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产业开发(生猪育种养殖和猪肉制品加工),生物制品研制与销售,饲料研制与销售。
商品种猪、商品仔猪、商品肉猪、猪肉生鲜产品、猪肉加工产品、猪用疫苗、猪用饲料和水产饲料、生猪养殖技术服务
商品种猪 、 商品仔猪 、 商品肉猪 、 猪肉生鲜产品 、 猪肉加工产品 、 猪用疫苗 、 猪用饲料和水产饲料 、 生猪养殖技术服务
食品经营;饲料技术咨询服务;饲料、饲料原料的批发、零售;自营和代理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但国家限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货物和技术除外。以下限分支机构经营:配合饲料的制造;水产苗种生产;水产品养殖;鲜活水产品销售;种畜禽生产、生猪养殖;兽药生产,兽药经营;工程监理;环保工程、房屋建筑工程、钢结构工程、电气工程、工业自动化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制造、销售、安装、维护及技术咨询;环保材料、环保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制造、销售;农作物种植、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业务名称 | 2024-10-31 | 2024-09-30 | 2024-08-31 | 2024-07-31 | 2024-06-30 |
---|---|---|---|---|---|
商品猪销售收入(元) | 7.29亿 | 8.19亿 | 8.77亿 | 8.59亿 | 7.98亿 |
商品猪销售收入环比增长率(%) | -11.06 | -6.60 | 2.09 | 7.68 | -5.63 |
销量:仔猪(头) | 18.86万 | 11.92万 | 20.23万 | 19.79万 | 21.32万 |
销量:商品猪(头) | 48.44万 | 43.64万 | 51.75万 | 52.94万 | 49.51万 |
销售均价:商品猪(元/公斤) | 18.49 | 19.75 | 22.08 | 20.65 | - |
销售均价:商品肥猪(元/公斤) | 17.59 | 19.17 | 20.31 | 18.94 | - |
屠宰量:生猪(头) | 12.51万 | 12.22万 | 11.84万 | 11.18万 | 12.13万 |
销售价格(元/公斤) | - | - | - | 20.65 | 21.32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一 |
9.08亿 | 8.87% |
客户二 |
3.92亿 | 3.83% |
客户三 |
3.22亿 | 3.15% |
客户四 |
2.85亿 | 2.78% |
客户五 |
2.00亿 | 1.9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 |
69.90亿 | 74.13% |
供应商二 |
8.01亿 | 8.49% |
供应商三 |
1.56亿 | 1.66% |
供应商四 |
9374.83万 | 0.99% |
供应商五 |
5037.63万 | 0.53%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一 |
3.88亿 | 4.05% |
客户二 |
3.18亿 | 3.32% |
客户三 |
2.83亿 | 2.96% |
客户四 |
2.57亿 | 2.68% |
客户五 |
2.24亿 | 2.3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 |
59.88亿 | 71.61% |
供应商二 |
3.08亿 | 3.68% |
供应商三 |
7690.99万 | 0.92% |
供应商四 |
5813.54万 | 0.70% |
供应商五 |
5276.15万 | 0.63%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一 |
2.97亿 | 2.83% |
客户二 |
2.84亿 | 2.70% |
客户三 |
2.29亿 | 2.18% |
客户四 |
1.62亿 | 1.54% |
客户五 |
1.34亿 | 1.2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一 |
13.96亿 | 12.92% |
供应商二 |
7.67亿 | 7.10% |
供应商三 |
5.27亿 | 4.87% |
供应商四 |
4.23亿 | 3.91% |
供应商五 |
3.01亿 | 2.78%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4.63亿 | 13.59% |
第二名 |
12.74亿 | 11.84% |
第三名 |
5.32亿 | 4.94% |
第四名 |
3.63亿 | 3.37% |
第五名 |
1.24亿 | 1.1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9.19亿 | 10.43% |
第二名 |
5.17亿 | 5.87% |
第三名 |
4.24亿 | 4.81% |
第四名 |
2.36亿 | 2.68% |
第五名 |
2.21亿 | 2.51%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3.19亿 | 5.32% |
第二名 |
2.59亿 | 4.31% |
第三名 |
1.79亿 | 2.97% |
第四名 |
