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航空机载设备研制生产、航空维修、测控及保障设备研制、智能设备研制、工业软件开发。

  • 产品类型:

    航空设备制造及服务

  • 产品名称:

    机载设备 、 航空维修 、 测控及保障设备 、 技术服务

  • 经营范围:

    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货物进出口;销售机械设备、五金交电、电子产品;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出租商业用房;出租办公用房;飞机零件、配件制造及修理;飞机测试设备制造;飞机自动驾驶仪和惯性器件专用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制造;电子、机械零部件加工及设备修理;照明器具制造;金属家具制造。(限分支机构经营)(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16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航空设备制造及服务(台/套) 974.00 - - - -
航空设备制造及服务库存量(台/套) - 856.00 559.00 419.00 602.00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6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7.52%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2.96亿 34.81%
客户二
2.41亿 28.37%
客户三
5479.19万 6.44%
客户四
3484.15万 4.09%
客户五
3240.33万 3.8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0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7.6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4159.47万 10.79%
第二名
2219.05万 5.76%
第三名
1936.87万 5.03%
第四名
1432.92万 3.72%
第五名
891.57万 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8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8.57%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1.41亿 34.17%
客户二
3855.44万 9.35%
客户三
3707.35万 8.99%
客户四
3472.27万 8.42%
客户五
3157.27万 7.6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261.73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8.2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427.03万 6.10%
第二名
1174.76万 5.02%
第三名
580.04万 2.48%
第四名
544.28万 2.33%
第五名
535.63万 2.2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5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5.41%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2.16亿 45.42%
客户二
6378.39万 13.42%
客户三
3755.40万 7.90%
客户四
2405.87万 5.06%
客户五
1720.94万 3.6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050.10万元,占总采购额的20.2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154.58万 4.62%
第二名
1115.45万 4.47%
第三名
1083.36万 4.34%
第四名
881.80万 3.53%
第五名
814.91万 3.2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8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9.48%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3.27亿 53.59%
客户2
6207.23万 10.18%
客户3
3264.46万 5.35%
客户4
3199.40万 5.25%
客户5
3111.86万 5.1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180.15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5.1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171.18万 4.24%
第二名
891.10万 3.22%
第三名
766.29万 2.77%
第四名
682.35万 2.47%
第五名
669.23万 2.4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0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2.77%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2.67亿 48.36%
客户2
4964.52万 8.99%
客户3
3094.86万 5.60%
客户4
2887.36万 5.23%
客户5
2538.19万 4.5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6125.31万元,占总采购额的25.0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936.44万 7.91%
第二名
1725.63万 7.05%
第三名
953.17万 3.89%
第四名
783.64万 3.20%
第五名
