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智能航海、海洋观探测及海底数据中心业务。

  • 产品类型:

    海洋观探测、智能船舶与智能航行

  • 产品名称:

    海洋观探测装备与系统 、 智能船舶与智能航行系统

  • 经营范围:

    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培训;生产船舶电子集成系统;船舶智能化系统,雷达系统及其信息应用、海洋信息化系统、海洋自动化观探测设备、海洋工程装备、无人船(艇)及其控制系统、专用装置的产品样机制造(含中试、研发、设计、营销、财务、技术服务、总部管理);生产制造船舶智能化系统、雷达系统及其信息应用、海洋信息化系统、海洋自动化观探测设备、海洋工程装备、无人船(艇)及其控制系统、专用装置(限分支机构经营);销售开发后的产品、通信设备、五金交电、船舶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的进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维修机械设备。(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3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9.80%
  • 第一名客户
  • 第二名客户
  • 第三名客户
  • 第四名客户
  • 第五名客户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客户
2.01亿 27.77%
第二名客户
1.81亿 25.00%
第三名客户
2150.03万 2.97%
第四名客户
1575.78万 2.18%
第五名客户
1358.94万 1.8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9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6.19%
  • 第一名供应商
  • 第二名供应商
  • 第三名供应商
  • 第五名供应商
  • 第四名供应商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供应商
2.02亿 28.53%
第二名供应商
1.04亿 14.73%
第三名供应商
3194.71万 4.51%
第五名供应商
2983.08万 4.21%
第四名供应商
2981.24万 4.2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0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3.55%
  • 第一名客户
  • 第二名客户
  • 第三名客户
  • 第四名客户
  • 第五名客户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客户
1.34亿 14.81%
第二名客户
6631.96万 7.35%
第三名客户
4436.47万 4.92%
第四名客户
3315.70万 3.67%
第五名客户
2525.23万 2.8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1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2.22%
  • 第一名供应商
  • 第二名供应商
  • 第三名供应商
  • 第四名供应商
  • 第五名供应商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供应商
1.90亿 31.15%
第二名供应商
4742.82万 7.77%
第三名供应商
4496.70万 7.37%
第四名供应商
1912.51万 3.14%
第五名供应商
1699.86万 2.7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0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5.39%
  • 第一名客户
  • 第二名客户
  • 第三名客户
  • 第四名客户
  • 第五名客户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客户
1.58亿 18.16%
第二名客户
5401.13万 6.20%
第三名客户
3732.09万 4.29%
第四名客户
3089.30万 3.55%
第五名客户
2783.85万 3.2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4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8.16%
  • 第一名供应商
  • 第二名供应商
  • 第三名供应商
  • 第四名供应商
  • 第五名供应商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供应商
1.54亿 21.45%
第二名供应商
7941.23万 11.05%
第三名供应商
4316.64万 6.01%
第四名供应商
4238.39万 5.90%
第五名供应商
2702.77万 3.7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6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4.60%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2.07亿 25.49%
客户二
4919.07万 6.06%
客户三
4247.16万 5.23%
客户四
3577.52万 4.40%
客户五
