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电力电子行业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 产品类型:

    新能源汽车行业、电力行业、军工等行业、其他电源行业、其他

  • 产品名称:

    充换电站充电电源系统(充电桩)及电动汽车车载电源 、 电力操作电源 、 定制类电源 、 其他电源 、 其他

  • 经营范围:

    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电源(充电桩)及配套设备、新能源电动汽车车载电源、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及配套设备、电力一体化电源、电力操作电源、不间断电源、应急电源、通信电源、高压直流电源、稳压电源、特种电源、铁路电源、储能电源、伺服电机控制器、工业节能及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光伏组件、光伏逆变器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光伏电站和微网储能系统的建设及运营;新能源电动汽车租赁;信息技术的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厂房、设备租赁;物业管理及服务;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禁止或限制的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27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其他电源行业(台) 2394.00 - - - -
库存量:新能源汽车行业(台) 4.20万 - - - -
库存量:电力行业(台) 2.58万 - - - -
库存量:航空航天等行业(台) 8367.00 - - - -
其他电源行业库存量(台) - 2391.00 - - -
军工等行业库存量(台) - 7356.00 - - -
新能源汽车行业库存量(台) - 3.96万 - - -
电力行业库存量(台/套) - 2.36万 1.07万 7839.00 5032.00
充换电站充电电源库存量(台) - 1.90万 7422.00 - -
车载电源库存量(台) - 2.07万 9828.00 - -
其他电源行业库存量(台/套) - - 1924.00 1469.00 1130.00
军工等行业库存量(台/套) - - 6039.00 4516.00 4006.00
新能源汽车行业库存量(台/套) - - 1.08万 5069.00 5842.00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9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8.83%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4467.20万 4.43%
客户2
4118.69万 4.08%
客户3
3967.58万 3.93%
客户4
3245.00万 3.22%
客户5
3199.08万 3.1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4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2.06%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4135.82万 6.31%
供应商2
3068.42万 4.68%
供应商3
2635.37万 4.02%
供应商4
2413.01万 3.68%
供应商5
2211.54万 3.3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3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0.31%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4616.32万 7.22%
客户2
2734.65万 4.28%
客户3
1927.06万 3.01%
客户4
1889.14万 2.96%
客户5
1817.06万 2.8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9638.09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9.72%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2981.71万 6.10%
供应商2
2170.11万 4.44%
供应商3
1709.96万 3.50%
供应商4
1393.84万 2.85%
供应商5
1382.47万 2.8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642.0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20.52%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2264.81万 5.38%
客户2
1741.28万 4.13%
客户3
1696.95万 4.03%
客户4
1623.00万 3.85%
客户5
1315.99万 3.1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181.59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9.09%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1866.30万 6.88%
供应商2
941.49万 3.47%
供应商3
868.82万 3.20%
供应商4
852.50万 3.14%
供应商5
652.47万 2.4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162.4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25.46%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3435.00万 10.71%
客户2
1541.51万 4.81%
客户3
1535.55万 4.79%
客户4
872.32万 2.72%
客户5
778.06万 2.4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092.76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8.06%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900.41万 5.26%
供应商2
647.24万 3.78%
供应商3
607.25万 3.54%
供应商4
475.74万 2.78%
供应商5
462.12万 2.7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972.6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28.80%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2154.20万 7.78%
客户2
1786.17万 6.45%
客户3
1677.07万 6.06%
客户4
1566.76万 5.66%
客户5
788.50万 2.8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579.62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7.64%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785.00万 5.37%
供应商2
612.43万 4.19%
供应商3
443.33万 3.03%
供应商4
374.51万 2.56%
供应商5
364.34万 2.49%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电力电子行业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及航空航天三大业务领域。  1、新能源汽车领域  (1)行业发展情况  ①充换电站充电电源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  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支撑,自2020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作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有关政策持续推出,对行业发展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2024年04月 ...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电力电子行业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及航空航天三大业务领域。
