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发电厂的开发、运营和管理。

  • 产品类型:

    发电、供热、综合智慧能源

  • 产品名称:

    发电 、 供热 、 综合智慧能源

  • 经营范围:

    电力的开发、建设、经营及管理;组织电力、热力生产、销售自产产品;电力企业内部电力人员技能培训;合同能源管理;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待取得相关建筑业资质后开展经营业务);招投标代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及应用;煤炭经销;电力及相关业务的科技开发与咨询服务;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项目的技术开发与技术咨询服务;自有物业管理;电力及合同能源管理相关的设备、装置、检测仪器及零部件等商品的进出口和自有技术的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承包境外工程和境内国际招投标工程;对外派遣境外工程及境外电站运行管理及维护所需的劳务人员;仓储。主要从事电力、热力生产及销售。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13 
业务名称 2024-03-31 2023-12-31 2023-11-30 2023-09-30 2023-08-31
装机容量(千瓦) 2249.40万 2242.42万 2213.63万 2206.32万 2128.26万
装机容量:光伏发电(千瓦) 515.97万 509.00万 475.00万 467.09万 463.53万
装机容量:气电(千瓦) 362.02万 362.02万 362.02万 362.02万 287.52万
装机容量:煤电(千瓦) 984.80万 984.80万 984.80万 984.80万 984.80万
装机容量:风电(千瓦) - - 391.81万 392.41万 392.41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28.3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7.43%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ENERJI PIYASALARI IS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123.09亿 29.03%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108.76亿 25.65%
ENERJI PIYASALARI IS
44.28亿 10.44%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30.34亿 7.16%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21.82亿 5.1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89.9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4.05%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ENERJI PIYASALARI IS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118.48亿 30.26%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96.32亿 24.60%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30.29亿 7.73%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22.65亿 5.78%
ENERJI PIYASALARI IS
22.23亿 5.68%
前2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01.4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2.94%
  • 上海绿地能源集团煤炭销售有限公司
  • BlackSandCommodities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上海绿地能源集团煤炭销售有限公司
15.75亿 6.66%
BlackSandCommodities
9.18亿 3.8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84.1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7.74%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新马耳他能源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74.14亿 31.30%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69.49亿 29.33%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24.08亿 10.16%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10.66亿 4.50%
新马耳他能源有限公司
5.81亿 2.4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90.8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8.77%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东分部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新马耳他能源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36.90亿 31.9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36.23亿 31.40%
国家电网公司华东分部
10.53亿 9.13%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4.56亿 3.95%
新马耳他能源有限公司
2.66亿 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79.4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9.49%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东分部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马耳他能源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75.49亿 33.43%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65.14亿 28.85%
国家电网公司华东分部
23.23亿 10.29%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9.74亿 4.31%
马耳他能源有限公司
