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分散染料及其滤饼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滤饼、分散染料
滤饼 、 分散染料
生产化工原料、染料、助剂(除化学危险品);批发:醋酸钠、氯化铵、元明粉、硫酸钙、硫酸、溴乙烷、乙酸[含量>80%]、溴化亚铜、溴化钠;年回收:甲醇2200吨、氯苯500吨、N,N-二甲基甲酰胺1500吨、甲苯350吨、乙酸500吨、乙酸酐300吨;年副产:硫酸(20%-22%)12000吨;货物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业务名称 | 2025-03-31 | 2024-12-31 | 2024-09-30 | 2024-06-30 | 2024-03-31 |
---|---|---|---|---|---|
产量:分散染料(吨) | 2109.06 | 1.03万 | 7746.41 | 4753.42 | 1906.60 |
销量:滤饼(吨) | 164.67 | 738.17 | 481.01 | 218.89 | 97.16 |
销量:分散染料(吨) | 2297.28 | 1.06万 | 7546.06 | 4630.92 | 1853.75 |
销量(吨) | 2461.95 | 1.13万 | 8027.07 | 4849.81 | 1950.91 |
销售均价:滤饼(元/吨) | 8.02万 | 8.83万 | 9.15万 | 9.68万 | 8.40万 |
销售均价:分散染料(元/吨) | 4.70万 | 4.40万 | 4.37万 | 4.53万 | 4.80万 |
采购量:间苯二胺(吨) | - | 87.75 | - | - | - |
采购量:间氨基乙酰苯胺盐酸盐(吨) | - | 176.65 | - | - | - |
采购量:还原物(吨) | - | 695.52 | - | - | - |
采购量:蒸汽(吨) | - | 7.43万 | - | - | -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亨斯迈集团 |
5901.01万 | 11.03% |
SETAS KIMYA SANAYI A |
2309.22万 | 4.32% |
CHUNG WAN CORP.,LTD |
1664.13万 | 3.11% |
余姚市常益染料经营部 |
1652.59万 | 3.09% |
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 |
1605.89万 | 3.0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789.31万 | 9.80% |
乐平市科泰化工有限公司 |
1635.38万 | 5.75% |
浙江金海湾化工有限公司 |
1117.88万 | 3.93% |
浙江捷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057.26万 | 3.72% |
德州市德化化工有限公司 |
1054.99万 | 3.71%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亨斯迈集团 |
8617.20万 | 15.51% |
石狮市新华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与石狮市华宝 |
2610.28万 | 4.70% |
RIITS TRADING CO.,LT |
2179.00万 | 3.92% |
SETAS KIMYA SANAYI A |
2127.63万 | 3.83% |
江苏新凯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2051.37万 | 3.6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932.38万 | 10.96% |
乌海青石化学有限公司 |
1514.10万 | 4.22% |
杭州维昂化工有限公司与浙江嘉信染料化工有 |
1470.83万 | 4.10% |
浙江捷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437.99万 | 4.01% |
乐平市科泰化工有限公司 |
1329.60万 | 3.71%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亨斯迈集团 |
6618.18万 | 12.97% |
石狮市新华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与石狮市华宝 |
2620.55万 | 5.14% |
SETAS KIMYA SANAYI A |
2037.47万 | 3.99% |
上海韬染实业有限公司 |
1816.50万 | 3.56% |
余姚市常益染料经营部 |
1638.93万 | 3.2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374.65万 | 12.27% |
宁波新逸丰化工有限公司与浙江信怡化工有限 |
2247.18万 | 8.17% |
莱州市积美盐化有限公司 |
1820.25万 | 6.62% |
浙江捷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154.67万 | 4.20% |
杭州维昂化工有限公司与浙江嘉信染料化工有 |
1073.56万 | 3.90% |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全球经济环境面临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仍在上升。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多重挑战,公司将主营业务专注中高端分散染料细分领域,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稳中求进。在市场需求恢复缓慢、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公司“拓市场、修内功”:拓展国内外市场,助力营收增长,巩固市场份额;促进产研双向转化,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数智化”建设,提升内部治理与风险防控水平;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号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2024年度,我国染颜料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求进,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向好,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稍有下降,利润总额小幅增长。下游市场...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4年,全球经济环境面临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仍在上升。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多重挑战,公司将主营业务专注中高端分散染料细分领域,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稳中求进。