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SMDLED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 产品类型:

    LED器件

  • 产品名称:

    背光LED器件 、 照明LED器件

  • 经营范围:

    光电器件、敏感器件、传感器、发光二极管、SMDLED、照明LED、光电器件应用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进出口。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3-30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3-06-30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产能利用率:LED产品(%) 76.49 74.54 71.27 - -
产能:实际产能:LED产品(KK) 2.47万 - - - -
产量:LED产品(KK) 1.89万 7683.76 1.57万 - -
销量:LED产品(PCS) 144.42亿 - - - -
产能:LED产品(KK) - 1.03万 2.20万 - -
产能:在建产能:LED产品(KK) - 50.00 - - -
LED产量(PCS) - - 119.21亿 157.83亿 164.72亿
LED销量(PCS) - - 121.73亿 158.16亿 166.80亿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9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1.4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47亿 13.80%
第二名
1.29亿 5.15%
第三名
1.21亿 4.81%
第四名
1.19亿 4.72%
第五名
7502.68万 2.9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2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5.9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59亿 9.83%
第二名
8220.65万 5.07%
第三名
6428.65万 3.97%
第四名
6416.65万 3.96%
第五名
5052.29万 3.1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4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8.38%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57亿 11.37%
第二名
1.09亿 4.81%
第三名
1.04亿 4.60%
第四名
9765.19万 4.32%
第五名
7419.05万 3.2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8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1.33%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21亿 14.32%
第二名
8389.56万 5.44%
第三名
6077.05万 3.94%
第四名
5931.88万 3.84%
第五名
5851.64万 3.7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5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3.28%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74亿 7.35%
第二名
1.31亿 5.51%
第三名
9420.49万 3.97%
第四名
7996.67万 3.37%
第五名
7301.88万 3.0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6.5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0.80%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39亿 21.23%
第二名
1.01亿 6.32%
第三名
8355.55万 5.23%
第四名
6716.32万 4.21%
第五名
6081.82万 3.8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8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4.9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41亿 5.98%
第二名
1.27亿 5.42%
第三名
1.26亿 5.34%
第四名
1.01亿 4.28%
第五名
9121.01万 3.8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7.2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6.8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4.36亿 28.17%
第二名
1.00亿 6.48%
第三名
7239.92万 4.68%
第四名
5960.88万 3.85%
第五名
5733.15万 3.7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6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6.6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99亿 7.95%
第二名
1.29亿 5.15%
第三名
1.27亿 5.06%
第四名
1.12亿 4.45%
第五名
1.02亿 4.0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7.8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2.1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4.80亿 31.76%
第二名
1.28亿 8.47%
第三名
7126.44万 4.72%
第四名
6026.51万 3.99%
第五名
