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中航产融作为航空工业集团所属产业投资与综合金融平台,服务于航空工业集团、外部实体经济及广大客户,由于公司作为控股型公司的特征,公司所处行业众多,涉及包括融资租赁、信托、证券、财务公司、期货、产业投资及保险经纪等行业。 (一)2024年上半年,对于其中重点行业的发展情况概述如下: 1、融资租赁行业 2024年以来,融资租赁行业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引导下,积极回归租赁业务本源,突出“融资+融物”特色,在飞机、船舶等传统业务领域及绿色、交通等新兴领域不断突破创新。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围绕实施设...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中航产融作为航空工业集团所属产业投资与综合金融平台,服务于航空工业集团、外部实体经济及广大客户,由于公司作为控股型公司的特征,公司所处行业众多,涉及包括融资租赁、信托、证券、财务公司、期货、产业投资及保险经纪等行业。
(一)2024年上半年,对于其中重点行业的发展情况概述如下:
1、融资租赁行业
2024年以来,融资租赁行业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引导下,积极回归租赁业务本源,突出“融资+融物”特色,在飞机、船舶等传统业务领域及绿色、交通等新兴领域不断突破创新。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围绕实施设备更新行动提出了四项重点任务,万亿设备更新行动正式启动。多地陆续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方案,其中天津、上海、广东、浙江、江苏、重庆、山东、湖南、湖北、安徽等地政策均提及融资租赁,融资租赁将迎来设备更新的一波政策红利。同时,融资租赁行业仍面临多项挑战,行业同质化竞争、资产荒、风险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仍普遍存在,融资租赁业需要紧跟形势变化,寻找差异化业务优势。预计2024年全年,各家融资租赁公司将会更加注重发展新领域业务,结合金融工具优势,继续为主业及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金融支持。区域布局上,依托自贸区、地域优势,东部地区仍将是融资租赁业的主战场,以天津、广东、上海为代表的主要集聚区,将依托当地资源禀赋,进一步发展特色租赁业务、创新租赁模式,为服务实体经济发挥更大作用。
2、信托行业
近几年来,信托行业持续深化转型,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下,信托行业延续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截至2023年底,信托资产规模为23.92万亿元,已经连续7个季度保持正增长。在规模保持增长的同时,信托资金投向结构优化,资管新规实施以来,信托公司根据“业务三分类”的通知要求,大力发展标品信托,培育金融市场投资能力,投向证券市场、金融机构的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上半年,在宏观经济企稳向好的同时,经济发展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挑战,房地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以及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的潜在风险仍有待深入化解和处置。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行业调整的压力,信托公司在业务上进行积极变革,遵循信托业务三分类要求,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积极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战略要求,结合自身禀赋确定战略发展方向和转型重点,行业整体在转型和调整中持续前行,信托公司虽业绩分化明显,表现各一,但总体朝着规范化、专业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3、证券行业
2024年上半年,资本市场交投活跃度回落,同时受到发行端政策影响,股权融资放缓,这使得证券行业经纪和投行业务承压,自营业务表现成为决定盈亏的关键因素,受股市波动等因素影响,行业整体表现低迷。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方面,提出了多项前瞻性、系统性的金融改革举措。资本市场承载着金融强国使命,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作为连接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纽带,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大有可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也将给证券行业带来更大业务机遇,但同业间竞争也将愈加激烈,政策的引领和市场竞争将共同推动证券行业供给侧改革和多维度转型,预计未来证券行业并购将增多,分化加剧。
4、产业投资行业
2024年以来,受宏观经济缓慢企稳、资本市场疲弱以及上市政策的收紧等因素影响,股权投资行业发展趋缓。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4年6月末,备案登记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数量12335家,较去年底减少637家,存续基金管理规模14.24万亿元,较去年底小幅下滑。今年上半年,监管层分别就私募股权市场生态发展、IPO减持等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如新“国九条”鼓励“长钱长投”、“应退尽退”,《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减持限制,《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优化“募投管退”全链条等,都将进一步引导股权投资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尤其是促进创业投资行业快速发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培育一流投资机构”,产业投资业将极大受益于国内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需求,产业投资作为重要的直接融资方式之一,将成为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的重要推动力量,预见产业投资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二)主营业务情况
中航产融经营范围为“实业投资;股权投资;投资咨询”。公司主业范围为综合金融服务、产业投资。公司主要通过下属中航租赁、中航信托、中航证券、中航财务、中航期货、产业投资公司、中航资本国际、鲸禧保险经纪等控股子公司,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信托业务、证券业务、财务公司业务、期货业务、产业投资业务、国际业务及保险经纪业务等。
(1)租赁公司业务
中航产融下属子公司中航租赁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中航租赁是经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批准的国内首批内资融资租赁企业,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中央企业投资、拥有航空工业背景的专业融资租赁公司。
(2)信托公司业务
中航产融下属子公司中航信托经营信托业务。中航信托是经原中国银保监会批准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经中国商务部核准的外商投资机构,主要基于受托人定位,使用多元化的金融工具,通过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等方式,对信托资产进行受托管理。
(3)证券公司业务
中航产融下属子公司中航证券经营证券业务。中航证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公司,主要经营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基金代销、融资融券业务等。
(4)财务公司业务
中航产融下属子公司中航财务经营财务公司业务。中航财务是经原中国银保监会批准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通过为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及多元化金融服务,加强航空工业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中航财务主要经营吸收存款、信贷业务、票据业务、金融同业业务以及投资业务。
(5)期货公司业务
中航产融下属子公司中航期货经营期货业务。中航期货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期货公司,拥有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国内全部期货交易所席位,在上海、武汉、深圳、汕头等地设立营业部,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期货服务。
(6)产业投资公司业务
中航产融于2012年、2013年先后设立中航新兴投资和中航航空投资,构建新兴产业投资和航空产业投资两大投资平台,投资于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和航空产业领域。2019年以来,公司进行战略优化升级,实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增资、理顺管理关系、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等方式,持续加强公司产业投资业务的发展,提升产业投资领域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2019年12月,中航新兴投资更名为中航资本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并于2021年9月更名为中航产业投资有限公司。2022年以来,中航航空投资进行实体化运营,持续聚焦航空产业投资。
(7)国际业务
中航产融下属子公司中航资本国际的前身是中航工业投资(香港)有限公司(AVIC Capital(Hong Kong)),成立于2011年3月,注册地在香港,中航资本国际主要从事股权投资、投资咨询等业务。
(8)保险经纪业务