1.61亿 | 2.68% |
第五名 |
1.43亿 | 2.3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3.71亿 | 7.64% |
第二名 |
2.23亿 | 4.59% |
第三名 |
1.92亿 | 3.97% |
第四名 |
1.83亿 | 3.76% |
第五名 |
1.38亿 | 2.85% |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宏观经济形势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初步核算,2024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16,8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各行业生产稳步增长,农业生产形势平稳,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 (二)生猪产业发展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相关数据,2024年1-6月,全国生猪出栏36,395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1,153万头,减少3.07%。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4年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38万头,同比下降6.01%,连续6个月同比减少。2024年6月末,全国生猪存栏41,533万头,比上年...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宏观经济形势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初步核算,2024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16,8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各行业生产稳步增长,农业生产形势平稳,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
(二)生猪产业发展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相关数据,2024年1-6月,全国生猪出栏36,395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1,153万头,减少3.07%。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4年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38万头,同比下降6.01%,连续6个月同比减少。2024年6月末,全国生猪存栏41,533万头,比上年末减少1,889万头,整体生猪存栏量下降4.35%。从出栏结构看,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天邦食品等18家A股上市生猪养殖企业2024年上半年生猪销售量占全国的20.45%,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稳中有升。
(三)屠宰行业发展情况
我国定点屠宰生猪数量呈增长趋势,从2021年的2.65亿头增长至2023年的3.44亿头,定点屠宰量占生猪出栏量的比例从2021年的39.45%提升至2023年的47.30%,2024年1-6月累计定点屠宰生猪数量达1.60亿头。屠宰行业的规模化发展正在加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屠宰行业集中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例如,美国生猪屠宰行业CR5超过70%。
(四)食品-猪肉制品加工行业发展情况
受饮食习惯影响,我国居民肉类消费以猪肉为主。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猪肉产量2,981万吨,猪肉供应总体稳定。伴随我国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者对高端肉制品需求增长,更加关注猪肉制品的健康、美味,这促进企业持续不断地改进生产加工配方及工艺,关注食品安全可溯源需求,也将带动猪肉制品加工行业的发展以及行业集中度继续提升。
公司以“美好食品缔造幸福生活”为愿景,以“做安全、健康、美味的动物源食品”为使命,正从一家生猪养殖企业向食品企业转型,主营业务为生猪养殖和猪肉制品加工。公司主要产品为食品及食品相关类别中的商品猪、猪肉生鲜产品、猪肉加工产品等。
(一)主营业务经营模式
1、生猪养殖业务:为安全、健康、美味的动物源食品提供优质猪源
公司围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环渤海城市群布局养殖业务,借鉴美国“两点式”生产模式,为安全、健康、美味的动物源食品提供优质猪源。公司母猪场大部分由公司投资建设,少部分租赁使用,断奶仔猪生产阶段完全由公司自己管理,育肥阶段公司采取了“自建+租赁+代养”三结合的方式。公司积极推进猪场技术改造升级,新一代数字化、智能化、生物安全升级与环境友好化的猪舍,让猪只更加健康,养猪更有效率,成本更低。在合作生态上,公司从2022年起开始在自建场和租赁场试点和推广“公司+合伙人”模式,2023年进一步更新、优化合作方案,2024年稳步推广,提升合伙人养殖规模占比,将员工、农户转变为深度合作伙伴,实现共赢。
