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军品业务与民品业务。

  • 产品类型:

    制造业

  • 产品名称:

    装备制造 、 预应力锚具及其他

  • 经营范围:

    军品科研、生产及销售;机械设备及配件、电气设备及零部件、锚具及零部件、轨道交通产品及零部件、汽车配件、塑料制品、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的研制、生产及销售;军用技术民用化系列产品的研制、生产及销售;投资管理。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30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塑料制品(吨) 69.61 - - - -
库存量:汽车空调压缩机(台) 3102.00 - - - -
库存量:铸件(吨) 1031.68 - - - -
库存量:预应力锚具(孔) 231.60万 - - - -
塑料制品库存量(吨) - 70.00 929.50 1040.06 1538.95
汽车空调压缩机库存量(台) - 4408.00 3610.00 6744.00 1.70万
铸件库存量(吨) - 665.90 1271.40 1160.33 716.95
预应力锚具库存量(孔) - 256.50万 205.75万 195.24万 349.33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0.8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2.7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6.52亿 43.48%
第二名
1.20亿 8.02%
第三名
1.12亿 7.46%
第四名
1.04亿 6.97%
第五名
1.02亿 6.7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8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7.31%
  • 国内军方C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 军工企业AD
  • 军工企业A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国内军方C
2.44亿 42.31%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6599.86万 11.45%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3423.52万 5.94%
军工企业AD
2765.13万 4.80%
军工企业A
1617.29万 2.8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9.8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6.14%
  • 国内军方H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 军贸公司A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国内军方C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国内军方H
5.93亿 39.83%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1.48亿 9.94%
军贸公司A
1.01亿 6.76%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8576.87万 5.76%
国内军方C
5731.78万 3.8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0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1.91%
  • 军工企业L
  • 军工企业C
  • 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
  • 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亿淮经贸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军工企业L
1.24亿 21.24%
军工企业C
1.02亿 17.48%
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
3054.28万 5.22%
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2617.68万 4.47%
江苏亿淮经贸有限公司
2045.94万 3.5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6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7.91%
  • 国内军方H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 国内军方C
  • 军贸公司A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国内军方H
1.33亿 24.59%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8198.77万 15.11%
国内军方C
5731.78万 10.57%
军贸公司A
4963.78万 9.15%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4603.01万 8.4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9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1.02%
  • 国内军方H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军贸公司A
  • 国内军方C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国内军方H
5.13亿 39.48%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1.00亿 7.69%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8537.19万 6.57%
军贸公司A
4977.97万 3.83%
国内军方C
4480.97万 3.4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9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5.13%
  • 军工企业C
  • 军工企业L
  • 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
  • 军工企业MLX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军工企业C
1.33亿 24.65%
军工企业L
1.12亿 20.78%
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2139.97万 3.96%
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
1553.38万 2.88%
军工企业MLX
