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锐电

i问董秘
企业号

601558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市场主流大型兆瓦级系列风电机组的设计开发、制造、服务、运营.

  • 产品类型:

    风力发电机组、运维及技改服务、发电业务

  • 产品名称:

    风力发电机组 、 运维及技改服务 、 发电业务

  • 经营范围:

    生产风力发电设备;开发、设计、销售风力发电设备;施工总承包;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信息咨询(不含中介服务);(涉及配额许可证、国营贸易、专项规定管理的商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该企业2008年7月11日前为内资企业,于2008年7月11日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7.2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0.40%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位
  • 第二位
  • 第三位
  • 第四位
  • 第五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位
4.85亿 16.95%
第二位
4.06亿 14.20%
第三位
3.50亿 12.24%
第四位
2.53亿 8.85%
第五位
2.33亿 8.1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9.0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8.96%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位
  • 第二位
  • 第三位
  • 第四位
  • 第五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位
3.31亿 14.32%
第二位
1.96亿 8.49%
第三位
1.82亿 7.87%
第四位
1.09亿 4.71%
第五位
8257.52万 3.5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7.4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4.52%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位
  • 第二位
  • 第三位
  • 第四位
  • 第五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位
4.71亿 20.14%
第二位
4.25亿 18.17%
第三位
3.35亿 14.31%
第四位
2.71亿 11.60%
第五位
2.41亿 10.3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8.0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5.88%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位
  • 第二位
  • 第三位
  • 第四位
  • 第五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位
3.19亿 18.21%
第二位
2.89亿 16.49%
第三位
7539.82万 4.31%
第四位
6045.40万 3.45%
第五位
5982.39万 3.4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1.8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2.24%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位
  • 第二位
  • 第三位
  • 第四位
  • 第五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位
3.72亿 19.49%
第二位
2.84亿 14.89%
第三位
2.06亿 10.80%
第四位
1.97亿 10.34%
第五位
1.28亿 6.7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5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9.93%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位
  • 第二位
  • 第三位
  • 第四位
  • 第五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位
2.02亿 14.54%
第二位
1.78亿 12.77%
第三位
6443.09万 4.63%
第四位
5772.62万 4.15%
第五位
5341.02万 3.8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6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9.53%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位
  • 第二位
  • 第三位
  • 第四位
  • 第五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位
4.25亿 33.02%
第二位
1.84亿 14.33%
第三位
7407.08万 5.76%
第四位
4901.41万 3.81%
第五位
3361.24万 2.6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2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6.72%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位
  • 第二位
  • 第三位
  • 第四位
  • 第五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位
1.22亿 13.95%
第二位
8990.99万 10.26%
第三位
3956.90万 4.51%
第四位
3789.93万 4.32%
第五位
3225.00万 3.6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9.0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3.09%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位
  • 第二位
  • 第三位
  • 第四位
  • 第五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位
3.27亿 26.34%
第二位
3.20亿 25.81%
第三位
1.78亿 14.35%
第四位
6269.02万 5.06%
第五位
1891.60万 1.5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1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8.73%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位
  • 第二位
  • 第三位
  • 第四位
  • 第五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位
9552.60万 8.65%
第二位
9496.46万 8.60%
第三位
4798.43万 4.35%
第四位
4002.35万 3.62%
第五位
3880.48万 3.51%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业务概要  (一)商业模式与经营计划实现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说明  1、主要业务  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属于新能源事业、以风能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风电类重型装备行业。风能是全球性战略产业,是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风力发电机组的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已成为风能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中国制造2025》政策下智能制造的组成部分。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市场主流大型兆瓦级系列风电机组的设计开发、创新产品的试制与规模化制造、风电场运维服务、自有风电场商业化运营与风电场增容扩建、风电项目联合开发、自有光伏电站运营与建设、新能源产业拓展... 查看全部▼