5.88亿 2.61%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公司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和“感党恩、知荣辱、弘正气、树形象”主题活动,着力推进“深耕上海,站稳周边,推进海外,打造西部规模化清洁能源大基地”“六大拼图”等战略部署和目标任务,安全生产保持稳定,发展指标创历史新高,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截至2023年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2244.52万千瓦,清洁能源占装机规模的56.12%,风电装机规模386.6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规模511.10万千瓦。2023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24.02亿元,同比增长8.03%;归母净利润15.93亿元,同比增长376.56%;基本每...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公司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和“感党恩、知荣辱、弘正气、树形象”主题活动,着力推进“深耕上海,站稳周边,推进海外,打造西部规模化清洁能源大基地”“六大拼图”等战略部署和目标任务,安全生产保持稳定,发展指标创历史新高,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截至2023年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2244.52万千瓦,清洁能源占装机规模的56.12%,风电装机规模386.6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规模511.10万千瓦。2023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24.02亿元,同比增长8.03%;归母净利润15.93亿元,同比增长376.56%;基本每股收益0.4954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14%。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如下:
  (一)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一是新能源核准、开工均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核准(备案)787.63万千瓦,全年新能源开工265.04万千瓦,新增产能90.23万千瓦。截至2023年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2244.52万千瓦,清洁能源占装机规模的56.12%。
  二是国际化蹄疾步稳。
  十周年之际,匈牙利、日本、土耳其、马耳他等多个新能源项目实现投产,全年新增
  开工51.08万千瓦、投产12.29万千瓦。  连续两年实现新国别突破。全年境外板块净利润同比增长18.15%。
  三是优质火电健康发展。
  高质量投产,成为安萨尔多同类机组世界
  首台套进入商运的机组。漕泾二期项目、江苏滨海火电扩建项目等火电机组均已获得核准。
  四是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氢能、储能再获突破,上海化工区驿蓝加氢站完成股权交割并实现盈利,湖南华容100MW/200MWh储能项目全容量并网。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成效显著,在浙顶峰能力达到228万千瓦;建立上海首个综合智慧零碳电厂平台,并以第一批虚拟电厂运营商身份参与了上海电网全年需求侧响应;苏州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一、二期项目顺利投运。长兴岛电厂CCUS项目一期实现商运,累计为周边船企连续供应二氧化碳4万吨。
  (二)经营业绩大幅提升
  2023年度,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24.02亿元,同比增长8.03%,利润总额44.04亿元,同比增长72%,净利润35.68亿元,同比增长122%,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5.93亿元,同比增长376.56%。基本每股收益0.4954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14%,同比增长6.85个百分点。
  一是抢发电量。2023年全年累计发电754.34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8.34%。在沪机组利用小时3943小时,高于全市平均,为近年最佳。二是煤电板块经营显著改善,土耳其胡努特鲁电厂全年利用小时高达8306小时,投产第一个完整年即打破土耳其所有电厂利用小时历史记录。三是压降成本。电煤结构得到显著优化,入厂标煤单价(含税)1157.16元/吨,同比下降18.65%。
  (三)公司治理持续优化
  一是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治理体系,升版修订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授权管理规定及授权清单、本部与三级单位权责清单等,实现科学行权、高效行权。公司在国资委“双百企业”专项考核中获得“标杆”荣誉称号。
  二是专项开展董事会运作质量提升工作,公司董事会运作质量和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国家电投集团二级单位2023年度董事会评价中荣获“优秀”。
  建立与外部董事的多渠道沟通机制,切实提高董事会决策质量。建立了独立董事专门会议机制,重点对关联交易、对外担保、股权激励等事项进行专项审核,切实保障了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通过董事会月报向外部董事定期报送公司经营情况、重点任务、项目发展等情况,切实保障外部董事的知情权。
  (四)生产安全和合规风险管理工作全面加强
  一是坚持“三铁”反“三违”,扎实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检修改革、新能源改革、技术监督体系重塑、安全文明生产“上台阶、创标杆”等工作,通过班组建设领导班子“包保制”等一系列举措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公司全年实现“零伤亡”,未发生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事故,高质量完成机组计划检修和重大危险源治理任务,“非停”次数同比大幅下降,安全生产不利局面得到根本性扭转,得到华东能监局、上海市经信委等多方认可。
  二是对照审计、巡视、综合治理专项反馈等要求,强化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宣贯,有针对性地提升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按照风险防控要求,定期评估公司重大风险TOP10,制定分级预警指标和风险应对措施。修编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手册》《风险管理规定》《合规管理规定》,强化公司风险合规内控体系顶层设计。编制内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2023年-2025年),开展内控体系建设和监督、年度风险内控合规评价及专项评价工作。
  (五)资本运作扎实推进
  高质量完成全国首单央企新能源公募REITs发行。2023年3月,以公司控股子公司国电投江苏公司所属的滨海海上风电作为基础资产的国家电投新能源公募REITs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项目发行规模78.40亿元,引入权益资金47.51亿元。该项目是全国首单央企新能源公募REITs,是创新性利用资本市场盘活存量资产、带动有效投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实践。