上海鲸禧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是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人民币,现总部设在上海,持有《经营保险经纪业务许可证》,且已获得互联网保险销售资质,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分局监管。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增多,动能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改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质效向好的特征。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
基于当前形势与任务,中航产融认真落实航空工业集团2024年工作会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兴装强军”为首责、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为底线,全面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同步推进风险防范化解和高质量发展转型两大核心任务。
三、风险因素
中航产融是以租赁、信托、证券、期货、股权基金和财务公司业务为主的多元化金融平台,在日常的公司业务运营中承担了一定的金融业务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合规风险、经营效益风险和声誉风险等。
1.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或借款人未能履行合同义务,导致公司遭受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可能来自于贷款、债券投资、租赁等投融资业务,是金融业务中最常见的风险类型。
2.市场风险。是指公司在开展业务过程中,由于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如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商品价格等)导致的潜在损失风险。这种风险是金融业务中最常见的风险类型之一,对公司的资产和盈利能力有直接影响。例如,市场利率波动通常影响固定收益资产的价格;汇率的波动可能影响跨国金融业务的成本和收益以及外币资产的价值;股票市场的波动可能导致金融机构持有的股票投资价值变动。
3.流动性风险。主要包含投资层面的流动性风险和财务层面的流动性风险,其中,投资层面的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难以以合理价格迅速买卖金融产品的风险;财务层面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公司无法以合理的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满足其短期债务、支付义务或日常运营资金需求的风险。
4.法律合规风险。是指公司及金融子企业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因未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准则、内部规章制度等而可能遭受的法律后果和经济损失。这些风险可能来自于监管处罚、法律诉讼、合同缺陷等。
5.经营效益风险。是指公司及所属金融子企业主要涉及的业务活动可能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从而导致公司盈利能力下降、资产质量不佳、资本充足率降低等问题。经营风险产生的来源呈多元化特征,包括国家宏观经济增长放缓、行业监管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公司战略未能适应市场变化、金融业务风险加剧、公司运营成本大幅增加等多种因素。
6.声誉风险。是指由于诉讼案件、监管机构处罚、信用评级下调、市场传言等因素,导致利益相关方、社会公众、媒体等对公司形成负面评价,从而可能损害公司品牌价值,不利于正常经营,甚至影响到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风险。
近年来,公司发挥产融结合优势,推动公司业务持续稳健发展,同时通过不断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完善风险防范管理机制、持续加强风险预警监测、推动风险项目处置化解等多种途径,不断加大金融业务风险管控力度。但是公司股票价格取决于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国家货币政策、行业景气度、公司基本面和投资者心理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未来变化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作为上市公司,特提醒投资者注意股市风险,谨慎投资。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十四五”以来,公司不断完善优化战略布局、加强核心能力建设,公司在多个业务领域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从整体上看,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以下五个方面:
1、深度的产业金融服务能力。公司作为具有产业背景的综合金融与产业投资平台,深入产业链供应链场景,研究产业发展规律,了解产业金融需求,逐步建立覆盖企业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退出期等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体系化、多层次的产业投资布局,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制定贴身产业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发挥多金融牌照优势提供适配且精准的多样化金融服务。公司以服务航空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及实体经济为己任,依托航空工业集团在航空产业链核心地位优势,围绕航空产业、战新产业打造特色投资品牌,长期以来在服务航空科技创新、兴装强军、民机产业、现代产业建设、绿色发展、改革发展等方面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努力改善提升服务水平,形成可复制的模式,逐步拓展到其他军工央企、产业集团,汇聚社会资源,不断扩大产融结合的深度与广度,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健壮,实现金融与产业协调共进。
2、专业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公司拥有包括租赁、信托、证券、财务公司、期货、基金等业务在内的多元金融工具,能够为广大客户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以服务产业客户及广大客户需求为导向,利用综合金融工具手段,提供融资租赁、产业信托、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融资贷款、期货经纪、供应链金融等系列金融服务,推动综合金融业务围绕重点需求开展业务布局、配置资源,突出产业金融特征。积极推进协同发展,建立健全体系化服务及战略客户管理专门部门,组建全国七大战略协同区域中心,由总部牵头梳理产品手册、服务包,构建柔性服务团队,组织相关单位开展内外部交流,协同开拓客户,建立完善协同机制,形成良好的内部合作生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通过融融结合以及与第三方金融机构开放合作,构建专业、体系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3、雄厚的产业背景及领先的产业研究能力。公司依托航空工业集团雄厚的产业背景,了解产业发展需求,更容易获得集团资本、资源及政策等支持,在航空产业投资、国企改革发展、投资银行和资本市场服务等领域具有先天优势,分享航空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发展红利。在产业研究方面,公司整合中航证券、中航信托等研究力量,设立了中航产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利用外部领先研究机构研究力量,加强产业研究能力提升尤其注重军工领域的研究能力建设,构建“科技-产业-金融”研究体系,完善研究谱系,建设数字化研究平台,赋能商机发现和风险防化,提升中航产融投研引领能力,形成对军工产业等领域的深刻洞察,同时在绿色金融、ESG研究与业务创新开拓方面形成一定品牌优势,以产业研究引导赋能业务,为业务发展提供智囊助力,促进产业金融业务快速发展。
4、敏捷的组织适应能力。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和战略发展需要设立或调整部门或子公司,推动平台建设工作落地。中航航空投资实现实体化运营,进一步巩固提升航空产业投资平台功能和价值。在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权实现统一的基础上推动理顺产权关系。按照不同行业监管政策及要求,推动相关单位内部组织结构适当调整,建立与发展需要适应的配套激励管理机制,推动公司战略落地。
5、资本渠道优势和融资能力。公司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平台及资本市场工具,结合业务拓展创新需求,优化资金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率,充分运用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以及其他融资工具,形成分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模式,保障公司整体资金需求,提升资本配置效率,提高融资能力、优化融资结构,有效降低资金成本。
收起▲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中航产融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决完成党中央、航空工业集团党组各项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速推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奋力推进产业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服务航空主业,加大对科技创新、装备研制、民机产业的服务力度 一是服务科技方面,创新“投早投小”模式,加快推进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多元化科技创新服务持续完善,加紧推进设立航空工业科技创新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服务航空科技创新;二是服务兴装强军持续深入,不断提高对装备研制的服务能力;三是促进民机销售项目落地,服务民机相关企...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中航产融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决完成党中央、航空工业集团党组各项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速推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奋力推进产业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服务航空主业,加大对科技创新、装备研制、民机产业的服务力度
