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面向全球新型电力储能和工业储能、民用储能领域客户,为其提供以锂电为主、铅电为辅的产品、系统集成及服务。
储能电池
锂离子电池产品 、 铅蓄电池产品 、 再生铅产品 、 锂电池材料
一般项目:电池制造;电池销售;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木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机械电气设备销售;先进电力电子装置销售;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软件开发;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机械设备租赁;蓄电池租赁;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电动自行车销售;电子专用材料销售;有色金属合金销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不含危险废物经营);新材料技术研发;再生资源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化学品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业务名称 | 2023-12-31 | 2022-12-31 | 2021-12-31 | 2020-12-31 | 2019-12-31 |
---|---|---|---|---|---|
库存量:再生铅(吨) | 800.00 | - | - | - | - |
库存量:铅蓄电池产品(GWh) | 0.33 | - | - | - | - |
库存量:锂离子电池产品(GWh) | 1.80 | - | - | - | - |
再生铅库存量(吨) | - | 2100.00 | 900.00 | 3400.00 | 700.00 |
铅蓄电池产品库存量(GWh) | - | 0.85 | - | - | - |
锂离子电池产品库存量(GWh) | - | 1.47 | - | - | - |
工业铅蓄电池库存量(千伏安时) | - | - | 45.44万 | 111.32万 | - |
民用铅蓄电池库存量(只) | - | - | 117.82万 | 255.58万 | - |
锂离子电池库存量(安时) | - | - | 2.08亿 | 1.08亿 | 2205.24万 |
动力电池库存量(只) | - | - | - | - | 146.63万 |
通信后备电池库存量(千伏安时) | - | - | - | - | 37.77万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24.08亿 | 16.42% |
第二名 |
14.37亿 | 9.80% |
第三名 |
13.09亿 | 8.92% |
第四名 |
11.05亿 | 7.54% |
第五名 |
9.59亿 | 6.5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40.00亿 | 30.87% |
第二名 |
10.33亿 | 7.97% |
第三名 |
8.63亿 | 6.66% |
第四名 |
6.73亿 | 5.20% |
第五名 |
4.46亿 | 3.44%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浙江天能物资贸易有限公司 |
24.15亿 | 20.56% |
华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17.30亿 | 14.72% |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
9.69亿 | 8.25% |
浙江新威能源贸易有限公司 |
8.77亿 | 7.4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3.50亿 | 2.9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安徽快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36.30亿 | 30.57% |
浙商中拓集团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3.07亿 | 2.58% |
济源市万洋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
2.10亿 | 1.77% |
华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1.87亿 | 1.57% |
安徽锂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1.83亿 | 1.54%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天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24.52亿 | 20.70% |
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22.53亿 | 19.01% |
浙江新威能源贸易有限公司 |
5.03亿 | 4.24% |
阿里巴巴信息科技 |
3.34亿 | 2.82% |
EXICOM TELE-SYSTEMS( |
2.87亿 | 2.4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张恒才 |
4.95亿 | 4.50% |
安徽省华森电源有限公司 |
3.05亿 | 2.77% |
宜丰钜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
2.92亿 | 2.66% |
王雪芳 |
2.61亿 | 2.37% |
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2.37亿 | 2.16%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8.93亿 | 18.45% |
第二名 |
9.03亿 | 8.80% |
第三名 |
