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司’)于一九九九年八月二十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香港’)成立,以创立包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之集团。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主要从事原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与销售活动。
报告期业绩:
公司大力推进提质增效升级行动,发展质量效益稳健提升。实现归母净利润人民币797.3亿元,相比2022年上半年(布伦特油价104.9美元╱桶)增长11%,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桶油主要成本为27.75美元╱桶油当量,保持良好的成本竞争优势。为积极回报股东,董事会已决定派发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74港元(含税),创历史同期新高。
报告期业务回顾:
1.概览
中国海油是一家专注于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的上游公司,是中国海上主要油气生产商,以储量和产量计,也是世界最大的独立油气勘探开发公司之一。
在中国,公司通过自营作业及合作项目,在渤海、南海西部、南海东部、东海和陆上进行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活动。2024年上半年,公司约68.3%的净产量来自中国。
在海外,公司拥有多元化的优质资产,在多个世界级油气项目持有权益,成为全球领先的行业参与者。目前公司的资产遍及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尼日利亚、伊拉克、乌干达、阿根廷、美国、加拿大、英国、巴西、圭亚那和阿联酋等。2024年上半年,海外油气资产占公司油气总资产约43.5%。
本报告期内,全球经济增长分化,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国际油价宽幅震荡,布伦特原油均价同比增幅4.4%。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增储上产,坚定科技创新发展,推动新能源融合发展,坚持提质降本增效,生产经营业绩再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油气销售收入人民币1,851.1亿元,同比上升22.0%;归母净利润人民币797.3亿元,同比上升25.0%;油气净产量达362.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9.3%。
2.勘探
上半年,公司坚持以寻找大中型油气田为目标,持续加大风险勘探和甩开勘探力度,在新领域、新层系获得重大突破,进一步夯实油气储量基础。在中国,攻坚火山岩、中深层、超深水超浅层等新区新领域,拓展领域性勘探;在海外,拓展圭亚那Stabroek区块东南部勘探,加大新区块获取力度,进一步挖掘区块勘探潜力。
公司勘探技术理论持续突破和进步,助力油气增储上产。渤海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深部油气勘探技术突破,指导新发现龙口7-1,推动成功评价渤中8-3南,还指导发现了渤中26-6和蓬莱9-1等7个亿吨级油田群;超浅层天然气成藏理论创新,指导发现陵水36-1;北部湾盆地深层储层地质认识突破,推动成功评价乌石16-5。
...
中国海域获6个新发现,分别为秦皇岛29-6、龙口7-1、惠州19-6、陆丰15-9、陵水36-1和涠洲6-7,并成功评价18个含油气构造。其中,陵水36-1是中国首个超深水超浅层领域勘探发现,测试无阻天然气流量超千万方/天,开拓了超深水超浅层勘探领域,标志着南海万亿大气区的实现。新发现龙口7-1单井测试日产天然气近百万方,创造了渤海油田天然气测试产能的最高记录;成功评价乌石16-5含油气构造,测试日产油当量超千方,该构造有望成为中型油田。在海外,圭亚那Stabroek区块加快推进中深层勘探,再获1个亿吨级新发现Bluefin。
Bluefin-1井DST测试获得高产,进一步扩大了该区块东南部储量规模。还与莫桑比克能矿部及莫桑比克国家石油公司就莫桑比克的5个海上区块分别签订了石油勘探与生产特许合同。
上半年,公司完成勘探井174口,采集三维地震资料4,755平方公里。
3.工程建设与开发生产
上半年,公司加强生产组织,高效推进产能建设。计划年内投产的新项目中,绥中36-1/旅大5-2油田二次调整开发项目、渤中19-6气田13-2区块5井区开发项目、恩平21-4油田开发项目和乌石23-5油田群开发项目已成功投产,深海一号二期天然气开发项目和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等建设稳步推进。
公司强化精细生产组织,生产时率保持最好水平;狠抓油气田精细描述,深挖增产潜力;实施精细注水和控水稳油,深入挖掘上产潜力,油田自然递减率降至历史最好水平,在产油气田稳产增产成效显著。同时,公司加强资源统筹调度,工程建设高效推进,重点项目提前投产;强化钻前优化与随钻研究,达产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半年,油气净产量再创历史同期新高,达362.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9.3%。
分区域来看,中国油气净产量为247.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7.1%,主要得益于垦利6-1和渤中19-6等油气田产量贡献。海外油气净产量为114.9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14.2%,主要由于圭亚那Payara项目投产带来产量增长。
上半年,公司石油液体和天然气产量占比分别为78.2%和21.8%。石油液体产量同比增长8.8%,主要得益于渤中19-6及圭亚那Payara项目投产;天然气产量同比上升10.8%,主要原因是番禺34-1及陆上天然气产量贡献。
4.科技创新
公司强化油气主业和绿色低碳转型科研攻关,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和“渤海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深部油气勘探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发现”两个项目分获2023年度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成功攻克深水导管架平台和圆筒型FPSO设计建造安装关键技术,完成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海葵一号”和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海上安装,实现关键设备自主研发及应用的重要突破;在恩平21-4油田成功实施中国首个海上超深大位移井,创造中国海上最深钻井纪录和水平长度纪录,降低投资费用40-50%,显著提高油气田开发效益。
公司纵深推进数智化转型,赋能油气勘探开发降本增效。海上智能油气田建设加快推进,秦皇岛32-6智能油田通过创建安全管理、油藏管理等应用场景,实现平台减员20%;勘探开发数据湖平台二期实现线上运行,优化勘探开发统一数据标准体系,经营管理数据资产目录实现100%线上管理,数据治理效率平均提升约30%;“深海一号”智能油气田建立基于数字孪生的深水气田产-供-销全业务流程一体化智能调控体系,推动油气生产模式转变;持续推进勘探开发专业大模型顶层设计,梳理公司各专业AI场景需求,谋划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5.绿色低碳
公司继续稳步有序发展新能源业务。“海油观澜号”稳定在产一周年,上半年累计发电1,440万度,累计发电2,858万度,折合CO2减排1.66万吨。持续加强用能替代,通过自产自用及绿电交易两种方式,扩大绿电使用规模,上半年共消纳绿电超4亿度,减少碳排放近30万吨。
