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大数据及云服务、物联网应用、智慧公安、智慧园区。

  • 产品类型:

    解决方案、产品销售、服务咨询、租赁

  • 产品名称:

    解决方案 、 产品销售 、 服务咨询 、 租赁

  • 经营范围:

    人工智能相关产品的研发、销售;穿戴式智能设备、物联网系统设备、科技能源系统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提供云计算技术服务及大数据商业应用;软件开发与销售;智慧城市、智慧校园、智能一卡通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智能卡、微电子智能标签产品及相关读写机具、终端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建筑智能化工程、楼宇自控工程、闭路电视监控工程、中央空调工程、电子、电信、通信工程、道路工程的施工;网络工程及系统集成;自动化成套系统研发与销售;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按照电信业务许可证核定范围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1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7.46%
  • 江苏云工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 江苏移动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中通服网盈科技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江苏云工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5405.66万 37.5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3095.64万 21.5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1253.06万 8.71%
江苏移动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724.96万 5.04%
中通服网盈科技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661.94万 4.6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6079.59万元,占总采购额的65.17%
  • 厦门哇哩科技有限公司
  • 扬州泽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扬州瀚谷计算机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北京浪潮京煤云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路邦远大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厦门哇哩科技有限公司
1850.00万 19.83%
扬州泽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324.75万 14.20%
扬州瀚谷计算机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1250.00万 13.40%
北京浪潮京煤云技术有限公司
1250.00万 13.40%
南京路邦远大科技有限公司
404.84万 4.3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108.3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67.9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 天云融创数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江苏移动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南京峰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中电鸿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4256.84万 35.69%
天云融创数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1105.54万 9.27%
江苏移动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1084.04万 9.09%
南京峰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884.96万 7.42%
中电鸿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776.97万 6.5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002.87万元,占总采购额的53.96%
  • 扬州瀚谷计算机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南京嘉志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 江苏新华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隆创信息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扬州瀚谷计算机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1178.20万 12.71%
南京嘉志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146.90万 12.3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1024.60万 11.05%
江苏新华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946.00万 10.20%
隆创信息有限公司
707.16万 7.6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660.5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78.3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 天云融创数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江苏云工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移铁通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2466.59万 22.30%
天云融创数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2423.59万 21.91%
江苏云工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867.92万 16.89%
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54.17万 10.44%
中移铁通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748.31万 6.7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302.65万元,占总采购额的64.56%
  • 上海浪潮云计算服务有限公司
  • 扬州莱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兰州山康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分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上海浪潮云计算服务有限公司
1925.94万 28.90%
扬州莱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024.38万 15.37%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45.15万 8.18%
南京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441.74万 6.63%
兰州山康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分公司
365.44万 5.4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271.9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78.0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 青岛恒华机房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中电鸿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3466.24万 32.6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2665.96万 25.14%
青岛恒华机房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823.01万 7.76%
中电鸿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774.34万 7.30%
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
542.35万 5.1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742.94万元,占总采购额的66.04%
  • 扬州莱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路邦远大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拓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扬州瀚谷计算机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扬州莱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579.68万 35.92%
南京路邦远大科技有限公司
773.60万 10.77%
南京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719.29万 10.02%
南京拓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357.65万 4.98%
扬州瀚谷计算机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312.72万 4.3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048.6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82.0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扬州市分公司
  • 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
  • 江苏移动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扬州市公安局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5190.59万 52.9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扬州市分公司
1233.58万 12.57%
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
616.62万 6.28%
江苏移动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532.42万 5.43%
扬州市公安局
475.45万 4.8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070.78万元,占总采购额的46.04%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南京路遥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艾森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中青旅创格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铨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723.89万 16.09%
南京路遥科技有限公司
626.53万 13.93%
南京艾森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331.01万 7.36%
北京中青旅创格科技有限公司
200.86万 4.47%
江苏铨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88.50万 4.19%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业务概要  (一)商业模式与经营计划实现情况  一、商业模式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版),公司所在行业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发布的《挂牌公司管理型行业分类指引》,公司属于“I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鼎集智能是一家专业致力于智慧城市细分领域系统应用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大数据及云服务、智能应用系统及其他综合服务等三个方面,聚焦于智慧交通、智慧消防、智慧校园、智慧安防等智慧城市细分领域。在上述各领域为客户提供规划咨询、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产品研制、数据管理、系统运维服... 查看全部▼

