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航天应用产品、汽车电子产品、车联网及工业物联网、石油仪器设备、电力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

  • 产品类型:

    航天应用、汽车电子、物联网

  • 产品名称:

    石英挠性加速度传感器 、 精密制造 、 军用辅材 、 雷电与静电防护试验 、 光纤环圈 、 汽车传感器 、 电子控制产品 、 全液晶仪表 、 行驶记录仪 、 AIRIOT物联网通用平台

  • 经营范围:

    智能控制技术与产品、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电子产品、计算机软硬件及其它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及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进出口业务;在全国范围内从事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不含固定网电话信息服务和互联网信息服务)。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8-31 
业务名称 2024-06-30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销量:汽车仪表:境内(套) 22.90万 - - - -
产量:平台软件及感知设备(套) - 3.70万 - - -
产量:汽车电子(件) - 2.03亿 - - -
销量:平台软件及感知设备(套) - 3.89万 - - -
销量:汽车电子(件) - 2.08亿 - - -
产量:航天应用产品(套、件) - 6.68万 - - -
销量:航天应用产品(套、件) - 3.99万 - - -
产量: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仪表(套) - 16.47万 - - -
销量: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仪表(套) - 11.76万 - - -
产能: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仪表(套) - 20.00万 - - -
产能: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电子传感器(套) - 120.00万 - - -
产量: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电子传感器(套) - 69.41万 - - -
销量: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电子传感器(套) - 68.06万 - - -
销售收入: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仪表(元) - 5914.74万 - - -
销售收入: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电子传感器(元) - 9770.82万 - - -
平台软件及感知设备产量(套) - - 4.24万 4.90万 4.72万
平台软件及感知设备销量(套) - - 5.01万 3.93万 4.71万
汽车电子产量(件) - - 1.60亿 1.31亿 1.21亿
汽车电子销量(件) - - 1.54亿 1.30亿 1.23亿
航天应用产量(套、件) - - 7.32万 21.97万 -
航天应用销量(套、件) - - 13.89万 12.32万 -
新能源汽车仪表产量(套) - - 9857.00 - -
新能源汽车仪表销量(套) - - 9078.00 - -
电力设备产量(套) - - - - 5714.00
电力设备销量(套) - - - - 6144.00
石油仪器产量(套) - - - - 1531.00
石油仪器销量(套) - - - - 1126.00
航天应用产品产量(套、件) - - - - 1.37万
航天应用产品销量(套、件) - - - - 1.34万
车联网和工业物联网产量(套) - - - - 3.99万
车联网和工业物联网销量(套) - - - - 3.98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1.6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1.74%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7.54亿 11.08%
客户二
5.35亿 7.86%
客户三
3.26亿 4.79%
客户四
3.15亿 4.62%
客户五
2.31亿 3.3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6.3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4.15%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2.69亿 5.96%
供应商二
1.06亿 2.36%
供应商三
8970.52万 1.99%
供应商四
8737.17万 1.94%
供应商五
8584.98万 1.9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6.3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8.60%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8.80亿 15.39%
客户二
3.66亿 6.39%
客户三
1.92亿 3.35%
客户四
1.06亿 1.85%
客户五
9246.63万 1.6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8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9.45%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2.29亿 4.49%
供应商二
9251.40万 1.81%
供应商三
5715.26万 1.12%
供应商四
5256.97万 1.03%
供应商五
