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基电磁线、铝基电磁线、特种导体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
铜基电磁线、铝基电磁线、特种导体
铜圆线 、 铜扁线 、 铝圆线 、 铝扁线及合金导体线
漆包电磁线、裸铜线、电线电缆及拉丝模具制造、销售;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
业务名称 | 2024-06-30 | 2023-12-31 | 2023-06-30 | 2022-12-31 | 2022-06-30 |
---|---|---|---|---|---|
产量(吨) | 16.88万 | 31.19万 | 15.01万 | 29.22万 | - |
销量(吨) | 16.77万 | 31.08万 | 15.04万 | 29.39万 | - |
产量:特种电磁线产品(吨) | 13.47万 | - | - | - | - |
销量:特种电磁线产品(吨) | 13.34万 | - | - | -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发明专利(个) | 14.00 | - | 10.00 | -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个) | 18.00 | - | 13.00 | - | - |
产量:漆包线(吨) | - | 23.88万 | - | - | - |
销量:汽车电子线(吨) | - | 5.97万 | - | - | - |
销量:漆包线(吨) | - | 23.76万 | - | - | - |
产量:汽车电子线(吨) | - | 5.97万 | - | 6.24万 | - |
产量:特种电磁线(吨) | - | - | 11.70万 | - | - |
销量:特种电磁线(吨) | - | - | 11.69万 | - | - |
漆包线产量(吨) | - | - | - | 21.62万 | - |
漆包线销量(吨) | - | - | - | 21.75万 | - |
汽车电子线销量(吨) | - | - | - | 6.27万 | - |
特种电磁线产量(吨) | - | - | - | - | 10.86万 |
特种电磁线销售量(吨) | - | - | - | - | 11.17万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广东中德电缆有限公司 |
6.77亿 | 3.78% |
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6.16亿 | 3.44% |
莱尼电气线缆(中国)有限公司 |
4.91亿 | 2.74% |
客户4 |
4.48亿 | 2.50% |
苏州特雷卡电缆有限公司 |
2.76亿 | 1.5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常州同泰高导新材料有限公司 |
23.22亿 | 13.79% |
江西铜业(深圳)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18.97亿 | 11.26% |
江铜华北(天津)铜业有限公司 |
12.73亿 | 7.56% |
广东金田铜业有限公司 |
12.31亿 | 7.31% |
南京华新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11.11亿 | 6.60%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广东中德电缆有限公司 |
6.54亿 | 3.73% |
莱尼电气线缆(中国)有限公司 |
5.05亿 | 2.88% |
上海起帆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3.62亿 | 2.06% |
客户4 |
3.54亿 | 2.02% |
瑞智(青岛)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
3.23亿 | 1.8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常州同泰高导新材料有限公司 |
24.83亿 | 15.06% |
广东金田铜业有限公司 |
16.67亿 | 10.11% |
江西铜业(深圳)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16.57亿 | 10.05% |
全威(铜陵)铜业科技有限公司 |
16.16亿 | 9.80% |
常州金源铜业有限公司 |
16.02亿 | 9.72%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广东中德电缆有限公司 |
6.62亿 | 3.61% |
莱尼电气线缆(中国)有限公司 |
5.58亿 | 3.04% |
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4.51亿 | 2.46% |
瑞智(青岛)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
4.43亿 | 2.42% |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3.31亿 | 1.8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常州同泰高导新材料有限公司 |
37.63亿 | 21.38% |
江西铜业(深圳)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22.64亿 | 12.86% |
常州金源铜业有限公司 |
21.42亿 | 12.17% |
南京华新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17.19亿 | 9.77% |
全威(铜陵)铜业科技有限公司 |
10.57亿 | 6.01%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广东中德电缆有限公司 |
5.46亿 | 4.38% |
莱尼电气线缆(中国)有限公司 |
4.29亿 | 3.45%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3.54亿 | 2.84% |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3.41亿 | 2.74% |
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36亿 | 2.7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常州同泰高导新材料有限公司 |
23.20亿 | 20.86% |
常州金源铜业有限公司 |
17.13亿 | 15.41% |
江西铜业(深圳)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12.38亿 | 11.13% |
铜陵有色股份铜冠铜材有限公司 |
8.32亿 | 7.48% |
南京华新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7.67亿 | 6.90%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莱尼电气线缆(中国)有限公司 |
4.76亿 | 3.97%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4.54亿 | 3.79% |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4.53亿 | 3.78% |
珠海凌达物资供应有限公司 |
4.40亿 | 3.67% |
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55亿 | 2.9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常州金源铜业有限公司 |
19.33亿 | 18.03% |
常州同泰高导新材料有限公司 |
15.24亿 | 14.22% |
南京华新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15.22亿 | 14.20% |
江苏江润铜业有限公司 |
