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和新型电化学储能。
智能电网业务、新型电化学储能业务
标准仪器仪表 、 智能电表 、 智能配电网一二次产品和设备 、 液冷和风冷集装箱式储能系统 、 液冷和风冷工商业储能一体机 、 集中式储能双向变流器 、 光储一体变流器 、 储能变流中压集成系统 、 储能双向DCDC变流器系统 、 BMS电池管理系统 、 EMS能量管理系统 、 O&M运维系统
一般经营项目:电力测量仪器仪表及检查装置、电子式电能表、用电管理系统及设备、配电自动化设备及监测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自动化生产检定系统及设备、自动化工程安装、智能变电站监控设备、继电保护装置、互感器、高压计量表、数字化电能表、手持抄表器、手持终端(PDA)、缴费终端及系统、缴费POS机及系统、封英中高压开关及智能化设备、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及充/换电设备及系统、电动汽车充/换电设备检定装置、箱式移动电池储能电站、储能单元、高中低压变频器、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设备、电力监测装置和自动化系统、无功补偿器(SVG/SVC/STATCOM)、风电变流器、光伏逆变器、离网/并网光伏发电设备、离网/并网光伏电站设计、安装、运营;射频识别系统及设备、直流电源、逆变电源、通信电源、UPS不间断电源、电力操作电源及控制设备、化学储能电池、电能计量箱(屏)、电能表周转箱、环网柜、物流系统集成(自动化仓储、订单拣癣配送)、自动化系统集成及装备的研发、规划、设计、销售、技术咨询及技术服务(生产项目由分支机构经营,另行申办营业执照);物流供应链规划、设计及咨询;自动化制造工艺系统研发及系统集成;软件系统开发、系统集成、销售及服务;软件工程及系统维护;能源服务工程;电力工程施工、机电工程施工、电子与智能化工程施工、承装(修、试)电力设施;电子通讯设备、物联网系统及产品、储能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监控系统、储能能量管理系统、直流电源系统、电动汽车BMS系统、电动汽车充电站监控系统、高压计量箱、直流电能表、四表合一系统及设备、通讯模块、电子电气测量设备及相关集成软硬件系统、气体报警器、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电动汽车充电运营、风电系统及设备、光伏系统及设备、储能设备、高压开关设备、高低压成套设备、智能控制箱、自动识别产品、光伏储能发电设备、雕刻机、变频成套设备、动力电池化成测试装置、高压计量设备的研发、生产(生产项目证照另行申报)及销售;智慧水务平台及水表、气表、热量表的生产、研发及销售;微电网系统与解决方案、新能源充放电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自有房屋租赁;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经营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许可经营项目:塑胶产品二次加工;模具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电动汽车充电运营、离网/并网光伏电站运营(根据国家规定须要审批的,取得批准后方可经营)。
业务名称 | 2024-06-30 | 2023-12-31 | 2023-06-30 | 2022-12-31 | 2021-12-31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个) | 65.00 | 89.00 | 48.00 | 121.00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个) | 145.00 | - | 68.00 | - | - |
产量:储能设备(兆瓦时) | - | 971.00 | - | - | - |
产量:电气产品(台/套) | - | 614.29万 | - | - | - |
销量:储能设备(兆瓦时) | - | 1011.00 | - | - | - |
销量:电气产品(台/套) | - | 653.31万 | - | - | - |
专利数量:申请数量(个) | - | 185.00 | - | 145.00 | - |
订单金额:新增订单:电表:境外(元) | - | - | 3.60亿 | - | - |
工业产量(台/套) | - | - | - | 537.79万 | 607.37万 |
工业销量(台/套) | - | - | - | 513.85万 | 713.24万 |
项目金额:中标金额:南方电网2022年计量产品框架招标(元) | - | - | - | 2.75亿 | - |
项目金额:中标金额:国家电网2022年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招标(元) | - | - | - | 6.94亿 | -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3.42亿 | 31.95% |
第二名 |
1.73亿 | 4.13% |
第三名 |
1.70亿 | 4.04% |
第四名 |
1.37亿 | 3.26% |
第五名 |
1.36亿 | 3.2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5.68亿 | 23.76% |
第二名 |
6162.79万 | 2.58% |
第三名 |
5070.73万 | 2.12% |
第四名 |
3724.59万 | 1.56% |
第五名 |
3576.74万 | 1.50%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3.59亿 | 10.14% |
第二名 |
1.03亿 | 2.90% |
第三名 |
9453.59万 | 2.67% |
第四名 |
9057.34万 | 2.56% |
第五名 |
8717.62万 | 2.4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6.01亿 | 22.48% |
第二名 |
5051.33万 | 1.89% |
第三名 |
4885.74万 | 1.83% |
第四名 |
3857.33万 | 1.44% |
第五名 |
3841.25万 | 1.44%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14亿 | 3.57% |