5089.07万 1.0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8.8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2.68%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10.15亿 17.56%
客户二
4.19亿 7.26%
客户三
2.08亿 3.60%
客户四
1.23亿 2.14%
客户五
1.23亿 2.1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4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1.16%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2.48亿 5.07%
供应商二
1.08亿 2.22%
供应商三
7166.17万 1.47%
供应商四
6348.62万 1.30%
供应商五
5392.61万 1.1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6.1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0.35%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6.33亿 11.89%
客户二
4.70亿 8.82%
客户三
1.93亿 3.63%
客户四
1.69亿 3.18%
客户五
1.51亿 2.8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0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9.27%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1.48亿 3.38%
供应商二
6841.53万 1.56%
供应商三
6764.26万 1.54%
供应商四
6661.52万 1.52%
供应商五
5586.50万 1.2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3.5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91%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7.64亿 12.92%
客户二
1.66亿 2.82%
客户三
1.54亿 2.61%
客户四
1.37亿 2.32%
客户五
1.32亿 2.2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6.4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3.15%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2.79亿 5.72%
供应商二
1.59亿 3.25%
供应商三
8359.08万 1.71%
供应商四
6694.96万 1.37%
供应商五
5415.72万 1.11%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以国防建设为己任,以创新发展、做实做强做好自身产业为途径,立足于航天应用、汽车电子、物联网三大产业领域,以核心技术进行应用扩展,持续推进航天国防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在更多领域实现高效益深度融合,目前已涉足军工、汽车、交通、石油、电力等多个领域。公司主要业务范围包括了以上各个领域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以及整体解决方案与运营服务,区域布局主要覆盖我国东部经济带、欧洲区域和线上线下营销网。  (一)航天应用  公司航天应用产品主要以加速度传感器、精密制造、航天辅材、测试测控设备为主要业务方向。公司加速度传感器等惯性器件的技术...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以国防建设为己任,以创新发展、做实做强做好自身产业为途径,立足于航天应用、汽车电子、物联网三大产业领域,以核心技术进行应用扩展,持续推进航天国防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在更多领域实现高效益深度融合,目前已涉足军工、汽车、交通、石油、电力等多个领域。公司主要业务范围包括了以上各个领域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以及整体解决方案与运营服务,区域布局主要覆盖我国东部经济带、欧洲区域和线上线下营销网。
  (一)航天应用
  公司航天应用产品主要以加速度传感器、精密制造、航天辅材、测试测控设备为主要业务方向。公司加速度传感器等惯性器件的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航天领域得到广泛使用,公司自主研发的加速度传感器以其精度高、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等特点,在以往的二十多年中,都是惯性导航系统主选产品,在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近十项科研成果获部级科学进步奖并取得多项专利。生产精密制造涉及舵机、伺服机构,生产涡喷发动机及舵机零、部件、吊舱天线伺服系统等产品。航天辅材主要为从事各型压接型、灌封型、焊接型、扁平编织型等多型航天电缆、电装的设计及生产。测试测控业务包括满足飞航产品的雷电与静电防护检测以及电气控制盒、地面测试设备、信息处理台等业务。公司加速度传感器成功助力神舟飞船、天舟货运飞船、空间站等国家重点工程任务,巩固了加速度传感器产品在载人航天工程领域的主导地位。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投入,扩大精密加工产业纵深布局、提高航天应用板块产能、提升过程设计开发能力,促进公司航天产品业务“两地两中心”区域战略布局的落地,更深入地践行了“科技兴企”和“人才强企”的发展战略,有效提升了企业形象,为公司航天应用业务板块和地方经济蓬勃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报告期内,受客户审价等多方因素影响,部分产品研制任务对应合同定价有所降低,同时,受质量控制要求提高导致成本上升,该业务毛利较同期有所下降。