6.37亿 | 6.20% |
第四名 |
5.17亿 | 5.04% |
第五名 |
4.47亿 | 4.3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三名 |
3.03亿 | 3.02% |
第一名 |
2.88亿 | 2.88% |
第二名 |
2.77亿 | 2.77% |
第五名 |
2.61亿 | 2.61% |
第四名 |
2.54亿 | 2.53%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4.09亿 | 15.64% |
第二名 |
6.38亿 | 7.08% |
第三名 |
5.08亿 | 5.64% |
第四名 |
4.80亿 | 5.33% |
第五名 |
3.20亿 | 3.5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5.62亿 | 7.61% |
第二名 |
2.38亿 | 3.22% |
第三名 |
1.65亿 | 2.23% |
第四名 |
1.51亿 | 2.05% |
第五名 |
1.47亿 | 1.99% |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长期专注于储能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面向全球新型电力储能和工业储能、民用储能领域客户,为其提供以锂电为主、铅电为辅的产品、系统集成及服务。公司已打通从锂(铅)电池制造、系统集成、运营服务到锂(铅)资源回收的全产业链,围绕储能业务形成一体化布局,构筑了储能全产业生态体系。经过多年深耕,公司业务已覆盖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储能领域的领先者。 1、储能业务领域 (1)新型电力储能领域 1)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全球储能市场持续发展,新型储能占比持续提升。国内外储能政策不断优化,储能项目经济性提升,推动储能市场...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长期专注于储能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面向全球新型电力储能和工业储能、民用储能领域客户,为其提供以锂电为主、铅电为辅的产品、系统集成及服务。公司已打通从锂(铅)电池制造、系统集成、运营服务到锂(铅)资源回收的全产业链,围绕储能业务形成一体化布局,构筑了储能全产业生态体系。经过多年深耕,公司业务已覆盖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储能领域的领先者。
1、储能业务领域
(1)新型电力储能领域
1)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全球储能市场持续发展,新型储能占比持续提升。国内外储能政策不断优化,储能项目经济性提升,推动储能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国内,各省政策密集出台,独立储能盈利模式持续完善,储能收益模式日益清晰带来的经济性助力新型储能需求稳增;海外,欧美等地利好政策持续加码,降息带来项目建设成本回落,加之收益机制丰富,多因素催化新型储能发展,同时东南亚、南美、非洲、印度等新兴市场崛起,为储能市场需求贡献新增量。
2)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作为储能行业领先者,引领和推进储能行业发展。公司于2011年投建国内第一个储能示范项目“东福山岛风光柴储能电站”,先后承担了国内外50余个储能示范项目;于2016年进行储能商用化推广,先后在国内外建了诸多基于多种应用场景的储能电站。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具备了从方案设计、系统集成、运营维护及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全面技术能力,拥有从电芯产品、系统集成、运维服务至资源回收的储能产业一体化布局。公司储能产品及系统已累计获得260余项UL、IEC、GB、KC等全球储能领先标准安全认证,具备较高的资质认证的门槛。
公司主要聚焦国内以及欧洲、北美、澳洲、日韩等海外重点国家拓展,并在海外多地设立子公司和服务机构,同时与海外当地主要大型能源集团、电力公司等建立储能业务合作并深入战略合作。目前,公司新型电力储能业务在用户侧、电网侧、发电侧均已实现大规模应用。
(2)工业储能领域
1)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新质生产力,IDC市场逐步回暖,在公有云行业应用需求驱动下,智算中心的建设和部署在全球范围内提速,市场发展前景良好。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算力应用场景不断创新,算力需求不断涌现,市场规模进一步提升。在“双碳战略”目标倡导下,IDC行业低碳化趋势将愈加明显,随着AI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数据中心等设备对电力的需求激增,储能业务在AI产业中具重要意义。
2)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从工业储能领域起步进入电池行业,从2G到5G时代,公司作为工业储能电池主要供应商,伴随着全球通信产业发展而成长壮大,形成了较强的技术积累与市场积淀。公司通信后备电源业务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铁塔、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沃达丰电信、新加坡电信、华为、诺基亚、中兴通讯等国内外主要通信运营商及通信设备集成商形成深度合作,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数据中心领域一直是公司近年来重点开拓的市场。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数据中心后备电源技术、行业级整体解决方案和丰富的应用经验。近几年,随着智算中心建设布局加速,政府、金融企业、第三方数据中心等不断兴起,公司客户结构更加全面,业务规模迅速增长,并对原来占据主导地位的进口品牌逐渐形成替代。在国内,先后与头部多家大型互联网企业、服务商及金融机构形成长期合作;在海外,公司作为唯一海外品牌入选美国前五大数据中心的优选供应商,成为美国高端数据中心市场的唯一非本土电池品牌,成功进入亚太、拉美等大型数据管理中心高端市场。同时,公司研发并推广IDC高功率锂电系统产品,成功与伊顿、三菱、台达、富士等多家大型集成商达成和合作,为公司数据中心业务注入新活力。
