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和农化、香料产业。
杂交玉米种子、青贮玉米种子、杂交水稻种子、常规水稻种子、小麦种子、西瓜甜瓜种子、油菜种子、农药、肥料、天然薄荷系列、合成凉味剂
杂交玉米种子 、 青贮玉米种子 、 杂交水稻种子 、 常规水稻种子 、 小麦种子 、 西瓜甜瓜种子 、 油菜种子 、 农药 、 肥料 、 天然薄荷系列 、 合成凉味剂
许可项目: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农作物种子经营;农药生产;农药批发;农药零售;肥料生产;食品生产;食品销售;茶叶制品生产;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农作物种子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其他相关服务;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谷物种植;谷物销售;花卉种植;香料作物种植;蔬菜种植;棉花种植;油料种植;豆类种植;食用农产品初加工;粮食收购;粮油仓储服务;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肥料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化肥销售;日用化学产品制造;日用化学产品销售;农副产品销售;包装材料及制品销售;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总质量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道路货物运输(除网络货运和危险货物);农、林、牧、副、渔业专业机械的销售;农林牧渔机械配件销售;农用薄膜销售;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设施建设运营等服务;农作物栽培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业务名称 | 2024-06-30 | 2023-12-31 | 2022-12-31 | 2021-12-31 | 2020-12-31 |
---|---|---|---|---|---|
农化产业营业收入(元) | 9.98亿 | - | - | - | - |
农化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5.12 | - | - | - | - |
农药类产品营业收入(元) | 6.54亿 | - | - | - | - |
农药类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1.39 | - | - | - | - |
种子产业营业收入(元) | 1.77亿 | - | - | - | - |
种子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4.74 | - | - | - | - |
肥料业务营业收入(元) | 3.44亿 | - | - | - | - |
肥料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13.02 | - | - | - | - |
香料产业营业收入(元) | 1.54亿 | - | - | - | - |
香料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7.63 | - | - | -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件) | 5.00 | - | - | - | - |
产量:农化类(元) | - | 17.75亿 | - | - | - |
产量:种子类(元) | - | 6.70亿 | - | - | - |
产量:香料类(元) | - | 2.87亿 | - | - | - |
销量:农化类(元) | - | 18.11亿 | - | - | - |
销量:种子类(元) | - | 6.31亿 | - | - | - |
销量:香料类(元) | - | 2.75亿 | - | - | - |
产能利用率:复合肥(氨酸)(%) | - | 33.00 | - | - | - |
产能利用率:对甲苯磺酰氯(%) | - | 34.00 | 60.00 | - | - |
产能利用率:磷精矿粉(%) | - | 85.00 | 95.00 | - | - |
产能利用率:粉状磷肥(%) | - | 85.00 | 93.00 | - | - |
产能利用率:精喹禾灵原药(%) | - | 114.67 | 133.80 | - | - |
产能利用率:苯磺隆(%) | - | 39.50 | - | - | - |
产能:在建产能: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原药(吨) | - | 1000.00 | - | - | - |
产能:在建产能:精喹禾灵原药(吨) | - | 600.00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烟嘧磺隆原药(吨) | - | 200.00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磷精矿粉(吨) | - | 15.00万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精喹禾灵原药(吨) | - | 300.00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精噁唑禾草灵(吨) | - | 150.00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苯磺隆(吨) | - | 200.00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对甲苯磺酰氯(吨) | - | 4000.00 | - | - | - |
产能利用率:烟嘧磺隆原药(%) | - | 57.75 | 202.30 | - | - |
产能:在建产能:烟嘧磺隆原药(吨) | - | 800.00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农药制剂产品(吨) | - | 2.00万 | - | - | - |