  采购模式:公司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是系统设备、零部件、元器件、地面试验与测试设备等。原材料供应采用自行采购的方式,公司建立了材料采购合格供应商名册,对大额材料采购实行统一招标,确定合格供应商统一供货。
  生产模式:在航天应用产品领域,公司采取“生产+研制”相结合的模式为主。研制任务是根据单个客户的要求进行定制化研制并试生产,业务以独立项目的形式管理;生产任务则以提前备产、统筹均衡生产的模式,保障不同用户需求。
  销售模式:公司采用直销方式销售其航天应用产品。公司直接与最终用户签订销售合同或服务合同,按合同的约定向客户销售产品或提供技术服务。公司依托特定设备型号的牵引,与用户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共同搭建大战略共赢平台。
  报告期内,公司航天应用业务板块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汽车电子
  公司境内汽车电子业务主要以商用车为主,借助多年汽车电子产品研发生产经验,横向推广汽车仪表、车载显示终端、远程信息处理器(T-Box)、汽车行驶记录仪、车载逆变器五大系列产品,开启公司产品多元化发展的方向。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2024年1-6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0.5万辆和20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和4.9%。报告期内,公司境内汽车仪表上半年销售22.9万套,较上年同期的19.3万套,同比增长18.65%。
  公司境外汽车电子业务分为汽车电子传感器和电子控制产品两个方向。主营产品有座椅安全带提醒装置、乘员分级系统、生命感知传感器、自动驾驶传感器、手离方向盘探测系统和其他电子控制产品制造等。2024年1-6月全球汽车销量约4,210万台,较2023年同期增长3%。报告期内,公司乘用车汽车电子传感器销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9%,电子产品制造业务单元销量与2023年同期持平。此外,该业务报告期受到一定汇率波动影响,形成汇兑损失925万元,对当期利润产生影响。
  采购模式:公司仪表盘类产品生产用原材料主要是电子元器件、化学塑料产品等。原材料供应采用自行采购的方式。公司建立了材料采购合格供应商名册,对材料采购实行统一招标,确定合格供应商统一供货。公司传感器类产品采购的主要内容为生产所需原材料,包括电器元件、电缆线、基垫、银、石墨和粘合剂等,主要采购和原材料供应由公司与供应商签订统一的全球采购合同,统一采购价格。
  生产模式:公司仪表盘类产品的生产模式是以主要客户需求为导向,根据主机厂生产计划制订合理的生产预测与生产计划,采用ERP系统对产品的生产、采购进行统一规划。公司传感器类产品主要采用以销定产模式,客户定期将其需求计划提供给公司,公司根据客户的预计需求制定生产计划,并将生产计划分配至下属工厂。
  销售模式:公司仪表盘类产品采用配套供货模式。公司与主机厂签订配套供货协议,约定配套车型及配套份额,并按照主机厂整车销售计划提供配套产品,完成产品交付。公司传感器类产品采用客户经理(KAM)模式,对每个客户都有相应的客户经理与之进行对接服务,客户经理定期对客户进行拜访,深入全面地了解客户各种需求,并及时作出反馈。报告期内,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板块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
  (三)物联网
  公司建设的AIRIOT物联网平台,是一个符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与标准建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低代码物联网平台软件,提供综合性的物联网软件解决方案,为客户以及集成商提供最低成本,最高效的物联平台服务。AIRIOT智慧系统搭建平台具备五大引擎能力,包括数据采集与控制引擎、三维可视化组态引擎、业务流引擎、数据分析引擎、二次开发引擎,覆盖智慧物联项目全场景应用。面向物联网项目服务商、集成商提供便捷高效稳定灵活的产品服务能力,具备海量驱动能力、三维可视化能力、AI驱动能力、丰富的算法模型库,同时可无缝对接数字孪生。公司软件产品从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组态(低代码平台)向行业模板、行业案例、行业画面、行业咨询等多个领域扩展。在用户的不同需求周期转化成商业客户。目前服务用户覆盖30多个行业,在水务、电力、油田、工厂、智能制造等行业拥有优质客户。
  公司车联网业务在综合性智能化的“航天智慧车联网综合服务云平台”的基础上,自主开发了包括北斗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网络货运(无车承运人)智慧物流等车联网服务软件。基于北斗大数据研发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全过程监管平台”,实现了山东省多部门对危化品道路运输全过程的“联网监管、精准监管、高效监管、协同监管”的大监管格局,具有较好的示范效应和推广基础。车联网业务在山东、贵州、江西、宁夏市场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在云南、四川、新疆等省份进行布局。
  采购模式:公司生产用原材料主要是电子元器件、建设平台所需的软硬件产品、电力电工材料、电子工业产品等。原材料供应采用自行采购的方式。公司建立了材料采购合格供应商名册,对材料采购实行统一招标,确定合格供应商统一供货。
  生产模式:公司主要的生产和服务模式是以定制化业务模式为主,根据用户实际情况,协助用户分析其具体的系统应用需求,设计具体项目方案(包括项目实施技术方案、项目实施施工方案和采购计划等)。公司生产流程包括项目现场实施(包括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软件部署配置等);系统测试与试运行;工程验收、系统开通;售后服务。销售模式:物联网业务由于生产工艺和监测要求的不同,公司需要向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以满足特殊要求,公司产品销售采取直销为主,短期项目合作和长期战略合作相结合的销售模式。车联网销售包括平台系统服务销售、平台建设服务、终端产品销售。平台系统服务销售主要采取收取年费的收费形式,每年向公司运营管理的营运车辆收取一定额度的信息服务费,同时公司未来也将向营运车辆提供增值服务,收取增值服务费用。平台建设服务主要是直接面向企业、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等机构,提供移动或固定目标管理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发,独立项目定制化设计并建设,收取开发费用。北斗车载终端产品销售主要是将车载终端销售给“两客一危”等营运车辆,收取设备费用。
