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大型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

  • 产品类型:

    医学影像设备

  • 产品名称:

    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DR) 、 磁共振成像系统(MRI) 、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系统(CT) 、 血管介入治疗系统(DSA) 、 医用诊断X射线机(DRF) 、 移动式DR(MDR) 、 数字乳腺机(DM)

  • 经营范围:

    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机器设备安装、维修;劳务服务;销售汽车(不含九座以下乘用车)、I、II类医疗器械;物业管理;出租商业用房;出租办公用房;医疗器械制造;销售III类医疗器械。(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销售III类医疗器械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3-23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CT(套) 86.00 - - - -
库存量:DR(套) 113.00 - - - -
库存量:DSA(套) 21.00 - - - -
库存量:核磁(套) 23.00 - - - -
CT库存量(套) - 25.00 9.00 - -
DR库存量(套) - 66.00 113.00 104.00 67.00
DSA库存量(套) - 12.00 26.00 - -
核磁库存量(套) - 12.00 15.00 48.00 21.00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132.7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20.38%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961.54万 6.52%
第二名
1490.56万 4.95%
第三名
1302.11万 4.33%
第四名
812.47万 2.70%
第五名
566.04万 1.8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9447.2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2.3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249.01万 2.94%
第二名
2121.31万 2.77%
第三名
1903.01万 2.49%
第四名
1733.85万 2.27%
第五名
1440.05万 1.88%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在董事会的指导下积极应对,依据年初制定的经营计划,坚持技术创新,加速新品研发和现有产品改良,同时不断加强市场开拓和营销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和核心竞争力。  公司始终重视新产品研发和现有产品改良、营销体系的建设,持续贯彻引进人才策略,不断扩充研发、营销团队。公司专注于产品的持续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创新性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不断提升,促进了公司业绩的增长。  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为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持续研发投入,为公司长足发展储备力量。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总数达到289人,占员工总数的27%,研发人员数量...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在董事会的指导下积极应对,依据年初制定的经营计划,坚持技术创新,加速新品研发和现有产品改良,同时不断加强市场开拓和营销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和核心竞争力。
  公司始终重视新产品研发和现有产品改良、营销体系的建设,持续贯彻引进人才策略,不断扩充研发、营销团队。公司专注于产品的持续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创新性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不断提升,促进了公司业绩的增长。
  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为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持续研发投入,为公司长足发展储备力量。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总数达到289人,占员工总数的27%,研发人员数量持续提升。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一直致力于产品的研发、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报告期内累计研发投入达到1.72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3.93%。