726.42万 2.97%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安达维尔作为航空航天与防务工业领域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持续为航空航天与防务工业领域的客户提供系统与设备级的研发生产、试验验证、解决方案与持续服务,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逐步打造出机载设备研制、航空维修服务、测控及保障设备研制等多领域业务,近年更将能力拓展至智能设备研发与工业软件开发等领域。  航空航天与防务工业,是国家战略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与工业能力的体现,也是当前全球各主要大国间竞争的关键领域,还是贡献高质量就业岗位的重要经济部门,能够助力国防安全与地缘政治目标实现,也为现代国民经济与公共运输服务体系提供关键支撑。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安达维尔作为航空航天与防务工业领域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持续为航空航天与防务工业领域的客户提供系统与设备级的研发生产、试验验证、解决方案与持续服务,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逐步打造出机载设备研制、航空维修服务、测控及保障设备研制等多领域业务,近年更将能力拓展至智能设备研发与工业软件开发等领域。
  航空航天与防务工业,是国家战略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与工业能力的体现,也是当前全球各主要大国间竞争的关键领域,还是贡献高质量就业岗位的重要经济部门,能够助力国防安全与地缘政治目标实现,也为现代国民经济与公共运输服务体系提供关键支撑。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大国间全方位竞争加剧、国际贸易和投资萎缩、区域化取代全球化导致全球产业重塑,国际间往来合作的空间收窄,风险和不确定性急剧增加。
  防务工业是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国防能力的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要“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要“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习总书记在第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要“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突出实战实用鲜明导向”。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提交的预算草案显示,2024年全国财政安排国防支出预算16655.4亿元,增长7.2%,保持逐年增长。我国防务工业将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
  民用航空运输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行业。现代经济发展对构建安全高效的人员往来与供应链保障通道的要求日渐凸显。为此,中国民航局针对“十四五”时期的工作制定了“一二三三四”总体工作思路,将持续构建现代化机场体系、系统布局航空运输网络体系、完善生产运行保障体系,加大支持力度,打造国内完整的航空产业链,力争“十四五”末民航运输规模再上新台阶。在2024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中,民航局对新一年的工作做出了部署:“全面拉动航空市场需求,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为战略基点,挖掘国内市场新增长点,推动国际市场加快恢复,提升航空物流服务能力,大力服务低空经济发展。”同时,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设想。在国家战略引领及政策全面支持背景下,传统民用航空运输将在2023年整体复苏的基础上继续迎来深化发展的机遇,同时,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等新兴行业的发展也吹响了启动号角。
  1、公司所处行业发展阶段
  (1)防务工业
  中国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提供绝大多数类型装备、拥有完整上下游产业链的防务工业大国,拥有全球第二大防务市场(The Military Balance 2023)。防务工业领域的发展,受国家安全政策和地缘政治局势影响相对较大,随着大国竞争的压力不断增加,我国面临的国际政治环境日趋复杂,周边接壤国家和地区亦存在多个不稳定因素,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大幅提升。伴随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航空航天相关的防务工业将迎来时代性的发展机遇。
  我国防务工业体系主要由承担国防建设重大项目科研生产的大型军工集团及提供部件制造和原材料供应的社会企业组成。伴随着三代装备为主体、四代装备为骨干的装备体系的建成,越来越多的优质民营企业开始进入到防务工业产业链之中,其业务范围也从承制单一设备,发展到与大型企业集团协同研发生产系统及设备。未来,拥有多领域产品与能力、能提供敏捷灵活的前沿技术解决方案的综合性民营企业,将在新型装备的研发、生产及保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民用航空
  我国拥有全球第二大的民用航空市场,形成了覆盖广泛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和维修保障体系。根据航班管家发布的《2023年民航数据总结报告》统计,我国拥有现役民航飞机4186架,同时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2-2041)》,预计到2041年,中国将新引进9,284架民航飞机。根据中国民航局信息统计,2023年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98.3%、146.1%、21%,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91.95%、93.9%、97.6%。
  航空维修业是确保民航运输企业飞行安全、高效运行和飞机资产保值的关键,主要包括机体维修、发动机维修和飞机部件维修三大维修类别。我国目前已具备较为完整的民航维修保障体系。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民营第三方维修企业迅速发展,并保持了二十余年持续增长的势头。自2019年以来,民航运输业的内外部环境出现了重大变化,民航运输与航空维修业也出现了行业调整,包括第三方部件维修在内的民航维修行业进入结构性的调整期。