  报告期内,公司物联网业务板块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
  公司目前已形成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在航天应用产品、汽车电子、物联网三大业务板块上形成若干成熟产品。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经过多年发展与整合,目前已经形成以航天应用产品、汽车电子产品、物联网为主要业务板块,公司在各业务板块中形成的优势如下所述:
  (1)党建优势
  公司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加强党的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历次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努力将党建工作与公司治理、生产经营深融实融,为上市公司合规经营,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取得资本市场表现向好、生产经营平稳有序,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强化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领导作用,持续规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党委围绕经营发展目标与任务,坚持抓党建促发展,深化组织与作风建设,积极推动航天科技高质量发展。
  (2)技术优势
  公司在航天应用、汽车电子、物联网等领域具有成熟的技术、较强的研发团队以及领先的市场地位。拥有全球领先的电子制造能力,包括安全级汽车电子制造资质和相应的质量控制水平均保持全球领先水平。电子制造水平受到了客户和汽车行业认证机构的广泛认可。近年来,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持续稳定投入,先后承担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项研究课题。公司持续推进大学支撑计划,先后完成多家高校合作,并与多家行业龙头建立合作联系,覆盖石油、电力、水务等多个领域,形成产、学、研、用的创新发展机制,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将逐步增强。公司在国内高电压试验领域不断实现技术进步,多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核心技术竞争优势。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深入落实公司转型升级战略部署,加强创新研发,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强化战略站位,公司目前在各业务板块均积累了相关核心关键技术,具体情况如下:
  在航天应用领域,公司研制的惯导产品成功应用于国家首个动调陀螺平台惯导系统、全国产化激光捷联惯导系统,为多个系列产品实现远程精确自主导航奠定了基础。报告期内,该板块公司开展了多项关键技术攻关,高精度加速度计技术、国产化电源模块、高精度通用标准化IF转换电路、生产现场在线监测系统、通用测试设备平台、多参数地热远程动态监测系统等多项技术取得突破。
  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在汽车传感器细分领域里经过多年质和量的积累,在全球汽车行业被动安全领域,多个产品的技术是全球领先水平。与政府、科研机构密切合作,积极申请扶持项目,在前瞻技术领域培育发展新动能,与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卢森堡大学有科研合作项目。同时掌握以下核心技术:薄膜印刷传感、毫米波雷达成像、微型步进电机驱动、液晶显示器驱动、位置定位、高清视频采集播放、嵌入式Linux和Android操作系统、车载蓝牙、WIFI通讯、地图导航、手机互联、人机交互、终端数据采集、平台大数据处理架构等技术。
  在物联网领域,公司搭建了航天智慧车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北斗车辆指挥调度监控系统、智慧畜牧监控服务平台、车联网智能监控云平台、无车承运人平台、北斗数据分中心、第三方监控平台等多个平台,实现了基于平台功能的运营服务、数据传输、存储等相关技术,掌握了基于4G视频监控的图像识别、驾驶行为分析等关键技术。公司建设的AIRIOT物联网平台是一个符合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与标准建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低代码物联网平台工具,自主研发自主可控,AIRIOT将各个行业领域积累的经验输出为丰富的行业模板,覆盖智慧项目全行业全场景。
  (3)市场优势
  公司凭借优秀的产品研发能力、可靠的品质保障、及时的产品交付、完善的售后服务,为客户提供高效综合的解决方案。公司客户包括宝马、奔驰、大众、现代起亚、尼桑、雷诺等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以及瓦雷奥、奥托立夫、施耐德电气、通用电气等国际汽车及电气设备生产商,一汽集团等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国内各大电力研究院所以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相关企业。公司在国内高电压试验检测设备行业中,已经成为领军企业,主要产品远销美国、英国、德国等三十五个国家和地区,遍布全球五大洲;在国内市场上的客户包括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许继电气等多家电力和央企集团公司以及上市公司,在国际市场上被ABB、ALSTOM、AREVA、SIEMENS、TOSHIBA等国际著名的高电压厂商所采用。公司其他业务涉及的各行业均积累了较多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为公司持续、稳健经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物联网服务用户覆盖三十多个行业,在水务、电力、油田、工厂、智能制造等行业拥有优质客户。
