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网络内容安全、大数据运营产品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相关产品的安装、调试和培训等技术服务。
宽带网产品、移动网产品、网络内容安全产品、大数据运营产品、数据与网络安全产品
宽带网产品 、 移动网产品 、 网络内容安全产品 、 大数据运营产品 、 数据与网络安全产品
通讯产品的技术开发、服务、咨询、购销。(凡涉及特许经营的项目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经营;不涉及的,企业自主选择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从事货物、技术进出口业务(不含分销、国家专营专控商品);投资咨询、企业管理咨询、商务信息咨询(以上均不含限制项目);投资管理(不得从事信托、金融资产管理、证券资产管理、保险资产管理及其它限制项目);生产通讯所涉及的宽带网络ATM、通讯雷达。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76亿 | 26.89% |
第二名 |
6896.40万 | 10.56% |
第三名 |
3059.78万 | 4.68% |
第四名 |
2842.25万 | 4.35% |
第五名 |
1478.92万 | 2.2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264.14万 | 9.45% |
第二名 |
640.70万 | 4.79% |
第三名 |
504.88万 | 3.77% |
第四名 |
503.56万 | 3.76% |
第五名 |
402.76万 | 3.01%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5626.89万 | 12.91% |
第二名 |
4190.08万 | 9.62% |
第三名 |
2575.44万 | 5.91% |
第四名 |
2038.31万 | 4.68% |
第五名 |
1811.53万 | 4.1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2352.88万 | 10.82% |
第二名 |
1521.67万 | 7.00% |
第三名 |
1151.78万 | 5.30% |
第四名 |
980.67万 | 4.51% |
第五名 |
819.67万 | 3.77%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4758.68万 | 6.86% |
第二名 |
4701.60万 | 6.78% |
第三名 |
4526.56万 | 6.52% |
第四名 |
3253.37万 | 4.69% |
第五名 |
2858.48万 | 4.1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369.55万 | 7.67% |
第二名 |
1282.51万 | 7.18% |
第三名 |
983.78万 | 5.51% |
第四名 |
666.71万 | 3.73% |
第五名 |
572.23万 | 3.20%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2.07亿 | 21.66% |
第二名 |
1.40亿 | 14.63% |
第三名 |
1.13亿 | 11.83% |
第四名 |
6405.10万 | 6.71% |
第五名 |
2946.71万 | 3.0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2295.31万 | 10.66% |
第二名 |
2004.42万 | 9.31% |
第三名 |
1037.09万 | 4.82% |
第四名 |
825.65万 | 3.83% |
第五名 |
717.94万 | 3.33%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3.35亿 | 37.06% |
第二名 |
7313.57万 | 8.09% |
第三名 |
3849.31万 | 4.26% |
第四名 |
3368.76万 | 3.72% |
第五名 |
2685.86万 | 2.9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2178.22万 | 10.95% |
第二名 |
1046.80万 | 5.26% |
第三名 |
652.77万 | 3.28% |
第四名 |
646.54万 | 3.25% |
第五名 |
576.24万 | 2.90% |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2024年上半年,随着国家对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重视程度的持续提升,公司所在行业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推动下,行业整体投入规划呈现稳步增长态势。虽受限于行业特点影响,短期执行进度略有放缓,但明确的市场需求为公司未来在数据安全及网络安全领域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促进了行业内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此外,国际形势依旧复杂多变,但海外市场的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需求正逐步释放,公司海外业务已全面恢复,并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1)国内关键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24上半年我国通信业整体运行平稳,各项主要指标保持稳步增长,5G、...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2024年上半年,随着国家对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重视程度的持续提升,公司所在行业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推动下,行业整体投入规划呈现稳步增长态势。虽受限于行业特点影响,短期执行进度略有放缓,但明确的市场需求为公司未来在数据安全及网络安全领域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促进了行业内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此外,国际形势依旧复杂多变,但海外市场的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需求正逐步释放,公司海外业务已全面恢复,并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1)国内关键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24上半年我国通信业整体运行平稳,各项主要指标保持稳步增长,5G、千兆光网、算力设施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网络连接用户规模持续扩大,5G基站及5G用户保持高增长速率。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1.1%,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保持两位数增长。
1)固定互联网方面
截至2024年6月,我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54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810万户;其中,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6.2亿户,占总用户数的94.8%;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1.87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416万户,占总用户数的28.6%,占比较上年末提高2.9个百分点。
100M速率以上、1000M速率以上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情况
2)移动互联网方面
报告期内,5G网络建设和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及流量持续增长。
1、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24年6月,我国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188万个,比上年末净增26.5万个。其中,5G基站总数达391.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3%,占比较上年末提升3.8个百分点。
2019-2024上半年移动电话基站发展情况(来源:工信部官网)
2、移动电话用户稳步增长,5G用户数快速发展,规模占比过半。截至2024年6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以及中国广电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7.77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401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达9.27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05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52.4%,占比较上年末提高5.8个百分点。
5G移动电话用户情况