在市场需求恢复缓慢、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公司“拓市场、修内功”:拓展国内外市场,助力营收增长,巩固市场份额;促进产研双向转化,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数智化”建设,提升内部治理与风险防控水平;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号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2024年度,我国染颜料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求进,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向好,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稍有下降,利润总额小幅增长。下游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染料市场竞争加剧,染料价格震荡下行,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下游纺织印染行业的有效需求不足以及分散染料同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对公司的产品价格造成了较大压力,造成产品销售价格与毛利率整体有所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513.2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7%,实现销售数量11,331.98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6.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32.8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748.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5%。
(一)聚焦产品创新,巩固技术护城河
报告期内,公司以市场需求与产业政策为导向,分散染料产品系列不断更迭,关键技术攻关突破,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巩固技术护城河。全年研发投入1,844.43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3.45%,同比增长11.16%。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得有效授权的专利33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基于持续的创新发展能力及日益完善的创新体系,公司在报告期内申报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截至本年度报告披露日,已获得认定。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优化升级现有产品、研发新产品,实施产品特色化、市场高端化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为客户提供更环保、质量更稳定的产品。其中,2023年度投放市场的高日晒牢度系列分散染料保持强劲的市场竞争力,销量同比增长50.86%;液体染料受到下游印染行业广泛应用,销量同比增长8.51%。
此外,公司与东华大学成立了“东华-万丰染料联合创新基地”,致力于绿色介质体系先进液态分子染料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标志着公司在实现染料绿色化、高端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全新的一步。
2024年2月,应急管理部印发了《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
(2024-2026年)》,对化工企业高危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改造提出要求。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多项连续硝化和连续重氮化工艺技术的开发,并获得4项连续化相关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本质安全性得到大幅提升,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二)加快市场开拓,提升运营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稳固国内战略区域市场,有侧重地开拓国际市场,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6.27%。境内市场持续以印染加工产业聚集地(浙江、江苏、福建和广东)为中心,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境内销售39,828.3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0%。同时,公司积极以国际化视野立足全球市场,配合服装面料终端制造商实现销售与技术出海,为售前售后服务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可靠保障,持续拓展全球销售渠道,在越南、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销售。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境外销售13,306.3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8%,其中,斯里兰卡、洪都拉斯、哥伦比亚等国家地区实现销售零突破,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地区销售增长显著。
报告期内,受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和局部地缘政治以及同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染料价格呈现下降趋势。在此状况下,公司以“扩市场、去库存、降成本”等策略为支撑。一方面,强化生产管理,有序推进产能提升的同时,提高投入产出比、一次合格率;另一方面,加强产供销协同,维持产销平衡,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产品交付的及时性。报告期末,公司存货同比下降
16.89%,存货周转天数减少33天,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经营质量与发展韧性。
(三)重点项目实施进度
募投项目“年产1万吨分散染料技改提升项目”利用现有的工艺技术对年产1万吨分散染料项目进行技改提升扩建,新增1万吨/年分散染料产能,技改后全厂达到年产2万吨分散染料的生产能力。该项目原计划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4年12月,因设备定制周期与进口设备购置的交货周期超预期,延期至2025年12月。该项目已于2024年完成主体建筑封顶、设备购置安装等工作,计划于2025年完成设备调试、试生产等工作,并达到可使用状态。
募投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利用厂区内现有空余土地新建研发中心,从建筑功能划分上主要包括研发实验室和工艺开发实验室、小试实验室。该项目原计划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5年5月,受国内外宏观经济、行业周期影响,并基于募投项目实施进度与公司经营发展实际需求,为有效控制成本、降低风险、保证募投项目实施质量与效用,该项目整体进度较原计划适当放缓,延期至2026年12月。该项目已于2024年逐步开展设备技术交流、设备选型、设备购置等工作,计划于2025年进一步开展设备购置、工程设计等工作。