  1、新能源汽车领域
  (1)行业发展情况
  ①充换电站充电电源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
  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支撑,自2020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作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有关政策持续推出,对行业发展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2024年04月 11
  在全球化的减排目标下,欧洲及美洲各国政府、传统整车厂也通过持续推出激励政策和建站计划加速充电桩建设。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6.07%。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充电基础设施也随之快速增长,2023年 1-12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38.6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92.9万台,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245.8万台。截至2023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859.6万台,同比增加65%。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949.5万辆,桩车增量比为1:2.8。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预测,2026年前预计新能源汽车市占率会快速上升,2024年接近40%,2025年接近50%,2026年超过50%。未来新能源汽车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面对未来空间巨大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充电基础设施仍然存在较大缺口,市场前景广阔。
  车主在选购新能源汽车时,补能焦虑始终是绕不过的问题,存量充电基础设施始终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补能需求,原因是存量充电桩存在着数量少、建设布局不合理及充电功率低的问题。存量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中,直流快充占比仍落后于交流慢充。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截至 2023年底,我国公共充电桩中直流快充占比仅为44%,且大功率直流充电桩数量有限。直流充电桩占比较低,且功率整体较小,制约了充电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户的补能焦虑。所以加大充电基础设施新建和更换力度是未来发展趋势。
  综上,高压超充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目前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多为120kW,随着行业发展,大功率超充桩、快充桩数量不断增长,各地也都推出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和发展规划。2022年 9月,广州市发布计划,到2024年基本建成“一快一慢、有序充电”的充换电服务体系和“超充之都”;2022年10月,重庆市发布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超级充电桩覆盖率超过20%;2023年 9月,北京市树立“年底建成百座‘超充港湾’,便利新能源车快速充电”的目标;2023年10月,深圳市发布《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超充设施专项规划(2023-2025年)》,目标是在 2025年底,打造世界一流的“超充之城”;2023年12月,海南省工信厅、华为以及相关产业伙伴发起共建海南“超充之岛”行动,支撑海南建设世界新
  2024年04月 12
  能源汽车体验中心,为海南加快新能源汽车普及、实现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目标保驾护航。
  面对行业快速发展下的供需缺口,各方都加大了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为代表的油气运营商纷纷转型;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华为、吉利汽车等企业也进行配套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满足车主的需求。
  运营商方面,2023年7月31日,中国石油充电设备采购项目发布中标候选人公示,预计采购金额为 5亿元;2023年9月7日,中国石油正式收购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针对此次收购,中国石油相关负责人称,未来三年中国石油将抓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窗口期,完成充电桩业务在全国的战略性布局,力争进入充换电头部企业行列;2023年12月20日,中国石化高级专家、销售公司新能源管理部经理王维民在2023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上表示,截至12月15日,中国石化已拥有超6,000座充电站,充电设备总功率超2.6GW,均以直流快充为主。车企方面,2023年 9月6日,小鹏汽车旗下充电补能品牌广州小鹏智慧充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翔在2023中国国际充换电运营商大会上表示,小鹏将在2025年底之前建成3,000座超快充站,在2027年底之前建成5,000座超快充站;2023年11月28日,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表示,到2024年底,华为600kW的全液冷超充将在全国部署超过10万个;2024年3月1日,理想汽车CEO李想表示,未来几年理想汽车至少投入60亿元,建设超过5,000个直营的5C超充站。让理想5C超充站可以覆盖全国95%的高速和重要国道,采用加盟模式的城市充电站也会在2024年大规模落地;2024年3月4日,蔚来汽车宣布,预计到今年年底,公司将累计建成超过3,310座换电站和41,000台充电桩;2024年3月19日,壳牌表示,其正升级零售网络,扩大电动汽车充电和便利服务,计划今明两年每年剥离约500个壳牌旗下加油站点,将把重点放在公共充电桩,壳牌预计到2030年全球公共充电终端数量将增至20万个,而目前仅有5.4万个。
  ②热管理电源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和需求度不断提升的催化作用下,新能源汽车领域许多需求和新兴技术应运而生。新能源重卡是新能源汽车的细分赛道之一,重卡在全国汽车保有量中占比虽然只有3%左右,但 1辆柴油重卡的碳排放量相当于近100辆乘用车。同时,柴油重卡会产生大量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量分别达到汽车排放总量的85%和65%。而换电模式的逐渐推广,也使新能源重卡的大规模落地变为可能。近年来新能源重卡的销量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终端上牌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重卡销量达到10,448辆,同比增长298.93%;2022年新能源重卡销量达到 25,152辆,同比增长140.74%;2023年新能源重卡销量达到34,560辆,同比增长37.40%。
  随着新能源重卡的逐渐推广,热管理电源产品细分应用领域更加多元化。在车辆运行中,由于新能源重卡的电池包处于高温工作状态,所以需要热管理系统对电池包散热,对液冷系统进行供电的需求也随之产生。未来在新能源重卡销量增长的带动下,热管理电源产品相关需求空间依旧很大。
  (2)所处行业地位
  ①充换电站充电电源
  公司作为最早涉足国内充换电站充电电源领域的企业之一,具备领先的技术优势和深厚的市场积累。充电模块是直流充电桩的核心部件,一直是公司研发与推广的重点聚焦方向。作为业界率先推出符合国网“六统一”标准的20kW高电压宽恒功率模块厂家之一,公司不断推陈出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未来公司将从性价比、可靠性、转换效率、防护性等方面持续进行产品优化,不断迭代升级,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公司已经推出光储充、液冷、V2G产品,并且持续关注小功率直流产品等市场需求,目前已经做了一定的技术储备,将相机推出相关产品。同时在全球市场,公司将秉承企业使命,不断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品牌美誉度,做到技术领先,推广有力,力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领域的领跑者。