3、移动互联网流量稳步增长,月户均流量(DOU)持续提升。2024年1-6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604亿GB,比上年同期增长12.6%。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流量(DOU)达18.15GB/户-月,比上年同期增长8.1%。
3)蜂窝物联网方面
蜂窝物联网用户增长较快。截至6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25.29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97亿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包括移动电话用户和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的比重达58.9%。
4)智能算力方面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芯片、服务器、超级计算机等行业的发展,全球算力网络市场快速增长,2021年我国算力产业市场规模约535.18亿元,同比增长55.28%,2022年市场规模约为628.11亿元。2023年市场规模约753.85亿元,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算力需求大幅增长,预计2024年算力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5)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建设方面
2024年7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颁发许可,批复在广西南宁、山东青岛、云南昆明、海南海口设立6个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这些新设的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将作为国内运营商通信网络与境外运营商通信网络之间的互联节点,主要用于实现双方业务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交换,显著提升国际网络通信能力。这是自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30年间首次在北京、上海、广州之外增设的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
随着千兆光网、5G、物联网、智算中心、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新设局点等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相应配套的网络可视化以及安全监测等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需求前景广阔,为网络可视化市场以及安全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2)数字经济相关的行业发展
1)数据运营行业的发展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至2023年间,中国数据运营市场保持较快增速,整体市场规模攀升至5,631.8亿元,同比增长20.3%。未来三年,中国数据运营仍将保持较高的市场需求,预计至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9,000亿元,进一步巩固其作为数字经济核心引擎的地位。2024年数据运营行业的发展状况呈现以下特点:
1、基础设施与产业生态深度融合,构筑数据价值新高地。当前,中国数据运营行业正步入一个基础设施与产业生态深度融合的新阶段。数据要素市场的蓬勃兴起,以及企业数字化场景的深度拓展,加速了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的部署与应用,为数据的全面采集、高效处理与智能化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系列变革,不仅标志着数据运营行业基础设施体系的日益完善,更为数据资源的深度挖掘与价值释放开辟了广阔空间。
2、经济基础设施加速布局,引领数字化转型新航向。在宏观经济层面,全国统一的数据市场规则体系正加速构建,领军企业积极探索新型数字化生产关系,预示着数据将在经济治理与企业运营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这一趋势不仅强化了数据运营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决策效率方面的作用,更为宏观经济管理与微观企业经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
3、数据资产化趋势显著,价值体系日益完善。随着数据资源逐步纳入企业财务报表,围绕数据资产化的技术、服务与监管体系日臻成熟,数据运营的经济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彰显。
4、数字需求激发内需潜力,多领域市场规范成型。在扩大内需的战略背景下,数字需求成为扩大内需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建设、医疗、教育等领域,规范化的数字需求市场正加速形成,为数据运营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广阔舞台。
5、数据要素市场催生新兴产业。围绕数据要素市场的第三产业将快速兴起,尤其是数字金融、数字健康、数字文旅、数字科创等新兴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
数据运营行业的发展趋势表明,数据运营将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更加核心的作用,推动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2)数字安全行业的发展
近几年,中国数字安全市场整体增速有所放缓,2023年国内数字安全行业总收入为1,061.44亿元,较2022年度增长1.3%。
其中,安全服务占比明显上升,占比达17%,安全产品与安全集成业务均有所下降。表明数字安全行业发展趋势呈现以下4个特征:
1、随着产业的发展和政策的明朗,数据共享流通的安全将成为数据安全关注焦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方面构建数据基础制度,随着国家数据局的挂牌,未来数据流通交易、数据安全保护等市场将掀起新一轮热潮。因此,如何实现数据的共享交易流通、如何建立起各行业的跨境数据安全保护机制以及如何以持续运营的思路开展数据安全治理工作等,都将成为未来的重点。
2、碎片化的安全产品将通过平台来进一步整合。随着企业业务的复杂性不断提升,原来碎片化的安全能力开始向集约化、整合化、平台化转换,不同产品方案进行整合,通过平台的搭建,将离散、碎片的安全能力最小化、组件化集成于平台之中,更好地匹配业务逻辑和特性,真正实现安全能力整合的要求。此外,孤立的安全产品对应了很多不同的安全供应商,不同供应商之间的产品存在难以协同、接口众多的情况,使得系统更容易出现漏洞,从而产生更多的暴露面。因此,当企业建设了安全平台之后,其对应的安全供应商之间也会进行整合,从而降低安全风险,提升安全运营效率。
3、生成式AI给数字安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生成式AI如何应用到安全攻防领域,以及由大模型带来的安全问题等,都将成为行业热点。比如将生成式AI应用到威胁分析和响应领域,通过对网络流量、安全告警等数据进行深入且实时的安全分析,以AI安全助手作为工具,协助安全专家甄选出真实有效的威胁告警,并生成相应的响应策略,从而大幅降低安全运营难度,提升安全运营效率与能力水平。与此同时,随着生成式AI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更先进的AI风险与安全管理工具来更好掌控大模型的使用情况,检测大模型自身安全风险、服务商风险以及大模型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泄露风险、数据跨境风险、用户及设备风险、业务安全风险等。因此,AI的应用及风险管理将成为行业趋势热点。
4、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各行各业正逐渐意识到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性。随着相关国家政策和标准的实施推行,我国对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工作将迎来新的发展格局。这些法规为相关产业带来了发展的新空间和商机。据预测,到2024年,我国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需求将保持增长趋势,尤其在网络安全建设方面,国家重要行业及关键领域的资金投入预计将显著提升。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的需求日益强烈,为政企数字化转型及数字安全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综上所述,公司将持续关注行业的发展和政策的调整,坚持传统市场投入的同时,也同时关注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新方向拓展,从市场需求侧出发研发和迭代优化对应产品,持续保持并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市场份额和产品竞争力。
