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设计、制造工业汽轮机、燃气轮机等旋转类工业透平机械。

  • 产品类型:

    锅炉及原动设备制造

  • 产品名称:

    工业汽轮机及配套 、 燃气轮机 、 备配件 、 水轮发电机组 、 服务

  • 经营范围:

    汽轮机、燃气轮机等旋转类、往复类机械设备及辅机设备、备用配件的设计、制造、销售、售后服务和相关产品技术的开发、贸易、转让及咨询服务。发电、工业驱动、工业透平领域的工程成套设备的批发、进出口及其售后服务,节能环保工程总承包。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30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压缩机(台套) 8.00 - - - -
库存量:发电机(台套) 59.00 - - - -
库存量:汽轮机(台套) 116.00 - - - -
库存量:燃气轮机(台套) 1.00 - - - -
压缩机库存量(台套) - 8.00 8.00 - -
发电机库存量(台套) - 69.00 73.00 - -
汽轮机库存量(台套) - 141.00 184.00 189.00 185.00
燃气轮机库存量(台套) - 1.00 - - -
燃机库存量(台套) - - 0.00 - -
燃机、压缩机库存量(台套) - - - 7.00 7.00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6.0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9.06%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10.70亿 19.39%
客户二
2.43亿 4.40%
客户三
1.30亿 2.35%
客户四
8193.81万 1.48%
客户五
7944.78万 1.4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9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2.95%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1.38亿 3.64%
供应商二
1.31亿 3.45%
供应商三
8964.44万 2.36%
供应商四
6791.73万 1.79%
供应商五
6477.36万 1.7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0.1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4.73%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8.64亿 14.92%
客户二
5.36亿 9.26%
客户三
2.39亿 4.12%
客户四
2.04亿 3.53%
客户五
1.68亿 2.9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0.7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72%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5.66亿 10.92%
供应商二
1.98亿 3.83%
供应商三
1.87亿 3.61%
供应商四
6585.07万 1.27%
供应商五
5631.41万 1.0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2.6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8.10%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7.07亿 15.73%
客户二
1.63亿 3.63%
客户三
1.55亿 3.45%
客户四
1.34亿 2.98%
客户五
1.04亿 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1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4.33%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2.23亿 6.26%
供应商二
1.03亿 2.91%
供应商三
6795.46万 1.91%
供应商四
6250.30万 1.76%
供应商五
5301.32万 1.4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2.4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9.12%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6.23亿 14.57%
客户二
2.21亿 5.16%
客户三
1.68亿 3.93%
客户四
1.44亿 3.36%
客户五
8978.61万 2.1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1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2.24%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1.71亿 5.05%
供应商二
7574.71万 2.24%
供应商三
7340.19万 2.17%
供应商四
5477.03万 1.62%
供应商五
3915.80万 1.1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6.2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4.98%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6.16亿 13.27%
客户二
5.29亿 11.40%
客户三
2.39亿 5.15%
客户四
1.22亿 2.63%
客户五
1.18亿 2.5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7.5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3.98%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2.68亿 8.48%
供应商二
1.73亿 5.49%
供应商三
1.22亿 3.85%
供应商四
1.06亿 3.37%
供应商五