“年产20000吨1-硝基蒽醌项目”采用了管式连续硝化工艺技术,该工艺是对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落后待淘汰的釜式硝化工艺的替代。1-硝基蒽醌是蒽醌类染料的重要中间体,该项目补足了市场对规模化、稳定供应1-硝基蒽醌的需求,同时有助于完善公司自身产业链供给。该项目已于2024年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设备选型等工作,计划于2025年开展设备安装调试与分期验收投产等工作。
(四)“数智化”建设推动管理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数智化”建设。通过生产中控系统DCS与设备工艺技术改造相结合,优化操作流程,减少人工干预,实时监控能耗和三废数据,提升物料投放的精准性和稳定性,提高设备在最佳状态下的运行时长,提升生产自动化、连续化水平,并为经营管理层提供及时可靠的决策数据支撑,打造“绿色、安全、智能”工厂。
同时,围绕运营管控需求,公司启动建设数字化协同管理平台,并与ERP系统进行集成,规范标准业务流程,确保信息同步和决策迅速,增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检验”的风险防控能力。报告期内,优先开展销售与采购模块建设,建立从客户触达到回款、从采购需求到验收付款的全流程管理机制,夯实经营底盘,提升运营管控水平。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分散染料及其滤饼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分散染料及其滤饼。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大类下的“C2645染料制造”,上游产业覆盖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领域,下游主要为纺织印染行业。
2024年度,我国染颜料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求进,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向好,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稍有下降,利润总额小幅增长。受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全球通胀、国内外经济低迷等因素交织影响,染颜料行业下游终端需求持续低迷,同时国内染颜料产能持续扩张导致的产能过剩,市场供需矛盾失衡,加剧了国内染颜料市场的恶性竞争,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染颜料行业运行质量指标多数呈现修复改善趋向,企业成本控制取得成效,产销衔接更趋顺畅,资产利用效率提升。根据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染颜料产量合计121.7万吨,同比增长7.5%;全年染颜料工业总产值594.6亿元,同比下降2.9%;销售收入累计542.1亿元,同比下降0.3%;利润总额50.6亿元,同比增长3.5%。
染料行业的发展与其下游纺织印染行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相关性,下游纺织印染行业的景气度对公司染料产品的市场需求影响重大。此外,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变化会对纺织印染行业产生周期性的影响,进而导致国内染料市场需求发生周期性变化,引起染料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市场价格的波动。2024年度,印染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提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度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同比增长3.28%;我国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数量335.34亿米,同比增长7.53%,出口金额312.95亿美元,同比增长3.88%,出口平均单价0.93美元/米,同比降低3.39%。2024年主要印染产品出口平均单价已降至近15年最低水平,反映出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国际市场需求恢复缓慢,供需错配导致行业出口竞争进一步加剧。
2024年2月,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夯实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基础,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部按照《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总体要求,制定《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要求推进高危工艺企业全流程自动化改造,推动相关企业实施改造提升,制定印发化工企业高危工艺全流程自动化改造工作指南,2024年底前硝化工艺率先完成改造任务,2026年底前重氮化、过氧化、氟化、氯化工艺完成改造任务。持续推动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艺危险度3级及以上的高危工艺企业应用微通道管式反应器等新装备、新技术。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分散染料及其滤饼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以中高端分散染料为主,主要用于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经分散染料印染加工的化纤纺织品,色泽艳丽,耐洗牢度优良,用途广泛。公司可根据市场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高牢度系列、特色系列、常规系列等多个系列上百种分散染料产品。国内分散染料市场集中度高,竞争较为激烈。行业主要企业中,一部分企业主要生产常规中低端分散染料,其产量大,凭借规模优势、产业链经营等方式具备较强竞争力;以公司为代表的另一部分企业基于分散染料品种多、下游客户需求多样的特点,专注细分领域的中高端产品,与其他大型染料制造企业形成错位竞争。
公司业务模式成熟稳定,主营业务持续稳步发展,采取“以产定购”和“库存采购”相结合的采购模式,“以销定产”和“适量备货”有机结合的生产模式。公司的产品销售均为“买断式”销售,销售客户包括生产型客户和贸易型客户,公司产品销售市场分为境内市场和境外市场,以境内市场为主。