  报告期内,公司在高端DR、高端DSA、高排CT等产品线取得突破进展,全年共取得14张NMPA注册证书并成功上市,助力公司产品结构向高端调整,为公司应对市场变化、向高级别医院转型提供了具备竞争力的产品。公司加大CT产品研发力度,完成64排产品的开发和注册检测,针对低排CT市场竞争加剧、终端价格不断降低的局面,对已经上市的16排CT、32排CT快速开展降本工作并开发高配置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在降本增效方面,开始自研MR检查床;CBCT-DR成功上市实现医院装机,开拓了DR的临床应用;完成CGO-5100,CGO-5200的注册,丰富了DSA产品线品类,助力公司在摄影透视领域处于领跑地位,完成M50、M600的注册,提高了移动DR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七大系列产品(X射线、CT、MR)产品获得欧盟MDRCE证书,为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和国际进程打下坚实基础。深化市场创新,市场推广有序开展,公司国内市场销售主要客户为医疗机构,多重相关因素对公司营业收入造成一定影响。包括医疗机构资金、人力等紧缺,部分订单和采购计划延期。面对不利影响,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进一步扩充销售团队,加强销售渠道的拓展,推进市场开拓,保证正常业务的开展。公司加大市场下沉力度,加深公司产品的市场覆盖深度及广度。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为行业发展蓄力。在国际销售业务方面,2023年海外销售增幅明显,主要是超导核磁销售拉升业绩,其中无液氦,大孔径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实现在中亚、东欧、东南亚、非洲、南美市场的全面突破。
  2023年,公司控股子公司万里云实现营业收入1.24亿元,同比增加54%,净利润305万元。影像平台服务医疗机构累计超过7,000家医院,平台累计服务人次超过5,000万;影像云SAAS服务在云胶片和云PACS两个重点方向开展市场拓展;人工智能AI在万里云产品和平台上开始全面赋能,包括“妙笔”影像报告AI质控产品、影像诊断工作站、影像PACS、云胶片、区域影像平台和影像辅助诊断AI产品等。
  公司全资子公司万东百胜(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收入持续增长,截至年底,公司累计获得六款产品的注册证书,35个专利,5个软著,持续进行新产品导入和新产品开发,已经完成多种部件的开发和导入,在2023年继续扩大产能,推进精益生产,提高品控力度,进行自动化生产线建设,开发本地供应商。
  报告期内公司新设立两家全资子公司,设立苏州万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旨在开展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项目,提升技术成果转化,拓展市场空间,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目前已完成场地建设、设备购置和安装调试,超导MR核心部件研发按计划进行;设立上海万东影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目的为布局区域渠道商体系,开拓该区域的销售市场。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情况、发展阶段以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的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情况、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经营模式、市场地位、竞争优势与劣势、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等均未发生重大变化。
  医疗器械行业是事关人类生命健康的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医疗器械行业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其和人类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医疗器械产品消费属于刚性需求,经济周期波动对其影响较小。医疗器械行业的消费需求存在一定的区域性,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居民收入和医疗机构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国外市场主要集中于欧美日发达国家以及经济相对活跃、人口密度高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则主要集中于医疗资源密集的一线城市以及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
  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占全国医院总数的三分之二,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不同区域和不同人群的就医需求。为助力民营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公司量身打造专属医疗设备,以高效精准耐用,提升医院检查质量和效率;提供云诊断、云胶片、云存储,妙笔等灵活多样的云解决方案,深度协同非公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公司根据医院的诊疗特色,定制多型号高端医疗设备,实现医院诊疗能力提升。
  公司作为医学影像领域的综合性产品制造和服务供应商,致力于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不断拓展产品线的深度和广度,目前已成为国内医学影像产品生产企业中产品种类较齐全、规模较大的企业。
  公司在新产品推出方面公司取得包括配置新探测器的DSA产品,64排及以下CT产品、配置升降床的数字胃肠机、立位CBCT、立柱式移动DR等5条主要产品线,14张产品注册证,共45个新品。优势产品线为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设计出更多技术差异化的产品,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对于之前相较落后的CT产品线则着眼于优势客户资源需求,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逐步缩小与对手的产品线差距。
  经过前三年的各地区的影像产品的紧急采购,尤其是CT、MR、DSA、DR、移动DR等产品整体采购数量趋于平缓并逐步回落。
  报告期内,国内市场二、三级医院的CT招标数量明显减少,基层医疗采购持续增加。64排CT销量的下滑,128排及以上高端CT市场依然坚挺。国内CT企业已超过20家(含国际品牌),公司迎难而上,持续发力,三年实现三级跳,2023年销量同比2022年继续提升80%,凭借现有24排、32排产品闯入市场前十名,在64排以下产品竞争中,销量进入国产品牌前三。