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宁波终端光伏项目投运,实现年可供电140万度,陆岸终端光伏覆盖率提升到82%。首个海上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蓬莱油田太阳能发电项目投用,完成1艘FPSO和4个平台分布式光伏安装。中国海上首个绿色设计油田-乌石23-5油田群开发项目投产,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设计、建造、生产全过程。
新能源示范项目取得突破。稳妥推进闽南海上风电B-2项目,该项目已被列入福建省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稳步推动粤东深远海风电示范项目,积极跟踪协调海南CZ7项目。大亚湾CCS/CCUS集群研究示范项目通过预可研审查,并启动可行性研究。
高效推动节能降碳重点工程。全球首套5兆瓦级海上高温烟气余热发电装置完工,预计使用20年累计可节省天然气消耗约3亿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0万吨。绥中-锦州岸电投运,建成全球海上油田交流输电电压最高、规模最大的岸电应用基地;完成火炬区点位治理,日减少放空量24万方;实施永磁电机电潜泵95井次,平均节电率达到20%,有力推动节能降碳工作为增储上产保驾护航。
6.乡村振兴
上半年,公司以推动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围绕自身所能和帮扶地区所需,不断推动公司产业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因地制宜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在海南省五指山市、保亭县、西藏尼玛县、广东省湛江市投入帮扶资金人民币6千余万元,启动实施24个帮扶项目,涵盖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项目帮助当地培育新产业、农产品新品牌,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人居环境,夯实民生保障,多元化帮扶取得实效。
7.环境信息情况
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的公司及其主要子公司的环保情况说明:
(1)重点排污单位的主要排污信息
报告期内,公司5家下属单位被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确定为重点排污单位(以下简称“重点排污单位”),分别位于天津、葫芦岛、北海和澄迈。
重点排污单位在报告期内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中,废水主要有COD、氨氮等;废气主要有SO2、NOX、烟尘等。此外,重点单位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等。对于主要污染物,重点排污单位利用生产污水处理系统、大气排放脱硝装置、VOCs回收治理设施、沉降池等环境污染防治设施,采用浮选、生化处理工艺、生物降解、RCO炉催化氧化、冷凝吸附催化氧化、沉降、高效燃烧等工艺,处理达标后,通过设置的排放口进行排放,报告期内上述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均正常运行。
重点排污单位共计设有废水排放口4个,主要分布于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外排口;废气排放口27个,主要分布于热媒锅炉、热水锅炉、热介质炉、直接加热炉、蒸汽锅炉、火炬等,采用的排放标准包括《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12/356-2018)、《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151-2020)、《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等。
报告期内,重点排污单位上述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为:COD排放量19.96吨、氨氮排放量0.64吨、SO2排放量6.07吨、NOX排放量39.74吨、烟尘排放量0.07吨、颗粒物排放量0.23吨,均未超过所适用的2024年半年度核定排放量。对于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等,重点排污单位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临时贮存,分类收集后交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处置单位处置。
(2)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公司坚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将生态环境保护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严格遵守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不断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保护管理,2024年上半年度在环保管理及环保工程方面累计投入约人民币3.48亿元。
公司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法规标准要求建设废气、废水、固废和噪声等污染防治设施并编制和完善自行监测方案,并确保其有效稳定运行。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环保管理,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运营等方面管理要求。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
报告期内,重点排污单位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均按照要求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依法开展环保验收等相关工作。重点排污单位根据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要求,取得并保有《排污许可证》《辐射安全许可证》等许可证,并根据所适用的环境保护相关规定办理了危险废物网上备案、固定污染源排污登记等手续。
(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环境自行监测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管理要求开展相关工作,重点排污单位结合自身情况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环境自行监测方案,并在所在地环保主管部门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了备案,及时将环境监测数据上传至主管环保部门平台。
(5)报告期内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排污单位未因环境问题受到环保行政处罚。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排污单位之外的其他附属企业均按照公司统一要求推进环保工作、落实环保责任,及时进行环保隐患排查,维护环境污染治理设施,最大限度减轻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公司其他附属企业的环保行政处罚具体情况请见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网站公开信息。
业务展望:
展望下半年,公司将锚定全年生产经营目标,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奋勇开拓,扎实推动增储上产再创新佳绩、降本提质增效取得新进展、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加速推进世界一流能源公司建设。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