2、食品业务:做优质猪肉生产商
公司以做“安全、健康、美味的动物源食品”为使命,打通养殖-屠宰-加工-深加工全产业链流程,做优质猪肉生产商。屠宰车间与上游养殖场紧密联动,生产安全美味、货架期长的猪肉,打造拾分味道猪肉鲜、香、嫩、糯、纯的差异化品质特色;加工车间通过粗分割、精分割、调理、深加工等方式提升整猪价值,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并将肉品供应链接到餐饮、食品加工厂、团膳、商超、电商等众多平台,深度服务终端客户,展现产品较好的竞争力。
(二)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1亿元,主要是来自第一季度出售参股公司史记生物32.91%股权的投资收益9.9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2.81亿元,与去年同期亏损13亿元相比下降78.37%,主要是由于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同比大幅减亏,并在第二季度实现盈利。公司经营以“稳生产、稳现金流”为主要指导方针,共销售商品猪301.83万头,同比小幅下降1.47%。生猪养殖行业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低迷之后,产能有所下降,生猪价格从第二季度开始回暖,上半年销售均价16.38元/kg,去年同期14.95元/kg,同比上升9.57%;同时公司持续的降本措施效果也逐步显现,生猪销售成本呈下降趋势,上半年单位销售成本为15.23元/kg,去年同期为18.17元/kg,同比降低16.19%。
20.00
19.00
18.00
17.00
16.00
15.00
14.00
13.00
12.00
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生猪出场价格(元/公斤)
18.36
报告期内,公司共屠宰生猪78.18万头,食品业务销售收入13.23亿元,同比增长48.37%,随着规模提升及产品结构的优化成本有所下降,亏损减少但尚未实现盈利。公司将持续发力食品加工业务,加速猪肉制品业务产品量产,继续提升产能利用率,磨合优化供应链,多维度拓宽销售渠道,深度服务终端客户,提高食品业务的盈利能力。
(三)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阶段
1、生猪养殖行业
近两年来,受非瘟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北方养殖量逐渐缩小,产能逐步向南方转移。经过近三年的深度亏损,能繁母猪总量下降,集约化养猪集团暂停扩张,甚至部分栏舍闲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能。中小散户在经历长时间行业低迷后,大量退出。除了个别区域性头部企业逆势扩张之外,多数企业维持产能稳定,养猪生产逐渐回归理性。随着行业能繁数量下降,从第二季度开始生猪价格逐步上涨。
各大企业把养猪的重点放到提升养殖效率和降低成本上,行业上游饲料、兽药和疫苗企业竞争剧烈,供应价格下降也助力养殖成本降低。随着销售价格提升和成本降低,生猪养殖行业逐步恢复盈利能力。
2、猪肉制品加工行业
猪肉作为中国消费者的首选肉类,其产量和消费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上半年,猪肉制品行业在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保持了稳定发展态势。
根据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6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16,034.59万头,占上半年生猪出栏量比例44.06%,同比上升1.03%。2024年上半年猪肉产量2,981万吨,环比下降1.7%。2024年1-6月累计进口猪肉51.29万吨,占上半年猪肉产量比例1.72%,略低于2%-4%的正常水平。
(1)屠宰业首部质量管理规范施行,助推生猪屠宰行业升级
《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生猪屠宰更侧重质量安全,有助于进一步保障食品质量,减少屠宰环节可能产生的食品安全风险,进一步助推生猪屠宰行业升级,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2)消费结构升级推动冷鲜肉及深加工肉产品的发展
①冷鲜肉正逐步替代热鲜肉。冷鲜肉生产、运输条件标准高,肉品可溯源,具有肉品新鲜、营养价值高、安全卫生等优势,对于品牌的建立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冷鲜肉可进行精细化分割以匹配消费者的多种需求,发挥各个部位的最大价值。随着线下商超、餐饮、电商渠道的拓展以及冷链物流的发展,冷鲜肉逐渐成为消费主流,未来市场份额还将继续扩大。
②深加工肉产品正受到年轻人的青睐。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于快速、便捷、安全食品的需求有了极大的提高。肉制品具有风味多样、简单方便、易于保存和再加工等特性,能极大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未来随着食品加工工艺的不断提升,深加工肉产品将进一步向定制品、预制菜品和肉蛋奶菜粮相结合的熟制品转变,种类更加丰富多样,市场前景愈发广阔。
