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
公司为一间投资控股公司。集团的主要业务为化工EPC(即设计、采购及施工管理)服务。从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提供专有技术、设计、工程、原材料及设备采购与施工管理到维护及售后技术支援,集团提供的一体化服务范围广泛,涵盖整个项目周期。
报告期业绩:
集团的综合收益由上年同期的人民币3,842.7百万元增加47.0%至本年度的人民币5,647.3百万元。集团本年度毛利约为人民币445.2百万元,而上年同期则为人民币227.2百万元,增加96.0%。集团本年度的毛利率为7.9%,而上年同期毛利率为5.9%。
报告期业务回顾:
巩固核心业务拓展新兴领域
在报告期内,惠生工程始终坚定不移地聚焦主营业务及优势领域,持续巩固核心业务市场的领先地位,乙烯与裂解炉、丙烷脱氢(‘PDH’)、甲醇制烯烃(‘MTO’)、合成氨等关键产品线均保持稳健且顺利的发展态势,持续为公司贡献坚实业绩支撑。
新能源业务领域取得多点突破:公司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在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研发’)方面加大投入,全力加快新市场开拓步伐。对于可降解塑料(‘PG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碳减排、绿醇绿氨、丁二烯工艺技术及催化剂等新兴技术与产品领域接连取得显著进展,锚定国际化发展与新质业务转型升级这一宏伟战略目标,为公司长远发展注入动力。
惠生工程对国内外各执行项目实施全面、精准且受控的推进策略,全力以赴达成项目目标。主要项目取得进展如下:
阳煤一化合成气改造项目:设计工作完成100%,采购完成92%,施工进度达到87%。计划2025年完工交付,为客户实现产能升级赋能。
盘锦三力MMA项目:2024年8月28日实现中间交接,之后全力配合客户推进装置投料试车环节,2024年12月28号丙醛、丙醇产品合格,目前帮助客户满负荷达产增效。
万华化学120万吨╱年乙烯装置裂解炉总包项目:
2024年12月具备中间交接条件,且顺利完成裂解炉烘炉关键工序,按照业主计划配合投料开车,实现集团大型乙烯专利技术装置商业化运行。
广西华谊MTO项目:设计完成100%,采购完成67%,施工完成50%。2024年12月份已成功完成最大设备丙烯塔吊装,其他设备、工艺管道以及电气仪表安装工作按计划进行,预计2025年12月31日实现中间交接。
上海外三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制甲醇绿色化工示范项目:2024年11月建成,12月5日开始投料试车,计划已于2025年1月完成性能考核,为绿色化工产业发展树立标杆。
沙特阿美DPCU项目:项目设计完成100%,采购完成97%,施工进度达到53%,设备安装完成80%,计划2025年10月建成交付,为沙特阿美油气产业增加效益。
...
卡塔尔EPC4硫磺处理项目:项目总进度完成57%,其中设计完成96%,采购完成69%,施工部分完成36%,钢结构安装工作已启动,非标设备制造及管道预制工作也已同步开启。
沙特FARABILab4项目:项目总体进度完成81%,其中设计完成97%,采购完成93%,施工完成66%。
项目克服‘红海’事件引起进度影响,正聚焦设备材料到货催交以及施工进度协调工作,计划2025年5月实现中间交接。
项目管理能力提升
报告期内,惠生工程紧紧围绕创新、转型、高效以及业务全球发展的战略目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全方位践行规范化、国际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理念。
借助项目管理一体化平台,强化项目管理体系培训,优化公司管理程序,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为公司实现可持续长远发展筑牢根基,赢得客户满意,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QHSE管理成果卓越
2024年度公司持续加强质量、健康、安全及环境(‘QHSE’)管理,不断优化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水平,‘以追求项目全生命周期’为指导,为顾客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保障员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落实环境保护措施,提升项目QHSE管理标准化、设计模块化、样板化、数字化,积极推动与项目建设方、供货商、施工承包商构建QHSE管理‘1+3’共建、共赢的良好生态。
报告期内,公司所承包项目的关键健康、安全及环境(‘HSE’)指标均在年初设定的目标内。2024年国内外项目共实现11,368,692安全人工时,所有项目均未发生损失工时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和职业健康事件;
公司在建项目的安全培训率100%,隐患整改率100%,海内外项目安全费用100%满足合同和法律法规的投入要求,HSE绩效的取得充分体现了惠生工程比肩国际化一流工程公司的HSE管理能力。
