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免责申明:同花顺翻译提供中文译文,我们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EX-99.2 3 d800576dex992.htm EX-99.2 EX-99.2

附件 99.2

管理层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讨论和分析

您应该阅读以下关于我们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讨论和分析,以及我们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以及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2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计综合财务报表及其相关附注和标题为“项目5”的部分。经营和财务审查与前景”,载于我们的2023年20-F表,以及我们未经审计的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和相关附注。本讨论包含涉及我们业务和运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陈述。由于各种因素,我们的实际结果可能与我们目前预期的结果大不相同。

概述

我们是一家领先的基于供应链的技术和服务提供商。我们的电子商务业务包括网上零售和网上市场。在线上零售业务中,我们主要通过我们的移动应用程序和网站从供应商处获取产品并直接销售给我们的客户。在在线市场业务中,第三方商家主要通过我们的移动应用程序和网站向客户销售产品。我们还提供营销、物流等增值服务。

我们在2021、2022和2023年的净收入总额分别为人民币9516亿元、人民币10462亿元和人民币10847亿元(1528亿美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和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我们分别创造了2430亿元人民币和2600亿元人民币(360亿美元)的总净营收。我们的零售业务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分别产生了人民币8,157亿元、人民币8,651亿元和人民币8,712亿元(1,227亿美元)的产品净收入。截至2023年3月31日和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我们的零售业务分别产生了1956亿元人民币和2085亿元人民币(289亿美元)的产品净收入。此外,我们的市场和营销、物流和其他服务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分别产生了人民币1359亿元、人民币1812亿元和人民币2134亿元(301亿美元)的净服务收入。截至2023年3月31日和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我们的市场和营销、物流和其他服务分别产生净服务收入人民币474亿元和人民币515亿元(71亿美元)。

由于中国对在中国从事增值电信服务业务和某些其他业务的公司的外国所有权的法律限制,我们通过合并的可变利益实体开展我们运营的相关部分。我们与这些实体及其股东有合同安排,使我们能够有效控制并从这些实体获得几乎所有的经济利益。因此,我们将这些实体的业绩合并到我们的财务报表中。

 

1


业务项目的选定报表

净收入

净收入包括产品净收入和服务净收入。产品销售又分为电子、家电产品销售和日用百货产品销售。电子产品和家电产品的净收入包括销售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产品以及家电产品的收入。一般商品产品的净收入主要包括销售食品、饮料和新鲜农产品、婴儿和孕产妇产品、家具和家庭用品、化妆品和其他个人护理用品、药品和保健产品、工业产品、书籍、汽车配件、服装和鞋类、箱包和珠宝的收入。净服务收入进一步分为市场和营销收入以及物流和其他服务收入。下表按这些类别、金额和占总净收入的百分比对我们的总净收入进行了细分: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截至3月31日止三个月,  
     2021      2022      2023      2023      2024  
     人民币      %      人民币      %      人民币      美元      %      人民币      %      人民币      美元      %  
     (百万,百分比除外)  

电子和家电收入

     492,592        51.8        515,945        49.3        538,799        75,888        49.7        116,999        48.2        123,212        17,065        47.4  

一般商品收入

     323,063        33.9        349,117        33.4        332,425        46,821        30.6        78,565        32.3        85,296        11,813        32.8  
  

 

 

    

 

 

    

 

 

    

 

 

    

 

 

    

 

 

    

 

 

    

 

 

    

 

 

    

 

 

    

 

 

    

 

 

 

净产品收入

     815,655        85.7        865,062        82.7        871,224        122,709        80.3        195,564        80.5        208,508        28,878        80.2  
  

 

 

    

 

 

    

 

 

    

 

 

    

 

 

    

 

 

    

 

 

    

 

 

    

 

 

    

 

 

    

 

 

    

 

 

 

市场和营销收入

     72,118        7.6        81,970        7.8        84,726        11,933        7.8        19,062        7.8        19,289        2,671        7.4  

物流和其他服务收入

     63,819        6.7        99,204        9.5        128,712        18,129        11.9        28,330        11.7        32,252        4,467        12.4  
  

 

 

    

 

 

    

 

 

    

 

 

    

 

 

    

 

 

    

 

 

    

 

 

    

 

 

    

 

 

    

 

 

    

 

 

 

净服务收入

     135,937        14.3        181,174        17.3        213,438        30,062        19.7        47,392        19.5        51,541        7,138        19.8  
  

 

 

    

 

 

    

 

 

    

 

 

    

 

 

    

 

 

    

 

 

    

 

 

    

 

 

    

 

 

    

 

 

    

 

 

 

净收入总额

     951,592        100.0        1,046,236        100.0        1,084,662        152,771        100.0        242,956        100.0        260,049        36,016        100.0  
  

