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液晶显示模组(LCM和BLU)及整机、光电显示薄膜及精密功能器件、检测治具及自动化设备、电力设备维护及安装等专业技术服务等。

  • 产品类型:

    消费电子、新能源、电力工程、化工材料

  • 产品名称:

    检测治具及自动化设备 、 背光模组(BLU) 、 液晶模组(LCM) 、 显示整机 、 光学膜片 、 胶粘类制品 、 绝缘类制品 、 手机 、 平板等内置金属结构件 、 气凝胶隔热制品 、 锂电池PACK包及金属支架 、 CCS模组 、 汽车内饰件 、 座椅加热产品 、 降温降噪工程 、 高分子带电清洁 、 安装工程 、 石油树脂产品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新材料技术研发;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子专用材料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新型膜材料销售;石墨烯材料销售;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销售;电池零配件生产;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电池零配件销售;电子元器件制造;显示器件制造;显示器件销售;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8-29 
业务名称 2024-06-30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新能源行业相关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31.91 - - - -
检测治具及自动化设备产品毛利率同比增长率(%) -9.60 - - - -
检测治具及自动化设备产品营业成本同比增长率(%) -56.81 - - - -
检测治具及自动化设备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63.35 - - - -
消费电子行业相关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1.79 - - - -
电力设备维护及安装工程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率(%) 21.23 - - - -
电力设备维护及安装工程业务营业成本同比增长率(%) -27.73 - - - -
电力设备维护及安装工程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1.98 - - - -
锂电池部件产品毛利率同比增长率(%) -5.18 - - - -
锂电池部件产品营业成本同比增长率(%) 31.43 - - - -
锂电池部件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24.14 - - - -
销量:液晶显示模组及整机(套) - 138.71万 - - -
销量:检测治具及自动化设备(台) - 10.86万 - - -
产量:检测治具及自动化设备(台) - 10.58万 - - -
产量:消费电子元器件(万片)(片) - 6.87亿 - - -
产量:消费电子元器件(个)(个) - 850.06万 - - -
产量:锂电池部件(万片)(片) - 8870.68万 - - -
产量:锂电池部件(个)(个) - 564.66万 - - -
产量:液晶显示模组及整机(套) - 148.63万 - - -
销量:消费电子元器件(万片)(片) - 7.19亿 - - -
销量:消费电子元器件(个)(个) - 845.39万 - - -
销量:锂电池部件(万片)(片) - 8729.71万 - - -
销量:锂电池部件(个)(个) - 549.82万 - - -
消费类电子产品金属器件销量(个) - - 4301.26万 4931.93万 884.15万
通用设备制造产量(台) - - 125.00 176.00 150.00
通用设备制造销量(台) - - 124.00 171.00 158.00
光学光电子元器件制造-光电显示薄膜及精密功能器件产量(片) - - 8.08亿 - -
光学光电子元器件制造-光电显示薄膜及精密功能器件销量(片) - - 8.22亿 - -
光学光电子元器件制造-液晶显示模组及整机产量(套) - - 149.14万 - -
光学光电子元器件制造-液晶显示模组及整机销量(套) - - 147.75万 - -
检测治具及自动化设备产量(台) - - 20.15万 22.68万 16.47万
检测治具及自动化设备销量(台) - - 18.98万 22.78万 15.87万
消费类电子产品金属器件产量(个) - - 4223.33万 4489.57万 1191.20万
光学光电子元器件制造-光电显示薄膜及电子功能器件产量(片) - - - 8.43亿 9.19亿
光学光电子元器件制造-光电显示薄膜及电子功能器件销量(片) - - - 8.32亿 8.97亿
光学光电子元器件制造-液晶显示模组产量(套) - - - 154.69万 316.96万
光学光电子元器件制造-液晶显示模组销量(套) - - - 153.08万 320.16万
汽车等零配件制造销量(片) - - - 37.66万 1.89亿
汽车等零配件制造产量(片) - - - - 1.78亿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3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2.30%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3.53亿 20.28%
客户2
1.40亿 8.03%
客户3
1.12亿 6.40%
客户4
6727.70万 3.86%
客户5
6503.66万 3.7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6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6.99%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1.49亿 11.02%
供应商2
7794.84万 5.75%
供应商3
5180.84万 3.82%
供应商4
4967.81万 3.67%
供应商5
3701.93万 2.7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6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7.33%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2.83亿 20.22%
客户2
1.49亿 10.60%
客户3
1.25亿 8.88%
客户4
5527.74万 3.94%
客户5
5180.11万 3.6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7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3.37%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1.92亿 17.20%
供应商2
7245.94万 6.49%
供应商3
4830.09万 4.33%
供应商4
3015.87万 2.70%
供应商5
2965.88万 2.6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8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9.91%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1.48亿 15.27%