一是服务科技方面,创新“投早投小”模式,加快推进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多元化科技创新服务持续完善,加紧推进设立航空工业科技创新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服务航空科技创新;二是服务兴装强军持续深入,不断提高对装备研制的服务能力;三是促进民机销售项目落地,服务民机相关企业改革发展深入推进。
(二)加快能力提升成效显现
一是筹融资管理能力持续强化。高效完成公司债、中期票据、超短融注册发行。二是产融协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组建七大战略协同区域,航空主业协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是数字化转型稳步落地。十大条线数字化系统开发有序推进,推进审计数字化建设,实现内控评价和现场作业全覆盖,完善数据中台建设。
(三)推动治理现代持续夯实
一是董事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独立董事调整补充、董事会秘书聘任等工作,修订完善董事会战略委员会议事规则。二是ESG实践再创佳绩。将ESG理念纳入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对标国内外标准,连续第三年披露年度ESG专项报告,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3年上市公司ESG最佳实践案例”,荣获“中国上市公司ESG百强”,入选中国证券报“ESG金牛奖央企五十强”。
(四)服务三新一高有力推进
一是航空装备产业链建设专项任务稳步推进。二是绿色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公司全面承接集团公司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会部署要求,积极布局绿色航空、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领域,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促进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深度融合,助力构建具有航空产业发展特色的绿色低碳生态圈。
(五)牢牢守住风险底线与合规红线
风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夯实。夯实三道防线各项责任,促进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协同发力不断走深走实。加强风险源头管控,严格实行分级分类授权管理机制,严防增量风险。合规管理嵌入业务流程。持续优化合规管理体系,切实提升合规管理体系严密性与有效性。
(六)强化党的建设走深走实
2023年,公司党委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以“三抓三促”模式宣贯新时代航空工业高质量党建工程“1122”工作体系,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坚决纠治“重经济轻政治、重业务轻党建”问题,树立“大抓党建、抓大党建”的鲜明导向。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着力推动成果转化。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中航产融作为航空工业集团的产业投资和金融服务平台,服务于航空工业集团、外部实体经济及广大客户,由于公司作为控股型公司的特征,所处行业众多,涉及包括融资租赁、信托、证券、财务公司、期货、产业投资及保险经纪等行业。对于其中重点行业的发展情况概述如下:
1、融资租赁行业
2023年,融资租赁行业稳步发展,受部分市场主体退出影响,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以及融资租赁合同余额持续下降。根据中国租赁联盟等数据,截至2023年9月末,全国融资租赁企业9170家,较2022年底减少670家;业务总量上,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57560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940亿元。在整体业务保持稳定的同时,融资租赁企业积极开拓特色化、差异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一是持续深耕绿色租赁、科技租赁、数字租赁、普惠租赁等特色化租赁业务,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注入租赁活水;二是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航空、航运、工程机械租赁业务,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三是积极探索运用金融科技力量强化客户拓展、风险防范、资产管理等领域,全面提升专业化能力。监管方面,行业监管政策主要围绕回归租赁本源及服务实体经济两条主线。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下发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引导金融租赁公司回归“融资+融物”的经营模式,虽暂未有针对融资租赁公司下发相应的正式监管文件,但要求融资租赁行业进一步回归本源方向明确。各地方金融管理机构陆续出台地方性政策,鼓励融资租赁公司把更多资源用于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产业等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进一步推动国内融资租赁企业实现战略业务转型及高质量发展。
2、信托行业
2023年,信托行业持续深化转型。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截至2023年三季末,信托资产为22.64万亿元,同比增加7.45%,延续2022年以来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从业务结构来看,融资类信托规模占比降至14.34%,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占比持续保持在1/3以上,信托行业向轻资本运营、重受托服务的经营模式转型取得一定成效。但从业绩来看,前三季度信托业务收入387.38亿元,同比下降29.3%,占信托公司总收入比重降至59.48%,信托主营业务的收入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恢复提升,信托公司业务转型能够支撑盈利水平稳健增长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收费模式还须持续探索创新。在我国经济动能转换、金融改革深化的背景下,信托行业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业务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挑战,行业仍处于转型“阵痛期”。2023年3月,原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进一步厘清了信托业务的边界与服务内涵,强调信托受托人定位,为整个信托行业的转型明确了方向。2023年11月,《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发布实施,信托业务新分类为信托公司展业划定了统一标准,在差异化监管的规范下,信托公司应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守正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实现在新时期背景下的战略业务转型。
3、证券行业
2023年,A股市场受到国内外双重压力,整体震荡下行,债市方面,2023年利率债继续维持窄幅波动格局,呈现“N”型走势,信用债全年表现偏强。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最近披露行业整体数据,2023年145家证券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059.02亿元,同比上涨2.8%,实现净利润1,378.33亿元,同比下降3.1%。
从政策端看,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2023年下半年以来利好政策频出,尤其是7月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释放出高层对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视,提振了市场情绪。随后,证监会陆续发布了活跃资本市场的一揽子政策,从融资端、交易端、投资端、机构端等多方面对资本市场进行改革,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政策逐步落地。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提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等具体要求,加快证券行业供给侧改革步伐。11月3日,证监会表示“将支持头部证券公司通过业务创新、集团化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打造一流的投资银行,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的重要作用;引导中小机构结合股东背景、区域优势等资源禀赋和专业能力做精做细,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头部机构和中小机构的不同定位。此外,在集约经营、扶优限劣的监管目标下,证监会修订了《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支持优质券商拓展资本空间,做优做强。未来头部券商在资本约束、业务功能等维度具有更明显的政策红利,中小券商的竞争压力更大,券商分化趋势可能出现加速。
4、产业投资行业