产能利用率:农药制剂产品(%) | - | 89.40 | - | - | - |
产能利用率:颗粒磷肥(%) | - | 65.00 | 65.00 | - | - |
产能利用率:精噁唑禾草灵(%) | - | 206.00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复合肥(氨酸)(吨) | - | 20.00万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粉状磷肥(吨) | - | 15.00万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颗粒磷肥(吨) | - | 10.00万 | - | - | - |
业务量:制种面积(亩) | - | 22.14万 | - | - | - |
产量(公斤) | - | 6887.30万 | - | - | - |
产量:制剂(单元) | - | 2.83万 | 2.60万 | - | - |
产量:原药及中间体(单元) | - | 3313.29 | 3229.32 | - | - |
产量:肥料(单元) | - | 46.94万 | 53.74万 | - | - |
销量:制剂(单元) | - | 2.35万 | 1.74万 | - | - |
销量:原药及中间体(单元) | - | 1230.43 | 5330.95 | - | - |
销量:肥料(单元) | - | 47.96万 | 45.78万 | - | - |
销量:贸易(单元) | - | 1.08万 | 7174.05 | - | - |
农化类产量(元) | - | - | 18.15亿 | 17.72亿 | 16.04亿 |
农化类销量(元) | - | - | 19.19亿 | 16.86亿 | 15.70亿 |
种子类产量(元) | - | - | 5.01亿 | 2.64亿 | 1.40亿 |
种子类销量(元) | - | - | 4.63亿 | 2.94亿 | 2.42亿 |
香料类产量(元) | - | - | 2.29亿 | 2.62亿 | 2.95亿 |
香料类销量(元) | - | - | 2.44亿 | 2.73亿 | 2.88亿 |
产能:设计产能:制剂产品(吨/年) | - | - | 2.00万 | - | - |
产能:设计产能:复合肥(吨/年) | - | - | 20.00万 | - | - |
产能:设计产能:对甲苯磺酰氯(吨/年) | - | - | 4000.00 | - | - |
产能:设计产能:烟嘧磺隆原药(吨/年) | - | - | 200.00 | - | - |
产能:设计产能:磷精矿粉(吨/年) | - | - | 15.00万 | - | - |
产能:设计产能:粉状磷肥(吨/年) | - | - | 15.00万 | - | - |
产能:设计产能:精喹禾灵原药(吨/年) | - | - | 300.00 | - | - |
产能:设计产能:精恶唑禾草灵原药(吨/年) | - | - | 150.00 | - | - |
产能:设计产能:苯磺隆原药(吨/年) | - | - | 200.00 | - | - |
产能:设计产能:颗粒磷肥(吨/年) | - | - | 10.00万 | - | - |
产能利用率:制剂产品(%) | - | - | 89.00 | - | - |
产能利用率:复合肥(%) | - | - | 31.00 | - | - |
产能利用率:精恶唑禾草灵原药(%) | - | - | 94.00 | - | - |
产能利用率:苯磺隆原药(%) | - | - | 216.20 | - | - |
产能:在建产能:氯氟吡氧乙酸(使它隆)原药(吨/年) | - | - | 1000.00 | - | - |
产能:在建产能:烟嘧磺隆原药(吨/年) | - | - | 800.00 | - | - |
产能:在建产能:精喹禾灵原药(吨/年) | - | - | 600.00 | - | -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6624.39万 | 2.13% |
第二名 |
3672.69万 | 1.18% |
第三名 |
2950.69万 | 0.95% |
第四名 |
2630.69万 | 0.84% |
第五名 |
2551.91万 | 0.8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8935.14万 | 3.27% |
第二名 |
7392.39万 | 2.71% |
第三名 |
5528.27万 | 2.02% |
第四名 |
3773.41万 | 1.38% |
第五名 |
3586.75万 | 1.31%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7469.78万 | 2.49% |
第二名 |
5690.00万 | 1.89% |
第三名 |
4236.63万 | 1.41% |
第四名 |
4236.29万 | 1.41% |
第五名 |
3877.72万 | 1.2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7083.13万 | 2.78% |
第二名 |
4516.96万 | 1.77% |
第三名 |
4233.30万 | 1.66% |
第四名 |
3428.30万 | 1.35% |
第五名 |
3416.70万 | 1.34%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4454.08万 | 1.70% |
第二名 |
3720.51万 | 1.42% |
第三名 |
2589.75万 | 0.99% |
第四名 |
2470.57万 | 0.94% |
第五名 |
2437.54万 | 0.9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8420.76万 | 3.66% |
第二名 |
7741.62万 | 3.37% |
第三名 |
5557.76万 | 2.42% |
第四名 |
4891.43万 | 2.13% |
第五名 |
3906.79万 | 1.70%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7575.03万 | 3.08% |
第二名 |
5492.38万 | 2.24% |
第三名 |
5448.98万 | 2.22% |
第四名 |
3275.60万 | 1.33% |
第五名 |
2756.59万 | 1.1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9989.55万 | 4.90% |
