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时空数据服务、应用开发及服务、系统集成及服务。

  • 产品类型:

    时空数据服务、系统集成及服务、应用开发及服务

  • 产品名称:

    时空数据服务 、 系统集成及服务 、 应用开发及服务

  • 经营范围:

    信息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IT外包服务;土地登记咨询;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界线与不动产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图编制;大地测量;测绘航空摄影;土地规划;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施工、维修;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不含互联网信息服务)(凭许可证在核定期限内经营);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会议会展服务;电子工业制造设备安装工程和电子工业环境工程、电子系统工程和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不含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出口的货物或技术);规划设计管理;城乡规划设计;国土空间规划;建筑工程设计;农业技术专业咨询;土地整治、复垦、开发服务,土地流转服务,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服务,农业项目投资开发与运营。(涉及许可经营项目,应取得相关部门许可后方可经营)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798.6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41.72%
  •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 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人民政府
  • 磐云科技(武汉)有限公司麻城分公司
  • 三亚海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3626.67万 19.40%
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1287.66万 6.89%
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人民政府
1058.01万 5.66%
磐云科技(武汉)有限公司麻城分公司
934.34万 5.00%
三亚海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892.00万 4.7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794.66万元,占总采购额的21.01%
  • 湖北赫兆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永太瑞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广西芯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重庆佳杰创盈科技有限公司
  • 中科智泊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湖北赫兆科技有限公司
397.44万 4.65%
武汉永太瑞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380.88万 4.46%
广西芯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373.77万 4.38%
重庆佳杰创盈科技有限公司
323.38万 3.79%
中科智泊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319.19万 3.7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9466.1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35.33%
  •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华中师范大学
  • 三亚海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新丰县应急管理局
  •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5542.18万 20.68%
华中师范大学
1250.74万 4.67%
三亚海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913.43万 3.41%
新丰县应急管理局
888.33万 3.32%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871.47万 3.2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671.76万元,占总采购额的24.28%
  • 四川长虹佳华信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 宁畅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 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
  • 湖北赫兆科技有限公司
  • 天门康义信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四川长虹佳华信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911.97万 6.03%
宁畅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858.95万 5.68%
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
807.08万 5.34%
湖北赫兆科技有限公司
552.31万 3.65%
天门康义信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541.45万 3.5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3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2.69%
  •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 龙川县自然资源局
  • 湖北交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耒阳市自然资源局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6679.29万 20.44%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3510.63万 10.74%
龙川县自然资源局
1653.06万 5.06%
湖北交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172.41万 3.59%
耒阳市自然资源局
933.30万 2.8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895.43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4.42%
  • 河源市图测工程勘测有限公司
  • 天门光谷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 武汉艾博生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互益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广州本聪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河源市图测工程勘测有限公司
459.03万 3.49%
天门光谷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410.39万 3.12%
武汉艾博生科技有限公司