4849.74万 3.21%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LED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增速下行和整体宏观经济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景气度在短期波动中缓慢回升。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终端消费仍然是最为确定的未来,尤其是各地持续加码的政策支持也为消费市场长足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经济增长将逐渐回归常态。  产业链对 Mini LED技术的投资热潮,促使 Mini LED背光技术快速发展成熟并已实现完全市场化,相关新品层出不穷。Mini LED背光,是指Mini LED取代传统LED灯条成为L...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LED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增速下行和整体宏观经济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景气度在短期波动中缓慢回升。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终端消费仍然是最为确定的未来,尤其是各地持续加码的政策支持也为消费市场长足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经济增长将逐渐回归常态。
  产业链对 Mini LED技术的投资热潮,促使 Mini LED背光技术快速发展成熟并已实现完全市场化,相关新品层出不穷。Mini LED背光,是指Mini LED取代传统LED灯条成为LCD面板的背光源,广泛应用于大尺寸显示屏、车用面板以及电竞等终端产品。这一技术相较传统直下式背光电视具有对比度高、色域宽、动态范围广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液晶显示的亮度和对比度,从而达到与OLED相当的显示效果,再加上Mini LED还具有色彩丰富、寿命长、稳定性好等特点,已焕发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在显示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产业链成本不断下探,Mini LED背光在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车载电子等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作为智能驾驶辅助和娱乐功能的车载屏幕已广泛应用于液晶中控屏、液晶仪表盘、影音控制面板、HUD抬头显示、娱乐大屏、副驾驶及后排显示等组件,是汽车未来感和科技感的重要体现。且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内饰的推广,车载屏幕的需求已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同时消费群体对个性化、炫酷表达有着强烈的需求,车外直显交互屏也是车辆造型设计时必要搭载的重要元素,至此Mini LED屏幕不但从智能座舱走向全车交互显示,更是从车内走向了车外,标志着车用显示技术已迎来多元化创新的全新时代。
  (二)行业发展特点
  本公司所处的LED行业,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已逐步进入成熟期,尤其近年来境外厂商在市场中的综合成本处于劣势地位,且随着中国大陆产业的快速崛起,主要应用需求在国内,整个产业链逐步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明显,已形成了由国内产业所主导的竞争格局,同时高集中度也带来了议价权的增强。公司所属行业发展阶段呈现如下特征:
  1、行业集中度逐渐增加
  LED行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终端厂商向巨头收敛,优质资源向头部企业倾斜,行业内厂商逐步掌握核心专利、优质供应链、下游市场份额,形成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LED行业内部不断整合,通过收购、合资、战略合作等方式实现“强强联合”,龙头企业话语权持续提升。
  2、周期性及季节性
  LED行业整体无明显周期性或季节性特征,占公司份额较大的背光LED产品,受宏观经济形势和下游消费类电子终端市场需求的传导略微变化,即受经济形势和全球节假日的影响呈现一定的波动。但由于LED产品的应用场景广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单个下游应用领域的季节性波动所带来的影响。
  3、国内市场渗透率较高,竞争加剧,海外市场需求增长较快
  随着中国大陆产业的快速崛起,LED技术及工艺制程已比较成熟,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更考验生产厂商的质量把控、产品交付及成本管控能力。国内企业凭借质量稳定、高性价比的产品和快速的响应服务,同时全产业链再度升级,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份额逐年稳步增长。
  4、原有领域技术升级,性能大幅提升
  LED行业高速发展多年,技术路线日渐成熟,成本逐年下降,LED产品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并逐步渗透高端应用领域。在LED背光方面,生产制造端的产能、技术、应用升级与优化,传统消费电子产品的显示尺寸不断扩大,性能参数日益提升,逐渐向轻薄化、窄边框、智能化、大屏化、高清化及高动态显示范围(HDR)方向发展,用户对视觉体验和显示效果的要求不断提升。
  5、应用场景拓展,产品呈现多元化发展
  未来经济向上向好,离不开创新这一强大引擎,万物互联时代已经开启,车载大屏已是新能源汽车的标配,未来汽车智能座舱可以与公司办公、家庭智慧家居及个人手持终端进行万物互联,消费电子产品与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加速产品升级换代。显示屏幕逐步向大尺寸、多屏化、高清化、交互化方向发展,带动相关核心部件需求不断增长,这对整个行业的技术要求,尤其是对尖端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6、Mini/Micro LED技术产业化高速发展,LED行业再起繁荣
  搭载 Mini/Micro LED的显示终端,相较于传统LED产品提升了液晶显示的视觉效果,还能弥补OLED的烧屏、残影等缺陷,其可靠性、亮度及对比度上的优势正逐步成为新型显示市场的主流解决方案,消费市场对搭载 Mini/Micro LED方案的终端反馈也较为积极,在技术与成本继续优化的背景下,Mini/Micro LED应用市场整体保持强劲成长趋势。
  根据高工LED 研究院的数据,预计至2026年Mini LED 市场规模将会突破 400亿元,2020-2026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高达50%。据Astute Analytica 预测,2027年Mini-LED市场规模将达到93.43亿美元,2021-2027 年复合增速达 78.3%。拥有长期技术积累和产品开发经验的厂商,将在 Mini LED产品市场中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公司行业地位
