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子信息科技为主业,致力于军用、民用产业领域。
数字蓝军与蓝军装备产品、海洋信息装备产品、新一代通信与指控装备产品、网络空间安全产品、其他产品
数字蓝军与蓝军装备产品 、 海洋信息装备产品 、 新一代通信与指控装备产品 、 网络空间安全产品 、 其他产品
发电机及发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雷电防护、电磁防护产品设计与制造;通信系统设备、终端设备设计与制造;射频仿真产品及配套设备设计与制造;航天工业相关设备设计与制造;计算机整机、零部件、应用电子设备设计与制造;专用仪器仪表设计与制造;电子测量仪器设计与制造;金属容器设计与制造;环境治理产品设计及制造;自有房地产经营与物业管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业务名称 | 2023-12-31 | 2022-12-31 | 2021-12-31 | 2020-12-31 | 2019-12-31 |
---|---|---|---|---|---|
库存量:信息技术产业(台/套) | 2.00万 | - | - | - | - |
库存量:装备制造产业(台/套) | 958.00 | - | - | - | - |
库存量:防务装备产业(台/套) | 11.00 | - | - | - | - |
库存量:防务装备产业(平方米)(平方米) | 5308.00 | - | - | - | - |
信息技术产业库存量(台/套) | - | 47.00 | 57.00 | 54.00 | 81.00 |
装备制造产业库存量(台/套) | - | 1.52万 | 2.94万 | 3.99万 | 5.44万 |
防务装备产业库存量(台/套) | - | 28.00 | 38.00 | 55.00 | 31.00 |
防务装备库存量(平方米) | - | 3857.00 | 1819.00 | - | - |
防务装备产库存量(平方米) | - | - | - | 425.00 | -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3.39亿 | 18.21%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3.14亿 | 16.87%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1.88亿 | 10.08%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8522.73万 | 4.58% |
解放军某部 |
4867.26万 | 2.6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深圳市魔方卫星科技有限公司 |
2.72亿 | 10.65%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1.91亿 | 7.49% |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1.03亿 | 4.03% |
大通(福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5148.95万 | 2.02%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4139.37万 | 1.62%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4.86亿 | 14.05%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3.54亿 | 10.25%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1.89亿 | 5.48% |
PENINSULA PETROLEUM |
1.64亿 | 4.75%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
1.20亿 | 3.4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4.25亿 | 22.97% |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1.21亿 | 6.56%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6316.14万 | 3.41%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5645.20万 | 3.05% |
大通(福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3598.70万 | 1.94%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上海瓯洋海洋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4.95亿 | 11.94%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4.21亿 | 10.15%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2.90亿 | 7.00% |
军品单位1 |
2.41亿 | 5.82%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
1.10亿 | 2.6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9217.22万 | 2.74% |
宝银机械装备物贸江苏有限公司 |
8138.32万 | 2.42% |
郑州天时海洋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
6839.63万 | 2.03%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6359.36万 | 1.89% |
大通(福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5582.89万 | 1.66%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军品单位1 |
4.83亿 | 10.88%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 |
3.85亿 | 8.67%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
3.77亿 | 8.49%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