2、资源再生业务领域
(1)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再生资源回收是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环节,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电池回收与再生利用不仅能够有效增加原材料供应,还能为其他领域提供稳定的电池供给,电池回收是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锂、镍、钴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可持续供应的关键,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能源进程持续推进,退役电池数量将会不断增加,锂电产业的高速发展和锂电回收市场的不断增大,锂资源回收再生成为电池产业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多方参与、竞争有序、创新引领、融合发展的电池回收利用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2)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持续完善回收利用体系,优化回收渠道,提升回收利用技术水平。随着公司业务规模及产能需求的不断扩大,为有效保证原材料供应和成本控制,公司相继完成锂电、铅电全产业链闭环与升级。回收项目采用行业领先环保的回收工艺和装备,实现全过程无害化处理,能耗低、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良好,回收率高。公司回收产业在全国具备完善的回收及销售网络,与国内重点客户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积累了广泛的资源,品牌认可度较高,行业地位突出。
(二)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面向储能应用领域,提供以锂离子电池和铅电池为核心的系统化产品、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专注于新型电力储能、工业储能、民用储能等全系列产品和系统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及环保型资源再生产业一体化。公司拥有支撑储能应用领域的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产业一体化关键核心技术优势及可持续研发能力,已形成锂电、铅电的“原材料—产品应用—运营服务—资源再生—原材料”的全产业链闭环的一体化体系。公司销售遍及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球储能领域的领先者。
(三)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主营产品包含锂离子电池及系统、铅蓄电池及系统、氢能关键设备及锂、铅资源再生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主要服务于新型电力储能、工业储能、民用储能等领域的客户,提供相应的电源及系统集成产品的应用与技术、运维服务;再生资源产品包括锂电池材料及再生铅等,主要提供给国内各大锂离子及铅蓄电池生产企业。
1、锂离子电池及系统:公司锂离子电池产品主要为磷酸铁锂电池系列产品及系统集成产品,主要包括电芯、模组、电池包、电池柜及软件管理系统等,主要应用于包括新型电力储能电力调频、辅助服务及削峰填谷领域,工业后备储能领域,民用储能领域等。
2、铅蓄电池及系统:公司铅蓄电池产品主要包括高温型节能环保产品、高功率电池、核级阀控式电池、新型铅炭电池产品等。主要应用于工业储能领域,包括运营商、数据中心、金融、轨道交通、核电等领域。
3、氢能关键装备:公司成立子公司重点开发氢储能及其下游应用项目,公司在研产品主要包括柔性水电解制氢系统、站内水电解制氢系统、便携式水电解制氢系统、电解槽集群控制系统等制氢端产品,以及氢燃料动力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固定发电系统、电耦合氢氨醇综合能源系统等氢能应用端产品。
4、资源再生产品:主要以废旧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等为原材料进行处理,通过加工形成碳酸锂、镍钴锰混合盐、粗铅、成品铅及合金铅等系列产品,为锂电、铅电生产提供原材料。同时,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如铜、锡、锑、银等具备高附加值的其他有色金属类附加产品亦可对外出售,用于电池及其他行业领域。
(四)公司主要的经营模式
公司始终以产品作为利润实现的载体,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丰富产品线、改善产品结构、提高渠道议价能力,增加下游客户的接受度,使公司产品更大限度覆盖客户需求。
公司日常经营中,产品的供应在各部门紧密配合下进行。销售部门采取直接销售与代理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方式,负责市场的开拓及维护;采购部门根据年度经营计划对主要原材料和物品实行集中采购、分批供货的采购模式;运营管理中心确定统筹销售与生产,采取“以销定产”的方式编制生产计划;技术中心为产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质量管理部负责生产质量的监督等。
在传统技术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的经营模式之外,公司还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设计-电池产品及系统核心部件的开发-关键电池产品的生产-系统集成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获取盈利。