  公司主营业务为LED封装,经过十多年的深度耕耘,通过强大的研发技术沉淀、稳定的产品质量管控能力、完善的IT供应链管理系统,公司传统产品在国内背光LED的龙头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公司的新兴业务,如车用背光LED产品已进入全球主要客户的供应链体系,车用照明也已进入多家主机厂商的供应链;经过多年的布局与积累,Mini LED背光方案得到全球头部客户及市场的首选,市场份额和渗透率均得到快速的提升。随着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持续实施,全球市场占有率逐年攀升。
  公司在产品研发、品质控制和市场服务等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圳、惠州两地的实验室均通过了国家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并建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公司技术中心获得“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企业技术中心”等称号。
  (四)行业政策信息
  2021年3月份,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印发《关于2021-2030年支持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相关进口税收政策,持续支持力度。
  2021年 8月,广东省在出台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推动超高清电视、平板、手机、VR/ AR、健康监测设备、可穿戴设备等超高清终端向规模化、产业化、高端化发展,推动Mini/Micro-LED 新型显示技术发展,从技术创新到应用推广进行了全面部署。
  2023年8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明确提出:“研究制定新一轮支持视听产业发展的接续政策,加快培育视听消费新增长点,促进车载视听、商用显示等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Mini LED、8K、75英寸及以上高端显示整机产品消费需求,引领彩色电视机新型技术发展,提升盈利水平。面向新型智能终端、文化、旅游、景观、商显等领域,推动Micro-LED、3D显示、激光显示等扩大应用,支持液晶面板、电子纸等加快无纸化替代应用。”该行动方案将视听产业、新型显示产业作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关键增长点,大力支持发展Mini LED、Micro-LED等技术。
  2024年3月21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五部门印发《深圳市关于推动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本措施重点支持次毫米/微米发光二极管(Mini/Micr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超薄化透明显示等领域技术、工艺攻关、提升,零部件及产品的研发、制造、应用等环节,超高清视频显示领域技术、工艺攻关、提升,零部件及产品的研发、制造与应用。
  近年来我国正在积极培育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推行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新动能,屏幕是智能显示终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应用相当广泛。上述政策的出台,为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及政策支持,将有力推动新型显示器件、高清显示与HDR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超高清视频产业时代的加速到来。
  (五)同行业公司基本情况
  (六)公司业务模式
  公司主营业务为LED封装,位于LED产业链中上游,目前是中国大陆生产背光LED的龙头企业。公司专业从事SMD LED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具有节能、环保的特征,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生产经营模式如下:
  1、采购模式
  公司原材料采购主要以直接采购模式。所有原材料的技术服务和支持全部由制造商提供。为确保物料交期的及时性,公司采用3个月物料需求滚动预测、提前一个月下达正式采购订单、按周为单位安排进料的方式与供应商进行商务合作。双方沟通的渠道包括:面谈、电话、邮件、《采购合同》、《采购框架协议》、《质量保证协议》等。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订单拉动式生产模式来组织生产,即以客户订单结合市场预测量作为拉动源头,制定三日滚动排产计划,从后工序逐道向前工序拉动,直至最前端的投料计划,生产中使用软件实现数据实时交换,按时按量产出符合顾客需求的产品以交付顾客。
  文件记录存档
  3、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采用以直接销售为主、代理销售为辅的销售模式。公司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产品质
  量为开拓市场的基础,以快速响应和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准则,维护和扩大老客户的销售规模,并发展新客户。目前公司已构建全方位的系统营销模式,与重点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公司长期健康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LED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专业从事SMD LED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营业务属于LED封装。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电脑、液晶电视、显示系统、车载电子、智慧照明、健康检测、智能穿戴、光传感等领域。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秉承做精、做强、再做大的经营思路,为客户提供质量稳定、高性价比的产品和快速的服务。现阶段公司的发展战略是深耕LED行业,以背光LED和照明LED为依托,拓展车用LED、Mini/Micro LED、红外、高端照明等LED新业务;在保证现有业务提高全球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同时向半导体封装、膜材产业拓展,如功率器件、光器件、光模块、光学膜材等。报告期内,公司深圳、惠州、芜湖三大生产基地主要经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中高端产品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力开拓国内外重点客户,深挖市场潜力,实现了传统LED业务的稳定增长,强化了公司在国内背光市场的龙头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直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随着汽车智能化及电动化大潮的来袭,汽车显示向智能化、多屏化发展,车机大屏已是新能源汽车的标配,屏幕使用数量及用灯成本也随之增加,公司车用LED业务继续保持了健康的良性发展。