(四)公司所属行业地位
1、生猪养殖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共销售生猪301.83万头,仍位列A股上市公司第4位。2024年6月末能繁母猪存栏为24.48万头,实现了稳中略增。
2、猪肉制品加工业务
拾分味道食品集团始终秉持着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和对消费者健康的深切关怀,在绿色食品供应领域不断深耕细作。2022年成功通过“市级长三角绿色食品验收”,正式成为该区域绿色食品供应企业。2023年通过了更为严格的“省级长三角绿色食品供应验收”,进一步巩固了在绿色食品供应领域的领先地位。同年还荣获“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省级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厂”称号,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2024年拾分味道集团荣获“阜阳市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被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评为“2023守正创新优秀供应商”,荣获“安徽省优秀民营企业”称号,荣登农业农村部“产业兴旺示范引领力百强榜”。
(五)板块生产经营情况
1、生猪养殖业务
公司养殖业务主要围绕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布局,环渤海主要是山东和河北区域,2024年公司在该区域做了战略调整,转变为以母猪场经营为主,销售断奶仔猪,育肥产能逐步压缩。
2024年6月底公司能繁母猪存栏24.48万头,后备母猪存栏8.89万头,其它猪只存栏216.72万头。1-6月合计销售生猪301.83万头,其中除了育肥猪外,还销售了一定比例的仔猪,主要是由于北猪南养的战略调整,增加了北方,特别是山东、河北区域的仔猪销量,该区域断奶仔猪销量约占集团总量的30%。
报告期内,公司“育肥正品上市率”等生产指标快速提升,“瘦身提质”相关措施的推行带动人效提升,同时饲料和兽药采购价格下降,共同促进了整体成本的下降。但是由于公司母猪场和租赁育肥场均有一定规模的闲置产能,相关费用也影响了盈利能力的提升。公司把闲置产能处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分两部分推进,一是自有场尽快满负荷生产,二是无法满足生产和生物安全防控要求的租赁场快速退租。
2、猪肉制品加工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共屠宰生猪78.18万头,食品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3.23亿元,同比增长48.37%。与去年同期相比,屠宰量上升、销售收入增长,规模效应带动单位成本下降。2024年上半年,公司引进高水平研发人员,主要从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产品结构的优化,熟调制品的研发转化,全营销渠道的覆盖,优质渠道占比增加,合作模式升级转型等几方面开展工作,随着食品客户的拓展,猪肉深加工产品产销量也在逐步提升。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以技术创新增加产业链价值
公司自创立伊始就秉持技术创造价值的理念,长期坚持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2007年和2019年两次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1年获农业农村部认定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22年公司成为农业农村部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天邦研究院下设有猪产业研究分院、食品研究分院、数字与智能化研究分院。通过组织自身研究力量或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针对业务痛点和市场需求开展研究开发活动,再通过业务板块将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满足市场需求。2024年上半年度公司下属研究院各研究所共计划项目15项(含延续项目),完成年度研发任务3项。2024年上半年,股份公司及各分子公司共申报受理专利5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