(五)报告期内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作为储能行业领先者,多年来在新型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等领域积累了品牌、渠道、技术、销服等优势,形成了从电芯产品、系统集成、运维服务至资源回收的储能产业一体化能力。2024年,公司持续深耕全球重点国家储能市场,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完善全球销服一体化的布局,深化与国内外主要大型能源开发商及设备集成商战略合作,得到行业及国内外客户一致认可。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夯实高质量发展,以“产业一体化、销服一体化、全球一体化,产业生态融合”(“三化一融合”)为目标指引,推动公司业务量质双重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4,139.41万元。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持续的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带动企业发展的理念,拥有长期伴随企业成长、具有丰富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强大研发团队,设有行业内首个国家认可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浙江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浙江省装备电子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先进的研发平台,技术创新能力卓越。公司的国家认可实验室还荣获CTF认可实验室资质,由国际权威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SGS进行授牌,成为国际级认证实验室。
公司作为行业领先者,拥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引领和推进储能行业发展,主持及参编110余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公司已形成锂电和铅炭等多种解决方案,具备了覆盖方案设计、系统集成、运营维护的全面技术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累计通过260余项UL、IEC、GB、KC等全球储能领先标准安全认证认可,标志着公司储能系统获得全球领先的标准安全认证。
公司以“研发一代、储备一代”作为技术发展战略,与院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平台,深入技术合作,持续开展基础性及前瞻性研究。长寿命技术上,自主开发限域催化草酸锂补锂剂,解决正极补锂剂面临的分解电位高、水分敏感、成本高等共性难题,结合长效稳固负极和自修复电解液,助力大容量储能锂电突破15000次超长寿命技术瓶颈。安全方面,开发固态电解质、高熔点聚合物隔膜、防过充添加剂、复合集流体等关键材料与工艺技术,提升大容量储能电池本征安全特性;基于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建立锂电池安全状态数据库,提出特征物理量告警阈值,开发基于声学传感的电池健康状态监测及风险预警系统,为全方位感知和预测储能系统安全特性提供技术保障。钠电方面,开发表面钝化阴极、新型硬炭基复合负极、低产气电解液和抑枝晶导离子隔膜,持续提升钠电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特性。
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新能源储能学科,与中南大学合作开展材料方面研究,成立浙江南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重点开发氢储能及其下游应用项目,为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2、行业先发优势
公司在电池领域历经三十年的专业化发展,致力于成为储能领域系统解决方案领导者。面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公司加快推进业务转型,持续聚焦并发力新能源储能业务。经过多年深耕,公司在储能领域实现技术与工艺积累,具备提供从储能产品及系统的研发生产、集成到运营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产品在用户侧、电网侧、发电侧均实现大规模应用。
目前公司下游储能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新型电力储能电力调频及削峰填谷领域、通信及数据中心用工业储能领域、民用储能领域等。随着公司产品体系及解决方案的不断完善提升,在储能应用的几大细分领域将形成技术共享、原材料共享、产线共享、渠道共享等多方资源共享协同机制,形成高效的资源整合优势,增强抵御市场变化风险的能力,增强公司盈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品牌及渠道优势
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注重自有品牌建设、持续改进提升产品质量,把品牌和产品质量作为市场开拓、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Narada南都”作为浙江省出口名牌,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市场认可度极高。多年来,公司在新能源用大型储能电站、通信及数据中心用工业储能等储能领域为客户提供了完善的产品应用及技术服务,形成了深远的品牌影响力。