  报告期内,中国超高清视频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本公司的Mini LED业务凭借过硬的产品技术,已获得全球头部客户及市场的首选,持续在电视、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车载、电竞等中高端显示器加速渗透,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为国内背光LED封装企业的龙头地位得到进一步稳固,企业的研发技术、产品质量以及生产规模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尤其是近年来,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精益管理及不断完善的 IT系统等方式,使公司的各项业务流程已全面实现数字化管理,内部管理水平得到持续提升,快速向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迈进。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如下列示:
  1、行业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
  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国际大客户的质量要求为标杆,通过导入 IPD研发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研发管理水平,拥有完善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报告期内,公司除了自研专利以外,还积极与国际知名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向国际LED头部企业的专利实力逐步看齐,受让了日本松下的荧光粉和透镜专利族,专利权覆盖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且热固性树脂封装专利获得美国专利商标局授权,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的全球市场保障能力。公司以自有专利与战略专利合作等双线推进,深化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深圳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国专利优秀奖等国家级、省级、市级知识产权类荣誉奖项。报告期内,公司荣获了“2023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级荣誉。
  公司实验室是经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的检测与实验中心。公司还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共同实施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解决关键技术难题,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陆续推出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同时通过工艺改进,提升产品光效等,增强公司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
  截止目前,公司建立了光学、热学以及结构等标准化的设计平台及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参与制订了多项LED行业标准并已发布实施25项,为行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稳定的产品质量
  公司坚持“质量是连接客户的桥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技术领先、质量稳定、价格有竞争力的产品和快速的服务。为此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在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产品交付等各环节进行有效的产品质量管控,建立了成熟的质量异常处理、质量追踪机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以质量理念和质量方针为目标,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组织和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质量文化建设和质量工具的运用,把质量管理渗透到公司活动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公司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随着公司内网的工业互联及BI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广泛应用,各项经营指标在中控平台更是一目了然,有效保障了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后的产品品质及性能的稳定性。
  3、成本管控