惠生工程始终秉持QHSE管理是企业的生命线,重视全生命周期的安全QHSE管理。惠生工程以‘十大安全理念’引领,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切入点,提升HSE管理的全员参与度;以‘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为抓手,做到安全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报告期内,泰国制氢项目顺利通过了装置验收、河南神马项目获优秀总承包商奖、烟台万华120万吨乙烯裂解炉项目多项管理举措被业主评定为项目建设质量安全管理样板并在年底顺利完成烘炉点火;卡塔尔EPC4项目在执行过程被业主授予‘HSES季度管理冠军’、广西钦州华谊100万吨╱年MTO项目被业主授予‘2024年度优秀承包商’荣誉称号等,充分验证了公司在EPC项目执行过程中的QHSE管理能力。
全球合作版图纵深拓展,绿色能源革命破局开新
2024年,惠生工程紧抓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化工产业链升级机遇,以‘技术引领+全球布局’双引擎驱动,全年新签合同总额突破人民币108.7亿元,海外业务占比提升至70%以上;新能源领域二氧化碳(‘CO2’)加氢制甲醇项目EPC合同签约并同年开车成功,标志著公司从传统化工工程承包商向绿色能源综合服务商的转型迈出关键步伐。国际化战略与绿色转型协同并进,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释放。
全球深耕:海外项目多区域拓展
依托模块化建造技术优势和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惠生工程在传统能源与新兴市场双向发力,全年海外项目签约额有了显著的增长,覆盖中东、非洲等核心区域。
在中东市场,惠生工程深化与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和阿布达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等巨头的战略合作,发挥自身的模块化设计及制造优势,成功参与沙特阿美项目模块化建造及供应的竞标机会;并参与ADNOC多个油气田扩建项目EPC竞标,有望在2025年度转化为EPC的合同;
同步抢占绿氢绿氨赛道,与多个国内外公司展开多轮合作讨论,积极参与全球多地的电解水制绿氢、绿氨项目前端工程设计(‘FEED’)投标,为后续EPC落地奠定基础。
在非洲区域获得尼日利亚PDH+PP项目FEED合同,已于报告期内高质量交付,有望于2025年转换为总包合同;同时在尼日利亚跟踪多个液化天然气项目FEED的机会,为未来总承包合同奠定基础,期望进一步拓展非洲市场增量空间。在东南亚区域重点关注新能源相关的项目机会,向印度尼西亚客户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绿氢项目技术方案,有望加速打开新兴市场增量空间。
绿色转型:新能源赛道提速,产业链协同创新
聚焦‘双碳’目标,惠生工程加速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延伸,制定了公司新能源转型的技术路线,提供‘技术研发—工程转化—产业落地’的全链条技术服务。
报告期内,惠生工程与国内领先质子交换膜(‘PEM’)制氢技术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合作开发模块化制氢装备解决方案;中标多个绿氢制绿氨技术可研项目;
向客户提供埃及绿氢制绿氨项目解决方案,印度尼西亚绿电电解水制绿氢解决方案;在生物质领域,签订一项在土耳其生物质制甲醇项目技术服务合同,并联合国内蒸气甲烷重整(SMR)和甲醇合成专利商,向客户提供了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以上项目皆有望在2025年转化为EPC合同;同步布局国内及东南亚生物质制SAF项目,签署了金风绿色能源永续航空燃料(‘SAF’)项目技术服务合同。
惠生工程参与的上海外三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制甲醇绿色化工示范项目EPC总承包合同,已于2024年年底建成及一次性投料开车成功。
在自有技术推广上,惠生工程签订了广西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甲醇制烯烃及下游深加工一体化项目MTO装置工程总承包合同,万华化学1#乙烯装置原料适应性改造项目技术许可、工艺包编制技术服务合同及设计合同;福建某有限公司高端聚烯烃国产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技术咨询合同;陕西某科技有限公司5万吨╱年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ODHE’)技术咨询合同、多项MMA新材料前期咨询合同。同时跟踪多个乙烯及MTO技术服务及总承包项目;预计随著PGA、MMA中试项目成功开车,后续将带来新的项目机会。
2024年的市场深耕策略为惠生工程注入强劲动能,海外市场从‘单点突破’转向‘区域联动’,新能源业务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随著公司国际化转型工作的推进,全公司将加速推动传统能源工程低碳化、新能源工程标准化。
新材料新工艺研发成果显著
