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务涵盖百货购物中心、商超连锁、商贸地产及供应链创新业务。

  • 产品类型:

    涵盖百货购物中心、商超连锁、商贸地产、供应链创新业务

  • 产品名称:

    涵盖百货购物中心 、 商超连锁 、 商贸地产 、 供应链创新业务

  • 经营范围:

    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以上项目不含前置许可项目);仓储服务;百货、纺织品、工艺品、家具、五金交电、通讯器材、钟表眼镜、化工产品(除专控产品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建筑材料(除木材)、电脑及配件的销售;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与销售;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机械制造;房地产开发;货物与技术的进出口经营(国家禁止和限制的货物与技术出口除外);商业场地及设备的出租;日用品修理;广告的设计、制作、代理、发布;传真服务(除国家专控及前置许可项目)。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26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3-06-30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销量:其他业务(元) 1085.70万 - - - -
销量:商超业务(元) 10.94亿 - - - -
销量:地产业务(元) 2.95亿 - - - -
营业收入:百货:华南(元) 2.01亿 9920.92万 2.09亿 - -
营业收入:商超百货门店(元) 8.78亿 4.22亿 9.08亿 - -
营业收入:新开门店(元) 1566.90万 1900.00 195.37万 - -
营业收入:百货:华北(元) 2747.23万 1223.48万 2607.74万 - -
营业收入:百货:西北(元) 6691.22万 3114.98万 6195.28万 - -
营业收入:超市:华南(元) 5.80亿 2.78亿 6.07亿 - -
营业收入:超市:西北(元) 238.00万 137.15万 361.12万 - -
门店数量:新开门店(家) - 1.00 - - -
经营面积:新开门店(平方米) - 199.60 - - -
交易总额(GMV):线上(元) - 2218.00万 4306.00万 - -
交易总额(GMV):超集好电商平台:线上(元) - 1515.00万 2414.00万 - -
其他业务销量(元) - - 832.14万 2065.53万 1932.61万
地产业务销量(元) - - 3.36亿 3.84亿 5.09亿
批发零售连锁经营商业业务销量(元) - - 10.60亿 12.58亿 16.81亿
金融业务销量(元) - - 0.00 86.39万 146.01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9157.3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6.55%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3757.18万 2.68%
客户2
1701.63万 1.22%
客户3
1436.65万 1.03%
客户4
1225.60万 0.88%
客户5
1036.24万 0.7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9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47%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5019.79万 5.15%
供应商2
3974.96万 4.08%
供应商3
3778.76万 3.88%
供应商4
3600.96万 3.70%
供应商5
3566.52万 3.6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391.3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2.41%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800.00万 0.57%
客户2
732.40万 0.52%
客户3
676.40万 0.48%
客户4
650.35万 0.46%
客户5
532.18万 0.3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0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5.28%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6240.03万 7.78%
供应商2
5531.64万 6.90%
供应商3
3242.63万 4.04%
供应商4
2770.20万 3.45%
供应商5
2493.94万 3.1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869.0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2.92%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1345.44万 0.81%
客户2
1311.04万 0.79%
客户3
910.61万 0.55%
客户4
833.61万 0.50%
客户5
468.35万 0.2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0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2.63%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5104.49万 5.52%
供应商2
4637.28万 5.01%
供应商3
4486.64万 4.85%
供应商4
3679.84万 3.98%
供应商5
3030.22万 3.2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5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77%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5922.08万 2.68%
客户2
3832.93万 1.73%
客户3
1899.46万 0.86%
客户4
1809.54万 0.82%
客户5
1502.54万 0.6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1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5.73%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4926.80万 3.58%
供应商2
4495.97万 3.27%
供应商3
4488.41万 3.26%
供应商4
4273.35万 3.11%
供应商5