1543.36万 2.86%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是长城军工焕新起航的一年,是开启新起点、新征程、新赛道的一年,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集团公司“133”战略和相关工作会议要求,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上下团结一致,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重点推进了以下工作:  (一)党建引领强根铸魂  公司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省委巡视整改工作任务,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公司新时代党建工作走深走实,坚定捍卫“两...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是长城军工焕新起航的一年,是开启新起点、新征程、新赛道的一年,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集团公司“133”战略和相关工作会议要求,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上下团结一致,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重点推进了以下工作:
  (一)党建引领强根铸魂
  公司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省委巡视整改工作任务,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公司新时代党建工作走深走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五星+领航”创建为重点,以“党建联建共建”为载体,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二)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长城军工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底层驱动,持续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创新平台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推动公司转型升级、协同发展。
  2023年,公司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27,242,385.1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
  7.88%,在“十四五”期间,呈连续增长状态。在持续的科技投入支持下,长城军工2023年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全年共开展型号研制项目10项,配套研制项目27项,重点预研/竞标项目14项,定型/鉴定36个产品;专利申报60项,获得授权专利35项;软件著作权获授权4项;获得国防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三)管理效能实现提升
  1.深入开展精益管理提质增效活动。围绕“稳增长、降成本、防风险、强基础”4个方面制定了21项实施内容,根据不同单位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指标,明确了实施步骤与考核方案,锚定高质量发展主题不动摇,实现管理效能的全面提升。
  2.强化风险防控。公司聚焦企业所处行业及市场环境,健全风险内控管理组织体系,强化风险信息收集和风险研判,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培养,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公司着力构建“大风控”全面风险管控体系,建立了审计、风险、内控“三道防线”的风险管理框架,全面评估重点风险领域,紧密围绕公司年度生产经营管理目标及重点领域潜在风险,对各项风险明确风险动因,制定解决方案,跟踪督促风险防控措施,提高公司风险预警能力,更好的统筹发展和安全。
  3.全面融入集团公司管理体系。打造全新管理理念,全面对标,创新理念,强调业务链式管理,开创公司管理指南-“AM5363”工作方法,切实解决怎么干的规则问题、干什么的方向问题、谁来干的业务问题,逐步实现管理简单化、结构化、专业化。
  4.有序推进机构变革。制定并实施长城军工“三定”方案,统筹设置内设机构、职能及运行机制,理顺归口关系,提高管理效率。
  5.强化安全管理。坚持高举高打、雷霆之势,以安全制度建设和流程再造为基础,以安全保卫管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以生产线自动化改造为重点,持续提升安全管控能力,2023年安全管理形势总体平稳。
  6.强化保密管理。认真履行保密工作职责,全面推进保密体系建设,开展保密能力大提升专项行动,保密管理体系持续规范。
  7.强化合规管控。制定了合规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规章制度、重大决策和经济合同100%法务审核,夯实合规管理“三道防线”。
  8.紧盯发展需求,市场份额有力拓展。积极融入集团公司“两圈一新”高质量产业群,找准定位、抓住机遇、体现作为。一是军品市场方面,巩固并扩大国内装备市场,积极参与集团公司军贸推介会,主动对接集团公司军品部,军贸公司,公司某型产品首次实现外贸订货;二是民品市场方面,预应力锚具项目成功中标中越边境城市高铁。
  (四)全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公司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加强科技、管理、技能“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举办中层管理人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全面提升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政治素质,着力实施“高精尖”人才工程,组织开展“第三批首席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和“第一批首席技师和特级技师”考核工作,开展第四批首席专家和学科带头人选聘工作。
  按照公司人才强企战略规划,通过校招、社招等多种方式吸引高精尖人才。截止2023年12月底,公司共计招聘8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2人,本科52人。同时,还积极借助高校人才优势,为核心项目成功签约行业知名教授4名。报告期内,1人荣获江淮杰出工匠,2人荣获安徽省技能大奖,1人荣获“合肥工匠”。1个项目研发团队荣获安徽省“115”产业团队。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属于其他制造业(分类代码:C41)。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年),公司所处行业为其他未列明金属制品制造(分类代码:3399,本类别包括武器弹药的制造)。