13.11亿 | 12.23% |
铜陵有色股份铜冠铜材有限公司 |
7.04亿 | 6.57% |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是一家从事铜基电磁线、铝基电磁线、特种导体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人工智能、军工、航空航天、家电、特种电机、5G通讯及电子产品等领域,畅销全国并远销欧洲、南美、东南亚、中东、日本等全球市场。公司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拥有三大生产基地,直接或间接控股公司26家,现已成为全球电磁线行业领军企业。 历经30多年发展,公司作为国内电磁线行业的标杆企业,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精达电磁线研究院、CNAS实验室等20...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是一家从事铜基电磁线、铝基电磁线、特种导体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人工智能、军工、航空航天、家电、特种电机、5G通讯及电子产品等领域,畅销全国并远销欧洲、南美、东南亚、中东、日本等全球市场。公司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拥有三大生产基地,直接或间接控股公司26家,现已成为全球电磁线行业领军企业。
历经30多年发展,公司作为国内电磁线行业的标杆企业,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精达电磁线研究院、CNAS实验室等20个研发创新平台,专注于特种电磁线、超导新材料等前沿技术研发应用。
公司控股子公司恒丰特导产品主要应用于AI服务器、数据中心、军工、航空航天、高速通信、消费电子及医疗器械等领域。恒丰特导的终端用户有国内外知名数据中心、AI消费电子产品、各大研究院所等;公司投资参股的上海超导,作为一家以新材料等学科为基础、利用镀膜技术,从事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研发、应用及销售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国际上能够批量年产并销售千公里以上高温超导带材的生产商,凭借先进的技术研发能力、出色的产品线及优异的市场表现,已经成为高温超导领域的重要企业。目前,上海超导的一期扩产计划已顺利实施,产能逐步释放,预计将于2024年底全面达产。
2、行业情况
电磁线,是电机、变压器、家电、汽车、电子、通讯、交通、电网及航天航空等领域的基础材料,是用于绕制各种电磁装置的线圈。我国作为世界电磁线生产、销售、使用第一大国和出口基地,形成了显著的区域化产业聚集特征。
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推动下,电磁线生产技术向着高导电性、高绝缘强度和耐高温方向发展,新材料的应用和生产工艺的优化,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也使得电磁线更加专注于满足特种材料和定制化的需求,一方面,随着电动汽车、风力发电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对电磁线的特殊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智能生产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正推动着电磁线生产过程的数字化转型,从而实现精准制造和质量控制。此外,环保意识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已成为推动电磁线行业技术升级的重要动力。
特种导体是在普通导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具有独特性能和特殊结构的产品。相对于量大面广的中低端普通导体产品,特种导体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或新设计,具有技术含量高、适用条件严格、附加值高等特点,最初主要应用于军事工业领域。随着现代社会向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算力服务器、数据中心、航空航天、通信、医疗、消费电子等领域对应用材料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特种导体也由早期的军工用途,迅速拓展到上述领域。特种导体市场逐渐向更细的专业化方向发展,相应的研究和开发也随着下游产品的快速增长和更新迭代得到了迅猛发展。特种导体中的代表产品近年来保持市场规模增长,根据QYResearch数据,全球镀银导体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9.8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34.69亿元,增长率达到74.80%。特种导体下游应用领域广泛,随着下游产业的不断升级迭代,终端应用产品向集成化、功能化、微型化等方向发展,特种导体应用市场发展提速,有望带动公司产品需求的进一步增长。
3、经营模式
公司年度销售会议将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销售目标及生产计划,同时通过定期的总经理工作会议及经营管理委员会会议,分析和落实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根据公司实时的产能和订单,结合市场的波动变化,对销售、生产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
(1)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订单生产模式。一方面,公司生产部门根据市场的销售计划、销售预测情况和库存(合理库存),制定生产计划,实施生产。另一方面,公司在客户对产品有个性化需求的情况下,根据客户订单,下达生产指令单,实行按单订制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精达智能工厂系统全程跟踪每一线轴的生产情况。
(2)采购模式
公司已建立了一套执行有依据、质量有保障、产需可满足、成本可控制的采购程序。公司严格按照供应链管理制度,以需求部门所列明的要求为基本标杆筛选出合适的供应商,与供应商签署相关协议,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实行供应商分级动态管理模式。公司主要原材料是铜杆、铝锭、绝缘漆及其它辅助材料,为控制和降低采购成本,由集中采购中心对大宗原材料商品进行集中采购,增加议价能力,同时通过自主研发的精达智慧供应链协同管理系统打通上下游企业数据,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供应链体系,对所有供应商进行在线注册、专家认证、统一准入并根据不同的考核维度对供应商进行分析、评价,制定原材料采购内控标准,落实原材料采购质量责任。
(3)销售模式
公司始终坚持品牌销售、大客户销售和传统营销相结合的模式和理念。一方面,对终端客户实行直销,以订单模式覆盖大客户需求,批量生产,作为销售主渠道,稳定长期客户的产品供给。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把握电商行业的勃兴发展,充分利用精达电商平台积极开拓线上销售新模式,为中小客户提供小批量、多频率的零星服务,创新经营销售渠道,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渠道以丰富销售路径,扩大销售范围,发挥销售资源协同效应。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在董事会正确领导下,公司始终秉持以战略为导向,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着眼于全球化发展布局,不断丰富公司产品类型,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打造公司成为全球电磁线行业领军企业。
报告期内全公司产品生产和销售总量分别为168,776吨和167,660吨,同比增加12.48%、11.51%。其中:特种电磁线产品产量134,705吨、销量133,379吨,分别比去年增加15.10%、14.12%。2024年上半年公司完成销售收入103.74亿元,利润总额3.63亿元。