348.49万 2.65%
武汉互益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348.34万 2.65%
广州本聪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329.18万 2.5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785.8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29.56%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
  • 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分局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3463.62万 11.65%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
1581.07万 5.32%
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1547.47万 5.21%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分局
1118.52万 3.76%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1075.20万 3.6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778.72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4.87%
  • 湖北恒宇纵横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国绘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湖北乙太网科技有限公司
  • 京山市中芯毅图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 北京元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湖北恒宇纵横科技有限公司
433.03万 3.62%
广州国绘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82.88万 3.20%
湖北乙太网科技有限公司
345.97万 2.89%
京山市中芯毅图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342.01万 2.86%
北京元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274.83万 2.3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0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8.14%
  •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政企客户分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3502.88万 12.79%
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3139.13万 11.46%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1889.25万 6.90%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
996.08万 3.6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政企客户分公司
917.33万 3.3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939.80万元,占总采购额的32.79%
  • 北京元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北京博睿维讯科技有限公司
  • 湖北恒宇纵横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元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武汉楚能鸿欣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北京元亿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2193.60万 14.56%
北京博睿维讯科技有限公司
892.41万 5.92%
湖北恒宇纵横科技有限公司
708.39万 4.70%
上海元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585.22万 3.89%
武汉楚能鸿欣科技有限公司
560.17万 3.72%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业务概要  (一)商业模式与经营计划实现情况  一、商业模式  产品与服务:时空数据服务、应用开发及服务、系统集成及服务。  1、销售模式  (1)公司整体销售模式  公司面向数据集中、资产集中的政府管理部门、大型企业提供数字化及信息化解决方案、产品与服务,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单一来源及商务洽谈等方式获取业务。报告期,公司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带来的收入占比超过70%,公司中标后,与用户签订销售合同实现业务增长。公司成立了自然资源、能源、交通、农业、金融等行业事业部面向特定客户群体销售。公司依托人才、产品及技术等支撑资源,结合目标行业政策热点及目标客户的需求,实现... 查看全部▼

  一、业务概要
  (一)商业模式与经营计划实现情况
  一、商业模式
  产品与服务:时空数据服务、应用开发及服务、系统集成及服务。
  1、销售模式
  (1)公司整体销售模式
  公司面向数据集中、资产集中的政府管理部门、大型企业提供数字化及信息化解决方案、产品与服务,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单一来源及商务洽谈等方式获取业务。报告期,公司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带来的收入占比超过70%,公司中标后,与用户签订销售合同实现业务增长。公司成立了自然资源、能源、交通、农业、金融等行业事业部面向特定客户群体销售。公司依托人才、产品及技术等支撑资源,结合目标行业政策热点及目标客户的需求,实现目标行业业务在全国市场的突破和增长。公司通过一系列品牌建设活动不断提升公司的行业影响力,扩大与新用户的接触机会;同时公司通过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扩大二次销售的成单率。公司还设立了北京、广州、杭州、青岛等区域性分子公司,稳步推进全国化步伐,逐步建立和健全全国化营销和服务体系。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销售过程管理制度,包括商机管理、立项管理、招投标管理、合同评审与签订等关键环节。
  (2)公司重要子公司销售模式
  公司总部设立于湖北省武汉市,下设北京光谷子公司、广州布谷子公司、煜途地理子公司、征途网络子公司、创新研究院子公司及4家分公司。公司总部负责把握市场经营发展方向,制定并监管年度研发计划、销售目标、年度预算、销售策略和绩效考核等达成情况;分子公司负责按总部制定的方向,完成政策、市场、产品等信息的收集反馈,并达成销售目标。
  以煜途地理为例,该子公司负责公司时空数据服务类项目的非关键性技术部分的实施及交付工作,同时,对要求测绘资质在乙级及以下的项目,煜途地理可独立承担销售、实施及交付工作。
  2、研发模式
  秉承“成长应对变化、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自主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平台、工具、产品和服务相结合的研发模式。
  关键技术研究旨在通过3S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融合应用,保持和提升公司产品与服务在
  同行业中的先进性地位;平台与工具的研发旨在提升公司组织级可复用能力,提高交付效率和质量,降低交付成本和风险;业务应用与数据应用研发旨在将公司能力与用户的业务需求深度融合,为用户的数字化转型赋能。