  民机制造方面,随着ARJ21和C919相继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已具备民航旅客机的研发生产能力,但民用飞机机载设备主要由跨国龙头企业垄断,随着国内技术的突破,国产化替代趋势发展显著。公司作为最早研制民航机载设备国产化产品的供应商之一,航空厨房插件系列产品及航空座椅已取得适航证书,在国产飞机客舱设备供应链中,具备同时为航空公司及飞机制造商提供线装(SFE)和选装(BFE)设备的能力。
  同时,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目前,全国多个地区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在2024年3月18日召开的民航局通航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中,对打造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相关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公司航空座椅、航空导航设备、客舱设备、测控及保障设备、航空复材构件等产品有着丰富的产品谱系及装机保障经验,产品应用场景与低空经济适配度高,核心技术可延伸至低空经济相关领域。公司将充分响应国家战略发展要求,利用自身优势,逐步打造低空经济相关产品平台,为低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周期性
  防务工业的周期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产品生命周期长,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大致有二三十年甚至更久;其次是装备采办项目实施周期长;再次是采办实施的计划性较强,一般以年度为预算周期,呈现季节性特点。民用航空,整体而言受地缘政治、宏观经济、旅行政策、航权谈判和原油价格等宏观因素影响较大,也具备一定的周期性特点。公司的业务周期基本与上述两个市场领域的周期一致。
  3、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航空航天与防务工业,按照供应链层级划分,大致包含主机厂、系统设备制造商、部件制造商、零件与材料制造商等层级。公司专注于系统设备与部件这两个层级,作为一级和二级供应商,服务于机体制造商和航空器使用部门。
  (1)防务工业
  公司在防务工业领域拥有较强的研制能力、稳定的客户及配套关系,其中机载设备产品主要装备航空工业研制的直升机、固定翼运输机,为其提供系统与设备级的产品,包括航空座椅、客舱设备、航空导航设备、直升机机载训练系统、复材构件等。同时,面向防务工业领域客户,公司还提供包括测控、保障、训练与维修等在内的集成系统与维修服务。公司经过二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在多个细分领域拥有领先的竞争优势。
  (2)民用航空
  民航市场,公司主要作为部件维修服务商及机载设备制造商,服务于航空公司、飞机制造商及航空维修企业,提供部件维修服务及民机机载客舱设备产品。民航维修方面,公司作为维修服务商,具备CAAC、FAA、EASA和JMM等完整的维修许可证书及体系,维修能力基本覆盖所有主流机型。民机制造方面,公司拥有成熟的民机客舱 PMA产品,同时公司还是民机机载设备国产化的先行者,航空厨房插件产品已交付ARJ21客机使用并取得良好的市场反馈。2022年,公司航空厨房插件产品已经完成CTSOA取证工作。2023年,公司持续完成了多个航空厨房插件系列产品的取证工作,部分产品进行了国产大飞机的试装。随着航空厨房插件系列产品取证工作的不断深入,公司将持续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为航空公司及国产飞机制造商降低相关产品采购及维护成本提供新的选择。同时,公司将基于研发及取证优势,把握国产化机遇,继续大力深入开展机载设备国产化产品的开发与取证,为民航市场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安达维尔经过二十余年发展,持续不断拓展能力范围、扩大产品线规模,目前已经发展成能够为航空器全生命周期提供解决方案的综合性供应商,拥有机载设备研制、航空维修服务、测控及保障设备研制等核心业务,近年来持续推动传统业务发展的同时,逐步拓展了智能设备研制与工业软件开发等领域业务。
  1、公司业务领域
  (1)机载设备研制
  机载设备研制是公司业务中占比最大的业务类别,报告期营收约占公司总体营收的58.53%,产品包括航空座椅、客舱设备、航空导航设备、直升机机载训练系统、复材构件等,装备各类直升机和固定翼运输机。公司主要从事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及制造、关键工艺设计、总装试验、适航取证和持续服务,客户主要是国内各飞机制造商、分系统研发生产单位、航空器操作使用单位与民航运输企业。
  航空座椅包括直升机抗坠毁座椅、机械师座椅、乘员座椅,运输机驾驶员座椅、操作员座椅和乘员座椅等;客舱设备包括整机内饰、整体厨房、整体盥洗室、客舱照明等;导航系统主要有无线电高度表、无线电罗盘、多模组合导航、备份显示和近地告警系统等产品;模拟训练设备目前主要是直升机模拟训练系统;复材构件包括光电球罩、飞机整流罩、无人机大梁及机翼结构件和航天、船舶机构件等。公司同时还拥有整机内饰的方案设计与工程实施能力及直升机低空导航与安全告警的系统级解决方案能力。
  同时,公司是民机机载设备国产化的先行者,开发出国内首个民机航空厨房插件CTSOA产品,参与中国民航局相关适航标准的制定,2023年公司持续完成了多个航空厨房插件系列产品的取证工作,部分产品进行了国产飞机的试装,并有多款航空厨房插件和盥洗室设备装备在了包括ARJ21在内的国产飞机上。
  (2)航空维修
  航空维修是公司的创始业务,报告期业务营收约占公司总体营收的21.51%,主要从事飞机部件维修,业务覆盖机载计算机、通讯导航、仪表显示、电气系统、娱乐系统、灯光照明、电机附件和气动附件等,能力覆盖空客、波音、巴航工业及航空工业等主流飞机制造商生产的超过30余种机型,拥有CAAC、FAA、EASA和JMM等维修许可证书,客户主要包括各类民航运输、警航和防务等部门。此外,公司亦开始在天津布局复合材料维修业务,目前尚处于项目前期阶段。公司还拥有丰富的飞机加改装能力,可为各类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提供方案设计、适航取证、工程施工、试验支持和技术培训等服务。
  (3)测控及保障设备研制
