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
中国中车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含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机械、各类机电设备、电子设备及零部件、电子电器及环保设备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修理、销售、租赁与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实业投资与管理;资产管理;进出口业务。
报告期业绩: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0.39亿元,增幅为3.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01亿元,增幅为21.40%。
报告期业务回顾:
(一)主要业务1、铁路装备业务主要包括:(1)机车业务;(2)动车组(含城际动车组)和客车业务;(3)货车业务;(4)轨道工程机械业务。
面向全球市场,把握国内外铁路运输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以成为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为目标,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打造系列化、模块化、标准化的产品平台和技术平台,不断满足铁路先进适用和智能绿色安全发展需要,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铁路装备业务平稳发展。持续深化中国中车与国铁集团等重点客户的战略合作,主动融入国铁修程修制改革,充分发挥造、修、服务一体化优势,深耕检修服务后市场,加快铁路装备产品全寿命周期服务能力完善和提升。
2、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
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主要包括:(1)城市轨道车辆;(2)城市交通规划设计;(3)城市交通机电系统总包。
面向全球市场,抓住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新机遇,加快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提升核心竟争力,打造‘六化’的标准智能市域列车和车地一体化机电系统集成等产品平台和技术平台,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巩固和扩大国内外市场。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整体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本优势、供应链管控优势、成本优势,大力开拓城市交通业务的前伸后延市场,不断向系统集成领域、服务领域、运维领域拓展;加强PPP项目管控,带动城市轨道车辆及相关业务发展;加快资源整合,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支撑下的‘产品+’‘系统+’业务发展,提升全生命周期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3、新产业业务
新产业业务主要包括:(1)机电业务;(2)新兴产业业务。
机电业务,以掌握核心技术、突破关键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完善技术平台和产业链建设,促进轨道交通装备等核心业务技术升级,并面向工业、交通、能源等领域,聚焦关键系统、重要零部件等,加快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新兴产业,按照‘相关多元、高端定位、行业领先’原则,强化资源配置,发挥核心技术优势,建设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已形成以风电装备、新材料等业务为重要增长极,光伏、储能、氢能、环保、工业数字、汽车电驱系统及零部件、船舶电驱动和海洋工程装备等业务为重要增长点的新兴业态。新产业稳步发展,已成为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
4、现代服务业务
现代服务业务主要包括:(1)金融类业务;(2)物流、贸易类业务;(3)其他业务。
坚持‘产融结合、以融促产’,聚焦主责主业,开展金融业务优化整合,加强风险防控,规范金融服务平台、投融资平台建设,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产融平台持续发力,综合利用产业基金、境内外资金管理平台,为产业拓展和结构优化提供系统化金融解决方案,促进主业实业发展作用不断增强。发展工业智慧物流服务,拓展工业智慧物流在中车产业链中推广应用,集采范围不断扩大。持续推进‘中车购’电子商务平台和中车供应链管理电子采购平台优化发展,中车‘宜企拍’按照‘专业、开放、创新、市场化’的原则进行优化升级,实现‘业务+管理’功能。
5、国际业务落实中国中车‘十四五’国际化经营发展规划,加快平台公司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平台公司、子企业和境外公司的作用和积极性。坚持市场为王、业务先行,稳增长、强效益、促改革、优结构、激活力、增动力,积极拓展轨道交通和新产业业务国际市场领域。按照‘轻资产、重效益、可持续’理念,推进境外绿地投资、合资合作等各项工作开展,完成了‘五个转变’,一是从市场营销理念向为用户创造价值理念转变;二是从单一子企业营销产品向总部组织子企业营销系统解决方案转变;三是从事中、事后营销产品向事前营销方案转变;四是从营销部件向营销子系统、营销模块转变;五是从单纯的营销产品向营销‘产品+’转变。践行‘本地化制造、本地化采购、本地化用工、本地化维保、本地化营销’的‘五本模式’,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充分发挥海外研发中心作用,不断提升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
(三)经营模式主要经营模式:依靠企业自身所拥有的技术、工艺、生产能力、生产资质、独立完成轨道交通装备、清洁能源装备产品的制造、修理、研发生产及交付。
1、生产模式:由于轨道交通装备、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单位产品的价值较高,其生产组织模式为‘以销定产’,即根据客户的订货合同来安排、组织生产。这种生产模式既可以保证避免成品积压,又可以根据订单适当安排生产满足客户需求。