  公司建立了适应公司业务发展的研发机制,包括研发投入、研发组织、研发人才、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其中,研发投入纳入公司的年度预算,并经公司总裁办公会审议;研发活动由公司产研中心\工程技术中心、自然资源事业部、数字基建事业部等部门参与;公司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研发技术人员“选育用留”制度,致力打造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研发人才梯队;研发活动产生的成果,由产研中心\工程技术中心、自然资源事业部牵头,实现内部和外部转化。
  公司的研发项目从立项到结项全面遵循CMMI5和ISO质量认证体系,并纳入公司质量部门管理,接受公司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3、生产服务模式
  公司已建立全面遵循ITSS、ISO、CMMI5的生产服务过程和质量控制体系,通过产研中心\工程技术中心、营销、研发、交付、质量、财务、采购等多部门协同工作,实现生产服务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目标,致力提高用户满意度。
  公司依照甲方合同约定,以项目为单位组织生产服务交付,交付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计划、实现、交付与维护。
  计划阶段:主要包括项目经理任命、售前与交付团队技术交接、项目实施计划编制与内外部评审、项目预算、项目环境创建、项目开工;
  实现阶段:主要包括项目详细设计、项目子项/分阶段实施、采购与移交、集成与测试、成果汇交、试运行、用户培训、项目验收、项目决算;
  交付与维护阶段:主要包括项目结项与交付、售后服务。
  4、采购模式
  公司对外采购业务经营所需的服务和产品,包括简单劳务服务、一般技术服务、设备、材料等。公司制定了《采购控制程序》对采购过程进行规范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合格供应商筛选入库、采购计划编制与评审、采购申请与审批、供应商比选、采购合同签订与审批、采购执行与结算等环节。
  5、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以自主研发的地理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及系统融合技术形成的产品及服务,面向能源、自然资源、交通、农业、金融等领域的政企客户,提供时空数据服务、应用开发及服务、系统集成及服务获取收入。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订单,并通过不断开拓新的客户、拓展新的业务区域、技术创新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6、公司采用目前经营模式的原因、关键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变化趋势
  公司形成目前的经营模式主要受公司的产品服务结构、客户结构及客户采购政策的影响。产品服务结构方面,公司开展的时空数据服务、应用开发及服务、系统集成及服务,需考虑相关业务的国家政策及行业特点;同时,公司的主要客户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业务主要通过相关招标活动实现产品与服务的采购,公司根据客户结构特点形成了目前的经营模式;另外,公司根据地理信息行业的发展趋势,在现有业务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投资建设一体化模式,对经营模式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
  报告期内,影响上述经营模式的关键因素未发生重大变化,预计短期内亦不会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公司经营模式在报告期内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二、经营计划
  (一)主营业务基本情况
  公司主要以自主研发的地理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及系统融合技术形成的产品及服务,面向能源、自然资源、交通、农业、金融等领域的政企客户,提供时空数据服务、应用开发及服务、系统集成及服务,为用户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二)主要产品和服务情况
  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时空数据服务、应用开发及服务、系统集成及服务,各业务对应的产品和服务如下:
  1、时空数据服务
  时空数据服务是公司主营业务之一,主要包括时空数据采集、时空数据处理和时空数据分析与评价。
  2、应用开发及服务
  公司的应用开发及服务系基于“数据-平台-应用”的系统构建模型,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形成可复用的基础平台与工具,面向能源、自然资源、交通、农业、金融等行业提供业务处理、监测预警、决策支持、公共服务等数字化解决方案。
  3、系统集成及服务
  系统集成及服务主要包括咨询与设计、建设与移交、运维与服务。
  (三)销售情况
  1、主要产品或服务的产能、产量及价格的总体变动情况
  公司主营产品及服务为时空数据服务、应用开发及服务、系统集成及服务。在具体项目中,由于受客户要求实现的功能、性能、环境条件及服务响应等级等各因素的影响,不同项目所包含的软硬件配置及系统价格差异较大。通常情况下,软硬件数量越多,系统内容越复杂,功能越丰富,解决方案的实施难度也越大,对应价格也更高。因此,不同客户和项目的具体情况存在差异,无法量化计算主要产品或服务的产能、产量及价格的总体变动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自主研发了四大类核心技术,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公司对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权属清晰,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和潜在纠纷。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现拥有23项发明专利、293项软件著作权、1项美术作品著作权、15项商标注册。
  (二)行业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是面向自然资源、能源、交通、农业、金融等领域政企用户提供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时空数据服务、系统集成及服务及应用开发及服务,处于软件行业和地理信息产业,均为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发展的行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方向。
  一、软件行业概览
  2023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称“软件业”)运行稳步向好,软件业务收入高速增长,盈利能力保持稳定,软件业务出口小幅回落。
  (一)总体运行情况
  软件业务收入高速增长。2023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3.8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23258亿元,同比增长13.4%。
  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3年,软件业利润总额14591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7.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率提高0.1个百分点至9.2%。
  软件业务出口小幅下滑。2023年,软件业务出口514.2亿美元,同比下降3.6%。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同比增长5.4%。
  (二)分领域情况