报告期内,公司分散染料生产量为10,267.31吨,同比增长11.08%,销售量为10,593.81吨,同比增长16.51%。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发展,下游客户对中高端分散染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公司销量持续增长、客户群体持续扩大,产能相对不足已成为公司扩大业务规模的重要瓶颈。公司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用于年产1万吨分散染料技改提升项目,技改后全厂预计将达到年产2万吨分散染料的生产能力,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报告期内,受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全球通胀、国内外经济低迷等因素交织影响,下游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染料市场竞争加剧,染料价格震荡下行,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下游纺织印染行业的有效需求不足以及分散染料同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对公司的产品价格造成了较大压力,造成产品销售价格与毛利率整体有所下降。在内外部环境的多重挑战下,公司聚焦中高端分散染料细分领域,开拓境内外市场,有效实施降本增效措施,实现销售额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513.2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32.8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748.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5%。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优势: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截至报告期末,拥有28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专利,公司的“染料及中间体加氢还原研究开发中心”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高性能分散染料及标准化产品”项目荣获科技部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证书。此外,公司还与行业内研发实力较强的高等院校建立了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通过与外部单位的优势互补,进一步加强公司的持续研发能力。
2024年2月,应急管理部印发《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要求推进高危工艺企业全流程自动化改造,2024年底前硝化工艺率先完成改造任务,2026年底前需完成重氮化、过氧化、氟化、氯化工艺的改造任务。公司完成多项连续硝化和连续重氮化工艺技术的开发,并获得4项连续化相关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本质安全性得到大幅提升,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对合成工艺技术的长期投入与研究,使得公司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与监管要求,保持企业发展可持续性,提升生产经营的效率与市场竞争力。
2、客户服务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应用实验室积累了丰富的配方数据库及经验数据,拥有一批多年从事分散染料研究、生产和销售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分散染料制造经验。公司可生产的分散染料涵盖多个系列上百种分散染料产品,对于分散染料众多细分市场,公司均有对应性能要求和加工工艺要求的系列产品,能够满足客户小批量、多层次、多样性及个性化需求。
为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公司在客户集聚区如江苏、浙江、福建及广东等地由业务员直接“一对一”服务终端厂家和贸易商客户,并在主要销售区域配备技术支持人员驻场服务。现场服务团队可及时根据客户反馈,指导客户产品应用,帮助客户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提高染色一次成功率,增强客户的黏性,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现场服务团队及时向公司研发、生产团队反馈客户需求及市场的变化,有助于公司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最新产品信息,便于公司及时调整产品生产计划,及时研发并生产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快速响应印染客户对分散染料不同颜色、不同性能的个性化需求,并可协助客户提高反应速度、降低试验成本,与下游终端印染行业客户建立了良性互动。
印染企业与染料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后,考虑到印染生产加工过程中工艺、配方稳定性,为避免增加复配的调试成本,印染企业不会轻易更换染料供应商。
3、清洁生产优势: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国家环保政策要求日益提高,一些环保不达标染料企业先后被环保部门勒令停产整顿或关闭。环保问题已成为制约染料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法规的要求,将本行业及下游纺织行业生态环保国际最高标准作为日常执行准则,相应环境管理体系符合ISO14001:2004、GB/T24001-2016/ISO14001:2015标准;公司已加入Buesign认证体系,成为该体系的合作成员之一,截止报告期末我司有120支染料产品通过Buesign认证,获得Buesignapproved商标使用权,不仅意味着产品具有高品质、对健康无害的特点,而且也意味着这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保证应用可持续性原则。公司作为ZDHC联盟的缔约者,系国内少有的获得ZDHC联盟认可的染料生产企业之一,公司同时有120支产品通过ZDHCeve3级别认证,更有效、更透明地向下游客户传递产品的安全性,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公司的生产经营并未因环保政策趋严而受到不利影响。公司可以满足国内外各方面的环保要求,保持生产的稳定、连续,为公司开拓国内外市场、维护老客户、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了稳定保障,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
4、产品质量及品牌优势:公司严格按照我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的相关产品标准进行产品生产,并且已经通过了相关的质量体系认证。一方面,公司在原料入库、生产过程、产品入库等整个产品生产环节设置了严格的质量控制点;另一方面,公司通过定期质量例会的形式,将持续提高产品质量纳入公司的正常管理体系。此外,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体系,并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使得公司能够快速的为客户提供售后服务。