  测控及保障设备研制业务是公司重要核心业务,报告期营收约占公司总体收入的13.99%,主要从事测控、勤务保障与模拟训练设备的产品开发、解决方案与系统集成,为客户提供仿真环境搭建、产品功能验证、故障排查与定位、健康诊断与管理、勤务保障及仿真模拟训练等在内的各类设备与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原位检测设备、仿真与专用测试设备、线缆线束测试系统、发电机拖动系统、通用自动化测试设备等设备级产品;航电系统联试、大型数据采集和实时数据仿真等解决方案产品;直升机伴随保障系统、仿真模拟训练器和“实装、虚拟与构造(LVC)”训练设备等系统集成产品,客户主要是各类航空器操作使用部门与航空航天与防务工业领域的研发生产企业。
  (4)智能设备研制
  智能设备研制业务,主要为航空航天与防务领域的研发生产单位,提供研发制造与装备保障领域的智能技术解决方案。当前主要的产品包括智能工具柜、智能工具车、智能顶装车、智能地面任务车辆等产品,未来还将发展包括智能发动机安装车与智能转运车等系列化的智能任务车辆平台,并向其它类型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与资产密集型行业企业进行拓展。
  (5)工业软件研发
  工业软件方面,公司已推出SIPDM超越集成产品研发管理信息系统。SIPDM系统全面集成IPD研发管理思想、解决方案销售方法论、全特性质量过程控制方法,并基于IPD的管理理念,围绕企业营销、研发、质量、成本系统竞争力建设,开展系统功能的设计,为研发型企业赋能,促进产品及企业的市场成功和财务成功,助推研发型企业实现管理超越、产品超越、公司超越。同时在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方面贡献一份力量。
  2、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为航空航天与防务工业领域的设计、制造、运行与维护部门提供系统设备和部件级的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通过布局相关多元化的产品和业务组合,不断推出若干细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优势产品与服务,同时布局业务上游的复合材料制造,强化供应链和价值链把控,另外推出工业软件与智能设备解决方案,将公司业务拓展至其它行业领域,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撑。
  航空航天与防务装备的研制,具有过程复杂、流程严谨和产品生命周期长的特点,公司的经营活动主要围绕装备研制的各环节与流程展开,以若干产品及服务业务平台为核心,开展相关的研发、销售、试验、生产、服务和采购等活动,从而具有更多领先应用前沿技术和最先推出新概念产品的能力。
  (1)研发模式
  公司不断推出新的产品设计,对成熟产品、技术与工艺进行改进,对平台型产品与技术进行持续投入。公司依照集成产品开发(IPD)的思想,经过长期实践,塑造和固化了产品开发流程,结合全面分析将市场需求和全特性要求转化为标准化的需求输入和产品定义,进而转化为产品详细设计输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有效保证了研发活动的成果及效率。
  公司建立了平台化的产品开发策略,促进设计的平台化、模块化,提高定制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开发速度和使用效能,通过对行业趋势、市场格局和价值链组成的研究,集中研发资源投向精品项目、关键能力和关键材料等领域,及时捕捉客户需求并建立预研项目,在若干细分行业领域和价值链的关键环节提前布局,不断推出领先市场和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打造精品项目为原则,追求市场与财务的双重成功。此外,针对未来需要重点布局的产品、技术和工艺,公司积极利用外部资源,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以获取关键能力。
  (2)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与服务主要采用直销方式,直接对接客户的装备采办、研发设计、生产试验和工程技术等专业部门。公司设有销售中心,进行销售管理工作,在公司层面和业务单元层面,均设有市场和售后服务相关部门,负责各层面的售前和售后工作。对于重大项目或者复杂的集成产品,设有专注于其产品解决方案销售的团队。
  智能设备及工业软件等领域业务,由于客户覆盖的行业领域和地理范围较广,采取直销与渠道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公司主要负责重点行业、标杆客户和大客户的推广与实施;后续随着产品迭代升级,公司将针对不同行业进行销售模式的创新与探索,积极与各合作伙伴共建软件生态。
  (3)生产模式
  公司在价值链上强调对研发设计、系统集成、关键工艺和持续服务等价值较高的生产环节的掌握,在生产过程上主要从事总装生产、系统集成、试验验证、适航取证、产品交付及关键工艺制造。公司建立了高效的生产计划与执行流程和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以适应有小批量、高质量和定制化等特点的生产。
  (4)供应链管理模式
  公司致力于建立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并充分借助与国内(外)飞机制造商等企业的交流合作机会,提升公司的质量体系和供应链管理标准。根据不同业务特点,对标准化产品、定制化产品和航空维修服务,建立了差异化的管理体系,从而保障不同类型业务单元的质量、交付、成本和监管等多重目标的达成。此外,对于采购量较大的物料,如复合材料,公司通过建立自主生产的能力,确保关键物料的供货与质量稳定。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战略与文化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以“成为高瞻远瞩公司”作为企业目标,立足企业长远发展,运用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方法,采取内生增长与外延增长并举,内生增长为主的发展方式,进行统筹规划和决策。公司十分注重战略规划的制定与执行,滚动制定公司层面和业务层面的战略规划,逐层战略解码制定各业务的年度经营计划,并根据内外部的形势变化,定期对战略规划与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必要的调整。
  公司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凝聚,尤其强调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引领和对日常运营的支撑作用,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始终顺应公司的发展阶段,通过文化深入各个环节与流程,内化于组织内部和员工内心。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也在不断积累、凝练和升华,持续为公司打造学习型组织和高效能团队提供动力和源泉。
