-03-25 | 分红派息: 更多>> 2025-03-25公布分红方案:每股人民币0.3500元,除净日为2025-05-08 |
2025-03-25 | 分红派息: 更多>> 2025-03-25公布分红方案:每股人民币0.98169元,除净日为2025-05-08 |
2025-03-25 | 持股变动: 更多>> FMR LLC(股东)于2025-03-25 增持51.69万股(好仓),相关事件后剩余好仓3498.21万股; |
2025-03-18 | 持股变动: 更多>> JPMorgan Chase & Co.(股东)于2025-03-18 增持396.48万股(好仓),相关事件后剩余好仓3495.10万股; |
2025-03-18 | 持股变动: 更多>> JPMorgan Chase & Co.(股东)于2025-03-18 增持461.49万股(淡仓),淡仓1420.10万股; |
2025-03-17 | 持股变动: 更多>> JPMorgan Chase & Co.(股东)于2025-03-17 增持33.97万股(好仓),相关事件后剩余好仓3098.62万股; |
新闻公告
财务指标
报告期\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 (元) |
每股股息 (元) |
净利润 (亿元) |
营业收入 (亿元) |
每股现金流 (元) |
每股净资产 (元) |
总股本(亿股) |
---|---|---|---|---|---|---|---|
2024-12-31 | 3.24 | 0.98 | 94.69 | 379.18 | 4.15 | 20.30 | 28.88 |
2024-09-30 | 2.25 | - | 66.02 | 277.02 | 2.77 | 18.95 | 29.12 |
2024-06-30 | 1.46 | - | 42.81 | 172.41 | 1.63 | 18.79 | 29.12 |
2024-03-31 | 0.67 | - | 19.59 | 79.82 | 0.73 | 18.97 | - |
2023-12-31 | 3.64 | 1.09 | 107.98 | 386.78 | 4.26 | 18.57 | - |
业绩回顾
更多>>主营业务:
公司及其子公司(统称‘集团’)主要从事合成药物性小分子化合物和化合物库的制造、加工,新药、计算机软件及数据库的开发、研制以及组合化学和药品相关的咨询服务业务。
报告期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9,241.4百万元,同比下降2.7%;实现归母净利润人民币9,352.6百万元,同比下降12.5%。
报告期业务回顾: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9,241.4百万元,同比下降2.7%;实现归母净利润人民币9,352.6百万元,同比下降12.5%。
公司为全球医药及生命科学行业提供一体化、端到端的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在亚洲、欧洲、北美等地均设有运营基地。公司通过独特的‘CRDMO’业务模式,不断降低研发门槛,助力客户提升研发效率,为患者带来更多突破性的治疗方案,服务范围涵盖化学药研发和生产、生物学研究、临床前测试和临床试验研究等领域。
2024年末,公司整体活跃客户约6,000家。其中,持续经营业务截至年末活跃客户约5,500家,持续经营业务全年新增客户约1,000家,全球各地客户对公司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末,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人民币493.1亿元,同比增长47.0%。报告期内:
—来自于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达到人民币166.4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24.1%。
—来自美国客户收入人民币250.2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7.7%;来自欧洲客户收入人民币52.3亿元,同比增长14.4%;来自中国客户收入人民币70.7亿元,同比下降3.5%;来自其他地区客户收入人民币19.3亿元,同比下降11.4%。
业务展望:
A.行业格局和趋势大型制药企业外包比例提升、中小型制药公司需求不断增长,全球医药研发生产服务行业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一方面,创新药物研发具有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等行业特点。在研发回报率较低与专利悬崖的双重压力下,大型制药企业有望更多地通过外部研发服务机构推进研发项目,提高研发效率并降低研发成本。另一方面,包括中小型医药及生命科学公司和个人创业者在内的小型制药公司,已经成为医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这些中小型制药公司没有足够时间或资本自行建设其研发项目所需的实验室和生产设施,却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得满足研发项目所需的多项不同服务,因而会寻求研发和生产的外包服务,尤其是‘一体化、端到端’的研发服务,满足其由概念验证到产品上市的研发服务需求。根据2024年7月最新的Frost & Sullivan报告预测,全球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将由2023年的2,606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3,59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6.6%。
...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