  ②热管理电源
  公司热管理电源以新能源重卡中电池热管理系统的DC-DC转换器为主,其作为将高压动力电池中的电能转化为低压直流电的重要电源部分,是新能源重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公司依靠在电源领域的研发优势和在热管理电源领域细分市场的深耕,目前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公司未来将继续深耕新能源重卡的电池热管理电源,对产品持续改进,并在相关技术积累基础上,开发控制器类、多合一产品;同时公司将依靠目前积累的客户资源,进行市场的横向开拓,对储能热管理电源进行探索,加强技术储备,并根据市场需求适时推出相关产品,力争成为新能源热管理电源产品的主流品牌。
  2、智能电网领域
  (1)行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国内电力投资处于长期景气周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成为当前环境下的新主题。2023年6月2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全面阐述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理念、内涵特征,制定“三步走”发展路径,并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架构和重点任务。《蓝皮书》重点从源网荷储各环节挖掘核心技术与重大装备的发展潜力。新型电力系统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重要特征,其中“清洁低碳是核心目标,智慧融合是基础保障”。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清洁低碳的新能源发电对化石能源发电的替换进入持续高速发展期,对直流电源系统和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需求也将随之显著提升。而配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攻坚领域,目前的配电网在智能终端、通信网覆盖、与客户互动及大数据管理等方面,还需要加大规划和建设的力度。
  新型电力系统如所示:
  2024年04月 14
  近些年,电网基础建设特别是特高压线路建设投资加强。南网“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规模达到 6,700亿元,相比“十三五”期间提升近20%,其中配电网规划建设达到 3,200亿元;“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规划建设特高压工程“24交14直”,涉及线路3万余公里,总投资近3,800亿元;2022年,国家电网开工“10交3直”,并强调加大“三交九直”特高压等工作力度。2024年1月12日,国家电网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电网投资有望继续提升。2023年,电网工程完成投资5,275亿元,同比增长5.4%。2024年电网投资将继续保持高景气度,在“3060双碳”目标指导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全面推进,大规模电网升级改造投资和重大项目仍将是重要逆周期调节手段。据国家能源局统计,在宏观经济平稳增长的背景下,我国电力消费规模逐年增长。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92,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
  同时,进入“十四五”,智能电网的建设进一步加速推进。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沿线国家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相对增加,给国内智能电网行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智能电网行业逐渐推广配网自动化。配网自动化是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现代电子传感技术,以配电自动化系统为核心,将配网设备的实时、准实时和非实时数据进行整合和集成,实现对配电网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及控制等。通过实施配网自动化,实现了对配电网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为配网调度集约化、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对配网故障快速定位、隔离与非故障段恢复供电,缩小了故障影响范围,加快故障处理速度,减少了故障停电时间,进一步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2)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从事电力操作电源行业超过20年,对行业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洞察,具备电力操作电源、配网自动化电源、电力用UPS/逆变电源、配套监控系统、直流电源系统和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等全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营销能力。经过20多年的创新与耕耘,依托公司核心专利技术所形成的产品优势以及良好的市场基础,公司在行业内始终保持领先的技术研发和营销水平,与同类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协助组织并积极参与由电网内各委员会和专家召开的行业标准会议,共同提出和讨论行业新产品创新思路,参与行业内创新技术的研发和科技项目的实施,并多次获得由相关部门颁发的创新奖项,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工业化落地的实际经验,为公司进一步引领行业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航空航天特种领域
  (1)行业发展情况
  “十四五”期间,航空航天特种领域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变化正有力支撑着行业高景气发展,特别是在量、价、效三个维度上正在发生着深层次的变化,整体呈现出以量换价、以效创利的健康良性的行业生态。
  2023年中国国防支出 15,536.78亿元,完成预算的100%。2021年两会至今,我国推出《军队装备试验鉴定规定》、《军队装备订购规定》等规范装备订购相关工作制度。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2年7月28日就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强调未来5年,我军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开幕,财政部在会上发布的政府预算草案报告显示,2024年国防支出预算约为16,655.4亿元,同比增长 7.2%。以上政策凸显出我国军费正在规模数“量”以及使用“效”率两个方向发力,共同支撑我国国防建设和军工行业发展规模性的快速增长以及结构性的转型升级。军费“量”和“效”两方面的提升,将促使军工行业在
  2024年04月 15
  数量、质量和结构三个维度均迎来实质性的重大变化和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2)所处行业地位
  霍威电源是一家专注并专业从事航空航天特种电源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及技术积累,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电源的设计开发能力、产品制备技术和产品性能指标等整体技术在业内处于上游水平。
  霍威电源专注于定制化航空航天特种电源方向,依托低功率DC-DC电源模块、大功率DC-DC电源模块、三相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以及多功能国产化特种电源的研制和产业化项目,积极构建产品的竞争力。作为率先推出国产化系列产品的厂家之一,公司航空航天特种电源产品在国产化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将持续在国产化系列产品上深入耕耘,围绕着国产化、高可靠、智能化、小型化等方向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新能源汽车领域