第二名 |
8612.80万 | 2.69% |
第三名 |
8558.99万 | 2.68% |
第四名 |
8276.67万 | 2.59% |
第五名 |
8158.63万 | 2.5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8508.13万 | 3.93% |
第二名 |
6184.19万 | 2.86% |
第三名 |
3423.81万 | 1.58% |
第四名 |
2651.44万 | 1.23% |
第五名 |
2367.74万 | 1.09%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9592.41万 | 2.87% |
第二名 |
9576.03万 | 2.87% |
第三名 |
8623.98万 | 2.58% |
第四名 |
8189.32万 | 2.45% |
第五名 |
7983.32万 | 2.3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6006.20万 | 3.60% |
第二名 |
5102.16万 | 3.05% |
第三名 |
4124.55万 | 2.47% |
第四名 |
3056.91万 | 1.83% |
第五名 |
2773.63万 | 1.66%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03亿 | 3.23% |
第二名 |
9767.98万 | 3.06% |
第三名 |
9556.64万 | 2.99% |
第四名 |
8311.27万 | 2.60% |
第五名 |
7260.74万 | 2.2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5283.28万 | 3.01% |
第二名 |
4121.12万 | 2.35% |
第三名 |
3337.36万 | 1.90% |
第四名 |
2724.34万 | 1.55% |
第五名 |
2536.74万 | 1.45% |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模式、业绩驱动因素 1、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以能源的发、配、用、储产品业务为核心,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能源领域的综合服务商,主要业务涉及智能电网和新型电化学储能领域。 (1)智能电网业务 智能电网板块业务是公司的核心基础,核心技术是高精度量测技术、边缘计算技术、电力系统保护控制技术和一二次融合技术,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产品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标准仪器仪表、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和智能配电网一二次产品和设备。 A、标准仪器仪表。包括高精度交直流电力测量、计量检定用标...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模式、业绩驱动因素
1、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以能源的发、配、用、储产品业务为核心,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能源领域的综合服务商,主要业务涉及智能电网和新型电化学储能领域。
(1)智能电网业务
智能电网板块业务是公司的核心基础,核心技术是高精度量测技术、边缘计算技术、电力系统保护控制技术和一二次融合技术,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产品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标准仪器仪表、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和智能配电网一二次产品和设备。
A、标准仪器仪表。包括高精度交直流电力测量、计量检定用标准仪表和标准源、各类电力设备检定装置、新一代柔性自动化检定线及配套立体仓库,主要用于电网各级计量院和自动化检表线,为智能电表、智能终端、智能开关和电动汽车充电桩提供智能检定服务。
B、智能用电设备。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各种标准的智能电表、通讯模块、电表箱、用电信息采集装置及提供AMI解决方案。
C、智能配电网一二次设备。为智能配电网建设提供一二次融合柱上开关、一二次融合环网箱、智能配电终端、故障指示器、柱上开关、环网箱、配电变压器和高低压配电柜。
(2)新型电化学储能业务
公司新型电化学储能业务主要产品包括能量型储能系统、功率型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一体机、集中式储能系统、储能双向变流器、光储一体变流器、中压变流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EMS能量管理系统。主要应用场景有:独立储能电站、火电厂联合调频、新能源配套储能、电网输配电拥堵缓解、输配电安全支撑、工商储调峰、用户侧峰谷套利、虚拟电厂现货市场套利等。
2、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采取“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的经营模式,在销售产品的同时,更注重寻求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提供售后服务、运维服务,不断提升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3、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业绩驱动因素主要来自行业发展推动、客户需求推动、公司内部管理的精细化运作、核心竞争力或服务能力提升带来的商业机会等。受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公司所处行业拥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公司积极参加电网公司、省级能源企业、地方电力公司以及海外电力公司等客户的招投标活动;积极开拓非电网市场;通过战略合作、科技项目、运营服务、代理商合作等方式获得客户以及同行订单。经过多年深耕发展,公司产品已实现从功能终端向智能化终端、从单一产品向系统解决方案的转变,通过系统解决方案与工程服务实现客户价值,并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培育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行业发展情况