客户2
1.40亿 14.36%
客户3
1.01亿 10.43%
客户4
5893.58万 6.06%
客户5
3682.15万 3.7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7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9.14%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5602.28万 9.28%
供应商2
4632.89万 7.67%
供应商3
3597.31万 5.96%
供应商4
1919.69万 3.18%
供应商5
1841.64万 3.0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6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3.43%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5.19亿 38.02%
客户2
1.49亿 10.92%
客户3
8433.68万 6.18%
客户4
7601.56万 5.57%
客户5
3739.56万 2.7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5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7.42%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3359.20万 3.72%
供应商2
3279.36万 3.63%
供应商3
3198.28万 3.54%
供应商4
3110.13万 3.44%
供应商5
2790.35万 3.0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2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1.98%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6.10亿 38.64%
客户2
7314.93万 4.63%
客户3
5157.42万 3.27%
客户4
4471.81万 2.83%
客户5
4120.25万 2.6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9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9.85%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4626.64万 4.75%
供应商2
4184.07万 4.30%
供应商3
3730.01万 3.83%
供应商4
3466.52万 3.56%
供应商5
3321.31万 3.41%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导产品  报告期公司继续稳步推进战略转型布局,目前公司业务主要涵盖消费电子和新能源两大领域,主导产品和服务包括液晶显示模组(LCM和BLU)及整机、消费电子元器件、检测治具及自动化设备、锂电池部件、汽车零部件、石油树脂产品、电力设备维护及安装工程等。  (二)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主要聚焦于消费电子和新能源两大行业,报告期消费电子及新能源行业发展情况如下:  1、消费电子行业  (1)智能手机市场  根据IDC发布的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7.8%至2.89亿台,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导产品
  报告期公司继续稳步推进战略转型布局,目前公司业务主要涵盖消费电子和新能源两大领域,主导产品和服务包括液晶显示模组(LCM和BLU)及整机、消费电子元器件、检测治具及自动化设备、锂电池部件、汽车零部件、石油树脂产品、电力设备维护及安装工程等。
  (二)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主要聚焦于消费电子和新能源两大行业,报告期消费电子及新能源行业发展情况如下:
  1、消费电子行业
  (1)智能手机市场
  根据IDC发布的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7.8%至2.89亿台,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6.5%,达2.854亿部,智能手机市场持续回暖。当前,智能手机行业加速迈进人工智能(AI)时代的趋势明显,根据IDC预计,2024年全球新一代AI手机出货量将达1.7亿部,占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的15%,中国市场AI手机份额也将迅速增长,到2027年占比或将超过50%。
  在产品更加智能化、多样化以及AI技术发展的带动下,智能手机市场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丰富的应用场景需求,公司消费电子元器件业务有望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
  (2)TV及商业显示市场
  在液晶显示技术不断发展及应用场景日趋丰富的背景下,中国已成为全球液晶显示模组的主要供应国。根据洛图科技(RUNTO)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商业显示市场规模达637亿元人民币,占到全球市场的26.5%,其中大尺寸商业显示面板表现突出,86寸以上的产品出货量增长216%。2024年上半年,中国大陆电视市场的品牌整机出货总量为1,639万台,同比下降4.2%,但“产品分化”已开始扩大,大尺寸产品销量份额快速增加,75寸及以上尺寸段的电视零售量份额持续提升。
  中国商用显示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各类显示和智能技术百花齐放,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商用显示将成为企业提升运营效率、优化用户体验的重要工具,进一步拓展其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同时,用户对智慧生活的理念和追求进一步深化,将催生各个智慧场景下商用显示的新产品和新生机。市场需求的增加和应用场景的丰富,将对公司的液晶显示模组及整机业务产生积极影响。
  (3)高端电子检测设备市场
  随着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作为向工业生产体系和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提供技术设备的智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一直保持增长趋势。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规模已经达到了3.2万亿以上。未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不断落实与推进以及物联网、云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推动,我国智能装备行业将保持持续增长,传统消费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新产能及新技术路线的投入亦将进一步驱动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发展。公司的智能检测及自动化装备业务能为下游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下游应用领域对智能制造装备的旺盛需求将带动公司相应业务的持续增长。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的《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将深化智能检测装备在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钢铁、石化、纺织、医药等8个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到2025年重点领域智能检测装备示范带动和规模应用成效明显,产业生态初步形成的行动目标,政策的扶持将会有效带动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应用需求的提升。