2023年,受宏观经济缓慢企稳以及资本市场疲弱等因素影响,股权投资行业整体发展节奏趋缓。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3年三季末,备案登记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数量12972家,呈下降趋势,基金数量53732只,规模14.29万亿元,总体保持稳定。从募资和投资端看,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新募集基金规模超13500亿元,投资金额超5000亿元,分别同比下降了20.2%、31.8%。行业整体放缓的同时,结构发生变化,政府机构、产业资本成为基金主要出资方,头部机构、国资背景机构和产业机构成为最活跃的投资主体,资金投向聚焦于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很好的体现了产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功能。2023年7月,国务院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明确私募投资基金适用范围,将私募投资基金业务活动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进行监管,鼓励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科技创新等功能作用,并对创业投资基金作出特别规定,明确对创业投资基金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其投资成长性、创新性创业企业,鼓励长期资金投资于创业投资基金。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培育一流投资机构”,产业投资将极大受益于国内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资本市场改革也进一步畅通产业投资的退出渠道,产业投资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中航产融经营范围为“实业投资;股权投资;投资咨询”。公司主业范围为综合金融服务、产业投资。公司主要通过下属中航租赁、中航信托、中航证券、中航财务、中航期货、产业投资公司、中航资本国际、鲸禧保险经纪等控股子公司,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信托业务、证券业务、财务公司业务、期货业务、产业投资业务、国际业务及保险经纪业务等。
(1)租赁公司业务
中航产融下属子公司中航租赁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中航租赁是经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批准的国内首批内资融资租赁企业,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中央企业投资、拥有航空工业背景的专业融资租赁公司。
(2)信托公司业务
中航产融下属子公司中航信托经营信托业务。中航信托是经原中国银保监会批准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经中国商务部核准的外商投资机构,主要基于受托人定位,使用多元化的金融工具,通过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等方式,对信托资产进行受托管理。
(3)证券公司业务
中航产融下属子公司中航证券经营证券业务。中航证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公司,主要经营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基金代销、融资融券业务等。
(4)财务公司业务
中航产融下属子公司中航财务经营财务公司业务。中航财务是经原中国银保监会批准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通过为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及多元化金融服务,加强航空工业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中航财务主要经营吸收存款、信贷业务、票据业务、金融同业业务以及投资业务。
(5)期货公司业务
中航产融下属子公司中航期货经营期货业务。中航期货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期货公司,拥有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国内全部期货交易所席位,在上海、武汉、深圳、汕头等地设立营业部,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期货服务。
(6)产业投资公司业务
中航产融于2012年、2013年先后设立中航新兴投资和中航航空投资,构建新兴产业投资和航空产业投资两大投资平台,投资于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和航空产业领域。2019年以来,公司进行战略优化升级,实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增资、理顺管理关系、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等方式,持续加强公司产业投资业务的发展,提升产业投资领域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2019年12月,中航新兴投资更名为中航资本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并于2021年9月更名为中航产业投资有限公司。2022年以来,中航航空投资进行实体化运营,持续聚焦航空产业投资。
(7)国际业务
中航产融下属子公司中航资本国际的前身是中航工业投资(香港)有限公司(AVICCapita(HongKong)),成立于2011年3月,注册地在香港,中航资本国际主要从事股权投资、投资咨询等业务。
(8)保险经纪业务
上海鲸禧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是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人民币,现总部设在上海,持有《经营保险经纪业务许可证》,且已获得互联网保险销售资质,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分局监管。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2023年以来,公司不断完善优化战略布局、加强核心能力建设,公司在多个业务领域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从整体上看,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以下五个方面:
1、深度的产业金融服务能力。公司作为具有产业背景的综合金融与产业投资平台,深入产业链供应链场景,研究产业发展规律,了解产业金融需求,逐步建立覆盖企业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退出期等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体系化、多层次的产业投资布局,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制定贴身产业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发挥多金融牌照优势提供适配且精准的多样化金融服务。公司以服务航空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及实体经济为己任,依托航空工业集团在航空产业链核心地位优势,围绕航空产业、战新产业打造特色投资品牌,长期以来在服务航空科技创新、兴装强军、民机产业、现代产业建设、绿色发展、改革发展等方面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努力改善提升服务水平,形成可复制的模式,逐步拓展到其他军工央企、产业集团,汇聚社会资源,不断扩大产融结合的深度与广度,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健壮,实现金融与产业协调共进。
2、专业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公司拥有包括信托、租赁、财务公司、证券、期货、基金等业务在内的多元金融工具,能够为广大客户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以服务产业客户及广大客户需求为导向,利用综合金融工具手段,提供融资租赁、产业信托、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融资贷款、期货经纪、供应链金融等系列金融服务,推动综合金融业务围绕重点需求开展业务布局、配置资源,突出产业金融特征。积极推进协同发展,建立健全体系化服务及战略客户管理专门部门,组建全国七大战略协同区域中心,由总部牵头梳理产品手册、服务包,构建柔性服务团队,组织相关单位开展内外部交流,协同开拓客户,建立完善协同机制,形成良好的内部合作生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通过融融结合以及与第三方金融机构开放合作,构建专业、体系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3、雄厚的产业背景及领先的产业研究能力。公司依托航空工业集团雄厚的产业背景,了解产业发展需求,更容易获得集团资本、资源及政策等支持,在航空产业投资、国企改革发展、投资银行和资本市场服务等领域具有先天优势,分享航空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发展红利。在产业研究方面,公司整合中航证券、中航信托等研究力量,设立了中航产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利用外部领先研究机构研究力量,加强产业研究能力提升尤其注重军工领域的研究能力建设,构建“科技-产业-金融”研究体系,完善研究谱系,建设数字化研究平台,赋能商机发现和风险防化,提升中航产融投研引领能力,形成对军工产业等领域的深刻洞察,同时在绿色金融、ESG研究与业务创新开拓方面形成一定品牌优势,以产业研究引导赋能业务,为业务发展提供智囊助力,促进产业金融业务快速发展。
4、敏捷的组织适应能力。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和战略发展需要设立或调整部门或子公司,推动平台建设工作落地。中航航空投资实现实体化运营,进一步巩固提升航空产业投资平台功能和价值。在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权实现统一的基础上推动理顺产权关系。按照不同行业监管政策及要求,推动相关单位内部组织结构适当调整,建立与发展需要适应的配套激励管理机制,推动公司战略落地。
