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以IDC(互联网数据中心)、CDN(内容分发网络)、APM(应用性能管理)为主的互联网基础云服务。

  • 产品类型:

    网络通信服务、虚拟专用网服务、通信网络建设技术服务

  • 产品名称:

    IDC服务 、 CDN服务 、 APM服务 、 专线服务 、 虚拟专用网服务 、 机柜出租服务 、 其他服务 、 通信网络建设技术服务

  • 经营范围: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互联网接入及相关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其他互联网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其他信息技术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呼叫中心;计算机及通信工程管理服务;设备租赁、批发。(涉及许可经营项目,应取得相关部门许可后方可经营)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15-04-03 
业务名称 2014-12-31 2013-12-31 2012-12-31 2011-12-31
呢绒面料库存量(米) 34.35万 31.52万 24.67万 15.38万
色织布库存量(米) 0.00 0.00 30.70万 34.59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0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9.26%
  •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
  • 北京基石泰来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8863.50万 17.20%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4315.53万 8.3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
3722.27万 7.22%
北京基石泰来科技有限公司
1887.74万 3.66%
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
1450.40万 2.8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7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6.27%
  • 航天云网科技发展公司
  • 厦门风潜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
  • 百思博睿(横琴)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互联网数据事业部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航天云网科技发展公司
8411.64万 12.78%
厦门风潜科技有限公司
2686.42万 4.0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
2622.73万 3.99%
百思博睿(横琴)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1990.75万 3.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互联网数据事业部
1573.11万 2.3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9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6.79%
  •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 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
  •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 北京市市政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5256.20万 7.3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4858.14万 6.76%
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
3334.28万 4.64%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3225.88万 4.49%
北京市市政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578.79万 3.5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5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1.67%
  • 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市电话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
  • 北京科云绿谷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杭州云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6525.47万 9.05%
北京市电话工程有限公司
3078.19万 4.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
2728.77万 3.78%
北京科云绿谷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1747.80万 2.42%
杭州云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546.09万 2.1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7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1.3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11亿 12.75%
第二名
5106.07万 5.84%
第三名
4258.54万 4.87%
第四名
3648.56万 4.17%
第五名
3220.15万 3.6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1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7.94%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755.88万 5.93%
第二名
2594.34万 4.10%
第三名
1765.62万 2.79%
第四名
1618.74万 2.56%
第五名
1617.74万 2.5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1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6.53%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7262.15万 8.81%
第二名
5542.54万 6.72%
第三名
3316.69万 4.02%
第四名
2945.89万 3.57%
第五名
