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 产品类型:

    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装备

  • 产品名称:

    SAM型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 、 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 、 SAP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机械电气设备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金属材料销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液压动力机械及元件制造;终端计量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不含广播电视传输设备);电工仪器仪表制造;绘图、计算及测量仪器制造;实验分析仪器制造;供应用仪器仪表制造;其他通用仪器制造;工业机器人制造;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物料搬运装备制造;软件开发;计算机系统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机械设备租赁;专用设备修理【分支机构经营】。(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3-21 
业务名称 2023-12-31
库存量: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系统解(套) 40.00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3.2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0.12%
  •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3.85亿 17.45%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3.28亿 14.85%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67亿 12.09%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34亿 10.60%
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13亿 5.1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2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4.96%
  • 保定市连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广东润宇传感器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嘉跃富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新乡市万和过滤技术股份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保定市连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6273.17万 4.11%
广东润宇传感器股份有限公司
4817.70万 3.16%
北京嘉跃富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4271.05万 2.80%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4194.31万 2.75%
新乡市万和过滤技术股份公司
3270.16万 2.1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1.1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6.68%
  •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3.50亿 17.80%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2.58亿 13.12%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17亿 11.01%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70亿 8.62%
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1亿 6.1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5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8.73%
  • 保定市连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新会康宇测控仪器仪表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新乡市万和过滤技术股份公司
  • 华夏天信智能物联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保定市连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6484.41万 4.78%
新会康宇测控仪器仪表工程有限公司
6402.18万 4.72%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4561.59万 3.36%
新乡市万和过滤技术股份公司
4353.63万 3.21%
华夏天信智能物联股份有限公司
3602.40万 2.6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3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3.67%
  •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2.60亿 16.74%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1.86亿 11.95%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79亿 11.50%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44亿 9.24%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6590.83万 4.2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9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1.32%
  • 保定市连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新会康宇测控仪器仪表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威海得益衡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温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保定市连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5330.83万 5.96%
新会康宇测控仪器仪表工程有限公司
4555.57万 5.09%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4290.78万 4.80%
威海得益衡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2586.19万 2.89%
温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2306.25万 2.5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0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0.78%
  •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2.93亿 25.22%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61亿 13.87%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622.22万 8.28%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9065.76万 7.80%
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517.50万 5.6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7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2.12%
  • 威海得益衡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保定市连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新会康宇测控仪器仪表工程有限公司
  • 威海利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北京嘉跃富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威海得益衡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7819.02万 14.09%
保定市连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3142.33万 5.66%
新会康宇测控仪器仪表工程有限公司
3064.30万 5.52%
威海利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2195.75万 3.96%