猪产业研究分院目前拥有猪营养研究所、营养检测中心、猪病防疫所、健康检测中心、猪病诊断中心实验室、环保所6个研究所,从事研发活动人员有64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21人。专家顾问团队20余人,包括国内大学和科研院所专家和外籍专家。分别开展关于猪营养需求、饲料原料、饲料加工工艺改进;疫病检测监控,流行病学调查,生物安全的措施方案,疫病的防控技术与方案;各疫苗产品的临床效果对比评估及免疫程序优化试验;进行产品评价、试验研究并结合实际应用结果为健康管理及疫病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食品研究分院围绕着猪肉全品项进行新产品、新设备、新包装、新工艺研究,采用先进研究理念及生产线设计,可实现八大菜系餐饮产品的生产线设计,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工业化、商品化。食品研发以资深的研发专家团队和实力保证产品的差异化和竞争力。一是引进牛肉领域的熟成工艺,在猪肉领域首创干式/湿式熟成,使肉质更加鲜嫩、富有风味,提升猪肉产品的价值。二是研发锁汁锁鲜工艺,使猪肉水分流失仅在5%—8%(传统方法15%—20%),达到鲜嫩水润多汁口感,用科学实现美味健康。三是使用发酵技术对生鲜猪肉提质升级,并且延长货架期,以进一步满足消费者需要,助力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与智能化研究分院主要从事与数智化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性技术研究。为加速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公司组建了从事数智化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全资子公司—亥客技术。亥客技术是目前国内数智化养殖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拥有行业内规模领先、成熟且专业化团队,其中博士2人,硕士19人,研发团队成员100%为本科生及以上学历。亥客技术拥有经过实践验证的独创性产品和完整解决方案,为养殖企业和养户带来专业化、精益化、数智化和少人化价值,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其研发的超高频RFID耳标、鹰瞳(AI视觉估重点数)、飞梭(猪舍内RFID盘点)、地磅联网等产品组成“天罗地网”系统,普及率、准确率均为全国前列,不仅大幅减少了人工带来的误差,还有力震慑、规避了偷盗行为。同时,业内首款基于猪只舒适度多元量化计算模型的智能环控器的研发应用,帮助实时远程监-管-控各大猪场的温湿度、焓值、风速、压力、有害气体等环境参数,高效解决了传统养殖过程中的舒适度计量与控制问题,并与在线驻极体空气洁净系统、微正压通风系统、次氯酸雾化喷淋系统、智能精准饲喂系统、元宇宙和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相接合,形成“生猪养殖大脑”,为猪只的健康高效低成本可追溯养殖,提供了现实的解决方案。亥客科技研发的养猪元宇宙项目获得2023年江苏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二)安全、健康、美味的产品力
为保证生产出来的猪肉及猪肉制品的安全、健康和美味,公司建立了全方位的系统化管控措施,致力于从种源到餐桌的全流程管理。公司以自主研发的生猪电子芯片为载体,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将育种—养殖—屠宰加工—发货—销售所有流程串联,通过全程可追溯确保生猪及肉制品的安全和质量。
在种源选择环节,公司选用战略合作伙伴史记生物的优质种猪,从基因上来保证猪肉的出肉率、背膘厚、肌内脂含量等与猪肉质量、风味和口感相关的指标。
在生猪养殖环节,公司通过系统的“舒适度管理”来保障猪只长得快、长得好。猪只饲养在环境友好、舒适度高,配备了巴斯夫净水系统、智能环控等数智化设备的猪场,猪饲料的供应标准高于国家和行业的饲料原料标准、卫生标准,并整合丁酸梭菌、猪源乳酸菌、抗菌肽等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新型发酵原料,不仅提高了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等饲料性能,而且对肉色、滴水、嫩度、肌间脂肪、风味物质等猪肉品质参数也有明显改善。公司引进的抗菌肽专利技术,为猪只健康提供更多保障,也使养殖全程无抗生素成为可能。
在屠宰加工环节,公司拥有对标世界先进水平建造的亚洲单体最大的生猪屠宰加工厂,严格贯彻“质量第一”的准则,已顺利通过ISO9001、ISO14001、ISO45001、ISO22000、HACCP等体系认证,从原料采购验收、生产加工过程控制、终端产品检验检疫进行全方位保障。在车辆进出厂管理上,严格执行“一车一消毒”;在待宰间管理上,配备专业设备,不仅消除了病毒、致病菌、除尘,还去除了臭味,让猪只宰前放松、舒适;在屠宰全程微生物管理上,通过清洗、胴体直火消毒、一刀一头猪等严格管控;在排酸管理上,坚持20小时饱和湿度0℃排酸改善风味;在26道检测检疫管理上,严格执行不遗落任何环节;在分割环境管理上,使用全5℃无尘分割环境;在车间清洗消毒管理上,严格执行班前8步清洗消毒、班后7步清洗消毒。
从种源到餐桌的系统性的措施保证拾分味道的生鲜猪肉产品气味纯正,肉香细嫩,清水一煮就飘香。随着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食品安全和美味的价值。安全美味将成为拾分味道猪肉制品业务的独特价值所在,也是实现差异化销售的有力保障。
(三)提前布局下游食品业务,占据优质消费区域
天邦食品,以食为天,应和立邦。围绕“食”,公司提出了聚焦一个核心,逐步打造和完善从养殖到深加工食品的生鲜肉及肉制品产业链。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公司早谋划、早布局,围绕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消费能力最强的区域布局新型生猪养殖屠宰一体产业化基地,逐步形成母猪场、育肥场、屠宰加工厂三位一体,育肥场距屠宰厂200公里内的布局,以发挥协同效应,减少物流成本和管理成本。公司位于安徽临泉的500万头生猪屠宰深加工项目采用全球最先进的屠宰分割工艺与设备,以及配套的数字化、智能化系统,标志着公司从此拥有了业内最先进的自有产能,向着“做世界一流的动物源食品企业”的目标迈进。
