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信用交易业务及证券投资业务。

  • 产品类型:

    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信用交易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证券投资业务、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

  • 产品名称:

    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 、 信用交易业务 、 投资银行业务 、 证券投资业务 、 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证券业务;证券投资咨询;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债券市场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证券财务顾问服务;证券公司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3-27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3-06-30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股权融资:首次公开发行:主承销家数(家) 4.00 2.00 3.00 2.00 4.00
股权融资:首次公开发行:主承销金额(元) 23.68亿 14.71亿 24.00亿 6.83亿 12.91亿
股权融资:再融资发行:主承销家数(家) 2.00 2.00 1.00 7.00 4.00
股权融资:再融资发行:主承销金额(元) 15.88亿 15.88亿 28.00亿 127.78亿 20.50亿
债权融资:企业债:主承销只数(只) 3.00 2.00 2.00 4.00 5.00
债权融资:企业债:主承销金额(元) 15.70亿 10.70亿 13.00亿 13.20亿 19.50亿
债权融资:公司债:主承销只数(只) 131.00 64.00 92.00 80.00 32.00
债权融资:公司债:主承销金额(元) 492.71亿 261.94亿 348.98亿 393.56亿 172.51亿
债权融资:金融债:主承销只数(只) 19.00 - 1.00 - 8.00
债权融资:金融债:主承销金额(元) 7.40亿 - 2.00亿 - 90.00亿
股权融资:合计:主承销家数(家) 6.00 4.00 7.00 12.00 9.00
股权融资:合计:主承销金额(元) 39.56亿 30.59亿 52.00亿 134.61亿 33.64亿
代销金融产品:代销信托产品销售额(元) 18.12亿 10.03亿 17.91亿 48.13亿 15.65亿
代销金融产品:代销基金产品销售额(元) 40.48亿 389.06亿 31.53亿 153.18亿 120.06亿
代销金融产品:代销其他金融产品产品销售额(元) 45.67亿 60.56亿 6.64亿 51.03亿 4.94亿
代销金融产品:代销金融产品销售额总计(元) 104.28亿 459.65亿 86.08亿 252.34亿 140.64亿
债权融资:合计:主承销只数(只) - 80.00 126.00 141.00 67.00
债权融资:合计:主承销金额(元) - 278.34亿 393.92亿 431.38亿 288.16亿
债权融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只数(只) - 13.00 - - -
债权融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金额(元) - 5.70亿 - - -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本集团所属行业为证券行业,主要业务分为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信用交易业务及证券投资业务五大板块。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改变。  进入2024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全球各国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美国经济动能从2023年的强劲增长中逐步衰减,一季度GDP季调环比增速回落至1.4%。欧洲经济由衰退边缘边际回暖。全球通胀形势继续保持分化状态,整体看,通胀正在由全球问题变为局部问题,在各国紧缩政策持续显效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国家通胀趋于稳定,随着各国经济减速与通胀降温,各国货币政策收紧先后见顶。国内经济目前仍面临着多...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本集团所属行业为证券行业,主要业务分为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信用交易业务及证券投资业务五大板块。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改变。
  进入2024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全球各国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美国经济动能从2023年的强劲增长中逐步衰减,一季度GDP季调环比增速回落至1.4%。欧洲经济由衰退边缘边际回暖。全球通胀形势继续保持分化状态,整体看,通胀正在由全球问题变为局部问题,在各国紧缩政策持续显效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国家通胀趋于稳定,随着各国经济减速与通胀降温,各国货币政策收紧先后见顶。国内经济目前仍面临着多重挑战因素,通货紧缩压力犹存,房地产市场需求端依旧低迷,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化加剧,国民经济在压力与挑战中推进复苏。在此背景下,2024年上半年证券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走势和结构性行情,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涨幅分别为-0.25%、-7.10%、-10.99%。与此同时,债券市场总体走牛,收益率呈现震荡下行走势,信用利差大幅压缩。
