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
公司(一间投资控股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统称‘集团’)主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从事提供综合医院服务及体检服务。
报告期业绩:
集团2024年度实现收入人民币2,924.5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992.7百万元同比下降2.3%。收入波动主要为2023年度体检业务因特殊外部环境因素形成较高基数所致。
报告期业务回顾:
2024年,医疗服务行业在政策引导下呈现提质增效与多元化发展并行的特征。国家持续推进分级诊疗体系,提出到2030年形成规范有序的就医格局,并通过DRG/DIP支付改革、集采扩面、医疗反腐等政策净化医疗市场环境,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医疗行业正面临技术变革浪潮,人工智能技术在精准治疗中的应用,将推动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国医疗机构的服务总量与服务效率明显提升。国家衞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8月,我国医疗衞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50.1亿,同比增长10.7%。
医院行业持续回暖,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大量医疗需求在疫情结束后得到持续释放。根据国家衞健委于2024年发布的《2023年我国衞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2023年全国衞生总费用突破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高于GDP增速;医院数量增加1,379家,其中公立新增26家,民营新增1,353家。当前我国医院行业呈现‘公立主导、民营补充’格局,民营医院通过专科化、高端化实现差异化竞争。2024年,民营医院在服务体量上继续保持与公立医院同频发展的态势,且在肿瘤、康复、中医等赛道表现亮眼。医保预付金制度的推行、医保与商保数据互通提速,为民营医院差异化服务提供支付保障。同时,医疗设备更新政策和县域医疗能力提升为民营医院提供了下沉市场机遇。
中国体检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服务模式逐步从传统的标准化体检套餐,向精准化、个性化体检服务转变;从低频的年度体检服务,向可持续、全周期健康管理升级。消费者对专业度、服务品质的要求升级倒逼低效产能出清,推动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化应用,为体检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抓手。连锁体检机构积累了海量健康数据,通过分析顾客的健康指标及其动态变化趋势,为用户制定科学、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案。
202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提出‘培育壮大健康体检、咨询、管理等新型服务业态’,推动健康消费规模扩大。此后刺激消费等宏观政策和相关措施陆续出台和落地,政策春风有望为体检行业带来新的增长动能。综合医院业务南通瑞慈医院开业于2002年,是国内首批民营综合医院,现为三级乙等,定位为‘医教研一体化’的区域医疗中心,服务覆盖南通及周边县市。2024年,南通瑞慈医院在医疗质量、服务水平、科研合作及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
报告期内,南通瑞慈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整合上海专家资源,优化就医流程,提供线下门诊、远程会诊、手术点诊、义诊讲座等多种服务,贯穿‘诊前、诊中、诊后’,打通‘线上、线下’场景,实现便捷高效就医。康复中心大楼投入使用,一期开放2个病区、80张床位,各病室家庭化装修、配置,配备床边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治疗机、除颤仪等急救器材,为市民提供个性化、综合化的服务。高压氧治疗中心正式启用。
报告期内,医院正式挂牌成为‘扬州大学附属南通瑞慈医院’,依托高校资源强化医教研协同发展。并新增16个上海专家名医工作室,通过‘青蓝结对’计划推动人才培养与学科融合。与南京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康复学院合作建立实习教学基地,在人才培养、康复医疗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
报告期内,南通瑞慈医院学科建设成果显著:目前拥有1个国家级和6个市级重点专科,形成肿瘤、心脏等特色优势学科群。报告期内,医院科研工作成效显著:成功申报立项南通市衞健委课题9项、市科技局课题2项、扬大护馨课题2项,获市新技术引进奖三等奖1项,新评审通过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南通瑞慈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于2024年9月携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亚太心律学会科学会议,彰显国际影响力。