公司率先实施并不断全球化经营战略,业务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各大洲完成了市场和营销网络的布局,增强销服一体化中心的建设,提升本地化销售、安装调试、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的综合能力,形成了显著的渠道优势。同时,公司高度重视客户资源管理,全面提高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切实维护客户关系。伴随着储能等新业务的开拓,公司客户资源不断丰富,公司以为客户持续提供价值为导向,不断把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优势转化为客户优势,为公司进一步拓展新兴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4、产业一体化优势
面向全球新型电力储能、工业储能、民用储能领域的客户,公司具备从方案设计、系统集成、运营维护及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全面技术能力,为客户提供极具竞争力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公司长期专注于储能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拥有三十年电池生产制造及系统集成经验,通过完整的资源回收体系与网络,构建自循环的供应链体系。目前公司拥有多个电池生产基地、系统集成生产基地、资源回收生产基地,打通了从锂(铅)电池制造、系统集成、运营服务到锂(铅)资源回收的全产业链,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混合一体化的综合资源利用,进行在生产、销售、资源再生等各个环节的业务协同,从而形成公司综合成本的优势。
同时,公司围绕储能业务一体化布局,构筑了储能全产业生态体系。公司持续加强行业深度合作,促进产业生态融合,逐步打造围绕储能业务纵向及横向的紧密合作的生态关系,与国内外发电集团、能源综合服务公司、EPC公司及电力设计院、国内外运营商、组件公司等形成战略结盟,积极共建储能产业生态圈,为后续储能业务大发展奠定基础。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风险
公司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目前海外市场已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出口规模较大。全球面临着通胀、地域冲突等带来的经济压力,若未来全球范围内宏观经济和市场需求下滑,将影响整个新能源和储能行业的发展,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面对不稳定的经济形势,公司将围绕既定战略目标及经营计划开展各项工作,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尽可能减少市场波动和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同时,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全球政治经济情况,及时调整业务、收款策略及增加投保等措施,防范业务开展的风险。
2、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一直积极坚持海外市场的拓展,出口业务销售额逐步提高。汇率的不确定性,使公司未来仍面临汇率变动带来的外汇结算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加强外汇风险防范,密切关注汇率走势,采取增加结算货币种类、美元贷款、缩短销售回款期、销售价格与汇率联动机制等措施,以减少汇率变化给公司带来的影响。同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灵活选用合理的外汇避险工具组合(远期结售汇),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不良影响。
3、原材料波动风险
公司锂电产品主要关键原材料正极材料包括碳酸锂、氢氧化锂等,受供求关系、投机炒作、市场预期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锂电相关材料价格具有较高波动性,短期内的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对公司存货及成本管控带来压力。同时,公司铅电类产品主要原材料为铅及其合金,属于期货交易品种之一,产品价格也具有较高波动性。
应对措施:公司将继续推动实施价格联动机制,与下游客户约定价格联动条款,若一段时间内基准价格波动达到一定幅度,双方重新调整电池产品价格;同时,通过深入研究原材料市场行情变化趋势,灵活运用规模采购策略,开展期货套期保值,降低原材料的价格波动风险。
4、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大潮下,伴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储能行业无疑是这两年最受关注的风口之一。巨大的市场热情下,越来越多资本涌入储能行业,掀起一轮“扩产热潮”。随着更多竞争者进入,为抢占市场份额,尤其在国内市场,低价无序竞争加剧。
应对措施:公司拥有近三十年的行业、技术、客户、渠道及品牌的积累;拥有高素质、专业化的团队。同时,经过近年的调整变革,公司已经聚焦储能、锂电,形成了产业一体化布局,完成了战略及业务结构转型。企业文化、组织、队伍、内部机制等也都得到了持续改善,为未来可持续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对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公司将持续保持的危机意识,把握好市场需求与产能的匹配,避免盲目扩产;积极做好新技术、新产品的储备,应对行业技术迭代的风险。
5、技术迭代及技术失密风险
公司所处新能源行业发展迅速,技术的升级与产品的迭代速度快,未来新技术、新产品的推进可能会给公司现有产品造成冲击,若公司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技术、市场和政策的变化趋势,不能及时将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公司可能会面临技术升级迭代的风险。