 

 

    

 

 

    

 

 

    

 

 

    

 

 

    

 

 

    

 

 

    

 

 

    

 

 

    

 

 

    

 

 

    

 

 

 

净服务收入主要包括向我们的业务合作伙伴提供营销和物流服务所赚取的费用,以及通过我们的在线市场进行的销售从第三方商家赚取的佣金。目前,我们以净额确认来自第三方商家的收入,因为我们不是主要义务人,我们对第三方商家销售的商品没有控制权,我们没有为他们确定价格的自由。

我们记录扣除折扣、退货津贴和增值税或增值税的收入。

收入成本

收入成本主要包括我们获取我们直接销售的产品的成本以及相关的入境运费、库存减记、与在线营销服务相关的流量获取成本,以及与向第三方提供的物流服务相关的成本。我们从供应商获得的回扣和补贴被视为采购价格的降低,并将在产品销售时记录为收入成本的降低。

履行费用

我们的履约费用主要包括(i)运营我们的履约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和实体店所产生的费用,包括人员成本和可归属于购买、接收、检查和仓储库存、拣选、包装和准备客户订单以进行发货、处理付款和相关交易成本的费用,(ii)第三方快递员为发送和交付我们的产品而收取的费用,(iii)仓库、交付和提货站以及实体店的租赁费用,以及(iv)物流和电子设备的折旧和摊销。与向第三方提供物流服务相关的成本在收入成本中分类。我们预计,随着我们投资于新业务、建造和租赁新仓库以及建立更多交付站点以渗透低线城市并满足我们业务运营的需求,我们的履行费用在近期内将以每年为基础的绝对金额增加。我们计划通过加强我们的物流网络来提高运营效率,通过规模经济提高整体利用率,提高我们物流网络的一体化水平,并通过更智能的决策来提高效率。

 

2


营销费用

我们的营销费用主要包括广告费用、公共关系支出以及参与营销和业务发展活动的员工的工资和相关费用。当员工计划的参与者的客户推荐导致产品销售成功时,我们会向他们支付佣金。我们计划继续进行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以提高我们的品牌认知度,并吸引新老客户的新购买。

研发费用

我们的研发费用主要包括参与设计、开发和维护我们的技术平台、应用我们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技术和服务的研发专业人员的工资和相关费用,以及技术基础设施成本。技术基础设施成本包括服务器和其他设备折旧、带宽和数据中心成本、租金、水电费和支持我们内部和外部业务所需的其他费用。我们计划继续在技术和创新方面进行投资,以增强客户体验,并为供应商和第三方商家提供增值服务。

一般和行政费用

我们的一般及行政开支主要包括一般公司职能的雇员相关开支,包括会计、财务、税务、法律及人情关系;与这些职能相关的成本包括设施及设备折旧开支、租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相关开支。我们计划继续增聘合格员工,以支持我们的业务运营和高质量增长。

出售发展物业收益

出售发展物业的收益主要来自向物业基金出售发展物业。京东物业开发和管理我们的物流设施和其他不动产,以支持京东物流和其他第三方。通过利用其资金管理平台,京东物业可以实现开发利润,并从开发物业中回收资金,为新的开发项目提供资金并扩大业务规模。自2019年以来,京东物业与第三方共同成立了多个物业基金(“物业基金”),包括GIC Private Limited(“GIC”)和Mubadala Investment Company(“MIC”)。京东物业担任普通合伙人,作为有限合伙人承诺的出资比例低于各物业基金出资总额的50%,无法控制投委会。京东物业亦与物业基金订立最终协议,据此,京东物业出售我们已竣工及未竣工的若干现代物流设施,并于竣工后同时租回该等设施作营运用途。对于满足关闭条件的物流设施,我们在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截至2023年3月31日和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分别录得处置收益人民币8亿元、人民币14亿元、人民币23亿元(合3亿美元)、人民币5亿元和零。满足移交条件后,我们对物流设施予以解除认定。

其他,净额

其他,净额为营业外收入/(亏损),主要包括长期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亏损)、收购或出售业务和投资的收益/(亏损)、投资减值、政府财政奖励、利息收入和外汇收益/(亏损)。

 

3


经营成果

下表列出了我们在所述期间的综合经营业绩摘要。这些信息应与我们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及其相关附注以及标题为“项目5”的部分一并阅读。经营和财务审查与前景”,载于我们的2023年20-F表格,以及我们未经审计的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和本发行备忘录其他地方包含的相关附注。任何时期的行动结果都不一定表明我们未来的趋势。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截至3月31日止三个月,  
     2021     2022     2023     2023     2024  
     人民币     %     人民币     %     人民币     美元     %     人民币     %     人民币     美元     %  
     (百万,百分比除外)  