2811.26万 3.4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9489.63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6.18%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912.35万 4.97%
第二名
2473.58万 4.22%
第三名
1466.95万 2.50%
第四名
1328.94万 2.27%
第五名
1307.80万 2.2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3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7.6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13亿 12.49%
第二名
6692.27万 7.43%
第三名
6021.72万 6.68%
第四名
5531.72万 6.14%
第五名
4376.80万 4.8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6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8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816.38万 4.98%
第二名
3716.51万 4.85%
第三名
3079.15万 4.02%
第四名
3018.15万 3.94%
第五名
2378.66万 3.10%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快、辐射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的比重要达到10%。规划中提出: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有序推进骨干网扩容,协同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和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前瞻布...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快、辐射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的比重要达到10%。规划中提出: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有序推进骨干网扩容,协同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和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6G)网络技术储备,加大6G技术研发支持力度,积极参与推动6G国际标准化工作。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协同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区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数据中心集群,结合应用、产业等发展需求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进云网协同发展,提升数据中心跨网络、跨地域数据交互能力,加强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能力,强化算力统筹和智能调度。按照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的原则,持续推进绿色数字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数据中心节能改造,持续提升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升级:稳步构建智能高效的融合基础设施,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水平。高效布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提升支撑“智能+”发展的行业赋能能力。建设可靠、灵活、安全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支撑制造资源的泛在连接、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数字中国建设体系化布局更加科学完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数字化发展更加协调充分,有力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高升控股不断完善综合云服务产业链,围绕“资源、平台、应用”三个方面,为客户提供“云、网、端”一体化综合云服务及解决方案,打造中国领先的综合云服务提供商。
  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括:
  1、基础资源:
  (1)IDC运营业务是通过公司现有资源、整合电信运营商资源、第三方机房资源,向客户提供机柜、服务器、带宽等服务。
  (2)CDN业务主要是在各地机房内投入服务器和网络设备,通过利用公司CDN调度平台和负载均衡管理系统,以及边缘服务器来提高客户网站的服务承载能力和安全性,从而避开互联网上有可能影响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的瓶颈和环节,使互联网内容传输更快、更稳定,同时也加速了用户的访问效果。
  (3)虚拟专用网服务通过基于其覆盖全国范围的大容量虚拟专用网及运营支撑系统,为客户提供IT基础资源中的网络连接服务,满足自身平台对资源的需要,同时也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可视化网络服务。
  2、平台服务:
  (1)高升融合云平台可实现全球主流公有云资源一站式接入;实现多公有云、多私有云平台统一管理和运营;为企业提供端到端的云、端、应用全链路性能监测与优化服务;一站式云交换智能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云专线、企业专网、SD-WAN网络智能化自助服务。
  (2)多云与混合云一体化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多数据中心私有云和多厂商公有云,实现跨云容灾、监控管理、自动化运维和成本优化服务,从而简化管理,提升效率。
  (3)IT运维平台,可定制化开发测试流程;集成IaaS平台、PaaS平台、运维平台等系统功能,统一调度编排资源,完成IT资源申请、运维、监控、回收;多系统统一管理入口;实现集中式管理、可视化管理,提高IT应用的可靠性、安全性,同时提升IT运维的效率,降低企业IT运维成本。
  (4)大数据决策与可视化平台,以大数据、AI和数据可视化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决策与可视化产品。通过将海量运维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以数据采集和计算为核心,以业务数据自定义可视化为导向,为用户提供高度灵活的数据采集分析体验,定制化实现客户业务功能需求。包括: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工地、智慧园区、智慧商圈、智能制造等场景。
  (5)通信及信息领域规划咨询、方案设计、建设施工一站式服务,包括一是移动通信网络、数据中心、光纤网络等通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智慧城市各个领域及政企信息化以及两大领域的咨询、勘察、设计、集成、施工等技术服务。
  (6)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面向工业互联网产业的高安全、高响应速度的综合云服务平台;同时基于一物一码的产品数字化身份管理,为持有品牌的企事业单位提供品牌保护、产品追溯、窜货管控、数据分析、智能营销等信息化服务的工业互联网物码平台。