8819.25万 2.79%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经济回升向好,供给需求稳步改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根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1月17日公布数据,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公司上游主要行业分析如下:  报告期内,我国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低位回升、稳中有进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石化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5.95万亿元,同比下降1.1%,利润总额8733.6亿元,...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经济回升向好,供给需求稳步改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根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1月17日公布数据,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公司上游主要行业分析如下:
  报告期内,我国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低位回升、稳中有进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石化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5.95万亿元,同比下降1.1%,利润总额8733.6亿元,同比下降20.7%。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23年,我国原油加工量达7.35亿吨,同比增加9.3%,表观消费量7.7亿吨,同比增加8.5%,原油加工量和表观消费量均创历史新高。2023年,石化行业在科技创新、绿色低碳转型和数字化升级、深化国际合作、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和现代化产业集群、产业政策及重大问题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步。2023年度石化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步下降,主要原因是原油、天然气及绝大多数化工产品的价格下降幅度较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0.2%,化工原料和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9%;重点监测的无机化学品和有机化学品2023年价格同比和环比均下降,并且绝大多数月份的降幅都在50%以上。2023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82.6美元/桶,同比下降18.3%。正是因为原油、天然气及其绝大多数石化产品的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造成2023年石化全行业“增产增销不增利”的情况。
  报告期内,现代煤化工产业遭遇了新的困境,效益都大幅下降。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委会预测:2023年,煤制油利润同比下降52.7%,煤制气利润同比下降39%,煤制烯烃利润同比下降82.4%。煤制乙二醇继连年亏损后2023年继续亏18.7亿元;煤制烯烃往年的业绩不再,营收同比下降7.8%,在利润大幅下降82.4%的惨淡之下,营收利润率只有0.52%。现代煤化工遇到的新困境,既有原料煤炭价格高位、电价高位的因素,更有产品结构雷同、差异化和高端化不够的问题。
  报告期内,全年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力消费稳中向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22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6539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7%,增速比2022年提高3.1个百分点,国民经济回升向好拉动电力消费增速同比提高。截至2023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人均发电装机容量自2014年底历史性突破1千瓦/人后,在2023年首次历史性突破2千瓦/人,达到2.1千瓦/人。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在2023年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占总装机容量比重在2023年首次超过50%,煤电装机占比首次降至40%以下。从分类型投资、发电装机增速及结构变化等情况看,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持续推进。报告期内,电力投资快速增长,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达到九成。新增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超过2亿千瓦,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煤电发电量占比仍接近六成,充分发挥兜底保供作用。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工业透平机械装备和服务提供商,主要设计、制造工业汽轮机、燃气轮机等旋转类工业透平机械。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特色是以销定产,为每个客户单个项目开展设计制造,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工程项目的个性化需求。公司采用先进的模块化设计技术来实现快速的产品研发设计,同时运用信息化技术来协同制造资源实现柔性化生产。此外,公司还可以向客户提供工程方案、工程总包、产品运维、远程监控等相关服务。
  工业汽轮机以高温高压蒸汽作为工作介质,通过汽轮机的运转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来驱动各类工业设备。工业汽轮机按其驱动对象不同,可分为工业驱动汽轮机和工业发电汽轮机两大类。工业驱动汽轮机主要用于驱动压缩机、鼓风机、泵、压榨机等旋转机械,主要应用于炼油、化工、化肥、建材、冶金、电力、轻工、环保等工业领域,是各类大型工业装置中的关键动力装备。工业发电汽轮机主要用于驱动发电机并同时提供热能,主要应用于各工业部门的企业自备电站、区域性热电联产工程、工业过程余热回收发电、城市垃圾电站以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