  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沿着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2024年上半年,中国证监会会同各相关方面系统性的推出一系列配套规则,涵盖发行、上市、交易、并购重组、退市、监管执法、投资者保护等多个方面,持续改善市场预期,强化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推动新“国九条”落地见效,以资本市场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从证券行业竞争格局看,近年来,头部证券公司净利润增速明显优于行业平均,头部券商整体净利润波动性更小,更具备穿越周期的盈利能力。2024年4月中国证监会提出适度拓宽优质机构资本空间,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做优做强,新一轮证券行业自上而下的供给侧改革已经开启,行业格局将加速演变。与此同时,在行业发展方面,中国证监会提出,要引导中小机构结合股东特点、区域优势、人才储备等资源禀赋和专业能力做精做细,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为区域性券商发展壮大指明了方向。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总资产933.33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7.12%;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权益182.6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长2.79%;报告期内,本集团营业收入10.86亿元,同比下降39.91%;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8亿元,同比下降85.39%。
  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实现收入3.78亿元,同比增长1.36%;投资银行业务实现收入1.73亿元,同比下降42.76%;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实现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98.31%;信用交易业务实现收入1.27亿元,同比下降17.07%;证券投资业务实现收入0.12亿元,同比下降98.41%。
  (一)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
  市场环境
  2024年上半年,国内证券市场整体活跃度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根据沪深北交易所数据,上半年沪深北市场股票基金成交额116.00万亿元,日均股基成交额9,914.64亿元,同比下降6.28%。
  经营举措及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塑造“大方向”财富管理品牌,持续推进买方视角的财富管理转型,持续强化专业能力和陪伴服务体系,落实配置型销售,提升客户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客户基础进一步夯实,报告期内新增客户数11.94万户,累计总客户数185.58万户,同比增长10.06%。
  公司持续强化“大方向好医生”专业服务体系,赋能财富管理业务线上获客服务能力,建立医生分类、客户分类的服务内容矩阵,强化内容服务能力,逐步形成线上服务获客和线下服务转化相结合的业务模式。报告期内,推动国联证券尊宝APP转型,夯实服务产品基础;继续扩充合作渠道,推动核心渠道业务一体化,与蚂蚁、腾讯、京东等战略级平台达成合作意向;强化独立投顾和分布式投顾合作生态,打造线上内容矩阵赋能陪伴服务,提升顾问服务质量;完善以“大方向”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为载体的线上服务矩阵,提升客户体验。报告期内,大方向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粉丝数超154万,内容投放2,099篇,累计阅读量3,842万。
  公司以基金投顾为抓手,以资产配置为核心,建立基金投顾、资管计划、家族信托等账户管理体系,实现不同客户类别和不同需求的买方投顾服务模式。报告期内,夯实面向配置需求的产品货架体系,从权益、固收、海外、商品四大类资产维度进一步丰富产品货架;加强家庭服务信托和基金投顾的结合,不断完善基金投顾ToB业务模式。截至报告期末,基金投顾总签约客户数31.94万户,同比增长13.35%,授权账户资产规模69.58亿元,同比基本持平,累计上线合作渠道30家。
  金融产品销售方面,公司通过加大产品保有量考核,引导产品销售理念向配置型销售转变。报告期内,公司金融产品销售规模(除现金管理产品“现金添利”外)96.47亿元,同比减少14.24%,期末金融产品保有量193.70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下半年展望
  2024年下半年,公司将持续推动以资产配置为核心的全委和半委业务模式,利用基金投顾、资管计划、家族信托等账户管理体系,实现不同客户类别和不同需求的买方投顾服务模式;推进买方视角的资产配置体系建设,加强全球视野和多资产配置研究,布局逆向投资工具;通过完善资产配置培训体系,提高员工对资产配置的理解和专业技能,将公司配置能力与一线员工有效衔接;丰富好医生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率、拓展服务边界,持续优化好医生服务体系,强化线上服务获客和线下服务转化相结合;持续推动渠道业务综合化和企业理财纵深化,实现相关客群的深度覆盖和业务规模增长;优化数字中台架构建设,加快财富数字化转型进程。
  (二)投资银行业务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华英证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具体主要包括股权融资业务、债券融资业务和财务顾问业务。
  1、股权融资业务
  市场环境
  2024年上半年,A股股权融资市场发行节奏延续趋缓态势。4月国务院发布的新“国九条”提出,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强化发行上市全链条责任,加大发行承销监管力度。上半年A股市场完成股权融资项目119单,同比减少285单,实现募集资金1,339亿元,同比下降79%。