5、资本渠道优势和融资能力。公司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平台及资本市场工具,结合业务拓展创新需求,优化资金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率,充分运用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以及其他融资工具,形成分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模式,保障公司整体资金需求,提升资本配置效率,提高融资能力、优化融资结构,有效降低资金成本。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3年,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影响,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速推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9.39亿元,利润总额21.65亿元。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预计2024年,海外经济总体放缓概率较大,通胀水平进一步走弱,美联储政策由紧到松平缓过渡,外部流动性对国内经济和资产价格形成边际利好,但地缘政治冲突、重要大国选举等预计将给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带来波动。国内内需不足问题依然突出,稳增长压力依然较大,政策推动消费与房地产的修复是2024年重要看点,预计二者方向上均较2023年有改善,但幅度上难有过高预期,这决定了总体经济弱复苏的格局。财政增支配合货币宽松的组合有望继续为经济提供向上修复的动力,新型工业化、数字经济、战新产业等领域是政策重点支持领域,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仍是2024年国家经济金融领域的重点工作,预计对各金融行业的强监管仍将持续。受益于宽松的货币环境,金融行业整体上在资金端仍将保持宽松状态,但经济弱复苏格局给资产端带来压力,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是亮点也是增长点,但不足以抵消传统业务的下滑,金融子行业在资产端会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预计整体规模保持稳定,转型发展、结构优化将是发展主线,行业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中小机构需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寻求特色化发展之路。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23年,中航产融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等战略部署,坚守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的本源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分析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按照集团统一部署,优化完善公司发展战略,修订完善“1224”发展战略,即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公司发展的引领,确立了“航空为根,产融共进”的使命,以及“立足航空,服务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成为一流的产业金融集成服务商”的战略定位,明确产业投资和综合金融两大业务方向,做优做强航空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和金融协同服务两大业务平台,聚力推进服务航空主业、实施战略转型、推进风险防控、强化能力提升等四大核心任务,努力实现中航产融高质量发展。
“1”指的是坚持一个引领定位:要时刻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党对中航产融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中航产融“产业金融”的本质属性和定位。
“2”指的是确定两大业务方向:包括产业投资、综合金融两大业务方向。“产业投资”是为航空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核心产业提供覆盖产业发展各阶段、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业投资服务,打造航空特色产业投资品牌。“综合金融”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融资租赁、产业信托、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融资贷款、期货经纪、供应链金融等系列金融服务。
“2”指的是构建两大业务平台:包括航空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金融协同服务两大业务平台,与两大业务方向相互呼应。一是做大做强航空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平台:依托中航融富、航空投资、中航创新资本、航证科创、惠华基金等产业投资主体,开展航空产业链及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与服务;二是做优做强金融协同服务平台:在租赁、信托、证券等持牌金融子公司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业务布局,增强发展动力。深入推进金融业务优化调整,明确各细分金融业务发展定位,推动重点所属单位战略转型。
“4”指的是聚焦四大核心任务:包括聚焦服务主业、实施战略转型、推进风险防控、强化能力提升四大核心任务。
在聚焦服务主业方面,深度融入航空产业链,以集团需求为导向配置金融供给,加大多元资金投入,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资金链,创新产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模式,打造为服务航空科技创新孵化器、战新产业发展加速器、绿色产业发展助推器。
在实施战略转型方面,坚持有进有退,推动产业结构布局调整转型内容,继续深入实施数字化、轻资本化、体系化服务等战略转型,对中航租赁、中航信托、中航证券等重点所属单位转型提出要求,推动重点所属单位加快实施战略业务转型。
在推进风险防控方面,牢守底线思维,不断优化风险防控体系,切实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和水平,清存量、遏增量、促转型,加快金融风险处置化解,实施科技赋能,加快推进风控与合规数字化转型,推进业法融合,全面合规以及增强国际化(境外)风险防范与管控能力等要求。
在强化能力提升方面,提出建立体系化管理思维,提升体系化管理能力的目标,中航产融实施总部功能转型,加强对各所属单位金融业务层面科学管控与管理,根据中航产融的战略定位及特征,整体上中航产融重点推动投研引领、改革发展、市值管理、投后管理、业财融合、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七大能力提升。
(三)经营计划
2024年,中航产融积极把握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工作总基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为底线,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提升服务航空首责主责主业、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能力水平,同时大力推进转型发展,努力在新时代航空强国、金融强国建设中贡献价值与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深化产融结合,提升产业金融服务水平。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要求,发挥产业投资和多元金融业务和资源优势,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一方面落实航空工业集团要求,深度融入航空产业链,围绕航空主业需求完善体系化服务、配置金融供给,重点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绿色航空等重点领域,加大多元资金投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构造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升级的新业务模式,为航空核心主业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提供有效金融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各金融子企业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同时积极创新产品与服务,在财富管理、公益慈善等领域提供更多特色金融服务。
二是加快转型发展,提升发展质量。坚持战略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立足服务航空主业和实体经济需要,加快推进转型发展。持续推进产业基金管理平台建设,完善产业基金布局,推进产业投资业务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坚持有进有退,持续推进金融业务优化,盘活存量股权或资产,提升金融资本收益水平。继续推动落实数字化、轻资本化、体系化服务转型,加大科技赋能金融业务力度,提升中航产融整体科技化、数字化水平;优化资本、人力、组织等资源配置和政策倾斜,推动轻资本业务快速发展;建立健全体系化服务组织体系,发挥战略协同区域中心功能,打造形成战略客户服务的多层次组织能力。
三是提升体系化管理能力,实现有效管控与赋能。提升规划引领能力,落实国家、航空工业集团等上级单位决策部署,强化规划与计划、规划与投资、规划与考核等工作衔接,加强规划执行过程管控和资源保障,推动规划落实。提升投研引领能力,加强研究力量建设,整合研究资源,完善研究谱系,聚焦服务集团首责主责主业需求场景,立足业务创新与项目落地开展专题研究,赋能商机发现、风险化解和转型发展。建立健全涵盖重点项目规划、投资计划、项目决策、项目投后评价的投资全链条管理体系,建立完善投资负面清单制度,增强投资对规划实施的资源保障作用。进一步优化战略协同体系及七大区域协同中心建设,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体系化协同服务能力。以问题为导向,查缺补漏,健全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和加强对各类重点金融业务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风险管控措施,完善重大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和报告处置流程,提高风险防范化解的实时化、智能化水平。