一般来说,消费端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而养殖业务和屠宰业务则往往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公司产业链进一步向下延伸,通过产品研发创新,减少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可以获得价值链上每个环节增值的利润,有效平抑猪周期的波动。产业链的延伸将有助于实现安全、美味猪肉的溢价销售,公司抗风险能力、盈利能力都会增强。
(四)业务模式与合作生态的持续进化和创新
2013年,公司从CG美国公司引进世界一流种猪及美式养殖模式,高起点进入生猪养殖行业。同时抓住市场机会并购艾格菲实业中国的资产,实现了跳跃式发展。公司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业务模式的选择。前期通过“公司+家庭农场”模式,有效整合了规模扩张中需要的资金、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农户则大大降低了市场风险,双方优势互补,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公司规模的快速扩张。非洲猪瘟的发生对猪场生物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以此为契机,对合作的家庭农场做了优胜劣汰的筛选,仅保留和发展能够满足生物安全要求的农户,同时积极响应地方政府扶贫政策与“乡村振兴”规划,与当地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相结合,由社会资金根据公司要求建设扶贫农场、养殖小区等租赁给公司使用,在保留轻资产模式减少资金占用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保障生物安全并提高生产效率。2022年,公司对育肥管理再做改革创新,试点合伙人养殖模式,将员工变成合伙人,共创共享,生产成绩得到明显改善。2023年该模式得到进一步推广迭代并持续优化,逐渐发展成熟。在食品加工领域,公司拓展合作模式,通过帮助客户定制高端产品等方式打造从配种-养殖-屠宰-分割的战略合作模式,解决中高端餐饮企业对质量和风味的需求,构建多赢的生态圈。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重大疫病的风险
养殖行业在养殖行业的经营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就是疫病风险。近年来,以非洲猪瘟为代表的烈性传染病对生猪养殖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经过治理,虽然非洲猪瘟被有效控制,但每年仍时有发生,尤其是冬季北方非瘟相对严重,非洲猪瘟变异毒株也加大了风险。除此之外,蓝耳病、猪瘟、猪流行性腹泻、猪伪狂犬病、猪流行性腹泻等疫病也给产生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些都是影响养殖效率的重要因素。生猪疫病的发生直接影响生猪出栏量,提高了出栏成本,降低养殖效率。此外,疫病的大规模发生与流行又影响了消费者心理,导致短期内市场需求萎缩、产品价格及销量下降,这些都对经营产生了不利影响。
为应对当前经营中面临的疫病风险,公司进一步优化并完善了系统组织架构,做好生物安全与健康管理,为生产保驾护航。公司确立了高标准的生物安全防范体系并严格执行、定期督查;大力在技术研发上积极投入和引进,快速推进“生物安全+舒适度改造”,不断优化养殖模式,在日常饲养和生猪转运中减少交叉感染风险,这些使得疫病防范颇有成效。
尽管公司在不断更新和改进管理模式及设施设备,积极采取系列防范措施,在公司内部建立了完善的疫病防范体系,但是若公司周边地区或所在场区疫病频发,或公司疫病防范执行不力,仍可能面临生猪疫病所引致的产量下降、盈利下降甚至亏损等风险。
2、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近年来,我国猪肉价格经历了多轮周期性波动。商品猪市场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导致生猪养殖行业的毛利率呈现周期性波动,反映出猪肉产品价格受市场的供需和生产成本的调节影响明显。随着公司养殖业务业占比不断提升,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对经营业绩会产生重大影响。公司在日常经营中,一直积极推行高效生产模式和管理手段,控制出栏成本;同时不断提升对市场的敏感度、预判价格走势,调整出栏结构,为应对市场价格波动产生的经营风险制定系统方案。但如果生猪价格未来持续低迷或继续下滑,将会对公司的盈利水平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从而引致公司未来盈利下降、甚至亏损等风险。
3、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总体来看,由于各项营业成本构成变动幅度存在差异,过去几年小麦、玉米和豆粕等主要原材料成本合计占营业成本的比例在50%以上,因此,上述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净利润均会产生较大影响。公司通过与通威股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统一采购,获得一定的规模经济,也通过库存量的调整及配方的动态优化来抵消部分价格波动的影响。