  (1)主要业务
  公司在该领域的主要业务包括充换电站充电电源、热管理电源的研发、生产和营销。
  - ①充换电站充电电源
  充换电站充电电源主要为充电模块以及交直流控制板等产品,充电模块是直流充电桩的核心部件,是公司在该领域的核心产品。公司依据行业发展趋势,从2007年开始持续打造高可靠、高效率的充电模块产品,截至目前充电模块已经进行了九代更迭。近两年公司创新能力越来越强、迭代速度越来越快,相继推出行业领先、高性能高性价比的系列产品,健全了产品序列,有力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公司响应主流市场需求快速推出了符合国网“六统一”标准的20kW产品和高功率密度的30kW、40kW产品。2023年公司继续强化20kW国网“六统一”高压快充产品先发优势,进一步优化成本、提高产品可靠性,30kW、40kW高性价比产品在市场中极具竞争力,凭借高性价比及高可靠性的优势获得市场广泛好评。
  公司充电模块九代更迭具体如所示:
  2024年04月 16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保有量不断增长,当前充电运营行业正在经历运营效率不断提升的过程,客户对于产品可靠性、低噪音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传统的充电模块采用三防喷涂工艺,使用直通风的方式进行散热,存在防护性差、稳定性弱、噪音大的问题。三防喷涂工艺受限于三防喷头,无法将三防漆喷到散热器底部以及其他一些受限于物理空间的地方,无法在元器件焊腿尖端、棱角位置形成有效的防护层,在环境恶劣的地区,比如盐雾多、风沙大的地区,伴随着直通风,盐雾、沙尘会对电路板造成腐蚀和损害。此外,噪音会影响居民生活,容易引发居民投诉,直接影响直流充电桩的建设和布局。
  在工艺端,针对三防喷涂工艺防护性差的问题,公司引进了全自动化灌胶生产设备,在行业内首推全系产品双面灌胶,使用有机硅胶对充电模块内所有PCB双面全覆盖,将贴片等元器件完全密封,形成长期稳定的防护,使产品可靠性大大提升。
  在产品端,公司针对以上痛点,从技术、设计、器件等多方面进行了优化和完善:
  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公司运用三相交错LLC技术,在行业内率先推出高性价比第八代30kW充电模块,这款产品使用碳化硅器件,使产品的功率密度和效率大大提升,并采用双面灌胶工艺,产品竞争力强,切实帮助客户提高收益、降低成本,广受好评;
  针对噪音大的问题,公司基于二十多年来电力电子技术的深厚积累,在行业内率先推出30kW低噪音低无功功耗充电模块,这是公司首款第九代充电模块,也是太行高端系列首款产品。该款产品的噪音由主流产品的 70-80db有效降低至55db,并且将待机无功功耗从传统产品的400Var左右降低到8Var以内。后续公司将推出第九代40kW充电模块,使用碳化硅器件,在降低噪音的同时,有效提升产品效率;
  针对行业高端产品的需求,公司推出40kW液冷充电模块,为全液冷架构的超充方案提供有力支撑。液冷充电模块内部采用液体循环散热方式,实现充电模块全封闭处理,防护等级大大提高,隔绝沙尘、盐雾,防止外界恶劣环境对电路板和元器件造成损害,提高充电模块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产品噪音,有利于提升充电运营全生命周期的盈利性。
  面对快速增长的海外市场,公司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发和全面的市场开拓。报告期内,加大对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区营销投入和客户的开拓力度,与核心大客户建立深厚的合作关系;针对海外标准进行持续性产品研发,不断推出高品质的充电模块,以满足海外市场核心大客户的需求。公司产品已取得CE认证、UL认证,多款产品进入欧洲、北美市场,使公司的充电模块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充电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势必对电网负荷带来巨大冲击,所以未来充电和储能相结合是必然之举。公司已经推出了20kW V2G充电模块、15kW双向DC-DC模块,后续还将推出30kW双向DC-DC模块。使用储充产品,可以有效对电网进行削峰填谷,缓解电网压力。
  由于不同时间段的用电量不同,为了调节用电,不同时间段所制定的电价不同。V2G充电模块可以实现新能源汽车和电网之间的互动,运营商可以通过V2G充电模块为新能源汽车充电,也可以为电网反向送电,换言之新能源汽车在用电低谷、深谷时充电,在用电高峰、尖峰时反向输送至电网,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电网压力,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电的峰谷价差为运营商增加收益。
  双向DC-DC充电模块,可以在光储充一体化中使用。双向DC-DC充电模块可以通过变压,有效实现直流电在光伏组件、储能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之间的输送和功率变换。运营商通过光伏发电,产生的直流电通过双向DC-DC充电模块实现变压,一方面给新能源汽车充电,一方面可以将电储存,再通过V2G充电模块或PCS向电网送电,在节省电费成本的同时可以通过反向送电产生收益。
  公司现有产品以符合国网“六统一”标准的20kW高电压宽恒功率模块和30kW、40kW高电压宽恒功率模块为主,工作原理是将380V交流输入通过整流变换转换为稳定的直流输出,公司的充电模块产品电压最高可达1000V,可以满足800V电压平台的要求;充电桩通过充电模块并联冗余配置,根据使用场景可以灵活调整布置方案,充电功率最高可至兆瓦级,以满足更多场景对充电设备的需求。此外在聚焦充电模块的基础上,公司于2024年推出了交直流控制板,可以为客户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未来可以实现远程运维、故障预警等功能,让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更加立体,有利于实现客户深度绑定。
  公司聚焦于充电模块,一方面将继续加大对于主流充电模块产品的研发和迭代,另一方面将针对性地研发集成化小功率直流、高防护等方案,适应市场的多元变化及对产品高质量的要求,并且通过研发充电模块和双向充放电模块的自动化制造技术,解决智能分布式充电系统的产业化应用问题。后续公司还将进一步深入发掘客户需求,针对全球集成商、运营商推出满足其需求的高性价比、高功率密度等级的充电模块。此外,公司也将继续提升自动化程度和供应链水平,打造全球领先的充电模块交付能力。在研发端、供应链端同时提升,力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领域的领跑者。
  ②热管理电源
  产品主要是为新能源重卡的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供电的车载DC-DC转换器和车载压缩机控制器。车载DC-DC转换器的工作原理是将新能源重卡动力电池的高压转换为24V低压,为新能源重卡的电池热管理系统低压用电设备供电;车载压缩机控制器主要对电池热管理系统中核心零部件压缩机进行控制。公司未来将继续深耕新能源重卡的电池热管理电源,对产品持续改进,并在相关技术积累基础上,开发控制器类、多合一产品;同时公司将依托目前积累的客户资源,进行市场的横向开拓,根据储能热管理电源市场的需求适时推出相关产品,力争成为新能源热管理电源产品的主流品牌。
  (2)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及自身情况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研发方面,依托核心专利技术所形成的产品优势及良好的市场基础,坚持走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道路,公司多年来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工艺的改良,并不断参与行业相关产品标准的讨论和制定。生产一般采取“以销定产、合理库存”相结合模式。销售方面,公司新能源汽车领域采用直销模式,通过投标、商务谈判等方式获取订单。公司聚焦大客户,持续关注大客户需求的变化,跟进大客户项目并为其提供定制化服务,拓展有关客户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2、智能电网领域
  2024年04月 18
  (1)主要业务
  公司在该领域的主要业务包括电力操作电源、配电自动化终端电源管理模块和电力用UPS/逆变电源的研发、生产和营销。