净收入

                        

净产品收入

     815,655       85.7       865,062       82.7       871,224       122,709       80.3       195,564       80.5       208,508       28,878       80.2  

净服务收入

     135,937       14.3       181,174       17.3       213,438       30,062       19.7       47,392       19.5       51,541       7,138       19.8  
  

 

 

   

 

 

   

 

 

   

 

 

   

 

 

   

 

 

   

 

 

   

 

 

   

 

 

   

 

 

   

 

 

   

 

 

 

净收入总额

     951,592       100.0       1,046,236       100.0       1,084,662       152,771       100.0       242,956       100.0       260,049       36,016       100.0  
  

 

 

   

 

 

   

 

 

   

 

 

   

 

 

   

 

 

   

 

 

   

 

 

   

 

 

   

 

 

   

 

 

   

 

 

 

收入成本

     (822,526 )     (86.4 )     (899,163 )     (85.9 )     (924,958 )     (130,277 )     (85.3 )     (206,938 )     (85.2 )     (220,279 )     (30,507 )     (84.7 )

履行

     (59,055 )     (6.2 )     (63,011 )     (6.0 )     (64,558 )     (9,093 )     (5.9 )     (15,371 )     (6.3 )     (16,806 )     (2,328 )     (6.5 )

市场营销

     (38,743 )     (4.1 )     (37,772 )     (3.6 )     (40,133 )     (5,653 )     (3.7 )     (8,005 )     (3.3 )     (9,254 )     (1,282 )     (3.6 )

研究与开发

     (16,332 )     (1.7 )     (16,893 )     (1.6 )     (16,393 )     (2,309 )     (1.5 )     (4,186 )     (1.7 )     (4,034 )     (559 )     (1.6 )

一般和行政

     (11,562 )     (1.2 )     (11,053 )     (1.1 )     (9,710 )     (1,368 )     (0.9 )     (2,501 )     (1.0 )     (1,976 )     (274 )     (0.8 )

商誉减值

     —        —        —        —        (3,143 )     (443 )     (0.3 )     —        —        —        —        —   

长期资产减值

     —        —        —        —        (2,025 )     (285 )     (0.2 )     —        —        —        —        —   

出售发展物业收益

     767       0.1       1,379       0.1       2,283       322       0.2       472       0.2       —        —        —   
  

 

 

   

 

 

   

 

 

   

 

 

   

 

 

   

 

 

   

 

 

   

 

 

   

 

 

   

 

 

   

 

 

   

 

 

 

经营收入

     4,141       0.4       19,723       1.9       26,025       3,665       2.4       6,427       2.6       7,700       1,066       3.0  
  

 

 

   

 

 

   

 

 

   

 

 

   

 

 

   

 

 

   

 

 

   

 

 

   

 

 

   

 

 

   

 

 

   

 

 

 

其他收入/(费用)

                        

应占权益被投资方业绩

     (4,918 )     (0.5 )     (2,195 )     (0.2 )     1,010       142       0.1       (821 )     (0.3 )     (730 )     (101 )     (0.3 )

利息支出

     (1,213 )     (0.1 )     (2,106 )     (0.2 )     (2,881 )     (406 )     (0.3 )     (590 )     (0.2 )     (601 )     (83 )     (0.2 )

其他,净额

     (590 )     (0.1 )     (1,555 )     (0.1 )     7,496       1,056       0.7       2,792       1.1       2,696       373       1.0  
  

 

 

   

 

 

   

 

 

   

 

 

   

 

 

   

 

 

   

 

 

   

 

 

   

 

 

   

 

 

   

 

 

   

 

 

 

税前收入/(亏损)

     (2,580 )     (0.3 )     13,867       1.4       31,650       4,457       2.9       7,808       3.2       9,065       1,255       3.5  

所得税费用

     (1,887 )     (0.2 )     (4,176 )     (0.4 )     (8,393 )     (1,182 )     (0.8 )     (1,609 )     (0.7 )     (1,700 )     (235 )     (0.7 )
  

 

 

   

 

 

   

 

 

   

 

 

   

 

 

   

 

 

   

 

 

   

 

 

   

 

 

   

 

 

   

 

 

   

 

 

 

净收入/(亏损)

     (4,467 )     (0.5 )     9,691       1.0       23,257       3,275       2.1       6,199       2.6       7,365       1,020       2.8  
  

 

 

   

 

 

   

 

 

   

 

 

   

 

 

   

 

 

   

 

 

   

 

 

   

 

 

   

 

 

   

 

 

   

 

 

 