公司作为储能行业先行者,经历近三十年的专业化发展,拥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围绕安全性、成本、高能效、长寿命打造四维竞争力,具备从方案设计、系统集成、运营维护的全面技术能力,在核心技术、产品方面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如果出现技术泄露或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情况,将对公司的持续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等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以“研发一代、储备一代”作为技术发展战略,与院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平台,深入技术合作,持续开展前瞻性及基础性研究。同时,目前公司已建立严格的技术保密体系,并设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技术保密工作,在技术人员的岗位设置、资料保存、信息工具运用等方面均有严格规定。公司为技术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和发展空间,营造宽松的创新机制及职业晋升通道体系,降低人才流失风险。
四、主营业务分析
2024年,公司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夯实高质量发展,以“产业一体化、销服一体化、全球一体化,产业生态融合”(“三化一融合”)为目标指引,推动公司业务量质双增。报告期内,公司持续降本增效,推进产能建设;提高公司内部管理高效性、贯通性、合规性;注重员工激励和培养,组织各类专项培训,提升员工专业能力。
本报告期内,公司具体经营情况如下:
(一)持续市场拓展,深耕储能重点市场
公司不断深化出海战略落地,借助公司产业一体化优势,与需求契合度高的客户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提升品牌影响力,促进产品销售高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加码全球重点市场销服一体化中心的建设,加强本土化运营,深入了解当地市场,满足客户需求,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强化与上下游深度合作,整合各方资源,结合现有公司的资源优势,助力公司市场拓展。加大品牌建设与宣传,积极参加国内外重点展会、论坛等,推出新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2024年度,南都电源连续三季度BNEFTier1全球一级储能厂商榜单,体现了全球市场对南都电源综合实力的高度认可。
(二)合理产能建设布局,助力产业一体化
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推进产能建设,完成酒泉南都4GWh新能源锂电电芯产能建设。随着上述锂电项目的建设及产能释放,公司在储能领域产品及系统交付能力将大幅提升,进一步实现从产品、运营服务、梯次利用、废旧电池回收到再利用的锂电产业链闭环,有力保障公司锂电产品原材料供应,提升公司锂电业务盈利能力。
(三)持续技术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技术创新始终是公司的核心生产力。在以“技术牵引市场”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公司研发注重与市场的对接,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紧跟储能行业发展大趋势,完成320Ah单体大容量铁锂电芯开发以及新一代液冷储能系统开发。储能专用电池从280Ah升级到320Ah+,容量提升了14%,在保持12000次循环寿命和20年电池寿命优势的同时,单体能量超过1000Wh,体积能量密度超过400Wh/L;完成了全新一代搭载280-1P/314Ah/320Ah电芯的20尺5MWh+液冷储能系统开发,系统安全可靠性、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进一步提升。2024年4月,公司发布了690Ah超大容量储能专用电池,拥有20年超长寿命,循环寿命高达15000次,搭载该款电池的20尺储能系统容量可达6GWh,且系统五年“零”衰减。在工商业储能领域,公司推出了分布式液冷一体机和液冷能量柜,以标准化方案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公司致力于大储三级架构BMS、PCS以及逆变器等技术研发,其中大储三级架构已完成GB/T34131认证,预计9月完成UL/IEC60730认证,持续推动高效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工业储能领域,迭代开发完成6C/5C/2C/1C高压锂电全系列产品,满足数据中心等高端电源场景需求,同时,推出了第二代智能锂电全系列产品,进一步丰富了通信后备+储能场景的产品/系统解决方案。
材料与再生方面,进一步提升了锂电材料优先提锂、双极膜法制备电池级锂盐等核心技术,不断优化工艺改进,持续提升关键元素回收率;开发了正负极材料短流程修复再生产业化技术,具备量产能力;持续加大磷铁资源化研发,具备百公斤级再生磷酸铁和再生磷酸铁锂的制造能力。
固态电池技术方面,采用耐枝晶复合固态电解质膜改善界面离子传输,结合电极内部固态电解质构筑的导锂网络,电解液占比降低30%,应用于350Wh/kg高比能电池和690Ah大容量储能电池,通过热箱、短路等国标安全项测试。
钠离子电池技术方面,面向轻型动力和储能市场开发20Ah和240Ah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140Wh/kg,循环寿命3000次,支持空电存储、低温和5C充放电。
自主研发之外,公司积极开展同国际、国内高层次企业、院校的技术合作,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均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实现科研资源共享,保证公司持续走在行业技术领域前沿,进一步强化公司核心技术优势。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