  ①电力操作电源:包括电力操作电源模块及配套的监控系统、直流电源系统和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主要应用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发电厂等电力企业以及钢铁冶金、石化等非电力行业。其中,电力操作电源模块是公司的核心产品,该系列产品包括:直流220V和 110V两个电压等级,自冷和风冷两个产品类别,0.8kW、1.5kW、3kW、6kW、9kW、12kW等多个功率等级,市场占有率长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直流电源系统由电力操作电源模块及监控产品、直流配电、后备电池等组成,主要满足10Ah至3000Ah等多个容量等级的直流系统要求,广泛应用于源网荷储各领域电力系统、冶金、钢铁、化工、轨道交通、电气化铁路、城市地铁、市政建设、厂矿企业等领域。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由电力操作电源模块及监控系统、通信电源、逆变器、交直流配电、后备电池等组成,可广泛应用于10kV、35kV、66kV、110kV、220kV、330kV、500kV、750kV、1000kV各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等重要场所,不但直接为变电站设备提供各类电源供给,而且通过集中监控的应用大大提升了设备的互操作性,实现在一个平台上对整个变电站电源的交直流系统、逆变系统、通信电源的监控,实现了不同直流、交流、通信电源系统的统一协调使用,提高了系统网络化、智能化程度。
  ②配电自动化终端电源管理模块:中压及低压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关键部件之一,主要应用于国网及南网DTU、FTU、TTU、集中器等供电控制系统,产品主要包括 24V、48V两个电压等级和300W、500W、800W、1kW等多个功率等级,单路、双路、多路等多种输出模式,以及适应铅酸、锂电池和超级电容等不同后备电源形式的产品。基于一二次融合设备及配电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公司利用在智能电网领域深耕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品牌优势和核心技术,围绕核心大客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研发,推出了配网自动化终端电源管理模块。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增加产品系列,并且大力开发行业核心大客户,开拓配网自动化业务。
  ③电力用UPS/逆变电源:主要应用于直流电源系统、变电站用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主要包括3kVA、5kVA两个功率等级。
  智能电网主要产品及应用示意:
  (2)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及自身情况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研发方面,公司在保持智能电网设备业务优势的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道路,多年来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工艺的改良,并不断参与行业相关产品标准的讨论和制定。生产一般采取“以销定产、合理库存”相结合的模式。销售方面,公司智能电网领域采用直销模式,通过投标、商务谈判等方式获取订单。公司聚焦大客户,持续关注大客户需求的变化,加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2024年04月 19
  3、航空航天特种领域
  (1)主要业务
  在航空航天特种领域,子公司霍威电源现有产品主要为中小功率电源模块、电源组件及定制电源,公司通过推进霍威电源的低功率DC-DC电源模块、大功率DC-DC电源模块、三相功率因数校正模块以及多功能国产化特种电源的研制与产业化,拓展延伸公司的业务覆盖面并强化渗透力度,同时积极开展航空航天特种装备检测服务,为客户提供更为丰富的产品、服务以及整体解决方案,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在航空航天特种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霍威电源成立于2010年,坚持以“为航空航天特种装备提供可靠高效的能源保障”为使命,以“让我们的技术服务到所有航空航天特种装备”为愿景,致力于特种电源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打造“以人才为核心的技术和销售壁垒”的核心竞争力,并集模块电源、定制电源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通过对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电源产品的持续投入,成为了航天、航空、船舶等领域的主要电源供应商之一。公司产品包含通用型模块、组件电源、智能机箱电源、大功率电源等。
  具体如所示:
  2021年底,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2.5亿元,用于“基于电源模块国产化的多功能军工电源产业化项目”及“西安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基于电源模块国产化的多功能军工电源产业化项目”能够解决霍威电源生产场地限制,同时有助于布局军工电源模块国产化,保障国防安全。“西安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一方面建立标准化研发中心,构建中长期核心技术的护城河,另一方面增强公司技术优势和研发效率,提升公司综合实力。公司将借助西安当地科教、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丰富资源,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以壮大研发团队,打造适应公司、行业发展趋势的标准化技术研究中心,布局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
  (2)经营模式
  霍威电源持续打造产品力,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并且不断引进行业内优秀人才,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研发组织架构,并相继在北京、石家庄、西安等地成立研发中心。由于航空航天特种领域的特殊性,产品多以客户定制化为主,其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采用直销模式。霍威电源的客户主要在航空航天特种领域,根据客户订单的要求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参考市场供需情况、客户订单数量、产品生产成本及合理利润空间确定产品市场价格,最终获得产品销售后利润。在市场推广方面,霍威电源拥有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在全国各地(包括不限于北京、南京、成都、哈尔滨、武汉、西安、上海、太原、昆明、洛阳等)设立了多个办事处,能够及时响应和服务客户,满足客户需求。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定地走技术立企的发展道路,致力于电力电子行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多年研发投入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率先实现了谐振式功率变换主拓扑的全程软开关,大幅提升了产品的转换效率、功率
  2024年04月 20
  密度和可靠性,引领了行业技术潮流。技术创新是公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引擎,公司将充分发扬创新创业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遗余力地整合研发资源、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始终站在行业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公司长期坚持研发的高投入,2021年、2022年及2023年的研发投入为4,479.33万元、5,685.71万元、8,741.66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10.64%、8.90%、8.67%。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技术研发人员 432人,占员工总人数的29.53%。公司技术平台日趋完善、产品开发技术日益精进,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均拥有多年电力电子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经验,多位核心技术人员为业内的技术专家。截至目前,公司累计获得专利224项、软件著作权67项。
  公司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标志着公司研发平台的综合技术创新实力提升至一个新台阶,平台强劲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行业示范和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认可。在技术研发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公司将持续保持战略定力,集中优质资源,选择具有竞争优势的高端市场,不断谋求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航空航天三大战略方向新的突破。