四是持续加强经济运行管理。积极研究国家稳增长政策,对影响公司发展的重要政策、重大事件等及时进行分析研判,提高认识、把握政策机遇,合理有序安排各项工作。坚持战略导向,持续推进一体化穿透式考核机制建设,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功能与激励约束作用,引导推动服务航空主业、防范化解风险、战略转型等重点任务落地。持续做好存量风险压降,完善风险责任认定机制及配套激励约束措施,创新风险化解管理机制和方式方法等一系列手段,全力以赴推进风险化解。持续落实国资委和航空工业集团各项投资管理要求,做好投资计划制定及执行、投资项目后评价、投资制度修订完善等工作,进一步提升投资管理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成本管控的深度和广度,加强流动性精细化管理,做好业务资金布局,优化融资结构,力争全年成本费用率有所降低,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和内源融资能力。推动数智计财建设落地,完成境内全级次企业集中核算建设,加快财务数据中台建设,推动数智预算、数智计划、数智共享等调研及建设。维持国内国际信用评级,做好年度跟踪评级工作。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中航产融是以租赁、信托、证券、期货、股权基金和财务公司业务为主的多元化金融平台,在日常的公司业务运营中承担了一定的金融业务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合规风险、经营效益风险和声誉风险等。
1.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或借款人未能履行合同义务,导致公司遭受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可能来自于贷款、债券投资、租赁等投融资业务,是金融业务中最常见的风险类型。
2.市场风险。是指公司在开展业务过程中,由于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如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商品价格等)导致的潜在损失风险。这种风险是金融业务中最常见的风险类型之一,对公司的资产和盈利能力有直接影响。例如,市场利率波动通常影响固定收益资产的价格;汇率的波动可能影响跨国金融业务的成本和收益以及外币资产的价值;股票市场的波动可能导致金融机构持有的股票投资价值变动。
3.流动性风险。主要包含投资层面的流动性风险和财务层面的流动性风险,其中,投资层面的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难以以合理价格迅速买卖金融产品的风险;财务层面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公司无法以合理的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满足其短期债务、支付义务或日常运营资金需求的风险。
4.法律合规风险。是指公司及金融子企业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因未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准则、内部规章制度等而可能遭受的法律后果和经济损失。这些风险可能来自于监管处罚、法律诉讼、合同缺陷等。
5.经营效益风险。是指公司及所属金融子企业主要涉及的业务活动可能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从而导致公司盈利能力下降、资产质量不佳、资本充足率降低等问题。经营风险产生的来源呈多元化特征,包括国家宏观经济增长放缓、行业监管政策发生重大调整、公司战略未能适应市场变化、金融业务风险加剧、公司运营成本大幅增加等多种因素。
6.声誉风险。是指由于诉讼案件、监管机构处罚、信用评级下调、市场传言等因素,导致利益相关方、社会公众、媒体等对公司形成负面评价,从而可能损害公司品牌价值,不利于正常经营,甚至影响到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风险。
近年来,公司发挥产融结合优势,推动公司业务持续稳健发展,同时通过不断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完善风险防范管理机制、持续加强风险预警监测、推动风险项目处置化解等多种途径,不断加大金融业务风险管控力度。但是公司股票价格取决于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国家货币政策、行业景气度、公司基本面和投资者心理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未来变化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作为上市公司,特提醒投资者注意股市风险,谨慎投资。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中航产融作为航空工业集团所属产业投资与综合金融平台,服务于航空工业集团、外部实体经济及广大客户,由于公司作为控股型公司的特征,公司所处行业众多,涉及包括融资租赁、信托、证券、财务公司、期货、产业投资及保险经纪等行业。2023年以来,国家在金融监管领域推出以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为标志等多项举措,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对于其中重点行业的发展情况概述如下: 1、信托行业:2023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要求2023年6月正式实施。根据...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中航产融作为航空工业集团所属产业投资与综合金融平台,服务于航空工业集团、外部实体经济及广大客户,由于公司作为控股型公司的特征,公司所处行业众多,涉及包括融资租赁、信托、证券、财务公司、期货、产业投资及保险经纪等行业。2023年以来,国家在金融监管领域推出以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为标志等多项举措,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对于其中重点行业的发展情况概述如下:
1、信托行业:2023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要求2023年6月正式实施。根据《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共25个业务品种。以信托本源为特征的资产服务信托将逐步成为信托公司的主要业务发展方向,按照服务内容和特点,资产服务信托项下分为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行政管理服务信托、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风险处置服务信托及新型资产服务信托五类19个业务品种。信托公司从事信托业务应当立足受托人定位,遵循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推动信托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官方数据,信托资产规模延续2022年以来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截至2023年1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1.22万亿元,同比增加1.06万亿元,增幅为5.23%,环比增加776.90亿元,增幅0.37%,自2022年2季度以来连续4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企稳势头得到稳固。与2017年末的历史峰值相比,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下降幅度收窄至19.16%。根据监管导向、行业转型发展及服务实体经济要求,信托行业在中短期内将面临经营绩效、战略转型、风险防范等多重发展要求,要更好结合实体经济发展积极转型。资产管理信托依然处于战略培育期,要更好实现专业化、差异化发展,发展路径仍然需要进一步明确,要发挥信托工具功能回归信托本源,提升信托行业资产管理能力和服务优势,进一步强化主动管理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更好规划行业发展和经营,推动信托行业整体持续向好发展。
2、融资租赁行业:2022年,融资租赁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及监管机构号召,在夯实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坚持以物权为抓手,通过加大直接租赁、经营租赁业务比重,积极回归租赁“融物”本源,持续推进行业高质量转型。在监管政策方面,2021年12月央行发布《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拟对于融资租赁企业异地经营展业进行限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银保监会强化对于融资租赁及金融租赁公司的合规性要求。2022年以来,我国融资租赁业在内外多重压力下,正面临资产增速放缓、收益增长放慢、机构分化严重、风控压力增大等情况,行业仍然处于调整阶段,全年总体来看,企业数量和业务总量均呈下降态势。据统计截至2022年末,行业融资租赁合同余额58500亿元,融资租赁公司数量9840家,其中金融租赁公司72家,内资租赁公司434家。在客户融资租赁需求疲软的环境下,租赁同业对于优质客户及优质底层资产的竞争加剧,融资租赁企业发展压力进一步增大。预计未来两年仍是行业的调整期,融资租赁行业将在调整中企稳回升,实现提质增效,融资租赁行业积极响应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双碳发展战略及实体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持续向清洁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渗透,深化以租赁物为交易结构核心的定制化融资租赁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扎实推进融资租赁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