第二名 |
7407.82万 | 3.63% |
第三名 |
6447.50万 | 3.16% |
第四名 |
6150.03万 | 3.02% |
第五名 |
5565.73万 | 2.73%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9022.66万 | 3.75% |
第二名 |
4079.13万 | 1.70% |
第三名 |
3386.68万 | 1.41% |
第四名 |
3292.85万 | 1.37% |
第五名 |
3235.55万 | 1.3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9425.04万 | 4.56% |
第二名 |
7587.61万 | 3.67% |
第三名 |
7556.45万 | 3.66% |
第四名 |
6989.38万 | 3.38% |
第五名 |
5709.89万 | 2.76% |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2024年上半年,公司加强种业核心市场建设,聚焦新品种市场布局,改善品种结构,新品种销售占比增加,毛利率增长,种业发展平稳有序。农化产业农药业务面对市场困境重点围绕市场营销、安全生产、项目建设、科研创新开展工作,同时做好降本增效,收入增加,毛利率增长;肥料业务收入增加,毛利率下降幅度较大。香料产业把稳原料采购节点,降低采购成本,加快拓展市场,收入增加,毛利率增长;香料项目建设进入竣工验收阶段。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864.5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073.76万元,增长3.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34.22万元,较上年同...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2024年上半年,公司加强种业核心市场建设,聚焦新品种市场布局,改善品种结构,新品种销售占比增加,毛利率增长,种业发展平稳有序。农化产业农药业务面对市场困境重点围绕市场营销、安全生产、项目建设、科研创新开展工作,同时做好降本增效,收入增加,毛利率增长;肥料业务收入增加,毛利率下降幅度较大。香料产业把稳原料采购节点,降低采购成本,加快拓展市场,收入增加,毛利率增长;香料项目建设进入竣工验收阶段。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864.5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073.76万元,增长3.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34.2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053.15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734.6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12.2万元。各产业中,种子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7,684.3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79.23万元,下降4.74%。农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99,784.4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861.25万元,增长5.12%,其中,农药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65,401.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99.52万元,增长1.39%;肥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382.6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961.72万元,增长13.02%。香料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5,395.7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91.75万元,增长7.63%。报告期公司净利润同比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研发费用、销售费用增加;肥料业务生产成本同比增加,毛利率下降。
报告期,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事项完成,原控股股东合肥建投向国投种业转让其所持有的丰乐种业20%股权,双方于2024年4月26日办理完毕协议转让过户登记手续。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国投种业,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报告期,公司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种业板块
玉米产业加强核心市场品种建设工作,突出产品特色,做好市场细分,及时研究制定核心品种营销方案;加强新品种推广工作,丰乐520、战玉002、WK1505等销量提升,完成迭代品种布局;落实优质制种基地,保障生产制种顺利开展;构建线下、线上相结合的玉米复合渠道结构,加大科研创新工作和核心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丰乐玉米在全国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水稻产业坚持品种聚焦,打造核心单品,重点运作祥两优系列、乐优系列产品;坚持差异化布局,南陵早2号作为特早熟早稻品种在浙江、江西及湖南市场销售势头良好,中科发早粳系列品种作为第一个南方双季粳稻品种有望为南方双季稻增产增收做出贡献;优化销售渠道建设,探索扁平化销售渠道建设,与种田大户、种植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合作,提供全产业链合作服务,水稻品种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常规稻由于上年度天气因素导致产量普遍下降,今年种植面积出现下滑,农户自留种增加,市场供大于求,公司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加大营销力度。