1、智能电网
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载体。在“双碳”目标和能源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我国加快新型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多个新型电力系统重磅文件,从顶层设计上规划出框架体系和发展路径,新型电力系统以新能源为主体、电网灵活可靠配置、用电负荷多元互动、储能技术广泛应用的特征和优势越发清晰。202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在2024-2027年重点开展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新能源系统友好性能提升等九项专项行动,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效。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电力市场化改革、负荷有序管理的推进,电网公司形成以新一代采集系统、新型采集终端、双模通信、智能物联电能表、智能开关、负荷管理装置为主体的广域实时监控架构,打造先进测量体系,逐步实现电网全域可观、可测、可调、可控。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是当前电网投资大幅增加的主要驱动力。2024年,国家电网投资将首次超过6,000亿元,比去年新增711亿元,为近年最高;南方电网将安排固定资产投资1,730亿元,同比增幅达到23.5%,覆盖电网建设、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领域。
截至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年投资额已经达到5,900亿美元左右。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稳步增长,可再生能源占比持续增加,对全球电网投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当前除中国、日本、美国、欧洲部分国家外,海外多数发展中国家智能表渗透率较低,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将成为智能电表需求增长的重要动力,包括东南亚、拉美、非洲等地将有明显的需求增量,发达国家也正经历智能电网改造阶段,存在电表更换的需求。此外,在能源转型背景下,用电侧节点增多同时场景更加多元化,全球智能电表增长有望提速。
2、储能
在全球能源结构深刻变革与低碳转型的浪潮中,储能作为连接可再生能源与电网的桥梁,其发展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储能发展的政策措施,涵盖了储能项目补贴、电价优惠、并网优先权等多个方面,为储能行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今年3月,“新型储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发展新型储能将成为2024年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4,444万千瓦/9,906万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从应用场景看,独立储能、共享储能装机占比45.3%,新能源配建储能装机占比42.8%,其他应用场景占比11.9%。根据CNESA对中国储能市场规模的预测,保守场景下,预计2028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168.7GW,2024-2028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37.4%。理想场景下,预计2028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220.9GW,2024-2028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45.0%。
当前,我国用户侧储能主要以工商业储能为主。随着国内工商储政策不断催化,各地分时电价政策落地、峰谷价差拉大,储能投资成本下降,各地工商业储能的经济性逐步显现,成为储能赛道中增速最快的分支。
从全球市场来看,美国与欧洲仍是中国储能产品的两大主要出口市场。受《通胀削减法案》税收抵免政策的推动,美国储能电池市场正快速增长。尽管美国政府已宣布提高从中国进口锂电池产品的关税,但储能电池目前并未被直接限制。2026年起加征的储能电池关税可能会刺激美国储能业主加速装机,从而引发2024-2025年间的储能装机抢装潮,为中国储能企业带来新一轮的出口增长机遇。
欧盟可再生能源部署也在快速增长,对储能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需求必将大幅提升。2023年10月,欧洲理事会通过新的《可再生能源指令》,将至2030年欧盟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份额目标从之前的32%调高至42.5%,并希望达到45%。在政策驱动、技术进步下,欧洲储能市场呈现多元化和快速发展的趋势,大型储能成为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发创新优势