  软件产品收入平稳增长。2023年,软件产品收入29030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23.6%。其中,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2824亿元,同比增长12.3%。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较快增长。2023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81226亿元,同比增长14.7%,高出全行业整体水平1.3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65.9%。其中,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12470亿元,同比增长15.4%,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15.4%,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集成电路设计收入3069亿元,同比增长6.4%;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11789亿元,同比增长9.6%。
  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稳步增长。2023年,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2232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
  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两位数增长。2023年,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10770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
  (三)分地区情况
  东部、东北地区保持较快增长,中部地区增势突出。2023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00783亿元、6965亿元、12626亿元和288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8%、17.4%、8.7%和13.9%。其中,东部、中部、东北部地区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4、4.0、0.5个百分点。四个地区软件业务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81.8%、5.7%、10.2%和2.3%。
  京津冀地区增势突出,长三角地区稳中有升。2023年,京津冀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9827亿元,同比增长17.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长三角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35437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两个地区软件业务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24.2%、28.7%。
  主要软件大省收入占比小幅提高,部分中西部省市增速亮眼。2023年,软件业务收入居前5名的北京、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共完成收入85135亿元,占全国软件业比重的69.1%,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软件业务收入增速高于全国整体水平的省市有13个,其中增速高于20%的省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安徽、青海等。
  中心城市软件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利润总额增速大幅提高。2023年,全国15个副省级中心城市实现软件业务收入59604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占全国软件业的比重为48.4%;实现利润总额7936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3.2个百分点。
  其中,哈尔滨、武汉、大连、深圳、济南、青岛、厦门和沈阳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超过全行业整体水平。
  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地理信息产业是以现代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等技术为基础,以地理信息开发利用为核心,从事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的高技术服务业,主要依托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遥感(RS)三类地理信息技术。
  产业范围既包括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卫星定位与导航产业、航空航天遥感产业,也包括传统测绘产业和地理信息系统的专业应用,还包括基于位置服务(LBS)、地理信息服务和各类相关技术及其应用。
  如今,数字城市、数字中国等数字化建设已经渐入高潮,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数字政府建设、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数字化转型将有效扩大地理信息应用范围,提出更多更高的数据要求,从需求侧推动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城市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突发事件、城市环境监测与检测等领域,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同时,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技术将对地理信息服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地理信息技术为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北斗与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多个数字经济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目前,地理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及相关技术是数字经济、国防军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自然资源等各领域的重要支撑,在国民经济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发挥重要作用。
  1、行业规模
  近年来,地理信息产业保持高速增长,根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编写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3)》,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由2017年的5,18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7,787亿元,近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8.5%。
  截至2022年末,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超过19.3万家,同比增长17.9%。其中,测绘资质单位1.8万余家。地理信息产业市场主体中,企业占95.1%。2022年新登记市场主体约4万户,同比增长12.6%。
  2、行业发展态势
  (1)技术体系变革,与新技术深度融合发展