(二)公司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唯一控股的上市公司。公司为构建更数字、更安全、更健康的世界,专注于数据提取、基于AI的数据融合分析计算及在国家安全、数字安全、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场景化应用,主营业务为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网络内容安全、数据运营、数据与网络安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相关产品的安装、调试和培训等技术服务,为政府、运营商及企事业单位等提供专业产品、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
公司产品分为五大体系,分别是宽带网产品(包括传统宽带互联网汇聚分流产品、网络洞察矩阵和安全加速器等)、移动网产品、网络内容安全产品、数据运营产品(包括数据中台、智能数仓、主数据等基础架构产品及企业数字化经营管理中的特定场景应用解决方案:经营管理数字孪生、审计风控、数据工程、基于大模型的知识库管理等)、数据与网络安全产品(包括车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计算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及服务等),覆盖了网络空间数据提取、数据存储和计算、数据分析和挖掘、数据应用及安全服务等领域,为客户提供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
(三)公司的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产品及其用途未发生重大变化。
(1)宽带网产品
宽带网产品广泛用于互联网流量分析领域,涵盖网络层和传送层流量的原始数据采集、深度检测、分层解析和按需筛选,通过与其他系统配合,产品能够实现对网络运行质量、协议标准、承载业务的监测统计,并进行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预警分析及处置。广泛应用于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领域。宽带网产品从产品形态上可分为机架式、盒式和虚拟化等形态,可根据客户业务的实际需求进行灵活选择。该类产品主要应用于运营商、政府单位以及大中型企业。
在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与部委标准规范的制定和修订,并根据标准规范要求结合行业内重点业务需求,对宽带网产品进行功能改造和优化;持续优化国产化自主可控产品架构及方案,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对汇聚分流、精细化分流、应用探针、信令解析四类产品进行了升级改造,使功能模块的组合更加便捷灵活:包括对5G信令及流量解析产品和5G精细化分流产品持续进行优化并商用落地;应用探针产品功能升级,进一步提升网络有害流量旁路处置能力。同时结合公司AI创新赋能实验室的大模型能力,扩展对加密流量智能化分析能力,可针对套壳类违法APP进行自动识别检测。对可视化运维产品MANO进行功能优化升级,提供更加全面的运维监测功能,能够通过流量分析实现运营商网络拓扑可视化,并针对链路质量和信令流量完整性的监测评估,进一步提高整网的可视化运维能力,优化用户体验。
公司的宽带网产品顺利通过公安部指定检测单位的严格预检测,并在多地进行现网应用检测,检测结果远超标准要求。
面向政企的网络洞察矩阵和安全加速器通过提升网络可见性和可用性的理念,服务于政企客户的数字化转型。产品在政务、金融等行业持续应用,并在电力、医疗、制造业等行业取得突破,国内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同时,相关产品积极进行信创适配,通过了相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品适配性测试,满足国内市场信创要求,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市场应用空间。
(2)移动网产品
移动网产品广泛应用于无线信号分析领域,针对电磁空间信号及移动网空口信号进行频谱采集、信号解析、数据提取等处理。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产品形态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支持单点部署和组网部署,主要服务于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
在报告期内,面对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公司重点推进5G移动网产品的降本提质工作,持续优化提升软硬件平台的性能及稳定性,完成便携型和车载型移动式采集分析产品的软硬件平台版本升级发布,巩固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针对复杂多变的海外移动网络环境,进一步对便携/车载型移动式采集分析产品的主设备、操作后台、天线阵进行了优化设计,大幅提升了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针对室内、室外多应用场景下的电磁空间监测产品,在产品功能和界面交互层面进行了持续优化,为行业客户提供更加全面、丰富且易操作的解决方案。在电磁信号检测方面,针对宽频无线信号分析产品,公司持续优化自主可控的国产化软硬件方案,满足政府部门的国产化需求。同时,公司积极开展低空经济相关市场领域的探索,推动无人机融合应用及管控相关产品技术的研发。在AI赋能方面,公司已开展电磁信号AI智能化识别和AI检测方向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3)网络内容安全产品
网络内容安全产品融合协议识别、网络日志分析、网络内容深度智能分析等技术,提供全面精细的信息安全监控、网络行为监管和网络事件智能分析,实现动态、多层次的网络内容安全管理,达到监管网络环境、规范网络行为和维护网络内容安全的目的,帮助客户实现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聚焦网络内容安全产品力的提升,基于客户的业务需求,对方案架构进行持续优化,突出业务导向,完善公共组件业务平台,提高整体方案的灵活性。公司依托数据中台、服务中台和公共组件业务平台,构建了高效灵活的业务支撑体系,大幅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加速了新产品的商用化进度。在客户的业务需求方面,公司深入了解客户的业务痛点,提高前端还原能力,完善网络流量分析系统,使数据解析更加深入。在国内的工信监管领域,结合公司AI创新赋能实验室的大模型能力,持续赋能电信网及互联网诈骗防范分析系统,加强对电信网及互联网涉诈电话及网络流量的数据采集、分析、研判及处置工作,成效显著,获得客户好评;通过AI赋能,提升了运营商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能力,实现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和使用的可视化、集约化和高效化,获得客户认可;研发了应急通信指挥系统,实现了应急预警及通信指挥能力。在国际业务方面,继续加强国际电信网应用协议和互联网应用协议的研究,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4)数据运营产品
数据运营产品不同于传统数据中台厂商提供的纯工具类型产品,主要从客户运营视角出发,以客户战略需求为驱动,聚焦于场景化应用的构建能力与业务落地能力,帮助企业构建基于数据的决策体系与风控体系,赋能客户运营效率的提升,助力客户实现业务增长与效益最大化,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产品重点面向大型国央企、企事业单位等客户;基于不同客户需求灵活提供以数据中台、主数据管理、智能数仓及指标管理平台为主的数字化基础平台,以状态可视化、过程可视化、风险可视化为主的数据工程应用平台,以知识资产管理、TableGPT为主的AI应用平台。以数据工程理论为核心,打造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系列产品,助力客户数字化转型。
报告期内,数据运营产品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在数字化基础平台方面,升级优化了数据中台灵活性、可运维性及安全性,研发了主数据管理平台的线上化咨询以及物料主数据组件,优化了指标管理平台的指标自证稽核、指标溯源及配置化建模等功能,提升了智能数仓的相关能力。在数据工程应用平台方面,丰富了“数据工程体系”应用产品,推出了战略运营、审计大脑、国资数据上报等新产品,得到市场认可并实现订单落地,持续为客户数据应用建设赋能。在AI应用平台方面,公司研发了知识资产管理引擎,推出了TableGPT引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海睿思知信、海睿思问数等一系列前沿AI应用产品,并在多个项目中进行试用与落地,并得到客户的积极反馈与好评。
目前,数据运营产品已经在制造业、能源、交通、创投、勘察设计、审计等多个行业领域实现规模应用与标杆复制,并将不断在既定航道深耕,加强行业的理解与深入建设。
(5)数据与网络安全产品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除了需要面对传统网络安全问题,还需要面对车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及数据安全问题等新的挑战。公司数据与网络安全产品主要聚焦于数据与网络安全产品及服务,基于大模型技术持续打磨AI安全运营中心产品能力。
网络安全产品及服务:主要面向政府、事业单位、工业企业等用户,提供资产管理、脆弱性评估、安全监测预警、攻击面/暴露面监测、威胁情报等轻量化星河安全管家服务以及本地化威胁检测与响应服务,为用户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提供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秉承安全即服务(SECaaS)的产品理念,以客户为中心,积极拥抱AI,持续提升安全运营能力,专注于AI安全运营中心(AISOC)、终端威胁检测与响应平台(EDR)等产品的研发,持续打造新一代网络安全运营服务模式——星河安全管家服务(安全托管服务)。同时,融合安全GPT技术研发了小赛安全智脑,通过安全顾问、告警解读、分析研判、自动巡检等智能化技术赋能传统的资产巡检、漏洞分析、威胁研判、处置溯源、应急演练等安全运维工作,为客户提供降本、提质、增效的智能安全运维解决方案。