  公司的军工产品直接应用于国防军事领域,行业主管部门为国防科工局。国防科工局主要负责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规划、政策、标准及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的监督,及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实行资格审批等工作。鉴于行业的特殊性,国防科工局统筹行业布局,对武器装备承制单位的监管采用严格的行政许可制度,主要体现在军工科研生产的准入许可等方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要巩固提高一体化战略体系和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预计未来五年以精确制导弹药、信息化智能化装备为代表的先进武器装备的列装速度将加快,精确化、信息化、无人化、智能化弹药需求量将迎来高速增长。实战化训练将在三个方面为兵器行业带来长期的市场需求,一是加速了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二是加快弹药及配套产品的消耗;三是加大武器装备售后保障需求。
  武器装备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军方按照军费开支计划进行采购,年度采购量一般比较稳定,但也因军方根据国内外局势、部队需要及预算盈余情况进行补充订货、专项订货和应急订货而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总体而言军方的军品采购随着军费中装备费的增长而稳步增长,受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较小。
  客户订货时会对承制单位产品的交付时间进行统筹计划,军品总装企业的产品上游配套企业较多,供应链、周期较长,导致总装企业的订单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交付,所以总装销售收入确认会集中在第四季度。
  公司的民品业务主要为预应力锚具业务,以下主要分析预应力锚具业务所处行业概况:
  (1)行业管理体制
  国内预应力锚具行业基本上遵循市场化的发展模式,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行业宏观管理职能。
  预应力锚具作为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一种重要的功能部件,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最具代表性的领域有铁路、公路、矿井,各重点应用领域的行业管理部门均采用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认证制度对锚具企业进行监督和管理。例如,锚具产品必须通过CRCC认证才允许应用于铁路工程项目,通过CCPC认证才允许应用在高速公路桥梁工程,通过MA或KA认证才可以应用于矿井巷道支护领域。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以及质量标准
  锚具行业为金属制品行业下的一个应用领域较广泛的细分行业,目前尚无针对该行业统一的法律法规。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推荐性国家标准,各应用领域分别依据其自身特点对在该领域内使用
  的锚具制定了不同的质量标准,主要有:
  此外,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中交(北京)交通产品认证中心分别制定了预应力筋用锚具认证规则,规定了对关键原材料、零部件、必备设备、计量器具的要求、产品检验和试验的程序,规范了企业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等过程,是铁路、公路预应力产品认证的主要依据。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制定并实施了《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审核发放实施规则——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该规则规定了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审核发放工作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安全标志工厂评审的依据之一。矿用锚索锚具、岩土锚具执行GB/T14370—2015,煤矿井巷工程支护用锚索锚具还须执行MT/T942-2005《矿用锚索》行业标准。
  (3)主要行业政策与规划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要求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要求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不含国际陆路通道境外段、空中及海上航路、邮路里程)。其中铁路20万公里左右,公路46万公里左右,高等级航道2.5万公里左右。沿海主要港口27个,内河主要港口36个,民用运输机场400个左右,邮政快递枢纽80个左右。
  2021年5月,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指出到“十四五”期末,国内煤炭年产量在41亿吨左右,全国煤矿数量在4,000处左右,大型煤矿产量占85%以上,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97%以上。
  2021年12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铁路营业里程从2020年的14.6万公里提升至16.5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从2020年的519.8万公里提升至550万公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能力利用率显著提高,主要采用250公里及以上时速标准的高速铁路网对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达到95%以上,普速铁路瓶颈路段基本消除;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南北纵线、18条东西横线,以及地区环线、并行线、联络线等组成的国家高速公路网的主线基本贯通,普通公路质量进一步提高。安全保障更加可靠,交通设施耐久可靠、运行安全可控、防范措施到位,安全设施完好率持续提高。
  2023年3月,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印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行动计划》要求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遴选50个左右城市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建立公交都市建设长效机制。优化出行结构,完善多样化出行网络,推动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城市中绿色出行比例超过70%的城市数量保持在60个以上,加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连通。
  2023年8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报告(2022)》,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交通强国以来,交通运输部第一次发布建设交通强国报告。《报告》对五年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工作成效经验进行了总结,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安排,谋划未来五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思路方向,对凝聚行业共识,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10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发展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促进公交服务提质增效,包括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线网,促进城市公共汽电车和城市轨道交通衔接融合,鼓励发展微循环公交,支持开通定制公交,优化定制公交管理流程,支持发展“公交+旅游”服务模式,支持围绕主业拓展多元化经营,鼓励提升适老化和无障碍出行服务,保障运营安全等。