1、坚守核心业务,构建公司发展新动能
公司始终坚守“两极拉伸”的发展战略,持续壮大电磁线产业规模,一方面紧跟高端产品的发展趋势,向高精尖领域进军,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社会形象;另一方面,公司在不断巩固电磁线领域领先地位的基础上,积极实施产品多元化战略,深入探索新兴产业,拓展新领域,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现有产能,实现精深加工,并在高纯合金母材研发、“超微细”贵金属丝线材工艺技术上寻求新的突破,同时涉足高温超导材料领域的研发,力争打通原材料供应链,延伸产业链至下游高附加值产品领域,以实现均衡、持续、和谐且健康的发展,为利润增长注入新动力。
2、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激发公司创新活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公司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为了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工作,通过系列的员工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和技术创新热情,同时,建立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对于取得显著技术创新成果的员工给予奖励和表彰。此外,公司还建立并完善了专利管理数据平台,该平台对各子公司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进行统一收集与审核,确保专利与公司战略需求和市场定位相契合,该平台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共14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累计拥有专利347项(其中发明专利130项);公司主导或参与编制的标准共2项,累计主导或参与编制的标准共79项,已发布的67项,其中:国家标准26项,行业标准36项,团体标准5项。
3、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成果显著
公司依托于现有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平台,以电磁线研究院为主要培育阵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公司研发团队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研发工作,致力于完善、拓展产品目录,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公司凭借自主开发的ERP及MES系统,结合产品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要点,以及新型激光视觉检测系统,实现了产品质量的自动判定及生产线的随时数字化。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为产品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公司也充分发挥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优势,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共建技术研究校企合作平台,搭建深度合作的创新研究平台,公司控股子公司恒丰特导与高校合作研发的“高性能铜及贵金属丝线材关键制备加工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经过多年协同攻关,突破了高性能铜基丝线材制备加工核心技术瓶颈,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制备加工技术,成功应用于铜及贵金属丝线材等系列产品,项目推动了我国铜及贵金属丝线材制造水平迈向“超微细”先进水平。
4、积极运用资本市场力量,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公司始终秉持稳健经营、规范运作的原则,积极借力资本市场,助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定,持续推进公司资本合规运行及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多项治理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并依托资本市场持续推进可转换公司债券公开发行事务,公司各部门按照既定计划,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确保了可转债底稿材料收集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完整性。
5、持续优化公司经营架构,巩固产品市场战略布局
公司始终致力于优化内部生产经营结构,以更高效的方式服务于市场。公司依据主要子公司的专业生产经营业务,形成了以铜基电磁线事业部、铝基电磁线事业部和特种导体事业部为核心的三大事业部,实现了内部生产经营板块的高效划分。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三大事业部的高效运营和协同作战,实现了对核心区域市场及周边市场的高覆盖,进一步巩固了公司产品市场战略布局优势,推动了公司持续稳健发展。
6、全面推行人才发展新战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推行实施“引进与培养”双轨人才发展战略,以加速人才结构优化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一方面对外引进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特别是在新能源、高端制造和研发领域,以此填补关键职位空缺;另一方面,公司高度重视内部员工成长,通过电线电缆制造工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和“优才”培养计划结合定期绩效评估体系确保培训计划满足发展需求,从内部推动公司业务成长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三、风险因素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产品核心原材料包括铜、铝及绝缘漆等有色金属和化工产品,其价格受全球经济形势、市场需求、货币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波动较大。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影响电磁线产品的成本,进而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产生影响。为应对此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原材料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深化与稳定供应商的战略合作,通过实时跟踪和分析原材料价格走势,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并加强成本控制,以有效地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给公司生产运营带来的风险。
2、技术更新换代风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磁线行业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产品技术的领先性和竞争力。为此,公司将优化生产经营管理,加快业务结构转型升级、重点开发高端产品领域,提升产品竞争市场,同时,公司将加大技术研发创新和营销创新的投入力度,拓宽产品销售领域,积极挖掘发展新机遇,从内到外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