4、自然灾害风险
干旱、水灾、地震、冰雹、雪灾等自然灾害会对养殖行业造成影响。从生产来看,自然灾害可能会损坏养殖场或基地的相关设备或者建筑,导致生物资产和固定资产损失。从运输和销售来看,自然灾害可能会阻碍交通,影响产品的运输和销售,造成生猪压栏风险。为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经营风险,公司在项目初期,对选址地的各项自然因素做详细、专业的考察,尽可能规避相关风险。在设计施工阶段,将地方自然特征纳入设计方案、因地制宜建设养殖场。在项目运营阶段,公司通过设立预警机制,制订风险综合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近年来全球各地极端天气频发,仍需警惕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风险。
5、安全生产风险
安全生产是员工作业的根本保证,只有把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保证公司员工队伍的稳定,激发员工生产的积极性。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导致的损失,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公司设有安全环保部门,针对安全生产风险进行管控与隐患治理,实现风险控制闭环。而安全风险不是单独的存在某一领域或环节,因此公司通过组织安全风险管理培训和完善激励机制等方法,深化员工对安全风险管理的意识,提高风险辨识和分析的能力。
6、食品安全风险
近年来,国家不断对食品安全及食品来源的立法进行完善,加大了对食品违法行为的处理力度。食品安全是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和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履行社会责任。如果在某个生产环节出现疏漏,可能使企业的品牌形象受损,造成财务损失和经营业绩下滑。在日常经营中,公司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内建立了完整的食品安全和质量保障体系,确保食品安全落实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将食品安全理念传达到每一位员工。通过事前预警、过程监督、事后追责的方式,公司力求将风险控制做到最好。
7、债务风险
面对公司部分债务逾期的情况,公司将积极与债权人及相关方进行沟通,争取获得债权人谅解、达成展期与和解,同时将积极筹措还款资金,力争妥善解决债务逾期问题。公司将不断优化经营模式,最大限度回笼资金,积极降本增效,以实现盈利。同时,公司将积极推进重整及预重整,通过司法程序最大限度地偿还债务,彻底解决羁绊公司发展的债务问题,促使公司重回良性发展的轨道。
8、其他风险
2024年3月18日,公司召开了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临时)会议、第八届监事会第二十七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拟向法院申请重整及预重整的议案》,拟以公司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为由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和预重整。该事项已于2024年4月8日经公司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4年8月9日,公司收到浙江省宁波中院(2024)浙02民诉前调595号《决定书》,宁波中院审查后认为,天邦食品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已经具备重整原因且具有挽救价值,有能力且已经与主要债权人开展自主谈判,形成初步方案。天邦食品申请预重整获得属地政府支持,并有意向投资人明确表示愿意参与预重整投资。天邦食品符合预重整条件,决定对天邦食品进行预重整,预重整期间为六个月,如到期确有必要延长的,债务人或预重整管理人应当向宁波中院提交延期申请。2024年8月27日,公司收到浙江省宁波中院送达的(2024)浙02民诉前调595号《通知书》,指定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浙江和义观达律师事务所、北京大成(宁波)律师事务所联合担任公司预重整管理人。后续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如法院裁定受理公司的重整申请,深圳证券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如公司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则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公司将积极推动预重整及重整后续事项,并在此期间勤勉尽责,继续努力做好生产经营工作,坚定不移地降本增效,化解债务危机,推动公司重回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同时,公司将做好风险提示,并积极与债权人、有关部门等利益相关方持续保持密切沟通,尽最大努力保护投资者权益。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