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回顾
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营产品包括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前板玻璃(超白压花玻璃)、光伏双玻组件背板玻璃。
报告期业绩:
本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594,447,303.71元,同比减少人民币2,000,802,400.89元;实现营业亏损为人民币780,692,005.68元,同比由营业利润人民币500,870,417.28元减利人民币1,281,562,422.96元,由盈转亏。
报告期业务回顾及展望: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国际局势变乱交织,地缘冲突延宕升级,‘脱钩断链’愈演愈烈,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形势,中国经济顶压克难,沿著高质量发展轨道稳健前行。同时,2024年对公司而言是困难与挑战交织的一年。受供需矛盾和产能错配的影响,内卷式竞争加剧,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全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2024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5.94亿元,比较上年度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65.95亿元下降约30%;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6.10亿元,比较上年度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人民币3.95亿元由盈转亏。
尽管外部环境变化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下滑,但是公司依然锚定新能源材料发展赛道,积极应对行业、市场周期性调整的风险与挑战,提质增效、管理穿透,全力顶住经济下行和行业内卷双重压力,稳住基本盘,开辟增长点。
加强顶层设计,明晰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结合外部环境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调整公司光伏玻璃业务三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本报告期,洛阳新能源太阳能光伏电池封装材料一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约人民币14.7亿元,一期项目A线已实现建成投产,B线初步具备点火条件;北方玻璃太阳能光伏电池封装材料项目已具备点火条件,将视市场情况择机投产;以增资方式取得江苏凯盛74.6%股权项目,已完成董事会审议程序及相关国资审核备案事项,尚待公司股东会审议批准。项目顺利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完善主营业务布局,做强做优核心主业,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巩固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
实施停小建大,以新代旧,聚焦优势区域,优化产线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本报告期,为积极应对下游行业开工率不足及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的风险,公司分阶段适时停产、减产了小吨位的老旧窑炉,大吨位先进产能比重的相应提升,产线规模与结构的调整优化,有效带动整体生产成本呈现同比下降趋势。精耕区域市场,就近销售、快速响应,持续拓展行业头部客户,对下游光伏组件前十大厂商等优质客户的销售量占比保持增长;积极推进各基地生产线定岗定编标准化及销售、采购、技术、财务‘四统一’管理工作,劳动结构、人员结构、管理结构进一步优化。坚定‘一切成本皆可降,一切费用皆可控’理念,确保‘一毛钱增利计划’落到实处,以上举措全年实现减亏约人民币1.25亿元。
...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