  2、技术产品优势
  (1)机载设备
  公司是国内排名前列的航空座椅与飞机客舱设备制造商,拥有包括航空座椅在内的多个在细分领域内市占率领先的产品线。掌握包括95%生存率抗坠毁技术、动态仿真和人机功效等核心技术和工艺。公司拥有完整的飞机客舱系统设备产品线,包括厨房、盥洗室、内饰结构和客舱照明等完整的品类,并具备客舱整体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生产、试验、适航取证和改装能力,是国内首个获得航空厨房插件CTSOA适航证书的制造商,成功将自有品牌航空厨房插件产品应用于国产飞机。
  公司也是专业的飞机导航系统设备制造商,拥有无线电罗盘、无线电高度表和多模组合导航设备等多种机载航电产品,掌握无线电测高及测向数字下变频和软件无线电等技术,是部分国产新机型的重要供应商。同时,公司自主研制的直升机模拟训练系统已经取得预期技术与市场效果,随着批量需求的落地,已发展成为公司核心的产品组合。
  公司新建的复合材料业务专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研发及制造,经过初期的技术积累,已具备较为全面的研制技术与工艺能力,除了保障公司自身复合材料结构件的供应,已开始广泛承接航天、航空、无人机、舰船等领域的构件委托制造合同。
  (2)航空维修
  公司从事飞机部件维修业务20余年,综合实力居行业前列。目前已获得CAAC、FAA、EASA和防务维修服务商等资质,拥有2,600余项维修项目的维修能力,能力覆盖波音、空客、巴航工业和航空工业等主流飞机制造商的30多种机型。
  (3)测控及保障设备研制
  公司凭借对飞机系统设备的深入了解,以及对国内外先进概念的推广应用,结合在设备研发和维修的丰富实践,经过多年在测控领域的深耕和发展,拥有较强的系统集成能力,目前已成为专业的测控、保障与训练装备供应商,拥有众多航空航天总体和系统级的制造与使用单位的客户,形成了覆盖航空器研发生产和运行保障全过程的大型数据采集、实时数据仿真、通用自动化测试、飞机发电机拖动、原位检测诊断、航电系统联试、仿真模拟训练、“实装、虚拟与构造(LVC)”训练和直升机伴随保障等系列平台化产品。
  (4)智能设备研制
  公司的智能设备研制业务,目前主要聚焦于航空航天与防务工业领域装备研发、生产与保障现场的垂直领域应用,基于公司对相关领域市场的深耕、对装备研发生产过程的深刻理解和雄厚的系统集成、项目开发与管理等经验,从而能迅速推出能解决关键环节痛点的相应产品。
  (5)工业软件开发
  公司通过长期以来在航空航天与防务工业领域的工业实践,将积累的开发方法、研发流程和工业知识数字化,形成了SIPDM超越集成产品研发管理信息系统。凭借着对复杂装备制造业的理解和实践验证,SIPDM系统将更加契合国内类似行业的企业。
  3、系统集成的能力优势
  公司在航空航天与防务工业领域的业务,涵盖解决方案、产品设计、软件开发、制造测试、运营维护和模拟训练等装备研发生产和使用的全寿命周期,拥有包括飞行器、机械、材料、仪表、电子、电气、自动化和软件等在内的跨学科技术团队,拥有很强的系统集成能力。同时还涉足民用与防务两个市场与体系标准,互相渗透、借鉴互补,相互促进,除了能够利用两个市场的标准和技术差距,提供超出预期的产品外,还能通过防务市场验证相关产品、提高产品成熟度,具备了快速拓展市场及客户的竞争优势。
  4、适航认证经验优势
  适航认证是一项极其复杂且严谨的工作,它要求产品在设计、制造、测试等各个环节都必须达到严格的安全和性能标准,是航空产品在市场化必不可少的环节。企业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适航认证工作,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公司凭借在航空领域广泛的技术能力及深厚的技术积累,目前已完成多款产品的独立适航认证,能为客户提供包括航空座椅、客舱内饰、客舱灯光、航空厨房插件等多款产品及客舱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在技术平台建设、工程验证、鉴定试验和适航审查过程中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服务并解决各类问题,助力产品快速完成适航认证,节约时间和成本,为航空产品的市场投放争取先机,形成先发优势。
  5、精细化过程管理优势
  自上市以来,公司在市场营销、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质量、供应链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全面落实和固化了过程管理理念,建立并持续完善了八大管理体系。公司借鉴包括华为的集成产品开发(IPD)和卓越绩效管理等理念,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流程分工的约束和引导作用,打造高效能组织。同时,公司强调信息技术应用与具体业务流程的契合,使管理过程更能反映实际业务,通过开发管理软件,实现管理输出。
  6、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在航空航天、防务工业和民航运输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客户,公司秉持“以客户为中心,追求最高客户满意度”的服务理念,与客户紧密合作,共同创造价值。在市场竞争方面,公司凭借突出的自主研发能力、快速的市场反应以及优质的服务水平,积累了众多优质客户,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和品牌形象,为公司不断拓展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06.25%;实现营业利润1.25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1.25亿元人民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亿元人民币,同比实现扭亏并大幅增长347.69%;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4.67万元;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44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46.86%。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明显改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与订单储备均创历史新高,这主要得益于报告期内航空座椅交付结算量大幅增长、训练系统设备重大项目交付、民航业复苏带动航空维修业务增长、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能力的持续提高。与此同时,若干新研产品取得积极进展,先后实现新研地面座椅的交付、SIPDM科研管理系统软件的交付与实施、电源拖动系统中标、直升机伴随保障系统的采购流程顺利推进。