新材料、可降解塑料等新工艺及新技术开发利用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惠生工程重点技术发展方向之一。经过长期研发投入和技术累积,报告期内惠生工程在相关领域的多项关键技术取得新的进展。
惠生工程参与开发并EPC总承包的乙烯法MMA绿色新工艺首次工业化项目—盘锦三力5万吨╱年MMA项目已于2024年8月建成中交,目前正在投料开车过程中。该项目为国内首套乙烯路线的MMA工业化生产装置,采用领先的乙烯氢甲酰化技术和甲基丙烯醛一步氧化酯化新技术,具有完全国产化知识产权,通过创新、绿色和可持续的技术解决方案,可有效解决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丙酮氰醇法MMA生产路线的高污染、高能耗问题。随著示范装置的投产,国内多家投资方正在启动技术许可事宜。
在可降解塑料创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领域,报告期内,惠生与内蒙古荣信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千吨级聚乙醇酸中试装置通过了政府验收审批,并完成了第二阶段的试验任务,2025年将完成全部研究内容并实施商业化推广。
报告期内,采用公司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知识产权’)并由公司设计建造的万华化学120万吨╱年乙烯装置完成了项目建设,将于2025年4月份投料运行。惠生工程是国内少数几个拥有成套大型乙烯技术的公司,惠生乙烯生产技术经升级优化,在提高烯烃收率、降低投资、能耗及排放、长周期运行等方面都有显著优势。
公司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合作的ODHE技术正在积极推广中,已有多家投资方对该技术表示出浓厚兴趣。
该技术适应各种乙烷原料生产乙烯的需求,投资成本、消耗及碳排放都明显低于传统技术,对乙烯生产具突破性意义,契合全球烯烃原料轻质化的趋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惠生工程致力于推广国内外领先的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催化剂和成套工艺技术。报告期内,惠生工程致力于丁二烯技术的优化升级换代,开发的新一代节能型丁烯氧化脱氢催化剂和反应及分离技术,和已有的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技术相比,蒸汽消耗大幅降低,能耗进一步降低30%,污水降低40%,
有多家企业表达采用节能型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技术新建装置的合作意愿。由于该新技术的成功开发,进一步加强了惠生工程在丁二烯技术领域国内外的领先优势和竞争力。
惠生工程丁二烯事业部一直致力于碳四分离技术的创新,采用新型溶剂用于碳四烷烯分离,相比传统工艺,能耗降低40%以上,污水降低90%以上,已与多家企业达成技术合作意向,其中一家已采用节能型碳四分离技术进行碳四分离装置改造,该技术的成功转化,有望成为惠生工程的又一大技术亮点。
业务展望:
展望2025年,全球经济预计呈现温和复苏态势,但增长分化依然显著,且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包括地缘政治冲突、供应链重构、通货膨胀压力、能源转型及气候变化等。2025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尽管面临外部不确定性,但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经济继续稳健增长。业务概览将加快向新能源领域布局和转型。氢能是全球能源技术改革的重点方向,未来国家将大力推进氢能产业化发展。
当前,公司正处于业务转型和国际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公司紧抓全球新能源发展的市场机遇,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力度,继续深耕四大核心产品:绿氢、绿氨、绿醇及可持续航空燃料。为了有效推进新能源业务的发展,惠生工程必须突破原有的市场边界,积极融入更大的清洁能源市场。这意味著不仅要寻找新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还需要建立起适应新能源市场需求的新技能和人才储备。公司将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灵活调整,主动变革,以应对快速变化的新能源市场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实现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惠生工程在2025年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新能源战略,继续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努力成为国内外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技术创新、深化国际合作以及构建新生态,惠生工程正朝著实现更加绿色、低碳的未来稳步迈进。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