  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4年上半年,在IPO和再融资规模均有较大幅度下降的市场形势下,华英证券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措并举为实体企业提供多元化、长链条金融服务,不断提升执业质量,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报告期内完成股权项目2单,其中IPO项目1单,再融资项目1单。
  IPO业务上,华英证券完成科创板项目1单,承销金额0.17亿元,成功助力达梦数据(688692.SH)成为“国产数据库第一股”。截至报告期末,另有申报在审IPO项目2单,辅导项目18单。
  再融资业务上,华英证券完成项目1单,承销金额2.78亿元,成功完成岳阳兴长(000819.SZ)定增项目,助力企业解决技术瓶颈,推进我国高端新材料产业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另有已获批文待发行再融资项目2单,在审再融资项目2单。
  报告期内,华英证券荣获新财富“2024最具潜力投行”、挖贝网“北交所·新三板杰出影响力券商”,荣获无锡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集体”“服务地方发展优秀金融单位”以及无锡高新区太湖湾科创城“金融赋能腾飞奖”等多项大奖,获得了行业和政府的高度认可。
  下半年展望
  2024年下半年,华英证券将持续做大IPO和再融资项目储备,不断增加优质上市公司供给,着重增加科创板和创业板项目储备;持续将北交所IPO业务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专注于打造一批精品、特色项目。
  2、债券融资业务
  市场环境
  2024年上半年,受股权融资“遇冷”影响,债券市场整体发行规模增势不减。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38.15万亿元,同比增长11.13%,其中金融债券发行21.61万亿元,信用类债券发行7.23万亿元,其他品种发行9.31万亿元。
  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4年上半年,华英证券债券业务保持积极向上势头,在严控风险的基础上专注产品、求新突破,努力运用债券产品融资专业能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报告期内,华英证券共完成债券承销项目71单,政府债分销项目10单,承销金额合计209.17亿元。其中完成了多单市场影响力突出的标杆项目,如成功发行“24一村K1”“24一村K2”“24锡产K1”“24锡产K2”4单科技创新债券,合计承销金额3.96亿元,承销家数位列市场第23位。其中“24锡产K1”为全国首单专项用于航空领域的债券,“24锡产K2”为全国首单专项用于集成电路产业的长三角一体化债券。截至报告期末,另有已取得批文待发行债券项目35单,在审债券项目25单,待发行规模超千亿。
  下半年展望
  2024年下半年,华英证券将持续加大债券项目储备,提升债券服务专业能力,巩固并扩大无锡地区债券承销业务优势;严格把控风险,继续提升债券质量,做好债券存续期管理;积极提升债券业务创新能力,聚焦国家重点领域服务国家战略,强化服务特色。
  3、财务顾问业务
  市场环境
  2024年上半年我国并购重组市场(不含境外并购)公告的交易数量为3,710个,同比减少192个,交易金额为7,10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8%;完成的交易数量为1,504个,同比减少632个,交易金额为1,30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7%。上半年,中国证监会密集出台多项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政策措施,鼓励上市公司围绕主业进行并购重组提高资产质量,特别是产业并购重组,并购重组业务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经营举措及业绩
  华英证券通过匹配客户资源、强化业务协同,为优质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财务顾问服务。报告期内,华英证券完成财务顾问项目88单,其中新三板推荐挂牌项目2单、定增项目1单、并购重组1单,另有新三板持续督导企业数量91家,其中创新层企业28家,充分发挥新三板前期督导储备优势,为北交所业务涵养储备池。
  下半年展望
  2024年下半年,华英证券将紧抓并购重组市场回暖窗口,持续进行并购重组项目和人员布局,深入产业和行业研究分析,加强客户产业链整合协同;持续重视新三板业务,力争成为投行收入的有力补充;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借助母公司海外平台,拓展境外债和境外上市财务顾问业务。
  (三)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
  1、证券资产管理业务
  2024年上半年,国联证券资管正式开业,实现公司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向国联证券资管平稳过渡。
  市场环境
  2024年随着金融改革全面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资产管理业务配套制度和体系的逐步健全,数字化变革加速业务升级与生态重塑,资产管理行业向精细化、规范化高质量发展转型。推进差异化发展战略,增强主动投资管理能力,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多策略综合配置方案,深度竞合、提质增效,对资产管理机构而言尤为重要。
  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4年上半年,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把握财富管理转型的发展机遇,秉承“专业创造价值,陪伴铸就成长”的经营理念,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打造和强化具有行业竞争力的投研能力,搭建覆盖全生命周期、匹配不同风险偏好的产品体系,通过专业化的资产配置和多元化的策略输出,满足投资者持续多样化、深度化的财富管理需求,固收、多元配置、权益与衍生品、ABS等多项业务实现了协同发展,稳步跻身中型及以上资管机构行列,在行业及客户端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
