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软件产品开发、信息系统集成、咨询及技术服务。

  • 产品类型:

    技术开发及服务类、系统集成类及其他

  • 产品名称:

    技术开发及服务类 、 系统集成类及其他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大数据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网络技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信息技术和流程外包服务(不含金融信息服务);销售代理;商用密码产品生产;商用密码产品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互联网信息服务;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电气安装服务;建设工程设计;建设工程施工;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8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7.73%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1.46亿 18.04%
客户二
1.01亿 12.44%
客户三
6084.39万 7.50%
客户四
4488.83万 5.54%
客户五
3413.82万 4.2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7359.42万元,占总采购额的31.52%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2537.93万 10.87%
供应商二
1847.99万 7.92%
供应商三
1286.60万 5.51%
供应商四
1053.93万 4.51%
供应商五
632.98万 2.7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5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6.07%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1.66亿 20.57%
客户二
9930.99万 12.28%
客户三
8090.58万 10.00%
客户四
6979.93万 8.63%
客户五
3710.51万 4.5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2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6.73%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6524.78万 19.96%
供应商二
2321.27万 7.10%
供应商三
1290.98万 3.95%
供应商四
1038.13万 3.18%
供应商五
830.06万 2.5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8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7.87%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电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1.09亿 18.02%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7633.15万 12.65%
广东电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4639.87万 7.69%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2983.20万 4.94%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757.92万 4.5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7821.38万元,占总采购额的35.67%
  • 福建众合共赢科技有限公司
  • 厦门方胜众合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 长沙奇巧匠人软件有限公司
  • 烟台瑞安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时粤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福建众合共赢科技有限公司
5301.35万 24.18%
厦门方胜众合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910.93万 4.15%
长沙奇巧匠人软件有限公司
646.84万 2.95%
烟台瑞安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493.25万 2.25%
时粤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469.01万 2.1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9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2.03%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烟台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5754.62万 12.57%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3840.58万 8.39%
烟台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
3737.96万 8.1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3520.19万 7.69%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中心
2392.40万 5.2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6056.73万元,占总采购额的35.07%
  • 福建众合共赢科技有限公司
  • 海南炫铭科技有限公司
  • 海南众合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烟台昌达智能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福建众合共赢科技有限公司
1580.45万 9.15%
海南炫铭科技有限公司
1405.80万 8.14%
海南众合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1251.05万 7.24%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911.28万 5.28%
烟台昌达智能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908.15万 5.2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4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9.62%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烟台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
  • 广东电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8015.95万 16.03%
烟台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
6324.15万 12.64%
广东电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4099.20万 8.20%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3639.76万 7.28%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2737.30万 5.4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959.89万元,占总采购额的37.11%
  • 青岛乾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烟台昌达智能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 重庆众合共赢科技有限公司
  • 烟台瑞安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青岛乾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510.31万 11.30%
烟台昌达智能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1237.21万 9.26%
重庆众合共赢科技有限公司
1142.79万 8.55%
烟台瑞安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653.52万 4.89%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416.05万 3.11%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业务概要  (一)商业模式与经营计划实现情况  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提供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和新型电力系统服务的科技企业,具备丰富的数据管理及运营经验,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云大物移智链技术为核心,通过软件与行业管理能力的结合,提供行业数智化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数据管理平台等服务。目前公司主要为电力能源等行业客户提供核心业务的软件产品、技术服务和大数据应用,深耕用电域、设备资产域、营配融合、电力市场等数字电网业务,向发电侧、用户侧的智慧能源领域拓展。  国家“双碳”战略、数字化转型战略、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及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正式实施和相关投资落地,为海颐软件的长期稳定发展创造了... 查看全部▼

  一、业务概要
  (一)商业模式与经营计划实现情况
  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提供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和新型电力系统服务的科技企业,具备丰富的数据管理及运营经验,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云大物移智链技术为核心,通过软件与行业管理能力的结合,提供行业数智化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数据管理平台等服务。目前公司主要为电力能源等行业客户提供核心业务的软件产品、技术服务和大数据应用,深耕用电域、设备资产域、营配融合、电力市场等数字电网业务,向发电侧、用户侧的智慧能源领域拓展。
  国家“双碳”战略、数字化转型战略、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及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正式实施和相关投资落地,为海颐软件的长期稳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海颐软件将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期,以“客户至上,守正创新,诚信共赢”为核心价值观,落地新三年发展战略,同步抓住资本市场改革契机,借力资本市场的有利因素来促进公司的发展,提高公司的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推动海颐软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做好市场拓展与产品服务。以“大客户极致服务”、“小产品大市场”策略,指导市场拓展与产品服务,稳固和完善既有行业市场、拓展新兴市场,通过强化市场营销与产品服务之间的协同,提升服务质量。
  二、加快数字化转型力度与步伐。进一步优化完善一体化运营管理平台,构建数字化运营能力,实现公司管理全业务线上化和数字化,促进内部管理协同程度提升。
  三、打造多维研发体系。建设总部研发中心、分子公司研发中心和产品部研发中心相结合的多维研发体系,强化公司产品孵化、产品化提升、组件复用、成果转化等方面力量,提升公司技术创新和赋能能力。
  四、推进公司生态建设。注重多方协作,加强与高校、平台、政府和第三方伙伴的合作,打造共享、开放、协作的生态圈。
  (二)行业情况
  2023年全国电力供需情况总体稳定,电力消费需求增长显著,电力生产供应能力不断提升。在电力消费需求方面,受到国民经济回升向好的影响,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了9.2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2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第二产业用电量607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用电量166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5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在电力生产供应方面,2023年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在2023年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占总装机容量比重首次超过50%。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1亿千瓦,同比增长55.2%,风电装机容量约4.4亿千瓦,同比增长20.7%。
  在“双碳”目标的战略引领下,能源电力系统的清洁转型正在加速推进。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再创新高,达到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比重的一半以上,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接近40%。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人均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000千瓦时。风电光伏发电量保持两位数增长,超过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突破15%,可再生能源成为保障电力供应的新生力量。
  2023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市场化交易电量持续上升。2023年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5.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61.4%,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在交易机构注册的主体数量达到70.8万家,市场机制已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是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有效运行。电力中长期交易已在全国范围内常态化开展,交易周期覆盖多年到多日,年月周多日滚动,中长期交易电量占市场化电量比重超90%,充分发挥“压舱石”作用,稳定了总体市场规模和交易价格;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首次实现全区域结算试运行,长三角电力市场建设正式启动,电力现货市场发现价格起到了“晴雨表”作用;跨省跨区中长期市场平稳运行,省间现货市场调剂余缺,对大范围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和电力互济保供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电力市场规则体系进一步完善,《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等文件相继出台,初步形成了容量电价回收固定成本、电量电价回收变动成本、辅助服务回收调节成本的煤电价格新机制。