3.39亿 | 7.64%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
2.41亿 | 5.4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
2.86亿 | 11.17%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
2.04亿 | 7.96%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
7262.25万 | 2.84% |
宝银机械装备物贸江苏有限公司 |
6847.49万 | 2.68%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
6645.20万 | 2.60%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单位 |
10.67亿 | 26.42%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单位 |
5.78亿 | 14.30%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 |
3.60亿 | 8.92%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单位 |
3.26亿 | 8.07% |
XXX装备部 |
1.63亿 | 4.0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单位 |
6.82亿 | 22.71%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单位 |
4.14亿 | 13.79%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单位 |
2.48亿 | 8.26%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单位 |
1.02亿 | 3.41%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 |
5393.37万 | 1.81% |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及产品 航天发展是一家以电子信息科技为主业,致力于军用、民用产业领域的信息技术企业。2024年上半年,公司突出强军首责、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发展蓝军体系及装备、新一代通信与指控装备、空间信息应用、数据智能与安全等四大产业领域。 1.蓝军体系及装备 聚焦军队实战化检验和实战化训练以及国防工业部门需求,以贴近实战的复杂电磁环境构建为牵引,夯实红蓝对抗装备体系论证、电子蓝军装备、军用仿真系统、电磁安防及蓝军装备平台等业务基础,提供从内场仿真模拟、作战推演到外场复杂电磁环境构设、指挥训练、裁决评估的整体解决方案,重点发展室内微波射频/光电复合仿真...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及产品
航天发展是一家以电子信息科技为主业,致力于军用、民用产业领域的信息技术企业。2024年上半年,公司突出强军首责、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发展蓝军体系及装备、新一代通信与指控装备、空间信息应用、数据智能与安全等四大产业领域。
1.蓝军体系及装备
聚焦军队实战化检验和实战化训练以及国防工业部门需求,以贴近实战的复杂电磁环境构建为牵引,夯实红蓝对抗装备体系论证、电子蓝军装备、军用仿真系统、电磁安防及蓝军装备平台等业务基础,提供从内场仿真模拟、作战推演到外场复杂电磁环境构设、指挥训练、裁决评估的整体解决方案,重点发展室内微波射频/光电复合仿真试验系统、室外电子蓝军各类平台系统、靶标模拟系统和复杂战场电磁环境构设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先进的电子蓝军目标特性系统、体系对抗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微波暗室环境设计、建设等系统解决方案,提供面向军用仿真系统等领域的数字蓝军仿真模型和仿真平台,有效支撑装备论证、任务筹划、作战仿真、多域联合演练等需求。主要产品涵盖了嵌入式半实物仿真系统、射频(复合)仿真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系统、电磁环境侦察模拟设备、雷达回波模拟设备、雷达/通信信号模拟设备、雷达/通信干扰模拟设备、陆海靶标平台和空中靶标平台等。主要客户包括各军兵种、军工科研院所及相关行业单位,目前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各军兵种及相关领域。
2.新一代通信与指控装备
作为航天科工集团通信网络技术核心单位,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关于深化联合作战体系改革、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统筹的要求,公司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和航天科工信息技术领域战略部署,聚焦新一代通信及重点行业发展需求,坚持技术创新与系统发展理念,按照“立足军网、深耕专网、拓展公网”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推进新一代通信产业布局。主要产品涵盖了系统、网络、有线、无线、终端五大业务门类,面向联合作战网络信息体系建设需求,持续完善交换机、微波接力机、传输设备、网络电台、通控器、车载台及手持台终端设备等军网通信产品,以及5G小基站、通信板卡、电磁安防、TSN交换机、工业网关等专网、公网通信领域关键核心产品。主要客户为军队、国家部委、军工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及企业等相关行业单位,相关产品应用于军事装备建设、信息安全管控、应急通信、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
3.空间信息应用
围绕全球空间环境态势感知、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空间天气预报等对全球高质量大气海洋遥感数据的需求,持续引进商业航天新技术,构建天目一号掩星探测星座,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战略布局落地,同时重点推动数据应用场景开发及市场开拓,提供大气折射率廓线、大气弯曲角廓线、大气温湿压廓线、海面风速、电子密度廓线、土壤湿度、海冰厚度及覆盖率、轨道大气密度等全球大气海洋遥感数据产品及台风监测与路径预测服务等行业应用服务产品。主要用户包括政府气象部门、国际气象组织及航空(民航航路气象服务)、航海(远洋气象导航服务)、新能源、水利水文、防灾减灾等机构。