数据安全产品与服务: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核心资产。为了保障数据的安全,公司致力于提供全面的数据安全产品及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用户需求,不断创新与突破,优化升级了数据安全产品与服务。在数据安全分类分级产品方面,结合公司AI创新赋能实验室的大模型能力,显著提升数据分类分级的效率和精准度。在数据安全风险监测方面,基于多源数据关联分析,进一步提升全链路绘制的准确性,构建全链路的风险挖掘能力。在数据安全运营能力方面,根据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DSMM)要求,通过构建覆盖数据资产管理、安全策略稽核、安全事件响应等多个维度运营指标体系,帮助金融、政务、医疗、教育、工业等行业客户常态化地开展数据安全管理和运营工作。同时,在监管行业,公司对数据跨境进行了专项研究和分析,并推出产品,实现跨境数据监管。公司数据安全产品及服务已经在金融、运营商、政务、医疗、工业制造等多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
公司依托AI大模型与深度学习关键技术,持续打磨数据分类分级、安全事件分析研判、数据流转链路风险感知等核心技术能力,融合网络与数据安全资产管理、脆弱性评估、事件分析研判、自动化编排与响应等核心能力,实现了网络与数据安全事件的闭环管理和处置。
(四)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主要采用产品自主研发和市场自主拓展的经营模式。在产品方面,围绕市场需求,紧跟前沿技术,加强产品研发,积极扩大产品种类,增强各个产品间的协同效应,加强与其他厂商的方案合作,形成综合解决方案,提高行业竞争力。在销售方面,确立“直销+经销”的销售模式,加强渠道体系建设,在加大销售团队建设和管理力度的同时,积极加强与行业生态伙伴之间的合作,共同拓展并扩大在行业领域的覆盖面。在生产方面,坚持以销定产并保持适当安全库存的原则,采取自行生产和委外生产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统一采购、层层检测的模式,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市场方面,公司秉承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加强市场洞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并为实现业绩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国内市场方面
公司进一步深耕细分市场,挖掘客户需求,深入贯彻“以终为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加强渠道体系建设,分区域、行业及产品积极拓展生态伙伴,加大渠道及配套服务网络的铺设力度,覆盖省、市、区县市场,不断优化完善市场布局,扩大业务受众范围。此外,针对政企网市场拓展,公司通过独立开展销售渠道建设,积极抢占市场份额。目前已经成立了政企市场渠道管理部,为产品在政企领域通过渠道快速触达客户提供了有力地保障,截止2024年上半年,已经在南京、济南、重庆、合肥等地成功举办全国伙伴合作会议,优化渠道合作政策,挖掘优质渠道合作伙伴,拓展合作生态圈。
(2)国际市场方面
公司坚持积极稳健的经营策略,深化公司国际化市场发展战略。在海外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公司积极提升“出海”能力,立足优势市场,加强市场渗透,构建区域辐射效应。并持续加强产品方案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综合实力。加强与客户的周期性沟通交流,优化客户服务,以客户为中心,提升客户黏性,同时积极开展现场功能测试验证,展示产品功能和方案价值。此外,公司面向海外积极推广政企业务的新方案新产品,并不断挖掘海外优质渠道,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拓宽海外市场经营地图。在海外销售策略上,公司加强新市场、新行业的开拓力度,深化新产品新方案的推广力度,利用先发“出海”优势,吸纳国内优质合作伙伴的产品解决方案,打造“出海”生态圈,进一步加强国际市场的经营。
(3)品牌建设方面
公司在品牌建设领域取得了瞩目成就,在多元客户群体中显著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在引领行业创新与践行社会责任方面树立了卓越典范。报告期内,公司成功举办了多场覆盖全国范围的合作伙伴大会,深化了渠道网络的布局,为市场拓展和生态合作构筑了坚实的基石。同时,公司积极亮相国内外大型知名展会论坛,如ISSWorldMEA2024、2024全球警察站、2024华南医院信息网络大会、安徽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展览会、2024中国医院信息网络大会、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等重量级活动,扩大了公司在重点领域的品牌影响力。
报告期内,公司荣获多项殊荣,包括入选《2023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服务全景图/产业图谱3.0》及《2023中国数据智能产业图谱3.0》中大数据、大数据分析平台、数据中台三大细分领域,荣获上海数据交易所颁发的“复合型数商”认证,“ISACA中国2024年度数字信任先锋奖”,入选CCSIP2023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全景册(第六版)其中54个细分领域,入选2024-2025年度苏州市网络和数据安全技术支撑单位,入选济南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服务商和产品名单,入选青岛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推荐服务商资源池(第一批),荣获嘶吼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车联网安全TOP10企业”等殊荣。
公司旗下产品同样表现卓越,如《面向电气行业的工业数据安全一体化项目》入选2023年工业安全系统典型应用示范案例,《自主可控的网络洞察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应用》摘得江苏省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金融数据全链路安全可信解决方案》荣获2024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据安全赛道铜奖等。同时,公司参与了行业规范制定与白皮书的编纂工作,如与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数据智能白皮书(2024年)》以及与艾瑞咨询联合发布的《2024年中国企业数据治理白皮书》。这些举措不仅展现了公司对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更彰显了公司作为行业领导者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五)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2024年上半年,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顺利推进,对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需求及依赖度日益增加,国家政策相继出台进一步促进了安全行业的发展。同时,公司坚持“ToG+ToB”双轮驱动,国内国际均衡发展的整体战略,持续优化升级主营产品,及时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及解决方案,稳固行业地位。尤其针对海外市场,公司坚定不移地加大投入力度,持续强化产品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优势,深化新产品新方案的全球推广策略。通过积极组织并实施现场功能测试验证活动,充分展示了公司的技术实力与解决方案的可靠性。这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了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效率,实现了业务版图的稳健扩张与显著上升,更在多个空白市场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行业发展形势长期向好
长期来看,数字中国全面赋能,离不开“数字底座”的持续夯实。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国家、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对公司所处细分行业的建设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相应的项目建设、扩容升级投入也将上升。5G、千兆光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智算中心、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安全等新技术新业务将持续保持热度,相关领域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
(2)国家政策支持
1)数字空间安全