北京嘉跃富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1601.39万 2.89%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度,公司深入践行“科技为核心,人才为根本,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引领行业进步”理念,统筹上市发行、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三大系统产品持续创新并成功实现成果转化应用,智能制造和数字液压阀系统产业取得新进展。公司获评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第二届(2023)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实践成果”特等奖;无人化智能采煤技术取得新进展,首创了“地面规划采煤、装备自动执行、面内无人作业”的无人化智能开采新模式;荣获北京市诚信品牌企业、中国煤科“优质品牌企业”,完成两化融合AAA级评估认证和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稳健级评估认证,并于6月5日...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度,公司深入践行“科技为核心,人才为根本,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引领行业进步”理念,统筹上市发行、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三大系统产品持续创新并成功实现成果转化应用,智能制造和数字液压阀系统产业取得新进展。公司获评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第二届(2023)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实践成果”特等奖;无人化智能采煤技术取得新进展,首创了“地面规划采煤、装备自动执行、面内无人作业”的无人化智能开采新模式;荣获北京市诚信品牌企业、中国煤科“优质品牌企业”,完成两化融合AAA级评估认证和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稳健级评估认证,并于6月5日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迈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06亿元,同比增长12.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5亿元,同比增长7.03%,主要经营指标较历史同期再创新高。
  (一)深化推进科技创新,夯实技术引领基础
  公司统筹优化科技创新资源,持续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应用,紧扣5个产品线战略定位,更新产品线三年滚动规划。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并获得丰硕成果。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总额同比增长10.23%,新获授权专利173项,其中发明专利56项,新增已登记的软件著作权96项。无人化采煤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取得重大突破,在国家能源集团榆家梁煤矿、陕煤集团黄陵一矿示范应用,示范工程实现生产期间工作面内无人连续作业超过6个月,采煤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16.7%,为煤矿综采无人化提供了首套工业化常态化应用解决方案,成果入选“煤矿智能化建设重大进展成果”和“2023年度煤炭科技十大新闻”;新一代千兆网络型控制系统成功应用,将综采液压支架控制系统技术水平和性能提到新高度;1250L/min超大流量SAP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成功应用于陕煤集团曹家滩10m超大采高工作面;创新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套兆瓦级瓦斯增透抽采压裂泵系统在贵州成功应用,成功首发智慧矿山时间敏感网络(TSN)控制系统,FHDAN型电液控比例换向阀、3500L/min自动反冲洗回液过滤站、千兆网络型控制系统、LongwallMind6.0系统软件等产品成功推广应用,相关多元化产品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拓展取得新突破;合作申报并获批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持续引领行业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发展方向;建成国内首套3000L/min安全阀测试平台,公司实验室取得CNAS认证,参与共建的煤炭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煤矿系统融合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获批;与清华大学共同成立联合研究中心,与华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汇聚一流资源合力攻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科技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研平台能力的不断提升为公司科研、产品开发及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持续保障。
  (二)深化推进品牌建设,不断增强品牌价值
  公司持续加强品牌建设,成功承办“2022年煤矿智能化重大进展发布会”,发布“工业以太网智能开采控制系统与关键产品智能制造体系”等重大进展成果;“揭榜挂帅”攻坚团队“地面远程操控,工作面无人作业”无人化智能采煤工业化场景应用成果亮相陕西黄陵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公司无人化智能采煤技术引领者形象进一步巩固。公司协办首届中国煤科品牌发布会,荣获“优质品牌企业”称号,承办国际能源商务论坛煤炭圆桌会议,受邀入驻鄂尔多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2022年度“北京市诚信品牌企业”,组织参加北京、西安、太原、鄂尔多斯、榆林、贵州等重点产煤地区行业展会和澳大利亚第26届世界采矿大会。公司技术领先、产品优质、用户信赖的品牌形象持续巩固,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
  (三)深化提升营销能力,市场开拓成效显著
  公司坚持“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围绕为客户创造价值开展工作,经营业绩稳步增长。打造一体化业务管理平台,建成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营销中台作用显著提升。实施客户分级管理,建立从商机到回款的全流程管理体系,营销全流程效能得到有效提升;常态化邀请客户参观考察公司科技创新、智能制造情况,共同参观学习示范工作面建设情况,增强客户共建智能化煤矿的信心;完善备件销售管理体系,与重点客户签署备件长协与框架协议,稳定备件销售市场;开展运维合作,与客户共建维修能力,实现维修业务持续增长;策划建立“面向用户、贴近用户”的物流解决方案,让仓储物流服务前置化、高效化,快速响应用户备件服务需求;深化大型央企、重点客户战略合作关系的同时,凭借优质服务和良好的应用效果,得到用户认可;推动落实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化国际化业务开拓,取得9项产品的IEC国际认证;建立多重销售渠道,深入开展国际客户技术方案交流,实现产品销售,打开海外市场新局面。
  (四)深化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增强整体运营效能
  公司着力推动全方位运营管理创新和能力提升,开展提质增效、降本创效工作,提升客户满意度。引入先进的生产计划与排程管理系统,更加准确地预测需求、调配资源,逐步实现生产过程的管控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准时交付率;不断完善产销协同机制,积极响应用户需求,精准按需排产,提升综合交付能力;通过核心产品工艺技术攻关等,有力提升加工效率;推进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整合区域资源,提升交付响应能力;建设采购数字化场景,深化供应商管理系统应用,与供应商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质量管控前置、过程协同作业,采购到货及时率与合格率显著提升;开展客户现场技能培训及能力共建,推广应用数字化培训平台,有效提升客户现场培训效果;深化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强化年工作方案,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应急救援培训、全面安全风险评估等活动,持续夯实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共同营造、齐抓共管的安全文化,保障公司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公司被认定为北京市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完善能源管理与智慧照明管理体系,实施废水、废气等环境监测并合规排放,危废产量进一步降低,荣获“北京市节水型企业”称号。
  (五)深化推进智能制造,打造高效生产新常态
  公司坚持智能制造引领产业升级,推进以北京为孵化与调度中心,京内外多点生产的生产模式,结合市场需求不断优化提升智能化生产能力。北京顺义创新产业基地完成智能开采高端装备关键控制元部件智能工厂建设,成功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全力推进重点产线建设,建成投产首条电控核心产品自动化组装产线;持续推进建设以APS高级计划与排程系统为生产计划调度中枢,以ERP、MES、WMS、SRM等多个信息化系统为支点,多工厂协同生产的生产管理信息化体系,充分发挥调度和孵化中心综合协调、研产联动功能,实现多地灵活敏捷生产和高效指挥调度,有效改善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交付能力,市场响应速度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六)深化拓展新产业,持续优化产业布局
  公司在煤矿智能化主机装备领域取得进展,成功为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能源集团提供了产品升级方案。在矿山车辆远程控制领域,公司与合作伙伴协同开发,帮助客户实现特定场景下精准控制,满足客户需求。
  数字液压阀产业方面,公司持续推进数字液压核心控制技术预研与产品的产业化,攻关高精度位移传感和小电流低滞环电磁驱动、先导控制等核心技术,完成矿用隔爆型总线先导阀的安标取证和产品发布。
  智能制造产业方面,重点聚焦于非标自动化装配、加工生产线、数字化车间解决方案领域,全年新签合同额明显增长;完成基于LongWallmind的SCADA系统开发,并实现煤矿客户项目的推广;完成柔性压堵设备样机开发,于上海动力传动展会进行推广;智能相机产品完成优化升级,在客户现场开展小批量试用;完成三个煤机装备领域项目的按期交付;新签订控制阀门对中装配项目合同。
  (七)深化推进改革发展,不断提升组织效能
  公司不断深化改革,持续激发组织活力动力,提高“面向市场、服务客户”的整体组织效能。
  圆满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入选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和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获“第二届(2023)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实践成果”特等奖,获评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公司积极推进荣誉体系建设,完善多元化激励体系;建立健全绩效管理系统,进一步细化员工绩效考核与管理;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实施以引进领军人才为重点的“头雁”工程;以打造学习型组织为总体目标,重点推进中高层能力提升的“雄鹰计划”、“三支队伍”人才培养的“鲲鹏”工程,应届生人才培养为主的“雏鹰”工程;优化人才结构,提升员工整体素质能力,研发人员占比提升至39.03%,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提升至40.03%;开展流程再造,重点推进系统与业务流程的匹配及信息化系统的互联互通,按照矩阵式管理模式重新设计组织结构、梳理部门职责、构建业务流程,组织运转的整体效能不断改善;为进一步靠近市场、贴近客户,实现敏捷、精准服务,以山西市场为试点,设立山西分公司,提升区域用户服务能力,助力业务深挖细作、市场有效拓展;拟定集团化发展改革方案,系统性推进公司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增强组织活力,满足战略发展需要。