  “空天地海”一体化高精度实时地理信息数据采集能力逐步提高,激光点云技术和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等各种便捷化新型测量技术日趋成熟,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海量数据信息的数据采集作业方法广泛应用。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地理信息智能化处理水平不断提升,分析处理能力不断增强,地理信息价值得到更深程度挖掘,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已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地理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深度融合,相互赋能,智能化、泛在化、普适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2)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产业基础日益坚实
  近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基础更加坚实,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在卫星导航方面,2020年6月,我国全面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系统服务能力步入世界一流行列,代表着北斗事业进入到全球服务新时代,开启全球化、产业化新征程。
  “十四五”期间,国家将深化北斗系统推广应用,实施北斗产业化等重大工程,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1年末,我国已形成覆盖全国的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CORS),已建设完毕的CORS基站超过25,000座。
  在遥感影像方面,截至2022年6月,我国财政投资的高分卫星、陆地观测卫星、海洋观测卫星、气象观测卫星及相关科研试验卫星在轨数量达55颗,商业遥感卫星在轨数量达到151颗,已覆盖从
  光学到视频、雷达,从全色、多光谱到高光谱,以及通导遥一体化技术验证卫星等。在基础测绘方面,自然资源部于2021年实现新一代数字高程模型对陆地国土的全覆盖。
  分辨率由25米提升至10米、现势性由2010年提升至2019年,对地形表达的精确度、分辨率均有所提高。截至2021年底,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已完成10轮全国陆地国土约213万平方千米的1:5万数据库更新、6轮全国1:100万公众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测绘地理信息保障。市县级1:2000、1:1000、1:500基础地理信息已实现主要城区的全覆盖和快速更新。
  (3)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标准管理不断加强
  随着地理信息产业规模不断发展,标准体系不断完善。2020年,自然资源部出台《自然资源标准化管理办法》,设立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管理委员会,统筹管理自然资源标准化工作。截至2022年末,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口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211)制定的96项国际标准中,我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已正式发布4项,1项国际标准提案通过立项。截至2022年底,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的国家标准共211项。
  (4)地理信息应用领域广泛深入
  地理信息产业已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产业之一,对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安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数字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跨界融合到社会化服务,地理信息成果应用不断深入扩展,各行各业充分受益于地理信息的发展红利,已成为中国产业变革、经济转型的动力之一。
  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孕育出大量新业态、新模式。在万亿级的网络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背后,有基于位置服务的重要支持。地理信息及其技术使城市更智慧,使人们生活更便捷。
  3、产业链结构
  地理信息产业上游、中游和下游主要为地理信息设备制造、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和处理、地理信息数据应用。
  上游主要包括:遥感卫星发射及其载荷制造业,飞机、无人机及其遥感载荷制造业,车辆、高塔及其遥感测绘载荷制造业和导航定位卫星制造业。
  中游主要包括:(1)地理信息数据采集:通过航空航天遥感、地面测绘等设备,提供卫星数据分发、航测遥感、地面测绘工程、摄影测量等服务;(2)地理信息数据处理:通过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软件平台,结合人工智能提供地理信息软件开发及销售服务。
  下游主要包括:国防、农业、电力、自然资源、国土资源、智慧城市、自然防灾等行业的软件产品应用,主要客户为国防、政府、企业和个人用户。
  4、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行业技术主要集中在遥感数据的采集、处理、信息挖掘提取、可视化和应用等方面。具体如下:
  (1)遥感数据采集
  遥感数据从采集方式上分为航天遥感(卫星)、航空遥感(载人机、无人机)和地面(近地)遥感,按探测的电磁波段不同,可分为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等。使用的通用技术主要包括遥感卫星编程技术、航线规划技术(航空遥感)、遥感数据接收技术、遥感数据预处理技术以及遥感数据空间索引技术。
  (2)遥感数据处理
  遥感数据处理是对通过各种采集方式获取的遥感数据进行进一步加工,生成最终用户可直接使用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表面模型(DSM)、点云、倾斜摄影模型等产品的生产过程。这一阶段通用技术主要包括空中三角测量、遥感数据匀色、色彩增强、薄云去除、配准纠偏以及倾斜摄影的单体化及美化等。
  (3)信息挖掘提取
  随着近些年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迭代使得遥感大数据的信息挖掘与提取成为现实,遥感数据挖掘主要包括遥感数据的分类提取(地物分割)和遥感变化检测两个方面。使用的通用技术主要包括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深度学习等。
  (4)可视化
  将经过处理的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点云、倾斜摄影模型等数据使用统一的平台进行可视化展示。使用的共有技术包括地理坐标投影转换技术、空间索引技术、三维渲染引擎技术、细节层次模型技术、地图瓦片技术等。
  (5)遥感大数据应用
  基于遥感大数据的采集、处理、信息挖掘提取、可视化等技术,与微服务、云计算等技术进行融合,再结合业务数据和其他辅助数据构建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国防军事、能源电力等行业应用。
  三、系统集成及服务产业发展概况
  1、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产业链结构分析
  信息系统集成指的是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中国信息系统集成主要指设备类系统集成,包括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安防
  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行业上游统称为系统集成材料行业,主要包括电子成品设备及零配件两大类。其中,设备类可分为系统硬件设备及相应的软件产品等;零配件则包括五金材料、管道及线缆等。上游行业对系统集成行业的影响,主要通过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实施,从而使得本行业的产品方案随之变化。随着显示技术、存储技术、信息识别技术、网络和通信技术、软件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网络服务设备、终端设备的提供,都将对集成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游行业对信息系统集成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牵引和拉动作用,主要来自于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需求,包括电子政务、金融信息化、电信系统集成、教育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等领域。