  二、未来展望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约30亿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30%左右;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就近高效开发利用规模进一步扩大,输配效率明显提升;人民生产生活用能便利度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电、气、冷、热等多样化清洁能源可获得率显著提升,人均年生活用电量达到1000千瓦时左右。
  同时,规划要求全面推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优先就地就近开发利用,统筹高比例新能源发展和电力安全稳定运行,加快电力系统数字化升级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迭代发展,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以电网为基础平台,增强电力系统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推动电网主动适应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和量大面广的分布式能源发展;加快信息技术和能源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能源产业数字化升级,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
  基于行业发展需求,公司充分把握国家双碳、数字化的时代大机遇,紧跟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方向,确定“聚焦电力能源、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公司总体战略。此外电力能源行业细分发展展望如下:
  电力供需方面,据中电联分析预测,202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9.8万亿千瓦时,将比2023年增长6%左右;全国统调最高用电负荷将达14.5亿千瓦,将比2023年增加1亿千瓦左右;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将再次突破3亿千瓦,全国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达到32.5亿千瓦,同比增长12%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预计将达18.6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上升至57%左右,部分地区新能源消纳压力凸显。预计2024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紧平衡。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间,在充分考虑跨省跨区电力互济的前提下,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南方等区域中有部分省级电网电力供应偏紧,部分时段需要实施需求侧响应等措施。
  低碳转型方面,为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我国能源体系加速向低碳、零碳方向演进,可再生能源将逐步成长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能源。“十四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将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一是大规模发展,在跨越式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提高发电装机占比;二是高比例发展,由能源电力消费增量补充转为增量主体,在能源电力消费中的占比快速提升;三是市场化发展,由补贴支撑发展转为平价低价发展,由政策驱动发展转为市场驱动发展;四是高质量发展,既大规模开发、也高水平消纳、更保障电力稳定可靠供应。
  电力市场方面,我国电力改革将加速迈入深水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交易品种涵盖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交易范围覆盖省间、省内,经营主体扩大到虚拟电厂、独立储能等新型主体,交易机构实现相对独立规范运作,市场决定电力价格的机制初步形成,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显现;更多省级现货试点进入到长周期结算试运行,现货交易品种日趋丰富、交易频次日渐增多,我国省级现货市场有望实现全覆盖;随着我国新能源快速建设,新能源的大比例接入使得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的复杂性显著提升,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网建设方面,随着分布式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规模的日益增大,电力市场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分布式智能电网的关键平台,配电网形态将从传统的“无源”单向辐射网络向“有源”双向交互系统转变,推动网源协同和网储协同,提升配电网分布式新能源承载能力、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承载能力和配电网灵活调节能力。到2025年,配电网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以满足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新型储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各类新业态发展接入需求。
  行业投资方面,随着“双碳”背景下多种新能源接入,配网侧将受到较大冲击。电网系统逐步复杂化,需要增强智能分析和决策水平,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可观、可测、可控”水平,从而衍生出大量智能化设备、终端需求和数字化建设需求。根据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十四五”发展规划,南方电网电网建设计划投资约6700亿元人民币,以加快数字电网建设和现代化电网进程,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国家电网计划投资3500亿美元(约合2.24万亿元人民币),推进电网转型升级。两者合计总投资高达2.9万亿元,加上地方电网公司,十四五期间全国电网总投资预计近3万亿元,同时结构上大幅度向配网侧倾斜。
  通过对以上电力能源行业细分发展的理解和洞察,公司发展将深耕用电域、设备资产域、营配融合、电力市场等数字电网业务,同步向发电侧、用户侧的智慧能源领域拓展。

  三、公司面临的重大风险分析
  客户集中风险
  本公司主营管理信息化的软件产品,主要收入来源于电力行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市场,存在客户集中的风险。如电力公司调整电力信息化领域的投资计划、采购模式或公司产品服务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将可能导致电力公司向公司采购规模下降,最终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公司为国内知名的高科技软件企业,研发人员是公司的核心力量。虽然公司与员工签署了保密协议、实施了核心员工持有股权的措施,但仍存在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可能性。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可能会对公司技术保密和后续研发产生影响,进而会对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产生一定影响。
  行业政策风险
  软件行业属于国家扶持行业,政府部门先后颁布财税、研发、知识产权等多项扶持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报告期内,公司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软件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税收优惠及政府补助对公司业绩有一定的影响,如果相关政策发生较大变动,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本期重大风险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本期重大风险未发生重大变化。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