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创新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产品类型:

    农药高级中间体及原药、农药制剂、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酶产品

  • 产品名称:

    氯虫苯甲酰胺中间体 、 三氟苯嘧啶中间体 、 三氟咪啶酰胺中间体 、 四唑虫酰胺中间体 、 茚虫威中间体 、 氟噻唑吡乙酮中间体 、 虱螨脲原药 、 多效唑制剂 、 三唑酮制剂 、 BAZI中间体 、 CAZI中间体 、 盐酸西他列汀原料药 、 普拉克索原料药 、 帕利哌酮原料药 、 西司他丁中间体 、 杜鲁特韦中间体 、 酶制剂 、 NMN

  • 经营范围:

    生产、销售:原料药(凭许可证经营);医药中间体[其中包括3-氯-2-肼基吡啶、(1S,2S)-(-)-1,2-二苯基乙二胺、邻乙氧羰基苯磺酰胺、1-(甲基-四唑-3-基)-2-磺酰胺基-3-甲基-3,4-吡唑、1-(3-氯吡啶-2-基)-3-溴-1H-吡啶-5-甲酸、N,N-双[(6-叔丁基苯酚-2-基)甲基]-(1S,2S)-1,2-二苯基乙二胺、5-溴-7-氮杂吲哚、5-氯-7-氮杂吲哚、盐酸文拉法新、左乙拉西坦、盐酸埃罗替尼、甲磺酸伊马替尼、达沙替尼、拉帕替尼]的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并提供相关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29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产能利用率: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 40.36 - - - -
产能利用率:农药制剂(%) 19.14 - - - -
产能利用率:农药中间体及原药(%) 38.26 - - - -
产能利用率:酶产品(%) 52.78 - - - -
产量:化工行业(KG) 519.00万 - - - -
销量:化工行业(KG) 521.24万 - - - -
化工行业产量(KG) - 736.31万 604.84万 518.39万 529.50万
化工行业销量(KG) - 664.36万 604.89万 495.99万 532.69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0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7.14%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2.14亿 16.73%
客户2
1.95亿 15.27%
客户3
7102.51万 5.55%
客户4
6673.00万 5.22%
客户5
5591.40万 4.3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0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5.78%
  • 供应商1
  • 阜新孚隆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襄阳市裕昌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8961.13万 10.46%
阜新孚隆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8402.39万 9.81%
襄阳市裕昌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8301.36万 9.69%
供应商4
2960.68万 3.46%
供应商5
2019.68万 2.3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1.7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8.52%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7.86亿 39.28%
客户2
1.93亿 9.66%
客户3
7379.73万 3.69%
客户4
6749.52万 3.37%
客户5
5050.98万 2.5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5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6.71%
  • 襄阳市裕昌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襄阳市裕昌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1.89亿 14.13%
供应商1
4794.69万 3.59%
供应商2
4380.53万 3.28%
供应商3
4004.34万 3.00%
供应商4
3616.61万 2.7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1.8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7.02%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5.63亿 27.15%
客户2
2.99亿 14.42%
客户3
1.31亿 6.32%
客户4
1.17亿 5.64%
客户5
7232.28万 3.4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5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0.01%
  • 襄阳市裕昌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襄阳市裕昌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1.40亿 11.79%
供应商1
7175.48万 6.06%
供应商2
6298.67万 5.32%
供应商3
5044.48万 4.26%
供应商4
3060.24万 2.5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3.0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5.10%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8.10亿 40.41%
客户2
3.30亿 16.47%
客户3
6727.09万 3.36%
客户4
5365.50万 2.68%
客户5
4363.91万 2.1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5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9.22%
  • 供应商1
  • 襄阳市裕昌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1.68亿 13.94%
襄阳市裕昌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6185.62万 5.12%
供应商2
4772.07万 3.95%
供应商3
3959.10万 3.28%
供应商4