公司深耕电力行业近三十载,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创新的理念,积累了丰富的能源互联网行业经验。公司在掌握行业核心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不断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要,通过持续的自主研发与合作,不断拓展产品业务的应用领域。公司多次参与行业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深刻理解新型电力系统,是目前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同时具备物联通信技术、高级量测技术、边缘计算技术、配电控制技术再到为用户提供高级量测溯源、柔性智能检定、软件管理等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公司海外智能电表产品获得多项国际前沿标准认证,包括ALT寿命加速认证、G3-PLC通信认证和IDIS互联互通认证,对产品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认证资质体系包括KEMA、MID、DLMS、STS、SABS、G3-PLC、IDIS等,提升产品竞争力。
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储能系统集成领域的企业,在储能行业积累和沉淀多年,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公司PCS、BMS、EMS、DC/DC(直流-直流变换器)和O&MS等储能系统控制核心单元全面自研自产,叠加独特算法、智能策略、高效调度以及售后服务等客制化内容,公司拥有EPPackage全生命周期整站服务能力,即涵盖前期电站设计、设备选型,到电站交付运维、培训指导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报告期内,公司联合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V南德发布了“储能系统SmartScales智能天平技术”白皮书,全面介绍公司在全链路主动均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助力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在热管理方面,公司借助美的集团在空调方面热管理技术,打造智能高效热管理优势,降低能耗,提升储能产品寿命。
2024年上半年,公司(含控股子公司)共申请专利145项,获得专利65项。
2、品牌优势
公司在行业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得到了市场的认同和客户的认可。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深圳知名品牌”、“国家863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凭借优秀的系统集成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和强大的储能商业化应用能力,公司先后上榜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2023全球储能产品及系统集成商可融资性”榜单、“Tier1全球一级储能厂商”榜单,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3、产业链与服务优势
公司经过多年的深耕发展,产品已覆盖电力能源的发、配、用、储各个环节,可为电力客户实现源-网-荷-储的协调控制提供产品与服务,提供完整的AMI和智能配电网系统解决方案。公司核心业务产品覆盖储能系统各个环节,可为储能行业提供全生态一体化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4、股东优势
2023年6月,美的集团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美的集团实力雄厚,可在研发、制造、供应链、渠道、品牌等多个方面为公司赋能。依托美的集团供应链和暖通渠道优势,公司工商业储能业务可拓展更多的客户群。在美的集团的全方位赋能下,公司聚焦主营业务,快速推进战略目标任务落地,不断完善生产体系保障产品交付,持续优化业务流程,通过精益管理助推降本增效。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政策风险
公司所处的电力能源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行业发展总体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且行业的发展易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发展及基础建设等因素影响,未来公司可能面临着国家出于宏观调控需要,导致产业政策改变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所享受国家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等风险,给公司的经营带来不利影响。此外,地缘政治风险、贸易壁垒、关税加征等,也可能会对公司海外业务拓展和项目执行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将积极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密切关注全球政治经济情况,加强政策研判和市场研究,紧跟政策调整的步伐,及时做好风险预案,在海外部分国家加强本土化建设,积极稳健地开拓国内外市场。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公司所处的储能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吸引较多新增市场参与者加入竞争,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技术进步加速、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以及客户对产品性能指标及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对公司持续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在技术革新和研发成果应用等方面不能与时俱进,或出现决策失误、市场开拓不力等情况,则将面临不利的市场竞争局面。
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储能系统集成领域的企业,项目经验丰富。面对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公司将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健全研发创新项目预研、选项、立项、技术评审工作机制,做好新技术、新产品的储备,应对行业技术迭代。