小麦品种烟农1212创建多个高产示范点,督促农户田间管理,确保品种稳定高产。
瓜菜产业积极推广“中蜜1号”等核心品种,与种子经销商等形成合力,共同培育、拓展产业链。
国际贸易业务聚焦主要农作物种子出口业务,积极开发南亚水稻种子市场客户,加快海外品种登记工作。
(二)工业板块
2024年上半年,农化原药产品行情受国内外市场影响,价格依旧低迷,客户采购以刚需为主。上游生产企业开工率不足,市场原药库存保持相对低位。制剂产品随着春耕备货逐步展开,报告期销量有明显提升,少部分杀虫剂、杀菌剂产品在用药高峰期出现价格止跌回升,大部分产品市场供需关系未改善,产品价格下行。丰乐农化加大农药产品宣传推广力度,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完善产品渠道,实施大单品战略,推动优质产品销量增加;对产品配方进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丰乐植保公司多地进行市场开拓,加大作物营养业务市场覆盖面;“2400吨原药扩产及资源化利用项目”通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和安全生产许可现场核查,通过安徽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复评。
湖北丰乐积极应对肥业市场原料市场价格大幅下降、化工行业持续低迷局面,围绕“调结构、补短板、破难题”九字方针开展工作,加强新特产品研发和水肥一体化应用,新特肥销量同比增加;严格控制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推进“减员增效”工作;对对甲苯磺酰氯生产经营、精矿粉(浆)盈利水平持续下滑等具体问题进行研判、调整。
香料产业紧跟原料市场行情,合理补充原料储备;参加各类国际国内行业展会,拓展国内外优质客户,巩固市场份额,开拓凉味剂新市场;优化生产管理方案,开展技术攻关,完成2个项目实用新型专利受理及5件软件著作权申请;“年产5000吨天然薄荷脑、薄荷素油等天然香料及合成香料建设项目”土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三)科研创新工作
2024年上半年,公司通过审定农作物新品种8个,参加国家级试验(含绿色通道、联合体)水稻6个组别71个组合,玉米7个组别94个组合,小麦参加联合体试验1个组合;参加省级试验水稻3个、玉米41个组合,参试组别规模不断扩大,效率进一步提升。报告期主要开展了以下科研工作:
1、持续推进项目研发。组织召开“国家西瓜甜瓜育种联合攻关任务暨安徽省西瓜甜瓜良种联合攻关项目2024年度考察交流会议”,成员单位共享联合攻关项目的进展情况和阶段成果,推动西瓜甜瓜良种的研发与推广;完成安徽省西甜瓜良种联合攻关项目中期检查和合肥市西瓜甜瓜种植首席专家工作室年度考核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省级多项重大生物育种项目研究;开展“安徽省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安徽省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项目申报。
2、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7+2”水稻联合创新研究院开展技术与种质资源共享应用,加强合作选育参试,加速优势新品种选育;由李家洋院士牵头组织研发、公司独家商业化推广的中科发早粳品种可将中国优质新米的上架销售期提前2-3个月,填补了双季早粳品种在中国水稻生产中的空白;与安徽省农科院开展合作,进行材料定向改良,筛选抗除草剂等目标性状的植株;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合作开展玉米种质资源挖掘利用;与国内核心生物技术企业开展合作,优势品种转育取得进展。
3、品种加速更新换代,一批高产稳产、高抗广适、优质绿色和专用特用品种表现优异,得到市场认可。新开发的“南陵早2号”具有熟期短、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高产抗逆广适宜机收玉米新品种榜玉100的选育与产业化”项目荣获合肥市第九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特等奖;“烟农1212”多次打破国内小麦高产新纪录,连续第3年被评为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西甜瓜新品种参展第二届中国(海南)国际西甜瓜产业发展大会暨“海南蜜瓜”品牌推介活动,其中“金露三号”、“丰蜜535”、“H-8”等西甜瓜品种分获二、三等奖。
(四)管理工作
1、优化调整组织结构,成立证券投资部,强化公司证券事务和投资管理;成立生产管理部,统筹种业产业线生产管理工作。
2、推动合规管理持续化,修订内审管理制度、内控管理办法、采购管理办法等公司制度,制定重点领域合规风险识别清单、流程管控清单、编制重点岗位合规职责清单,加强管控意识,进一步规范财务业务流程,有效控制管理风险。
3、开展质量管理全过程控制,开展农作物种子质量指标检测、室内分子测纯、田间检查,加强加工现场管理,严控种子质量;持续提升种子质量检测队伍的业务技能及质量检测管理水平,提高质量管理工作成效。
4、加强安健环管理工作,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环保奖惩制度》等,细化公司安全管理流程,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持续开展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梳理安全环保风险,系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聘请专家开展安全培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1、主要业务及产品
公司主要业务为种子、农化和香料产业。种子产业主要产品为杂交玉米种子、青贮玉米种子、杂交水稻种子、常规水稻种子、小麦种子、西瓜甜瓜种子、油菜种子;农化产业主要产品为农药、化肥;香料产业主要产品为天然薄荷、合成凉味剂等。主要产品如下:
杂交玉米品种:陕科6号、蠡乐969、丰乐520、NK718、陕科9号、济单7号、同玉609、同玉808、华奥336、TK601、铁391K、铁391、铁395、同玉008、同玉18、同玉11、奥美95、金地915、丰乐519、梦玉298。
青贮玉米种子:金岭青贮317、金岭青贮10、金岭青贮97、金岭青贮377、金岭青贮67。
杂交水稻种子:两优517、两优5078、乐优966、乐优456、嘉优中科13-1、嘉优中科6号、南陵早2号、丰两优香一号、六两优香11、潭两优83、陆两优4026、创两优茉莉占、邦两优香占、甜香优2115、锦城优808。
常规水稻种子:镇糯19号、镇糯29号、镇稻18号、润稻118、嘉87、龙粳3033、龙粳3001、龙粳3010、龙粳3059、天盈6888。
小麦种子:烟农1212、宁麦24、隆垦213、宁麦29。
西瓜种子:西农八号、丰乐五号、中蜜1号、甜妞、丰砧一号。
甜瓜种子:甜香玉。
油菜种子:德新油96、德新油59、德新油53、德新油88、德新油198、渝油60。
农化产品:农药包括原药产品和制剂产品,原药产品主要有精喹禾灵、精噁唑禾草灵、苯磺隆、烟嘧磺隆、使它隆等以及原药中间体,制剂类产品主要有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种衣剂等;以及微生物菌剂、矿源黄腐酸钾、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等作物营养品。
化肥包括氨酸复合肥、高塔复合肥、过磷酸钙等;另有对甲苯磺酰氯等精细化工产品。
香料产品:天然薄荷系列有薄荷脑、薄荷素油、椒样薄荷油、留兰香油,合成凉味剂系列有WS-23、WS-3。
2、公司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坚持种业、农化双主业发展战略,种业抢抓“种业赛道”变化与机遇,增强内生动力,玉米种子产业继续巩固全国“一盘棋”整体布局,品种建设成效显著,多主体经营协同发力;水稻种子产业持续优化品种结构,面向不同区域市场打造差异化系列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农化产业坚持激发营销活力,开展降本增效,改善产品配方,提高市场竞争力;香料产业巩固市场份额,把稳采购节点,严控经营风险。
3、公司所处行业发展阶段及周期性特点
(1)种子行业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自2021年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农业农村部和各地各部门持续加大对种业的支持,全面推进资源保护、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建设和市场净化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开展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目前国内种子行业集中度整体上仍然不高,种子生产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市场竞争激烈,生物技术的运用将进一步促进行业整合的加速,未来有望进一步向集约化方向发展,拥有“育繁推一体化”资质、具有育种研发实力的种子企业将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2)农药行业
我国是全球农药的主要生产基地和世界主要农药出口国之一,拥有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材料、中间体配套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但产业集中度低,市场较为分散。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利用产业政策积极引导,推动农药产品向高效绿色方向转型升级,具有较为完整产业链、规模化企业凭借产品优势、研发优势、规模优势,不断积聚行业优质资源,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农药产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2024年,行业整体需求仍相对低迷,国际国内市场库存目前有待消化,农药产品出口量减少,产品价格下跌,市场竞争加剧。
(3)化肥行业
化肥行业是稳定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国家通过对化肥行业相关政策的调整来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背景下,国家鼓励推行“减肥增效”,发展绿色、高端化肥,“高产、优质、经济、环保”为特点的科学施肥新理念已成为化肥行业发展趋势,缓控释肥料、功能性肥料等新型肥料市场前景良好,是化肥结构调整升级的方向,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有原材料资源和创新技术优势的企业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4)香料行业
香料行业是日用化学品、食品制造、医药等行业重要原料配套产业,广泛应用于日化、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香料香精工业的跨国转移,以及食品、医药、饮料、日化等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张,带动我国香料行业持续稳定增长,国家陆续出台各项政策法规支持香料行业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优势企业凭借原料优势、成本优势与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获得规模效益,推动香料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4、公司地位