  (六)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对公司信息披露流程和标准进行细化,制定《关于进一步优化公司信息披露报送机制的方案》,推动建立覆盖全面、纵向到底的信息披露管理体系。发布覆盖公司本部部门、直管三级单位和省公司的《信息披露手册》,对信息披露的内容、程序、责任等进行进一步明确和优化。
  二是高质量召开公司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半年度、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并通过机构投资者日常交流、上证e互动、投资者热线等,以更加生动、更加有效的方式多渠道展现公司的经营成果和投资价值。
  公司荣获上海证券交易所2022-2023年度信息披露工作A级评价,连续两年获得上交所信息披露最高评级,荣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2022年报业绩说明会最佳实践”、“2023年上市公司ESG最佳实践案例”。
  (七)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党建质效实现新提升
  一是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将“穿石”行动贯穿始终,加强理论武装,深化调查研究,狠抓整改整治,推动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公司主题教育情况得到中央第二十二巡回指导组的充分肯定。
  二是成功举办第二届“春申杯”技能大赛,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共有19人被授予公司“首席技术能手”称号。常态化举办“高手论坛”,开展首届上海电力劳模、“十大杰出青年”等先进评选,开展龙舟赛、健康跑、困难职工帮扶、疗休养等工作,队伍争先意识和凝聚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开展纪检干部教育整顿,抓好警示教育、任前谈话等工作,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氛围得到不断巩固。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行业分析报告,2023年全国电力供需情况如下:
  1、电力消费需求情况
  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22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6539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7%,增速比2022年提高3.1个百分点,国民经济回升向好拉动电力消费增速同比提高。各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3.6%、6.4%、6.6%和10.0%,同比增速逐季上升;第一产业用电量12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第二产业用电量6.0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用电量1.6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全国31个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均为正增长,其中,海南、西藏、内蒙古、宁夏、广西、青海6个省份同比增速超过10%。
  2、电力生产供应情况
  一是电力投资快速增长,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达到九成。2023年,重点调查企业电力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0.2%。分类型看,电源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0.1%,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同比增长31.5%,占电源投资的比重达到89.2%。太阳能发电、风电、核电、火电、水电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8.7%、27.5%、20.8%、15.0%和13.7%。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同比增长5.4%。电网企业进一步加强农网巩固提升及配网投资建设,110千伏及以下等级电网投资占电网工程完成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55.0%。
  二是新增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超过2亿千瓦,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2023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7亿千瓦,同比多投产1.7亿千瓦;其中,新增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2亿千瓦,同比多投产1.3亿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达到58.5%。截至2023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9.2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5.7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在2023年首次突破50%,达到53.9%。分类型看,水电4.2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5094万千瓦;核电5691万千瓦;并网风电4.4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4.0亿千瓦、海上风电3729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6.1亿千瓦。全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规模从2022年底的7.6亿千瓦,连续突破8亿千瓦、9亿千瓦、10亿千瓦大关,2023年底达到10.5亿千瓦,同比增长38.6%,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36.0%,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火电13.9亿千瓦,其中,煤电11.6亿千瓦,同比增长3.4%,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9.9%,首次降至40%以下,同比降低4.0个百分点。
  三是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煤电发电量占比仍接近六成,充分发挥兜底保供作用。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8.9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全国规模以上电厂中的水电发电量全年同比下降5.6%。年初主要水库蓄水不足以及上半年降水持续偏少,导致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22.9%;下半年降水形势好转以及上年同期基数低,8-12月水电发电量转为同比正增长。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中的火电、核电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6.1%和3.7%。2023年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接近六成,煤电仍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主力电源,有效弥补了水电出力的下降。