  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背光LED封装的龙头企业,且与主流材料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保障原材料质量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持续降价能力。公司推行财务业务一体化,已实现系统数据信息贯通,并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保障了流程的高效运行,提高了管理效率,从而节约了公司的整体运营成本。公司引入了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生产技术与手段,推动各项业务在效率、成本、有效性等方面持续改善,产品质量行业领先。公司在信息化管理、生产设备智能化和产品检验数字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陆续导入了JIT、BI、SAP系统、MES等智能化系统、打通了业务应用层、生产执行层至设备层之间的信息链路;在生产和检验过程中导入了自动检测设备、AOI检测设备、SPI检测设备、光学测试仪等全自动的智能化设备,这些系统和设备很好地支撑和保证了整个生产系统的稳定运作。
  4、精益管理
  公司成立后,随着主营业务的顺利开展全面推行精益管理,持续地开展焦点课题、质量改善圈和改善提案等工作,使精益管理理念深入每一个员工的骨髓。通过一系列的精益管理活动,在为员工提供整洁优美的办公环境和提高员工素养的同时,持续地优化管理,不断地提升工作效率,推动创新,节约成本。
  5、优质客户资源和全面的销售网络
  公司以市场和技术为导向,持续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并加速市场覆盖。深耕LED行业多年,现有产品基本覆盖大中小尺寸背光领域,客户广泛分布于中国大陆、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土耳其等地,产品进入了海信、长虹、华为、小米、三星、LG、SONY、夏普等国内外知名厂商的供应链体系,已经和客户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6、优秀的管理团队和企业文化
  公司的经营管理团队由具备丰富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的人才组成,技术研发、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管理团队均有长期产业链经验,公司技术总监更是多年奋战在LED行业。为充分调动经营管理层的积极性,公司建立了长期有效的多组合激励机制,吸引与保留优秀的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同时依据公司战略目标与需求持续推动组织结构改良,强化组织整体的执行力。公司注重稳健发展,严格风险控制,实施健康的财务政策,资产结构较为合理。
  公司的使命是聚飞人共同奋斗,以LED产业为依托,做精做强,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社会多做贡献。公司提倡“关注目标、关注贡献、关注成果;直面困难、乐观进取、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互相尊重、团队协作、精益管理、拼搏创新、客户导向、合作共赢”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实现“成为令人尊敬的世界级优秀企业”的伟大愿景。良好的企业文化在公司得到了有效传承及贯彻落实,形成了较强的执行力,从而为客户、股东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度,公司坚持中高端产品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受益于终端消费市场的缓慢复苏,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和 Mini LED产品市场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公司的综合营业收入实现了稳定增长,在推动核心业务健康发展的同时,保证了产品综合毛利率稳中有升。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51,219.5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004.5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27%。
  报告期内,公司LED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30,819.63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1.93%,占营业收入的91.88%,产品综合良率达99.32%。
  多年来,公司一方面对现有技术不断升级创新,积极布局新兴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坚持优化业务组合、提升内部运营效率,降低三地经营成本,提高利润空间。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性能指数优异的系列新产品不断推向市场,结合公司长期积累的产品技术和客户资源,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动能。随着未来全球经济逐渐走向上升周期,产业链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加快,相关产业链将再度升级。
  (1)报告期内,节能减排、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共识,公司基于多年在LED市场的技术沉淀,充分发挥了行业领先优势,车用LED业务继续保持了健康的发展。目前国内汽车制造产业进口替代趋势明显,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车用照明业务迎来快速突破。车规级背光LED进入了全球主要的车用模组供应链体系,车规级外部照明LED进入了包括比亚迪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控股、江淮汽车、长城汽车等众多主机厂供应链体系,并与华域视觉、嘉利股份、金业集团等国内多家重要车灯Tier1厂商达成深度合作。
  (2)报告期内,Mini LED产品供应链逐渐完善,且在技术与成本方面持续优化,市场整体呈现强劲增长势头,现已广泛进入电视、笔记本电脑、电竞及车载显示等领域,其中消费市场对Mini LED背光电视的反馈最为积极。公司 Mini LED背光凭借领先的技术方案和持续优质的质量管理,已在行业众多品牌客户中获得良好的口碑,得到消费市场的高度认可,持续突破国内多家重点客户并成为独家供应商,实现新产品发货量的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向头部客户提供了全球第一台 20,000分区、全球首款 40,000+分区等自主研发设计的 Mini LED背光方案,体现了公司领先的研发能力,巩固了公司背光市场的龙头地位。