  截至报告期末,国联证券资管受托资金1,248.17亿元,同比增长12.01%。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共计310个,其中公募基金(含大集合)产品4个,资产规模119.94亿元;集合资产管理计划89个,资产规模346.45亿元;单一资产管理计划149个,资产规模424.28亿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68个,资产规模357.50亿元。
  下半年展望
  2024年下半年,国联证券资管将继续坚守专业价值,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继续内外兼修,做好动态资产配置工作,以思变的心态,从投资者真实需求出发,创设完善的产品工具体系,培育精准的、伴随式的服务体系,投研协同、把控风险、树立品牌,深入打造差异化优势,推进业务数字化建设,统筹合规内控、机构服务、投研一体化等系统平台体系化,谋求综合实力的增强和经营模式的创新变革,推动业务发展迈向高质量转型的新高度。
  2、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公司持有国联基金75.5%股权,通过国联基金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市场环境
  2024年上半年,国务院新“国九条”及系列配套政策出台,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资管行业生态优化、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更为清晰明确。公募基金市场在上半年面对市场回调的背景下展现出较强韧性,依然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公募基金规模一度突破31万亿元。从产品发行市场结构来看,债券型基金仍是新发市场的“主力军”,创新指数型基金为基金发行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A股市场呈现震荡调整态势,主动权益性基金发行仍然艰难,固收+基金多元化配置属性进一步丰富了投资者的选择。
  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4年上半年,国联基金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聚焦主责主业,着力发挥社会财富“管理者”的功能性,强化提升投研实力和客户服务水平,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合规风控、人才队伍、企业文化等建设,全面推进业务高质量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国联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1,833.90亿元,较去年末增长23.27%。其中,非货币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278.92亿元,管理公募基金87只。根据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国联基金近五年主动股票管理能力在86家公司中排名第19,近三年主动股票管理能力在109家公司中排名第14,近五年主动债券管理能力在85家公司中排名第16,近三年主动债券管理能力在110家公司中排名第36。
  下半年展望
  2024年下半年,随着各项纲领性文件和政策落地,资管行业和公募基金行业将进一步回归本源。国联基金将坚定把握公募基金行业的政治性、人民性,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业务本源,践行金融报国、金融为民的发展理念,聚焦主业,继续提升投研能力,丰富产品布局,强化客户服务能力建设,守牢业务合规底线,切实履行好公募基金普惠金融职责,全面推进各项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3、私募股权投资业务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国联通宝下设的股权投资基金开展股权投资业务。
  市场环境
  2024年上半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仍未走出低迷态势,募资端较去年同期下降明显,机构募资脚步放缓。据投中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新设基金数量为2,393支,同比下降39%;新成立基金的认缴规模共计2,195亿美元,同比下降38%。
  在投资层面,2024年上半年投资案例数量及投资规模略有减少,投资更为谨慎。具体来看,2024年上半年,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案例数量为3,971起,同比小幅下降;投资规模总计684亿美元,同比下降4%。就投资领域而言,电子信息、医疗健康、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相对活跃。
  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4年上半年,国联通宝积极且稳健地推进新基金的设立工作,遵循既定的年度战略规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专项基金与盲池基金的组建计划。为了深入挖掘项目资源并探索业务合作契机,国联通宝采取了多元化的策略,包括深入市场一线,直接对接潜在客户与合作伙伴,以精准洞察市场需求与趋势;充分利用市场化渠道,广泛收集行业信息,筛选优质项目资源等。
  在私募股权市场遇冷及IPO收紧的背景下,国联通宝通过提升业务拓展深度广度和投资势能砥砺前行。截至报告期末,国联通宝现存续管理21支基金,存续管理规模近62亿元,管理基金数量和规模得到进一步提升。
  下半年展望
  国联通宝将强化市场前瞻与行业深耕,聚焦集成电路、能源材料、医疗健康、装备制造、大消费等特色领域;深化与地方政府、上市公司及市场化机构等的多方合作,持续拓展业务区域和外部资源,尤其在专项基金及并购基金等领域持续发力,扩大基金管理规模。面对经济挑战,动态调整投资策略,稳健推进项目投资并强化投后管理。
  (四)信用交易业务
  1、融资融券业务
  市场环境