  (4)股东优势
  航天科工集团系国家级、战略性、高科技、创新型企业集团,以“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为企业使命,近年来以军工技术为基础,聚焦强军首责、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产业发展与协同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并形成众多军用和民用高技术产品;航天三院承接航天科工集团企业使命,以提升协同发展水平和产业化发展能力为突破口,近年来在飞航事业领域亦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航天科工集团和航天三院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和基础工业的重要支柱性力量,技术实力雄厚,已在品牌、技术、市场、产品、管理等多方面形成独具科工特色的竞争优势,并形成较大规模优质资产。大股东的政府协调能力、品牌影响、技术实力、市场资源、管理经验能够为公司发展保驾护航。公司将以发展规划为指导,采用精品策略和低成本策略相结合的方式,借助公司本身的军工血缘,通过提供贴身式的快速响应优质服务,发挥系统内的先进优势,取得技术支持,不断巩固强化现有配套业务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拓展航天应用配套业务市场。
  (5)品牌优势
  航天工业资金密集、技术复杂、高度综合、广泛协作,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作用的战略性高新技术基础产业,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和科技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航天精神亦是国民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在公司发展历程中,一直将航天品牌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公司打造的“高科技、高质量”等品牌内涵,为公司在多个项目的市场拓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行业波动风险
  公司航天应用、汽车电子及物联网均存在一定的行业波动风险。其中航天应用业务以国防配套为主,受国防产品采购周期的影响。航天产业的景气程度,与宏观经济形势及国家航天战略息息相关,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未来国家对航天产业的政策有所调整,则公司航天应用产品收入存在波动的风险。由于航天应用业务周期较长,部分业务或产品在最终审价完成前,公司以与客户所签署合同约定的暂定价格确认收入,若公司产品暂定价格与最终批复价格存在较大差异,则导致公司该板块未来营业收入及毛利率等经营数据存在波动风险。
  2.市场竞争风险
  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及多产品降价,产品销售收入规模和利润水平将受到一定影响。同时,随着航天应用产品研制生产准入条件的改变,民营企业在规模、交付质量、产品交付进度都有着很强的竞争力,对公司航天应用业务带来一定的挑战。受多重因素影响,国内商用车市场复苏存在不确定性。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积极进行技术和产品研发,应对外部市场竞争的常态化态势;加快在手合同的订单产品交付进度;优化供应链,向上游传递经营压力,降低采购成本。
  3.汇率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在欧洲、美洲及亚洲等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均开展业务,主要客户分布于全球多个国家。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产品销售结算货币涵盖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等多种货币。因此,如果实际经营过程货币汇率出现较大波动,公司将形成较大汇兑损益并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国际主要外汇交易市场或银行均提供了成熟的规避外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金融衍生交易产品,包括期权、远期合约、利率掉期等,公司以套期保值为目的开展金融衍生品业务规避汇率及利率波动风险。
  4.资产减值风险
  公司各业务板块经营情况受市场竞争态势及行业政策影响,市场需求可能出现重大变化。公司每年年度终会根据公司各项资产状况进行减值测试,包括但不限于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公司资产若出现减值迹象,可能会出现资产减值风险。公司充分关注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实际经营状况等的变化因素,及时识别是否存在可能发生资产减值的迹象,按照会计准则要求开展减值测试、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公允反映资产价值。同时,开拓市场抢订单,增收节支,提升经营质量,防范减值风险。
  5.不可抗力风险
  在公司日常经营过程中,无法排除因自然灾害、地缘冲突等不可抗力事件对公司各业务板块的市场需求、供应链及生产交付能力造成一定影响。鉴于公司经营规模逐步扩大,以及境外经营实体的不断发展,公司面临的上述风险也相应增加。公司积极制定灾害应急响应预案,统筹调配各类资源,尽最大努力保障员工生命及公司财产安全;公司将密切关注各经营单元所在地区的政府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化,建立预警机制。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