  因汽车使用环境容易面临高低温、高湿度等极端情况,对车规级组件更需要严苛信赖性测试。除在强阳光下高亮度显示需高可靠性与高对比度外,对各种光学指标、色域、响应速度等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Mini LED也弥补了OLED易烧屏的缺点,Mini LED背光方案在可靠性、亮度及对比度上的优势使其成为车载显示的理想选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多个车规级Mini LED灯板项目量产,如理想全系列车型均采用公司的Mini LED产品。与此同时,公司自研车用Mini LED灯板在多家客户完成车规级样品验证,多个车外Mini LED直显COB项目量产。其中包括亚运专款吉利英伦LEVC TX5汽车项目,是行业内首款车外Mini COB直显交互屏。
  (3)公司的Micro LED超高清显示屏设备,采用COB高密度集成封装工艺,得益于公司近二十年高端LED封装技术沉淀和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具有高色域、低功耗、低热量、高可靠性、超高对比度等独特优势,满足了各种像素密度和各种尺寸显示的需求。各系列产品已量产,像素间距覆盖 0.5- 1.5mm,可满足指挥调度、综合监控、广电演播、会议会务、乘用车显、展览展示等高清显示需求。Micro LED超高清显示设备凭借其高可靠性、低功耗、多画面无缝精密拼接等优势,正逐渐取代投影等传统会议展示媒介,可应用于报告厅、大型会场等场所,满足各类学术交流、远程培训等多样化会议等。
  报告期内,公司Micro LED超高清显示屏荣获DIC (DISPLAY INNOVATION CHINA, 简称 DIC) 国际显示技术创新大奖(DIC AWARD)显示应用创新奖,并亮相中国国际显示技术及应用创新展创新产品展示区。
  (4)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依托于公司原有的技术优势和客户资源,继续丰富LED关联产品,如红外等新业务,顺势实现横向拓展。
  随着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智能感应终端的普及,医疗健康检测、安全监控追踪及3D感测的需求日益增长,公司的红外产品已应用于智能穿戴、3D感测、生物识别、医疗设备监测、医美领域等。公司与智能穿戴行业多家一线品牌终端和方案商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提供全系列智能穿戴产品专用LED和PD。公司的VCSEL产品已在消费电子、激光传感、安防监控、三表市场等行业有所突破,并在医疗生发帽、美容灯、黄疸仪、智能送餐机器人、扫地机器人上量产。公司成功推出的高速光耦产品,已在工业控制、消费电子、车用等领域进行推广,并与客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预计未来发展前景可期,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5)报告期内,公司在发展壮大现有主业的同时,加强与上下游资源协同,不断丰富产品结构,分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积极发展新业务,拓展高端封装及组件等,为公司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经过多年的耕耘,公司已成功布局了芯片级封装、光组件级封装、光通信模块等高速率光引擎产品,搭建了高精度高效率制程平台。随着AI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型市场的不断扩大及全球经济的复苏,对光通讯类产品的需求日渐提升,公司将持续加大光通讯类产品的研发投入和产能建设,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做足积极的准备。
  (6)报告期内,光学膜材业务进展顺利,基于公司的综合品质管控优势,重点开发了用于笔记本电脑和车机的高性能产品,随着中高端产品的顺畅供货,客户结构进一步多元化,产品在中小尺寸应用终端的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7)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车载显示、Mini/Micro LED、红外等业务在技术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资源投入,为巩固优秀人才队伍,公司实施了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充分调动了公司核心团队的工作积极性,为公司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在当前全球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消费市场仍然是最确定的未来,且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近年来,LED行业的各细分市场仍在继续扩大发展规模,同时产能、技术、应用不断扩张与优化,伴随着各地加码的政策支持、消费持续升级,各类新产品的应用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可以预见,随着未来社会经济逐渐走向上升周期,同时LED全产业链将再度升级,LED行业也将热度不减继续焕发新的活力。
  根据IDC公布的最新报告,预测市场将在2024年全面复苏,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显示产品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已从基本的视听需求升级到居家办公、智能驾驶、远程会议、电竞游戏等,消费场景更多元细分。对于屏幕的需求,追求智能化、大屏化、交互化和更好的显示效果。从标清、高清到4K、8K超高清,视觉革命不断演进,超高清视频产业正引领着消费升级,也是驱动行业智能化转型的代表产业。
  为响应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需求,凭借国内出色的生产制造和完善的供应链系统,公司看好LED产业的长期发展机会,后续将积极把握新兴市场快速发展的机遇,通过强大的研发能力,完善的IT管理系统,稳定的产品质量管控,继续深挖LED的发展潜力,推动国际化发展战略,持续向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及服务,全力提升全球市场占有率。
  (一)公司的发展战略
  面对激烈的外部竞争,公司对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结合内部资源和能力,近几年将采取以下方面的发展战略来迎接未来的市场挑战:
  1、区域定位:
  (1)立足珠三角:珠三角是公司的总部所在地,也是销售收入的主要来源地,牢牢把握珠三角市场是开拓其他市场的基础。
  (2)辐射全国:依托深圳总部和惠州聚飞,巩固华南市场;依托芜湖聚飞,大力拓展华东和华北市场。
  (3)放眼全球: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全球市场占有率。以国际客户为切入点,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2、坚持“质量是连接客户的桥梁”、“做精、做强、做大”的经营思路,通过内生外延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打造三大业务板块,逐步发展成为令人尊敬的世界级优秀企业。