分段信息

2021年,我们报告了三个细分领域,京东零售、京东物流和新业务。我们自2022年2月28日起合并达达,并将达达的业绩作为一个独立的分部报告,然后我们报告了四个分部,京东零售、京东物流、达达和新业务。从2024年第一季度起,我们开始报告三个分部,即京东零售、京东物流和新业务,以反映报告结构发生的变化,其财务信息由我们的首席经营决策者根据我们正在进行的经营战略进行审查。京东零售,包括京东健康及京东 Industrials等成份,主要于中国从事网上零售、网上市场及营销服务。京东物流既包括内外部物流业务,也包括内外部物流业务。新业务主要包括达达、京东物业、京喜及海外业务。

 

4


下表提供了我们经营分部业绩的摘要,并对前期分部信息进行了追溯重铸,以符合本期的列报方式: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截至3月31日止三个月,  
     2021     2022     2023     2023     2024  
     人民币     人民币     人民币     美元     人民币     人民币     美元  
     (百万)  

净收入:

              

京东零售

     866,303       929,929       945,343       133,149       212,358       226,835       31,416  

京东物流

     104,693       137,402       166,625       23,469       36,728       42,137       5,836  

新业务(1)

     26,063       29,809       26,617       3,749       6,026       4,870       675  

分部间*

     (46,043 )     (50,904 )     (53,923 )     (7,596 )     (12,156 )     (13,793 )     (1,911 )
  

 

 

   

 

 

   

 

 

   

 

 

   

 

 

   

 

 

   

 

 

 

分部净收入合计

     951,016       1,046,236       1,084,662       152,771       242,956       260,049       36,016  

未分配项目* *

     576       —        —        —        —        —        —   
  

 

 

   

 

 

   

 

 

   

 

 

   

 

 

   

 

 

   

 

 

 

合并净收入总额

     951,592       1,046,236       1,084,662       152,771       242,956       260,049       36,016  
  

 

 

   

 

 

   

 

 

   

 

 

   

 

 

   

 

 

   

 

 

 

营业收入/(亏损):

              

京东零售

     26,613       34,852       35,925       5,060       9,844       9,325       1,291  

京东物流

     (1,827 )     528       1,005       142       (1,123 )     224       31  

新业务(1)

     (10,600 )     (6,417 )     (329 )     (47 )     (374 )     (670 )     (94 )

其中:出售发展物业收益

     767       1,379       2,283       322       472       —        —   

长期资产减值

     —        —        (1,123 )     (158 )     —        —        —   
  

 

 

   

 

 

   

 

 

   

 

 

   

 

 

   

 

 

   

 

 

 

分部营业收入合计

     14,186       28,963       36,601       5,155       8,347       8,879       1,228  

未分配项目* *

     (10,045 )     (9,240 )     (10,576 )     (1,490 )     (1,920 )     (1,179 )     (162 )
  

 

 

   

 

 

   

 

 

   

 

 

   

 

 

   

 

 

   

 

 

 

合并营业收入总额

     4,141       19,723       26,025       3,665       6,427       7,700       1,066  
  

 

 

   

 

 

   

 

 

   

 

 

   

 

 

   

 

 

   

 

 

 

 

(1)

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2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我们新业务分部的净收入和营业收入/(亏损)分别包括我们在2023年20-F表中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包含的达达和新业务分部的净收入和营业收入/(亏损)。京东零售和京东物流的数据保持不变。

*

分部间抵销主要包括由京东物流向京东零售提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由达达向京东零售及京东物流提供的按需交付及零售服务的收入,以及由京东物业向京东物流提供的物业租赁服务的收入。

* *

未分配项目包括股份补偿、资产和业务收购产生的无形资产摊销、业务合作安排的影响以及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未分配至分部。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对比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

净收入

我们的总净收入从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人民币2430亿元增长7.0%至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人民币2600亿元(360亿美元)。产品净收入从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人民币1956亿元增长6.6%至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人民币2085亿元(约合289亿美元)。服务净收入从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人民币474亿元增长8.8%至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人民币515亿元(71亿美元)。

我们净收入总额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在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三个月中,我们通过持续努力改善用户体验、价格竞争力和客户忠诚度,提高了用户参与度。从品类表现来看,电子和家电品类实现了5.3%的有韧性的同比增长,尽管由于整体行业逆风,个人电脑的销售略有疲软;日用百货品类恢复了8.6%的同比稳健增长,主要受超市品类内部增长的推动。我们的净服务收入增长主要是由物流收入的弹性增长所推动,这主要是由我们的快递和货运服务的业务量增加所贡献,以及由于我们平台上1P和3P商家的流量分配效率的改善,广告收入恢复了健康的势头。

 