  四是火电、核电、风电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均同比提高。2023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592小时,同比降低101小时。分类型看,水电3133小时,同比降低285小时,其中,常规水电3423小时,同比降低278小时;抽水蓄能1175小时,同比降低6小时。火电4466小时,同比提高76小时;其中,煤电4685小时,同比提高92小时。核电7670小时,同比提高54小时。并网风电2225小时,同比提高7小时。并网太阳能发电1286小时,同比降低54小时。
  五是跨区、跨省输送电量较快增长。2023年,全国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3.81万千米,同比少投产557千米;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交流)2.57亿千伏安,同比少投产354万千伏安;新增直流换流容量1600万千瓦。2023年,全国完成跨区输送电量84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其中,西北区域外送电量3097亿千瓦时,占跨区输送电量的
  36.5%。2023年,全国跨省输送电量1.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
  六是市场交易电量较快增长。2023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5.6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4%,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4.4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
  3、全国电力供需情况
  2023年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力保供取得好成效。年初,受来水偏枯、电煤供应紧张、用电负荷增长等因素叠加影响,云南、贵州、蒙西等少数省级电网在部分时段电力供需形势较为紧张,通过源网荷储协同发力,守牢了民生用电安全底线。夏季,各相关政府部门及电力企业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衡,各省级电网均未采取有序用电措施,创造了近年来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最好成效。冬季,12月多地出现大范围强寒潮、强雨雪天气,电力行业企业全力应对雨雪冰冻,全国近十个省级电网电力供需形势偏紧,部分省级电网通过需求侧响应等措施,保障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本公司是一家集清洁能源、新能源、智慧能源科技研发与应用、现代能源供应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能源企业,是我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最主要的上市公司之一和重要的国际化发展平台,是上海市主要的综合能源供应商和服务商之一,是上海市最大的热能供应商。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发电、供热、综合智慧能源等,2023年全年主要业务情况如下:
  1、发电业务
  发电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截至2023年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2244.52万千瓦,清洁能源占装机规模的56.12%,其中:煤电984.80万千瓦、占比43.88%;气电362.02万千瓦、占比16.13%;风电386.60万千瓦、占比17.22%;光伏发电511.10万千瓦、占比22.77%。
  2023年1-12月,公司完成合并口径发电量754.34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8.37%,其中煤电完成523.48亿千瓦时,同比上升22.42%,气电完成78.82亿千瓦时(含调试),同比上升14.15%,风电完成95.16亿千瓦时,同比上升6.12%,光伏发电完成56.88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1.61%;上网电量721.92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8.24%。
  2023年,市场燃料价格有所下降。2023年1-12月,公司合并口径入厂标煤单价(含税)1157.16元/吨,同比下降18.65%。
  2、热力业务
  热力业务是公司的重要业务。
  高桥发电等电厂,主要服务对象为
  重点工业企业。公司热电联供机组
  容量较大、效率较高。
  供热参数等均在业内领先,处于国
  内外同类设备领先水平。2023年全
  年,公司供热量1840.17万吉焦。
  3、综合智慧能源等三新产业
  公司加速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氢能、储能实现“零突破”,上海化工区驿蓝加氢站完成股权交割并实现盈利,湖南华容100MW/200MWh储能项目全容量并网。长兴岛电厂CCUS项目一期实现商运,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2023年首批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并获得“能源互联网最佳实践案例”“上市公司ESG最佳实践案例”等荣誉称号。国家电投苏州综合智慧零碳电厂是国内首座接受省级电网调度的综合智慧零碳电厂,并荣获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能源转型变革者”奖。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电源结构优势
  公司坚持绿色发展,统筹国内国外,大力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转型。截至2023年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2244.52万千瓦,清洁能源占装机规模的56.12%,风电386.60万千瓦,光伏发电511.10万千瓦。
  2、持续发展优势
  洁能源大基地,打造千万千瓦级新能
  源航母”的发展思路。
  清洁能源项目落地,加快县域能源资
  源开发,努力开拓国际能源市场。
  新能源核准(备案)787.63万千瓦、
  新能源开工容量265.04万千瓦。
  3、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优势
  加强创新引领,打造技术研发创新策源地。聚焦火电、风光、新兴产业等三大板块,加强超前性、实用性、产业性技术研究布局,掌握前沿核心技术,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在碳捕集利用(CCUS)、高效灵活煤电、零碳交通、储能等领域形成优势。