公司是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性公司,是全国首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十年AAA信用企业”。公司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企业扶优重点对象,入选种业“领军企业团队”、“强优势阵型”,是国家重点扶优种企的第一梯队,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高产优质抗逆水稻种子创制及品种选育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安徽省西瓜甜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资子公司丰乐农化为国家农药骨干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农药龙头企业、安徽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有良好的品牌和市场影响力;全资子公司丰乐香料集香料研发、加工、贸易为一体,是中国著名的天然薄荷和合成凉味剂生产企业。
5、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报告期,公司业务主要分为种业、农化产业和香料产业,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种业主要采用“育繁推一体化”形式,种业及农化等产品主要采取“公司+经销商+农户”销售模式;香料产业是采购原材料后进行深加工再供应给日化、食品、医药行业国内外企业。
(1)种业经营模式:公司根据农业种子行业的经营特点,在商品种子营业收入的确认、计量方面确定了国内销售按高于预计结算价格收取定金,公司按年度,结合市场情况制定销售政策,与经销商签定销售合同,约定由公司确定最终的结算价格。在商品发出时参照往年结算价格办法及本年度市场行情估价确认营业收入实现,并在最终结算价格确定后对营业收入据实在结算年度进行调整。经营季节结束后,公司按销售政策确定退货的种子数量及结算价格,种子的退货数量作为结算价格的因素之一,超出标准的退货,公司向经销商收取拆包、包装费用,有效控制退货行为。
公司种子生产主要采取自制模式,公司根据年度经营计划制定生产计划,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公司与生产基地签定生产合同,基地组织农户进行制种生产。生产过程中,公司提供亲本材料,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技术监督指导。生产合格种子由公司负责收购,如出现自然灾害造成的种子生产不合格损失,公司按行业规则和生产合同约定,与基地、农户等有关方协商,共同承担损失;如因基地管理不到位、农户不按技术规程操作等人为因素,由各责任人自行承担。由于种子生产在室外进行,非人为可控因素如异常气温、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对种子的发芽率、净度、纯度、水分等影响大,存在一定的风险。公司专业从事种子生产经营,多年来,在生产基地的选择、制种生产技术规程、风险应对措施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完善的种子检测管控体系,生产基地保持相对稳定,有效降低了种子生产的风险。
(2)农化经营模式:农化业务定位于超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生产经营,形成以制剂产品为基础,原药产品为支柱,化肥、种衣剂等为辅的产品格局。农化产品的上游主要为化工原料生产厂家,下游多为制剂企业及经销商,企业经营以自产产品销售为主,相关贸易产品为辅,其中自产原药一部分自用于制剂生产,另一部分对外销售;制剂生产所需原药通过自产和外购,按不同的工艺配方要求进行调制、加工和产品包装。
(3)香料经营模式:公司香料业务主要为天然薄荷产品与合成凉味剂生产加工。天然薄荷产品采用外购的薄荷提取物初制品,经预处理、过滤、结晶、烘干等工序,加工成天然香料成品;合成凉味剂从国内采购化工原料,通过高温反应、过滤、结晶、干燥等工序,加工成成品。企业拥有专业的生产技术团队,在操作工序、生产环境等方面进行全程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并建有国际国内市场营销网络,客户涉及食品、日化、药品等领域,企业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约定发货和回款时间,国内销售付款以预付和现款为主,国际销售付款以付款交单与信用证为主。
6、公司主要研发模式
(1)种业
公司种业研发活动主要有公司自主研发、与科研单位合作研发及合作开发等模式,主要作物育种程序为:材料选育→亲本品系创制→配制组合→组合筛选与品比试验→多点比较试验→区试或绿色通道→报国家或省级部门审定。育种周期一般为3-5年。
公司是农业部首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中国种业信用明星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承担高产优质抗逆水稻种质创制及品种选育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省西瓜甜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建设任务,研发设备和基础条件良好。
公司着眼全国市场,研发布局全国主要农作物生态区,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和上游、华南区域,玉米在黄淮海、东华北、西北、西南区域都建有试验基地和测试站,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育种站18个、测试网点280个。公司按照商业化育种模式建立了水稻育种团队、玉米育种团队、西瓜甜瓜育种团队、生物技术研发团队、质量检测技术研发团队,设立了前沿性、关键性技术研发和突破性品种选育课题。公司水稻育种团队为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玉米育种团队为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合肥市庐州产业创新团队,西瓜甜瓜育种团队为合肥市“228”产业创新团队。