  2、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行业发展趋势
  计算机技术正向网络转移重心,软件技术和业务创新将深度耦合;网络成为软件开发的主流平台,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推陈出新。信息技术应用与业务融合更紧密,系统集成成为经济社会重要支撑工具;移动智能终端服务功能融合,网络平台通信内容计算相结合。软硬件间的融合创新空间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前景广。
  3、我国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市场规模
  随着中国工业向智能制造升级转型,推动行业向网络化、体系化、服务化和融合化方向演进。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发展势头猛烈,市场规模处于不断增长态势,2018-2023年年均复合增速为9.5%。
  4、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的系统集成市场高度分散,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区域市场不平衡,北京及沿海各中心城市占据主导地位。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以深圳和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地区、以上海和南京为中心的华东地区、IT应用需求规模一直占据重要位置,这些地区占据了系统集成全国市场的50%以上的市场份额。同时,系统集成企业大部分是从硬件代理商发展而来,并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尤其是在北京、深圳、广州、上海等城市,聚集了一大批系统集成企业。
  未来几年,系统集成市场的高速增长给系统集成商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系统集成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利润空间的减小、同业竞争的加剧、客户需求的渐趋理性和成熟等等都促使系统集成商纷纷转型,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四、应用开发及服务产业发展概况
  (1)主要产品/服务类型、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
  根据现行软件产品分类标准(GB/T36475-2018)和信息技术服务分类标准(GB/T29264-2012),软件主要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及工业软件等,信息技术服务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设计与开发服务、信息系统集成实施服务、运行维护服务等。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3年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2023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3.8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23258亿元,同比增长13.4%。
  (2)市场竞争格局及主要参与者
  软件行业主要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及应用软件,目前系统软件、支撑软件领域已被以微软、甲骨文等公司为首的少数国际软件业巨头所垄断,同时也控制了软件业界标准。我国软件业因起步相对较晚,除部分基于开源技术的国产系统及支撑软件在小范围内得到应用外,我国软件业在系统软件、支撑软件领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应用软件领域产品一般直接面对实际客户的应用场景,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主要市场参与者包括老牌软件服务商浪潮软件(600756.SH)、企业级应用软件龙头用友网络(600588.SH)。对于差异化的产品,国内软件企业从用户渠道获取、需求理解、服务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厂商相比均有一定的优势。国内软件企业是以应用类软件开发应用为主,在解决用户需求方面具备更强的竞争能力。国内行业应用软件企业熟悉本土客户的行业特点和应用需求,并拥有良好的渠道资源,能够更为有效地满足本土客户多样、灵活的信息化应用需求。国内行业应用软件企业在国内市场的需求基础上进行软件研发与技术服务,形成的软件产品与国外行业应用软件相比具有定制化能力强、灵活性强等天然优势。此外,受益于国内行业应用软件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国行业应用软件企业通过技术升级与经验积累不断促进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准的快速提升。
  (3)应用开发及服务产业链情况
  应用开发及服务业务包括基础平台与工具、业务与数据应用及运维与服务等,该业务上游为基础软件、工具软件等软件产品厂商,下游包括自然资源、能源、金融、农业、交通、运营商领域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
  ①应用开发及服务产业链上游情况
  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工具软件开发软件、代码管理软件、测试软件等,上述软件产品领域厂商众多,产品线丰富,重叠性较高,形成充分竞争的格局,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集中度较低,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丰富案例经验和服务品质的行业领军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公司在选择上游供应商时,能够综合考虑产品功能、性能、品牌、品质价格等因素,公司具有较强的自主选择权。
  ②应用开发及服务产业链下游情况
  应用开发及服务下游客户包括自然资源、能源、金融、农业、交通、运营商等多个领域。行业应
  用软件产品受客户需求升级、行业政策变化、外部技术升级等因素影响,存在持续升级换代的需求,通常会定期进行版本换代更新,因客户临时需求发生个别功能升级周期较短,每年都会产生相关需求,因此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及服务客户对业务的需求在产品生命周期内是持续的,也为行业内企业带来了持续收入。
  (4)技术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
  ①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催生大量市场需求
  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延伸,推动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服务模式创新发展。同时,大量公共数据资源的存储、共享与应用有助于打造面向政府客户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信息行业管理决策平台。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了公共数据资源的融通与整合,有助于构建面向企业和公众的一体化、多样化的政务服务体系。政务系统上云、企业上云都需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云化、数字化重构。相关行业发展趋势导致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技术架构、部署模式、开发模式和产品形态发生巨大变化,极大的推动了软件产品的功能应用不断丰富、完善和提升,技术融合日益加深,业务需求日益提高,软件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新兴技术和产品的日益成熟使得客户新增了使用新技术、新产品以解决各类问题的迫切需要,催生了大量的市场需求。