  报告期内,国内MR销量十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无论1.5T还是3.0T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2023年因为永磁磁材价格有所回落,公司永磁MRI产品重启销售,取得一定的销售业绩。超导磁共振1.5T系列产品在国内民营细分市场销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无液氦1.5T和大孔径超导在国际市场布局初显成效,受到国外客户的认可,在多个区域取得销售突破。截至2023年,国内磁共振企业已超过15家(含国际品牌),公司在磁共振总排名、以及超导1.5T磁共振市场销量均排名第六,位居国内品牌中前三,并计划推出高端磁共振产品。
  2023年度,是公司DSA技术不断突破的一年,液态金属轴承球管、百微米材质探测器的采用,高级软件功能的补齐等一项项工作落实到位,使设备从硬件到软件,从配置到解决方案都具备核心竞争力。
  在数字胃肠领域,公司是国内品牌中领航者,胃肠机作为胃镜不可替代的检查设备,是二、三级综合医院的必备产品,所以未来的销售目标是实现高端进口胃肠产品的国产替代,为了实现国产设备可以与国际品牌高端产品同台竞技,公司特别深度研发了具备升降功能的胃肠床,上市后将令产品且更具竞争力。
  公司的DR产品经历了2022年的销售降低,报告期内,通过高端悬吊产品的在二、三级医院的大力推广,以及带透视功能的多功能DR的强力增效下,销量提升20%。具有革命性的的全幅DR在展会、窗口医院的推广效果良好,得到了医院的广泛认可,同时公司考虑到综合医院的需求,设计了大、小平板的搭配组合,从根本上解决了医院的痛点,今后将会有更大的销量提升。立位CBCT对于高端医院极具吸引力,未来将为临床科室做出重要贡献,且极具科研价值。
  (二)新公布的法律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政策对所处行业的重大影响
  2023年,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密集实施了《北京市医疗器械生产监督检查指南总则(2022版)》、《北京市医疗器械生产信息采集和报告规定》、《北京市医疗器械生产重点监管品种目录(2022年版)》、《北京市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上法规立足北京市器械生产监管实际,以强化监管与优化营商环境为总体思路,按照“风险分级、科学监管、动态调整、提升效能”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监管模式,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加强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械安全。
  2023年,国家药监局发布了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此规范适应上位法的新要求、新变化,坚决贯彻“四个最严”要求,准确把握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将在规范医疗器械经营行为,加强医疗器械经营环节质量监管,促进行业规范发展,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有效,进一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23年,北京市药监局发布了《北京市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延伸检查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2023年5月23日起施行。此指导原则为规范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延伸检查工作,在必要时对医疗器械研发、检验、生产活动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其他单位,开展注册核查延伸审核,进一步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
  2023年,《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标准、《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标准,自2023年11月1日起施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对医疗器械行业两大体系标准进行了升级,规定了持续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规要求的医疗器械和相关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以上新公布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政策、标准一方面规范行业合规经营,一方面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公司主要业务及行业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大型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包括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DR)、磁共振成像系统(MRI)、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系统(CT)、血管介入治疗系统(DSA)、医用诊断X射线机(DRF)、移动式DR(MDR)、数字乳腺机(DM),DR用于临床X射线摄影检查,MRI用于临床磁共振成像检查,CT用于临床X射线断层成像检查,DSA用于临床心脑血管、外周血管、肿瘤等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DRF用于临床胃肠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外周血管系统X射线摄影/透视检查及ERCP手术,MDR用于病房、ICU、隔离区、急救等场合X射线摄影检查,DM用于临床乳腺X射线摄影检查。报告期内,公司DR、DRF位于国内市场行业龙头地位,移动DR处于国内市场第一梯队,DSA、MRI、CT、数字乳腺机处于国内市场第二梯队。总体上,公司X射线机类产品处于国内市场相对竞争优势地位,DSA、MRI、CT产品处于国内市场相对竞争劣势地位。公司业绩驱动主要来自国内销售,2023年由于国内宏观政策的影响,部分医院需求被延期或是搁置,对于大型设备的采购有所影响。