采取自主研发模式的项目由公司自主实施,申报品种审定和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归属公司;采取与科研单位合作育种的模式,由双方提前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在项目中的成果分享,所有权一般共同所有;联合开发的品种,一般品种权归属品种出让方,公司拥有经营权。公司控股子公司天豫兴禾专注于生物技术育种创新的研发,对种业公司提供的品种进行抗除草剂抗性引入并完成分子检测工作,根据双方合作协议收取服务费用、并参与种业企业合作品种推广后的销售收入分成及溢价。
(2)农化行业
丰乐农化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改善研发试验条件,设有研发中心,承担各类自研产品科研项目研究,研发成果的所有权归属公司;同时依托省内外科研院所各类产学研平台,联合新产品的研发,研发成果按照科技合同的规定,明确研发成果的归属和使用方式。
(3)香料行业
丰乐香料研发活动主要有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等模式,采取自主研发模式的项目由丰乐香料自主实施,申请专利权保护,专利权归属丰乐香料;采取产学研合作的模式,由双方提前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在项目中的成果分享,专利申请权归双方共有,项目的研发成果限丰乐香料使用。
7、种业审定品种的数量情况
2024年上半年,公司种业通过审定农作物新品种8个,其中水稻国审品种1个,玉米国审品种1个,玉米省审品种6个;获得品种授权7个,其中水稻5个,玉米2个;申请获受理玉米品种权5个。
8、制种产量及销售退回情况
9、公司商标、专利情况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共安排制种面积21.13万亩,计划总产量7,860.59万公斤,发生销售退回合计6555.26万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种业拥有国内注册商标192枚,国外注册商标11枚,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5项,国内发明专利24项,国外发明专利10项;农化行业拥有注册商标382枚,发明专利46项;香料行业拥有国内注册商标12枚,国外注册商标2枚,发明专利12项。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2个,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省级研发平台2个,为高产优质抗逆水稻种质创制及品种选育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省西瓜甜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实验室2000多平方米,配备了3730XL基因分析仪、7500FAST荧光定量PCR、ZAG超高通量SSR分析系统等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200多台,在水稻、玉米、瓜菜等作物上建立了先进的工厂化的商业化研发体系,构建了涵盖材料创制、组合测配、生态测试和品种试验、亲本提纯繁育、栽培技术研究、制种技术研究、分子辅助育种、质量控制等环节的商业化育种团队。种子产业现有研发人员161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62人。形成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竞争力强的科研人才队伍,水稻研发团队被评为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玉米研发团队被评为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合肥市庐州产业创新团队,西甜瓜研发团队被评为合肥市“228”产业创新团队。生物技术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研发团队荣获安徽省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公司着眼于前沿性、战略性技术的研发,加速先进技术的集聚整合,在水稻花培技术、玉米双单倍体技术、热带种质资源利用、非转基因抗除草剂技术、籼粳交繁制种等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将黄改种质与热带血缘种质融合创制黄热种质,选育高品质抗逆优势大单品“丰乐520”,并顺利通过国家审定;与国内核心生物技术企业开展合作,优势品种转育取得良好进展,公司两个玉米转基因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其中铁391K品种种植表现优异;水稻花培技术得到规模化、广泛化应用,自主创制或引进优质、抗病、耐旱、低镉、再生力强的新材料,籼粳交恢复系选育显现较大潜力;控股子公司天豫兴禾独创“基因超进化系统”、“自身基因优化育种”和“细胞进化”技术体系,为新品种改良提供育种“芯片”;优质高档小果型西瓜和优质高产酥瓜创制取得明显成效。
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国内十几所大院大所开展技术与品种合作,为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及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公司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李家洋院士团队、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等国内顶尖的科研院所成立“水稻联合育种创新研究院”,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紧密型合作研发机构,打造“1+N"合作模式,加快种质资源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其中由李家洋院士牵头组织研发、公司独家商业化推广的中科发早粳品种成为我国双季早粳稻“首台套”,弥补了双季早稻无粳稻的空白,可将优质新米的上架销售期提前2-3个月。