  ②新技术发展与迭代更新速度加快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国务院确定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务院要求要加大财税金融等扶持政策力度。高端基础平台软件、数字虚拟化技术、开源技术与软件发展日新月异,技术与软件的迭代更新速度加快,对新兴软件开发、基础平台支撑、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持续创新机制等方面都带来巨大挑战。

  二、公司面临的重大风险分析
  创新风险
  地理信息产业是以现代测绘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综合性高技术产业。随着地理信息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与新经济的融合度不断加深,地理信息产业与各行业融合发展效应愈发显著,地理信息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信息消费等方面也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近来年,随着地理信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得到持续优化,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亦不断提升,产品、服务和业态等也不断有新的探索。未来,面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背景下带来的新的地理信息产业态势,如果公司无法通过业务创新或技术创新完善产业链条,可能影响公司的持续发展。应对措施:湖北地区是公司自然资源业务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域,其中武汉市作为国家重要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基地,在全国地理信息产业版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拥有众多高等学府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强大的研发优势,形成了集数据产品、软件产品、硬件产品、集成系统和运营服务系统的产品格局。自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以来,依托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资源和科研实力,地理信息行业人才储备丰富,孕育了一批优秀的地理信息企业。公司深耕湖北市场十余年,对省内市场需求具有较深刻的理解,凭借自身资质齐全、服务质量佳、行业知名度高等特点,在湖北地区积累了丰富的政企客户资源,建立了较大的地缘优势。在数据融合与产业模式创新的大趋势下,公司将积极融入产业生态,进行合作伙伴体系建设,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技术三方面的能力,强化产业整体服务能力,快速增大市场规模。公司将致力于建立良好的技术研究环境和企业创新氛围,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比例,在关键细分领域建立领先的联合研发创新中心,加强核心技术与底层技术的支撑保障能力。在研发投入方面始终保持着稳定投入,以自主研发的UTS泛在时空云原生平台为基础,聚焦时空智能、大数据、系统融合三大技术服务能力提升,形成超300项发明专利与软件著作权,荣获超20项省部级科研专项与示范奖励。依托自主可控的通导遥时空智能服务平台、产业大数据平台,公司以持续精进的时空大数据治理能力,深入服务自然资源、能源电力、智能交通、水利水务、应急指挥、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数字化建设,推动多源数据“智算”、经营管理“智治”、产业服务“智能”。
  技术风险
  (一)技术研发风险公司所处的地理信息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迭代升级的速度明显加快。在公司所处的地理信息领域,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是未来的战略性发展趋势。若公司不能及时把握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未能及时跟进技术迭代升级;或在研项目未能顺利推进,未能及时将新技术运用于项目实践,则公司有可能面临竞争力下降的风险。应对措施:公司将在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上,积极构建快速反应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方面公司将优化自主研发。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采取市场化的管理手段,通过股权激励培育和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同时,不断跟踪战略客户的需求,开发新产品,以适应市场变化。另一方面公司将加强合作研发。公司将积极寻求与高校、研究所等外部研究机构的合作,拓宽公司技术更新的渠道,提升公司技术升级效率。(二)核心技术泄露、被侵权的风险公司存在核心技术的信息保护措施或者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失效,或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研发团队变动及竞争对手抄袭等因素导致公司核心技术泄露或知识产权被侵权的风险。同时当前我国知识产权的监管体系和法律制度尚未完全成熟,公司可能无法及时察觉知识产权被侵权的行为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对公司的经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应对措施:第一,加强研发项目过程管理;第二,加强研发生产条件建设和完善;第三,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加强核心技术人员对公司的忠诚度;第四,公司将继续通过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方式对公司的技术进行保护;第五,不断健全和完善公司的保密制度。(三)技术研发人员流失的风险随着行业内企业对优秀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公司不能完全保证技术研发人员的稳定。如果公司技术研发人员流失,且无法及时引进或培养核心人才,将对公司经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应对措施:公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人才晋升机制、人才激励机制,留住并吸引核心技术人员。公司构建了有效的组织架构和科学的评估体系,使核心员工能创造最有效价值,增强其成就感和主人翁精神。此外,公司提供有效、合理、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训,使核心员工在企业中能够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相应地,公司建立了人才岗位培养制度,建立了公司自己的人才库。通过多种措施,如:股权激励+内部创业投资+住房扶持计划,吸引并留住核心员工。该风险将在可控范围内。(四)独立研发能力不足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制定了完善的研发机制,具备充足的专业人才储备,拥有丰富的核心技术及知识产权储备,重视对研发的持续资金投入。若未来公司不能保持良好的研发机制,或未持续提升研发投入、人员素质、软件著作权和专利数量,则公司将存在独立研发能力不足的风险。应对措施:公司建立了技术管理委员会,负责研发项目的牵头工作,并设有产研中心\工程技术中心、自然资源事业部、数字基建事业部等多个部门,负责研发项目的具体实施。该风险将在可控范围内。
  经营风险
