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业务经营情况 2024年1-9月,受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房地产市场持续低位调整、钢铁行业供需结构失衡等因素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3.86亿元,同比下降14.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下降24.00%。面对复杂严峻的行业形势,公司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基调,持续强化能力建设,主动应对风险挑战,聚焦模式创新,加快业务转型,在第二季度扭亏为盈基础上持续发力,第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增加1.06亿元,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2.08个百分点,经营质效持续提升。 原材料业务持续加强市场研判,面对主营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充...
查看全部▼
(一)公司业务经营情况
2024年1-9月,受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房地产市场持续低位调整、钢铁行业供需结构失衡等因素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3.86亿元,同比下降14.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下降24.00%。面对复杂严峻的行业形势,公司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基调,持续强化能力建设,主动应对风险挑战,聚焦模式创新,加快业务转型,在第二季度扭亏为盈基础上持续发力,第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增加1.06亿元,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2.08个百分点,经营质效持续提升。
原材料业务持续加强市场研判,面对主营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充分发挥集成供应优势,重点商品经营总体稳健。1-9月,公司铁矿石销售量约1,323万吨;煤炭经营量约239万吨;焦炭经营量约84万吨,同比增长18%;锰矿经营量约91万吨,同比增长23%;锰系合金经营量约22万吨;铬矿经营量约130万吨,同比增长18%;铬系合金经营量约88万吨,同比增长13%;废钢经营量约120万吨,同比增长265%。公司子公司中国矿产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37.41亿元,利润总额0.02亿元。
钢铁业务稳步开展工程配供业务,大力推动制造业终端业务转型,强化期现结合业务赋能,终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1-9月,公司实现钢材工程配供量363万吨;实现钢材经营量约821万吨。公司子公司五矿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11.5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56亿元。
供应链业务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动仓储、加工、物流、招标、保险经纪等业务一体化发展。1-9月,物流园业务实现吞吐量约941万吨,同比增长3%,加工量约93万吨,同比增长13%;物流业务完成物流服务总量约12,222万吨,同比增长1%;招标业务实现委托额约129亿元,实现招标额约113亿元;保险经纪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4,662万元,同比增长81%。
2024年四季度,随着多项宏观政策落地,钢铁市场预期及需求有望得到改善,但行业整体处于下行周期或将延续,叠加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因素,黑色金属流通领域经营仍将面临诸多挑战。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营环境,公司将持续强化业务能力,加速推进转型升级,加强市场研判,严控经营风险,多措并举确保公司稳健经营,全力以赴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1、市场持续低位震荡,需求结构转变延续 2024年上半年,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高于GDP增长速度。中国钢铁生产及流通产业在成本控制、经营安全、绿色发展等诸多方面取得成效,但由于钢铁价格持续低位震荡,原料价格降幅低于产成品价格降幅,企业盈利空间受到进一步压缩,行业整体面临挑战加大。 市场供需方面,需求端结构性转变延续。建筑业用钢需求受房地产行业投资及新开工面积持续回落影响持续不振;制造业用钢需求得益于汽车、家电、造...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1、市场持续低位震荡,需求结构转变延续
2024年上半年,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高于GDP增长速度。中国钢铁生产及流通产业在成本控制、经营安全、绿色发展等诸多方面取得成效,但由于钢铁价格持续低位震荡,原料价格降幅低于产成品价格降幅,企业盈利空间受到进一步压缩,行业整体面临挑战加大。
市场供需方面,需求端结构性转变延续。建筑业用钢需求受房地产行业投资及新开工面积持续回落影响持续不振;制造业用钢需求得益于汽车、家电、造船业及集装箱制造量增长占比持续提升。供给端,上半年我国粗钢产量53,057万吨,同比下降1.1%;生铁产量43,562万吨,同比下降3.6%;钢材产量70,102万吨,同比增长2.8%。出口方面,上半年我国出口钢材5,340万吨,增加约1,030万吨,同比增长24%,展现出强大新增动能。