  一、业务概要
  (一)商业模式与经营计划实现情况
  一、商业模式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版),公司所在行业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发布的《挂牌公司管理型行业分类指引》,公司属于“I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鼎集智能是一家专业致力于智慧城市细分领域系统应用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大数据及云服务、智能应用系统及其他综合服务等三个方面,聚焦于智慧交通、智慧消防、智慧校园、智慧安防等智慧城市细分领域。在上述各领域为客户提供规划咨询、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产品研制、数据管理、系统运维服务等全方位的综合服务能力。公司依托多年行业实践经验积累、不断进行设备更新和人才引进与培养,研发相关的软件、系统和设备,以满足行业客户的需求,主要通过为客户提供智能化集成系统、提供长期运维以及销售相关产品实现收入。
  公司采取自主研发与委托外部开发相结合的研发模式:
  在自主研发模式下,成立项目研发小组,由成员先与客户交流分析需求,确定实施技术路线并形成开发方案。经评审小组评审通过后,开发人员进行研究开发,并进行调试,使得系统在功能和性能等方面达到设计的要求。开发完成后,经系统测试,由项目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用户代表、技术专家等组成评审小组,进行综合测试评通过后,交付客户进行试运行。公司的现有研发成果都集中在企业内部,具有知识资产的专有性。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与技术迭代,公司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已非常成熟并根据技术发展、客户需求不断优化。
  为节约人力及时间成本,对于整体应用软件中的部分非核心技术模块,公司可能采用委托外部开发的研发模式取得。此模式中,公司与其他软件供应商签订合同,委托外部单位进行研究开发,同时,合同规定知识产权归公司所有,核心技术仍集中于公司内部,不对委托开发商形成技术依赖。
  二、经营计划的实现
  公司积极落实2023年度经营计划目标,不断加强运营管理。对内以实现经济效益为中心,精细化公司内部管理,加强团队建设;对外加强服务快速反应机制,倡导设计见长,施工过硬的服务理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817,274.16元,同比增长20.37%,净利润20,019,042.17元,同比减少6.57%。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25,169,134.49元,同比增长20.80%,净资产129,457,189.07元,同比增长21.26%。
  公司2023年新增公司新增软装著作权3项,发明专利3项,本期研发费用支出为6,448,471.81元,公司研发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大数据及云服务、智能应用系统及其他综合服务等三个方面,聚焦于智慧交通、智慧消防、智慧校园、智慧安防等智慧城市细分领域。
  1、行业发展趋势
  (1)大数据及云服务
  近年来,全球正大步迈向大数据新时代,数据的高效存储、处理和分析等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在此背景下,行业大数据得以高速发展,应用于各个领域,根据IDC发布的有关数据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9508亿元的高点。
  a.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在“互联网+”战略的带动下,我国物流行业高速发展,与大数据、云计算深度融合。“互联网+物流”,既能促进传统物流经济发展,又能发展新经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就业率。大数据与云计算可以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云计算的资源分配,在同一平台将不同的公司联系在一起,产生协同效果。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当下,网购市场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信息需求也随之增多,过去的处理信息的方式过分浪费资源,面对海量信息无法有效的提取,无法合理分配资源,而大数据和云计算可以很好地收集每个节点的数据并对其进行整合。大数据与云计算可以为物流企业提供精确的信息依据,分析、转化信息资源,掌握物流企业发展情况,分析影响配送计划的因素来优化配送路线,使物流人员做出合理的市场预测和正确的发展决策。
  b.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医疗行业是最早遇上海量数据的挑战的行业,过去的医疗数据混杂,信息无法得到合理的应用,在互联网与医疗紧密结合后,大数据与云计算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大数据与云计算在医疗方面的应用可以助力健康医疗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医疗”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结合会推动惠及全民健康的信息服务的发展。
  大数据与云计算能够促进健康管理,通过对人们信息的分析与采集,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提供合理的建议。而且医疗的大数据可以支持临床技术的应用,临床的决策,网上远程诊断等现代化医疗手段。医疗的大数据应用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帮助患者合理利用医疗社保资金,提高医疗质量。在医疗科研方面,大数据与云计算可以为科研工作提供统一数据分析,帮助医院或者制药企业合理配置研发资源,从而更科学更全面地进行研究开发。
  c.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传统教育方式对学生整体学业水平、适应性发展、学习效率等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很困难,主要通过考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教育领域应用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后,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大数据与云计算能够收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信息,然后通过分析帮助学校或者教育机构进行教育规划,为学生量身定做一套合适的培养方案,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数据与云计算和信息技术融合可以改善教育质量,通过线上教育可以进行跨地区、跨平台教学,打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利用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在线教育平台可提供不同的教育服务,使教育向更加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比如现在的学习软件“小猿搜题”“作业帮”等,可以根据用户的做题数据,为使用者选择合适难度的题目。