  2024年2月5日,国家铁路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国铁集团印发《推动铁路行业低碳发展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指明了铁路行业低碳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总体目标和主要指标,并从5方面提出12条重点任务。一是推动绿色铁路建设。倡导绿色设计、绿色施工,严格按照绿色建设相关标准设计和新建客站,推动既有客站绿色改造,推进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二是推动运输装备低碳转型。三是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完善铁路集疏运系统,提高铁路承运比重,加强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衔接,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四是推进绿色运营维护。大力发展列车智能调度和编组技术,提高运输效率,推动运维体制绿色低碳转型,降低运维环节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五是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1)预应力锚固体系简介
  预应力锚固体系的技术原理均沿袭于工程结构中的预应力技术,使用预应力技术来提高工程结构刚度和抗拉强度的方式统称为预应力锚固体系。预应力技术是指在各类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工程结构承受外荷载以前,预先采用人为的方法在结构内部形成并通过某种方式或者工具保持一种应力状态,使结构在使用阶段产生拉应力的区域先受到压应力,这项压应力将部分或全部抵消使用阶段荷载产生的拉应力,提高结构的刚度和抗拉强度。预应力锚固体系已被广泛应用于桥梁、立交、城轨、高层建筑、大坝、港口码头、岩体护坡、基础加固、隧道矿顶、预应力网架、地铁等各种结构工程领域。
  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始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近二十年来,随着城市开发与建设、道路与桥梁建设和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预应力锚固与支护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我国已成为土建工程十分重要的结构材料和工艺手段,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在公路、铁路桥梁、轨枕、电杆、压力水管、储罐、水塔、高层建筑、地下建筑、高耸结构、水工建筑、海洋结构、机场跑道、核电站压力容器等领域广泛应用。超高层、超大跨、超大面积、超重荷载等各种工况、各种形状、不同功能的结构物的出现要求锚固体系向高强度、大规格方向发展。预应力结构是现阶段乃至未来二十年内我国重要的工程结构形式。
  (2)行业发展趋势
  预应力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桥梁、城市高架道路、水利水电、岩土锚固、工业厂房、特种工程、大型公共建筑、输配电、风电塔等多行业的建筑工程领域。预应力产品行业的市场需求主要取决于下游行业的投资增长,与下游行业投资规模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属典型的“投资拉动类”消费行业。世界预应力材料正逐渐向高强度、大直径的方向发展,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预应力材料在强度和直径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已经成为预应力锚固体系的生产大国,但在高强度、大规格锚具方面刚刚起步。随着国内建设要求不断提高和国内锚固体系厂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国产预应力锚固体系将向高强度、大规格方向升级。随着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不断提升,铁路、公路等交通基建行业投资空间的继续释放以及新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锚具、钢绞线及缆索等预应力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
  (3)行业市场需求情况
  A、铁路投资仍处于较高水平
  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我国将加快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建设,到2035年铁路网络规模将达到20万公里左右,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全面建成交通强国。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近年来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平稳中略有下滑,但总金额仍处于较高水平,2023年全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约为7645亿元。
  B、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
  城市群间的快速城际铁路、地铁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成为铁路投资的又一投资高潮。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披露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59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11232.65公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持续发展,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成为拉动预应力锚具行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
  C、公路建设投资稳定增长
  截止2022年末,全国公路里程535.48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7.41万公里。公路密度55.78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0.77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养护里程535.03万公里,占公路里程比重为99.9%。年末全国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516.25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0.06万公里,占公路里程比重为96.4%、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74.36万公里、增加2.00万公里,占公路里程比重为13.9%、提高0.2个百分点;高速公路里程17.73万公里、增加0.82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里程11.99万公里、增加0.29万公里。
