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以智慧交通与平安城市、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绿色服务型电子制造为三大主营业务。

  • 产品类型:

    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智慧交通与平安城市、绿色服务型电子制造

  • 产品名称:

    智能工厂及系统工程 、 智能制造核心部件 、 智慧交通 、 平安城市 、 数字园区 、 电子制造服务

  • 经营范围:

    开发、制造、销售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并从事上述经营业务的售后、技术服务等业务;开发、制造、销售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电气机械及器材;塑料制品;风机、衡器、包装设备等通用设备;化工、木材、非金属加工专用设备;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环保、社会公共安全及其他设备;金融、税控设备;电源产品;模具;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系统集成;物业管理;并从事上述经营业务的售后、技术服务等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8-28 
业务名称 2024-06-30 2023-12-31 2023-06-30 2022-12-31 2021-12-31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个) 29.00 - 42.00 99.00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发明专利(个) 20.00 - 14.00 21.00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个) 23.00 - 8.00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发明专利(个) 17.00 - 4.00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个) 17.00 - 11.00 48.00 -
产量:信息网络设备等(台) - 96.89万 - - -
产量:智慧交通设备等(台) - 1989.00 - - -
产量:表面贴装(盘) - 1869.55万 - - -
销量:信息网络设备等(台) - 98.48万 - - -
销量:智慧交通设备等(台) - 1838.00 - - -
销量:表面贴装(盘) - 1876.26万 - - -
信息网络设备等产量(台) - - - 95.71万 119.88万
信息网络设备等销量(台) - - - 95.41万 123.14万
智慧交通设备等产量(台) - - - 3756.00 2074.00
智慧交通设备等销量(台) - - - 3820.00 2003.00
表面贴装产量(盘) - - - 3512.50万 6412.52万
表面贴装销量(盘) - - - 3552.78万 6575.43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所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推动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二十大以来,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信息制造业不断催生出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已成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2024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逐步恢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5,110.3亿元,同比增长3.5%(按可比口径计算)。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来看,大型企业PMI为50.1%,...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所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推动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二十大以来,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信息制造业不断催生出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已成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2024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逐步恢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5,110.3亿元,同比增长3.5%(按可比口径计算)。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来看,大型企业PMI为50.1%,高于临界点,表明相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继续保持扩张。
  (二)新政策对所处行业的影响
  公司紧跟各级政府政策动态,积极把握政策给行业带来的机遇,适时适势围绕主营业务积极发展与深入布局。
  2024年初,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交通运输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方案提出了要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工程等为手段,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未来产业成果“线上发布大厅”,打造产品交易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打造标志性产品,强化产业主体,丰富应用场景,优化产业支撑体系,助力强国建设。
  国家发改委印发了《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方案旨在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红利惠及全民,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4年年初,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实施方案》,旨在分集群、按梯次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创建,先进计算、低空产业、人工智能、电动汽车、海工船舶等产业链发展。
  江苏省科技厅、发改委联合印发《加快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产业发展“5个100”行动方案(2024—2026年)》,在通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领域着力实施“5个100”行动,引领全省培育发展新动能。
  (三)主营业务及产品
  公司以智慧交通与平安城市、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绿色服务型电子制造为三大主营业务。
  在智慧交通与平安城市业务领域,公司以建设现代数字城市为主导方向,综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重点发展智慧交通、平安城市业务集群,进一步拓展智慧城轨、应急通信、数字园区、储能电源等业务。
  在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领域,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入融合,依托智能工控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物流装备及其他新型智能制造专用和通用装备等产品门类,集成应用自主开发的工业软件平台,专注于制造业企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和升级,提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工厂系统解决方案。
  在绿色服务型电子制造领域,通过智能化、柔性化和精益化管理,为国内外品牌厂商提供3C、新型显示模组组件、白色家电核心部件、汽车电子、通信设备及其它电子产品的研发、工艺设计、采购管理、生产制造及仓储物流等完整的制造服务。
  公司注重技术积累的同时,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推动技术含量高的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不断充实产品种类和业务门类,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四)经营模式
  1、管理模式
  公司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深入开展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市场化转型、全力锻造核心竞争力,从科技创新、市场开拓、人才建设、深化改革提升、提质增效和合规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围绕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主线,依托中国电子计算体系优势,统筹内外智能制造资源,推进数智装备产业体系建设,完善产业生态链;以轨道交通、卫星互联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绿色服务型电子制造、数字城市和低空经济等重点市场为牵引,突破高端装备、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集成等领域核心技术,提供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服务重大系统工程,成为国家数智装备可靠力量,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知名企业。
  2、研发模式
  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秉承“响应+引领”的双向驱动研发模式,深入解读国家战略方向以及充分研判市场和客户需求,紧系国家战略方向,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紧贴市场需求导向,保证公司持续创新能力和行业先进性。
  3、生产及服务提供模式
  公司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组织研发和生产活动,实现产品和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系统工程项目的交付。同时,积极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不断进行技术更新迭代,通过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服务,不断加强与客户的合作深度和广度,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最终实现公司与客户的共同发展。