2774.38万 3.4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5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6.06%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1.98亿 37.09%
供应商二
5861.99万 11.01%
供应商三
5791.66万 10.88%
供应商四
2271.00万 4.26%
供应商五
1501.30万 2.8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2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2.17%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1.05亿 13.68%
客户二
9974.18万 12.96%
客户三
4668.28万 6.07%
客户四
4433.53万 5.76%
客户五
2851.64万 3.7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2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1.04%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9540.47万 21.91%
供应商二
5449.67万 12.51%
供应商三
3783.36万 8.69%
供应商四
1838.04万 4.22%
供应商五
1616.42万 3.71%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截止2023年上半年末,是公司完整历经“地缘性政治因素”的第一年,也是公司深入推动高质量变革的第一年。在本报告期,公司坚决贯彻“一个坚持,三个注重”的战略方针,即坚持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注重技术与产品、注重人才、注重创新。坚持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就是坚持自主研发为基础,突破核心技术,形成核心产品,构建长期的市场竞争优势,逐渐增加自主产品的市场份额,提高毛利率,改善经营质量。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明确提出了“精品战略”,逐渐在智能航海板块将核心传感器中的海事雷达、航行数据记录仪、机舱自动化定义为第一批“精品产品”,力争打造具有国际领先竞争优势的旗舰产品。公司持...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截止2023年上半年末,是公司完整历经“地缘性政治因素”的第一年,也是公司深入推动高质量变革的第一年。在本报告期,公司坚决贯彻“一个坚持,三个注重”的战略方针,即坚持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注重技术与产品、注重人才、注重创新。坚持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就是坚持自主研发为基础,突破核心技术,形成核心产品,构建长期的市场竞争优势,逐渐增加自主产品的市场份额,提高毛利率,改善经营质量。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明确提出了“精品战略”,逐渐在智能航海板块将核心传感器中的海事雷达、航行数据记录仪、机舱自动化定义为第一批“精品产品”,力争打造具有国际领先竞争优势的旗舰产品。公司持续注重人才培养,本报告期完成了“中青班二期”培训,一批优秀的年轻人走到了更重要的岗位。公司持续坚持创新探索,深入调研长江流域的市场机会,论证“以岸管船”的商业模式,在海南探索立体科技用海,在全力协助下属公司推进海底数据中心业务同时,以海底数据中心为依托,论证水体布放智能网箱,水面布放风电、波浪能以及旅游综合体。
  本报告期是公司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在此过程中,公司主动或被动放弃一些传统业务,强化核心技术能力,逐步提升重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基于上述的转型过程,公司上半年各主要财务指标有所波动,但这是为长足的健康发展做出的短期让步。
  本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三个方面,包括:智能航海、海洋观探测及海底数据中心,具体如下:
  (一)智能航海
  公司拥有船舶智能导航系统、机舱自动化系统、船岸一体化通信系统、复合雷达系统等系列海事产品,构建船舶远程信息服务体系,为远洋、沿海、内河客户提供船舶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上述所有产品均面向军民市场。
  在军工方向实现了重点客户突破,其中中标近百套XX客户的批量船所用雷达系列产品,该客户的突破为公司军工业务开辟了新的市场方向。公司的核心导航产品服务军工近二十年,维保市场在上半年也有较好表现。在军工产品科研方面,公司持续投入,推出了符合用户需求的新一代产品。
  在民品方向参与了极地科考系列船的科研和配套,为公司在特种船领域开辟了新的市场。上半年公司的船舶智能化业务取得大幅增长,在国家绿色智能船舶科研、船舶能效管理、船舶智能航行、大型船队管理、港口码头航运管理、海外业务等方向持续获得订单。同时,公司自主产品方向如: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导航雷达、电子海图、自动化等产品新签订单均高于上年度同期水平。