3、行业发展竞争风险:电磁线行业作为发展较为成熟的行业,内部生产企业较多,竞争尤为激烈。随着市场的不断演变,质量低劣、不具有规模效应以及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逐渐被行业淘汰。为此,公司将致力于巩固自身的行业龙头地位,通过规模生产实现成本降低和效益提升,同时,随着市场需求及时优化产品结构、转化升级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4、节能环保风险:在资源和环境矛盾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对企业实现绿色环保发展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双碳”等目标的提出,在企业内部环境中,需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生产环节等方面的规范性和环保性。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公司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通过不断改善生产工艺、升级生产设备以及优化改造厂房等措施,努力实现达标排放,降低生产经营对环境的影响,并致力于打造国家级绿色工厂。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行业规模与战略布局优势
公司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特种电磁线制造企业,年产量已超过30万吨。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产品系列多,品种全,规格齐,应用领域广泛,覆盖面广,公司在稳步发展传统主业的同时大力推进智能制造,积极实施两极拉伸战略,调整公司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抢占新材料、新能源、5G通讯、军工、航天航空等新兴产业的市场份额,在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支持下,利用自身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生产销售布局,扩大新能源汽车、光伏、风力、核能发电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2、品牌影响力及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品牌发展战略,重视品牌建设与维护,不断通过品质、诚信和卓越的服务来塑造品牌形象,建立了完善的品牌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粘性。经过多年的品牌积累,公司已拥有卓越的品牌优势和市场龙头地位,深得广大客户的信赖和好评,同时公司积极参与、承办行业年度大会及国内外展会,推广公司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精达牌系列电磁线不仅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免检产品”。
此外,公司还连续多年荣获“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安徽省民营企业营收百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安徽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皖美品牌示范企业”等称号,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表现出色,入选“2023年度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20强企业”,在行业内拥有良好的声誉和品牌优势。
公司凭借卓越的技术研发能力、优异的产品质量、丰富的项目经验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与行业内众多优质客户如T公司、通用汽车、联合电子、方正电机、日本电装等知名企业之间建立了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品牌与客户资源优势已成为公司重要无形资产之一。
3、产品质量与技术创新优势
质量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专注实业、走向高端是公司发展的品牌特色和坚定信念,公司坚持以品质塑造品牌,建立了全面高效的质保体系,在研发、生产、采购、售后服务等环节有严格的管控标准。公司产品不仅符合国家行业标准,还先后通过了ISO、IATF、UL等国外系列认证。
公司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工艺改进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以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手段,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依托精达电磁线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高压平台用绝缘材料开发、漆包扁线专用铜杆自制替代进口、超导材料、合金材料等研发项目,同时,公司积极与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数智化制造优势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需求变化升级,对公司的运营、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公司通过自研快速敏捷开发平台,采用微服务后台,前后端分离前端架构,快速实时改进更新,并采取一套总数据多端并联运行,网页端、MES应用客户端、移动平板APP,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景进行了功能划分和部署,实现了智能化、一体化、数字化管理以及电磁线产品研发设计、技术工艺、生产制造、检测和物流等过程装备智能化和管理精细化,构建了真正融合智能制造理念的“智造”平台。
5、管理体系优势
公司作为专注于电磁线行业发展的资深企业,经过30年的发展和积累,已成为国内行业的龙头和标杆企业。公司管理团队在精细化管理上持续加强和完善“成本控制、经营管理、产品质量”等工作,通过经营管理委员会,铜基、铝基以及特种导体三大事业部,进一步提升企业运营管理的效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环境的变化,公司每年组织管理团队进行集中培训,传导最新的市场趋势和行业动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升管理能力和领导力,从而更好地引领企业实现持续稳健发展。
6、人才队伍建设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并积极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工作,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公司已建立了不同岗位的多层次培训体系,采用内外部相结合方式,依据不同岗位的技能要求、安全、健康、生产和劳动保护等具体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和内容确保培训效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通过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的建设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公司团队,并为其制定个人成长和企业需求相结合的职业通道,以促进员工职业和技能的提升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发展的共赢局面。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