  在燃气轮机业务上,公司与西门子能源就高效率、高可靠性、低排放的先进天然气燃气轮机SGT-800机型开展合作进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领域,机型逐步拓展到SGT-300、SGT-700、SGT5-2000E。作为西门子燃机在国内的总成套商,公司从项目采购与集成实施两个方面开展燃机业务,已具备分布式能源联合循环项目的选型能力,建立了完善的系统配套标准和材料体系,可以完成燃气轮机本体之外的设备自主加工和配套工作。在分布式能源项目的热电联产/联合循环电厂及油气等需采用中小型燃气轮机的工业领域中,公司不仅能够为客户提供燃气轮机设备,还可以为客户提供燃气轮机电站成套设备和高效的整体解决方案,向客户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运行保障服务,这一服务模式为公司与客户建立起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
  作为国内重大工业装备制造企业,公司的经营业绩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需求导向:由于不同工业领域的景气程度和投资周期不尽相同,因此相关的市场需求呈现不同的波动起伏。公司对产品市场进一步分层定位,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整合板块,发挥效力,根据不同客户需求,精准匹配、精准施策,进一步巩固原有市场地位,拓宽新领域市场占有率。
  (2)产品技术创新:公司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性能,从产品结构、核心部件、基础设计、制造工艺、材料技术等方面进行科研攻关,推进产品智能化、集成化技术的开发。同时,公司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构建技术交流合作平台。
  (3)产业结构升级:公司与西门子联手进军分布式能源市场,加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开发利用,在分布式能源项目的热电联产/联合循环电厂及油气等需采用中小型燃气轮机的工业领域中,公司不仅能够为客户提供燃气轮机设备,还可以为客户提供燃气轮机电站成套设备和高效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成立新能源公司,深入挖掘石化领域客户的燃机热电联产需求,并逐步向工程化、系统化、金融化转型。
  (4)企业品牌与市场地位:公司目前是国内重要的工业汽轮机研发和制造基地,也是国内工业汽轮机行业标准制订的主要单位,在国内工业驱动领域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公司产品在国内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品牌影响力。
  (5)成本控制水平:由于国内人力成本持续上涨,而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产品盈利能力面临严峻考验。公司近年来不断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改进业务流程、完善供应链控制、加强风险管控等途径来有效控制经营成本。
  (6)重视精品工程与服务:推进重点项目管理,对重点项目进行周密策划,实施质量动态监管;重视产品售后服务市场,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售后服务主动性,延长产品价值链,推进公司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优势
  公司拥有完整的工业汽轮机技术创新体系,建有国家、省、市级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技术创新平台,与国内科研院所、高校保持着密切合作。作为工业汽轮机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者,掌握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趋势。公司目前在反动式工业汽轮机领域有近600余种型号可供用户选择,具备了覆盖150MW以下的工业汽轮机研发和设计能力。在燃气轮机方面,公司与西门子能源开展合作,已具备分布式能源联合循环项目的成套能力,可以完成燃气轮机本体之外的设备自主加工和配套工作。
  (2)方案解决优势
  公司工业汽轮机的模块化设计、并行化制造的产品实现模式,使公司针对客户的个性化设计和制造过程能兼顾成本、交货期和客户需求,能满足个性化需求逐步提升的市场发展趋势。公司在燃气轮机业务项目上,一直致力于国产化工作,逐步实现了销售、生产、安装、调试、运行、培训及售后维修等一站式本土化服务,为客户提供燃气轮机电站成套设备和高效的整体解决方案。
  (3)品牌优势
  公司目前与国内装备应用领域关键客户都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通过介入客户价值工程开展深度营销,在国内工业汽轮机市场上牢固树立了公司的品牌和影响力。在国际市场,公司产品先后获得多个重要目标市场的认证资格,国际知名度初步确立。
  (4)服务优势
  公司拥有完整的产品服务体系。目前公司不仅具备针对公司产品运行现场的全天候动态服务能力,而且对于其他制造商的工业汽轮机的技改维修也积累了丰富的业绩和经验。公司能够提供对机组运行状态进行远程监测的服务,能够为用户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靠运行保障。
  (5)人力资源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积累,培养和集聚了国内工业汽轮机行业的研发、设计、工艺、试验、质量等多领域技术人才,形成了专业学科完整的产品研发团队。公司在现代工业制造领域打造了一支以技能大师和高级技师领军的高级技能人才队伍,为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是公司推动“十四五”战略规划实施承上启下之年,也是推进转型升级关键之年。身处政策调控的行业环境,面对需求过剩的竞争格局,公司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适应复杂的市场环境变化,最终达成了极具挑战的年度经营目标,为后续企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信心和基础。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2,423.80万元,利润总额73,551.80万元,净利润66,621.93万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768.0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3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90%,净利润同比增长6.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0.90%。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如下:
  一、战略引航