  公司推行高质量发展,成立了雷达事业部,加大了雷达产品上的研发投入、生产投入,并抽调核心研发技术力量成立了雷达精品小组,落实和践行“精品战略”,经过近半年的努力,磁控管雷达在实现国产替代的基础上,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明显提升;固态雷达方面,船载固态雷达,完成了欧盟体系认证,并在新造船领域实现了商业应用;岸基固态雷达,在岸基监控领域也开始得到应用;雷达产品在推进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从实现国产替代,迈向了自主可控。
  公司在智能航海领域坚持的高质量发展战略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上半年新签订单已完成全年目标的一半以上,伴随新签订单的交付后续的经营质量会随之逐步提升。
  (二)海洋观探测
  公司海洋观探测业务开展主要依托于全资子公司欧特海洋,欧特海洋在深海装备领域拥有丰富的业务运营和项目解决方案经验,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科学研究、海洋立体监测、海上风电、水下救援、海上石油天然气等领域,公司的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海底接驳系统、载人常压潜水系统、深海电站解决方案及综合海洋工程能力等。
  欧特海洋自2020年进入海兰信上市公司以来,密切关注国家海洋发展规划,注重科技创新,在技术及市场拓展等方面均有较大的进步。欧特海洋凭借全球唯一技术能力独家为长江航道局提供了载人常压潜水系统,帮助客户建立起长江快速深水救援能力;凭借“海底接驳系统”技术能力参与到国家重点的海底观探测项目;凭借“深海电站海洋工程与服务”的先进技术参与推出了海底数据中心项目,助力中国推出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公司也深度参与了国家南海观探测相关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在海洋观探测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的市场突破,中标了XX海底观测网项目,该项目来源于《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一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引领性的重大工程项目之一,同时也中标了海底观测网XXX系统。以上两个重要项目的落地,更加坚定了公司在自主产品、核心技术方面的落地和投入。
  (三)海底数据中心(UDC)
  海底数据中心(UDC)是公司全力投入的转型创新的主要业务。海兰信对于海底IDC业务的前瞻性布局并非出于偶然,大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是数字经济时代必备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全面AI时代的到来,算力指数级别的增长对于电力的消耗也会带来全面爆发式的增长,而随着“碳中和”成为国家高度重视的实际节能降排行动的方向,解决数据中心高速增长所带来的高能耗问题也迫在眉睫。
  本报告期内,一方面抓海南陵水市场突破,借助海南自贸港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的大政策背景,借助陵水国际海缆登陆点这一地理优势,探索“文化出海”,建设跨界算力池。在2023年3月31日,海南(陵水)国际数据港规划发布会暨海底数据中心下水仪式在海南陵水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启动蓝色新引擎,赋能国际数据港”为主题,由中共陵水黎族自治县委、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陵水国际投资促进局、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会议围绕文化出海、国际教育、数据流动、跨界直播等充分交流并形成了一些成果。2023年6月28日中国信通院发布半年度运营报告,该报告指出于2022年12月在海南陵水启用的全国首例商用海底数据中心运行情况良好,能效水平世界领先,运行PUE低至1.1。
  本报告期内,另一方面的工作是推动海底数据中心项目在海南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落地长三角和珠三角。在这两个区域,与地方政府、客户及海上风电场业主就合作深入探讨,各方均表达了积极的兴趣,公司聚焦于海底数据中心嵌入海上风电场模式的研发,并形成了初步解决方案,基本形成了海上风电+水下数据中心相结合的“风云模式”,并已与相关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超过20年的积累掌握海洋核心技术及综合能力
  公司凭借超过20年在海洋装备、海洋信息化领域的技术积累,在航海导航和自动化、近海雷达、海底网电接入、深海援潜救援、海洋无人系统等方面,建立了完全自主可控的研制生产测试能力。在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建立研发队伍,航海和海洋产品服务网络实现全球主要区域布局,能够为客户提供比较完整系统的解决方案。以海洋核心能力为支撑,突破解决海底数据中心技术瓶颈,形成该领域的先发技术优势,满足客户运维和安全保障需求,构筑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二)关键技术自主可控
  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及技术创新,通过对关键技术的不断积累突破,保持行业内的领先优势,拥有多项海洋领域国内外专有高精尖技术。
  在智能航海领域,持续攻克多项关键技术,拥有船舶智能导航系统、机舱自动化系统、船岸一体化系统、复合雷达系统等系列海事产品,构建船舶远程信息服务系统,有能力为客户提供船舶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