  (八)深化推进数字化转型,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持续赋能业务发展。获得了国资委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二等奖2项,取得了“数字化研发生产运营一体化协同管控能力”两化融合AAA贯标及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稳健级(三级)认证,不断获取与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搭建敏捷、高效、协同的科研一体化管理平台,完成科技管理信息化等系统上线,为IPD体系的建立提供有效支撑;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的数据治理体系,深化数据资产管理系统、主数据管理系统、商业智能BI系统的应用,逐步实现数据纵向深入渗透,横向全面覆盖,挖掘数据应用价值;强化信息安全建设,获得6套系统等保二级认证,完成8套安全系统建设,不断提升综合保障能力;推进人性化智慧园区建设,完成能源管理系统、安全巡检系统、智慧照明系统和统一信息发布平台的建设,初步实现了“一脸通”智慧园区场景建设,公司运营管理和数字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九)深化推进资本运作,打开发展新空间
  公司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212,860.11万元,募集资金用于新一代无人化智能采煤控制系统研发、高压高效柱塞泵及其智能控制系统研发与产业化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公司智能化技术装备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优化和丰富公司的产品结构。引入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能源集团、陕煤集团、延长石油等行业重量级战略投资者,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形成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在联合科技创新攻关、研发能力建设、产业整合、资本投入等方面广泛合作,为公司战略落地与规划实施注入强劲动力。公司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体系,强化与控股股东上下协同,强化公司价值创造与价值推广传播的横向协同和相互促进,通过业绩说明会、机构调研活动、上证e互动、投资者邮箱和专线等多种渠道加强与投资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积极探索公司市值提升举措,增进市场认同和价值实现。公司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推动产融结合发展,不断提升价值创造与核心竞争能力,为行业、客户及关心和支持公司发展的广大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
  (十)深化合规经营和风险防控,提升经营发展质量
  公司遵照上市公司监管规则及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规定,持续完善审计、法律、合规、内控、风险管理协同工作机制,着力构建五位一体的“大风控”管理体系;依据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制修订公司合规管理制度,紧盯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对经营、资金、投资等重点领域环节的内控合规情况开展自排查和常态化监督检查,力求本质合规;严格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和重大决策事项的合法合规性审核,规范合同授权签署和用印管理,防范合同履行法律风险;开展年度重大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制定防控策略和应对措施,增强风险监测和风险处置的精准性、有效性,妥善化解存量风险,严控新增风险,确保公司经营发展行稳致远。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营业务概况
  公司专业从事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以优质产品及精准服务提高煤矿开采安全水平及生产效率,把煤矿工人从危险恶劣的采煤工作面解放出来,让采煤成为安全轻松的工作,为煤炭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公司为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装备、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专注于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领域,定位为专业从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智能集成供液系统(包括泵站)、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数字液压阀及控制系统等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业务。
  公司依托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高水基液压技术两大核心技术引擎,以SAM型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SAP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三大系统为基础,以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持和运维服务为支撑,为煤矿用户提供机、电、液、软深度融合的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装备、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
  公司产品主要聚焦应用于采煤系统,是采煤系统智能化建设的一部分,也是核心部分。采煤系统智能化建设主要包括采煤机智能控制系统、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刮板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智能集成供液系统、胶带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供电智能控制系统及全工作面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公司提供的SAM型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工作面所有子系统的控制,实现对工作面总体的协调、高效控制;提供的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实现对液压支架的控制,保证工作面液压支架对顶板的有效支撑,确保工作面人员与设备安全;提供的SAP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实现对泵站及水处理等供液系统的控制,其中泵站与水处理系统为工作面提供清洁、安全、高效的乳化液,使工作面高效、连续生产得到可靠保障。具体如下:
  (1)SAM型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System of Automatic Mining)
  公司聚焦智能开采控制技术,研发SAM型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工作面设计参数、产能指标等要求,依托无人化开采工艺、智能感知导航定位及工作面装备协同连续开采控制等专利技术,在综采工作面单机设备自动化基础上,通过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将人的视觉、听觉延伸到工作面,形成集感知、决策、执行、控制为一体的集中控制系统。该系统可适应薄煤层、中厚煤层、大采高、放顶煤等各种采煤工作面。
  SAM型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以工业环形以太网连接地面调度监控中心和井下顺槽监控中心,集成采煤机智能控制子系统、液压支架电液控制子系统、工作面视频监控子系统及智能集成供液子系统等工作面设备子系统,形成的成套装备智能控制核心系统,是操作人员的人机接口与监控平台,其通过建立统一的接口和通信协议,实现与各个系统的数据通信,满足生产工艺监控要求。
  该系统能够满足薄煤层、中厚煤层、大采高及放顶煤等不同类型工作面的智能化应用需求,满足不同类型自动化设备和协同联动智能化要求,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System of Shield Automatic Controlling)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使采煤技术实现了从机械化向自动化的变革,是无人化智能开采的基础系统。该系统控制液压支架形成采煤工作面的安全操作空间,控制液压支架协同采煤机、刮板运输机移动,实现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自动化控制。
  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能够满足薄煤层、中厚煤层、大采高及放顶煤等不同类型工作面的应用需求,满足不同支架类型和支架控制动作功能的要求,具有针对性的完整解决方案。
  公司通过技术的持续迭代升级,先后突破了绿色液压精确快速控制、低功耗电液转换、高可靠性网络及现场总线实时通信控制及高防护本质安全矿用电气设计等多项核心技术,成功研制了一体式控制器、26功能控制器和网络型控制器为核心的液压支架电液控系统电控产品,200L/min、400L/min、500L/min及1,000L/min四个系列电液控换向阀,125L/min~1,600L/min液控单向阀等液压支架电液控系统液压产品,可满足薄煤层、中厚煤层、大采高、放顶煤等各种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的控制需要。
  (3)SAP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System of Automatic Pumping)
  智能集成供液系统是一套高压清洁动力介质供给与保障系统,是为煤矿智能开采工作面液压支架提供工作介质的电液动力装备,是工作面液压系统的“心脏”,是实现无人化智能开采必不可少的基础系统。
  SAP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能够满足薄煤层、中厚煤层、大采高及放顶煤等不同类型工作面的应用需求,满足工作面各类液压支架动作用液需求,具有针对性的完整解决方案。
  智能集成供液系统以高压高效乳化液泵为核心,集成电磁卸载压力控制系统、智能决策控制系统、乳化液自动配比系统、矿井水处理及多级过滤系统,为采煤工作面提供成套供液系统解决方案。成套装备位于采煤工作面设备连巷或固定硐室。