  1.磁共振产品线市场2023年进口品牌占比进一步下降,占据国内超导MRI市场60%的份额左右,公司在1.5T超导MRI细分市场位于第二梯队前列。随着超导磁体、梯度放大器、谱仪、射频放大器等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国产超导MRI整机价格处于市场可普遍接受的范围,具备推广普及的工作基础。未来随着国家加大卫生健康体系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超导MRI装机数量有望有较大幅度提高。随着无液氦磁共振的安装落地受到国内外客户的一致认可,特别是国际一些国家地区的成功应用,在2024年有望取得进一步销售突破;公司目前超导MRI系列产品1.5T产品共计8个型号,在超导MRI领域的全面布局有助于提高销量和市场份额。通过持续研发,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增加高级临床应用,满足各级医院的临床检查需求。报告期内,公司超导MRI系列产品销售位于国产品牌前三。
  2.CT市场相较2022年需求量进一步回落,但CT已经成为影像产品销量、销售额的最大的产品线,目前国家对乡镇、社区的设备提升工作的普及化,首当其冲的就是CT产品的配置补充,未来的需求放量势不可挡。报告期内,销售产品类型覆盖24排16层、24排32层、32排32层、32排64层,4类共15个产品,基本满足占据最大用户量的基层用户的需求,产品多样化利于差异化竞争,为销售工作提供了强大的产品后盾。同时,研发团队的新品供给有序输出,共完成15款新品的注册,公司本着对用户负责任的态度,对产品的设计及核心零部件的选择精益求精,球管全部采用液态金属轴承的球管,寿命长、噪音低,适用于高流通量的使用环境,且售后费用低;产品多采用大孔径配置,方便日常的检查工作,处处着眼于帮助用户解决痛点。公司64排128层产品已取得注册证并投放上市,从四肢到心脏实现全身各部位的临床检查全覆盖,产品定位基层用户,技术水平及销量未来都将更上一个台阶。
  3.DR产品的全面普及,集采项目逐渐减少,报告期内,公司实现DR销量的20%的提升,产品销量提升的主要贡献产品为高端悬吊DR的销量增长、新产品数字透视摄影产品凭借独特设计理念成为新的增长点,全幅DR作为一款革命性产品,被综合医院广泛认可,成为未来DR采购的标配理想型,成为万东品牌又一个标志性产品;立位CBCT对于高等级医院的专家,无疑是一款将对未来临床有重要贡献的产品,已经在以骨科见长的国家医学中心装机,开始服务于病患,未来的检查业务的拓展拭目以待。在过去两年,公司作为DR的龙头企业,率先采用了百微平板提升了DR产品图像的清晰度,2023年,公司将AI可视化引入国内高端DR市场,公司的产品不仅可以实现常规的可视、还可以实现独有的“一点控“,拍片工作所见即所得,另外搭载了目前业内最为先进的智能识别技术,结合研发人员对医院需求的理解,将软件流程与智能化硬件高效优化,率先创新实现了高端体检专用机、专用流程等一系列定制化产品,通过模块组合轻松应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4.DSA产品由于设备场地复杂,方案推动耗时较长,在2023年受国内宏观政策影响较大,报告期内,销量台数减少。在技术更新方面产品配置了液态金属轴承球管、100μm创新材质的平板探测器的两个系列的新品注册完成并正式上市,球管的工作能力是DSA性能的核心指标之一,3.8M的热容量,可以满足大医院多类型复杂手术的运行要求,相比竞争对手的产品硬指标更高,性能更优异;100μm创新材质的平板探测器,首先实现了100μm的高精度,图像将相较业内常见的194μm、156μm的探测器信息更丰富,清晰度更高,令医生在对细微血管的观察和操作,更为得心应手;同时该探测器的材质特殊,具有超高刷新率,在DSA产品的应用中,透视图像的流畅度将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广介入整体解决方案,从设备,资金,人员,管理,运营等五大方面,全面帮助医院解决实际困难,帮助医院系统的了解并掌握微创介入能力,将利国利民的介入医学的推广得以实现。随着公司DSA产品线的不断丰富,高级软件功能持续扩展,未来重要发力方向是充分和利用民族品牌的优势与GPS抢夺市场,提高万东DSA产品的知名度,扩大国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5.数字胃肠产品线,胃肠机是公司的传统优势产品之一,在二、三级医院中,由于胃肠机功能的特殊性及不可替代性,依旧是放射科必备的设备之一,更多医院面临着旧设备升级、新院采购、专科拓展等需求,国产胃肠机的在当下面对用户的起点就是要做到稳步实现国产替代,且需要更有竞争力,要有比高端进口产品更高的参数标准、更全面的功能、更好的图像品质。报告期内,公司成功的研发出多款升降床,注册成功DRF-8系列的多款高端胃肠产品,公司以不输进口产品的功能性,以及更高的性价比,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逐步成为更多高端医院数字胃肠机的首选品牌,国内市场保持领先地位。未来,有DRF-8系列产品做先锋,将为中国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所处医疗器械行业,所采用的经营模式是根据行业特点确定的,公司目前已拥有独立且完整的采购、生产、研发、销售和服务体系。公司主要经营模式如下:
  1、采购模式公司采购的物品种类较多,生产所需原辅材料均由采购部门负责集中统一采购。为了提升存货管理效率,降低存货仓储成本及产品积压风险,公司采用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公司制定了各项采购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上述制度进行原材料采购和供应商评定。公司对主要原材料建立了稳定的供应体系,与符合公司要求的供应商形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2、生产模式公司生产体系由制造部、采购部门和品管部门组成,采购部门负责物料的采购执行;制造部负责生产过程的实施和控制;品管部门负责产品检验、生产环境及生产过程中的监控。公司生产过程严格遵循质量管理体系及中国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对于产品市场需求,公司采用按订单生产和备货生产相结合的模式安排生产,并结合历史销售情况设置安全库存,当库存产品低于安全库存时进行补货生产。凭借多年生产经验积累,公司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增强生产线的自动化生产程度,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3、销售模式公司主营产品的销售包括境内销售和境外销售,销售分为经销和直销两种模式。公司结合不同区域政策、产品类型、行业特性等采用不同的销售模式,一方面通过公司遍布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进行销售,另一方面通过与优质的经销商进行合作,提升公司的产品覆盖范围,提高客户满意度。