报告期,公司被评为“安徽省优秀企业技术中心”,申报政府科研项目3项,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5项,获得授权品种权7项,荣获合肥市职工创新成果特等奖1项,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有效转化成科技成果,行业位势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全资子公司丰乐农化是国家农药原药定点生产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设有肥东县“363”产业创新团队、合肥市“庐州产业创新团队”,创建省农林水工会“工匠创新工作室”,合肥市总工会“蓝领创新工作室”等,并承担安徽省关键技术科技攻关以及合肥市关键技术重大研发类项目;依托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合肥市化学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丰乐农化搭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了人才培养和技术进步高水平自主科研平台。企业聚焦发明专利产业化应用,截至2024年6月30日,丰乐农化拥有授权发明专利46个,14个发明专利实质审查中,其中8项发明专利获得安徽省专利优秀奖,发明专利“高纯度2,6-二氯喹喔啉的制备方法”等合成专利技术、“福美双-丙环唑复配杀菌剂”等农药制剂产品配方专利实现了产业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精喹禾灵原药、烟嘧磺隆原药等为代表的7个产品获得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丰乐农化在产品开发和专利产业化方面成绩显著,已取得国内农药、肥料登记证203个、境外农药登记证133个;参与58项国家、行业标准及5项团体标准的制定,精喹禾灵原药及乳油的检测方法成为国际农药分析协作委员会(CIPAC)准分析方法。丰乐农化是“中国石油化工企业500强”、先后获得“中国石油化工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安徽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称号,其研发中心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先进集体”。
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北丰乐依托“丰乐中科药肥联合研发中心”,针对现有设备进行多轮技改、针对各类新型特种肥料进行开发和市场验证。报告期,湖北丰乐成功申报磷肥技改发明专利;新特肥方面含菌复合肥、水溶肥、海藻水凝胶功能肥等在市场端取得实质性进展。
全资子公司丰乐香料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香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工大-丰乐香料生物工程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并与中国科技大学、上海香料研究所、南开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企业拥有药品、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生产资质和国内先进的加工、检测设备及工艺水平、检验检测能力,在国内薄荷脑生产企业中具有资质全、产品规格多的优势。企业先后荣获“中国轻工业香料行业十强”荣誉称号、“全国市场质量信用AA(用户满意)级产品”称号、“第九届安徽省专利优秀奖”及“安徽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荣誉称号。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品种研发和推广风险:种业的竞争核心是育种技术,但种业作为特殊行业,无论是改良品种还是新品种,从推广上量到产生效益都需较长周期,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效果、推出的品种能否符合届时的市场需求,并产生效益,均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应对措施:公司坚持自主科研和对外合作相结合的品种建设思路,加快品种筛选步伐,增加研发投入,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力度;通过引入高水平的生物技术创新团队,带动常规育种与高新技术的融合,丰富公司的产品类型,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率,提升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有效推进技术成果转化为市场效益。
2、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风险:农业的特性决定种子的生产对气候条件的敏感度较高,易受异常高(低)温、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若在制种关键时期遭遇自然灾害或重大病虫害,将直接影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应对措施: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做好田间生产监督与管控,提升制种技术水平,强化种子质量,提前做好异常天气的制种应对方案,减少对种子生产的不利影响。
3、安全和环保风险:公司农化产业的丰乐农化和湖北丰乐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废气、废物,生产用部分原料为易燃、易爆、腐蚀性物质,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高温、高压等工艺,对生产操作要求较高,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企业执行的环保标准更趋严格,企业在技术升级、环保设施、三废治理等方面的投入和支出将加大,以适应相关政策和部门的监管要求。
应对措施:公司积极关注相关政策变化情况,落实安全环保主体责任,加强过程管理,优化生产工艺,提高对化工项目建设和设施与技术的改进,不断提升环保治理水平,确保生产经营满足最新环保政策和安全规范要求。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