  在国家自组网多参数海洋测量仪等专项支持下,建立海洋机器人研制试验能力,突破海洋目标多源感知融合、自主航行控制、多机器协同作业关键技术。公司具备丰富的物理海洋仪器系统、海洋测绘仪器系统的集成设计经验,完整的配套供应链体系,完善的售后服务能力。
  在深海装备领域,公司610米/365米深的两款常压潜水系统,是国际顶级的深潜高效作业装备。拥有完整知识产权,主要材料和关键工艺自主可控。
  海底数据中心,是集成度高的复杂创新项目。通过国内两个阶段的完整验证后,解决了海洋装备制造、海底高压输配电、高效冷却、远程监控、系统可靠性和维修性等难题,注册完成相关的全套专利,完全具备工程化生产能力,正式开始商业化的建设。
  (三)海底数据中心(UDC)相比传统陆上数据中心(IDC)有明显优势
  公司是国内首家海底数据中心(UDC)服务提供商,UDC相比传统数据中心(IDC)具有以下优势:
  1、节能高效
  采用海水自然冷却,样机单舱PUE低至1.076。服务器设备故障率仅为陆地数据中心的八分之一,且具备天然的物理安全性,有利于保障数据安全。此外,通过与海洋可再生能源结合,实现新能源就近消纳,低碳发展;
  2、低成本
  对岸基资源占用少,可大规模部署,建造成本大大低于陆地数据中心。通过模块化生产,快速完成实际上线运行,单千瓦TCO(建设成本+运营成本)比同等规模陆地数据中心低15%-20%左右;
  3、低时延
  由于主要数据用户多位于滨海城市,可实现就近部署,降低数据传输时延。具有中西部地区陆地数据中心无可复制的物理距离优势;
  4、与陆上IDC网络传输性能一致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院出具的与岸基的私有网络的检测报告,项目千兆端口带宽为939Mbps,抖动在0.001ms-0.004ms之间,单向平均时延在1.002ms-1.671ms之间,测试期间有5次丢包,平均丢包率在0-0.0015%之间。基于以上结果,并根据YD/T1171,在UDC环境下网络实测结果可满足类别0也就是“实时、对抖动敏感、高交互”业务的QoS要求。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一)新业务转型风险
  海底数据中心(UDC)采用的相关技术和产品,经过国内外长期技术积累和验证,技术风险已相对较低。
  但由于海域、海底的环境相对于陆地具有复杂性,且涉及的系统多,各专业跨度大,多领域集成对项目未来的持续大规模拓展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海洋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受海洋环境影响大,存在因自然条件影响导致新接订单的工期延后的风险。
  公司作为数据中心行业的先行者,将联合央企三大运营商、海上风电运营商、国内外的各类知名互联网企业、第三方IDC公司等合作伙伴,以客户为导向,采取资本合作、共建共维等方式,排除跨行业经营和技术风险。另外,通过“岸基雷达系统+海面无人艇巡逻+海底观监测网”等海洋科技系统解决方案来实现海底数据中心的全方位安保,并制定周期性维护计划和应急维护措施,规避运维风险。
  (二)募投项目风险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选择是基于当前国内外的市场环境、国家产业政策以及技术发展趋势等因素做出的判断,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经过了慎重、充分的可行性研究论证,但如果项目建成投产后产品市场受到宏观经济波动、上下游行业周期性变化等因素影响而陷入衰退,将导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无法如期完成或存在实施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效益的风险。且募投项目达产后,公司产品产能将出现较大幅度提高,在项目实施及后续经营过程中,如果市场开拓出现滞后或者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化,公司新增产能将可能无法及时消化。因此,一方面公司要时刻关注市场、产业及技术等发展趋势,定期分析、研究和调整,另一方面公司要在维护老客户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市场、开发新客户。
  (三)应收账款风险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呈现上升趋势,导致应收账款占用公司资金的比例上升。如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不利变化,公司应收账款坏账风险较高;因此,公司将强化对客户信用的风险评估和跟踪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前审核、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管,进一步明确销售人员和财务人员管理职责,完善与细化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和销售人员的考核管理制度。
  (四)技术升级迭代风险
  公司正在全面大力开展技术链条国产化革新,拓展新业务体系爆发性的发展,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新产品开发是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倘若公司今后未能准确把握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并制定新技术的研究方向,或研发速度不及行业技术更新速度,公司可能会面临触及技术瓶颈,对公司的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