  4、公司治理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最新要求修订了《公司章程》,不断优化完善董事会工作相关制度,修订了《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授权管理规定》《公司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党委讨论决定企业重大事项和前置研究企业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等企业基本管理制度,构建了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公司治理水平。通过改革管理提升和不断优化组织体系,不断适应清洁转型的新形势、新战略、新要求。坚持创新驱动,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推进稳健治理与合规经营并行,促进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5、融资能力优势
  继续保持国内AAA最高等级信用评级,国际评级公司惠誉给予上海电力“A-”的主体信用评级,展望“稳定”。公司拥有良好信用记录和银企关系,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3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24.02亿元,同比增加8.03%;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5.93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4.97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4954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14%。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强调,2024年能源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实践,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要求,全面加强党对能源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一要扛牢能源安全首要职责,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力抓好能源增产保供,持续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二要聚焦落实“双碳”目标任务,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大力提升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水平,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三要瞄准能源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推动科技与产业融通衔接,扎实开展能源标准化工作,提升能源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着力打造能源科技创新高地。四要发挥改革关键支撑作用,落实关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有关工作部署,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持续推进能源法治建设,深化能源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能源治理能力水平。五要着眼完善能源监管体系,健全完善能源监管制度,创新开展过程监管、数字化监管、穿透式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加大监管工作力度,有效维护公平公正市场秩序。六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安全生产,坚守安全生产底线。七要积极加强能源国际合作,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全面提升国际影响力话语权。八要大力加强民生用能工程建设,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推动农村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用能需求。九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落实巡视整改责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能源干部队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能源高质量发展。
  电力供需方面。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测。消费侧,2024年预计全国电力消费平稳增长,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终端用能电气化等因素,根据不同预测方法对全社会用电量的预测结果,预计2024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9.8万亿千瓦时,比2023年增长6%左右。预计2024年全国统调最高用电负荷14.5亿千瓦,比2023年增加1亿千瓦左右。
  供应侧,预计2024年新投产发电装机规模将再超3亿千瓦,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将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在新能源发电持续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预计2024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将再次突破3亿千瓦,新增规模与2023年基本相当。2024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达到32.5亿千瓦,同比增长12%左右。火电14.6亿千瓦,其中煤电12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比重降至37%。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合计18.6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上升至57%左右;其中,并网风电5.3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7.8亿千瓦,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规模将超过煤电装机,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40%左右,部分地区新能源消纳压力凸显。
  供需形势方面,预计2024年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紧平衡。电力供应和需求,以及气候的不确定性等多方面因素交织叠加,给电力供需形势带来不确定性。综合考虑电力消费需求增长、电源投产等情况,预计2024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紧平衡。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间,在充分考虑跨省跨区电力互济的前提下,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南方等区域中有部分省级电网电力供应偏紧,部分时段需要实施需求侧响应等措施。
  (二)公司发展战略