  SAP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主要功能是为采煤工作面液压系统提供安全、稳定、清洁和高效的动力源。该系统可根据客户需求,配套400L/min、630L/min、800L/min、1250L/min、2000L/min 40MPa的系列化高压大流量乳化液泵站,并依据乳化液泵流量配套相应技术参数的辅助系统,其组件和功能可以增减、调整。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主动担当“引领煤矿智能化科技,促进安全、高效、绿色开采”的使命,致力于煤矿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始终坚持“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通过持续深耕中高端市场,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树立应用示范标杆,保持市场地位。
  盈利模式主要有:一是提供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系统成套解决方案;二是销售主要综采装备的控制系统及供液装备;三是备件销售;四是运维服务。
  2.研发模式
  公司秉承“科技为核心,人才为根本,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引领行业进步”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建立了以市场需求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开展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进行原创技术攻关,服务国家战略,及时将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客户使用价值。
  3.采购模式
  公司按照“统一管理、分类施策”的采购工作模式,统筹兼顾规范化与灵活性,确保采购工作合规、专业、高效实施。依据公司《采购管理办法》《招标管理办法》《非招标采购管理办法》以及授权管理相关制度,在统一采购体系下,按照专业化分工,采购部门负责生产物料、项目配套设备、研发物料等大宗物料采购,工艺部门负责生产设备类采购,各部门负责部门相关的零星采购。
  4.生产模式
  公司坚持“用智能制造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智能产品”和“精益高效”的生产理念,采取“关键高精度零部件自动化、智能化自主加工、智能化组装”的生产制造策略,积极响应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坚持创新驱动,从智能产品、智能生产、信息化系统和工业互联网建设、产业模式变革四个维度系统推进智能制造。公司按照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自动化加工和成品装配多地协同、战略合作的原则组织生产运营。实施销售、供应、生产、交付多方协同,通过“推拉结合”的生产方式组织生产,客户定制化产品依据订单拉动快速生产,标准零部件通过预投、滚动生产推动合理备货,根据市场需求预测与研判,动态设置适量库存,实现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生产运营管理,有效缩短项目及备件交付周期。
  5.销售模式
  公司坚持“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采取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方式,在重点煤矿分布区域设立销售服务机构,配备专用的库房及车辆,贴近用户开展销售服务工作,为煤矿用户提供领先技术、优质产品和及时、精准的服务。
  直销模式分两种情形,一是公司与终端煤炭生产企业用户签署合同并提供产品;二是公司与液压支架等主机生产企业签署合同并提供产品,由主机厂配套提供给煤炭生产企业。经销模式方面,通过与经销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其提供技术方案支持,并与其签署合同提供产品,由经销商将产品销售给终端煤炭生产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专业从事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以优质产品及精准服务提高煤矿开采安全水平及生产效率,为煤矿用户提供机、电、液、软深度融合的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装备、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
  (1)行业发展阶段
  煤炭行业仍处于稳定发展周期,煤炭作为基础能源,继续发挥着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46.6亿吨,同比增长2.9%,原煤产量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国煤炭供给体系质量提升、供应保障能力增强,煤炭中长期合同覆盖范围扩大,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继续加强,市场总体稳定,煤炭运输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煤炭市场供需保持基本平衡态势。
  煤矿智能化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15年5月,全国仅有3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2018年底数量增至80个;2019年底,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河南、内蒙古等15个省(区)建设完成275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国家能源局煤炭司有关领导在2023年煤矿智能化重大进展发布会暨技术经验交流会上指出,2023年全国758处煤矿已建成1651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据调研,当前智能化工作面集中在晋蒙陕鲁豫皖等地区,煤矿智能化建设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仍处于发展初期。
  (2)行业基本特点
  国家及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和《“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行业政策,鼓励煤矿智能化发展。2023年,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采煤工作面加快实现采-支-运智能协同运行、地面远程控制及井下无人/少人操作。山西省发布《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和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方案要求2023年,产量在180万吨/年及以上生产煤矿智能化改造全部开工,再建成80座智能化矿井;山西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交流会上,山西省能源局指出,2024年,山西将新建成150座智能化煤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部门联合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计划2025年新疆生产煤矿全部达到初级智能化及以上等级,建设条件适应的,达到中高级智能化水平;黑龙江出台《黑龙江省煤矿标准化智能化建设扶持激励政策》,主要对智能化建设达到政策标准的煤矿企业给予投资政策、财政政策、安全生产政策、政务服务政策四个方面的支持。
  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是煤矿智能化发展实现安全开采的重要手段。我国对煤炭开采行业安全性的重视持续提高,煤矿安全、人员健康保护条件不断改善。但受资源赋存条件、开发与利用工艺的复杂度、技术与装备水平等因素制约,我国煤矿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仍然较低,重大安全隐患的智能监测、预测、预警等技术相对落后,人员生产环境仍有较大改善空间。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将明显减少井下作业人员数量与劳动强度,推动煤矿开采提质增效,从而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高质量、贴近用户的个性化智能开采整体解决方案正在逐渐代替原有单一系统成为市场发展趋势。数字化变革及新技术的复杂性促使煤炭生产企业越来越趋向选择有整体自动化、信息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及合作伙伴。
  自动控制是一项整体性较强且长期持续进行的工程,随着自身认识加深与经验积累,用户对自动控制系统的需求将会更加明确,将更深入参与方案设计和实施。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在向智能开采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对于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及解决方案的需求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客观上要求解决方案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弹性。行业头部企业具有谱系较为完整的自动化、信息化产品,并且具有工程实施、方案优化、整体咨询服务能力,具备提供贯穿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智能解决方案的能力。
  新技术的引入成为行业增长的新引擎。5G、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了技术与装备支撑。这些新技术已经在煤炭开采关键技术、设备、系统平台等方面获得初步应用,未来深度融合是发展趋势。新技术的引入可以提升无人智能化开采产品的技术水平,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技术指标、更综合的产品功能提供了条件,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3)主要技术门槛
  煤矿开采涉及采煤、掘进、机电、安全、运输、地质、测量、信息化等多个专业,且开采环境面临着水、火、瓦斯、顶板、煤尘等五大自然灾害,开采设备及其智能控制系统在本质安全性、恶劣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及体积等方面存在较多特殊的要求及限制,与其他行业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由于煤层赋存厚度、深度、矿压等条件差距较大,导致需要的设备及开采工艺也存在很多的区别,需要较深的行业背景及经验积累。行业内领先企业均长时间从事相关设备、系统的研发,依靠丰富的经验积累了大量数据,形成了大量核心技术,开发出适应煤矿独特且恶劣环境的产品;行业外企业进入煤炭行业,首先需要了解行业的相关规定及要求,取得相应资质,产品经过行业认证机构检验,并且需要在不同煤矿条件下进行测试验证,需要长时间经验及应用案例的积累,才能得到煤矿用户的认可,存在较高的行业技术门槛。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1)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领域的引领者