  公司持续推进全系列航空厨房插件的CAAC/FAA/EASA的适航取证,空客、波音与商飞等飞机制造商的“线装设备(SFE)”供应商申请,以及PMA产品推广。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增加厨房烤箱等航空厨房插件产品的适航证书,成为国内首家同时具备航空厨房烤箱、热水器、咖啡机等全系列航空厨房插件产品的研发与取证能力的企业,打破了国外供应商对航空厨房插件市场的长期垄断,填补了国内该系列机载设备 CTSOA取证的空白,并成功延伸成熟技术至低空经济领域,相关机载及保障设备的研制与推广工作进展顺利。
  2、具体分析如下:
  (1)机载设备研制
  报告期内,机载设备研制业务营业收入49,803.54万元人民币,占主营业务收入58.53%,同比增加293.07%。营收大幅增长主要源于报告期内公司某重点型号航空座椅交付结算量增长,直升机模拟训练系统完成集中交付,以及航空厨房插件等客舱系统设备业务持续成长。
  公司内部完成第三代95%抗坠毁座椅的研制工作,外部重点跟进多个新型号航空座椅的配套工作,确定了5个新型号的配套关系,新研地面座椅的研发、试验与交付也进入新阶段。此外,公司亦开始拓展外部复合材料结构件委托设计与制造业务,产品包括光电球罩、飞机整流罩、无人机大梁及机翼结构件和航天、船舶结构件等。公司加强了电机驱动、热仿真、流体仿真、照明仿真、降噪设计与电磁屏蔽设计等方向的设计能力,实现了航空厨房插件的全国产化替代,完成ARINC与ATLAS标准热水器、烤箱和咖啡机CTSO取证工作。同时,公司在空客A320、波音B737等主流机型的航空厨房插件换装推广上取得重要进展,先后完成了客户的产品交付和试装验证。
  (2)航空维修
  报告期内,航空维修业务营业收入18,303.26万元人民币,占主营业务收入21.51%,同比增加22.55%,主要得益于民航业的持续复苏、公司民航维修市场拓展及内部运营管理能力提升。与此同时,公司于报告期内正式启动飞机复合材料结构件维修的能力建设,积极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未来,公司将继续拓展CAAC、FAA和EASA体系下主流机型的新项目能力,丰富航空维修业务能力及模式,以实现更好的盈利。
  (3)测控及保障设备研制
  报告期内,测控设备研制业务营业收入11,905.24万元人民币,占主营业务收入13.99%,同比增加9.60%。包括电源拖动台、航电系统“铁鸟”试验台架、综合顶装车、发动机辅助安装车、故障数据模拟发生软件、无人机通用分布式自动化测试系统软件等产品先后实现中标或交付。
  近年来,公司基于自身优势,充分利用设备“同源性”强的特点,通过需求牵引与联合研发的模式,面向基层用户实际的迫切需求,创新性的引入前沿装备保证体系概念和设计理念,推动了多个重要项目在国内应用。
  (4)智能设备研制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改进和交付智能工具柜、智能档案柜、智能顶装车、智能地面任务车辆等产品,为公司未来形成系列化的智能设备产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工业软件开发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开发和推广SIPDM超越集成产品研发管理信息系统。SIPDM系统全面集成IPD研发管理思想、解决方案销售方法论、全特性质量过程控制方法,并基于IPD的管理理念,围绕企业营销、研发、质量、成本系统竞争力建设,开展系统功能的设计,为研发型企业赋能,助推研发型企业实现管理超越、产品超越、公司超越。报告期内,除了完成首个客户的部署,还完成了新客户的拓展及签约,相关部署工作已开展。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具备完整航空航天与防务工业体系的国家,正处于跨越“中等技术陷阱”的关键阶段,近年来内外部环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产业链、工业链自主可控与核心技术能力的掌握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国家持续鼓励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国产化趋势与需求日益显著。随着民航的复苏及国家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要求,公司所处的航空航天及防务工业领域将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
  (1) 防务工业
  中国已经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第二大防务市场和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场,近年来,随着全球地缘政治紧张程度日渐升高,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主要国家逐渐提升装备采办数量的同时,开始重新审视装备、弹药及物资工业化生产能力的保障与建设。根据2024年3月 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吴谦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2024年我国国防预算约为1665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同时,国家对核心产品与技术的自主可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键核心系统设备国产化的需求迫切。
  直升机与固定翼运输机,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重点发展和装备的机型,机队规模预期将会显著增长,加上训练任务的大幅增加,公司的相关产品预期将获得相当的市场增量。机载设备方面,由于公司座椅、导航及内饰系列产品与相关机型形成了固定的配套关系,公司核心机载设备产品的装机数量将有望随着重点型号飞机的持续量产稳定增长;直升机模拟训练等训练系统将随着国家训练需求的加大而持续产值转化。测控及保障设备方面,随着高价值技术装备的大量列装、国家安全战略中心的转变导致训练与保障任务需求的增长,相应的装备需求也在大幅增加。公司除拥有多类型的平台产品和系统,能够满足多型号航空器、多应用场景,更具备持续推出满足潜在新兴需求的全新装备的潜力。另外,由于使用单位的训练任务的大幅增加和国家顶层政策的支持,防务市场成为航空维修业务新的增长点,智能设备、工业软件等业务,也将充分利用现有的渠道和客户资源,满足防务客户日益增长的智能化、数字化及材料迭代更新的需求。