  d.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智能交通行业飞速发展,智能交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日益突出,但数据显示,我国智能交通整体发展水平相较欧美还比较落后,随着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能交通行业的渗透,其必将成为智能交通解决方式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对智能交通产业化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的智慧交通领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各个系统之间信息传递缓慢、信息共享困难,造成信息孤岛现象,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该领域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可达性,制约了决策支持、管理制度的效率。而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对数据的强大计算能力和对动态资源的高精度分配的特点,以及可以为用户按需提供服务和专业的集成化数据信息管理机制等优势,都可以完美的解决智慧交通领域存在的问题。目前的智能交通系统一般都是采用专用设备,构筑在专用的系统上,信息的发布多采用单向传播,缺乏互动性,采用云计算以后,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供云计算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服务,智能交通的各种服务不仅仅向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服务,也可以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从而使智能交通系统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变为开放的系统。
  (2)智慧城市智能应用系统及其他综合服务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非常快,住建部正式启动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覆盖90个城市。2012年以来,我国发布了3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其中第一批90个试点城市,第二批103个试点城市,第三批97个试点城市,共计290个试点城市。此外,全国范围内,一些非住建部公布的试点城市也积极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截至目前,规划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超过500个,预计总投资规模将达到万亿元级别。因此,未来智慧城市的市场前景较好。
  根据IDC发布的《中国智慧城市市场预测,2023-2027》。其中指出,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ICT市场投资规模为8754.4亿元人民币,其中基础设施及物联设备投入达到4953.3亿元人民币,占总体投入的56.6%;软件投入为2207.2亿元人民币,占总体投入的25.2%;ICT服务投入为1594.0亿元人民币,占总体投入的18.2%;较2022年的市场投资规模有所提升。IDC预计,到2027年,中国智慧城市ICT市场投资规模将达到11858.7亿元人民币,2023–2027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8.0%。
  a.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管理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发展方向
  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管理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通过对有限空间、市政管线、城市消防、城市交通、城市市容环境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智能监测,利用NB-IoT/LoRa/5G等通讯方式,将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数据接入统一监控平台,降低对人工巡查的依赖程度,提高问题发现和处置的效率;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城市安全运行由应急处置向风险预警及公共服务转型,对各公共服务企业和政府部门管理工作起到重要的信息化支撑。因此,智慧城市中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管理方向市场前景也较为广阔。
  b.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是推进智慧城市的技术基础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与技术进步的结合,技术的持续进步将有助于城市各项活动的不断改造与持续优化,从而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断发展。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技术基础,而智慧城市是物联网发展的具体应用,也是巨大的市场机遇。
  综上,智慧城市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正在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结合,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重要特点。物联网终端采集数据和云计算、大数据发掘等方式实现城市的“智慧化”,将是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趋势。
  2、行业政策
  (1)大数据及云服务
  大数据及云计算服务作为信息产业的全新业态,是引领未来信息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手段。云计算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带动作用。近年来,国务院、工信部等部门出台一系列法规标准及相关政策,促进大数据及云计算服务产业发展。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各行业全面融合渗透,构建万物互联、融合创新、智能协同、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近年来,国务院、工信部、发改委等提出推动中小企业业务向云端迁移、实现百万家企业上云以及《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等规划,计划云计算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云计算在制造、政务等领域的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央行则提出《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等规划,加快云计算金融应用规范落地实施。
  (2)智能应用系统和综合服务
  我国智慧城市已基本完成数字化、网络化,正在向智能化、智慧化迈进。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各相关部门和地方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建设,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应急管理、疫情防控、资源调配、社会管理等方面更好发挥作用。
  近年来,我国对生产制造业提出了新一轮“智改数转”的发展目标,驱动行业发展全场景变革。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是以“机器换人、数据换脑”为出发点,全面提升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等各环节的智能化水平。
  “智改数转”将重点放在智能化和数字化上面,是我国智能制造新阶段的新要求。《“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
  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其中,2025年企业转型的具体目标是,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支持的重点主要有:高端化改造升级项目、标杆示范类项目、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类项目、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项目。