  2、新能源行业
  (1)锂电池市场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锂电池承担着绿色可持续产业发展的重要角色,被广泛应用于3C消费电子、交通工具及储能等领域,市场空间广阔且保持较高的发展增速。根据EVTank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为1,202.6GWh,同比增长25.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23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GWh,同比增长25%,行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消费型、动力型、储能型锂电池产量分别为80GWh、675GWh、185GWh,锂电池装机量(含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超过435GWh。
  降本增效是锂电池行业永恒的主题。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性能、续航、安全性、成本控制方面需求的不断提升,锂离子动力电池行业在降低成本、提升能量密度、提升循环寿命与安全性的竞争将加剧,技术升级和国产化替代进程或将加速。目前,锂动力电池市场整体进入阶段性去库存周期,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度已相对较高,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年动力电池行业CR3超79%,CR5超88%。未来,在进一步产能出清和降本增效的趋势下,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以及利润重新分配或将是下一阶段的主旋律,有竞争力的行业新进入者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随着清洁能源装机比例的提升,碳酸锂价格回落提升储能经济性,储能锂电池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统计,2023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225GWh,同比增长50%,其中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206GWh,同比增长58%,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国内企业储能锂电池出货在全球占比由2022年的86.7%提升至2023年的91.6%。2024年上半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116GWh,相较2023年上半年增长41%。未来,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便携式储能等细分领域国内集成商快速发展及在海外市场占有率的逐步提升,将进一步带动国内供应商出货占比提升,促进储能行业持续发展。
  消费电池是支持消费类产品物联网化、智能化的关键零部件之一,随着5G、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发展,可穿戴设备、蓝牙耳机、智能音箱、电子烟、车载记录仪、智能家居等为代表的多个消费电池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助推消费电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汽车零部件市场
  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在国家战略支持和产业格局调整的机遇下快速发展,并不断契合汽车整车的发展创新需要而进行持续的产业结构升级,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8-202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从4万亿元、4.28万亿元、4.61万亿元到4.9万亿元,保持稳定增长。
  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需求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和汽车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可持续的战略新兴产业迎来重要的发展阶段。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985.7万辆,销量达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提前完成2025年20%渗透率的目标,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30.1%、32.0%。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步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并有力推动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快速发展。
  随着消费理念升级和技术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应用目的已从代步工具逐步向智能空间转变,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等诸多新的应用场景应运而生,据J.D.Power(君迪)数据,中国消费者对于汽车智能化配置的需求高涨,在影响购车决策的七要素中,汽车智能化体验占据了14%的权重,且有24%的意向购车者认为汽车的智能化体验是其最重要的购车考虑因素。新能源汽车的诸多功能和应用场景尚在与消费者需求的探索和磨合期,新需求、新理念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相应的汽车配套部件和材料均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也将对产业格局、供应链、技术发展等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三)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527.2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5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29.68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41.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1,923.70万元,同比去年下降67.25%。