4.数据智能与安全
立足国家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以智能大数据及数据安全为产业发展着力点,致力于构建安全、高效的服务体系,面向大数据服务、数据保护、网络安全、电子政务、容灾备份、政企数字化、等保测评等领域,产品涵盖智能大数据平台、网络安全与信息技术装备等大数据产品族,数据备份与恢复、应用应急接管、副本数据管理、一键还原、灾备云等数据安全产品族,公文管理、督查督办、信息报送、会议管理等政企数字化产品族,提供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综合服务解决方案。主要客户包括政府部门、军队系统、民航、交通、应急、教育、医疗卫生、金融、电力、电信、能源等领域,已成为国内公安大数据及网络安全领域的骨干企业和主要设备供应商、数据安全核心供应商及国内信创产品重要提供商。
(二)经营模式
公司聚焦蓝军体系及装备、新一代通信与指控装备、空间信息应用、数据智能与安全四大产业领域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系统解决方案等服务提供,建立了独立、高效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质量监控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战略性技术探索。根据行业发展与用户需求,通过自主研发立项、承担预研研制课题等方式,夯实科研与技术基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依托下属单位打造多个科研创新平台,汇聚创新人才,提高创新保障能力;公司设立发展战略、蓝军、通信等8个专业组,引领技术发展方向、决策重大技术项目、推动专业技术发展、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加强产学研用金合作,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2.生产模式
公司紧密围绕市场需求,以按订单生产为主,严格制订生产计划,计算采购需求,通过招标采购、询比价采购、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和电子超市等方式进行采购,有效控制采购成本,实现快速、低成本、高弹性的供应链交付。对于蓝军体系及装备、新一代通信与指控装备等行业固定客户采用“以销定产”模式,研发制造部门根据接到的订单编制生产计划,并据此严格按照公司的生产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体系安排生产;对于部分产品如通信设备、吸波材料等,公司根据历年产品销量和市场调研情况准备一定制品和存货,进行市场化销售。
公司产品多为定制化产品,多数生产制造流程、工艺及指标检测均为公司独立完成,少数产品非核心生产环节采用委托加工方式,委外加工工序系标准化工序,不存在对外协加工单位的技术依赖。公司制订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与相关方签订《保密协议》,确保不发生泄露国家秘密或公司商业秘密事件。
3.销售模式
(1)直销模式
公司军品项目采取与客户直接签署合同或订单,直接将产品及服务销售给客户的销售模式。根据各军兵种或项目总体单位的年度订购计划,通过与客户协调对接、技术交流、参加订货会、技术论证等多种方式,不断牵引新项目、新任务,拓展新订单。公司严格按照军品管理要求开展军品业务,研制、试制、批产等程序均经过用户及相关单位认证,确保程序合法合规,双方通过签订销售合同对各方权利、义务进行了详细约定。
(2)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模式
公司民品项目形成以直销模式为主、经销模式为辅的销售模式。公司在与既有行业传统客户持续合作的同时,与多家相关代理商建立合作关系,拓宽业务渠道。数据安全等网安相关行业,直接维护重点客户的同时,积极拓展多种销售模式,数据容灾备份业务进入国内多家主要云计算平台供应商名录,通过各种渠道代理商提升销售效率;船舶建造业务由于环境因素影响,报告期内以传统客户追加订单为主,代理商业务为辅。
(3)公司销售定价
公司产品包含定制型产品和批量化产品。批量化程度较高的产品主要采取产品成本加成方式定价;定制程度较高的产品以生产成本为基础,同时结合市场行情、客户需求量、付款条件、合作方式等多种因素综合定价。公司军、民品销售定价流程均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
4.质量监控模式
为保证公司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公司依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9001C)、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质量管理手册等文件作为质量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动态完善满足质量发展战略要求的管理、监督、评价、激励和奖惩等质量规章、制度和政策机制,制定了公司《质量制胜战略》《质量管理办法》及《年度质量工作要点》,使用质量大数据平台进行质量信息管理,形成了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将过程质量控制、归零举措、风险控制等要求及时纳入体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量化评价工作,持续提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三)行业地位
公司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能力稳步增强。在电子蓝军产品领域掌握了关键技术,是国内电子蓝军装备主要供应商;在新一代通信与指控装备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是国内军用通信系统核心设备提供商;在空间信息应用领域,天目一号星座探测数据已通过中国气象局高价值气象数据认证并进入自主数值预报模式业务系统的商业化卫星探测数据,数据质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数据感知和大数据治理、容灾备份、电子政务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拥有行业级等级保护测评资质、重要类别信息系统(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安防监控、运维)甲级资质,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单位、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单位和重点保障企业,入选国家信创产品名录。