南通瑞慈医院深化国际合作,报告期内:与日本东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签署全面合作备忘录,提升国际化医疗水平,通过远程诊疗等形式,为南通市民及在通工作的日本友人提供对标国际的一流医疗服务;承办了细胞衰老与细胞命运调控国际学术会议,多位国际专业领域顶尖学者共同分享并探索细胞命运调控领域的新进展、新作为、新机遇。
报告期内,南通瑞慈医院共提供307,219人次门诊服务(2023年,357,058人次),较去年同期下降14.0%,并提供29,268人次住院服务(2023年,31,112人次),较去年同期住院服务下降5.9%。医院通过改善核心指标、积极收治体检阳性病例、增加门诊检查检验医务性收入等措施优化收入结构,同期药占比进一步下降。瑞慈美邸护理院位于南通瑞慈医院内,由瑞慈医院和美邸养老合资设立,是集专业养老、护理、康复理疗为一体的医养结合模式养老机构。2024年全年,护理院日均在院老人数85.8人(2023年,83.0人),入住率80.9%(2023年,78.3%)。
体检业务体检业务是集团营收占比最大的业务。瑞慈体检业务以‘标准化、连锁化’为核心,通过‘规划为基、新质为魂、人才为本’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集团继续坚持双品牌运营与发展重点市场的策略,中高端品牌‘瑞慈体检’与高端品牌‘幸元会健康体检’协同互补,满足中国消费者对更加细分和更加个性化的体检服务的需求。‘瑞慈体检’板块执行重点市场策略,聚焦上海、江苏、北京、大湾区、浙江等重点市场,拓展其他一线、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于全国拥有83间体检中心,其中75间已投入营运,覆盖城市29个。
报告期内,体检板块修复流程短板,打磨服务细节,显著提升服务品质与客户体验,实现现场服务满意度98.80%,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报告期内,体检运营管理部成立‘星跃计划’专项小组,推动电商平台满意度提升超20%;建立满意度闭环管理机制,重点聚焦服务态度、项目推荐、早餐质量等高频问题,改进率86.4%;通过信息系统升级,实现重要异常随访33.89万人次,二次随访率达83.2%,跟踪到肿瘤确诊5,290例次,收获客户锦旗131面。
报告期内,体检板块持续完善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构建了覆盖‘制度技术执行’的全链条质控体系。修订了《重要异常结果管理办法》,报告期内共检出34万余个重要异常结果,检出率8.44%。修订了《实名制体检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替检事件的防范。针对关键环节管理,重点优化了超声、放射及检验流程,统一了甲状腺结节C-TIRADS分类标准,提升了病灶检出精度。全年开展针对性巡检督查,推广优秀管理经验并同步质控重点,通过月度质控通报机制持续追踪问题改进。
瑞慈发力智慧医疗生态建设,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体检板块精细化运营。瑞慈自主研发的‘方舟智检平台Rici Medark’(‘方舟平台’)已实现全国所有体检机构自助终端登记和智能导检,通过跨机构动态精准分流、智能路线规划,结合双排队策略提升检查效率。除了集成多种业务功能之外,方舟平台还接入和扩展了AI辅助诊断、云胶片系统等,为行业提供由‘检’到‘管’的瑞慈标杆。报告期内,方舟平台获评‘2024健康中国AI赋能类创新实践案例’。
业务展望:
国家政策强调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综合医院从单纯疾病治疗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转变。数字化技术赋能智慧医院建设,优化诊疗流程与效率,综合医院行业面临深度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南通瑞慈医院将以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目标,力争成为全国领先的医养一体示范性医疗机构。具体而言,通过推动学科建设及与高水平医院合作,打造特色专科、特色技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国际资源,探索医疗领域的前沿技术,推动更多优质医药产品和高端服务转化落地;通过数智化应用赋能医院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优化患者就医体验,塑造医院优质服务品牌;构建‘医疗护理养老社区’一体化网络,建设成为区域性护理院和康复中心,为老年群体及残障人士提供全周期健康保障。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体检行业现有模式,通过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数据,参与健康管理的全过程。国家数据局联合17部门发布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强调了医疗健康数据的重要性,推动数据要素价值的释放。体检板块依托集团拥有的庞大健康人群数据库,因地制宜发展数智化健康管理,开发创新产品,助力重大疾病的早期筛查,推动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下沉。
未来,瑞慈医疗紧抓政策红利与技术变革,以数字化、精准化、专业化为核心,在综合医院与体检业务中构建‘预防诊疗康复’全链条服务能力,巩固长三角区域优势的同时,向全国高潜力市场延伸。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