  本报告期,公司转型布局的汽车零部件业务和化工材料业务开始起量,促进公司总体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24.52%。本期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6.43个百分点,营业毛利较上年同期减少2,545.25万元。导致综合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因素为:受市场竞争加剧及部分客户项目订单延后等因素影响,公司各项业务中毛利占比较高的检测治具及自动化设备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63.35%,导致该业务毛利同比上年同期下降70.96%,拉低了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时,与上年同期相比,报告期公司期间费用因各项新业务布局投入而大幅增加33.40%,增加金额为5,891.28万元。综合以上因素,公司报告期亏损额较大。
  1、消费电子行业相关业务
  2024年上半年,公司消费电子行业相关业务总体收入同比增长1.79%。其中,液晶显示模组及整机业务持续恢复,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3.62%,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3.29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与海康威视等主要客户合作深度及广度进一步扩大,合作品类不断扩充,子公司奥英光电荣获海康威视优秀供应商、最佳服务供应商称号。此外,公司积极把握商业显示市场发展机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参与SMART(全球知名智慧教育技术公司)、分众传媒等企业的智慧屏业务开发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子公司江苏嘉视智慧屏显示器项目于2024年3月建成投产,目前已形成月产5万台显示器整机和8万台显示模组的产能规模,2024年上半年已交付显示器整机近10万台,终端客户包括优派、同方、惠普等。
  报告期公司消费电子元器件业务基本保持稳定,收入同比上年增长5.74%,但毛利率同比下降1.30个百分点,公司光学膜片模切业务和精密金属结构件加工业务的市场竞争仍然较为激烈。公司积极寻求模切业务通过业务配套或业务协同等方式为公司新业务开展提供助力,报告期内公司模切工厂已承接集团内车规级石墨烯电热膜的模切加工,产能利用率得到提升。本报告期,在消费电子产业链外迁转移的大背景下公司积极协调集团内各业务条线和部门为越南锦富导入业务和客户资源,同时从国内相关模切业务子公司抽调部分生产管理和技术骨干充实越南锦富的管理和技术团队,促进其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为后续承接量产订单做好充分准备。
  2、新能源行业相关业务
  本报告期公司转型布局的新能源行业相关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31.91%,其中公司步入成熟运营期的电池用气凝胶隔热制品业务和PACK金属支架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储能电池CCS连接器业务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尚处于爬坡期,现阶段相关产品的边际贡献不足以覆盖固定成本,导致报告期公司新能源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5.68个百分点。报告期,公司车载氛围灯部件及总成业务和车规级石墨烯座椅加热业务在产品研发方面均取得良好进展,分别有6个氛围灯定点项目和4个座椅加热定点项目落地,预计从今年四季度开始贡献营收。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繁荣,报告期内公司积极统筹协调各子公司相互联动,共享客户资源,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共同为客户提供更丰富、更多层次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协同价值及公司整体竞争实力,助推公司战略转型发展。
  3、其他业务
  公司于2023年5月底并入的子公司天马化工主营加氢石油树脂产品,报告期内天马化工通过优化人员结构,改善薪酬制度和激励体系,加强成本梳理和管控,积极开拓高毛利率产品市场等措施,营业收入及毛利率较上年有所增加,但受规模影响,该项业务产品的边际贡献未能完全覆盖固定成本,本报告期依旧亏损。
  (四)公司的研发情况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共有47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18项,实用新型专利322项,公司同时拥有软件著作权41项。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在消费电子元器件、液晶显示模组及整机、高端电子检测设备等领域深耕细作多年,有着深厚的技术积淀和项目经验,并不断积极探索新领域的应用,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等领域,在研发制造产业链、生产工艺技术、产业链整合能力、渠道与客户资源、管理团队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1、集研发制造于一体的产业链
  近年来,公司基于传统业务积累的丰富技术和生产经验积极地纵向延伸、横向拓展,目前已经构建涵盖检测治具及自动化设备、背光模组及整机、各类消费电子元器件、锂电池部件和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的产业链,具有集研发、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能力优势,通过产品研发、工艺改良、生产自动化、服务优化等方面精进业务能力,为客户提供快速响应的服务、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公司注重智能制造水平的持续提升,推动建立自动化生产线,并着力推进产品测试集成化、智能化,减少直接作业人员,降低人工操作带来的品质风险,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降低人工成本,促进节能减排。
  2、掌握关键技术