2、采购模式:一般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采购模式。集中采购,主要采取‘统一管理、两级集中’管理模式,即大宗物料和关键零部件由公司汇集各子公司的采购申请,形成集中采购计划,由公司进行统一集中的供应商管理评估、采购价格管理、采购招投标管理,并进行集中订购和集中结算。其他物料等,由子公司根据生产要求制定采购计划,通过集中组织招投标等方式,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签订供货合同,实现集中采购。无论是公司还是子公司的集中采购要统一在‘中车购’电子商务采购平台上完成,实现中车采购业务公开、透明以及可追溯性管理,确保生产原料供应及时,降低采购成本。
3、销售模式:发挥行业技术优势,构建和完善各种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技术平台和产品平台,以响应用户需求、提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产品和服务为宗旨,积极参与国内外用户招标或议标活动,通过投标和严格的商务谈判签订供货合同并形成订单,保质保量按期生产,最终实现销售。
4、产业链分布情况: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研发基地;具备以高速动车组、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普通客车、货车等主机企业和清洁能源装备整机企业为核心、配套企业为骨干,辐射全国的完整产业链和生产体系。
5、价值链分布情况:公司产品价值主要分布在以生产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普通客车、货车及相关配套产品制造修理和清洁能源装备及相关配套产品制造为核心价值,以金融、类金融、融资租赁产品为补充的全方位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备价值链分布体系。
6、科技创新模式:公司坚持‘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装备一代’的创新思路,由以应用为中心的单一产品开发向基于技术平台的谱系化产品开发转变,形成‘技术集中研究、产品联合开发、能力共建共享’的两级研发管理模式,逐步建成‘开发、协同、一体化、全球布局、自主可控’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两纵两横一贯通’的创新格局。
(四)行业地位中国中车作为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连续多年轨道交通装备业务销售规模位居全球首位。中国中车积极践行交通强国战略,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并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主动适应新的环境新变化,抢抓市场机遇,加快结构改革和转型升级,努力在业务布局、市场拓展、科技创新、改革创新、管理提升、产融结合、党建‘金名片’等方面实现新突破,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地位更加巩固。
二、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一)持续领先的市场地位自成立以来,中国中车聚焦主责主业,加强战略引领,深刻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和重视,以‘复兴号’中国标准高速动车组为代表的系列轨道交通装备成为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的‘金名片’。2024年上半年,公司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聚焦‘双赛道双集群’,聚焦‘一核三极多点’持续优化业务布局和结构调整,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地位持续巩固,清洁能源发电装备和低碳零碳交通装备业务快速增长,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能力以及产融结合、两化融合等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司规模效益指标持续位居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前列,轨道交通装备业务收入稳居全球第一,风电装备、高分子复合材料等进入国内前列。
(二)创新驱动的科技能力中国中车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创体系改革,加快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到领先领跑的重大跨越。在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中,‘复兴号高速列车’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强化科研能力建设,培育形成由工程院院士、中车科学家领衔的梯次化科技人才队伍,拥有11个国家级研发机构,22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9个行业研发机构,18家海外研发中心。7款新能源机车代表车型首次面向全球发布,可实现低碳零排放、低噪音、高效率运行。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正式发布,较传统地铁车辆减重11%。新一代智能城际(市域C型)动车组正式发布,满足在城市轨道交通和国铁干线的不同信号制式之间进行互联互通。CR400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技术提升版上线运行,采用轻量化、降噪等技术和设备集成,扩大乘客使用空间。
国内首台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正式下线,是全球最大功率永磁直驱重载货运电力机车。全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完成160公里满载运行试验,标志著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取得历史性突破。
新一代柔性绿电制氢系统正式发布,可开展‘交╱直流耦合离网制氢仿真设计’服务。全球最大功率的20MW海上半直驱风力发电机研发成功。
(三)跨国经营的发展方向中国中车坚持走国际化道路,以‘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为契机,紧抓多双边区域投资贸易合作新趋势,努力拓宽国际市场空间,积极应对全球化新态势、行业竞争加剧等挑战,全力推动‘一核三极多点’业务全产业链‘走出去’,打造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公司,实现了国际化经营转型升级和稳步健康发展。2024年上半年,公司轨道交通出口业务持续巩固,‘一带一路’建设再结硕果:
雅万高铁开通运营8个月以来,累计发送旅客突破350万人次,跑出印尼民众幸福‘加速度’;成功签约印尼国铁通勤列车项目,书写中印尼合作共赢新篇章;中老铁路动车组上线运营表现平稳,累计安全运行超200万公里,运送旅客超550万人次,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及积极示范效果;匈塞高铁首列车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泽蒙车辆段亮相,塞尔维亚总统登车参观并给予高度评价。公司持续创新国际业务商业模式,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系统解决方案在全球逐步获得认可与落地,推动巴西圣保罗TIC项目落地执行,‘十四五’国际业务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走出去’模式不断成功实践,实现国际市场可持续拓展。
业务展望:
‘十四五’战略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践行科技强国、制造强国、交通强国、质量强国战略,打造创新引领的‘六化’(即数智化、高端化、绿色化、国际化、协同化、品牌化)业务发展体系、高效合规的‘五力’(即战略引领力、战新引领力、组织变革力、价值创造力、风险防控力)经营管理体系、坚强有力的‘五大保障’(即政治保障、思想保障、组织保障、人才保障、纪律保障)党建引领体系,建设发展前景好、经营绩效优、社会形象美、幸福指数高、党建引领强的新中车,成为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高端装备制造商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1.铁路装备业务突出全球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和控制力,树立全要素市场经营理念,保持国内市场份额,稳固全球行业规模第一位。深化与国铁集团等大客户的跟随合作战略,主动适应高速化、重载化、服务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持续增强干线铁路市场响应、产品开发和品质保证能力,为我国铁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构建协同一体化售后服务体系,深化配件中心建设,形成一体化售后服务解决方案,深入开展产品维护、检修技术研究,大力拓展维保业务,做强做优检修业务,增强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搭建产品全生命周期技术和成本框架体系,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大数据平台,加快由制造向‘产品+’转变。
2.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深入研究、统筹谋划智慧城轨八大体系顶层设计,推广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示范应用,积极发展有轨电车、磁浮、单轨、电子导向胶轮系统等新制式中小运量城轨装备,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大力发展适应多层次、多模式、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融合发展的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装备,满足我国城市群、都市圈发展多样化需求。发挥公司整体优势,加强规划设计咨询、机电集成与总包、建设工程总包与咨询、运营服务与咨询、投融资支撑等体系搭建,逐步形成轨道交通行业全产业链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3.新产业业务加快核心系统和关键部件的系列化、谱系化、标准化、模块化,提升核心竞争力,拓展全球市场,打造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突出专业化、规模化、成长性和高质量发展,围绕交通、能源、工业领域,按照‘资源协同、高端定位、分类管理、优进劣退’原则,拓展和培育战略新兴业务。强化创新驱动,激发主体活力,整合关键资源,推动协同发展,形成拳头产品,努力把风电装备、新材料、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等业务打造为行业地位突出、经济效益良好、支撑作用明显的支柱业务,成为公司重要的业务增长极。加强产业研究,聚合创新要素,构筑核心能力,增强活力动力,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氢能、矿用车、数字化、多式联运、冷链等业务,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4.现代服务业务突出支撑作用、带动作用、协同效应和风险防控,以中车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聚焦服务主业实业,创新商业模式,优化要素配置,规范内部运作,稳健发展现代服务业务。按照市场化、标准化和共建共享共赢原则,规范发展物资集采与供应链服务,资金集中服务,信息化建设及资产管理、运维服务,前瞻性、共性和基础性技术研究服务,建设工程总包等内部支撑业务。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推动金融业务优化调整,金融业务布局更加优化;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产业链链长建设,聚合内外资源,提升专业能力,稳健发展金融服务、产业基金、PPP特许经营等平台业务,为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系统解决方案,带动公司‘双赛道、双集群’产业发展。
5.国际业务构建适应国际化经营的组织架构和管控体系,夯实国际化基础建设,促进信息、营销、制造资源协同共享。按照‘整机带动部件、制造带动服务、轨道交通带动战略新兴、总包带动产业链’原则,发挥优势企业牵引带动作用,不断扩大海外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建立健全市场营销网络,灵活掌握国际化商业规则,丰富市场开拓方式,充分利用海外机构资源能力,建立符合目标市场需求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能力,以轨道交通装备主机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和全产业链‘走出去’。积极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市场竞争,持续拓展风电装备、新材料等业务领域国际市场空间。努力使国际业务成为中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业务增长点;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提高境外DLS业务和新产业的占比,完成全球区域布局,形成资源集约、快速响应的全球化管控模式;增强业务协同能力,实现品牌统一及资源有效协同与互补;构建全面系统解决方案和全寿命周期解决方案的完整能力。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