  公司成立伊始即致力于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开采技术研究,具有显著的先发优势。经过多年自主研发及科技创新,公司形成了机、电、液、软深度融合完整先进的核心技术体系,建立了素质高、影响力强的人才队伍,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成套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和装备,是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领域的引领者。
  报告期内,公司在无人化采煤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创“地面规划采煤、装备自动执行、面内无人作业”的无人化采煤新模式,在国家能源集团榆家梁煤矿、陕煤集团黄陵一矿示范应用,示范工程实现生产期间工作面内无人连续作业超过6个月,采煤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16.7%,为煤矿综采无人化采煤提供了首套工业化常态化应用解决方案,成果入选“煤矿智能化建设重大进展成果”和“2023年度煤炭科技十大新闻”;新一代千兆网络型控制系统成功应用,将综采液压支架控制系统技术水平和性能提到新高度;自主研制用于世界首个10m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高端大流量乳化液泵站暨成套智能集成供液系统在陕煤集团曹家滩煤矿正式投用;创新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套兆瓦级瓦斯增透抽采压裂泵系统在贵州成功应用。
  2023年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评定智能采煤工作面71个,其中特等级14个,公司凭借成熟领先的技术和品质卓越的装备为28个获奖工作面提供技术支撑,占比39%,其中特等级9个,占比64%。2023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19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典型案例中,11处由天玛智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占比58%,体现了公司无人化智能采煤技术及装备在煤炭行业的引领地位。
  (2)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领域的主导地位
  公司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SAM型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SAP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三大系统在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领域处于主导地位。
  根据格物致胜数据显示,2023年度,公司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市场占有率37.63%,较上一年度提升3.4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一。SAM型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市场占有率33.4%,较上一年度提升3.7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一。SAP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作为市场的后进入者,市场占有率达到14.84%,较上一年度提升1.3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二。
  2023年,公司实现累计销售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突破1000套。同时,公司在国际市场实现SAC系统的独立销售,国际业务实现新的突破。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报告期内,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技术与装备发展呈现出“成套化、系统化、一体化”的趋势,开采工艺、机械装备、控制系统、无人化开采关键技术及现场工程示范之间更加强调协同、融合,进而形成具备高可靠性、高适应性、高智能化程度特点的高效安全绿色开采解决方案。
  在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领域,公司研制成功“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与装备”,技术成果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技术成果研发了采煤工艺驱动引擎、规划截割控制、智能视频识别等技术,集成巡检机器人、单兵装备、故障诊断等保障技术与装备,全新研发了一体化“沉浸式”远程开采操控平台,建成了无人化智能开采新模式示范工程。
  在油压数控领域,公司的油压阀类产品实现了在采煤机、掘进机、巷道钻机、单轨吊、挖掘机等主机上的推广应用,性能稳定。随着煤机装备、工程机械在智能化及无人化领域的不断拓展,预计市场对于总线精确控制技术及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加大,公司将紧盯市场的发展趋势,加大对高端数字型多路阀及电液控制系统的研制与市场营销力度。
  在智能制造领域,公司已初步具备数字化车间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能力。除在传统细分市场即煤机/煤炭系统占据优势地位之外,公司成功中标非煤行业智能制造车间装配项目,实现业务向非煤领域的开拓。根据党和国家关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要求,预计装备制造业将持续加大在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方面的投资,公司将通过与目标客户开展联合研发活动,助力客户加快向智能化生产模式转变。
  (四)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依托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高水基液压技术两大核心技术引擎,专注于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创新,构建了无人化智能开采感知控制技术平台、工业互联网架构本质安全型工控平台、高压大流量液压控制技术平台和数字比例控制技术平台四大技术平台,研发了以无人化开采工艺技术、采煤工作面智能感知导航定位技术等为主的14类49项核心技术。
  (1)无人化智能开采感知控制技术平台
  公司具备以无人化开采工艺技术、采煤工作面智能感知导航定位技术、工作面三维模型数字重建技术和工作面装备协同连续开采控制技术为核心的无人化智能开采感知控制技术平台。其适用于薄煤层、中厚煤层、大采高和放顶煤工作面场景,攻克了采煤工作面直线度控制、三机协同联动、无人巡检等一系列难题,创新开发了绝对坐标系统下工作面动态三维数字化地质模型功能,构建了“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的煤矿智能化技术体系。无人化智能开采感知控制技术平台的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无人化智能开采提供了关键技术驱动。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无人化智能开采感知控制技术平台,研发一体化“沉浸式”远程开采操控平台,通过提供友好、便捷的人机交互方式实现工作面生产过程既可“看到”、也能“听到”,让地面生产人员及时、准确掌握工作面生产作业过程,进行井上决策工作面采煤工艺,可视化调控,井下设备依据决策自动执行,为地面采煤模式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研制单轨半潜式巡检机器人,并在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开展井下工业性试验,主要面向在薄煤层工作面代替“支架工人”和“煤机司机”对工作面支架和采煤机进行日常巡检的应用场景,可减轻乃至完全替代工作面人工巡检;创新提出“规划割煤+可视化远程干预”的无人化开采控制技术方法,首创“地面规划采煤、装备自动执行、面内无人作业”无人化采煤新模式,示范工程实现面内无人、连续工业应用超过6个月,为综采无人化采煤提供了首套工业化常态化应用解决方案,该套技术成果通过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工业互联网架构本质安全型工控平台
  公司依靠自主创新,在综采智能化开采领域积累了20余年的产品设计技术经验,突破了本质安全型嵌入式电液控制平台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包括:本质安全产品设计技术、高可靠性网络及现场总线实时通信技术、集群无主式实时控制与系统设计技术、矿用可编程控制技术等。将防爆技术和本质安全电路设计技术作为基础研发理论支撑,硬件层结合高带宽、低延时、高可靠通信链路技术以及低功耗、实时性嵌入式控制技术,软件层利用集群无主式实时控制技术、矿用可编程控制技术等,研发了适用于薄煤层、中厚煤层、大及特大采高工作面的综采智能化控制成套装备与系统,设计了适用于破碎顶板、高瓦斯、放顶煤等一系列复杂工作面的自动化开采解决方案,满足了我国绝大多数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智能化、自动化控制的应用需求,极大地提高了采煤效率,加快煤矿智能化、无人化技术发展进程。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持续开展工业互联网架构本质安全型工控平台攻关,成功研制千兆网络型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信带宽由100M提升至1000M,并在小保当、古城等矿井29个综采工作面开展推广应用;发布智慧矿山时间敏感网络(TSN)控制系统,开发了TSN控制器、遥控器、算力终端等液压支架用控制产品,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各种传感器,实现采煤工作面高级自动化控制,支持手持终端遥控、系统健康状态巡检,为构建万物互联、泛在感知的矿山物联网提供有效支撑,助力煤矿生产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3)高压大流量液压控制技术平台
  公司经过多年攻关,于2008年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于高水基介质的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于2017年研制了首套630L/min、40MPa、具有电控、液控双卸荷功能的高端大流量乳化液泵,实现了液压动力源-液压控制口径全覆盖,完成对进口系统及装备的成功替代,打破了国外垄断。基于上述关键技术的应用和关键装备的落地,又于2018年8月完成了世界首套纯水介质液压系统在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锦界煤矿31408综采工作面的探索性应用,标志着水液压传动技术又登上了一个新台阶,且相关技术可拓展至水液压其他应用领域,也为水液压传动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高压大流量液压控制技术平台,开发超大流量SAP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在陕煤集团曹家滩煤矿10米超大采高工作面正式投用,其1250L/min、40MPa智能型乳化液泵在高压超大流量泵站五柱塞结构技术领域实现突破,解决超大采高工作面供液效率低的难题,有力保障了10米超大采高液压支架、1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机等装备用液;研制“2000L/min、40MPa乳化液泵站”全新一代高端乳化液泵站,实现了高压超大流量七柱塞驱动,有效降低了工作液输出端的流量波动,该产品适用于千万吨级矿井及远距离工作场景,可实现“一泵替代多泵”,为列车减重减负,进一步提升供液效率;开发“兆瓦级煤矿井下压裂泵系统”,具备高功率密度、高耐久可靠性和高压裂效率等技术优势,可应用于冲击地压解危、瓦斯增透、坚硬顶板治理和煤层气抽采等领域,辅以远程智能控制代替手动操作,实现工作现场“无人则安”,形成了煤矿井下岩煤层水力压裂的智能整体解决方案。