3546.65万 2.9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0.9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5.47%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6.95亿 41.75%
客户2
2.55亿 15.34%
客户3
7793.66万 4.68%
客户4
3933.25万 2.36%
客户5
2228.35万 1.3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1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4.60%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1.20亿 13.29%
供应商2
6969.82万 7.69%
供应商3
5168.53万 5.70%
供应商4
3859.71万 4.26%
供应商5
3331.43万 3.67%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情况  1、农药行业  中国,得益于其完善的基础化工产业和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显著竞争力,已稳固其作为全球顶尖的中间体、原药生产地的地位。在安全环保政策的加强、政府监管的强化以及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的推动下,国内化学农药原药产量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从2015年的高点逐渐减少至2020年,随后略有回升。尽管面临环保和监管的双重压力,中国农药行业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出口势头,尤其在原药领域,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农药行业的价值链涵盖了从原材料到制剂的全过程,上游连接着石油和化工产业,为植物保护产品提供了必要的原材料,而中游则集中于中间体和原药的...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情况
  1、农药行业
  中国,得益于其完善的基础化工产业和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显著竞争力,已稳固其作为全球顶尖的中间体、原药生产地的地位。在安全环保政策的加强、政府监管的强化以及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的推动下,国内化学农药原药产量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从2015年的高点逐渐减少至2020年,随后略有回升。尽管面临环保和监管的双重压力,中国农药行业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出口势头,尤其在原药领域,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农药行业的价值链涵盖了从原材料到制剂的全过程,上游连接着石油和化工产业,为植物保护产品提供了必要的原材料,而中游则集中于中间体和原药的生产。中国在全球农药原药产能中占据了绝大多数,大量的原药通过出口后由跨国公司进一步加工成农药制剂,面向全球市场。
  近年来,随着农药专利过期和跨国农化公司的生产结构调整,农药中间体的产能正逐渐向中国等国家转移,为具有强大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的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农药行业也面临着国际市场库存消化和产品价格波动的挑战,但总体需求依然保持韧性,特别是在全球对粮食安全重视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倡导低毒、高效、环境友好的农药产品,以及探索全链条的企业,预计将在未来迎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2、医药行业
  化学药品的制造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基础化工、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等环节,这些为中游的高级中间体和原料药生产提供了基础原料。产业链的中游是产业链的核心,涵盖了从化学合成到生物发酵以及随后的结构改造和纯化过程,这一阶段技术门槛较高。下游环节则主要涉及原料药的应用,包括制成制剂和保健品等。
  2023年12月,国内化学药品原药的产量达到了40.10万吨,同比增加了3.2万吨,这一产量创下了自2014年以来的新高,反映出下游制剂厂商对原料药需求的强劲势头。到了2024年6月,国内化学药品原药的产量维持高位,达到了31.50万吨,同比增加了4.3万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国内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呈现了边际改善的趋势,从年初的同比99.6下滑至6月的94.4,而在2024年同期则从94.7增长至95.9。尽管原料药的整体价格水平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但随着下游需求的逐步增长,原料药价格有望进一步回升。
  全球药品市场正面临专利到期的挑战,据IQVIA预测,2024至2028年间,全球因专利悬崖而减少的药品销售额将达到1920亿美元,这一数字较2019至2023年间的810亿美元有显著增加。特别是小分子药物,预计将损失1330亿美元的销售额,这为仿制药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替代机会。随着仿制药制剂在市场上的比例提升,预计会带动对高级中间体和特色原料药的需求增长。此外,药品价格的下降也将有助于提高相关品种的市场渗透率,进一步增加对原料药的需求。
  二、公司情况
  1、公司所处的行业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C26)。
  2、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业务为创新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以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报告期,公司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农药中间体的上游是石化行业,下游是农林牧渔行业,上游行业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而下游行业存在一定的刚性需求,周期性不明显。医药中间体的上游是石化行业,下游是医药、生物制品行业,上游行业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而下游行业为民生基础行业,周期性不明显。
  4、公司主要产品及用途
  5、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体系,根据客户的需求,结合自身情况独立进行经营活动。
  (1)研发模式