  (2) 民用航空
  2023年是中国民航开始强劲复苏,全年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与货邮运输量分别已恢复至 2019年的91.9%、93.9%与97.6%。2024年,随着民航业进入发展新周期,预期运输生产将回归自然增长。
  航空维修方面,根据波音公司发布的预测,中国民航机队数量占世界民航机队总量的比例将持续上升,到2038年,预计达到18%,这一增长趋势将使中国在未来十年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市场,同时会产生3900亿美元的维修和工程服务需求。公司航空维修业务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从资质、维修能力、维修质量及周期、客户资源等方面独特的竞争优势,再结合复材维修能力的开发,将会在航空维修领域继续保持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国产C919干线运输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储备订单突破1,200架,政府层面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力支持民机机载设备国产化和承担国产化任务的设备制造商,目前,公司已完成包括旅客座椅、航空厨房插件系列产品的取证工作,在加大前述产品市场推广的同时,公司还在大力推进其他相关机载产品的取证工作,力争在国产大飞机配套产品国产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另外,随着“低空经济”被各级政府列入重点鼓励清单,开始逐步进入普通公众的视野,用于城市和城市间通勤用途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产业链受到追捧,并被机遇“千亿级产业”的期待。随着“低空经济”产业不断发展,将对供应商设计研发能力和适航取证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司座椅、导航系统、客舱设备、测控及保障设备、维修与复合材料结构件制造等产品已大量装备并应用于直升机领域,其核心技术可延伸至低空经济领域,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前正在以现有产品为基础开发 eVTOL产品,并广泛与行业客户进行业务接洽及技术对接,部分客户就具体产品已进入到商务洽谈阶段。
  (3) 智能设备及工业软件
  近年来我国工业制造领域数字化和智能化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2023年中国工业数字化软件白皮书》,2022年中国工业数字化与工业软件市场总规模2,407亿元人民币,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率16%,未来五年预测年复合增长率14%,到2027年市场规模达到4,363亿元。我国数字化装备和工业软件产业规模全球占比较小,国产化率很低,但市场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是一个持续快速成长的市场,具备长期成长性。
  2、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始终坚持“以航空为主业”,致力于成为在航空航天与防务领域拥有多元化产品与业务高瞻远瞩公司。公司坚持内生增长与外生增长并举,以内生增长为主的策略,尤其注重前沿技术的领先应用,通过不断推出在细分领域市场垄断或领先的产品,丰富公司的投资组合,提升整体抗风险的能力的同时,实现规模与盈利能力的双重增长。
  公司通过外部合作、技术引进、内部孵化与项目投资等多种形式,聚集内外部优势资源,不断扩展公司的能力范围,注重打造覆盖航空器全生命周期的价值链,通过“共用技术”拓展现有技术与产品在其它行业领域的应用,并通过“工业知识数字化”提升公司与行业的知识传承水平与数字化程度。
  公司作为国内飞机机载设备的重要厂商,也十分注重服务于国家战略,并始终坚持以市场化的手段,通过PMA、BFE与SFE产品并举及系列化发展的方式,逐步实现系统设备级的民机机载设备国产化与业务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公司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自身竞争优势,重点发展未来短时间内迫切需要且具备技术迁移潜力的产品,布局实装、虚拟与构造(LVC)联合训练、新研地面座椅、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相关产品等基于“共性技术”的延伸产品,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突出自身能力优势。
  3、经营计划
  2024年,在过去一年取得的良好成绩之上,公司将根据目前各方面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坚定公司战略基础上,适时调整完善经营计划,继续巩固现有稳定增长的态势,进一步做更多的战略储备,为未来更长时期的发展积蓄力量。公司2024年销售收入目标约为9-10亿元人民币(公司上述销售收入目标不代表公司对2023年度的收入预测,仅是公司战略与销售体系制定的公司年度销售指标,能否实现取决干行业政策、市场状况、竞争博弈、产品开发和公司经营等众多内外部因素,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在此特提请投资者注意)。
  2024年公司几项重要的经营计划包括:
  (1) 推动技术创新,打造战略级产品平台
  2024年,公司将继续推进研发能力提升,重点推进包括航空厨房插件仿真模拟与正向设计等技术能力的建设,力争实现航空厨房插件产品 FAA/EASA适航取证与空客“线装设备(SFE)”供应商的添加。在基于自身在航空领域积累的技术经验,利用技术同源性,开发eVTOL系列产品,推动实装、虚拟与构造(LVC)联合训练系统等重点产品项目的研发。促进关键研发人员的引进和技术人员整体能力的提升,完善技术人员梯队与技术经验传承,加强产品共用基础模块(CBB)建设,提升 CBB复用程度,降低产品研发成本和提升研发效率。另外,公司还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研发流程信息系统建设。
  (2) 深挖客户需求,全面拓展业务领域
  公司将继续提升营销管理体系的效率,加强骨干销售人才引进,扩大现有人员业务能力的同时,增加包括航天、船舶与兵器等相关行业的人才,充分挖掘客户需求。