  4、研发模式公司坚持技术创新,根据医疗器械产品的特点,不断引进高端研发人才,逐步形成了面向市场的研发体系,有针对性的研发重点新产品,保持公司产品具有核心竞争力。同时密切联系市场,直面市场需求,对产品进行快速升级换代、工艺改进、技术支持和延伸开发。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不断提升的技术研发能力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团队的建设,通过自主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扩大人才储备,目前已经组建了业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研发团队,拥有一批研发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劲、专业构成多元的研发专业技术人才。截至2023年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289名,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为27.30%,通过扩大研发队伍,高效的研发投入,不断加速已有产品的技术革新和新产品研发。
  2、先进的质量管理及生产制造水平
  公司按照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标准要求建立了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在研发、注册、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确保了公司交付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医学影像设备。同时,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精通生产工艺的熟练生产队伍,高效稳定的生产流程,有效满足市场的需求。
  3、深度覆盖的营销网络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目前国内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在经销商数量、终端医院及销售区域覆盖能力上都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在国际业务方面,公司进一步推进大型设备在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提高优质海外经销商数量保障公司大影像产品的出口占比不断提升,实现了在中亚、东欧、东南亚、非洲、南美市场的全面突破。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3年,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2.3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30%。本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2.13亿元,同比增长10.86%。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9亿元,同比增长7.51%。公司2023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8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12.30%。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目前,国产品牌DR、移动DR、数字胃肠机、64排及以下CT产品国内市场销量占比高,处于竞争优势;进口品牌DSA、64排及以上CT、超导MRI产品国内市场销量占比高,处于竞争优势。国内领先企业持续加大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发投入,丰富补充产品品类,未来预期国产品牌DR、移动DR、64排以下产品国内市场销量占比继续提高,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DSA、64排以上CT、超导MRI产品国内市场销量占比继续提高,具备与进口品牌竞争实力。
  在报告期内,公司直接面对国内竞争对手,产品性能及销售价格接近。进口品牌中的西门子、飞利浦、锐珂等重回到榜单,一是国产化的因素对降低成本发挥作用;二是硬件参数已经达到一个固定模式,进口品牌的设计、工艺更具优势,品牌更具影响力;三是进口品牌在大设备竞争中会采用灵活的销售策略,从而占据市场份额。但是在国内医院的产品采购中,预算金额显著降低,且对国产设备的认可度普遍提升,公司拥有最强阵容的DR产品线,独特的产品技术,将保持在DR领域的行业领先优势,为公司带来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
  CT产品线,根据医招采统计的2023年的招标数据显示,国产品牌公开的招标竞争中,已经占据国内市场55%左右的份额,占据64排及以下70%左右的市场份额,进口品牌占据64排及以上70%左右的市场份额。公司占64排及以下3%左右的市场份额。目前,国内CT市场处于高峰平台期,未来基层医疗的配置提升,CT是影像设备的必选产品,公司现有的64排以下产品已经实现多品类、多维度的布局,2024年,再配合64排128层的系列产品,市场竞争力将获得大幅提升,无疑会增加公司CT销量,站稳基础医疗市场。
  MRI产品线,进口品牌占据超导MRI国内市场60%以上的份额,其中3.0T占比80%以上。公司预测占1.5T以下6%左右的市场份额。预计国内MRI市场未来处于较高增速的成长期,公司3.0T产品尚未上市,与行业领先企业相比较,1.5T销量偏低,总体处于竞争劣势,公司正研制3.0T、系列无液氦超导产品、磁共振核心部件,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能够快速缩小与行业头部品牌的差距,有望增加公司超导MRI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随着国家对基础医疗能力进一步加大投入,同时对民族品牌高度扶持的市场环境下,销量将会持续处于增长阶段。
  DSA产品线,进口品牌持续占据DSA国内市场90%以上的份额,从医招采的招标数据看,相较2022年进口品牌份额有所提升,进口品牌国产化,成本得到相对控制,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压力大都是重要因素。公司为国产DSA产线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企业,产品完全依赖于自主研发。报告期内,完成两个全新系列的产品研发和注册,配置采用了比对手更高热容量液态金属轴承球管,100μm创新材质的平板探测器,能为临床提供更佳的持久力,更清晰、流畅的图像,与对手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化,产品将更具竞争力。