  2024年上半年全市场融资融券余额较去年同期下降明显。截至报告期末,全市场融资融券余额14,809亿元,同比下降6.77%,其中融资余额14,493亿元,融券余额316亿元。2024年半年度全市场融资融券日均余额15,294亿元,同比下降3.80%。
  经营举措及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优化客户分类分层的差异化拓展策略,持续加强两融新客开发及存量激活;有针对性地研究各分支机构发展方向和重点突破客群,不断组织培训交流,支持分支机构开展两融业务;通过总分联动盯市、压力测试等强化两融业务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能力,有效规避了因行情波动引发的潜在风险。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信用账户开户总数2.75万户,同比增长4.97%;两融总授信额度756.18亿元,同比增长3.82%。报告期内,公司两融日均余额94.30亿元,同比下降5.71%;业务规模日均市占率6.165‰,同比下降2%。
  下半年展望
  2024年下半年,公司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深化客户的分类分层管理,加强分支机构两融业务的专人培育,为不同投资偏好型客户提供针对性服务;重点做好风控应对和准备,持续优化事前风险排查,识别和化解风险。
  2、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
  市场环境
  当前市场股票质押式购回业务规模整体呈逐步下降态势并趋于稳定,在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市场质押利率普遍下行。上半年A股市场宽幅震荡,部分个股跌幅较大,局部市场仍存在一定风险。
  经营举措及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在严控业务风险的前提下展业。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本金余额23.26亿元,较2023年底规模23.94亿元减少0.68亿元。其中,投资类(表内)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余额14.85亿元,较2023年底规模13.29亿元增加1.56亿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247.86%;管理类(表外)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余额8.41亿元,较2023年底规模10.65亿元减少2.24亿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134.3%。
  下半年展望
  下半年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开展仍以审慎为原则,加强合规风险把控,促进股票质押业务稳健发展。与此同时,聚焦战略客户综合性全方位金融服务需求,发挥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协同效应,提升市场竞争力。
  (五)证券投资业务
  市场环境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与此同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持续发力,房地产政策不断优化。在此背景下,A股市场在春节前出现大幅快速调整,节后在一系列政策优化后出现快速回升。年报季后,投资者对小市值个股的退市风险担忧大幅提升,叠加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低于预期,导致市场再次出现持续下跌走势。结构上来看,大盘风格在上半年整体占优,而以小市值为主的中证1000和中证2000在3、4月份虽有所反弹,但上半年跌幅仍然较大。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债市总体走牛,收益率震荡下行,“资产荒”行情持续演绎,信用利差大幅压缩。具体来看,10年国债估值收益率由年初的2.56%下行至6月末的2.21%,下行35BP;1年AA+中票估值收益率由年初的2.63%下行至6月末的2.12%,下行51BP。
  经营举措及业绩
  权益类证券投资业务方面,公司始终以绝对收益为目标,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以基本面研究为抓手,在兼顾风险和收益的同时稳健开展业务。2024年上半年,证券投资业务以红利价值股配置为盾,精选成长股为矛,及时调整持仓品种,充分抓住春节后的市场反弹行情,整体实现了稳定收益,收益率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
  固定收益业务方面,公司始终秉承稳健投资和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业务理念。投资交易方面,不断拓展投资品种、持续优化持仓结构、严格控制信用风险,实现稳健的收益;与此同时,公司固定收益业务交易量持续稳步增长,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并于2024年3月正式获得银行间现券做市商资格,开启银行间债券交易新篇章。资本中介业务方面,公司依托在产品创设、投资交易、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经验,持续服务于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股权衍生品业务方面,面对市场不利行情,公司积极优化持仓结构,多举措控制风险,持续建设数字化运营以及具有前瞻性、智能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合规管理体系。衍生品业务强调客户导向,加速产品转型,优化产品结构并丰富客户结构,深度挖掘和服务客户在境内市场的投资及配置需求,不断丰富公司表内产品“工具箱”。量化投资方面,加强投研能力建设,积极应对市场波动,结合市场环境对策略配置进行结构性调整。做市业务(筹)聚焦践行社会责任,积极申请股票期权做市业务资格、上市证券做市交易业务资格,同时期权自营业务荣获深交所2023年度优秀期权参与机构。
  下半年展望
  权益类证券投资业务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强宏观及市场研判,加大基本面研究力度,强化投研和风控体系建设,稳健开展股票投资业务。下半年国内A股市场将面临一系列边际改善的因素,国内宏观基本面在出口投资带动下将会企稳,偏宽松的内外部流动性格局将会进一步提升,政策短期可能进一步改善市场风险偏好。2024年下半年,公司权益投资业务将进一步优化当前的持仓结构,收短放长,更着眼于中长期机会的布局,进一步精选成长个股,并辅以定增、可转债等多策略投资模式来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稳健开展股票投资业务。