  报告期内,公司启动“十四五”战略规划中期评估与调整,分解战略规划中期调整报告,提取11项绩效指标、22项战略任务,为后续战略落地做好铺垫。每月跟踪战略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出具季度战略绩效分析报告,为公司科学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报告期内,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杭州启同,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有效保障企业战略实施。为做精做优主业、整合公司服务板块业务资源、顺利推进公司自主燃机研制工作,公司针对销售公司股权、机械公司股权、自主燃机知识产权等进行评估和交易、明晰权属,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提升公司规范运作水平。
  二、市场开拓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传统市场新突破。在电气化趋势持续深化、行业竞争明显加剧的局面下,公司承接汽轮机订单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与重点客户战略合作持续加深,抓住大型乙烯项目机遇,中石油吉林石化等7个乙烯项目全部中标。煤化工板块发挥标杆项目影响力,提升产品中标率,陆续承接新疆中泰、合盛硅业、金昌能化等多个项目。承接“双碳”政策实施以来的首个大型煤化工项目,囊获内蒙古宝丰煤制烯烃项目全部机组,成为大客户体系在煤化工领域的成功案例。集中精力做好优势产品目标客户,在优势省份获得持续稳定订单。灵活运用市场竞争策略,大电厂给水泵/引风机汽轮机市场占有率明显回升。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拳头”产品走出去,驱动业务在中东等地区收获颇丰,全年共生效11台套机组。沙特SABIC集团MTBE装置制冷压缩机组的成功落地,标志着中国制造的汽轮压缩机组首次成功登陆沙特本土炼化项目,为中国动力设备在中东高端市场开拓打开新局面。给水泵板块口碑效应逐渐显现,印尼市场全年中标10台套30万等级给水泵汽轮机。发电板块多点开花,全年承接海外项目12台套机组,版图扩充至塞浦路斯、叙利亚、墨西哥、科特迪瓦等市场。
  三、转型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打造基于机组全生命周期、涵盖各环节全方位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建成并投运巴基斯坦“本地化服务”示范区域。完成服务管理平台二期建设,实现系统信息链贯穿“大客户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延寿评估等资源,推进“杭汽轮智慧运维中心”建设。建立客户回访、巡检以及培训管理机制;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服务体系标准化。报告期内,公司多方位开展精益设计、精益研发,完成12项新产品项目开发,包括最大排汽型号的6.3平方米排汽塞浦路斯项目、超短交期康恒汉川项目等,完成亚临界机组、高速高效冷凝机组的系列开发和应用。克服双缸双速、轴排和亚临界等机组开发挑战。技术准备不断适应数字化交付、个性化出厂资料市场要求,持续缩小新增外贸驱动市场设计执行差异。
  报告期内,公司强化科研项目管理,提高成果转化率,共立项科研攻关 37项、验收41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12件,软件著作权5件。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评价工作,组织申报浙江省工业汽轮机转子动力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技术领航雄鹰企业。2023年度公司获浙江省“尖兵”项目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报告期内,公司燃机研制实现新突破。全面完成自主燃机压气机整机试验,获得一系列关键数据,是国内首个成功的民用燃机压气机整机试验;顺利完成燃烧室全温全压试验,是国内首次在自主重型燃机全尺寸燃烧室开展掺氢比例超过20%的试验;完成半物理试验室一期仿真试验,有序开展整机试验前期准备工作;汇聚外部优势资源,有序推进自主燃机整机与热端部件加工制造,完成转子首次装配和整机总装。
  四、管理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以ERP项目落地、市级“未来工厂”建设与认定为抓手,不断提升公司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改进和优化 MES/PLM/OA以及财务费用管理系统等平台;全面推进数字化工厂建设,在各车间部署67台工位机,显著提高车间数字化水平;完成数据驾驶舱平台开发,开展基地3D虚拟工厂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制考核,优化各被考核主体的考核指标体系,实现各部门考核方式科学化、考核导向系统化、考核指标个性化、协议内容精细化。以改善项目为抓手推进精益改善,全年申报注册精益改善项目30项,验收项目24项。在工业透平研究院、制造部等10个部门开展部门精益管理指标考评工作,促进各部门精益管理能力提升。充分总结精益1.0工作成果,多维度构建形成精益2.0系统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以人才“选、用、育、留”为着眼点,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推进全员绩效管理,公司94%基层员工参与年度全员绩效考核及结果评定;围绕公司转型战略导向,完成《2023年-2028年中长期人力资源配置规划报告》。公司坚持“党建引领、服务中心、全员参与、持续改善、激励导向”工作原则,编写《文化入制指导意见》,全面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2024年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2024年,在坚定执行“十四五”战略规划和延续2023 年总体经营思路的基础上,公司核心围绕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落地,提出“降本增效、精益提升、聚焦文化、服务转型”的工作方针,对2024年度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一、聚焦四大任务,汇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按照自主燃机研制工作计划进度要求,重点推进整机试验能力建设、半物理二期试验、自主运维技术开发等工作,启动自主燃机运转试验。
  集中精力打造新能源业务平台,尽早推出低碳热电厂智慧化运行与维护系统,从能源数智化上做优做强现有产业,从能源综合低碳装备化上壮大产业链。加速SGT系列燃机技术、售后国产化进度,提升工程化能力,拓展工程业务市场范围,争取实现燃机业务和工程业务融合发展。