价格方面,延续上一年度行情走势呈现震荡下跌运行态势。一季度,随着建筑实际用钢需求的减弱,市场价格快速走弱。二季度前半段随着原料价格回暖带动市场情绪好转,同时部分需求释放带来市场交易价格小幅上涨,二季度后半段利好出尽,价格逐步回落。
效益方面,根据财联社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共有14家钢铁冶炼企业预计亏损,亏损总额超过114亿元。
2、围绕低碳循环,严格推进产业绿色转型
上半年,国家及相关省市出台多项钢铁行业低碳循环具体政策,积极推动产业向节能降碳和高效循环转型。国家发展改革委年初修订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鼓励钢铁行业发展超低排放技术、利用高效低碳生产工艺、生产副产品资源化与再利用化,同时要求加强废弃物回收、加工及综合再利用。4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2024年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严控低附加值基础原材料产品出口,并要求到2025年底,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力争提升至15%,废钢利用量达到3亿吨。河北省相关文件要求严禁新增钢铁产能,推行钢铁、焦化、烧结一体化布局,推进中小型高炉整合,引导电炉短流程炼钢转型。
3、聚焦新质生产力,行业动能转换方兴未艾
“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破方向,推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行动指南,钢铁生产及流通行业作为传统行业正面临外部环境变革和自我改革的双重挑战。一方面,以新基建、新能源、光伏产业、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释放的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拉动钢材需求和产品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部分缓解对建筑业需求的增长动能依赖。另一方面,行业正积极向精细化、科技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从新生产技术、新高端产品、新人才观念、新管理模式、新要素组织等方面实现向新质生产力的跨越。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资源贸易、金属贸易、供应链服务三大类业务。
1、资源贸易业务
资源贸易涉及铁矿石、铁合金、煤炭、焦炭、废钢、电解金属锰等冶金工业原料。主要业务模式是通过长协、现货采购、自营销售等方式,从上游矿山企业、煤炭生产企业、焦化企业等供应商处采购,销售给下游钢铁生产企业及铁合金冶炼企业等客户,为其提供冶金原料集成供应服务,实现收益。
按照交易惯例,采购端,与国外铁矿矿山签订长协或采购港口现货,向铁合金生产企业、煤炭生产企业、焦化企业预付货款采购或货到后付款。销售端,铁矿石、焦炭、煤炭、铬矿、锰矿等冶金原材料销售主要采取现销方式,多为先款后货结算,根据合同规定全额预收货款后放货;铁合金产品、金属电解锰销售主要采取赊销方式或签订年度长协及一单一议定价订单。
交易定价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以市场公允价格为基础。冶金原材料贸易中,采购端主要以指数价为基础商定,销售端以指数价为基础,综合考虑产品折扣率及结算方式等调整因素商定价格。
2、金属贸易业务
金属贸易包含各类钢材和金属制品,主要服务工程建筑、工业制造等领域。主要业务模式是依托分销网络、加工中心,为终端客户提供钢材物流配送、仓储加工等商品或服务,销售模式有工程配供、加工配送和现货销售等,并能为客户提供套期保值等综合服务。
按照交易惯例,采购端,因钢铁生产企业需在客户预付采购货款后才能排产发货,大多通过预付货款采购。销售端,公司钢材销售主要为钢材工程配供业务,结算方式大多以赊销为主。
交易定价以市场公允价格为基础,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上游采购端主要按照各钢厂制定的价格政策执行,下游销售端主要以主流和区域网价为基准,综合考虑产品规格型号、运输方式和运距、结算方式等因素调整合同价格。
3、供应链服务业务
供应链服务包含仓储加工、船/货代、网络货运、保险经纪、招标代理、线上交易服务等,主要依托龙腾云创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布局完整的仓储、加工、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结合金融手段为实体企业提供支撑,获取服务费及贸易增长带来的双重收益。主要业务模式是为大宗商品产业链上的企业客户提供上述各类服务,获取稳定的收益。
仓储加工业务服务于上游钢厂,为其提供库存管理解决方案;同时服务于下游终端用户,为其提供集库存管理及加工配送于一体的供应链协同解决方案。物流业务以全国临港布局为基础,为客户提供货代、船代服务,以及干散货、件杂货、集装箱和工程物流等海运服务。保险经纪业务根据投保人需求及风险状况,提供风险管理咨询服务,制订保险方案,协助投保人/被保险人向承保机构进行投保或理赔。线上交易服务主要是依托第三方交易平台提供询价采购、商城、网上竞拍、撮合交易等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各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4、公司主要子公司业务情况
(1)中国矿产有限责任公司:为公司主要从事冶金原材料购销业务的子公司
(2)五矿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为公司主要从事钢材购销业务的子公司
(5)五矿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为公司主要从事招标代理业务的子公司