  (3)坚持质量为先,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理念
  公司将重点推动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与技术开发联动,共同提升产品与物料质量管理水平。强化PDCA循环在质量管理中的理念渗透,建立故障模式库(FMECA)。丰富检查手段,强化质量管理工具尤其是统计学质量控制工具的应用,提升统计质量控制管理水平。
  (4)引进战略人才,打造高效能组织
  公司将重点保证商业拓展和技术开发等关键核心岗位的战略人才引进,完善核心人才激励体系。与此同时,细化员工培训管理,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持续推进人力资源伙伴职能的发挥,提高人才引进效率,提升上岗效率和人员保持率。通过训练有素工作,打造高效能组织,以保障战略规划的落地。
  (5) 细化成本控制,打造成本竞争力优势
  随着航空航天与防务领域新的行业形势变化,成本竞争力将会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公司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竞争力之一。为此,公司将成本竞争力列入2024年公司重点工作计划,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业财融合、低成本设计、供应商招采比价、成本控制与费用管控等制度。公司还将采取专项措施,降低包括采购成本、库存成本、应收账款与财务成本等,根据具体业务需要成立专项成本小组,加强产品项目过程管理,开展专项分析活动,提前预防纠偏、定期复盘改进,对低效益产品项目进行重点监控,必要时进行调整。
  (6) 推动天津园区建设
  由于近年公司产品线扩张与能力建设,对生产厂房等设施的需求急剧增加,考虑到天津地区相较于北京的成本优势、以及其友好的人才落户政策能够促进公司人员稳定性,公司在报告期内与天津保税区政府签订了投资协议,适时启动了天津园区的建设工作,项目建成后将主要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的能力拓展及现有产品产能提升。目前,公司已完成土地购置与工程设计等前期工作,计划2024年内正式动工。
  (7)再融资工作的顺利推进
  2024年1月31日公司召开了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北京安达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预案〉的议案》等议案,并于2024年2月1日对外公开披露了相关公告,2024年公司将按照相关法规规定,组织推进再融资相关工作,以确保公司募投项目的顺利开展,保障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的落地。
  4、可能面对的风险
  (1)战略新兴业务短期内增长速度未达预期的风险
  风险说明:当前公司智能制造及信息技术业务正处于市场推广和培育发展的关键期,技术竞争力正在持续建立中,短期内可能面临业务增长相对较慢、未达增长预期的风险。
  应对措施:积极布局及持续开拓公司的战略新兴业务,加大核心技术、产品研发投入和前沿技术的应用及转化。精准定位市场客户群体,以市场需求与客户价值为导向,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并提升综合解决方案的服务能力,全力推动新业务发展。
  (2)高端人才缺失的风险
  风险说明:人才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必备的核心资源,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人才资源对企业的重要性更加突出。随着未来公司多项新业务和新客户地拓展,需要更多专业的技术人才、市场和管理人才的加入,以支撑公司战略发展规划。
  应对措施:公司通过内部招聘和猎头公司寻找适合公司发展方向的关键人才;促进完善“高效能”管理体系,提高核心员工待遇;做好员工职业规划,打通员工晋升通道;建立和谐工作氛围,为员工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在恰当的时机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等方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通过团队学习、参观考察、人才轮岗等形式加快内部人员的培养,满足业务需求。
  (3)重点项目未中标的风险
  风险说明: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研发积累,公司形成了一系列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及产品,公司储备了多个具有先发优势的重点项目,若产品或技术被竞争者仿制或超越,在参与竞标时,可能出现公司产品未中标或是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积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工作,不断进行技术的深入研究和产品的升级迭代,采用差异化竞争策略,对产品研发进行全特性管理,使得公司产品始终保有竞争优势。
  (4)库存风险
  风险说明:2023年公司业务因受到客户采购计划延迟的影响,发出商品及在产品金额较高,同时民航维修进行了集中的航材备货,均导致存货水平较高,存在占用公司资金甚至出现客户无法履行合同的风险。
  应对措施:跟进客户销售合同的履行,尽快实现发出商品的收入确认、在产品的生产交付及收入确认,提高采购计划的准确性,从而合理降低库存水平。
  (5)资金风险
  风险说明:公司目前应收账款净额约7.54亿元,其中防务客户应收账款占比较高,回款周期受到客户结算进度的影响;同时,公司计划于2024年启动天津园区建设项目,届时将会产生较大的资金需求;前述因素均会增加公司整体资金保障的压力,从而产生资金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加大应收账款的管理,包括将回款责任落实到人,加大对销售人员的考核力度,加强与客户的对账沟通,尽快完成结算的必要条件准备工作,全方位促进应收账款的回款;同时,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流动资金及固定资产贷款方式保障现金需求;另外,推进再融资相关工作的开展,以缩短募投项目实施的资金需求带给日常经营压力的周期。公司将组合使用前述方式来规划和筹措资金,从而确保日常经营及投资建设的资金需求。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