  一、业务概要
  (一)商业模式与经营计划实现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说明
  1、主要业务
  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属于新能源事业、以风能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风电类重型装备行业。风能是全球性战略产业,是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风力发电机组的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已成为风能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中国制造2025》政策下智能制造的组成部分。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市场主流大型兆瓦级系列风电机组的设计开发、创新产品的试制与规模化制造、风电场运维服务、自有风电场商业化运营与风电场增容扩建、风电项目联合开发、自有光伏电站运营与建设、新能源产业拓展服务等。
  2、经营模式
  公司经营模式可以概括为集中与多元共存的经营模式。
  集中经营:通过技术创新、新产品规模化制造与商业化应用,向国内外客户提供市场主流的风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产品;同时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以风电场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的综合运维服务。多元经营:收购与联合开发风电项目;自建与运营风光伏电站;设计与开发储能系统装备;提供源网荷储一体化及综合能源服务。
  3、行业情况说明
  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安全、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日益重视,加快发展风电已成为国际社会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其中我国对绿色清洁能源发展的鼓励与支持尤为明显。国内风电产业近5年来始终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中2023年、2024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分别为7937万千瓦和8699万千瓦,增量尤为明显,已经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按照“双碳”目标以及国家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要求,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要提高到25%(2023年比例为17.9%),要继续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风电行业市场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的技术路线始终保持“高起点、高质量”的开发理念,历经18年的发展,已积累丰厚的行业技术底蕴。通过“三级跨越式”的技术升级:第一家开发完成1.5MW风电机组技术,开创了国内兆瓦级风电机组规模化应用的先河;第一家开发完成国际主流的3MW风电机组技术,引领中国风电产业升级;第一家开发完成6MW及以上风电机组技术,奠定了中国风电装备产业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的基础。公司已完成带领并提升全行业的风电技术水平的历史使命。
  公司的技术发展始终以“客户需求第一”为开发宗旨,在SL3.X、SL4.X、SL6.X、SL8.X技术开发平台上,陆续开发完成满足低风速、大容量、性价比优良的系列化风电机组技术。并以此为基础,技术开发设计理念逐渐向风电场运营成套应用技术方向转变。同时以国家能源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为科研载体,开发超大型深远海风电应用技术和产品。
  2、产业布局优势
  公司已形成以北京总部为管理中心,三大产业基地为发展支撑点的产业格局。三大产业基地开展风
  光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产品试制与规模化制造、运维服务快速响应等核心任务,辐射东北区域、西北区域和华东区域(国内海上、国际出口)等国内外风电市场。同时,三大产业基地均处于风光资源密集的中心区域,与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风电的地域高度吻合,对公司进一步开拓市场、提升合同履约能力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3、产品线管理优势
  依托三大产业基地的制造优势,公司采取均衡生产、灵活调配、短距离运输等措施,大幅度提升合同交货能力和降低制造成本;采用技术开发与关键部件供应相结合的方式,大幅度拓展供应商渠道,同质化应用关键零部件,降低供应链成本;坚持全生命周期质量保障体系,严控整机产品、部件和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与合同履约能力。
  4、运维服务优势
  公司依托丰厚的技术底蕴、客户的高度认可、数万台机组累计18年的专业服务经验等优势,通过提供合同能源管理、风电场性能提升改造、备品备件快速保障、风电场智慧运营等风电场专业服务,为客户多角度、全方位提供风电场运营管理解决方案,现已经成为国内风电运维服务市场最具竞争力的综合服务商之一。公司拥有强大的服务团队,全面的技术开发能力,丰富的海上及陆地风电场的服务经验,服务理念、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报告期内经营情况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在内外部激烈的竞争格局中持续保持稳定发展。一方面,美国、欧盟等相继推出新能源扶持、保护方案,与中国在全球新能源领域展开激烈竞争;国内风电行业竞争更为激烈,价格持续处于低位,利润空间受挤压,降本增效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双碳”战略目标下,国内新能源产业依然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8699万千瓦,再次创下历年新增装机新高,同比增长9.6%。
  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十四五期间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坚持“以技术为核心,做专业化的风电装备研发、制造和服务骨干企业”的战略定位,以新一轮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为引导,以持续提升企业综合运营质量为中心,紧抓技术创新研发和市场领域拓展两条主线,细分市场做强做优做到极致,强化精益管理,深化改革创新,务实求变,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打造新能源领域领军企业。经过全年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主要经营计划指标。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成果如下:
  1、经营业绩持续稳定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快速发展,年度营业收入达到2,858,807,857.31元,同比增长22.3%,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011,548.05元,同比增长7.62%。
  2、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完成SL6.X平台系列机型、SL8.X平台系列机型和SL10.X平台系列机型的开发;正在持续推进SL10.X/230样机的试制与现场测试工作;开展30项产品测试和17项机组认证工作,完成SL6250/230机型设计认证。开展构网型风电机组的技术研究、实物与数字建模仿真一致性研究、激光前馈应用专题研究、电涡流传感器应用专题研究、湍流识别自适应控制专题研究、叶根光纤传感器应用专题研究等共计40余项关键部件及子系统开发和专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大型风电场机-场协同控制技术及应用》研究成果荣获202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参编并完成国家和行业标准12项,完成知识产权申报53篇;公司获批设立博士后工作站。
  3、订单获取和执行能力大幅提升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公司通过拓展“新能源+产业”新思路,按照资源、订单并行策略进行调整,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开发和维护工作,深耕重点客户、重点区域,积极推进“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订单获取能力大幅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完成风电机组供货吊装容量超过1GW。
  4、自营风电场效益稳定
  报告期内,公司持股80%的张家口博德玉龙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累计装机容量27.45万千瓦,全年整体发电量和收入达到预期目标。其积累的风电场运营经验为后期公司在自营风电场领域持续发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客户服务水平持续提高
  报告期内,公司风电服务团队深入贯彻“8S”服务理念,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目标,持续提升风电场技术服务水平,全年在运维机组平均可利用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既保障了公司风电整机供货吊装和质保期内运维服务,又在风电后运维服务市场中获得后市场业务订单,服务品牌获得客户及行业认可。

  二、公司面临的重大风险分析
  无
  无
  本期重大风险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不涉及。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