5


收入成本

我们的收入成本从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人民币2,069亿元增加6.4%至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人民币2,203亿元(305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我们的零售业务增长以及与向外部客户提供的物流服务相关的成本增加。

履行费用

我们的履约费用从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人民币154亿元增加9.3%至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人民币168亿元(23亿美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三个月,履行费用占净收入的百分比为6.5%,而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三个月为6.3%。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采用了较低的免费送货服务门槛。

营销费用

我们的营销费用从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人民币80亿元增加15.6%至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人民币93亿元(13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推广活动的支出增加,包括与春晚赞助有关的支出。

研发费用

我们的研发费用由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人民币42亿元减少3.6%至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人民币40亿元(约合6亿美元)。这一减少主要是由于与研发人员有关的股份报酬费用减少。

一般和行政费用

我们的一般及行政开支由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人民币25亿元减少21.0%至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人民币20亿元(3亿美元)。这一减少主要是由于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费用减少。

出售发展物业收益

出售发展物业的收益主要来自向物业基金出售发展物业。对于满足关闭条件的物流设施,我们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录得处置收益人民币4.72亿元,在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则为零。

其他,净额

其他,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净收益为人民币28亿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净收益为人民币27亿元(约合4亿美元),按年比较稳定。

净收入

由于上述原因,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我们的净收入为人民币74亿元(10亿美元),而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净收入为人民币62亿元。

 

6


流动性和资本资源

现金流和营运资金

我们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经营活动的收益、股权和债务融资以及某些业务或资产重组。

我们的股权融资

 

   

2020年6月,我们的A类普通股开始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交易,股票代码为“9618”。我们就在香港上市的全球发售筹集了扣除承销佣金、股份发行费用和发行费用后的所得款项净额约人民币313亿元。

我们的债务融资

 

   

2016年4月,我们发行了总额为5亿美元、于2021年到期的无抵押优先票据,声明年利率为3.125%,以及总额为5亿美元、于2026年到期的无抵押优先票据,声明年利率为3.875%。出售这些票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一般公司用途。截至2024年3月31日,2021年到期的票据已付清,2026年到期票据的账面价值和估计公允价值分别为4.97亿美元和4.86亿美元。估计的公允价值基于截至2024年3月31日我们公开交易的债务证券的报价。无担保优先票据包含契约,其中包括对留置权的限制,以及对合并、合并和出售我们全部或几乎全部资产的限制。我们遵守所有盟约。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我们共支付了与这些票据相关的500万美元利息。

 

   

2020年1月,我们发行了总额为7亿美元、于2030年到期的无抵押优先票据,声明年利率为3.375%,以及总额为3亿美元、于2050年到期的无抵押优先票据,声明年利率为4.125%。出售这些票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一般公司用途和再融资。截至2024年3月31日,2030年到期票据的账面价值和估计公允价值总额分别为6.92亿美元和6.33亿美元,2050年到期票据的账面价值和估计公允价值分别为2.81亿美元和2.25亿美元。估计公允价值基于截至2024年3月31日我们公开交易的债务证券的报价。无担保优先票据包含契约,其中包括对留置权的限制,以及对合并、合并和出售我们全部或几乎全部资产的限制。我们遵守所有盟约。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我们共支付了与这些票据相关的利息付款900万美元。

 

   

2021年12月,我们与五家牵头安排人签订了一项为期5年、价值20亿美元的无抵押期限和循环贷款融资。这个贷款工具是我们的第一个绿色贷款工具。该工具下的定期和循环贷款定价高于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85个基点,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于2022年9月修正为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2022年第二季度,我们在融资承诺项下提取了10亿美元,将于2027年到期。我们将这一贷款融资的收益用于(i)为其一个或多个新的或现有的合格绿色项目提供全部或部分融资或再融资,以及/或(ii)一般公司用途。

 

   

我们这几年还不时地拿出其他贷款。2021年10月,我们订立了一份一年期159亿港元的定期贷款融资协议,根据该协议,定期贷款的定价高于香港银行同业拆息50至70个基点。我们分别于2022年2月和5月提取约63亿港元和27亿港元,借款已于2023年2月全部偿还。于2023年12月,我们订立85亿元人民币的定期贷款协议,利率为贷款基本利率(“LPRP”)以下65个基点,并提取人民币83亿元,预期将分期偿还至2028年12月。2022年12月,我们签订了7年期人民币30亿元定期贷款融资协议,该协议下的定期贷款定价低于LPR145个基点。我们分别于2022年12月和2023年12月根据该协议提取了20亿元人民币和10亿元人民币。

 

7


我们子公司的重大融资

以下是我们子公司近年来的主要融资情况:

京东物流

 

   

2021年5月,京东物流股票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开始交易,股票代码为“2618”。京东物流就有关在香港上市的全球发售筹集约人民币229亿元的所得款项净额,已扣除承销佣金、股份发行费用及发售费用。