公司以优质产品为依托,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公司品牌、产品品牌和应用技术服务已经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5、区位优势:我国染料生产较为集中,公司所在地浙江省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染料生产基地,浙江省内染料生产形成了强大的规模效应,区内企业相互促进提升,并带动了染料相关的原辅料、物流等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区域产业聚集的效应;同时浙江省及毗邻的江苏省、福建省均为我国主要的纺织品产区和印染布的生产基地。公司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公司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环境,就近实现销售和提供后续服务,降低公司运输成本,加快产品、原材料的周转速度。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513.26万元,同比增长6.27%,利润总额4,617.72万元,同比下降3.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32.89万元,同比下降5.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748.25万元,同比增长4.65%。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5年,染料化工行业面临的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全球经济仍处于恢复期,高通胀的外溢效应仍将对经济复苏进程产生长远影响,外需改善的内生动力仍需巩固;地缘政治冲突扰动仍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产生持续性影响,同时也会提升经济运行成本,这对我国染料行业外贸形成挑战。同时可以看到,国家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支撑行业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也在持续积累。稳中向好的宏观经济形势为推动行业平稳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有力有效的政策组合拳将助力提振行业发展信心,改善发展预期,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潜力叠加消费升级趋势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机遇。染料行业将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持续发力,企业发展信心持续提升,经济回升向好的动力进一步增强。
行业政策方面,环保政策将继续对染料化工行业产生深远影响。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国家对环保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染料化工行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标准。为了应对环保政策的影响,染料化工企业需要继续加大环保投入,加强“三废”治理力度,推广清洁工艺的应用;同时企业还需要注重染料产品的绿色环保化,通过技术进步加快绿色环保型新产品的开发与研制,调整产品结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应对行业变化趋势,对外,公司通过对中高端分散染料的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等途径,稳固国内战略区域市场,同时有侧重地开拓国际市场,公司产品已加入Buesign认证体系,并获得ZDHC联盟的认可,大大降低了公司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壁垒;对内,公司注重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促进研发与生产的双向转换,不断推进新产品的研发与现有产品的技改提升,降低原辅料单耗,减少COD的排放,提高产品品质和收率,为公司产品赢得了利润空间。公司将主动拥抱满足趋严的行业政策,保持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二)公司发展战略
未来几年,公司将持续专注于中高端分散染料细分领域,立足现有产品及其应用领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中高端产品的研发投入,充分发挥在细分市场的比较优势,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和技术服务,实施产品特色化、市场高端化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打造“万丰”自主品牌的中高端形象,努力将公司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中高端分散染料研发与生产企业。同时,公司将围绕现有产业,关注产业链上下游投资机会,为公司长足发展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三)经营计划
1、技术创新计划
2025年,公司将持续专注于主营产品的研发投入,开发差异化、高附加值的染料产品系列,重点包括公司特色产品高牢度系列分散染料、溶剂染料等。
公司将持续推进连续流硝化和重氮化工艺的技术升级,推动全流程自动化控制,降低能耗与排放,实现本质安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公司将深化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绿色染料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重点攻关色油与数码印花等领域,促进科研成果高效转化。
2、市场扩张计划
2025年,公司在进行内部资源和能力分析、外部竞争环境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扩张性战略,即在未来通过对中高端分散染料的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等途径,将时间、资源和精力集中于公司的核心业务上,巩固和扩大公司在国内中高端分散染料市场的占有率,有侧重地拓展国外市场。
公司通过成立越南子公司及海外销售网点,委派技术团队配合售前售后服务,加强东南亚区域的本土化服务能力,深化与当地印染企业的战略合作,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海外服务范围辐射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区域。
公司仍将深耕国内市场,巩固并逐步提升国内市场份额,继续通过“一对一”服务,强化与核心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提升客户粘性。同时,公司将完善供应链韧性管理,优化成本控制机制,保障中小客户供货稳定性。
3、募投项目建设计划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年产1万吨分散染料技改提升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年产1万吨分散染料技改提升项目”承诺募集资金投资金额为27,553.25万元,利用现有的工艺技术对年产1万吨分散染料项目进行技改提升扩建,新增1万吨/年分散染料产能,技改后全厂达到年产2万吨分散染料的生产能力。该项目已于2024年完成主体建筑封顶、设备购置安装等工作,将于2025年完成设备调试、试生产等工作,项目计划于2025年12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募集资金投资金额为6,063.25万元,利用厂区内现有空余土地新建研发中心,从建筑功能划分上主要包括研发实验室和工艺开发实验室、小试实验室。该项目已于2024年逐步开展设备技术交流、设备选型购置等工作,将于2025年进一步开展设备购置、工程设计等工作,项目计划于2026年12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募集资金投资金额为8,442.5万元,截至报告日已全部投入完成。