  (4)数字比例控制技术平台
  公司在电液(电磁)控制技术方面采用数值模拟手段,依托各类专有试验测试平台开展持续研究,攻克非线性磁路设计优化技术、高精度密封副工艺技术、电磁元件驱动控制技术、低功耗快响应电-机械转换技术,开发完成一系列开关/比例型电磁阀、先导级开关/比例压力控制元件、功率级电液控制阀等产品,有力促进了电液控制技术在所属行业内的推广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数字比例控制技术平台,推出了总线型负载敏感比例多路阀。该产品由数字先导模块和功率级主阀组成,集先导模块控制、检测及执行等软硬件于一体,支持数字式总线通信,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线缆连接简捷等突出优点,支持多维数据上报及故障诊断功能,在为主机装备提供精确的液压控制精度的同时,可构建双向信息通路,大大提高主机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成为传统负载敏感比例多路阀的升级换代产品,可应用于采煤机、掘锚一体机等煤炭机械以及装载机械、悬臂机械等工程机械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开发FHDAN型电液控比例换向阀,集成双速逻辑控制功能,硬密封结构可靠性5万次以上,并可与原有电液控比例换向阀零部件互换,在液压支架高精度控制领域具备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致力于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多年来积累并逐步形成了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高水基液压技术两大核心技术引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向煤矿智能开采的无人化智能开采感知控制技术平台、工业互联网架构本质安全型工控平台、高压大流量液压控制技术平台和数字比例控制技术平台四大技术平台,形成了包含机、电、液、软的一体化无人化智能开采成套控制技术体系,研发了无人化开采工艺技术、采煤工作面智能感知导航定位技术等14类49项核心技术,成功取得了一系列发明专利、技术奖项、产品认证及国家标准。公司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行业一流的实验室,为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完善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先后承担了国家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4项无人化智能开采相关项目与课题,首创了我国“1人巡视、无人操作”的远程可视化智能开采新模式,取得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取得了548项专利(含250项发明专利和7项境外专利)和196项软件著作权,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省部级奖项70余项,牵头或参与起草了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6项、团体标准11项,在技术突破方面始终保持行业前沿,推动行业在液压支架控制技术、泵站控制技术等装备控制技术方面取得快速发展,引领了我国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发展方向。
  2.人才优势
  公司始终追求无人化智能开采,成立之初是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的开采研究所从事采煤工艺和自动控制的业务转移而来,核心技术人员团队经验丰富,在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领域具有10-40年的从业经历。目前公司拥有一支233人的煤矿智能开采技术研发队伍,涵盖机械、电气、液压、软件四大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提升至40.03%,具备多年从事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的研究开发、装备研制和项目实施经验。公司持续针对科研人员开展专项培训和职称提升辅导,不断提升科研人员综合能力和职称水平;开展人才盘点,帮助高潜科研人员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促进人才发展与业务需求紧密结合。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2人,研究员10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32人,985院校毕业员工86人,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院校的留学归国人员18人。
  “煤炭智能化无人开采创新团队”于2017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是国家无人化智能开采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创新团队,为无人化智能开采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构建了行业内的人才团队与技术专家核心竞争力。
  3.产品先进性优势
  公司始终致力于煤矿综采自动化控制的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以实现综采工作面“无人化”开采为目标,研制了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智能集成供液系统、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产品。公司以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持和运维服务为支撑,能够为煤矿用户提供机、电、液、软深度融合的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装备、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三大系统融合程度和成套解决方案具有明显优势。
  2008年,公司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台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满足不同液压支架的个性化配套要求。公司SAM型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以贯穿工作面千兆级工业以太网和液压支架控制网络为平台、高清视频监控为依托、LongWallMind监控软件平台为核心,实现顺槽、地面对工作面液压支架、采煤机、运输机等设备自动化集成控制,满足“无人跟机作业,有人安全值守”的智能化矿井需求,可支撑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煤工作面安全高效智能化生产。2017年,公司研制了国内首套630L/min、40MPa、具有电控/液控双卸荷功能的高端大流量乳化液泵,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技术指标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18年8月,公司完成了首套纯水介质液压系统在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锦界煤矿31408综采工作面的工业性应用,相关成果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在煤矿综采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3年,公司1250L/min超大流量SAP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顺利交付曹家滩10m超大采高工作面并实现成功应用,无人化智能开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首创“地面规划采煤、装备自动执行、面内无人作业”无人化采煤新模式,示范工程实现面内无人、连续工业应用超过6个月,采煤效率提升16.7%,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综采无人化采煤提供了首套工业化常态化应用解决方案,成果被评为“煤矿智能化建设重大进展成果”和“2023年度煤炭科技十大新闻”。
  4.品牌与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二十余年来始终致力于煤矿综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通过自身的创新技术和优质产品为煤矿向智能化方向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多次实现“国内首次”,引领了我国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特别是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国产化实施和国内首套产品的应用,打破了国外技术的长期垄断,为我国煤炭行业解决了一项长期制约我国自动化发展的重大难题,在行业内获得了广大煤矿用户的认可,建立了天玛电液和天玛智控的品牌认知,培育形成了一批忠实的用户。先进的技术与产品,不断巩固了公司的行业地位,形成了正向反馈循环,使公司成为煤矿开采生产力发展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在行业内树立了卓越的品牌形象,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赖,积累了深厚的客户资源。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确定的71处(含5处露天煤矿)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中,39处由天玛智控提供技术支撑,占比55%。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累计在400余个大型煤矿应用了1013套。在2023年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中,公司为28个获奖工作面提供技术支撑,占比39%,其中特等级9个,占比64%。为数众多的客户群体以及与用户深入广泛的合作,保证了公司的新技术、新产品能够更早地进行更广泛的实践,并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用户的意见反馈,对于技术的迭代、产品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创新风险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二十余年来已形成较为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沉淀,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随着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加快与采矿技术融合发展,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领域将发生深刻变革,公司的技术及产品也将面临更新迭代。如果公司不能及时把握技术发展方向、准确判断市场需求、聚集和稳定专业技术人才、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及改进创新方法,则无法实现持续的创新突破并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存在失去技术引领地位、产品竞争力下降的风险。