  公司目前拥有4大研发中心,以公司自主研发为主、外部研发协作为辅的方式组织实施研发项目,研发内容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优化、成果转化等几部分。
  (2)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原辅材料和非原料(设备、备品备件)统一由公司采购部负责组织采购。
  (3)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由各生产基地组织实施。公司生产模式主要为定制加工,根据在手订单情况制定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公司存货销售压力相对可控。
  (4)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定制生产模式,公司定制产品将定向销售给定制客户。公司定制产品的定价为结合自身生产成本和利润要求,与定制客户协商定价。定制产品价格主要取决于公司自行采购的原材料成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以及合理的利润。
  三、报告期内主营业务分析
  2024年上半年,农药行业仍处于低位,复苏迹象尚不明朗。受第一季度下游客户持续去库存的影响,公司农药产品的订单数量同比下降。第二季度,下游需求有所回暖,公司农药产品的销售额相较于第一季度回升明显,上半年整体销售额较去年下半年实现环比改善,但上半年的整体销售业绩相比去年同期仍然出现下滑。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8,916.27万元,同比下降30.88%;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01.36万元,同比下降153.77%。2024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相较于第一季度环比增长67.87%。
  1、业务发展稳扎稳打,兰州基地渐入佳境
  报告期内,为降低农药行业“去库存”影响,公司积极采取多项措施以应对市场变化,包括挖掘新的业务合作机会、加强研发创新、拓展新业务领域以及优化内部组织架构等,旨在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为行业复苏做好准备。在生产运营层面,公司持续优化生产工艺以降低现有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公司进一步深化与国际农药公司的合作,利用多年积累的客户关系和过硬的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研发管线内新产品的合作与落地,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定制生产服务。为此,公司持续推进兰州基地新项目及滨海基地二期项目建设。截至报告期末,兰州基地共有三条产线具备商业化生产条件,产线在高度自动化控制、危险物料管理及设施设备防静电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滨海基地二期项目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即将进入设备安装及调试阶段。
  2、研发服务能力提升,绿色创新成果初现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提升研发服务能力以储备未来发展动能。兰州研发中心及中试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作为公司的第四个研发中心,目前主要关注于抗病毒药物中间体的中试,并将在未来承担更多的医药产品研发、中试及商业化转化任务。此外,公司还在“合成生物”领域积极开拓。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利用生物酶催化平台的优势,结合生物酶催化与化学合成的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和高附加值的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探索绿色创新理念在业务发展中的应用。公司连续流管式反应技术应用得到加强,兰州中试基地定制的高端连续反应装置,集成了供料模块、反应模块、控制监控模块、检测模块、收集模块以及信息化可视管理模块,顺利投料运行。此外,公司加强校企合作,在连续流光催化方面研究取得进展,并已启动光催化反应项目的中试放大验证。公司致力于推动各项绿色创新前沿技术从实验室向商业生产的转化应用。
  3、完善基地协同机制,管理效能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巩固“绿色、高效、创新、可信任的CDMO服务商”形象的市场定位。为此,公司明确农药、医药双主业各基地的定位和功能,统筹规划生产、研发资源,进一步形成合力,提升研发、生产等一揽子服务能力,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其中,马耳他基地优化“医药业务出海桥头堡”定位,在派遣常驻员工基础上,向基地管理层注入“新鲜血液”,聘任一批具备“出海”经验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兼顾基地管理和国内外业务协同,形成发展合力;南通基地充分利用生产节奏调整的窗口期,发力降本增效和新项目开发,实现交货和业绩的改善。
  上市公司层面,持续推动精细化管理,采取多种措施以实现降本增效的常态化:(1)强化预算管控,将成本控制的理念贯彻至每个管理节点,对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的预算控制和审核,不断提升预算执行的效果;(2)公司进一步优化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实现管理的提质增效;(3)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和评价方法,激发团队活力,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供应链体系
  公司已在国内外建立了六个核心控股生产基地与两个参股协作生产基地,并拥有四个研发中心,形成了从实验室研发到商业化生产的完整链条,确保公司能为全球客户提供成熟且专业的高端定制化开发与生产(CDMO)服务。秉持可持续发展与柔性制造理念,通过智能化与数字化技术的持续应用,公司有效整合并盘活现有生产资源,实现核心与协作工厂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构建出一套能够迅速响应市场需求的供应链体系。
  2024年4月,公司位于兰州的新研发中心及中试基地正式运营。作为公司的第四大研发中心,兰州研发中心专注于实验室成果向商业化生产的“最后一公里”转化,规划设计了工艺研究实验室、公斤级实验室和加氢实验室等设施,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技术转化能力和业务承接水平。
  (二)服务体系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以及相关衍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体系主要涵盖两大方向:
  (1)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