  2022年末全国公路桥梁103.32万座、8576.49万延米,比上年末分别增加7.20万座、1196.27万延米,其中特大桥8816座、1621.44万延米,大桥15.96万座、4431.93万延米。全国公路隧道24850处、2678.43万延米,增加1582处、208.54万延米,其中特长隧道1752处、795.11万延米,长隧道6715处、1172.82万延米。
  2023
  ②支护锚固体系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保持煤巷使用期间围岩稳定是保证安全生产和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必备条件。根据煤炭安全生产规范的要求,每0.8米就需打入一根锚杆,我国大中型煤矿每年新掘进的巷道总长度高达10,000千米左右,其中80%以上是煤巷与半煤岩巷,地下巷道工程巨大,为矿用预应力锚具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指出,到“十四五”期末,国内煤炭年产量在41亿吨左右,全国煤矿数量在4,000处左右,大型煤矿产量占85%以上,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97%以上。同时,我国目前还存在大量亟待进行安全升级建设的煤矿工程,煤矿用锚具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除煤炭以外,有色金属等各种矿产资源采掘配套的矿井矿山工程建设行业发展潜力较大,与此对应的矿用锚具产品市场潜力较大。
  ③出口增长和进口替代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快速投资发展,对工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高强度、大规格锚具已在我国各类建设工程中应用,且有逐渐增多的趋势。随着国内锚具行业的发展,对高强度、大规格锚具的进口替代将是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同时,随着我国建筑单位承建海外市场项目的增多、高铁技术的输出以及国内锚具行业的发展,国内锚具企业逐渐走向海外市场,未来海外市场存在较大的发展机会。
  (4)市场竞争情况
  我国已经成为锚具的生产大国,但由于锚具应用领域较广,各主要应用市场均采用各自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认证方式,各应用市场基本处于割裂的状态。目前,锚具行业生产厂家众多,竞争激烈,尚未出现较大的跨各应用市场的生产厂家,也没有一个厂家能在整个行业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5)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我国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应用始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近二三十年我国锚固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在岩土工程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的综合水平在世界上处于前列,在桥型、跨度以及施工方法与技术方面都有突破性发展,不少预应力结构建造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预应力结构具有抗裂能力强、抗渗性能好、刚度大、强度高、抗剪能力和抗疲劳性能好的特点;对节约材料、减小结构截面尺寸、降低结构自重、防止开裂和减少挠度十分有效,可以使结构设计得更为经济、轻巧与美观。
  预应力锚具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在公路、铁路桥梁、轨枕、电杆、压力水管、储罐、水塔、高层建筑、地下建筑、高耸结构、水工建筑、海洋结构、机场跑道、核电站压力容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超高层、超大跨、超大面积、超重荷载等各种工况、各种形状、不同功能的结构物的出现要求锚固体系向高强度、大规格方向发展。
  (6)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系
  预应力锚具行业的上游行业为钢铁行业,供应充足。钢铁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大,对预应力锚具的产品成本影响较大。另外,钢材的品质直接影响着预应力锚具的质量,高强度、高性能预应力锚具产品的研制和生产必须要有优质钢材作为支撑。
  预应力锚具行业的下游行业为铁路、公路、建筑及煤炭等行业,随着预应力锚具应用范围日益扩大,预应力锚具行业的下游行业还在不断增加,其发展速度决定了预应力锚具行业的市场规模,预应力锚具行业发展也影响着下游行业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
  预应力锚具行业的主要市场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及采掘行业,受宏观经济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波动影响较大,具有与宏观经济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本一致的波动性和周期性。
  预应力锚具行业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波动,每年3-11月份的需求量较大;12月到次年2月因雨雪和气温因素以及各种节假日的影响,各类建设项目的施工放缓,需求量较低。
  (1)资质壁垒
  随着对工程质量的日益重视,锚具行业的各主要应用市场均采用了较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认证制度,如铁路产品的CRCC认证,交通产品的CCPC认证,矿用锚具的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申请。生产厂家需要通过相关准入和认证,方有资格进入市场。
  (2)质量壁垒
  锚具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随着预应力锚具行业逐渐向高强度、大直径的方向发展,各应用领域对锚具质量要求的日益规范以及对产品质量标准的逐步提高,产品质量逐渐成为客户选择供应商的一个主要考量因素,大量凭借低价竞争的锚具生产企业将难以在市场上生存。产品质量逐步成为一项重要的行业壁垒。
  (3)技术和经验壁垒
  锚具加工过程中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其对锚具的受力、配合角度、强度和精度都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拥有多种加工和检测设备及与之配套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锚具行业是一个集研发、生产、销售、施工为一体的行业,长期的研发、生产和施工经验是企业在该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行业存在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壁垒。