  二、公司面临的重大风险分析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的风险
  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孙长进,陈萍夫妇,其中陈萍为公司董事长,二人拥有公司62.98%的股权。因此,公司客观上存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利用其绝对控股地位,通过不当行使其表决权对公司发展战略、公司的经营决策施加重大影响。虽然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但如果制度不能得到严格执行,则存在实际控制人可能利用其控制地位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的风险。
  技术不断更新的风险
  公司从事的业务涉及大数据及云服务、物联网技术、通信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多个专业领域,具有综合性、适用性、实践性等行业特点,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新技术开发和应用水平是赢得竞争的关键因素。目前,随着我国大数据,云服务,5G通信技术发展,面临的网络环境形式将更加复杂。用户对服务供应商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提升市场竞争力,公司必须及时跟进技术发展的最新情况,并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和人员培训的力度,以确保自身技术服务水平的先进性。公司未来若不能准确地把握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不能及时地实现技术升级,则可能无法把握下游行业发展机遇、无法满足客户的技术服务需求,从而影响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公司专注于智能化系统业务,立足于智能化系统前沿研发应用,不断开拓智慧城市、大数据、云服务、物联网、科技能源等应用系统的各个领域,属于技术密集型的智能化企业。随着大型项目日益增多,行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企业的技术、规模、资金实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缺乏资金、技术支撑的企业将被市场淘汰。同时,智能化行业相对较高的利润,不断吸引新进入者通过产业转型、直接投资、收购兼并、投资参股及组建新公司等方式涉足智能化行业,行业的市场竞争呈逐步加剧的态势,由此,市场竞争加剧可能给公司经营发展带来冲击或不利影响。
  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名客户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为77.47%,客户仍然非常集中,构成对少数客户依赖。以公司目前的情况,随着5G、大数据、物联网等相关业务的发展仍需要保持一定的客户集中度,公司对于客户集中度较高一直有较高的关注,不断拓展新的客户和项目来源。
  业务扩张导致的管理风险
  公司自成立以来经营管理相对稳定,现阶段由于业务发展迅速,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的盈利模式、管理机制可能发生改变,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在业务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对于今后的公司治理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公司未来经营中可能存在管理能力滞后于公司主营业务发展的风险。
  本期重大风险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本期重大风险未发生重大变化。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