  (1)LED版块:以背光LED和照明LED为依托,做精做强做大,强化公司在背光LED的龙头地位,持续扩大市场占有率;在LED行业内向相关细分领域进行横向延伸,积极开拓车用LED、Mini/Micro LED、红外、高端照明等。
  (2)半导体封装:立足LED产业,向半导体封装进行拓展,如功率器件、光器件等;光通讯领域,提高光器件产品竞争力,往高速率的光模块发展。
  (3)光学膜材:以增光膜业务为基础,向膜材产品的其它应用领域扩展。
  (二)2024年度经营计划
  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51,219.5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004.5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27%。
  为达成2024年度经营目标,在结合外部经营环境及公司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公司制定了相应的经营策略,具体如下:
  1、提升成长业务的技术与制程能力,加强产品规划和关键技术/工艺能力储备;
  2、加强产品成本管理,实现全面成本管理;
  3、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提升部门人效;
  4、深化技术创新,抢占新兴市场,培育公司新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点;
  5、加强三地协同,提升各子公司整体运营管理能力;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组织绩效;
  7、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结合内外部环境,以下因素可能会对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产生一定的风险:
  1、宏观环境与汇率波动风险
  目前全球政经环境剧变,贸易摩擦不断,汇率波动较大,给公司带来潜在的汇率波动风险。为此,公司将加强宏观经济形势研判,密切跟踪国际贸易与货币汇率变化,适度采用金融工具规避风险。
  2、市场风险
  经过多年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公司现已成为中国大陆生产背光LED的龙头企业,企业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但面对国内、外竞争对手,如果公司不能持续提升整体竞争力,则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有损公司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地位。
  3、产品销售单价下降的风险
  近年来,LED行业技术持续创新,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产品售价随之下降。同时,随着产能持续增加,市场竞争加剧,也会带来产品销售单价的下降。
  如公司不能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持续推出高性价比产品,将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4、核心技术能否持续领先的风险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等途径,目前已经在超薄、低光衰、高显色性、高可靠性等方面拥有了多项核心技术,并形成了多项专利和专有技术,整体技术水平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随着各种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快,新的应用材料、新的生产工艺不断涌现,若公司不能正确把握生存环境的发展趋势,对技术开发与工艺创新作出合理安排,则可能无法研发新的技术与开发新的产品来持续满足客户的需求,使本公司面临核心技术落后或替代的风险。
  5、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不断壮大,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更趋复杂,对公司在运营管理、人才引进、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公司管理水平不能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壮大而不断提升,将会影响到公司运营效率,增加经营风险。
  6、可转换公司债券募投项目实施的风险
  虽然本次发行可转债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已经过充分的可行性研究论证,由于投资项目从实施到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面临着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市场环境、技术更新、公司管理及人才储备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上述不确定因素的不利变化,有可能影响募投项目的实施及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为应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风险及产品单价下降风险,保持业务持续增长,公司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能力强、产品品质稳定、良好的售后服务与交期的综合优势,为客户定制差异化且富有竞争力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提升统合竞争力来获得客户认可。与此同时,积极开拓新产品的应用领域及继续推进国际化战略,加强与国际大客户的合作,抢占蓝海市场,提升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
  针对管理风险,公司将继续以关注目标、关注贡献、关注成果的管理原则作为工作指导思想和方法,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及后备人才的培养,持续推进精益管理,不断完善并优化各项现代化的管理系统,使其尽快满足公司快速发展及集团管控的需求,逐步实现管理的目标。
  为应对可转换公司债券募投项目实施的风险,公司严格按照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关注行业发展的动态及趋势,结合市场现状,审慎把控募投项目的投资进度及效益核算。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