(6)龙腾云创产业互联网(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为公司产业互联网项目平台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供应链业务升级
(三)公司市场地位
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位列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第69位,五矿发展作为中国五矿的重要骨干子企业,公司在2023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排名第175位,并入选北京企业联合会、北京市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23北京上市公司100强”榜单。
目前,公司在国内拥有分销公司、加工中心、物流园区、口岸公司等形式的营销、物流网点近百个,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公司受托管理多家海外公司,遍布亚、欧、美、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海内外一体、全球化运作的营销网络。公司具备大连商品交易所多个铁矿石指定交割仓库(指定厂库)资质,仓库布局辐射山东、河北、天津等多地港口。下属子公司中国矿产具备郑州商品交易所锰硅合金期货交割库资质;下属无锡物流园、上海物流园、东莞物流园荣获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评定的“仓储金牌服务企业”“五星级仓库”,其中无锡物流园拥有上海期货交易所铅、铝、铜、锡、不锈钢期货交割库资质,广州期货交易所碳酸锂期货交割库资质。公司受托管理的中国五矿曹妃甸国际矿石交易中心项目,集保税、混矿、融资监管、交割、堆存及矿石交易服务功能于一体,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大宗商品港口综合服务能力,非保税精混加工混矿设计产能700万吨/年,一期项目已于2020年建成投产,其生产的混矿产品“五矿标准粉”成功纳入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可交割品牌。
公司积极发挥行业示范与引领作用。担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报关协会副会长、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副会长职务,被中国金属流通协会评为钢铁流通企业经营管理5A级企业,并获批成为上期所产融服务基地(产业类);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五矿物流均拥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5A物流企业资质。下属子公司中国矿产被郑州商品交易所授予2023年度“服务实体经济产业基地”称号,荣获“我的钢铁网”评选的“2023全球铁矿供应商二十强”“2023年度中国优质煤焦供应商”“2023年度中国铬系优质供应商”“2023年度锰矿优质供应商”“2024Mysteel铁矿石港口现货价格指数诚信采价单位”等称号,并被“中国铁合金在线”评选为“2023年铬矿综合实力十强企业”“锰矿行业年度综合实力十强企业”。下属子公司龙腾云创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地缘政治冲突、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频发。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GDP同比增长5%,但有效需求仍显不足、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在当前地产用钢需求持续下行、制造业复苏偏弱、商品价格震荡下行的环境下,钢铁行业运行持续承压,供大于求问题突出,低价格、高成本态势明显,行业盈利空间持续压缩,流通领域企业经营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一步加大。
受公司主营的钢材、冶金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产业链下游流动性偏紧等不利因素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6.74亿元,同比下降10.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1亿元,同比下降74.59%。面对复杂严峻的经营环境,公司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基调,持续增强资源获取能力,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加速优化业务结构,有序推进数字化转型,多措并举确保企业在逆势行情中稳健经营,第二季度成功实现环比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环比增加1.58亿元,资产负债率环比下降1.67个百分点,资本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司高质量发展根基持续夯实。
1、原材料业务积极应对市场波动,重点商品经营规模稳健
原材料业务加强市场和风险研判,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着力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主要商品经营量保持总体稳定。
上游资源端,持续增强资源获取能力,重点商品与大型矿山签订长协,为后续资源保障和业务合作奠定坚实基础。2024年上半年,铁矿业务签订长协527万吨,煤炭业务签订长协110万吨,铬矿业务签订长协60万吨,锰矿业务在手长协48万吨。