2023年7月15日,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征程,网信事业的重要地位作用日益凸显。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切实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防风险保安全、强治理惠民生、增动能促发展、谋合作图共赢的使命任务,坚持党管互联网,坚持网信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治网之道,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坚持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坚持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坚持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坚持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坚持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网信工作队伍,大力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网络强国建设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确保党中央关于网信工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级网信部门要忠于党和人民,勇于担当作为,善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亮剑,甘于拼搏奉献,为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正式发布,提出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将数字安全提高到战略层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涵盖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为保障国家安全、公民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我国的网络安全产业蓬勃发展,涵盖了网络安全软硬件、服务等多个领域,崛起了一批网络安全公司服务于政府和企业,提供全面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以应对种种新型网络威胁。虽然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网络空间的安全挑战仍然不断增加。网络攻击日益复杂,网络犯罪活动也在增加。综合来看,我国需要继续加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能力建设,持续优化法律法规体系,积极促进政府与先进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与稳定。
因此,公司业务受益于数字空间安全和信息安全行业发展带来的流量采集和分析等方面的多重需求。
2)数字经济
2024年1月1日起,财政部制定印发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正式施行。数据资产入表意味着将数据资源作为企业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解决了数据资源作为非物质资产未被充分认可和有效计量的问题,意味着数据完成了从自然资源到经济资产的跨越。在企业端使企业财务报表更准确反映数据资源价值,帮助企业发现和利用数据资源;在交易端为数据资源提供法律保护和交易基础,促进数据合理流动;在市场端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有助于发掘数据价值,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在宏观层面,有利于完善数字经济治理,提升政府宏观决策能力。
2024年1月4日,国家数据局、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十七部门联合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底,数据要素应用广度和深度大幅拓展,在经济发展领域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得到显现,打造300个以上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典型应用场景,数据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场内交易与场外交易协调发展,数据交易规模倍增,并从应用场景出发,明确提出了12项“数据要素×”重点行动。
2024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数据局综合司印发《数字经济2024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对2024年数字经济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工作要点》提出9方面落实举措:一是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深入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全面发展数据基础设施。二是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推动落实“数据二十条”,加大公共数据开发开放力度,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三是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化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营造数字化转型生态。四是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创新突破,深化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提升核心产业竞争力,大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数字产业集群。五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养老、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城乡数字化融合,打造智慧数字生活。六是推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强化数字化治理能力,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进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七是全面筑牢数字安全屏障,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切实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八是主动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加快贸易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丝绸之路”深入发展,积极构建良好国际合作环境。九是加强跨部门协同联动,强化统筹协调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数字经济统计监测。
因此,公司业务受益于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企业数据治理、数据分析挖掘、业务分析应用等方面的多重需求。
3)数据安全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研究完善行业数据安全管理政策。推动提升重要设施设备的安全可靠水平,增强重点行业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支持开展常态化安全风险评估,加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
在国家整体规划指导下,《网络安全法》、《密码法》、《数据安全法》、《个信息保护法》等政策法规逐步落地,我国安全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并从“立”向“行”演进。
2024年1月4日,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该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要落实数据安全法规制度,完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等制度,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升数据安全保障水平。丰富数据安全产品,发展面向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精细化、专业型数据安全产品,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解决方案和工具包,支持发展定制化、轻便化的个人数据安全防护产品。培育数据安全服务,鼓励数据安全企业开展基于云端的安全服务,有效提升数据安全水平。
2024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领域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底,我国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数据安全保护意识普遍提高,重点企业数据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重点场景数据保护水平大幅提升,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数据安全政策标准、工作机制、监管队伍和技术手段更加健全。数据安全技术、产品、服务和人才等产业支撑能力稳步提升。