3、证券行业: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下,以科创板的设立为起点,以股票发行全面注册制改革的落地实施为阶段性成果,我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持续推进,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畅通资本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作用进一步发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动能不断增强,证券行业发展面临重大战略机遇,一是资本市场的改革带动证券公司服务与产品的综合化发展,二是不断丰富的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拓展证券公司业务空间,三是金融科技赋能与数字化转型将推动证券行业业务运营模式变革等。2022年,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稳步前行,全面注册制稳步推进、互联互通机制深化、金融衍生品产品扩容、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等,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证券行业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23年,证券行业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线,探索资产端和资金端的发展机遇:资产端方面,全面注册制落地将带来发行端景气度提升,私募股权投资、另类投资以及投行业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资金端方面,各类中长期机构资金入市,将为财富管理市场贡献新的增量,证券公司引导市场资源配置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4、产业投资行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航空工业集团紧抓航空科技国家战略建设窗口期,航空科技创新全面提速,持续强化航空科技国家战略力量,建设现代航空工业体系,航空科技创新迎来窗口期和重大发展机遇。航空工业集团畅通从技术到装备到产业的发展路径,创新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内涵和深度,以航空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集团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发展需要,对产业投资及综合金融服务提出明确需求,下一步将持续发展产业直投,研究设立航空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金等。在新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制造业转型升级等领域将成为发展的重要主线,数字经济成为重塑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之一。在国家“双碳”目标驱动下,绿色投资有望继续快速增长。产业投资作为重要的直接融资方式,将极大受益于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资本市场改革也进一步畅通产业投资的退出渠道;产业投资行业企业将成为助推制造业科技创新、产业链建设、产业转型、改革发展等需求的重要推动力量,发展空间广阔。中航产融经营范围为“实业投资;股权投资;投资咨询”。公司主业范围为综合金融服务、产业投资。公司主要通过下属中航租赁、中航信托、中航证券、中航财务、中航期货、产业投资公司、中航资本国际、鲸禧保险经纪等控股子公司,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信托业务、证券业务、财务公司业务、期货业务、产业投资业务、国际业务及保险经纪业务等。
(1)租赁公司业务
中航产融下属子公司中航租赁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中航租赁是经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批准的国内首批内资融资租赁企业,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中央企业投资、拥有航空工业背景的专业融资租赁公司。
(2)信托公司业务
中航产融下属子公司中航信托经营信托业务。中航信托是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经中国商务部核准的外商投资机构,主要基于受托人定位,使用多元化的金融工具,通过开展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等方式,对信托资产进行受托管理。
(3)证券公司业务
中航产融下属子公司中航证券经营证券业务。中航证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公司,主要经营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基金代销、融资融券业务等。
(4)财务公司业务
中航产融下属子公司中航财务经营财务公司业务。中航财务是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通过为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及多元化金融服务,加强航空工业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中航财务主要经营吸收存款、信贷业务、票据业务、金融同业业务以及投资业务。
(5)期货公司业务
中航产融下属子公司中航期货经营期货业务。中航期货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期货公司,拥有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国内全部期货交易所席位,在上海、武汉、深圳、汕头等地设立营业部,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期货服务。
(6)产业投资公司业务
中航产融于2012年、2013年先后设立中航新兴投资和中航航空投资,构建新兴产业投资和航空产业投资两大投资平台,投资于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和航空产业领域。2019年以来,公司进行战略优化升级,实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增资、理顺管理关系、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等方式,持续加强公司产业投资业务的发展,提升产业投资领域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2019年12月,中航新兴投资更名为中航资本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并于2021年9月更名为中航产业投资有限公司。2022年,中航航空投资进行实体化运营,持续聚焦航空产业投资。
(7)国际业务
中航产融下属子公司中航资本国际的前身是中航工业投资(香港)有限公司AVIC Capital(Hong Kong),成立于2011年3月,注册地在香港,中航资本国际主要从事股权投资、投资咨询等业务。
(8)保险经纪业务
上海鲸禧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是上海鲸骞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鲸禧保险经纪于2020年6月被鲸骞金融信息收购,现注册资金5000万元人民币,现总部设在上海,持有《经营保险经纪业务许可证》,且已获得互联网保险销售资质,受上海银保监局监管。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3年上半年,中航产融积极把握稳字当头工作总基调,落实服务兴装强军、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改革发展要求,坚持聚焦服务主业,为航空主业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提供有效金融支持,努力推动产业金融集成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鉴于报告期内国内经济正处于稳步复苏过程中,A股市场整体保持动态震荡调整态势;加之金融严监管常态化、金融各子公司处于转型发展期等因素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3.05亿元,同比下降2.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6亿元,同比下降45.39%。
坚持战略引领,体系化服务航空主业发展:
公司聚焦兴装强军、科技创新、装备制造、民机产业等领域,全力承接航空工业集团战略部署,开展航空工业集团能力建设融资服务支持研究,推动建立航空工业集团-产融需求-服务常态联动机制。加大产业链关键环节投入力度,围绕产业化、创新平台、能力建设等,统筹策划一批产业链重点投资项目,助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重点进展如下:
1、在服务科技创新方面,系统推进所属各金融子公司,联合集团内相关科研院所,通过设立科创孵化器等形式,加速科技成果成熟和提升转化落地速率。
2、在助力生产制造方面,通过与主机厂共同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品平台,助力打通技术与市场互联互通的转移路径,形成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助推其在新质新域的发展动能,通过产品收益反哺航空装备研制的战略需求。其中,中航融富与航空工业下属科研院所完成航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签约。
3、在聚焦航空主业的金融服务方面,以航空投资公司作为直投平台,发挥战略投资功能,已完成中航电子、凯天电子等多个项目投资,推进芯体的自主研发和国产化替代。2023年7月5日,中航电子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中航机电并募集配套资金项目成功完成,该项目为军工行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重组项目。在服务该项目过程中,中航证券展现出以金融服务助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心和专业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航空机载产业综合实力。
围绕“双碳”目标提供绿色金融服务:
公司积极布局绿色航空、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领域,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促进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深度融合,助力构建具有航空产业发展特色的绿色低碳生态圈。具体举措如下:
1、2023年3月,由中航证券、中航基金担任管理人的“中航京能光伏REIT”上市发行,募集规模29.35亿元,该产品基础设施项目包含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和湖北省随州市的两个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为400MWp,年结算电量约5.8亿千瓦时,年碳减排量约55.6万吨。
2、截至2023年6月末,中航租赁存量新能源租赁资产规模超过140亿元,涉及新能源电站装机规模3.7GW,涉及单体客户超100家,形成了以新能源发电业务为主,如光伏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储能电站等,并兼顾固危废处理等环保特色以及新能源发电的制造业绿色租赁生态圈。