  公司还利用自身军民两用工艺技术优势和质量管理优势,经营部分零部件业务,如轨道扣件、高铁和城市轨道减振器等轨道零部件、汽车空调压缩机、塑料包装件系列等。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为控股型公司,主营业务均通过子公司开展,分为军品业务与民品业务两部分,以军品业务为主。民品业务主要包括预应力锚固系列、高铁和城市轨道减振器等零部件(铸件)、汽车空调压缩机等汽车零部件系列、塑料制品系列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无重大变化。
  公司下属子公司均为独立的经营主体,自行对外签订销售合同、组织生产、交付货物,并收取相应的款项;根据自身的生产需求,制定采购计划、选择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进行对外采购,并支付相应的款项。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为适应强军首责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公司采取多项举措推动军民品业务实现良性发展,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强。
  公司下属四家军品子公司均属于重点军工企业,在相关的军工产品领域中拥有领先的行业地
  1.行业地位突出
  公司下属四家军品子公司神剑科技、方圆机电、东风机电、红星机电均属重点军工企业,并在其对应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产业布局合理,产业体系相对完整。
  2.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公司不断分析市场需求、研判武器装备发展趋势,运用新的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的成果,结合公司实际经验进行先期技术开发和武器装备的预先研究,其产品顺应了世界战争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符合我军弹药领域的发展方向。
  3.技术与科研优势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按照“研制一代、生产一代、构思和预研一代”的军品科研工作思路和常规弹药与精确制导弹药发展并重的指导思想,公司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兵器科研和开发体系,具备自行研制和开发军品装备的能力,在国防科技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公司拥有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1个装备技术研究院;公司积极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协调创新体系建设、科研管理体系建设和研发与激励体系建设,先后与多所国内知名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关系,在关键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公司将以机械化为基础、信息化为主导、智能化为方向,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加快向科技创新型企业转型升级。
  4.客户关系与先入优势
  公司下属四家军品子公司自20世纪60年代成立以来,见证并参与了我国国防体系的建设,并为我军提供了众多优秀的装备,对我国国防体系的理解以及对我军武器装备需求的理解十分透彻。公司研制的各系列武器装备已经深度融入了我国的整个国防体系,客户涉及海、陆、空、火箭军、武警诸军兵种。公司与军方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拥有较明显的市场先入优势。
  5.人力资源优势
  公司坚持人才强企战略,着力推动公司聚才、育才、用才工作,管理、科技和技能“三支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人才结构持续优化,人才素质持续提升。
  公司的民品业务主要为预应力锚具业务,以下主要分析预应力锚具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1.质量优势
  金星预应力具有高标准、严要求的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多年预应力锚具的研制、生产经验,机械加工优势明显,产品性能稳定、质量可靠,先后通过了CRCC铁路产品认证、CCPC交通产品认证和MA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参与编写了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15)、行业标准《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JT/T329-2024)。
  2.技术研发优势
  金星预应力在长期从事预应力锚具的研发、生产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核心技术和工艺经验,培养了一支水平较高、梯次合理的研发队伍。金星预应力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也是安徽省预应力锚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产品技术的不断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并参与编写了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15)、行业标准《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JT/T329-2024)。
  金星预应力已经成功自主研发了高强度、大规格锚固组件,其中YJM29锚固体系是目前国内规格最大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固产品之一,2400MPa超高强度锚具是目前国内强度最大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固产品之一;DSM15-12低回缩锚具把我国低回缩锚具的生产能力提升到12孔,产品规格进一步提升。矿用锚索锚具已成功通过矿用产品安全认证,进入了矿用锚固体系市场。2400MPa超高强度锚具项目已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铁路工程用2200MPa钢绞线用夹片式锚具正在实验验证。
  3.客户优势及销售网络优势
  多年来,金星预应力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承接的合同项目遍布全国30多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大型工程建设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累了较好的客户资源,抗风险能力较强。其产品在雄安新区建设、兰新铁路、沪昆高铁、北京大兴机场、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中越边境城市高铁、玉磨铁路、宁淮城际铁路、郑洛高速、宁古高速、杭绍台高速、沈海高速、柯诸高速等多个国家重点工程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得到应用,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