下游销售端,加强销售渠道建设,深入推行大客户经理机制,聚焦核心钢厂客户,提供高质量集成供应服务。铁矿石业务面对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坚持快字为先,加速资金周转,同时针对客户需求,创新业务结算定价机制,不断提升客户综合服务能力。煤炭业务持续拓宽销售渠道,开发国内外多个市场,销售量基本稳定。焦炭业务采用集采分销模式,与重点客户签订销售长协稳定供应,夯实业务基本盘。铬系业务加深与核心客户的合作,严控风险,稳健操作,销售量同比大幅增长。锰系业务不断巩固战略客户合作关系,加大新客户开发力度,成为建龙钢铁、河钢集团等多家钢厂核心供应商,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研判能力,抢抓市场机遇,实现利润同比增加。
加快再生钢铁资源布局,在江苏盱眙新设废钢业务专业化运营平台,业务模式加速复制推广,上半年废钢业务量创同期新高。
面对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着力加强市场和风险研判,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保供应、提服务,促进重点商品经营稳健。2024年上半年,公司铁矿石销售量约929万吨;煤炭销售量约186万吨;焦炭销售量约54万吨,同比增长25.6%;锰矿销售量约67万吨,同比增长36.7%;铬矿销售量约89万吨,同比增长48.3%;铬系合金销售量约61万吨,同比增长39%;废钢销售量约78万吨,同比增长233%。
2、钢铁业务加快制造业转型,业务结构不断优化
钢铁业务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聚焦关键领域,加快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围绕客户保供稳价需求打造核心竞争力。
稳住工配业务基本盘,积极优化存量业务,同时围绕“两新一重”开拓增量业务,重点开发央企客户,持续扩大合作规模。2024年上半年,实现工程配供业务量约238万吨。
加大制造业终端开拓力度,深化业务结构转型。聚焦汽车、新能源等行业加大客户开发力度,汽车板、光伏支架等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船板业务联合钢厂为制造业终端用户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业务增长势头良好。2024年上半年,实现制造业终端销量约83万吨,同比增长4.7%。
提升资产保值增值服务能力,不断丰富期现结合业务模式。充分利用期货工具管理自营业务风险的同时,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多样化风险管理需求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帮助上游钢厂丰富定价体系、管理库存,助力终端客户有效应对价格波动风险、锁定用钢成本。
2024年上半年,钢铁业务实现钢材经营量约531万吨。
3、供应链综合业务加速推进数字化赋能,推动传统业务提质增效
供应链综合业务依托龙腾云创产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仓储、加工、物流、招标、保险等业务不断优化升级。
物流园业务稳步推进智能园区建设,成功实现货物管理系统与交易平台的数据对接,通过数字化、标准化管理打造客户眼中的“放心库”“省心库”。持续发力期货交割库业务,无锡物流园新增上海期货交易所锡商品期货交割库资质,其东莞存放点成功获批上海期货交易所不锈钢期货指定交割仓库,成为国内首个多点布局的不锈钢期货交割仓库。2024年上半年,物流园业务实现吞吐量约621万吨;实现加工量约61万吨,同比增长22%。
物流业务积极推动业务转型升级,以全程物流为重点,强化区域协同,推动口岸业务区域化整合和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积极探索搭建“一单制”服务模式,首列中亚回程班列顺利开行,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航运业务积极调整经营策略,着力拓展特色航线沿线客户,石油焦产品一带一路红海线路完成运量40万吨以上,覆盖重点客户90%业务需求量。2024年上半年,物流业务完成物流服务总量约7,973万吨,同比增长5%。
招标业务内依外拓,通过“招标+”业务模式拓展服务网络,延伸业务链条,实现招标管理系统与集采平台互联互通,业界品牌认可度持续提升。保险经纪业务在深挖内部协同业务潜力的同时,积极开拓外部市场,培育公估、再保险等新业态,推动直接保险经纪业务价值延伸,营业收入稳步提升。
数字化转型方面,加快推进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建设。2024年上半年,围绕数字化供应链建设蓝图,重点推动以“云链通”工程为核心的运营中台建设和以“交易平台”为核心的商务前台建设,各项系统开发任务有序推进。““云链通”工程完成第一批功能开发工作,交易平台一期如期完成上线试运行,与仓储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取得阶段性进展。
2024年下半年,在国内经济长期向好、消费结构持续转型、行业减产继续推进预期下,钢铁行业供需格局有望得到改善,但房地产市场回暖尚需时日,粗钢产量调控政策执行情况仍有待观察,预计行业下行周期仍将延续,钢铁流通企业经营依然不容乐观。面对严峻的行业形势,公司将坚定不移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提升业务能力,加快推进转型升级,严格控制业务风险,全力确保稳健经营,切实筑牢安全底线,夯实公司高质量发展根基。
三、风险因素
1、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为大宗商品进出口业务,基于此背景,公司会产生一定金额的美元应付/应收账款和融资,如果美元汇率波动加剧,可能会产生汇率波动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采取谨慎策略,结合外汇保值,控制汇率敞口风险;对于融资币种结构,在考虑各币种综合融资成本后,科学选择,保持均衡,并在进口合同中通过业务设计尽量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2、信用交易违约风险