  2、管理优势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已进入“重新创业”的全新发展阶段,通过战略引领、文化驱动,强化队伍建设、机制搭建,形成合力,持续巩固和强化公司管理优势。
  公司专注于直流电源为核心的电力电子产品,以业务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航空航天三大战略方向“均衡发展、相互支撑”。新能源汽车领域定位于扩大规模效应,提升品牌美誉度,技术领先,推广有力;智能电网领域定位于强化利润优势、保持良好现金流;航空航天特种领域定位于增厚公司利润,引领盈利提升。各大战略方向定位清晰、目标明确,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战略牵引。
  同时,公司进一步厚植创业文化,充分激发组织活力,驱动共创共享共赢。以“有追求、能创造、敢担当”为使命要求,以“能坚持、重基础、看长远”为定力要求,强化核心队伍建设,明确以奋斗者为本,推行创业机制,共享增量利益,保障贡献者和创业者的利益,把创业者自身发展与公司使命愿景、战略目标深度绑定、有机统一,形成充满战斗力的事业和利益共同体,有力推进公司战略规划和战略目标的落地与实现。
  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公司推行集团化管理,建立、完善了母子公司集团管控体系,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完善各类机制搭建,发挥资源协同作用。信息化管理上,优化集团信息化建设,以支撑业务落地、提升流程效率;平台化管理上,明确定位,整合资源,更好发挥研发与市场的平台作用;供应链管理上,系统规划,提质增效,持续打造能够支撑集团长期发展的现代、完善、高效供应链体系;财务管理上,深入业务,互动支持,强化财务风险预警管理,实现正向财务规划及预算推演验证,促进公司长远健康发展;人才战略上,站在集团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思考和规划人力资源战略支撑,以适应各战略方向新阶段、新技术、新业务的人才要求。
  3、品质优势
  公司通过贯穿产品开发设计、工艺优化提升、供应链改进和售后服务完善等方面的全流程控制来确保产品的品质。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对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在加强研发创新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通过生产技术的工艺完善把控生产的工艺质量。公司推行产品的标准化设计和模块化生产,建立了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在航空航天特种领域各项资质齐全,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在质量控制方面依据质量管理体系制订了完善的质量控制规范和操作流程。通过改进供应链系统、提高售后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响应速度,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设有标准的全自动SMT流水线、散热片自动组装柔性线、插件波峰焊接流水线、全自动点胶灌胶线体、自动三防喷涂线、半自动倍速链总装线、自动总装线、老化室、自动检验设备。整套生产流程工艺较为先进、配套齐全,质保完善,有效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检测中心已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证书,通过了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委员会(DILAC)的实验室评审;同时,公司已获得 IATF 16949:2016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方位加强品质把控,为公司产品品质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成本优势
  谐振式软开关技术与其他技术模式相比具有转换效率高、电路简洁、电磁干扰低等优势,公司首创的“谐振电压控制型功率变换器”技术使公司产品功率密度更高、体积小、重量更轻,有效提升了器件的利用率,大幅降低了原材料的耗用量;同时公司运用独特的技术工艺,对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电源产品进行标准化设计、模块化生产,从而提高了通用器件使用率和采购规模,降低了产品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公司在原有技术基础上不断研发新技术,同时优化电路结构,充分挖掘现有器件的潜力,增加可靠性的同时,降本增效;公司采用“双品牌、双供方”的供应商管理策略,全面推行“标准成本”的管理措施,有效降低了产品成本。
  公司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航空航天三大战略方向“均衡发展、相互支撑”,在研发成果、产品平台、工艺路线等方面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能够充分发挥集团技术研发和供应链高端制造优势,有效降低各项费用和成本支出。
  公司专注于电力电子行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以“秉承创业精神、专注电力电子、高效利用能源、服务全球用户”为企业使命,秉承“贡献、共益、感念、高效、创新”的核心价值理念,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优势,加快新产品的开发进度,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全面提升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营造“重新创业”的创业机制和文化,实现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航空航天三大战略方向的“均衡发展、相互支撑”,致力于成为电力电子行业的领导者。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在董事会监督和指导下,公司管理层坚定贯彻公司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产品研发等核心竞争优势及整体协同效应,以业务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营销推广力度,促进产品服务升级,确保了公司战略的有效推进和运营质量的全面提升。
  1、2023年公司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团队积极践行“有追求、能创造、敢担当”的使命要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抓住行业快速发展的契机,通过技术创新、工艺提升和市场开拓、营销推广,实现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857.1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8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57.1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1.2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409.2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0.46%。
  2、2023年重点工作阐释
  2023年,公司创业团队以战略为导向、使命为牵引,发扬重新创业精神,坚持以奋斗者为本,深刻洞察宏观市场及行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掘调动自身的优势和潜能,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的目标定位,提升从研发、生产、销售到服务的综合管理水平,实现有质量的收入增长和业绩提升,并强化激励,提升组织能力建设,有效支撑公司长远、健康、持续、快速发展。重点围绕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业务开展:紧抓市场机遇,立足全球布局,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