  整合全集团服务资源,搭建公司服务中心组织框架和管理模式,定位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业务核心。持续推进“双框架”落地,重点聚焦扩大客户覆盖面、丰富数据量、推动客户平台上线运行、向工程板块延伸等工作。持续推进“全生命周期管理”大服务框架数字化工程建设,建立并维护客户沟通渠道,提升客户体验与粘性,逐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核心业务,加强董事会建设、完善科技型企业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完善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构建多层次、多通道、高质量的人才“选用育留”体系。强化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健全薪酬管理体系。
  二、立足三大业务板块,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
  深挖市场潜力。继续强化绕前销售力度,多渠道获取项目信息,采用灵活多变、平衡兼顾的价格联动策略,维护公司利润水平和市场价格平衡。以大客户管理体系推进为主脉络,充分发挥大客户体系优势,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背压发电、给水泵引风机、核心驱动市场的占有率,筑牢公司市场基石。做好海外热点、重点市场布局及“本地化”管理,加快海外市场拓展步伐,加大海外市场的投入和支持,优化海外项目执行管理,提高海外市场服务效能。
  强化技术引领。秉持发展理念、高质量推进技术和产品开发,重视汽轮机产品智能化轻量化提升,加快汽轮机 3D扭叶片科研项目和铸造木模模块化应用实施;保质保量完成公司重点项目机组、新产品研发设计,研发拓展大型乙烯装置用汽轮机、深入研究推广亚临界机组、布局开发空冷发电产品。聚焦产销衔接。贯彻“所产均所需,所需均已产”精益化理念,重点关注产出有效性、用户真实需求识别,进一步确保产出有效性。2024年要紧紧围绕“精心、精准、精益、精品”的四精要求,持续做好组织、实施、协调、服务及产销衔接管理,全面完成生产任务。围绕客户需求、减少资源浪费,推进柔性计调一体化拉动式管理模式,提升生产正向计划管控能力。
  三、推进三大工程,优化组织运营效能
  数字化建设。做好PLM、MES、CRM、SRM 等业务系统改造提升,适时启动ERP 二期建设。优化大数据管理和应用,包括云平台运维管控、数据分析展示大屏,围绕数据仓建设,切实提升基础管理数据采集与分析运用,帮助决策能力提升,用数据要素向管理要效益。
  深入精益 2.0。运行全价值链思维,聚焦系统性、流程性改善,打造制造全流程精益化;探索数字化方法驱动精益持续改善,推动精益化到智能化。对标市场,打造具有成本竞争力、响应能力强和高效能运行的杭汽轮精益管理体系。
  继续完善数字化工厂建设,规划未来 5年智能制造提升工程建设总体方案。制造基地实现运营情况、能耗情况、设备承载、安全管理等信息全面亮屏,逐步利用信息化大数据开展分析提升工作。对标一流企业,继续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研究,打造智能化生产车间。
  四、对标世界一流,提升业务支撑能力
  强化顶层设计。以持续改革为战略落地核心保障,实现集团公司与各分子公司资源有机结合,确保各分子公司、集团公司和新能源公司开展的新能源业务保持战略协同。围绕“服务转型与走出去”战略做好转型规划,在资源共享、促销互助、签约模式等方面深入推进“一体化发展”策略。以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为抓手,优化组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持续提升考核的科学性、有效性。
  对标一流标准。提高对行业标准的更深层次理解和运用,结合海外项目分布情况,打造适应国际化需要的海外订单执行能力与机制,提升现有人员资质能力、优化检验设备的校准体系,积极应对大面积外贸机组标准高、任务重的生产要求。以现场机组问题为输入,推动以问题为导向的内审工作;结合体系管理输出问题,运用精益思维提升价值创造。
  突出价值创造。持续畅通员工结构调整和职业发展“双通道”,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坚持价值创造导向,持续加大绩效考核力度、落实绩效结果应用,保障公司战略目标实现。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进一步提升薪酬激励效能。结合人才建设目标,优化人才考核及激励方案,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二)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1、市场风险
  鉴于国内汽轮机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以石化、钢铁、电力、建材等为代表的高排放行业带来深远影响,公司产品销售受到持续冲击。公司将依托技术创新,突出核心技术优势,拓展营销渠道,创新营销工作模式,提高产品品质,提升终端服务能力,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挖掘潜在需求,拓展燃机和服务等新的业务增长点,积极应对与化解市场风险。
  2、合同履行风险
  随着集装机组和大型机组数量的增加、短交期项目占比的扩大,叠加重大协议变更、进口件采购周期增加等影响机组产出的多重因素,公司生产不均衡性的问题更加突出,同时也增加了公司履行合同的成本和风险。公司将持续推进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柔性产出机制,进一步加强产销衔接能力,提高企业响应市场的速度和水平,控制合同执行风险。
  3、应收账款风险
  随着部分下游行业客户经营滑坡和投资项目风险增加,公司应收账款回收存在持续性风险,平均账龄趋于增加,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较大的冲击。公司将实施客户信用管理,加强合同签约和履行风险控制,加大应收账款考核力度,减少逾期应收账款的不利影响。
  4、汇率风险
  公司国际采购和国际销售业务的扩展,使得公司的国际收支将受到汇率波动影响,存在一定的汇兑损失风险。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加大,增加了汇兑损益的不确定性。公司将参考汇率波动周期,采用适当的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尽量减少汇兑损失。
  5、盈利水平下降风险
  由于国内原材料、人力成本持续上涨,而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产品盈利能力面临严峻考验。公司将努力改进内部管理,提高项目成本管理能力,降低采购成本和经营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努力化解盈利水平下降的风险。
  6、海外市场风险
  “十四五”期间,公司将持续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拓展海外目标市场,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但目前海外市场受地缘政治冲突、内部政治经济局势变化和贸易壁垒政策影响,海外市场战略的实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公司将加大市场调研力度、积极论证应对措施,探索业务属地化发展路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