4、品牌营销计划
经过多年发展,万丰股份的公司品牌及产品品牌在印染加工行业已经具有良好的市场认知度。公司力求以国际一流企业作为发展目标,使公司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保持客户长久的品牌忠诚。公司将继续加强品牌建设,不断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参加国内外专业展会、品牌推广、利用国内外专业媒体加强宣传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公司品牌知名度,打造染料行业一流企业的形象。同时,公司将尝试建立与服装品牌商的业务关系,获得服装品牌商对“万丰”品牌的认可,嵌入客户供应链体系,成为其指定的印染加工染料供应商。
5、管理提升计划
随着业务规模、资产、人员的扩大,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在不断完善现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按照发展阶段稳步推进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系建设,优化管理流程,加强内控管理,加快数字化建设。强化全员质量意识,突出过程控制,提高产销协调效率,继续加强成本控制及安全生产监控体系。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做好人才储备,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确定薪酬激励水平,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风险
当前国内宏观经济整体态势企稳回升,但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性较大,可能会给公司经营带来不确定性。公司行业受上游大宗石化衍生产品周期、下游纺织服装面料需求影响,业务遍布国内外多个地区,未来国际局势变化、宏观经济波动、国家政策调整等,将会对公司的业务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2、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近年来,随着行业内中小企业和落后产能的淘汰退出,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染料行业已成为市场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染料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新建生产线和对外收购等手段加大投入,不断提升自身生产经营规模和研发创新能力,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公司主导产品为中高端分散染料及其滤饼,若染料行业龙头企业大规模进入公司所处的细分行业,而公司的技术、产品不能顺应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提升,公司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3、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
公司应收账款处于较高水平,若应收账款收款措施不力、下游行业经济形势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个别客户财务状况恶化,将可能导致公司面临个别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从而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4、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等供应风险
公司生产所用原材料主要是大宗石化衍生产品,化工原料的价格受国家产业政策、市场供需变化、石油价格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波动较大。公司生产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比较大,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公司经营成果有着显著影响。若未来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而公司未能及时将原材料价格波动传导至下游客户,则公司盈利能力将受到不利影响。
5、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与境外客户间的货款主要以美元结算。未来如果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公司未能及时将汇率波动风险向下游客户转移,将影响公司以人民币折算的外销收入,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6、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风险
公司重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在高牢度分散染料、氰化染料、超耐碱染料等领域开发出多种创新性突出、环保性能优异、符合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散染料产品,不断巩固自身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公司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技术创新机制,但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开发周期长且不确定因素多,开发成功后还存在能否及时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问题,因此,公司面临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风险。
7、环境保护风险
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公司内部建立并严格执行了环境保护制度,并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为公司处理相关废弃物。但公司所属染料行业属于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公司环保治理成本有可能逐步增加,进而提高公司的营业成本;甚至可能出现公司短期内无法满足环保监管要求而需停产改进的情况,进而影响公司的盈利情况。
8、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属于化工行业,公司生产经营使用的原材料中,包含硫酸、盐酸、甲醇等危险化学品,以及氰化钠等剧毒化学品原料。上述危险化学品和剧毒化学品在运输、存放和化学反应过程中如果操作或控制不当,或将引起泄漏、火灾甚至爆炸等安全生产事故,造成公司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此外,公司可能存在由于国家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标准,迫使公司加大安全生产设施的投入及加强安全检修与监测,进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风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