  (一)宏观经济波动及产业政策变化风险地理信息产业具有一定的政策驱动和投资驱动特征,宏观经济的变化、产业政策的变动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周期性,进而对行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存在宏观经济波动及产业政策变化导致公司业绩波动的风险。应对措施:公司营销、规划、产品等部门加强对宏观经济与产业政策的跟踪了解和学习,顺应社会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趋势,积极拓展政策热点和供给短板的市场机会;强化技术和产品创新的投入力度,为用户提供具有刚性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产品与服务;提升内部控制和管理能力,合理均衡三项费用与收入、利润的关系。(二)业务受政府财政预算变化影响的风险公司客户多为政府职能部门、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其采购及投资一般遵照年度预算决策机制。如果未来政府类客户出现财政预算紧缩等情形,将对公司业务产生不利影响。应对措施:在继续服务好现有客户的同时,加强面向自然资源、能源、农业、交通等重大领域的业务、技术和产品研发与创新,深耕行业市场,服务多元化市场主体,逐步降低对财政预算客户的依赖程度;合理加快市场全国化步伐,逐步降低对区域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强技术与产品创新投入,提升公司在全国市场的竞争能力。(三)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所属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近年来,随着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该行业,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同时,地理信息行业的市场竞争激烈,前15名企业的市场份额低,行业分散度较高,公司的市场份额易受到来自竞争对手的冲击。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公司不仅需要与传统测绘类企业竞争,还需要面临一些具有测绘资质的互联网企业向政府服务领域延伸的挑战。目前,互联网公司的测绘资质主要服务于自有的互联网平台,为个人消费者提供互联网地图导航服务以及应用于自动驾驶、智慧物流、车联网场景的高精度地图服务。而公司的测绘地理信息业务主要为自然资源、能源、农业、交通、金融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地理时空数据的图件、数据库、软件、服务,两者的细分业务和客户群体不同。但是未来不排除具有测绘资质的互联网企业向政府信息化领域延伸的可能性,如果未来互联网企业业务拓展至政府领域,会加剧行业竞争,对公司业务的开展将产生不利影响。应对措施:除积极践行企业市场营销规划外,公司将加快市场营销团队的策略支撑体系建设,加强市场信息、产业创新、产研转化等方面的信息搜集、研究与分析,积极把握市场竞争价值点与发展方向,实现研发成果与客户业务、模式创新的衔接。加强公司品牌建设,充分利用公司现有资源,积极参与产业活动,开展企业知识成果输出的营销活动,提高公司品牌影响力。(四)业务资质无法续期风险公司已取得了包括自然资源部颁发的测绘甲级、湖北省自然资源厅颁发的测绘乙级、土地规划乙级等多项核心资质证书,相关资质均具有有效期,如果公司在经营中出现无法续期相关业务资质等事项,将对公司经营和业务产生不利影响。应对措施:严格按照相关资格认证规定规范运营,确保持续取得相关经营资质。
  财务风险
  (一)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报告期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24,241.52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33.06%,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及占流动资产的比重相对较高。如果未来客户财务状况恶化或者经济形势发生不利变化,有可能导致公司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而形成坏账,从而对公司营运资金周转产生不利影响。应对措施:公司采取了多种方式以保障和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公司针对应收账款制定催收政策,强调“销售合同订单及回款指标与薪酬直接挂钩”提高业务人员催收应收账款的积极性。每年根据对所有客户内部评审的资信情况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类型,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给予不同的信用期限及信用额度,由财务部对超信用期限及信用额度的应收账款实时提出预警,保证应收账款的安全性。(二)商誉减值风险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商誉账面价值为1,159.59万元,系公司2019年度非同一控制下合并广州布谷所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不作摊销处理,但需在未来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广州布谷未来由于市场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等原因导致经营业绩未达到预期,可能导致商誉减值,从而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应对措施:公司将继续深化在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管理、项目管理、资源统筹、业务拓展等方面的融合,发挥并放大整合协同效应,拓展业务范围和营销网络,激发增长新动能。(三)营业收入季节性波动风险公司主要客户为政府职能部门、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其项目主要采取招标采购的形式,其采购及投资一般遵照年度预算决策机制,通常于每年第一季度执行项目招投标及商务谈判,第四季度集中进行项目验收,因此收入确认通常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应对措施:公司将在保持主营业务优势的基础上,继续以客户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进行技术研发和业务模式创新,充分发挥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和行业经验,不断加大品牌宣传与市场推广力度,大力拓展市场空间,完善销售布局,不断开拓政府领域之外的客户市场,实现核心竞争力及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四)税收优惠风险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和符合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子公司煜途地理为高新技术企业,子公司征途网络、广州布谷、北京光谷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上述企业均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此外,公司及各子公司符合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的收入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如未来国家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调整,或公司不符合相关标准,可能导致公司无法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将对公司未来的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应对措施:公司将严格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软件企业的标准规范运行,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人才的引进,通过研发成果,带动企业效益增长,以应对优惠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本期重大风险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本期重大风险未发生重大变化。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