  2.科研骨干人才流失风险
  公司拥有一支老中青搭配合理、创新意识强、充满活力的科研队伍,涵盖机、电、液、软四大专业,具备与煤矿智能化开采的研究开发、装备制造以及项目实施相关的丰富经验。随着科研人才竞争不断加剧,如果公司不能建立健全人才管理体系,持续完善薪酬政策、激励措施、发展通道等机制,积极打造宽松的科研文化和良好的研发条件,则无法吸引和稳定优秀科研人才,存在科研骨干人才流失、核心竞争力被削弱的风险。
  (四)经营风险
  1.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多年深耕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领域,技术水平、市场销售及产品应用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国家对支持煤矿智能化发展一系列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国内外厂商纷纷进入市场,市场竞争态势加剧。如果公司不能保持自身核心竞争力,则无法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存在市场占有率下降和主要经营指标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
  2.客户管理风险
  公司始终践行“客户为中心”理念,坚持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根本遵循,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广泛认可。随着销售业务的快速发展和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张,公司需要相应提升客户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能力,以有效满足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如果公司不能持续完善客户管理体系,实行更加精细化的客户信用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售后服务管理,则可能导致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存在客户流失的风险。
  3.产品质量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聚焦应用于采煤工作面,对于技术稳定性和产品质量可靠性有较高要求。公司依托高精度、自动化检测,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有效保障产品出厂质量,并通过开展外协供应商技术帮扶、现场监理监造,确保供应链产品质量稳定。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新产品推出速度不断加快,如果公司不能持续有效贯彻执行相关质量控制措施,导致品控环节出现问题,则存在产品品质下降、客户流失的风险。
  (五)财务风险应收账款风险
  公司的主要客户为国内大型煤炭企业,客户总体信用情况良好。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124,895.69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24.74%,公司应收账款整体质量较好。随着公司销售业务的不断增长,应收账款余额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如果客户出现重大经营困难或资金流动性不足,无法按期支付账款,或者公司未能有效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及时催收账款,则存在公司无法及时收回账款而导致坏账的风险。
  (六)行业风险
  1.煤炭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
  煤炭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煤炭需求和价格呈周期性波动,行业景气度容易受到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公司处于煤炭行业的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领域,虽不与煤炭价格行情的常规波动直接关联,但受我国煤炭行业相关产业政策及存量煤矿改造建设影响较大,因而煤炭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会对公司所处行业发展产生影响,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不确定增大的背景下,未来若煤炭行业出现周期性波动下行,公司主营业务将会受到一定不利影响。
  2.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煤矿智能化是国家近年来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对煤矿智能化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加速推动了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公司经营业绩的快速增长;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把煤矿智能化列入下一阶段煤炭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求扎实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将有序核准一批安全智能绿色大型现代化煤矿,确保煤炭产能接续平稳、煤炭产能产量保持在较高水平。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加持下,公司所处的煤矿智能化开采装备行业依然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但如果未来国家对行业相关政策进行较大调整,可能影响煤炭企业对煤矿智能化的持续投入,存在由此引起公司经营指标增速放缓或业绩下降的风险。
  (七)宏观环境风险
  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我国经济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煤炭作为基础能源,继续发挥着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但依然面临不少内外部挑战。内部消费增长动力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贸易增速变缓;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际政治经济博弈加剧,“俄乌冲突”重构了国际能源供应格局,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技术商业化规模持续扩大,国内煤炭价格逐步回归合理区间。如果煤炭企业经营效益大幅下降或煤矿智能化建设推进放缓,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九)其他重大风险
  产业发展风险
  为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公司通过全面构建战略管理体系。公司充分利用机、电、液、软一体化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拓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推动公司做强、做优、做大。鉴于新产业拓展、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经营模式的复杂性,以及产业政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的产业布局与改革发展存在结果不及预期的风险。
  四、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46.6亿吨,同比增长2.9%,原煤产量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国煤炭供给体系质量提升、供应保障能力增强,煤炭中长期合同覆盖范围扩大,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继续加强,市场总体稳定,煤炭运输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煤炭市场供需保持基本平衡态势。
  煤矿智能化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15年5月,全国仅有3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2018年底数量增至80个;2019年底,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河南、内蒙古等15个省(区)建设完成275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国家能源局煤炭司有关领导在2023年煤矿智能化重大进展发布会暨技术经验交流会上指出,2023年全国758处煤矿已建成1651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据调研,当前智能化工作面集中在晋蒙陕鲁豫皖等地区,煤矿智能化建设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国家及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和《“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行业政策,鼓励煤矿智能化发展。2023年,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采煤工作面加快实现采-支-运智能协同运行、地面远程控制及井下无人/少人操作。山西省发布《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和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方案要求2023年,产量在180万吨/年及以上生产煤矿智能化改造全部开工,再建成80座智能化矿井;山西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交流会上,山西省能源局指出,2024年,山西将新建成150座智能化煤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部门联合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计划2025年新疆生产煤矿全部达到初级智能化及以上等级,建设条件适应的,达到中高级智能化水平;黑龙江出台《黑龙江省煤矿标准化智能化建设扶持激励政策》,主要对智能化建设达到政策标准的煤矿企业给予投资政策、财政政策、安全生产政策、政务服务政策四个方面的支持。