  (五)市场地位
  在智慧交通、平安城市、数字园区等领域,公司集中资源重点聚焦,致力于打造成城市轨道交通、专用应急通信、数字园区等业务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智慧轨道交通业务板块,力争成为城市智慧交通行业领导者,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产业规模。经过了多年的深耕细作,以创新的技术体系和设计理念不断打磨淬炼自身水平,取得了客户的信任和行业的信赖,现已逐步成长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能够同时提供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指挥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票务清分系统以及通信系统等相关解决方案、软件服务和核心设备的供应商,并形成品牌效应,售检票系统和设备在国内同行中位于第一梯队,轨道交通通信系统总承包业务也走在了行业前列。在数字园区板块,融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感知等技术,提供一体化数字园区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遍布江苏、上海、安徽、山东、河南、新疆、辽宁等10多个省市区域。
  在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领域,立足优势行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制造工业软件业务,持续提升智能制造服务能力,不断拓展延伸业务集群,为客户提供强有力的全套智能制造方案。作为本地首批“智改数转”服务商,公司在智能生产、智能管理、智能制造服务等多个应用场景拥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解决方案。在机器人的研发迭代和生产进程中,目前已掌握一系列工业机器人核心控制器的运动控制算法。公司持续深耕液晶玻璃智能化工厂市场,同时在新能源、智能仓储、仪表装配线等领域实现突破,着力培育关键软件技术自主研发和安全可控能力,增强基础支撑能力,提升集成应用、智能制造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水平。
  在绿色制造服务领域,加速对接国家“碳”发展政策。投建具有一流的供应链管理能力的现代化产业链基础设施,能够提供智能化、柔性化、精益化生产制造的绿色电子制造服务。发展规模、生产能力、技术响应水平等在电子产品制造服务领域中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在华东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在南京、成都、深圳建有多个电子产品制造工厂,SMT贴装能力达到每月10亿个器件,年产量超过1000万台套,年生产组装超过100亿部品。能够提供高效、优质、绿色的电子产品生产制造服务,实现MES与SAP-ERP系统深度融合,生产线采用全自动跟踪、全流程闭环的生产管理和工艺控制,可以满足航空、航天、通信等高新电子业务需求。公司持续加大投入,提升产品检测中心产品质控能力,产品检测中心顺利通过CNAS认可,形成整套电子制造服务产业链,在电子产品制造服务领域中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公司目前在液晶显示面板、汽车电子、白色家电等领域已逐步形成规模化和专业化。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上半年,受客户市场竞争加剧、业务模式转变、部分业务板块调整产品和业务结构等因素综合影响,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下滑明显。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25,034.65万元,利润总额人民币-3,657.4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人民币-6,819.81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绿色服务型电子制造服务业务中液晶显示板块现有客户市场竞争激烈,相应的收入利润同比下降,新客户的拓展未达预期。为应对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向汽车电子等领域拓展新客户,力争实现新突破。公司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业务板块调整产品和业务结构,尚未达到预期市场规模,对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三、风险因素
  1、技术风险
  公司所处数智装备领域的技术发展、变革快速,公司在尖端科研技术积累、高层次领军人才培育、创新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对关键技术和专有关键技术掌握和成果转化不够显著,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为切实提高研发技术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公司将抓好数智产业研究院建设,完善科研工作体系,锚定核心关键技术加强投入,深化激励机制改革,形成正向创新工作氛围,准确把握市场趋势,推动公司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
  2、市场风险
  公司主业处在完全竞争市场领域,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发展环境、对市场开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客户端需求降低等因素影响公司的市场开拓工作。为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公司将推进市场工作体系建设,围绕产业优势开展市场工作,推进市场开拓方法创新,加强市场开拓激励力度,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紧跟市场动态,把脉行业趋势,强化资源共享,努力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探索海外业务市场,寻求新增长点。
  3、诉讼风险
  近年来,公司诉讼纠纷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为做好诉讼管理,公司将投入更多精力做好诉讼处置,通过司法程序全力避损、挽损;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提升依法合规工作能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减少商业纠纷。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公司创新能力建设持续保持,科研阵地根基日渐强固。公司所属8家主要子公司均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现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现有省市级研发平台13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公司由数智产业研究院牵头,依托关键技术攻关、核心产品研发、解决方案推广、产业生态共建的核心发展路径,通过统一规划、分步建设、逐层推进的方式,完善公司数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布局新兴产业,引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2、公司重视研发投入力度,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公司坚持科技创新自强,坚持科技创新战略主体地位,着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技术和产品升级,持续增强创新驱动能力。2024年上半年,公司科技投入金额约1.05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8.62%。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研重点研发项目8项,其中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工信部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专项、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以及公司自研重点项目等,均按照项目进度推进实施。上半年,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支持动态重构的装备制造企业智能运营决策关键技术”和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多模态人机交互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发”通过项目中期检查。6项科研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其中“基于可信数据空间技术的数字园区操作系统研发与应用”项目被认定为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3、公司知识产权申请和使用工作快速突破,数字城市、智能制造领域专利池不断扩大。上半年,被受理专利申请23项,其中被受理发明专利17项;获授权专利29项,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20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7件。截止2024年6月30日,拥有有效专利690件,其中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15件;拥有软件著作权507件。
  4、公司健全品质管控体系,建立完备的资质库。公司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本、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保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等认证资质。公司拥有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保持着五星商品售后服务认证、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价CS4级(优秀级)认证等。上半年,通信科技公司“改善新一代站控系统设备通信软件研发速度和质量”项目荣获中国电子QC小组成果一等奖。公司也是一级纳税与AAA级银行信用企业,企业社会责任、信用与运行状况优良。
  5、公司协同创新机制,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机制。公司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多家高校开展科技创新交流工作。在智能制造、新型机器人、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无损检测等方向开展产学研合作。此外,公司还与国内多所高校共同合作承担了数项国家、省级专项,拥有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