提升数字化及业务协同水平:
公司充分运用多元化金融工具,全面拓展服务军工产业的广度,创新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内涵和深度,有效提升产业投资和金融工具的投融资服务功能,推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助力打造航空科技核心竞争力。通过构建数字化客户中台,有效提升服务效率与效益,打造战略客户生态圈;同时,构建区域战略协同体系,围绕航空工业集团成员单位及产融所属单位机构分布特点,划定七大战略协同中心,开展区域内协同能力共建及主业单位综合金融服务;推动产业金融服务的“质”与“量”双促双升,为建设航空强国提供高效优质的产业金融服务。
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发展:
公司党委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坚持从大局出发,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从严治党中把准组织工作定位,忠诚履职、担当尽责,不断提高中航产融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质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产业金融高质量发展。
三、风险因素
1.业务风险
公司作为以信托、租赁、证券和财务公司等金融业务和财务性实业股权投资为主要业务的上市公司,各项经营业务均存在一定的业务风险。中航信托业务经营活动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政策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合规风险、法律风险等;中航租赁业务经营活动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政策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法律风险等;中航证券业务经营活动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合规风险等;中航财务业务经营活动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等。
2.市场与经营风险
公司下属中航信托面临信托行业改革与业务转型的经营风险。2022年底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重新划定信托业务类型,并对存量业务整改设置了3年过渡期。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信托业由传统业务逐渐转向新领域,因此中航信托面临较大的行业转型发展的挑战。
公司下属中航租赁面临租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风险和国际化经营的风险。我国租赁行业中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无论在资本规模还是融资渠道、资金成本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中航租赁面临着较为激烈的行业竞争。随着国际政治局势升温,主要经济体间摩擦加剧,中航租赁所经营的飞机、船舶等海外业务面临的市场、监管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增加。
公司下属中航证券经营业绩依赖证券市场景气程度并受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由于受经营模式、业务范围和金融产品数量等因素制约,我国证券公司经营状况与证券市场活跃程度及其各类指数走势有着较强的联系,如果证券市场各类指数持续下跌,交投清淡,证券公司的经纪、承销、自营等业务的经营难度将会增大,盈利水平将会下降。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公司在资本规模、资金实力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证券公司,资源出现向头部券商集中的趋势,这种局面对处于中小证券公司行列的中航证券的业务拓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另外,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向证券行业不断渗透而形成的挑战,也加剧了行业竞争风险。
公司下属中航财务属于财务公司,受《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等法规的限制,经营范围较为有限、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可能影响中航财务业务的进一步开拓与发展。
3.股市风险
近年来,公司资本实力不断增强,公司基本面的变化将影响公司股票价格,但公司股价不仅取决于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还受到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国家的经济政策、经济周期与行业景气、通货膨胀、股票市场的供求状况、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投资者心理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未来变化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可能给投资者带来投资损失,本公司提醒投资者注意股市风险,谨慎投资。
4.财务风险
在目前的政策制度下,公司的融资渠道较为有限,而在具体的业务经营中,基于诸多因素可能发生投资规模过大、长期投资权重过高等情况。上述事项一旦发生,如果不能及时获得足额融资款项,公司将面临流动性风险。同时,资本市场行情的极端变动和业务经营中突发事件等因素,会影响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的变化。如果公司不能及时调整资产结构,可能会失去一项或多项业务资格,给业务经营及声誉造成不利影响。
5.管理风险
财务性股权投资业务是公司的重要业务之一。而在投资管理运作过程中,由于具体操作人的投资策略失误、决策程序不当或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影响,投资收益也将产生波动,从而使公司或者受托人收益面临损失。
因此,公司为实现投资业务的规范化管理,将不断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和风险控制,健全内部组织架构、完善决策程序、严管运作模式,力求将此类风险降至最低。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2023年以来,公司不断完善优化战略布局、加强核心能力建设,继续强化服务主业及实体经济、推动自身战略业务转型、持续提升自身战略发展及能力建设,公司在多个业务领域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从整体上看,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以下五个方面:
1、深度的产业金融服务能力。公司作为具有产业背景的综合金融与产业投资平台,深入产业链供应链场景,研究产业发展规律,了解产业金融需求,逐步建立覆盖企业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退出期等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金融服务体系,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制定贴身产业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发挥多金融牌照优势提供适配且精准的多样化金融服务。公司以服务航空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及实体经济为己任,长期以来在服务装备发展、科技创新、产业链建设、改革发展等方面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综合运用产业投资及多元金融工具,努力改善提升服务水平,形成可复制的模式,逐步拓展到其他军工央企、产业集团,不断扩大产融结合的深度与广度,实现金融与产业协调共进。
2、专业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公司拥有包括信托、租赁、财务公司、证券、期货、基金等业务在内的多元金融工具,能够为广大客户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公司积极推进战略协同发展,由公司总部牵头梳理产品手册、服务包,建立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以客户为中心,从金融产品、区域协同等维度,组织开展内外部协同交流,开拓战略客户,建立完善战略业务协同机制,形成良好的内部合作生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通过融融结合以及与外部机构开放合作,构建专业、体系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3、雄厚的产业背景及领先的产业研究能力。公司依托航空工业集团雄厚的产业背景,更贴近产业发展需求,更容易获得集团资本、资源及政策等支持,在航空产业投资、国企改革发展、投资银行和资本市场服务等领域具有先天优势,共享航空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发展红利。在产业研究方面,公司整合中航证券、中航信托等研究力量,设立中航产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利用外部领先研究机构研究力量,加强产业研究能力提升尤其注重军工领域的研究能力建设,形成对军工产业等领域的深刻洞察,同时在绿色金融、ESG研究与业务创新开拓方面形成一定品牌优势,以产业研究引导赋能业务,助力产业金融业务快速发展。
4、敏捷的战略及组织适应能力。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和战略发展需要产业结构调整、设立或调整部门或子公司,推动平台建设工作落地。搭建航空工业集团产业基金管理平台,推动产业基金管理公司中后台逐步实现统一,持续推动产业投资业务战略发展。持续强化中航航空投资运营管理能力,围绕航空产业科技创新及产业投资,巩固提升航空产业投资平台功能和价值。按照不同行业监管政策、内部战略发展需要,推动相关所属单位内部组织结构适当调整,持续强化战略客户、党建文宣等职能管理优化,建立与发展需要适应的配套激励管理机制,推动公司战略落地。
5、资本渠道优势和融资能力。公司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平台及资本市场工具,综合运用债务与权益类融资工具,统筹募集并调配经营所需资金,提高融资能力、优化融资结构,有效降低资金成本。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