 

   

2022年4月1日,京东物流向一群第三方投资者发行150,500,000股普通股,募集资金净额约港币31.02亿元。2022年5月26日,我们认购了261,400,000股京东物流的普通股,总购买价格约为6.92亿美元现金,据此我们维持对京东物流的持股比例在63%以上,并继续将京东物流的财务业绩合并到我们的财务报表中。

京东健康

 

   

2020年8月,京东健康与一批第三方投资者完成了不可赎回的B轮优先股融资。此次融资总额为9.14亿美元,按全面摊薄后对京东健康的所有权占比为4.5%。

 

   

2020年12月,京东健康股票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开始交易,股票代码为“6618”。京东健康就有关在香港上市的全球发售筹集约人民币257亿元的所得款项净额,已扣除承销佣金、股份发行费用及发售费用。

京东物业

 

   

2021年3月,京东与共同牵头投资者高瓴投资和华平投资等就不可赎回的A系列优先股融资订立最终协议。募集总金额7.03亿美元。本次交易完成后,我们仍为京东物业的大股东。

 

   

2022年3月和2022年6月,京东物业分别与高瓴投资、华平投资、一家全球领先机构投资者等牵头的投资者就其不可赎回的B系列优先股融资签订了最终协议。本轮融资总额约8亿美元。该交易须遵守惯例成交条件。本次交易完成后,我们仍为京东物业的大股东。

 

   

2023年12月,京东物业订立人民币8500万元的定期贷款协议,利率为LPR65个基点以下,以进行贷款再融资,并提取人民币82.86亿元,预期将分期偿还至2028年12月。这笔贷款融资的净收益用于再融资。

京东工业

 

   

于2020年4月、2020年12月及2023年3月,京东实业与一群第三方投资者就不可赎回的A轮、A-1轮及B轮优先股融资订立最终协议。产生的融资总额约为5.45亿美元。完成此类融资后,我们持有京东 Industrials约78%的已发行流通股。

截至2024年3月31日,我们从几家商业银行获得总额为1744亿元人民币(241亿美元)的循环信贷额度,其中1248亿元人民币(173亿美元)未使用。

 

8


截至2024年3月31日,我们在有价证券和投资中记录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和短期投资以及期限超过一年的定期存款或理财产品共计人民币2,560亿元(合355亿美元)。这主要包括人民币1574亿元(218亿美元)、300万港元(40万美元)和中国大陆的01亿美元、人民币30亿元(4亿美元)和香港的94亿美元。我们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一般包括手头现金、定期存款和三个月或更短期限的流动投资。

考虑到手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我们的经营现金流以及可用的银行融资,我们认为我们有足够的营运资金来满足我们目前的需求,并至少在本发行备忘录日期起的未来12个月内。然而,如果我们遇到业务状况或其他发展的变化,我们可能在未来需要额外的现金资源。如果我们发现并希望寻求投资、收购、资本支出或类似行动的机会,我们未来可能还需要额外的现金资源。如果我们确定我们的现金需求超过我们手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数量,我们可能会寻求发行债务或股本证券或获得额外的信贷便利。

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2月31日和2024年3月31日,我们的存货净额分别为人民币756亿元、人民币779亿元、人民币681亿元(96亿美元)和人民币680亿元(94亿美元)。我们的年度存货周转天数2021年为30.3天,2022年为33.2天,2023年为30.3天。年度存货周转天数是前五个季度的平均存货,直至并包括年度期间的最后一个季度,与该年度期间零售业务收入成本的商,然后乘以360天。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三个月,我们过去12个月或TTM的存货周转天数为29.0天。TTM存货周转天数是前五个季度,直至并包括该期间最后一个季度的平均存货与最近十二个月零售业务收入成本的商,然后乘以360天。我们的库存余额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波动,这是由于许多因素,包括我们产品选择的扩展和我们产品组合的变化。当我们准备特别的促销活动时,我们的库存余额通常会增加,例如6月18日我们公司成立周年纪念日和11月11日的中国网购节。

我们的应付账款主要包括应付与我们的零售业务相关的供应商的账款。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以及2024年3月31日,我们的应付账款分别为人民币1405亿元、1606亿元、人民币1662亿元(234亿美元)和人民币1468亿元(203亿美元)。我们零售业务的年度应付账款周转天数2021年为45.3天,2022年为52.5天,2023年为53.2天。年度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是零售业务在紧接的前五个季度的平均应付账款,直至并包括年度期间的最后一个季度与该年度期间零售业务收入成本的商,然后乘以360天。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零售业务的TTM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51.8天。TTM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是最近五个季度,直至并包括该期间最后一个季度的零售业务平均应付账款与最近十二个月零售业务收入成本的商,再乘以360天。