  数字胃肠产品线,进口品牌持续占据国内市场40%左右的份额,比较强势的竞争对手是岛津、西门子。由于胃肠机检查量的不断萎缩,且又是二、三级医院的临床必备产品,所以未来在考虑的数字胃肠机升级、换代或是新院区采购,公司将作为国产品牌的优秀代表直接呈现给用户中国智造数字胃肠机的技术实力,社会责任及压力尤其重大。在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团队成功完成了以往只有进口高端产品才配置的升降床台的研发工作,注册完成了对标进口高端产品的DRF-8系列产品,未来不断进行产品舒适度、人性化,以及图像品质的提升,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的用户。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在国内市场的发展策略是:“筑牢基础,站稳县域,进军高端”,筑牢基础是向基层医院和民营医院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重点是普及型的DR、CT等产品,该部分业务为公司发展的基础;站稳县域是以县域医共体为重点发展方向,通过构建“智能设备+智能诊断+远程互联+整体方案”的系统能力,为县域医疗提供全线智能产品和服务,该部分业务为公司发展的增长保障;进军高端是通过医工协同、差异化创新,形成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该部分业务将引领公司的发展。
  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发展策略是:“重点布局+本土化”。重点布局是选择重点市场和重点产品,重点市场与国家顶层战略一致,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重点产品是公司在国内市场处于竞争优势、成熟稳定的产品,以DR、CT、MR等为主;本土化是本土化的销售、服务以及生产制造,在重点国家设立销售办事处,在产业基础好、合作方能力强的国家考虑合作建厂。
  为配合公司战略,报告期内,公司完成64排CT的研发并上市销售,公司完成64排及以下CT的完整布局,能够为临床提供丰富的CT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公司已启动256排CT的研发项目,公司将完成从低排到高排全线CT产品(光子CT除外)布局。公司将完成系列无液氦超导MR的研制,成为无液氦超导MR的行业领先者。公司已完成高端悬吊DSA的样机研制,可为医院开展复合杂交手术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公司在研发新型的CBCT产品,满足立位、卧位的全身CBCT检查。公司已组建AI技术研发团队,采取自研+合作的方式,在智能摆位、智能定位、智能扫描/检查、智能诊断、智能报告等方面为全线产品/远程诊断赋能,降低辐射剂量、缩短检查时间、提高图像质量、控制报告质量,从而大幅提高临床检查效率。
  (三)经营计划
  坚持加快战略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组织架构、强化业务布局,致力于推动经营业务长远稳定发展、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研发、销售、管理等重点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结合长期战略规划及中短期发展需要选择适当时机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以此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核心团队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
  公司将不断完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推进设备和工艺条件改造,加强项目生产管理,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强化生产和调度管理,借助信息系统管理工具,合理调配人力,减少工艺损耗,提质增效。
  强化国际市场开拓,继续提升产品出口份额,全面开始推广CT产品的海外营销,国际销售重点区域实施本土化战略,包括设立销售办事处和海外备件、提高优质海外经销商数量来实现进一步提升大影像产品出口占比,实现销售结构、渠道结构的全面升级,为后续海外的高速增长目标打好基础。
  2024年,公司将完成北京MR研发中心、北京CT生产工厂、苏州万影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基地的建设,同时开始优化北京研发中心的布局。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行业法律法规、政策变化风险: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在行业标准、招投标、价格形成机制、流通体系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对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未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将会对行业的市场供求关系、经营模式、生产经营、技术研发及产品售价等产生较大影响,如果公司未来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的重大变化,公司的生产经营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产品质量控制风险: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和患者生命健康,行业内的生产企业以及相关产品受到政府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公司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报告期内,公司未出现因产品质量导致的事故、纠纷或诉讼仲裁情况,但未来仍不排除公司可能因为其他某种不确定因素导致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从而给公司市场声誉及持续经营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