(四)行业发展情况
当前国防建设不断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阶段迈进,军队信息化建设、装备更新换代和国产化进程不断加速,装备建设向一体化联合作战下的体系建设转变。在我军新型军事体系建设需求和实战化试训体制实施背景下,各军兵种、国防工业部门及相关行业单位对体系化和高置信虚拟仿真、实体蓝军装备技术、电子蓝军设备系统及仿真系统产品谱系的需求不断加大,蓝军产业整体处于进一步发展阶段,市场前景可期。信息通信领域的发展正处于新一轮技术与产业变革初期,信息化建设和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应用迎来了机遇期,信息支援部队的成立有利于我国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提升,相关基础建设及更新需求有望提升。随着数字中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实施,公网通信和特种行业通信等垂直行业也将迎来新的需求。空间信息应用领域,经过近几年发展,商业航天产业已成为支持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力量,政府气象部门对大气环境探测全球化的需求日趋迫切,其中国内外政府部门已启动批量采购商业化卫星数据,标志着商业化卫星对卫星探测能力的补充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市场前景广阔。此外,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国民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特别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力量,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强大的军工央企背景和较强的行业影响力
公司依托航天科工集团特有的央企战略地位和航天品牌优势,坚决履行强军首责,服务于国家战略、国防建设、国计民生,与各军兵种及国防工业部门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基础,通过积极推进各项重点科研生产任务,在相关业务领域的行业影响力获得了客户认可。公司积极承担航天科工集团新产业拓展和资源配置责任,在注重传统优势业务发展的同时,强化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开拓产业发展新局面。
(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和灵活的资本运作平台
公司所聚焦的蓝军体系及装备、新一代通信与指控装备、空间信息应用、数据智能与安全四大产业领域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公司持续强化主业发展,着力提升经济运行质量,资产负债率保持较低水平;公司灵活利用投融资等资产运营方式推动“内生+外延”协同发展,助推相关产业领域建设;公司加强资源互动,提升治理能力,强化资本运作平台优势,注重投后管控融合、构建风险管控机制。
(三)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和灵活的市场化机制
公司部分子公司骨干员工持有上市公司或其所在公司股份,具有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特征,既具备体系规范的央企管控与监督机制,又拥有充分发挥管理层主观能动性的优势。报告期内持续完善市场化经营管理体系,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通过深化推进公司管理市场化转型,发挥内外部优质资源和激发混合所有制活力,提升公司市场化配置资源的综合能力。
(四)先进的技术实力和齐备的资质
公司所属企业长期从事军品科研生产,具备较齐全的军工资质,参与国家标准、国军标及工程行业标准数十余项,形成了研、产、销各环节全覆盖的质量控制体系;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持续的创新投入,研发出多项前沿技术,取得了一批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拥有2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多个省部级技术中心及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包括射频仿真及电子模拟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重庆市企业技术中心、智能移动通信技术创新中心、环境实验中心、信息网络安全重点实验室、卓越工程师实训基地等多个颇具实力的科技创新平台。公司在蓝军体系及装备、新一代通信与指控装备、空间信息应用、数据智能与安全等领域具备核心产品的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升。航天发展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专利706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240件。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行业及政策风险
产业发展政策的变化对公司战略方向确定、产业选择及投资并购方向可能产生重大影响。为此,公司将深入研究国家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举措,研究行业趋势和部队、政府及行业机构需求变化,强化战略管控与落地,统筹生产经营各项工作,根据行业政策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强供应链管理,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2.市场竞争风险
军品领域受种类压缩、设备统型、软件化扩展等因素影响,各大军工集团之间业务竞争明显加剧,公司在相关业务领域的行业地位也受到影响,市场份额受到挤压。此外,新一代通信、空间信息应用、数据智能与安全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相关产业发展速度快、市场空间大,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且新产业新领域存在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直接影响公司盈利水平。公司将聚焦主业、统筹资源,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强化研发投入、加大主营产品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等措施,坚持融入国家相关发展战略,统筹公司内外部资源,努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快速完善产业链,加快推广行业应用,提升产业规模效应及协同优势,进一步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
