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电阻应变计、应变式传感器及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设备等应变电测产品及相关应用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产品类型:

    航空军品、智能交通、传感控制

  • 产品名称:

    飞机测控产品 、 配电类产品 、 吊挂投放系统 、 电阻应变计 、 应变式传感器 、 称重仪表和软件 、 智能传感器 、 消费电子领域产品 、 智能物流装备 、 工业称重控制 、 智能仓储 、 在用车检测 、 特种车辆检测 、 智能驾培 、 智能交通信息系统 、 ZOS管理软件 、 电磁阀

  • 经营范围:

    应变计、传感器、电子衡器、精密电阻及其他电子元器件、交通运输检测设备、测量与自动控制设备、仪器仪表及软件系统、电磁阀及精密微流体控制元器件、人造宝石及其制品、航空仪器仪表及测试设备、五金交化产品、金属材料及制品的制造、销售与技术服务;与上述业务相关的技术开发、信息咨询和工程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或禁止的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8-29 
业务名称 2024-06-30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件) 38.00 37.00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件) 15.00 46.00 - - -
产量:其他(套/只) - 130.20万 - - -
产量:智能交通(台/套) - 1998.00 - - -
产量:航空军品(套) - 1.31万 - - -
销量:其他(套/只) - 128.60万 - - -
销量:智能交通(台/套) - 2074.00 - - -
销量:航空军品(套) - 1.38万 - - -
产量:传感控制(片/只/套) - 9209.86万 - - -
销量:传感控制(片/只/套) - 8827.04万 - - -
传感控制产量(片/只/套) - - 1.23亿 9774.45万 6721.77万
传感控制销量(片/只/套) - - 1.23亿 1.06亿 5973.67万
其他产量(套/只) - - 101.52万 89.18万 95.11万
其他销量(套/只) - - 95.99万 94.20万 95.09万
智能交通产量(台/套) - - 1849.00 2659.00 3860.00
智能交通销量(台/套) - - 1824.00 2653.00 3749.00
航空军品产量(套) - - 1.67万 2.15万 1.46万
航空军品销量(套) - - 1.69万 2.02万 1.44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3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6.15%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1.49亿 8.91%
客户二
1.07亿 6.36%
客户三
6548.26万 3.90%
客户四
5906.28万 3.52%
客户五
5805.46万 3.4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9698.76万元,占总采购额的9.38%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2572.32万 2.49%
供应商二
2015.45万 1.95%
供应商三
1867.23万 1.81%
供应商四
1749.50万 1.69%
供应商五
1494.25万 1.4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4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3.57%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2.30亿 12.04%
客户二
1.92亿 10.08%
客户三
1.01亿 5.29%
客户四
7472.76万 3.92%
客户五
4275.66万 2.2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3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1.47%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4823.94万 3.97%
供应商二
3369.02万 2.77%
供应商三
2316.27万 1.91%
供应商四
1720.28万 1.42%
供应商五
1696.01万 1.4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9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0.24%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1.24亿 6.36%
客户二
1.15亿 5.90%
客户三
6881.00万 3.54%
客户四
4721.53万 2.43%
客户五
3901.10万 2.0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0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8.46%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2676.55万 2.20%
供应商二
2241.38万 1.84%
供应商三
2027.14万 1.66%
供应商四
1785.99万 1.47%
供应商五
1564.10万 1.2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2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8.46%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9565.11万 5.43%
客户二
8346.40万 4.74%
客户三
6753.06万 3.84%
客户四
4273.97万 2.43%
客户五
3553.81万 2.0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0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8.74%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8561.06万 7.96%
供应商二
3471.81万 3.23%
供应商三
3467.00万 3.22%
供应商四
2612.71万 2.43%
供应商五
2049.40万 1.9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9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9.13%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7952.03万 5.15%
客户二
7394.63万 4.79%
客户三
7383.26万 4.78%
客户四
3495.16万 2.26%
客户五
3315.99万 2.1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9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49%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9390.51万 9.88%
供应商二
3559.58万 3.75%
供应商三
3471.81万 3.65%
供应商四
1556.60万 1.64%
供应商五
1490.67万 1.57%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随着国家航空军工产业快速发展及“互联网+”、“一带一路”等战略的逐步实施,高精度工业测量与控制、自动化生产设备、系统解决方案业务等发展环境更趋优化。公司依托智能测控核心技术,以成为智能测控产品解决方案的一流供应商为目标,坚持军用与民用领域并重,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司目前业务和产品主要涉及飞机测控产品、配电类产品、吊挂投放系统、电阻应变计、应变式传感器、称重仪表和软件、智能传感器、消费电子领域产品、智能物流装备、工业称重控制、智能仓储、在用车检测、特种车辆检测、智能驾培、智能交通信息系统、ZOS管理软件、电磁阀等多个方向及领域,按照业务属性划分为航空军...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随着国家航空军工产业快速发展及“互联网+”、“一带一路”等战略的逐步实施,高精度工业测量与控制、自动化生产设备、系统解决方案业务等发展环境更趋优化。公司依托智能测控核心技术,以成为智能测控产品解决方案的一流供应商为目标,坚持军用与民用领域并重,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司目前业务和产品主要涉及飞机测控产品、配电类产品、吊挂投放系统、电阻应变计、应变式传感器、称重仪表和软件、智能传感器、消费电子领域产品、智能物流装备、工业称重控制、智能仓储、在用车检测、特种车辆检测、智能驾培、智能交通信息系统、ZOS管理软件、电磁阀等多个方向及领域,按照业务属性划分为航空军品、传感控制、智能交通等业务板块。