  固定收益业务方面,下半年国内外宏观环境依旧复杂多变,公司将继续严控信用风险暴露,持续提升盈利能力;不断推进系统建设和策略开发,提升银行间现券做市能力;继续深化“卖方”固收特性,依托自身资源积极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股权衍生品业务方面,公司在防范控制持仓风险的同时,一方面加强投资研究能力建设并丰富策略,努力为交易所市场提供流动性、形成交易所产品生态,继续推动股票期权做市业务资格、上市证券做市交易业务资格和其他细分领域牌照申请;另一方面,稳步推进场外衍生品业务,不断加强数字化建设,继续拓展产品供给和交易服务,满足客户资产配置及风险管理需求,打造服务平台,尝试服务公司客户全球化资产配置与自身产业升级的实际需求。

  三、风险因素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2024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及证券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对公司经营继续带来一定压力。公司可能面对的主要风险包括:股票、债券市场的波动给公司投资组合带来市场风险;融资类业务中融资人还款能力不足或作为担保品(质押物)的股票价格异常下跌给公司带来信用风险。此外,公司还面临合规风险、声誉风险等。
  风险管理概况
  1、总体描述
  公司以发展战略为指引,建立覆盖各类业务、各类风险、全流程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合理运用量化指标为主的多种风险管理工具,确保公司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以实现公司长期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促进公司形成良好风险管理文化,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为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2、风险治理组织架构
  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架构包括四个层级:董事会及风险控制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及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及其他风险管理职能部门、部门内设的风险管理组织。
  (1)董事会及风险控制委员会
  董事会是公司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对公司的风险管理负最终责任。董事会主要履行以下职责:负责审议批准公司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如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重大风险限额等,公司风险管理总体目标和全面风险管理基本制度;聘任首席风险官;审议公司定期风险管理报告及实施情况;推进公司风险文化建设,确保公司建立和维持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和体系。董事会可以授权其下设的风险控制委员会履行其全面风险管理的部分职能。
  (2)高级管理层(包括首席风险官)及风险管理委员会
  公司高级管理层承担在经营管理中组织落实全面风险管理各项工作的责任,主要履行以下职责:(1)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并适时调整;(2)建立健全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经营管理架构,明确各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建立部门之间有效制衡、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3)建立完备的信息技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4)建立涵盖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全员绩效考核体系;(5)根据董事会审批的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及重大风险限额等,制定具体的风险管理执行方案,确保其有效落实;(6)定期评估公司整体风险和各类重要风险管理状况,解决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向董事会报告。
  公司在高级管理层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在董事会和管理层授权范围内,负责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制定并调整公司的风险管理政策,审批风险额度,对涉及风险管理的重要事项进行决策审批。
  公司设立首席风险官,首席风险官作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由董事会任免。首席风险官的主要职责有:(1)组织实施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工作;(2)审查批准公司风险管理规划和风险计量方法、模型以及指标;(3)组织制定公司内部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政策,评估重大的市场、信用、流动性等风险;(4)组织对业务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调查和质询;对发现的重大风险隐患及时向公司总裁报告,并对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提出整改意见;对于重大风险隐患或风险隐患整改未达标的,有权向董事会及其风险控制委员会或监事会主席进行报告。
  (3)风险管理部及其他风险管理职能部门