2024年3月2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就《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公开征集意见。《管理办法》包括总则、数据安全治理、数据分类分级、数据安全管理、数据安全技术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风险监测与处置、监督管理及附则。其中,明确银行保险机构应建立数据安全责任制,制定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按照国家数据安全与发展政策要求,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数据处理管控机制,并建立数据安全技术架构,明确数据保护策略方法,采取技术手段保障数据安全。
2024年3月22日,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令第16号)对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等数据出境制度作出了优化调整,其中,明确了重要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申报标准,规定了免予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订立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的数据出境活动条件,同时,还明确了应当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的两类数据出境活动条件。
2024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实施细则(试行)》,提出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处理者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数据安全风险评估,评估结果有效期为一年,以评估报告首次出具日期计算。评估报告应当包括数据处理者基本情况、评估团队基本情况、重要数据的种类和数量、开展数据处理活动的情况、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环境,以及数据处理活动分析、合规性评估、安全风险分析、评估结论及应对措施等。
综上所述,公司业务受益于国家总体政策及细分行业政策所带来的数字安全相关需求。
(3)公司良好的经营和管理策略
公司采取积极拓展战略,从数据采集领域向数据应用领域拓展,并取得了行业规模突破。在数据采集领域的国内市场,提升协议识别能力,深度挖掘客户需求,迭代升级优化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解决方案,应用场景扩大至流量分析、安全审计、资产指纹、漏洞扫描、安全管理、电信网及互联网反诈骗等多种场景,从单一行业市场扩大至多行业市场,获得各行业市场的高度认可。在数据采集领域的海外市场加强国际互联网应用协议研究,提升国际互联网的元数据提取能力,优化客户既有解决方案,迅速拓展宽带网产品和网络内容安全产品在海外的规模应用。在数据应用和安全服务领域,数据运营产品、网络内容安全产品和数据与网络安全产品扩大产品种类和细分领域覆盖,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的宽度和纵深。
报告期内,公司在产品研发上持续投入,全面拥抱AI,产品的研发能力和产品平台化能力进一步加强,巩固和提升了各产品的竞争力:
1)针对宽带网产品,实现了功能的模块化及组件化的架构改造升级,显著提升产品的性能、容量和密度,优化升级了自主可控的国产化硬件平台,提升了对协议和应用的识别能力。依托于公司AI创新赋能实验室的大模型能力,积极开展试点测试,拓展自定义及加密应用识别等能力,实现宽带网产品对互联网流量应用的AI智能分析。此外,面向政企行业网络安全及运维需求的网络洞察矩阵系列产品、安全加速器产品系列以及Mano智能运维产品也进行了全面的更新与迭代。
2)针对移动网产品,持续优化空口采集分析产品的软硬件基础平台,在全面巩固全制式、全融合、全形态的产品解决方案能力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产品成本效益优化与质量提升,显著增强了产品的性价比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格局中进一步巩固了市场竞争力,同时针对国内及国际市场持续进行场景化产品开发,优化制式、形态与功能的组合,广泛适配更多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了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持续优化迭代宽频无线信号分析产品,聚焦于产品使用体验,围绕核心产品打造功能更为全面、场景适应性更为卓越的整体解决方案,以更好地契合政府部门的需求;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开展无人机融合应用及管控相关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前瞻性布局低空经济市场领域,旨在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引领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的新方向。
3)针对网络内容安全产品,致力于深化业务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发展,在稳固现有解决方案框架的基础上,持续挖掘更多的价值,通过融合业务平台的打造,缩短产品研发周期,精准对接并快速响应客户的核心需求。为强化业务应用的智能化水平,引入AI大模型技术赋能业务应用。面向国内工信监管领域,通过AI赋能,电信网及互联网诈骗防范系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系统和应急通信指挥系统得以快速推出和持续迭代,产品在业界的领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面向国际监管领域,通过AI赋能,电信网应用协议和互联网应用协议识别的数量和准确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产品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4)针对数据运营产品,公司对标国内权威标准升级了数据底座综合能力与信创适配范围,并创新性的用一套端到端的数据工程落地方法体系论串联起了各数据底座的能力,同时通过工程应用平台产品从数据工程、业务引擎层、运营孪生应用体系三层架构进行了统一规划;在AI领域,公司推出了知识资产管理等AI引擎及海睿思知信、海睿思问数等AI应用。
5)针对数据与网络安全产品,重点优化数据安全运营平台,核心打造数据流动态势感知监测能力,同时通过数据与网络安全运营中心,将安全运营各个关键节点工作指标与运营能力进行串联,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闭环。针对网络安全维护市场,基于AI技术基座为用户打造安全顾问专家、安全运维助手,帮助构建智能化、流程化、场景化的安全运营能力。
为了更好的贴近和服务客户,公司分别搭建了传统业务及政企网业务独立的本地化的销售服务网络,持续强化销售服务能力,加强渠道部署力度,发展更多区域及行业生态伙伴,开拓了更多行业客户,增强了区域覆盖,产生明显成效。公司坚持“以终为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从客户实际业务需求出发,发挥产品间的协同效应,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将多年积累的数据提取、协议解析、数据运营、网络安全、内容安全等相关核心技术应用于宽带网产品、移动网产品、网络内容安全产品、数据运营产品、数据与网络安全产品中,提升了上述产品的竞争力并得到了市场的检验。同时,在已有成熟产品体系的基础上坚持探索新产品新方案新市场,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六)公司所处市场的竞争环境及行业地位
宽带网产品:目前,随着宽带网产品相关行业领域申请入围厂家数量的增多,以及专用设备向通用化发展的明显趋势,行业整体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公司持续深耕特定细分行业市场,全程积极参与国家部委主导的流量可视化分析产品规范研讨与编写工作,并前瞻性完成设备在网试运行与现网试点建设等工作,持续优化提升宽带网产品在固网、移动网等领域的汇聚分流、精细化分流、信令解析、深度报文检测、协议识别、异常流量处置等方面的能力。公司积极推进AI大模型技术创新应用,结合公司AI创新赋能实验室的大模型能力,实现互联网应用识别技术的AI赋能,保持并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特定细分行业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在国内5G时代的大背景下,公司积极跟进行业的政策发展,宽带网产品技术地位在行业内稳居前列;公司对宽带网产品进行降本增效,有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公司已推出了成熟且有竞争力的国产化的宽带网产品。此外,面向政企信息中心、智算中心网络及数据安全业务的网络洞察矩阵系列产品在客户侧部署成效方面逐步提升,产品即插即用、弹性伸缩、灵活部署的先进模式,不仅显著优化了升客户资源配置效率,更有效地降低运维成本,已广泛获得政企客户的认可。