我们的应收账款主要包括应收客户和在线支付渠道的款项。截至2021年、2022年和2023年12月31日以及2024年3月31日,我们的应收账款分别为人民币119亿元、人民币206亿元、人民币203亿元(29亿美元)和人民币175亿元(24亿美元)。京东技术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消费者融资。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3月31日,计入应收账款余额的向我们客户提供的流动部分融资余额分别为人民币25亿元、人民币31亿元、人民币23亿元(3亿美元)和人民币12亿元(2亿美元)。我们剔除消费融资影响的年度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在2021年为2.9天,2022年为4.5天,2023年为5.6天。年度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前五个季度的平均应收账款,直至并包括年度期间的最后一个季度,与该年度期间的总净收入的商,然后乘以360天。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我们剔除消费融资影响的TTM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5.4天。TTM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前五个季度(包括该期间最后一个季度)的平均应收账款与过去十二个月的总净收入之比,然后乘以360天。

 

9


尽管我们合并了合并可变利益实体的结果,但我们只能通过与合并可变利益实体的合同安排获得合并可变利益实体的现金余额或未来收益。见“项目4.C。公司信息—组织Structure”的我们的2023表格20-F。有关我们的公司结构对流动性和资本资源的限制和限制,请参阅“管理层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讨论和分析—流动性和资本资源—控股公司Structure。”

作为一家开曼群岛豁免公司和离岸控股公司,根据中国法律法规,我们被允许仅通过贷款或出资的方式向我们在中国大陆的外商独资子公司提供资金,但须经政府当局批准以及对出资和贷款金额的限制。此外,我们在中国大陆的外商独资子公司可能仅通过出资和委托贷款向其各自的子公司提供人民币资金,仅通过委托贷款向合并后的可变利益实体提供人民币资金。请参阅“风险因素—与我们的公司Structure相关的风险”、“管理层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讨论与分析—流动性和资本资源”和“风险因素—与我们的公司Structure相关的风险—中国对离岸控股公司向中国实体的贷款和直接投资的监管以及政府对货币兑换的监管可能会延迟或阻止我们向我们的中国子公司和综合可变利益实体提供贷款或向我们在中国大陆的外商独资子公司提供额外出资,这可能会对我们的流动性以及我们为业务提供资金和扩大业务的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人民币可能会兑换成外汇,用于经常项目,包括利息以及与贸易和服务相关的交易。因此,例如,我们的中国子公司和在中国的合并可变利益实体可能会购买外汇,用于向离岸许可人和内容合作伙伴支付许可、内容或其他特许权使用费和费用。

我们的外商独资子公司可将其在自身经营活动中产生的人民币金额,包括根据其与合并可变利益实体的合同产生的技术咨询和相关服务费,以及其从自身子公司获得的股息,转换为外汇,并以股息的形式支付给其非中国母公司。然而,中国现行法规允许我们的外商独资子公司仅从其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和法规确定的累积利润(如有)中向我们支付股息。我们每间外商独资附属公司,如有亏损,须每年至少提取弥补以前年度累计亏损后的税后利润的10%,以拨付一定的备用金,直至拨出的总额达到其注册资本的50%。这些准备金不作为现金股利进行分配。此外,资本项目交易,包括外国直接投资和贷款,必须得到外管局及其当地分支机构的批准和/或登记。

 

10


下表列出了我们在所示期间的现金流量摘要: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为三个月
截至3月31日,
 
     2021     2022     2023     2023     2024  
     人民币     人民币     人民币     美元     人民币     人民币     美元  
     (百万)  

选定的合并现金流量数据:

              

经营活动提供/(使用)的现金净额

     42,301       57,819       59,521       8,383       (21,607 )     (11,315 )     (1,567 )

投资活动提供/(使用)的现金净额

     (74,248 )     (54,026 )     (59,543 )     (8,386 )     16,692       28,414       3,935  

筹资活动提供/(用于)的现金净额

     19,503       1,180       (5,808 )     (818 )     1,255       (7,445 )     (1,031 )

汇率变动对现金、现金等价物和限制性现金的影响

     (1,498 )     3,490       125       17       (726 )     (130 )     (18 )
  

 

 

   

 

 

   

 

 

   

 

 

   

 

 

   

 

 

   

 

 

 

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制现金净增加/(减少)额

     (13,942 )     8,463       (5,705 )     (804 )     (4,386 )     9,524       1,319  
  

 

 

   

 

 

   

 

 

   

 

 

   

 

 

   

 

 

   

 

 

 