  公司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包括风险管理部及其他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公司其他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包括:合规法务部、财务会计部、资金运营部、信息技术总部、运营管理总部、党委办公室等。
  风险管理部及其他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有:贯彻法律法规及规范准则,拟定风险管理制度和程序,提交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和总裁办公会审查批准;负责研究开发风险管理的各种方法和工具,对估值与风险计量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和评价,建立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及预警机制,确保各种风险管理控制措施适当、有效,使各项业务操作符合法律规范和公司风险管理政策;评估公司开展新产品、新业务的风险情况,设计风险管理流程和控制措施,对业务制度和流程进行审查;负责相关风险的日常监控工作,监测相关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对公司风险管理制度、风险限额、授权管理体系的遵守情况,记录监控情况;对风险行为进行及时记录、报告与处置;开展压力测试与敏感性分析,并实施事后检验和有效性评估;向公司高级管理层(含首席风险官)提供独立的风险管理报告及完成其他有关风险管理的工作。
  (4)公司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下设的风险管理组织
  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对风险管理承担直接责任。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和子公司负责人应当全面了解并在决策中充分考虑与业务相关的各类风险,及时识别、评估、应对、报告相关风险;各部门指定专人协助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3、公司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详细介绍
  (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的不利变动导致公司持有金融资产发生损失的风险,类别主要包括权益价格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和汇率风险。公司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于权益投资业务、固定收益业务、股权衍生品业务等境内外投资业务。
  公司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市场风险限额管理体系,将公司整体的风险限额分配至各业务部门及业务条线。业务部门作为市场风险的直接承担者和一线管理人员,对业务敞口和限额指标进行动态管理,风险管理部独立对公司整体的市场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监测和管理,并将结果向公司管理层进行汇报。
  公司通过每日计算损益、敞口、基点、久期、衍生品希腊字母等指标对市场风险进行全面监测,不断完善VAR和压力测试计量机制,对公司的潜在损失进行监控和分析;持续优化互换业务的损益分析和期权损益归因,提升风险管理的敏感性。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因融资方、交易对手或发行人等违约导致损失的风险。公司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融资融券等融资类业务;互换、场外期权、远期、信用衍生品等场外衍生品业务;债券投资交易(包括债券现券交易、债券回购交易、债券远期交易、债券借贷业务等债券相关交易业务),债券包括但不限于国债、地方债、金融债、政府支持机构债、企业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同业存单;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投资等。
  公司通过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对交易对手或发行人的信用级别进行评估,辅助压力测试、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开展风险计量,通过准入、集中度等手段来管理信用风险。同时借助舆情数据和市场追踪,及时监测各类业务和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资质变化情况,加强敏感性管理,并及时开展预警和报告。公司建立了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对信用风险进行计量和管理。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公司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的风险。公司各类业务的快速发展都对流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司建立每日头寸管理和定期流动性分析机制,对各业务资金使用规模进行动态管理,制定相应的融资计划,通过完善流动性应急计划、压力测试等,完善流动性风险日常管控机制。公司实施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根据业务规模、性质、流动性风险偏好、市场情况等因素,设定流动性风险限额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同时,公司还建立了流动性储备资产管理制度,通过持有充裕的可随时变现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应对潜在资金需求。
  (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信息技术系统,以及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