  2024年上半年,公司紧抓发展机遇,智能装备、部队检测、数智产业、工业软件等战略新兴和种子业务呈现良好增长势头,国际市场进一步拓展。但面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复杂形势,行业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成本控制压力较大;同时,受航空军品行业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航空军品业务受到较大冲击,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对公司上半年整体经营业绩造成了较大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809.4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27%;实现利润总额8,789.85万元,同比下降20.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01.86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6.62%。
  公司年度重点工作在报告期内的执行情况概述如下:
  1、加大研发投入,聚力科技创新
  报告期内,公司将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大局的核心地位,高度重视创新研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围绕公共电子、公共软件、数字化协同研发和公共实验室等方面开展公共平台建设,形成基于构型和CBB的产品平台的开发模式;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实现公司与外部高校、科研院所等产学研项目课题征集和揭榜挂帅工作落地;常态化召开科技大会、青年科技工作者成果展示、外部学会交流等活动,增厚创新氛围。
  2、加强流程建设,改善经营质效
  报告期内,公司对标世界一流,构建以战略为牵引、以信息化为工具的运营管理体系,全面启动Z-AOS体系(中航电测运营体系)建设工程,实现全业务域业务设计、流程架构梳理,管理体系与业务流程融合进一步加深;制定并实施数智规划,协同推进组织优化和数智转型,推进“全价值链”贯通与数智化融合;统筹体系融合、流程管理、管理创新、业务域数智转型、制度管理,开展主价值链流程互联互通断点堵点问题梳理,策划并启动一系列管理创新项目。
  3、培育新兴产业,拓宽发展赛道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布局消费者业务、智慧物流、流程工业等新兴业务领域,与国内外部分行业领先企业达成业务合作,消费电子业务进一步向汽车电子、机器人等领域布局,产业链布局不断优化;组建数智产业部,发挥市场牵引作用,数智产业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增长引擎;开拓新能源汽车安全检测市场,促进子公司转型发展,加大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力度。
  4、加强风险控制,稳固高质量发展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对政策变化、价格调整、质量控制等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识别与防控;持续推动风控融入经营,有效发挥评估与跟踪监测作用;深化风险排查治理,持续推进体系建设,提升法治合规运行质效;研究落实国际化发展品牌建设方案,防患贸易摩擦风险。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历经多年发展,公司逐渐在创新、高品质、快速反应等多方面积累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树立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公司具有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拥有雄厚的科技研发力量、一体化的设计和生产能力、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众多产品国际认证、种类规格齐全的产品、产品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具有面向国际市场的市场开拓能力等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国际认证、专利申请等工作稳步推进,集团内部协同能力显著提高,企业组织能力不断提升,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73项产品OIML国际认证,32项产品NTEP国际认证,207项产品NEPSI防爆认证,146项产品CE国际认证,16项产品UKCA国际认证,59项产品俄罗斯计量型式认证,79项产品乌克兰计量型式认证,60项产品ATEX/FM国际认证、1项产品EHEDG国际认证。报告期内,新增OIML国际认证5项、NEPSI防爆认证76项、CE国际认证3项、EHEDG国际认证1项。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专利296件,其中报告期内新增15件,另有38件已获受理。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公司所处行业市场需求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随着美国持续推动脱钩断链政策,以及地缘冲突升级,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全球经济结构、治理体系呈现新的发展和变化特征,出口不确定性增加,加之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偏弱三重压力,也可能会给公司未来的经营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将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的变化情况,妥善制定应对措施,持续深化研发体系改革、健全营销体系,努力提高产品竞争力及公司核心竞争,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
  2、人力资源风险。公司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对系统集成产品开发的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人员缺口较大,短期内仍将给公司重点业务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将继续加强集团内部技术协同,并积极开展与科研院所等机构的长期技术合作,以项目为牵引,扎实开展研发工作,加快推进公司在测量控制、自动化等方面的业务进展,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将不断建立健全员工激励机制,逐步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的战略储备体系,努力降低人才短缺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制约。
  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虽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技术、品牌等综合优势,产品技术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目前行业集中度不高,市场份额较为分散,且新的竞争者不断加入,行业竞争逐渐加剧,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有可能对公司目前的市场地位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一直致力于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品牌影响力、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等措施以全方位地增强核心竞争力,大力拓展应用新领域,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推出新产品,努力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制造成本,确保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和龙头地位。
  4、重点研发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近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产业转型升级,并以重点研发项目为牵引,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但由于内部研发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客户对于新产品的立项或论证周期较长,公司可能会面临重点研发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对此,公司将继续深入推进研发体系改革,严格研发项目过程监控,提升研发质量和效率,保持与客户高效沟通,力争重大研发项目按节点完成并产生预期效果。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