  (7)融媒云平台,以政府地方融媒中心、各级媒体机构、垂类兴趣俱乐部内容为核心,以云计算、区块链、AI、云视频等技术保障,提供版权认证、媒资管理、内容交易、撮合服务、维权支撑、内容风控和专业工具等全方位的运营服务平台,建立创作者社区,建立开放应用生态。
  3、产业应用:
  (1)以工业互联网园区企业及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目标,满足工业企业的一体化应用服务需求,提供工业数据脑仓、AI服务。
  (2)针对于企业客户及行业客户的媒资管理需求、商业直播需求提供企业融媒体服务及直播服务。
  (3)联合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打造数字版权云平台,为广大创作者提供版权交易、保护和综合服务平台。同时基于平台的运营及推广共同打造“美丽中国我的家乡”IP运营,牵引地方政府及企业对活动的主办及落地。
  (4)基于大数据决策与可视化底座,推出了数据智能推荐系统,成功中标中国经济信息社5G融媒体应用平台拓展-政务服务项目,大数据智能推荐系统与政务业务平台结合,实现政务和资讯对目标用户的精准推送。
  (三)公司产品市场地位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构建国家数据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各级数据统筹管理机构。推动公共数据汇聚利用,建设公共卫生、科技、教育等重要领域国家数据资源库。释放商业数据价值潜能,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开展数据资产计价研究,建立数据要素按价值贡献参与分配机制。可以看到,数据作为数字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核心资源,已成为数字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场景对数据应用而言是回归初心和开启未来的起点。”数据从场景中来,再回到场景中去,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将进一步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增强经济发展动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保障。数据业务离不开以下四个环节:一是分布式存储环节,即分布式数据中心或IDC;二是数据的交易、应用依托各个场景,在与社会各行业产生丰富的交互和应用时,每一个交互场景和底座下需要一个安全、稳定、高效的网络支撑;三是算力网络,既是东数西算的核心网络,又是数字交易核心的底座支撑;四是AI,AI的基础是算力网络和数据,只要有了足够的算力、优良的算力网络支撑和数据就会形成优良的AI应用。公司围绕数据业务四个环节,秉承“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技术创新以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为研发方向,交付方式最大化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市场销售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突破,主动应变、坚持创新、实现与合作伙伴的“共赢”发展,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积累了大批行业龙头和知名企业客户,实现了多个标杆项目和批量化的交付,形成了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在整体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公司的市场占有率逐年稳步提高,展现出较强的行业竞争力。
  (四)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发挥公司产业链的优势,围绕“资源、平台、应用”三个方面,提供全产业链一体化综合云服务及解决方案。
  2、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产品升级,保持细分领域竞争力。
  3、持续进行内部精益管理,不断进行成本优化、减员增效、节能降耗,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4、与行业内主流云服务供应商深度合作,充分发挥自身行业优势,拓宽产品类型,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云计算服务。5、在传统可研、设计服务基础上升级咨询能力,强化在通信网络与数字化咨询服务能力,挖掘跨域集团企业新型综合组网和云化咨询服务。
  6、在政企数字化服务领域有所作为,强化“数据”资产化解决方案能力,深耕政企客户“数据”价值的变现服务,提供政企数字化升级解决方案。
  7、智慧服务及平台实施落地,基于5G+IOT等网络技术积累和数字化服务基础研发“物联运营支撑平台”;基于数据管理与数据服务方面的知识积淀与解决方案能力研发“数据服务能力平台”。
  今年以来,我国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经济运行呈现恢复向好态势,转型升级扎实推进,但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需加力。
  1、数据中心方面
  纵观中国IDC市场发展历程,2022年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东数西算”工程启动元年,同时也是数据中心产业发展重要转折之年,行业内外对产业发展的认识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高速”到“高质量”,从“唯需求论”到从绿色、安全、精细运营等诸多方面推进供给侧优化,中国IDC市场正迈向高效集约、绿色低碳、安全可靠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中国IDC市场增速放缓,行业发展进入到转型期。公司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行业环境,不断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在上云咨询、解决方案、公有云迁移、运维等MSP服务方面为行业客户提供咨询、迁移、运维管理等一站式云服务,加强与行业内主流服务商的合作,推动千行百业上云,共建、共创、共赢一条发展路径,从而加强企业在云网融合方面的竞争力。同时,公司加强政企行业市场开发,拉动IDC资源销售;进一步强化IDC与虚拟专用网等产品之间的协同效应,推动内部多产品资源共享,将综合发展动能转化为各产品的业绩增长。
  2、网络通信方面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加速,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等向纵深展开,我国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的服务范围已经扩展到金融、体育、医疗、电力、交通等行业。根据近年来出台的发展规划等政策,国家始终高度重视通信产业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仍将对通信网络服务行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建设、通信技术服务与互联网、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新技术加速融合,进一步促进社会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化技术在城市运行、政务服务、社会治理、金融服务、生态保护、交通运输、旅游服务等行业及领域广泛应用,带来社会信息化、行业垂直应用等新增需求和巨大应用及服务市场。这些变化使得各行业对通信及信息技术服务的需求亦持续扩大,为通信技术服务行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鼓励下,国内通信基础设施将迎来新一轮升级建设周期。通信技术服务作为通信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将从本轮产业新周期中收益,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借助国家政策支持的有利条件,公司将合理利用自身于资本市场中的优势。一是在传统可研、设计服务基础上升级咨询能力,拓展政企行业解决方案咨询、标准规范研究、顶层设计与规划等发挥全专业通信技术积累和边缘计算技术创新等资源优势,挖掘跨域集团企业新型综合组网和云化咨询服务。二是在政企数字化服务领域有所作为,围绕社会综治、工业互联、数字城市三大核心,面向“行业垂直+云化资源四位一体发展+数据中心+安全保障”趋势,提供综合方案与集成实施服务,围绕数据治理、数据可视、数据服务三大焦点,强化“数据”资产化解决方案能力,深耕政企客户“数据”价值的变现服务。