  公司不断优化内控机制,针对性开展操作风险识别和有效性评估工作,通过新业务评估、业务流程梳理与制度审核,规范业务流程,防范风险发生;持续收集整理内、外部风险事件,补充操作风险事件库案例。同时,公司建立了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实现操作风险三大工具的系统性管控。此外,公司通过内部培训、考核等多种方式不断强化各岗位人员的行为适当性与操作规范性,加强风险文化宣导,增强员工风险意识;完善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确保设备、数据、系统的安全,防范信息系统故障造成的操作风险。
  (5)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是指公司或其工作人员的经营管理或执业行为违反法律法规和准则而使公司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采取监管措施、给予纪律处分、出现财产损失或商业信誉损失的风险。
  公司建立了有效、完善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及合规管理组织体系。同时,公司通过合规监测、合规检查、合规审查、合规督导和合规培训等方式对公司运营中遇到的合规风险实施有效和全面的控制。
  (6)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于公司经营行为或外部事件、及其员工违反廉洁规定、职业道德、业务规范、行规行约等相关行为,导致投资者、发行人、监管机构、自律组织、社会公众、媒体等对公司形成负面评价,从而损害公司品牌价值,不利于正常经营,甚至影响到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风险。
  公司强化声誉风险防控人人有责的理念,形成有效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舆情监测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对外信息发布机制,加强日常舆情研判,提高风险防控前瞻性、针对性,多措并举提升声誉风险防范意识和管理水平。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独特的区位优势
  无锡、苏南和长三角区域是国内经济总量最大、最具活力、发展质量最高、上市公司和高净值人群最多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区域GDP总量在全国占比近四分之一,江苏省GDP总量超10万亿元,无锡市GDP总量超万亿元,证券公司客户、市场极为广阔。无锡作为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发祥地,制造业基础雄厚,作为国家创新试点城市、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城市之一,在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物联网等战略新兴产业上建立了产业集群,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这些产业都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公司作为区域券商,在服务区域企业上具备天然优势。无锡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战略支点,具备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的独特区位优势,未来在对接区域一体化、省域一体化和苏锡常一体化上大有可为,公司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2、A+H股两地上市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公司H股于2015年7月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A股于2020年7月31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是国内证券行业第13家A+H两地上市公司。公司通过A+H两地上市,有效提升了资本实力,为业务规模的扩张和抵御市场风险夯实了基础,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打开了两地资本市场的长期融资渠道,有利于未来进一步引进战略投资者和降低公司综合融资成本。
  3、行业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
  公司的高级管理团队在证券和金融服务行业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卓越的管理能力和前瞻性的战略思考能力,能够深刻理解行业和市场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商业判断,及时捕捉商机,并审慎科学地调整业务策略。特别是管理团队在境外和跨境业务领域的经历将有助于公司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开辟新的业务增长领域。在团队的带领下,公司将对照市场最佳实践,打造业内领先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流程,加速成为一家具有现代化管理机制的投资银行。
  4、稳健、高效的经营管理和审慎的风险管控
  公司多年来坚持稳健发展的经营理念,稳步推动经营模式转型升级,优化公司收入结构和利润来源,实现了连续多年盈利,是目前我国证券公司中成立以来(1999年至今)连续盈利的少数券商之一。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健全和完善合规管理和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公司规范经营和稳健发展。
  公司严守合规底线,认真落实监管部门各项要求。持续修订完善公司合规管理制度,落实各项控制措施,加强合规考核,确保合规管理责任落实到位;借鉴行业最佳实践经验,积极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内部信评体系和风险管理系统,及时防范化解业务风险;同时,强化对合规风控人员的履职保障。公司坚持“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的原则,审慎开展创新业务,严格限定高风险类型业务的风险敞口,并加强风险监测。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