  金星预应力拥有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配置了专业的服务人员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提供及时满意的差异化服务,深得客户信赖。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61,462.29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5.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74.35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66.56%。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2024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兵器装备集团部署要求,以集团公司“133”发展战略为指引,全面实施公司“1246”发展方略,以改革求突破、以创新促发展,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拓市场、抓管理、补短板、强党建,全面开创建设一流军工上市公司新局面。
  (三)经营计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公司全体员工将砥砺奋进、开拓进取,更加突出公司功能使命、更加注重产品产业和新业务突破、更加聚焦科技创新,全面推动二次创业和公司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的先进轻便弹箭科技型企业。2024年要重点落实以下工作;
  一是实施科技自立自强工程。坚持研发需求前移,加快北京分部建设,主动加强客户和科研院所的跟研、配研,抢占先机。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布局建设更多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勇于承担研发基金项目和慧眼行动项目。坚持“设计武器装备就是设计未来战争”的理念,积极开展装备研究论证,聚焦新域新质装备研发。
  二是实施产业升级培育工程。按照产品科技发展战略,全力推动传统产品转型升级,加大传统装备信息化、智能化赋能力度,推动产品不断“走实”。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形成新域新质装备增长点,推动产品不断“走新”。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收集与调研论证,加快形成新的价值增量。加大传统民品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动民品产业补圈。
  三是实施市场开拓工程。坚持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坚定不移抓好新产品、新产业、外协“三驾马车”。坚决落实长城军工一盘棋,统筹商品市场、科研市场、科技市场和横向市场,各子公司统一行动、分工合作,市场信息全面共享,2024年国内装备要保持稳定增长,外贸市场要提高市场份额和产品附加值。
  四是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新区项目建设,完成电装车间及配套设施项目和库房建设并投入使用,提升现有能力。加快数字化工厂建设,坚持以长城网和ERP系统建设为抓手,加快构建数字化底座和数字化场景,加快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制造智能化、经营管理一体化等场景建设和应用赋能。建设数据高速公路,逐步完善各职能模块,以数据赋能企业创造、创新与变革。
  五是实施管理提升工程。坚持用“一利五率”引导价值创造,持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全力推进“小核心、大协作”,剥离非核心业务,形成能力优势。
  六是实施资源能力唤醒工程。高度重视资质体系建设,资质就是我们的竞争力、附加值,要构建资质管理体系和预警机制,保证现有资质的有效性,更要立足现状和长远发展,提前绘就资质需求图,实现资质“补位”“占位”。加快推进资源整合步伐,通过公司视角审视能力、布局能力,生产能力要加快整合,形成竞争力;科研能力要加快数字化,形成创造力;新域新质能力加快布局,形成价值力。
  七是实施风险防控工程。强化风险管理“三道防线”,构建风险防控联动机制,着力防范重大风险。构建大安全管理体系,围绕“大安全”要素开展风险防控,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长效机制,坚决防范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挥审计蓝军作用,组织开展管理审计和行动审计,提升审计功能和审计价值。抓好法制合规建设,建立并完善合规风险清单、重点岗位合规职责清单、流程管控清单,夯实合规管理基础。
  八是推进党建引领工程。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保证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公司落实落地。
  1.政策风险
  军品业务是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其业务主要受军方的采购规模、采购模式、定价制度、结算方式、结算周期等影响,与国家的财政支出预算以及总装企业的财务状况密切相
  若与上述业务相关的财政支出预算规模、采购模式、结算方式、定价制度等发生较大波动,可能
  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2.财务风险
  公司客户为军方和国内军工企业等,不排除因回款不及时,给公司带来资金流转压力的风险。  应收账款的催收问题是现金流管理的重中之重。
  3.质量控制风险
  公司生产的产品生产工艺复杂、质量要求严格、制造技术要求高,因此研发、生产、检测、储存、运输及使用过程均需重点考虑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公司已按相关产品质量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将持续加强业务管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但仍可能存在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导致产品不符合质量要求,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带来潜在风险。
  4.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国内常规武器需求调整和科研竞争机制的深入推进,可能对公司当前军品业务经营带来一定潜在市场风险,公司存在竞标失败影响公司军品业务稳定增长的风险。
  5.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的生产经营涉及军工危化品的科研、生产、存储和运输等,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公司持续加大安全投入,采用和引进先进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不断提升公司本质安全水平;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健全隐患治理和风险排查机制。但由于军工危化品固有的燃烧、爆炸等危险属性,不能完全排除因偶发因素引起的意外安全事故,从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构成影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