  3、工业互联网方面
  2023年7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23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在开场时提出:今年以来,工业经济恢复向好,信息化发展平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积极成效。其中信息通信业赋能作用持续提升,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纵深推进,标识解析体系服务企业超27万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240家。工业互联网产业在各地已经成为发展热点。浪潮集团、阿里巴巴、树根互联等工业互联网行业企业已多地落地布局,工业互联网产业竞争对手较强劲,竞争激烈。公司借助航天云网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影响力,进入工业互联网领域,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通过物码平台将企业设备、部件、产品联网,实现跨地域、跨行业、跨企业的信息查询和共享。
  4、融媒体方面
  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结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大数据正在帮助融媒行业建设以全域、开放、协作、共享为目标的深度融合体系,将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力量灌入到历史根基深厚的融媒行业中,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提升融媒移动端在主流舆论阵地的关键价值。公司基于现有IAAS云平台、融媒云平台、直播平台,结合新华社、中经社行业渠道优势,提供包括但不限于针对全国2800+地方融媒中心及省、市级融媒中心的“新华融媒云”SAAS产品及平台服务。同时利用公司融媒云产品平台,公司紧抓文旅复苏大趋势,积极投身景区影像融媒产品开发,目前自研完成“高升拍拍1.0”产品。
  5、绿色低碳方面
  2022年6月23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提出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一系列具体目标,到2025年,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70%以上,新增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达到80%以上,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优于1.3,工业领域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
  2022年7月7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新能源零碳产业园作为新型的产业基础服务平台,属于战略性新兴行业领域,行业整体处于初创期,但随着零碳概念大火,以此为主题的产业园区和相关平台建设已成新风尚。从地方政府到能源企业热情高涨,纷纷定政策、出投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数十个省份出台了与之相关的政策文件,部分地区更有了试点落地。公司把握低碳经济的发展,成立合资公司,发力绿色低碳产业,提升公司整体市场地位和综合竞争力。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作为产业布局较为完善的综合云服务提供商,公司在产业链资源、资质、人才体系、市场客户资源、技术研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1、产业链资源整合优势
  (1)强化云网融合能力,服务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新基建”,公司围绕“云网资源”,一方面,构建多云接入、多云管理、统一运营的云网融合服务,完善云网资源的平台化、自动化、服务化的能力;另一方面,面向行业提供包括企业上云专网、企业办公专网、企业生产专网、视频会议专网在内的云网连接产品。
  (2)围绕云网资源及服务优势,赋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
  针对工业互联网产业,一方面,公司将整合资源、应用、数据以及服务方面的优势能力,打造面向工业互联网产业的综合云服务平台;另一方面,与工业互联网头部企业合作,构建面向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园区IDC、区域边缘云、商密专网、产业大数据平台、工业应用等在内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3)以云网资源为基础,打造“专网+视频能力”平台,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依托公司现有全国IP传输网络资源,建立以视频应用为核心的专有承载网络,以视频技术能力为基础,构建面向行业的高质量视频通信及互动产品,满足企业在视频会议、企业直播、企业培训等业务场景的灵活性需求。同时,面向行业提供视频通信、指挥调度、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解决方案。
  (4)企业级融媒平台赋能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结合公司现有云基础产品、融媒云产品、直播产品及区块链产品开发,建设企业级融媒体平台,赋能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商业直播、短视频交易、AR/MR、云视频呼叫中心、企业舆情中心等服务。
  (5)基于大数据决策与可视化产品,助力行业智慧化建设
  依托公司现有大数据决策与可视化产品能力,结合大数据、AI和数据可视化技术,构建智能决策与可视化平台,提供面向行业的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工地、智慧园区、智慧商圈、智能制造等场景的智能大数据解决方案。
  (6)多维度的综合性咨询服务+集成实施
  立足通信技术服务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自身通信行业技术优势,逐步向智慧行业领域开拓,面向政企行业客户,向除网络解决方案以外的运营管理、内部信息化、整体数字化等更广泛领域多维度咨询服务+集成实施延伸。