移动网产品:目前国内市场移动网产品竞争愈发激烈,客户对于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显著攀升,而大部分厂商受限于自主研发能力,倾向于采用外部集成方案,导致对产品性能和成本把控上略显乏力。然而,公司在移动网产品市场中始终立足自主研发,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与卓越的服务能力,成为行业内极少数能够自主掌握空口信号及宽频电磁信号采集分析技术、实现装备全面自主研发,并兼具国内外市场拓展与运维支持能力的厂商。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产品降本提质工作,为客户持续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方案,持续扩大5G产品的市场版图,进一步巩固并加强在市场中的引领地位。同时,公司宽频无线信号分析产品也实现了国产化,满足了行业客户对于安全自主可控的迫切需求。
网络内容安全产品:在国内市场,网络内容安全产品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竞争格局,目前各厂商在产品方案上各有侧重,竞争较为激烈。公司通过引入AI大模型能力,深度强化公司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在国内工信监管市场,随着客户对电信网和互联网诈骗防范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市场空间随之迅速扩容,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公司通过AI创新赋能实验室的大模型能力,扩展了对加密流量和异常应用的智能化、自动化分析,产品能力在得到客户的进一步信任的同时,行业领先地位也得到进一步巩固。在海外市场,公司凭借十多年来的市场开拓与深厚技术积累,网络内容安全产品已具备较强竞争力。在协议识别、网络日志分析、网络内容深度智能分析、数据分析、业务呈现、项目交付及持续运维等方面形成整体优势。公司致力于提供差异化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依托于卓越的交付与运维服务能力,以及先进的数据解析与挖掘技术,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为业务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数据运营产品:在当前背景下,无论是传统的数据平台生态领域,还是数据治理服务、数字化转型服务等领域,均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但行业整体集中度依然较低,呈现出多元化竞争格局。行业的活跃参与者大致分为平台生态厂商、解决方案厂商和独立中台厂商三类。公司研发的线上化一站式数据工程产品提供了行业领先的数据建设体系,公司始终坚持对于底层数据支撑能力的强化,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的持续深耕,在产品功能全面性、技术先进性、业务场景适配度、数据洞察深度以及产品个性化开发速度等方面,确立了行业地位。公司深耕数据运营领域多年,积累了制造业、能源、交通、创投、设计、审计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在国内数据智能领域及企业数智化转型服务领域具有突出市场表现,已连续多年入选各类国内主流的大数据、大数据分析平台、数据中台等产品的行业图谱,得到行业的高度认可。
数据与网络安全产品:在网络安全市场,目前厂商众多,竞争激烈。传统的安全厂商还是标准化产品和安全服务为主,缺乏对各安全产品的融合以及围绕新型威胁的智能化研判能力,公司从安全运营角度出发,创新性地研发AI安全运营中心产品,并与公司面向政企的宽带网产品协同,打通各安全厂商在市场上主流产品,实现日志统一接入、集中研判分析、威胁实时处置、策略统一管理,构建智能化安全运维专项能力,为传统的安全运维工作进一步降本、提质、增效。安全大模型在我国属于初期市场,用户数量和应用场景、案例还比较少,很多安全厂商已经开始陆续布局,但是各厂商鲜有实际落地应用的案例。公司在大模型领域布局较早,并成立AI创新实验室专注于大模型技术在企业安全等产品方向的研究和产业化工作。在数据安全市场,目前产品及服务厂商众多,但提供的产品以泛行业化的产品为主,缺少对于行业用户具体落地场景的研究;另外随着数据要素以及数据安全市场的发展与推进,面向某个数据生命周期阶段的单点产品越来越多,而数据流动场景越来越复杂,用户迫切需要数据安全统一管理与运营平台。公司基于对数据安全产业的发展方向与场景的理解,以“技术+管理+运营”为数据安全治理思路,以数据安全分类分级为基础,结合数据流动态势感知能力,实现数据安全产品的统一纳管和数据安全运营,并将数据安全管理贯穿整个数据生命周期。报告期内,公司数据安全分类分级产品和数据安全运营平台两款产品通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可信数安”测试认证,产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市场推广方面,公司持续加大在政务、金融、医疗、教育、工业等行业领域的推广应用,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领先的专业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
公司核心研发团队自公司成立起就专注于“数据”和“安全”两个主题,产品组合全面覆盖了数据提取、数据融合计算及在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及服务,精通固网、移动网、大数据、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5G、人工智能及电磁空间等技术架构并了解其演进趋势,技术积累丰富。公司凭借多年积累形成的软硬件开发能力以及对通信、互联网协议和物联网协议的深度理解能力,可向客户提供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高性价比的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持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新产品的预研和开发,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65.22%,研发人员人数达到64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55.06%。截止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专利101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79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已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56项。
(二)全面的产品布局和市场拓展能力
公司经过多年在网络可视化、网络内容安全、数据运营、网络及数据安全等领域的持续经营、创新和积累,已完成从数据提取、基于AI的数据融合分析计算及在国家安全、数字安全、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场景化应用及服务的全面布局。
通过公司长期的技术积累,产品的模块化、平台化形成的优势日益凸显,在宽带网产品的安全操作系统和数据转化平台、移动网产品的软硬件平台、智能数仓、数据中台和服务中台的组件化、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协议解析平台日趋成熟。结合公司对行业应用的深刻理解,为公司产品的快速推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提升了产品的研发效率,优化了系统整体性能,节约了客户投入成本,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在国内外均有成熟的销售和服务队伍,具备国内外工程服务和交付的成熟经验并持续优化,深谙市场特性和客户的采购流程,能够迅速将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与客户的需求紧密结合,持续为客户带来价值。同时,公司在海外市场拥有一支成熟的国际销售团队,对重点国家和区域的市场需求有着深刻地理解,公司拥有多年的海外项目经验积累,主营产品和解决方案在海外细分市场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拓展“出海”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对市场需求和发展的充分理解
公司在国内较早从事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产品研发,较早进入海外网络内容安全市场,在产品不断应用中,与客户充分合作与探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刻领会业务的发展演进趋势,对市场需求和发展有充分理解。公司随着近几年的不断的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与主要客户及行业合作伙伴建立了深入合作关系,在目标行业均取得规模应用,应用解决方案的开发越来越有针对性和竞争力。公司通过国内外市场持续经营,参与国内国际各种专业展会,从全球视野进行市场需求的获取和分析判断,将公司的技术能力、服务能力与客户的需求相结合,及时推出竞争力强的产品,确保公司始终处于所在细分行业领先者的地位。
(四)完善的供应链管控能力
公司进入行业较早,非常注重供应链建设。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建立了稳定的原材料及核心部件自购渠道。同时,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每年会对供应商进行审核评定,建立合格的供应商数据库,并与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完善的供应链管控能力使公司产品的可靠性和原材料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应对竞争和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提供了支撑。
(五)党建引领公司发展