  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快速增长,充电桩建设加速推进。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业务拓展,研发、营销和供应链三位一体相互作用,保障品质与交付:研发端,新产品开发坚持长期主义,保证核心项目资源充足,同时,不断优化平台、量产产品成本及可靠性;营销端,聚焦主流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通过客户口碑和市场宣传,提升影响力;供应链端,聚焦交付保证和产品质量提升,降本增效,全面提升运营效率。同时,聚焦全球充电模块市场,合理规划整体策略,加大资源投放力度,补充产品序列,全面开拓海外市场。2023年新能源汽车业务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其中公司充换电站充电电源实现营业收入65,052.1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9.60%。
  (2)集团管理:加强内部组织能力建设,推行双总部运营,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2023年,为推进公司业务持续、健康发展,保障中长期战略目标实现,公司在各方面实施更为科学的管理方式,强化内部组织能力建设,夯实品质保障和品牌影响力:根据战略目标,聚焦核心大客户,集北京、石家庄、西安三地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研发和客户攻关;通过内部重建、外部咨询和集团赋能,打造可靠、高效的内部保障能力,提升运营效率和交付品质;搭建与组织目标相对应的组织运行模式,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并提高工作模式的规范化、正规化。同时,石家庄、西安双总部运营模式开启,为公司未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有力保障。
  (3)产能建设:提升自动化水平,推进募投项目建设,拟定再融资方案
  2023年,为更好满足客户对公司产品持续增长的需求,公司采取多种渠道推进产能提升。一方面,全面推进自动化,提升生产效率,构建先进产能,并通过强化物料管控,细化过程控制,切实提升人均效能,提高产出及交付能力;另一方面,全面、快速推进西安募投项目建设,为公司产能的大幅提升奠定基础。同时,为更好地把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2024年04月 22
  机遇,完善产业布局,扩充高功率充电模块产品的生产能力,公司于2023年12月15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等议案,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7.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将全部用于高功率充电模块产业化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已于2023年10月取得项目所涉土地的不动产权证书,目前处于规划建设阶段。
  (4)强化激励:股权激励落地归属,充分激发内生动力,打造高效团队
  自成立以来,公司秉承创业精神,持续培育创业文化,重视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为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积极营造“重新创业”的创业文化和氛围,形成创业团队共享发展成果的机制与文化,2023年上半年,公司完成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的限制性股票归属登记工作,向 105名股权激励对象归属限制性股票58.805万股。同时,向符合授予条件的27名激励对象授予23.92万股预留限制性股票。2023年下半年,公司成功落地实施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总量不超过105.82万股(其中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84.66万股,预留限制性股票 21.16万股)。通过股权激励实施,成功吸引和留住大批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核心团队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保障公司战略目标实现。
  (5)技术牵引:坚持创新创业,强化校企合作,蓄力长期发展
  作为一家坚持技术立企的创新型企业,通合科技持续健全及优化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关机制,聚焦高层次人才培养,专注高频功率变换领域的研发与创新,助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蓄力长期发展。2023年4月,公司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将以此为新起点,围绕公司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推动人才梯队与公司发展深度融合,筑建青年人才新高地,开创人才引育新格局。2023年,公司设立清华大学-通合科技实践教学基地,并与北京理工大学、燕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学生与企业互相赋能,强化多渠道校企合作,持续拓展合作深度与广度。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专注于电力电子行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以“秉承创业精神、专注电力电子、高效利用能源、服务全球用户”为企业使命,秉承“贡献、共益、感念、高效、创新”的核心价值理念,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优势,加快新产品的开发进度,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全面提升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营造“重新创业”的创业机制和文化,实现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航空航天三大战略方向的“均衡发展、相互支撑”,致力于成为电力电子行业的领导者。
  (二)2024年经营目标
  2024年,公司将笃定目标,放眼长远,集中优质资源,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紧抓发展机遇,并高效利用新增产能,不断提升盈利能力。在公司日常运营中,强化目标管理,切实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充分发扬创新创业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高质量的快速增长,有效提升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夯实行业地位并寻求新的突破,确保公司运营质量和盈利能力的迅速提升。持续推行创业机制,积极营造“重新创业”的创业文化和氛围,激发组织活力,保障贡献者和创业者的利益,确保公司战略规划的落地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2024年经营计划
  2024是实现公司五年战略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我们将继续紧盯战略目标,深化业务布局,优化集团管理,提升运营质量,强化交付保障,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并深化创业引领,保持创业热情,提升创业回报,全面强化团队担当,提升组织能力建设,有效支撑公司长期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
  1、紧盯战略目标,深化业务布局
  新能源汽车加强技术引领,推进产品迭代,深入全球布局,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及市场占有率;智能电网夯实电力操作电源基本盘,积极开拓新市场,布局新领域,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航空航天坚定战略思维和战略决心,聚焦重点,充分发挥集团战略发展优势,强化团队和组织能力,夯实基础,厚积薄发。
  2、坚持技术立企,加强基础预研
  自成立以来,公司坚持技术立企,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大力加强基础技术预研,引进行业高端人才和团队,深化校企合作,在储能高性能PCS、高性能大功率开关电源关键技术等领域进行前沿技术探索,为公司产品创新和迭代提供坚实基础,并逐步形成体系化运作,为公司今后五到十年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扩展到更加广阔的领域,实现公司长期发展的根本性突破。
  3、优化集团管理,提升运营质量