国内钢铁行业延续弱市行情,供大于求态势明显,信用风险释放仍存在较大压力。公司在金属矿产品采购、销售中面临一定的客户、供应商信用交易违约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继续落实信用风险总量管控策略,守住风险总量底线,促进业务结构优化;强化信用业务客户准入,从严选择客户,做好信用风险源头管理,优化客户结构;加强信用风险日常监控,密切监控授信企业的异常征兆,“抓早抓小”,防范重大信用风险;重视信用业务保障措施,积极寻求抵押担保等增信措施,或通过信用保险转移信用风险;推动信用风险数字化建设,提高风险管控效率。
3、产品价格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资源贸易、金属贸易、供应链服务三大类业务,资源贸易涉及铁矿砂、煤炭、焦炭、铁合金等冶金工业原料,金属贸易包含各类钢材和制品,公司主要商品价格可能呈现较大的波动性。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全面监控主要经营商品市场风险状况,加强市场趋势研判,做好风险防控预案;密切跟踪、分析公司市场风险规模和浮动盈亏变化情况,采取各种手段化解市场风险可能带来的业务隐患;建立健全重要经营决策有效性定期复盘机制,持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对期现结合的研究,稳妥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作为风险对冲工具,提升价格风险主动管理能力;进一步推动市场风险信息化管理。
4、金融衍生业务风险
公司开展的金融衍生业务均为以对冲风险为目的的套期保值,但可能由于金融衍生品价格变化与现货价格变化不同步、交易对手或代理机构未履约、合约流动性缺乏等因素造成保值效果不能充分实现。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金融衍生业务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持续优化期货管理系统功能,加强金融衍生业务管控效率;严格执行现有的内外部管理制度,按照相关业务流程开展操作,按照前中后台分离的原则展开操作与监管;科学研判市场趋势变化,针对不同业务特点,制定合理的交易方案;加强预算管理和持仓风险监控的全面性与时效性;进一步加强金融衍生业务专业团队建设。
5、公共仓库仓储风险
公司业务大部分涉及公共仓库仓储环节,因此将持续面临公共仓库仓储的信用风险、作业环节风险、单据风险、法律风险等。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继续落实仓库库存金额预警线管理,进一步规范仓储供应商的评级、授信、动态管理、风险评估等工作;推动仓储风险管理制度流程严格落实,加强重点地区和重点仓库的巡查,重视基层单位仓储风险管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单位风险判断和应对的能力;强化数字赋能,优化完善仓储风险管理数字化建设,加大应用推广,提升仓储风险管理能力。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拥有强大的产业链集成服务能力,为上下游客户提供综合化、多样化服务,在资源获取、营销网络、产业布局、风险把控、数字化运营、品牌及专业人才等方面具有综合性优势,是驱动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
(一)全球资源获取及营销网络优势
公司目前拥有及受托管理多家海外企业及分支机构,遍布日本、韩国、德国、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等重点资源生产地及流通地,在资源获取、市场开发、海外融资、市场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凸显产融结合、海内外协同优势。公司在国内拥有5家钢材加工中心、15家钢材分销公司及4家金属物流园,遍布全国各主要城市,覆盖各大钢材终端客户及金属流通企业客户;拥有14家口岸公司,业务服务覆盖全国自辽宁至广西的主要沿海港口,成为连接海内外贸易的重要节点。
(二)产业链多商品多环节布局优势
公司业务范围覆盖钢铁流通领域全产业链。原材料端涵盖铁矿石、锰矿、铬矿、煤炭、焦炭、废钢等产品,铁矿石、锰矿、铬矿、煤炭等与矿山企业直接签订采购长协,长期稳定的货源和保供能力能充分满足钢铁和铁合金生产企业一站式采购需求。钢材端依靠分销网络、仓储管理、加工配送和套期保值等综合服务能力,构建了以建筑央企和大型国企为核心客户的全国性终端配送体系。商品流通及商务支持环节通过多式联运、仓储加工、口岸代理、招标代理、保险经纪等服务贯通产业链上下游,打造高质量运行的钢铁现代供应链。
(三)数字化供应链综合服务优势
公司立足自身战略定位及运营管理实际,以产业数字化带动数字产业化,结合供应链服务领域完备的要素资源,全面整合内部业务和管理系统,强化业务线上化和全流程数据贯通,形成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能力。通过数字化、一体化运营,推动全产业链协同能力、全要素运行效率和全场景决策质量提升。同时,探索数字化前沿科技,挖掘数据商业价值,推进构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实现数据资产化,实现双向融合,相互赋能。
(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发展优势
产业链贯通,依托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五矿全产业链发展优势,形成集矿山采选、冶炼加工、贸易流通、循环利用为一体的黑色金属布局;供应链集成,依托公司贸易物流全要素综合优势,以仓储物流为纽带集成供应链,形成从原料采购到产品分销的闭环发展模式;创新链引领,依托中国五矿科技创新引领优势,发展港口集约型绿色炉料生产基地及大宗产业互联网平台,形成原料端与金属端高端发展态势;价值链创造,以要素融合、数智赋能、技术赋能、生态链接为特色,形成公司大宗商品特色价值链。推动原料端金属端共振、业务相互协同、资源共享共通,以“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形成独特竞争力。
(五)健全完善的风控体系优势