现金、现金等价物、期初受限制现金,包括分类为持有待售资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90,635       76,693       85,156       11,994       85,156       79,451       11,004  

减:现金、现金等价物、期初分类为持有待售资产的限制性现金

     (116 )     —        (41 )     (6 )     (41 )     (53 )     (8 )
  

 

 

   

 

 

   

 

 

   

 

 

   

 

 

   

 

 

   

 

 

 

现金、现金等价物、期初受限制现金

     90,519       76,693       85,115       11,988       85,115       79,398       10,996  
  

 

 

   

 

 

   

 

 

   

 

 

   

 

 

   

 

 

   

 

 

 

期末现金、现金等价物和限制性现金,包括分类为持有待售资产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76,693       85,156       79,451       11,190       80,770       88,922       12,315  

减:期末分类为持有待售资产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限制性现金

     —        (41 )     (53 )     (7 )     —        (3 )     —  *
  

 

 

   

 

 

   

 

 

   

 

 

   

 

 

   

 

 

   

 

 

 

期末现金、现金等价物和限制性现金

     76,693       85,115       79,398       11,183       80,770       88,919       12,315  
  

 

 

   

 

 

   

 

 

   

 

 

   

 

 

   

 

 

   

 

 

 

 

*

绝对值不到一百万。

经营活动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经营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13.15亿元(合15.67亿美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我们用于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与我们的净收入之间的差额的主要项目是某些非现金支出,主要是折旧和摊销人民币22.17亿元(3.07亿美元)、股份报酬人民币7.59亿元(1.05亿美元)和股权投资对象的业绩份额损失人民币7.30亿元(1.01亿美元),以及某些营运资金账户的变化,主要是应付账款减少人民币174.80亿元(24.21亿美元)以及应计费用和其他流动负债减少人民币38.64亿元(5.35亿美元)。应付账款和应计费用及其他流动负债减少是季节性因素所致。

投资活动

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三个月,投资活动提供的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84.14亿元(39.35亿美元),主要包括短期投资到期,部分被购买短期投资和在建工程支付的现金所抵消。

融资活动

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三个月,用于筹资活动的现金净额为人民币74.45亿元(合10.31亿美元),主要包括为回购普通股支付的现金。

股份回购计划更新

根据我们此前于2024年3月17日到期的股票回购计划,截至2024年3月17日,我们已累计回购约21亿美元。

根据我们的新股票回购计划,该计划有效期至2027年3月18日,截至2024年5月15日,我们已累计回购约7亿美元。截至2024年5月15日,新股回购计划下的剩余金额约为23亿美元。

 

11


控股公司Structure

JD.com,Inc.是一家控股公司,没有自己的实质性运营。我们主要通过我们在中国的子公司和合并的可变利益实体开展业务。因此,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支付股息的能力取决于我们在中国的子公司支付的股息。如果我们现有的中国子公司或任何新成立的子公司在未来以自己的名义产生债务,管理其债务的工具可能会限制其向我们支付股息的能力。此外,我们在中国的外商独资子公司被允许仅从其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和法规确定的留存收益(如有)中向我们支付股息。根据中国法律,我们于中国的各附属公司及综合可变利益实体须每年拨出至少10%的税后利润(如有),以拨付若干法定公积金,直至该等公积金达到其注册资本的50%。其他各中国附属公司及综合可变利益实体可酌情将其基于中国会计准则的税后利润的一部分分配至任意盈余基金。法定公积金、全权委托基金不作为现金红利分配。外商独资公司将股息汇出中国须经外管局指定银行审核。

材料现金需求

截至2024年3月31日和随后任何中期期间,我们的物质现金需求主要包括我们的资本支出和合同义务。截至2024年3月31日,我们的合同义务主要包括办公室和履行基础设施的经营租赁承诺以及长期债务义务,截至2024年3月31日,分别为人民币256亿元(35亿美元)和人民币433亿元(60亿美元)。

资本支出

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三个月,我们的资本支出为人民币36亿元(合5亿美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三个月,我们的资本支出主要包括与我们的履行基础设施、技术平台、物流设备以及我们的办公楼的扩展相关的支出。随着我们扩大和改善我们的履行基础设施和技术平台以满足我们业务运营的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的资本支出将继续显着。

表外安排

我们没有订立任何重大财务担保或其他承诺,以保证任何第三方的付款义务。我们没有订立任何与我们的股份挂钩并归类为股东权益或未反映在我们的综合财务报表中的衍生合约。此外,我们在转让给未合并实体的资产中没有任何保留或或有权益,作为对该实体的信贷、流动性或市场风险支持。我们在向我们提供融资、流动性、市场风险或信贷支持或与我们一起从事租赁、对冲或产品开发服务的任何未合并实体中没有任何可变权益。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