  随着公司业务、产能扩大,对集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优化集团管理,提升运营质量。在集团层面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双总部运营模式突破思维瓶颈,强化资源协同;通过严控成本、优化流程、提升人效、过程管控等策略,持续推进精细管理与高效运营;摸排市场需求,精准拟定计划,优化物料管理,以客户为中心,保障产品交付;持续提升石家庄、西安生产自动化水平,同时推进石家庄高功率充电模块产业化建设项目,扩大产能布局。
  4、强化创业引领,提升组织活力
  持续焕发创业热情,实现创业回报,才能有力推动团队建设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公司将秉承创业精神,充分激发活力,提升组织能力。一方面,强化创业文化和创业机制引领,实现通合创业者与企业使命愿景、战略目标深度绑定,形成充满战斗力的事业、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外引内培,充盈人才队伍,激发组织活力,并优化人才管理机制和团队管理模式,真正提升组织能力。
  2024年04月 34
  (四)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行业政策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航空航天等行业。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国民经济的实际需求,也受到国家政策的较大影响。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各种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发展。国家政策及相关扶持对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如果主要市场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或相关的政府扶持、补贴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业的发展和公司的盈利水平。
  公司将及时掌握行业政策动向,不断加强市场调研,根据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充分发挥公司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加快新产品和新方向的市场推广。
  2、应收账款快速增长的风险
  报告期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 65,569.24万元,较期初增长 48.68%。一方面,公司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电网行业重点客户多为行业内知名度较高、信誉良好的公司,但如果未来公司主要客户受行业政策影响或经营情况发生较大变化,仍然存在应收账款不能按合同约定及时收回或发生坏账的风险。另一方面,虽然航空航天客户的信用良好,但航空航天特种领域产业链及货款结算周期普遍较长,公司该业务仍然存在应收账款持续增加、回款不及时的风险。
  公司一方面制定严格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对客户的市场地位、资金实力、信誉度、双方合作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制定账期策略,促进回款及时性,保障回款安全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坏账风险;另一方面加大销售货款的催收考核力度,加强对超账期的应收账款进行催收和清理,促进公司经营现金流的持续改善,努力降低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
  3、研发风险
  随着国内外经济、科技和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电子行业必将随下游行业的发展而进行技术更新。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电力电子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为巩固公司的技术研发优势、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但是,由于技术产业化与市场化存在着不确定性,公司新产品的研发仍存在不能如期开发成功以及产业化后不能符合市场需求从而影响公司持续竞争优势及盈利能力的风险。若公司在技术创新机制、人才梯队建设和研发方向把控等方面未能很好地满足新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的需要,未来公司将逐渐丧失技术优势。
  公司将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相结合,对市场需求及趋势进行分析以确立研发方向,加强产品立项评估管理,审慎进行产品研发立项;优化产品开发流程,严格把控项目进度与风险,保障提升研发项目的成功率;同时大力开展自主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持续保持公司的技术优势。
  4、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一方面,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充换电站充电电源等领域形成了众多企业争相进入的局面;另一方面,航空航天特种领域平均毛利率水平较高,公司航空航天特种电源产品毛利率也处于较高水平,但随着军民融合对航空航天特种领域的促进和准入门槛的逐步降低,更多竞争者进入航空航天领域,将使公司面临航空航天特种电源产品毛利率下滑的风险;同时,在公司产品应用的各行业,由于竞争所导致的产品价格下降趋势将长期存在。近年来,受全球经济下行及复杂的国际形势的影响,有色金属相关的物料比如磁性器件、印刷电路板等价格仍处于高位。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与主要供应商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降低供应链端的影响,但市场因素的不确定性对公司保持毛利率水平产生一定的压力。
  公司将大力开展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不断进行管理优化、提升运营效率,持续推出高附加值、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以保持公司毛利率的相对稳定。此外,公司对紧缺的、供货周期长的原材料提前备货,拓宽供货渠道,采取多项措施改善供应链的管理模式,加强与优质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应对并降低产业链上游对公司毛利率的影响。
  5、存货增长风险
  报告期期末存货账面价值为26,980.01万元,期初存货账面价值为22,741.26万元,期末存货较期初增长18.64%,主要是公司销售增长所需要的产品及原材料备货增加。随着公司销售规模的扩大,安全库存的增加,存货余额将会继续增加,对公司的存货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如果公司存货管理水平未能随业务发展而逐步提高,存货的增长将会占用较大规模的流动资金,将导致公司产生资金流动性风险。
  公司继续推行“以销定产、合理库存”的政策,执行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以及供应商管理制度,确保原材料供应的及时稳定、周转的快速有序、库存占用的合理有效,努力降低因存货占用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6、商誉减值风险
  2024年04月 35
  公司于2019年完成对霍威电源的并购重组,本次交易作价较标的公司的账面净资产存在较大增值,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合并对价超过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将确认为商誉。本次交易形成的商誉不作摊销处理,但需在未来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本报告期末,公司需计提商誉减值金额 1,249.57万元。如果霍威电源未来经营状况未达预期,可能仍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商誉减值将直接减少上市公司的当期利润。
  公司会密切关注相关业务经营情况及对商誉的影响,通过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技术及业务的资源整合、市场的不断开拓等措施,提高商誉相关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盈利能力,同时公司也将积极提升整体经营业绩,从而降低商誉减值风险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