公司建有较为完善的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具有市场研究、风险控制、套期保值等多种能力,为应对市场行情波动提供支持与保障。在风险策略方面,公司执行风险总量管控策略,对主要业务风险实施总量限额管理;建有客户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从源头控制风险传导链条;建有多样式操作策略,常态化制定风险预案、复盘经营决策,灵活调整头寸,有效化解市场风险;熟练运营期货、期权、掉期等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市场风险。在内部控制方面,公司深化监督机制,实现出资人监督、业务监督、专责监督有序衔接,形成事前防范、事中跟踪、事后问效的闭环。
(六)行业品牌及人才队伍优势
公司作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具有70余年的钢铁及原材料贸易运作经验,具备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优势,拥有一批稳定的供应商与客户,与相关行业协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公司拥有长期从事钢铁流通业务、精通钢铁冶金专业知识、具有实际生产经验的各类专业人才。员工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员工总数61.22%,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员工总数17.40%,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维护有力保证公司战略与经营举措的顺利推进。
收起▲
(一)公司业务经营情况 2024年1-3月,受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产业链下游流动性偏紧等不利因素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4.76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亿元。面对严峻的行业形势和复杂的经营环境,公司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基调,深化资源渠道,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管理质效,有序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增强产业链全要素综合服务能力。 原材料业务面对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大幅下行、行业阶段性衰退的不利局面,持续强化资源获取能力,拓宽销售渠道。1-3月,公司铁矿石销售量约283万吨,煤炭销售量约88万吨,焦炭销售量约15万吨,铬矿销售量约29...
查看全部▼
(一)公司业务经营情况
2024年1-3月,受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产业链下游流动性偏紧等不利因素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4.76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亿元。面对严峻的行业形势和复杂的经营环境,公司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基调,深化资源渠道,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管理质效,有序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增强产业链全要素综合服务能力。
原材料业务面对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大幅下行、行业阶段性衰退的不利局面,持续强化资源获取能力,拓宽销售渠道。1-3月,公司铁矿石销售量约283万吨,煤炭销售量约88万吨,焦炭销售量约15万吨,铬矿销售量约29万吨,铬合金销售量约34万吨,锰矿销售量约31万吨,锰合金销售量约6万吨。报告期内,受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等因素影响,公司子公司中国矿产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34亿元,利润总额为-1.17亿元。
钢铁业务紧扣工程配供业务基本盘,着力加强制造业终端业务能力,业务结构不断优化。1-3月公司实现钢材工程配供量约94万吨,钢材经营量约216万吨,制造业终端钢材销售量约37万吨。报告期内,受下游需求不振、钢材价格持续下跌等因素影响,公司子公司五矿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85亿元,利润总额-0.52亿元。
供应链业务依托龙腾云创产业互联网平台,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强化仓储、加工、物流、招标、保险经纪等业务协同发展。1-3月,物流园业务实现吞吐量约291万吨,实现加工量约28万吨;物流业务完成物流服务总量约 3,470万吨;招标业务实现委托额约30亿元,实现招标额约24亿元;保险经纪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1,619万元。
2024年一季度,受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房地产行业持续承压运行等因素影响,钢铁行业盈利水平显著下降。二季度,钢铁行业预计将维持供需双弱格局,商品价格震荡偏弱运行。面对严峻的行业形势,公司将继续坚定不移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强化业务能力建设,促进管理能力提升,加强风险防范,确保稳健经营,统筹发展与安全,筑牢公司高质量发展根基。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