  1、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和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指引,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和全球能源革命新趋势,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国家“30-60”碳目标,主动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度融入“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坚定以国家电投“2035”一流战略目标为统领,坚持绿色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以深耕上海、站稳周边、推进海外,打造西部规模化清洁能源大基地为主线,全面开启千万千瓦级新能源航母新征程。
  2、战略定位
  进一步发挥绿色能源主力军作用,成为融合式大基地建设的“奋斗者;进一步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成为国家电投集团五大产业的“领跑者”;进一步发挥境外发展重要平台作用,成为国家电投集团国际化发展的“领军者”;进一步发挥上市公司作用,成为投资者青睐的价值“创造者”。
  3、战略目标
  2025年,成为国内领先的清洁能源企业;2030年,成为具有一定全球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企业;2035年,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清洁能源企业。
  (三)经营计划
  上海电力2024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以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主攻方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扎实开展“质量全面提升、发展全面提速”专项行动。
  2024年主要预算目标:
  归母净利润12.17亿元
  完成全年预算目标的主要措施:
  1.坚持“存量提质”,推动经营效益稳增长
  一是大力提升净资产收益率(ROE)。全面部署“一分钱”行动,让“过紧日子”成为常态。抓好发电供热,最大限度地实现煤电容量电价颗粒归仓。抓好亏损治理、闲置资产盘活,夯实资产质量。二是加强市场营销。健全体制机制,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售电业务水平与市场竞争力,巩固老客户,拓展新客户尤其是优质大客户。三是强化新能源精细化管理。围绕利用小时、设备可靠性等,“一站一策”深入推进提质增效,持续提升新能源效益贡献。
  2.坚持“增量做优”,坚定不移推动绿色转型
  一是全力发展新能源。按照“尽早开工、高质量投产、早出效益”要求,推动新疆、甘肃、山西、黑龙江、天津、广西、上海等一批新能源项目抓紧落地,进一步做大新能源装机规模;着力推进海上风电发展,力争奉贤二期年内开工,确保在沪至少获取一个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开发权,同时全力抢抓其他省份海上风电发展机会。二是坚持国际化发展。确保匈牙利、日本、土耳其、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等新能源项目高质量落地,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积极开发优质项目资源。三是积极推进优质火电项目建设。加快推进6台100万千瓦机组工程建设,确保做到安全、优质、高效。确保长兴岛电厂燃气替代项目9月底前核准。四是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按照打好“蓄势未来”牌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氢能、储能、用户侧等项目发展,打造效益新增长极。
  3、加强资本运作和资金筹借,控制资产负债率
  一是保障国内项目融资需求,重点关注大基地项目,根据项目推进情况择机开展融资工作。积极推进公司海外项目融资,完成海外项目融资方案制定,优化债务结构,严控债务风险。二是把资本运作与公司发展紧密结合,统筹平衡资产负债率降控、财务结构优化、融资成本压降等方面,择机开展权益融资,拓宽公司的权益融资渠道,实现公司资产负债率的有效降控。
  4.做好参股公司管理,确保股东利益落实
  严格按照公司章程,对各参股公司加强经营管理,一方面针对参股公司做好股东约定、规范参股公司运作机制;另一方面加强委派人员和职能部门管理,促进其发挥好各自经营管理职能,跟踪、监督和分析参股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确保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能源转型路径选择风险
  公司新建煤电项目快速落地,传统煤电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对公司新能源转型提出更大的挑战,如公司获取新能源项目资源规模不足,将影响公司新能源转型进度。
  公司将始终坚持“深耕上海,站稳周边,推进海外,打造西部规模化清洁能源大基地”发展战略,不断推进“质量全面提升,发展全面提速”,建立健全满足新能源开发的体制机制,多种模式促进新能源规模扩张,高质量推进国际化发展。
  2、电力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竞争风险
  一是从外部看,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对电力市场信息研判、快速响应提出更高要求。二是从内部看,电力营销策略和电力营销人才培养需不断完善和提升。
  公司将加强电力市场分析与预测,积极参与容量电价等规则制定,开展区域统筹营销,做好外部合作、内部协同与交易复盘;同时优化发电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发电比例,控制碳履约成本;加强电力营销策略研究和电力营销人员培养,以赛促训,提升电力营销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3、境外政治及市场风险
  随着公司国际化发展的不断推进、新开发国别的增加,在境外项目的投资过程中,地缘政治影响将进一步将延伸至投资所在国政策法规、市场等,如境外项目投资审批、汇兑损益波动等。
  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境外投资和经营风险管控。一是加强尽职调查和风险应对防范,对首次进入的国别开展国别发展环境研究和公共安全风险评估;二是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抱团”走出去,形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降低境外投资风险;三是公司制定境外投资合规清单,明确境外投资项目风险管控要求;四是制定汇率套期保值应对方案,提高汇兑风险防控水平。
  4、工程安全、进度、质量和造价风险
  公司所属大型火电机组、风电光伏等项目同时实施,海上风电积极推进,工程项目管控进一步承压。
  公司将按照高质量发展和“深前期、严开工、精建设、优达成”的要求,全面开展从项目投资、工程建设到生产运维阶段的6个标准化管理。一是加强漕泾综合能源中心二期等火电项目,新能源基建项目、海上风电等项目安全管理,分类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确保做到“零伤亡”;二是优化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确保工期目标按期完成;三是健全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责任制;四是加强新建和存量并购项目造价论证和概算管理;五是强化工程项目变更和结算管理。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