3.人力资源风险
公司处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相关产业领域面临激烈人才竞争,各产业领域高端人才缺失且人才流失方面亦存在一定风险。公司着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全面统筹人才体系建设,创新完善人才“选用育留”机制,打造高层次专家体系,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实施青年英才培养工程,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构建形成符合公司发展目标的优秀人才队伍。
4.投融资风险
公司围绕主责主业稳步推进股权投融资等资本运营工作,因股权投融资工作影响因素多、复杂性高,能否顺利推进实施具有一定不确定性。为此,公司通过创新资本运营模式,推进对人才、技术、市场等核心要素的整合力度,强化项目的论证分析、方案设计、风险评估以及后期融合管控,充分发挥股权投融资对公司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主营业务分析
2024年上半年,公司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统筹科研生产经营各项重点工作,聚焦主责主业,履行强军首责,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全面开展各项经营工作。报告期内,公司体系级项目尚处于论证阶段,用户装备也处于更新换代阶段,项目立项启动迟缓,业务衔接不够紧密,同时受到用户采购计划调整、项目暂停及推迟招投标等因素影响,导致公司新签合同量不及预期,对收入和利润的支撑不足;受客户业务量整体减少影响,规模效应大幅降低,长期资产摊销金额未能得到项目收入的补偿,拉低了整体业务毛利,并且随着用户技术状态调整、更新改造、试验保障等需求增加使售后成本上升,导致公司本期毛利仍不足以覆盖固定支出;另外公司对支撑战略发展的产业不断进行研发投入,研发新产品、推广新业务,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尚未形成足够业绩支撑。以上因素导致公司上半年经营仍处于亏损。
1.蓝军体系及装备
进一步聚焦靶场建设,加快构建跨域作战蓝军装备体系,大力开展数实一体蓝军装备体系论证和联合训练系统研究,着力形成体系级示范推广项目及综合解决方案能力。承担了大型车载模拟系统、大功率有源设备、综合训练场地建设等研制任务,承担了装备性能鉴定综合试验保障和重大演训任务,构建了拟真蓝军体系化对抗环境,为装备体系能力评估建设提供核心手段。完成了综合试验平台和训练系统配套装备的验收交付。军用仿真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加快实现技术升级,完成多项半实物仿真系统和多型重要训练任务模拟器交付,完成了智能决策系统和仿真筹划系统的互联,实现了复杂推演系统的顺利交装,多次保障用户重要任务。微波暗室业务平稳发展,凭借国内最大吸波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和微波暗室系统集成能力,实现国内多个微波暗室内场环境构设、屏蔽和吸波工程建设任务按期交付。此外,公司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产业,交付数架监测型无人直升机,为国内该领域首型水上平台无人直升机,同时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积极参与用户无人直升机运输投运力量建设试点任务,验证了应用效能,获得用户高度认可。
2.新一代通信与指控装备
通信指控业务稳步开展,借助联合作战体系改革契机,积极参与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筹划新领域,进一步巩固系统级通信装备供应商地位,研制集成了多种、多套通信系统,参与重大任务保障,助力实现网信赋能联合作战的新跨越。科研生产任务有序进行,积极开展多型通信节点设备初样研制,取得阶段性进展;完成多型单装设备竞标实物比测,为最终获取任务打下基础;相关通信节点设备通过研制改进、技术攻关、筹措交付,并参加了试验试用及联调联试,得到高度评价。5G专网、公网通信业务持续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完成重庆电信、贵州电信500余套基站交付及开通,并根据项目需求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积极扩展产品系列谱系,实现系列化发展;以电磁接收与深度分析为核心技术,实现5G通信产品特通领域新市场突破。完成多项专利和软著申请,推进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知识产权布局,科技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稳步提升。
3.空间信息应用
天目掩星探测星座在应用服务方面取得新的进展,积极融入国家气象强国发展战略,天目掩星全部气象探测数据已推送至中国气象局自主数值预报模式业务系统;与多个省份气象局建立战略合作,推进天目掩星探测数据服务区域天气预报、气象精准监测与灾害预防能力提升;基于海面反射数据开发台风监测及路径预测服务产品,面向多个省份海洋局系统推介台风数值预报、海洋监测预警等服务;与中国气象局以及其他国内领先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天目电离层数据业务化试用,推进空间天气预报领域应用;积极与国外气象组织建立联系,拓展天目掩星探测星座服务于国际市场。
4.数据智能与安全
圆满完成二十届三中全会保障任务,视频会议监控系统实现军工集团推广,智能文件交换箱业务稳步发展,等保测评业务通过测评机构年审,完成安全检查新业务设计;持续推进公安大数据及网络安全领域样板工程复制推广,创新推广公安大模型落地应用,巩固提升行业地位;签约中盐常化、全柴动力等国内大型企业数据容灾备份项目。顺利完成青海数据湖国资信创灾备云发布,作为助力青海数字经济产业的重要力量,凭借在信创领域的应用创新,公司所属子公司航天壹进制荣登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24中国信创500强”榜单。
另外,公司大力推进国际化经营业务,海洋装备领域完成多用途船的建造、交付,实现大型铺缆船项目签约;电力装备领域实现发电机出口美国、英国等新市场。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