3、技术失密和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沉淀,公司已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研发人员。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全球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也逐渐加剧,如果公司管理不当或不能稳定核心技术团队,导致技术失密或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可能会对公司新产品开发及市场拓展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
公司对核心技术采取了严格的保密制度,与关键技术人员签订《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公司将持续为技术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和发展空间,通过多种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降低技术失密和人才流失风险。
4、汇率波动的风险
近年来,公司加大海外市场布局,产品远销非洲、美洲及亚洲等地区,境外销售主要采用美元和埃及镑定价结算。受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等影响,汇率的变动存在不确定性,若未来美元和埃及镑汇率持续波动,公司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汇兑损失,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将密切关注全球金融市场和国家相关汇率政策,进一步加强客户所在国家经济形势研判,提升风险预警能力,适时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降低汇率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四、主营业务分析
2024年上半年,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聚焦主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持续优化业务布局,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1亿元,同比增长22.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亏9,728.55万元。
上半年业务发展情况如下:
1、智能电网业务
2024年上半年,公司聚焦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融合公司在智能物联网、智能配用电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乘数字能源发展浪潮之势,持续扩展全球化布局。
国内市场方面,公司研发的新一代智能量测终端、国产化高精度关口表、分布式能源接入单元、低压馈线检测装置、低压智能开关检测装置、新一代柔性检定系统等产品,可覆盖中低压配电、用电、检定等应用场景。报告期内,公司自研的满足IR46国际建议、国际同类装置先进水平的0.01级高标准电能表检定装置通过省级计量院验收,标志着公司电力检测装置技术达到新的高度;公司设计开发的单相安全型电能表校验虚拟负载及三相安全型电能表校验虚拟负载是业内创新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国内市场布局,积极跟进客户需求,除了巩固传统产品的市场份额外,还中标了电网公司能效监测终端、智能柔性调控终端、空调柔性调控协议转换网关等产品,公司业务逐步向能源托管、需求侧响应等领域延伸。非电网市场方面,公司借助控股股东美的集团的资源,推出基于新能源、数字化配电、智慧用电、灵动负荷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积极探索在零碳园区、轨道交通、石油化工、商业建筑、学校、医院等领域的市场应用。
海外市场方面,公司对标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最新标准和通信方案,开展相关领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同时针对重点海外市场进行产品迭代,提升产品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在中东市场获得电表批量订单;在非洲、亚洲市场加大投入,提升AMI系统和电表的市占率;在欧洲市场持续获取订单。与此同时,复用海外电表销售渠道,大力推广配网业务。
2、储能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凭借多年项目运营经验,坚持用户友好、电网友好、环境友好、智能管理的产品理念,大力拓展国内外储能市场。其中,国内市场以区域性业务为主,逐步向央国企客户渗透;海外市场在美洲市场站稳脚跟的同时,加大欧洲市场拓展的力度,与SunServiceEOOD、PAXSolar、KtistorEnergy等公司签约,共同开拓保加利亚、德国、希腊等欧洲市场。近期,公司全资子公司CLEnergyStorageCorporation与智利知名企业TranselecS.A的子公司GEATRANSMISORASpA签署储能业务合同,该项目是公司以系统集成商身份为海外业主客户提供大规模整站系统集成方案,标志着公司在海外储能市场从设备供应商到系统集成商的角色转型取得了新的里程碑式进展。
产品开发方面,公司AquaC系列产品采用主动均衡技术,实现电芯-电池簇-电池箱全链路主动均衡,显著提升储能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降低运维成本。报告期内,公司AquaC系列储能产品获得MTBF认证、IEEE693高级别抗震认证。此外,公司积极探索研究源网荷储充互动及楼宇空调协调的虚拟电厂技术,促进电能高效利用和可调节资源灵活性配置,利用边缘计算优化聚合能源功率资源,完成分布式智能合约结算。公司承担的“基于锂电储能技术的虚拟电厂关键技术研发”项目于报告期内通过深圳市科技创新局验收。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