  公司针对行业头部企业在专利保护期内的产品提供专业化、高标准的CDMO服务。在与客户长期的合作过程中,公司凭借深厚的研发创新能力、严苛的环保安全标准以及严谨的质量控制体系,获得了客户的广泛好评和深度信任,形成了较稳固的核心客户圈。自客户新产品研发之初即深度融入其供应链、产业链,因此在客户创新产品的中试放大至商业化阶段,公司具备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助力公司成为向客户提供关键农药、医药中间体定制化生产服务的核心供应商。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服务
  近年来,公司凭借扎实的生产管理能力和严谨的质量控制能力,在响应市场突发性、阶段性的产品需求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基于此,公司以深化抗病毒类药物中间体研发为重点突破口,启动中试基地建设,建立更为灵活的柔性生产服务体系,为市场提供满足生产、质量和合规等需求的一揽子服务解决方案。
  凭借20年的质量控制、生产交付和市场洞察经验,结合较完善的生产、研发资源,公司能够根据客户需求高效地研发创新产品并灵活部署产能。这一差异化竞争优势已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并助力公司逐步构建以“若干核心客户+多个创新产品”为中心的业务矩阵。
  (三)技术体系
  公司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核心,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自2011年上市以来,研发投入逐年增加,从最初的0.1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2亿元。这一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催生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在此期间,公司在上海张江、上海松江、浙江湖州及甘肃兰州等地建立了设施完备的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并组建了一支由博士、硕士等高水平科研人才构成的研发团队,全面覆盖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及生物酶等领域。
  公司自主研发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包括手性合成、含氮杂环合成、生物酶催化、微通道连续流等。其中,微通道连续化反应技术是公司的一项重要技术突破,它有效解决了传统间歇式反应中的放大效应问题,并能满足超高温超高压的苛刻反应条件。此外,高通量反应条件筛选技术大幅缩短了工艺优化时间,可在微通道反应器和平行反应仪等设备上实施,已成为公司掌握并且熟练运用的先进合成技术之一。在设备工程技术方面,公司遵循先进制造理念,融合自动化控制与工艺安全评估技术,确保工艺与设备的匹配。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含子公司)已获得210项专利授权,其中包括14项境外专利。
  (四)绿色体系
  公司高度重视环境、健康与安全(EHS)方面的投入与管理,通过技术创新开发绿色生产工艺和产品,不断提升环保标准,强化员工保护,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全球供应链网络复杂多元,国际客户往往重视供应链伙伴的ESG表现,并将其纳入供应商准入审核的关键环节,在合作过程中持续推动供应商提升ESG能力。作为参与全球竞争的企业,为了展示公司对可持续发展和深度融入客户供应链的决心,公司积极响应重点客户号召,对自身的EHS管理设定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并于2023年达成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SBTi)后的第一个里程碑。报告期内,公司根据SBTi的标准,对旗下的各生产基地进行碳排放盘查,并梳理盘查结果进行碳排放核算,最终在碳排放核酸基础上制定具有科学依据的碳减排目标。同时,公司采用中水回用、溶剂回收等绿色技术来优化生产工艺,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ESG相关工作的持续推进,公司将更好地规划自身的碳减排计划并逐步实现减排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行业需求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农药市场仍处于“去库存”阶段,下游客户需求不足导致公司订单同比减少,短期整体行业低迷使得公司经营业绩承压。
  应对措施:公司积极适应市场供需变化,与客户保持密切沟通,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及市场动态。公司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大力提高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通过加快新项目产能释放、精细化成本控制等手段不断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
  2、新项目投资建设风险
  为满足市场需要、把握发展机遇,公司积极投入大量资源,于报告期内推动兰州基地新建项目、滨海基地二期项目等落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工程延期、技术革新、市场需求变化等导致的收益不达预期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在决定投资建设新项目前,均对产品进行深度的市场研究和严格的可行性论证,编制了可行性分析报告,对投资收益和风险做出谨慎的测算评估,以便从项目初期降低投资风险。同时,公司还将积极整合资源,凭借公司多年的生产建设经验,派遣核心骨干人员,推动项目的建设落地。
  3、商誉减值风险
  近年来,公司通过投资并购方式推动业务拓展与延伸,并购外部企业时存在成交价格较账面净资产增值较大的情形,公司确认了较大额度的商誉。若被并购企业未来经营中不能较好地实现收益,那么收购时所形成的商誉将会有减值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致力于不断提升公司统筹运营、内部治理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整合能力,加强子公司的规范建设并积极推动被并购企业加大业务拓展,努力提升经营业绩。
  4、汇率风险
  公司业务外销占比较大,主要以美元结算,结算货币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可能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波动,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若未来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将导致财务费用中汇兑损益的金额出现变化,使公司面临汇率变动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密切关注汇率变动,保持与银行等外汇业务金融机构的紧密合作,通过外汇套期保值等外汇金融工具应对汇率波动风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