  2、资质和品牌优势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同时,及时提高和规范企业内部的资质等级标准和管理水平,使企业市场准入得到保障,增强客户信任度。公司在IDC、CDN、SD-WAN等业务上历经十几年积累,运营资质齐全,并在发展中积累了众多政企行业客户及广电、运营商、互联网等类型客户,拥有丰富的服务经验,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公司拥有电子通信广电行业((通信工程类)有线通信、无线通信、通信铁塔)专业甲级、工程勘察专业类(工程测量)甲级、建筑业企业资质(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业务领域涉及通信规划设计、工程咨询与勘查等行业。
  3、管理团队及人才优势
  公司根据战略规划、行业转型与业务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吸引了云网各类技术研发人才及经营管理人才。通过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专业管理人才、优化内部管理架构、加强公司治理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扩充了管理团队,提高了管理层的管理能力。现有管理人员拥有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对客户需求及产业发展具有较深的理解与研判能力,具备敏锐的市场嗅觉,能快速把握行业市场趋势及需求,顺应政策及行业市场的变化,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公司逐步整合产业链资源,公司通过引进人才,优化现有组织架构,组建了面向工业互联网的专业技术团队,依托公司全产业链的布局优势,塑造核心竞争壁垒。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已形成了一支专业配置完备、年龄结构合理、工作经验丰富、创新意识较强的优秀团队。
  4、市场及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立足于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深厚的研发实力、持续的创新能力、健全的客户服务体系,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积累了大批行业龙头和知名企业客户,实现了多个标杆项目和批量化的交付,形成了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客户服务方式上采取标准化与定制化相结合,高效灵活地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综合云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分布于全国的技术服务团队,采用区域化经营、集中式管理及本地化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助于将各项服务有力地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5、技术优势和研发能力
  公司拥有一批研发能力强、研发经验丰富的团队,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CDN、SDN、SD-WAN、企业应用数字化等领域已实现多项自主创新技术成果,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园区、物联网、元宇宙等新兴市场中展现了极强的技术优势与综合实力。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在融媒体平台、直播产品、版权平台等平台的开发和技术方向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促进行业的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已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256项。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一)宏观经济风险及应对措施
  我国经济发展遇到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对各行业造成一定程度扰动。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国际上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可能导致我国IT需求和信息消费下降,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发展将面临更多挑战。公司将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继续坚定执行业务创新与数字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升整体竞争优势,积极主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二)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综合云服务广阔的发展前景及其在云生态中的重要地位吸引着众多投资者及企业争相布局。同时,大型云服务企业不断强化生态体系建设,各类综合云服务相关新产品不断涌现,综合云服务市场未来竞争将不断加剧。针对此类风险,公司加强区域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最大化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紧跟国家政策、行业趋势,紧跟客户需求对自身服务做出调整,及时进行技术升级,努力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和市场,降低市场竞争风险。
  (三)业务模式变化及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
  当前业务规划对集团经营、业务管理、项目组织等运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针对此类风险,公司将根据发展情况,通过引进专业管理人才、优化内部管理架构、组织培训等手段,提高管理层管理能力,实施科学高效管理,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四)技术发展带来的技术革新风险
  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用户需求的快速变化,互联网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服务不断涌现,如果公司不能跟随相关技术的革新,适应快速的环境变化,及时优化丰富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将使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公司将立足综合云服务提供商的定位,紧密关注前沿技术的变化导致的客户需求变化,推陈出新,满足各类政企客户的需求,促进公司业务长足发展。
  (五)其他风险警示风险
  因公司存在违规对外担保和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公司股票于2019年3月28日开市起被实行其他风险警示。
  公司通过司法判决、原实控人清偿、现任大股东收购债权并豁免公司责任等方式已经解决了部分违规担保,目前仍有案件在诉讼中,公司聘请专业律师积极应诉,并督促原实控人尽快清偿,以彻底解决公司违规担保和资金占用问题。部分涉及的违规担保债权人尚未起诉,公司正积极与相关债权人谈判并寻求和解。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尚未解决违规对外担保和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公司股票仍被实行其他风险警示。
  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