  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先后开发的反射遮光胶带套冲成型工艺、自动贴标打孔切片一体化工艺、超声波弯折工艺等业内领先的新型加工方式为产品制造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优良率。公司液晶显示模组制造技术涵盖了光学设计、模具开发、射出成形、机构设计等多项光学技术,对于不同机型不仅要求差异化光学网点设计,更需随时针对不同液晶面板产品外观而改变整体结构设计。子公司迈致科技开发的智能检测及自动化设备,具有定制化程度高、研发难度大等特点,通过综合运用精密机械、伺服控制、机器视觉等多学科技术,具备对PCB、平板显示设备、功能性模组等相关领域全方位技术检测能力,在国内同行业企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在新能源领域,子公司厦门力富依托其拥有的多项气凝胶封包专利技术以及多年沉淀的模切工艺,有效解决了气凝胶原材料在裁切及包封环节普遍存在的掉粉问题,在气凝胶隔热产品的加工工艺方面具备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子公司江苏美锦拥有专利结构的预制线束型CCS产品采用铝排+线束+塑料隔离板支架进行预组装后形成一个组合的方案,较常规线束型产品在一致性、可靠性、及后续模组组装效率等方面均有提升,较PCB/FPC方案CCS产品有成本优势,在储能电池领域拥有广泛应用前景。
  3、较强的市场开拓及产业链整合能力
  近年来消费电子行业持续面临考验,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公司管理层制定了“消费电子+新能源”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在细分优势行业产品上下游与横向应用领域延伸齐头并进,继续深耕消费电子行业,并通过产业升级,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公司已通过自建、收购等方式切入新能源电池关键部件、车载氛围灯总成等赛道,目前已经形成了集研发制造于一体的产业链,相关子公司分别获得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具备新能源行业相关产品的系统性生产能力,多个产品已经进入关键客户的供应商体系,并实现批量销售。
  4、广阔的网络布局和优质的客户资源
  目前,公司已在长三角地区的上海、苏州、泰州,珠三角地区的深圳、东莞、长沙,环渤海经济区的威海以及海西经济区的厦门等液晶显示产业集聚区建立了研发、生产、服务基地,并且积极开展国际化布局,产品和服务已覆盖越南等国家和地区。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凭借自身领先的研发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质量,与众多行业先驱者共同发展,一方面深耕现有战略客户,另一方面持续加大力度开拓新的优质战略客户。目前,公司为苹果、华星光电、LGD、海康威视、海信、立讯精密、联创光电、舜宇光学等一大批国际、国内行业领先的消费电子类企业,以及宁德时代、敏实集团、吉利汽车等新能源电池和新能源汽车领域龙头企业提供产品及技术服务。该等客户遴选合格供应商的认证程序较为严格且历时较长,通过其认证并批量供货后,业务稳定性、持续性较强。
  5、管理团队优势
  优秀的管理团队是企业持续发展、基业长青的重要保障。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具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管理经验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对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发展战略具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和凝聚力,近年来公司通过换届选举、外部引进等方式进一步充实了管理团队实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募投项目实施风险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产业政策调整、行业趋势发生变化、产品与技术出现革新、迭代升级或其他各种因素。同时,石墨烯散热膜产品生产具备较高的技术及工艺要求,产线建成后需进行商业化生产的调试,产品的销售需取得下游客户或终端品牌商客户的认证,且认证存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和无法通过认证的风险。上述因素或情况存在的风险将可能导致项目实施计划、进度、投资规模等方面出现不利变化,导致项目实施效果低于预期,进而对公司经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审慎运用募集资金,积极关注募投项目相关产品的市场变化,定期分析募投项目的可行性,此外积极开拓新客户,不断加强技术提升,降低募投项目实施风险。
  2、投资减值风险
  为促进公司业务发展,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积极布局,寻求新的增长点,近两年较多采用外延并购发展。被并购企业面临着宏观经济调整、行业政策变化、市场竞争激烈等经营管理风险,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协同效应,则存在减值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继续加强对被投资企业的投后管理工作,加强与被并购企业业务战略协同,强化管理团队的风险意识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减值风险。
  3、子公司管理风险
  近两年公司业务范围扩张较快,控股子公司数量稳步增加,且地域分布较广;不同子公司的业务领域、管理水平、企业文化存在差异,从而带来对子公司远程管理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充分发挥各业务板块的专业能力和有效授权机制,以公司总部为依托,按照职能划分各板块业务并进行分类管理,以上市公司管理标准强化各子公司管理模式升级,严格执行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督促各子公司落实内审整改措施,强化公司投后项目管理和风险管理的水平和能力,通过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强化子公司管理人员合规培训等手段,进一步提升子公司管理水平。
  4、市场竞争导致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近年来,公司所处的液晶显示模组及消费电子元器件业务领域,市场竞争激烈,这对公司产品的销售价格形成压力,导致公司传统产品毛利率有逐年下滑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采用产业升级、工艺改进、技术革新、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规模采购、快速响应、产品创新等措施,力求稳住并提升公司液晶显示模组及消费电子元器件产品的毛利率水平,同时持续积极探索新的应用领域,整合行业优质资源,以提升公司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能力。
  5、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由于公司所处行业的特点,公司对客户的应收账款账期普遍较长,导致应收账款占用公司大量的资金,给公司的现金流带来较大的压力。若个别主要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不利的变化,公司的应收账款可能会产生坏账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配备了专职财务人员管理应收账款,完善和细化了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和销售人员的考核管理制度,同时,强化对客户信用的风险评估和跟踪管理,调整销售方式和控制销售节奏,努力控制好坏账风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