公司党委以推动落实“党建入章”为重要抓手,从根本上明确党组织在企业重大经营决策中的法定地位,为党建工作统领生产和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报告期内,公司党委完善重大事项决策制度,落实好“三重一大”事项具体办法,确保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公司党委以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为根本,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坚持主动作为,制定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方案,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坚持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对照联系学,将党的最新理论及时贯彻深入到每名党员心中。
公司党委始终将党的领导作为企业发展的根基,切实发挥党委的核心作用,为圆满完成公司各项攻坚任务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伴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的增加,使得国内外相关业务的竞争也随之加剧。并且,随着网络可视化市场、网络内容安全市场、数据运营市场、数字安全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相关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产业的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同时网络演进和网络流量特征不断变化,如果公司不能正确判断和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不能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客户需求变化以及技术进步及时进行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以提高竞争实力,可能因市场竞争而导致经营业绩下滑或被竞争对手超越。
公司将积极研究应对策略,抓住行业发展长期向好的大趋势,通过继续推进行业垂直和横向覆盖,加快渠道建设,加强国际拓展,发掘新商机进行滚动发展,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解决方案创新及产品间的协同,提升公司的管理和运营效率,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市场覆盖和行业渗透,保持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竞争力和领先地位。
2、业务拓展规模增长带来的风险
随着公司市场覆盖范围的扩大,产品品类和销售范围的扩大,客户和服务领域更加广泛,技术创新要求将进一步加快,可能导致公司现有的组织架构、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无法适应上述业务拓展带来的变化。
公司通过三会制度的建立,完善了公司治理制度。公司将继续规范治理结构及治理规则,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继续完善各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流程,优化内部治理结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杜绝资金占用等不规范行为的发生,保证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规范运行,保证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3、核心人员流失的风险
公司作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企业,大部分产品为自主研发,主营产品科技含量高,在核心关键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构成主营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持续保持市场竞争优势,核心技术人员的稳定及核心技术的保密对公司的发展尤为重要。当前市场对于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如果出现核心技术人员大量流失的现象,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建立了严格的保密制度,采取多种手段防止商业秘密的泄露,所有核心技术人员已经和公司签署了保密协议,公司将继续优化技术研发的控制流程和保障制度,采取技防和人防相结合的措施防范技术机密的泄漏。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从技术研发的控制体系上逐步降低对核心技术人员的依赖程度。此外,公司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实行了颇具竞争力的薪酬制度,将员工利益与公司未来发展紧密联系,保证技术研发团队的稳定。
4、知识产权被侵害的风险
知识产权是公司的核心资产,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保证了高新技术企业在人才、研发、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得到合理回报,从而进一步刺激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研发,鼓励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新产品和更好的服务。虽然公司已经采取了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公司所形成的核心技术都通过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方法予以保护,但不排除公司知识产权仍存在被侵害的风险。如果公司的核心技术、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被窃取或遭受侵害,将在市场竞争中削弱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对公司的经营和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将继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将公司的核心技术通过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方法予以保护。
四、主营业务分析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44.1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6.02%,主要是国内市场方面,受行业特点影响,大部分项目执行周期较长,多个重要项目尚未确认收入,使得营业收入总体较上年同期下降;国外市场方面,得益于公司在海外市场拓展取得的积极进展,本期海外市场销售额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公司发生营业成本5,394.6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4%,主要是本期所售产品的结构比例变化所致;
公司发生税金及附加319.9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6.71%,主要是本期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
公司发生销售费用8,889.9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65%,较上年同期未发生明显变动;
公司发生管理费用3,554.3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95%,较上年同期未发生明显变动;
公司发生研发费用10,920.0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43%,较上年同期未发生明显变动;
公司发生财务费用-2,434.1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5%,较上年同期未发生明显变动;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942.75万元,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479.14万元,较上年同期上涨170.49%,主要是公司积极推进项目收款执行进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上年有所增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17.28万元,较上年同期上涨79.16%,主要是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22.6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3.46%,主要是本期支付现金分红款所致;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303.5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0.34%,主要是本期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增幅小于上年同期所致。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