  2020年至2023年,公司SAC系统的市场份额由30.3%上升至37.6%,SAM系统的市场份额由29.5%上升至33.4%,市场份额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SAC和SAM系统总体呈现双寡头竞争态势,随着公司产品的迭代升级、新的信息技术不断应用、技术先进性优势持续发挥以及市场占有率高等品牌效应持续增强,SAC系统和SAM系统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头部企业的态势将会持续,新进入竞争者一定时期内不会对公司构成明显冲击。
  SAP系统所在市场呈现多家企业充分竞争的形态,公司整体市场排名第二。公司紧跟市场需求,在高端大流量泵站的迭代升级方面持续发力,1250L/min国产大流量乳化液泵投入使用,完成2000L/min乳化液泵产品发布,SAP系统市场地位得到不断巩固。
  根据《2023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报告》,一定时期内我国煤炭生产总量将有小幅增长。在此情况下,预测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与智能集成供液系统市场在一定时期内仍将持续增长。
  (二)公司发展战略
  面向未来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天玛智控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与综采工作面无人化控制技术深度融合,坚持“做专、做强、做优、做大”的发展路线,坚持聚焦做强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及装备主业,开展与公司技术和产品相关的价值增值服务业务,按技术相关原则积极拓展非煤产业,按照“两个一以贯之”的方针,进一步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强对标世界一流管理能力提升,坚持以人才为本、以奋斗者为本,全面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原则推动高质量发展,建成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
  以天玛智控“十四五”发展规划为指引,公司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和做强主业两大战略,强化智能制造,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研发智能高科技产品,以智能制造方式高效生产制造高质量产品,打造“双智”企业,全力发展五大主导产业:一是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产业。该产业对应公司现有的液压支架控制系统产品,将完善网络型电液控制系统,迭代发展5G+智能型电液控制系统,打造产品技术高可靠性和代际先发优势。
  二是无人化智能开采工作面系统集成产业。该产业对应公司现有的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产品,将发展机器视觉感知、多源信息耦合、多机装备协同、工艺自适应、远程干预辅助的工作面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系统集成,形成专有智能开采控制技术体系。
  三是高压高效柱塞泵及智能控制系统产业。该产业对应公司现有的智能集成供液系统产品,将强化大流量、高可靠性柱塞泵技术优势,发展智能变频联动控制系统,由集成供液系统拓展至其他行业领域工业泵系统。
  四是数字液压阀系统产业。该产业相关产品是在公司已积累的液压技术及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相关多元化拓展;同时,基于负载敏感比例多路阀研制及其产业化,向主机智能化电液控系统产业链延伸,并向工程机械等非煤领域拓展应用。
  五是智能制造产业。该产业系依托天玛智控现有智能制造和智能工厂建设的经验与技术积累,既能进一步提升公司自身的智能制造水平,也可以精密零部件自动化装配、检测生产线及专机开发为业务基础,逐步发展成为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三)经营计划
  1.强化科技创新,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
  一是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完成科技创新组织机构变革,推进集成产品开发模式建设,完善科研投入产出评价机制,完成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二是攻关核心关键技术,推动成果转化落地。围绕科研规划,制定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及三年滚动计划,推进无人化采煤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揭榜挂帅”成果推广。三是加大科技成果保护力度。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和未来一代技术、产品预研技术专利导航,建立国际知识产权风险筛查机制,形成出口产品国际知识产权风险应对预案。四是提升科研管理能力。加强科研能力建设,健全科技成果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创新活力,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结合募投项目和现有实验室规划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升级。
  2.强化市场营销,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
  一是提升营销能力。完成营销服务组织机构变革,提升团队专业化程度和组织运行效率;改进绩效激励政策,调动营销队伍形成营销合力;优化营销数据结构,升级数据分析模板,提升营销决策科学性。二是提升市场研究和推广能力。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提升商机管理能力和调研分析水平,为业务开展提供信息和策略支撑;构建立体多元的宣传网络,提升公司行业品牌影响力。
  三是推动多产业板块协同发展。推广转化“揭榜挂帅”成果,开展典型示范项目建设,拓宽集成供液系统应用场景,推动油阀、智能制造产业不断向非煤业务领域延伸。四是加快服务数字化转型。开展工艺、设备全生命周期、智能服务等模块开发,不断完善远程运维平台功能,提升远程运维能力。
  3.强化运营管理,持续提升效能价值
  一是提升供应链保障能力,实现全成本核算。推进供应链规划方案落地,优化供应商准入机制,建立供应商质量审核标准,细化采购策略及质量管控手段;开展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加强供应端采购成本管控,强化预算刚性约束,推动成本精细化管理。二是完善生产交付协同机制,实施存货价值管理。规范研产协同计划,提高产销协同能力,加强项目管理考核,确保研产销匹配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优化物料需求计划,细化库存价值分析,提高存货周转率。三是开展制造技术攻关,加强质量过程管控。制定中长期工艺规划,持续完善组装关键工序工艺标准化,提高制造质量和效率。持续推进质量提升专项活动,加强设计端和供给端源头质量管控,提升产品质量预判及追溯能力。四是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加强投资管控。对标国际先进,以工信部揭榜示范典型场景建设为抓手,加大智能工厂建设力度,开展精益四期活动,提高智能制造产品覆盖率;组建投资管理专业团队,建立协同管理机制,推进募投项目按计划实施。
  4.深化改革提升,持续增强活力动力
  一是统筹实施组织机构变革。完成组织机构调整,落地重点发展产业事业部管理模式,完善分子公司职能,完成定岗定编优化、业务流程调整、制度管理体系修编工作。二是系统推进改革工作深化落实。形成改革工作一张表任务清单,开发完善决策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整合功能,确保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行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等目标顺利达成。三是推进流程型组织变革。拉通公司产品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全链条,持续推动流程优化变革,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协同交付能力,提升客户满意度。四是加快数字化转型。启动数字化转型咨询,制订数字化路线图;完善数据治理体系,构建数据治理顶层规划,实现业务数据互联互通;完成智能工厂揭榜项目场景建设;构建数据灾备体系,强化信息安全。
  5.强化风险防控,持续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实行四级检查机制,推进“两体系”责任落实;全方位、全过程辨识安全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深入开展安全精细化管理,持续拓展全员安全创新活动,着力打造安全数字化场景,推进绿色工厂节能环保建设等创新活动,落实主体责任,提升本质安全。二是加强合规、内控、审计管理。建设法律合规信息化管理系统,修订《内控手册》和重点业务合规指引,开展重点领域内部审计及合规性评价,强化审计整改和结果运用,构建风险识别、评估、防控长效运行机制,确保公司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三是确保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持续加强资本市场监管规则学习,提升合规意识,确保信息披露合规,统筹建立公司ESG管理体系,推进价值创造、价值传播和经营,促进公司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共同提升。
  6.强化队伍建设,持续增强组织保障
  一是完善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绩效目标制定及分解流程,建立“看品行、盯业绩、比贡献”的绩效管理体系。强化绩效考核的战略导向性、公平性、合理性,落实目标跟进机制、定期复盘机制,切实促进组织绩效提升。二是优化薪酬激励体系。持续完善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分配机制,实行岗薪制,落实“一岗一薪、易岗易薪”;建立差异化薪酬标准及与公司战略导向匹配的激励模式,提高激励效果。三是落实职称管理提升方案。制定员工年度职称发展计划;与职级、绩效打通,职称作为研发人员晋升的“硬”条件,部门职称提升计划列入干部KPI,从上到下强化执行。四是聚焦人才结构优化。合理规划人才总量及结构,制定人才配置策略,建立素质优良、均衡发展的人才队伍;推行员工轮岗机制,加强复合式人才培养;开展人才盘点,深入推进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优化人才结构。五是建设人力资源数字化平台。分步实施模块上线,整合人才信息资源,建设人才数据库,建成支持业务决策、服务员工的人力资源数字化平台,提高人力资源工作效率。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