3448.73万 2.5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2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90%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1.44亿 2.46%
客户2
4237.85万 0.73%
客户3
2811.96万 0.48%
客户4
850.62万 0.15%
客户5
501.46万 0.0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1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7.26%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1.29亿 3.02%
供应商2
5668.26万 1.33%
供应商3
5633.09万 1.32%
供应商4
4187.60万 0.98%
供应商5
2607.29万 0.61%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2023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07,490亿元,比上年增长7.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4,005亿元,增长8.0%。全国网上零售额154,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0,174亿元,增长8.4%。2023年,商品零售行业较上年呈现显著上升态势。近年来,国家陆续发布乡村振兴、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相关政策,对供销大集多元化的业务布局是利好,也是发展机遇。2023年,公司业务聚焦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以望海国际、顺客隆作为立足新发...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2023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07,490亿元,比上年增长7.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4,005亿元,增长8.0%。全国网上零售额154,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0,174亿元,增长8.4%。2023年,商品零售行业较上年呈现显著上升态势。近年来,国家陆续发布乡村振兴、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相关政策,对供销大集多元化的业务布局是利好,也是发展机遇。2023年,公司业务聚焦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以望海国际、顺客隆作为立足新发展的核心企业,顺应消费高质量发展趋势,紧跟重点区域相关发展政策,积极拓展新业务,同时不断优化存量业务模式,紧密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全力推进公司经营向好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㈠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和经营情况
  公司为大型全国性商品流通服务企业,定位为新时代集成商业运营商,按照中国证监会行业划分所处行业为“批发和零售业”。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涵盖百货购物中心、商超连锁、商贸地产及供应链创新业务,2023年各项业务均稳中有进,并逐步向好。
  1.百货购物中心以实体门店为基础,以“联营+租赁”为主的模式开展门店经营,范围覆盖陕西、海南、江苏、吉林、天津等区域。2023年,百货购物中心继续聚焦消费者需求变化,在门店布局、品牌结构及顾客服务方面不断优化;同时,积极应对零售环境变化,持续调整转型,拓宽线上购物渠道,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需求。此外,根据公司业务调整转型规划,着力打造线上销售平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全渠道发展。2023年,百货购物中心业务各门店继续优化业态组合,全力推进招商工作,其中在陕重点企业民生百货商改办取得重大进展,空置率下降15个百分点;汉中世纪阳光空置率下降21个百分点。
  2.商超连锁业务依托电子商务、大数据技术,整合市场优质的商品和渠道资源,建立直采基地,链接更多上下游贸易伙伴,为线下连锁超市及便利店提供运营管理服务,提升终端消费体验。2023年,公司商超连锁业务继续以顺客隆为主力,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契机,通过打造“生鲜公社”、24小时供销AI智能店等特色门店,拓展生鲜直采基地,深耕品牌经销代理业务,优化供应链业务体系;同时采用直播带货等新零售方式,发力线上业务。顺客隆2023年营业总收入同比提升3.92%。其他商超企业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继续以物业租赁模式运营以稳定经营。
  3.商贸地产业务专注于国内城市经济带产业物业运营,打造以“商贸物流+综合配套”为主要业态的“商贸物流园”,整合城市及周边商贸物流产业,培育新商贸生态圈,为供销大集商贸、物流、供应链金融等业务提供支撑,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2023 年,公司商贸地产业务持续强化资产经营管理,引入行业优质资源,提高经营收益与资产价值。重点物业青岛万邦中心紧抓市南区企业总部经济发展优势,挖掘释放更大的企业效能,全年整体出租率同比上升8个百分点,同时,项目成功被列入《青岛市2023年度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名单》,并认定为“万邦中心跨境金融集聚区”。
  4. 供应链创新业务通过辐射公司供应链上下游的生产商、代理商、农批市场、电商平台及店铺,共享公司旗下商超、百货等消费者会员资源,围绕生鲜果蔬、酒水及日杂等产品线,开展线上线下零售业务和批发业务。同时紧抓海南自贸港建设契机,深入学习研究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积极探索来料加工业务。2023年供应链创新业务深化业务变革,在各头部电商平台开设账号/店铺,聚焦营销矩阵打造,并与外部MCN机构、达人、精选联盟商家等开展业务合作,线上零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大力拓展供应链上下游,农特产品销售大幅提升,批发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㈡ 行业信息披露相关情况
  1.实体门店的经营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供销大集百货门店6家,其中:西北地区4家,华北地区1家、华南地区1家;超市批发门店72家,其中:华南地区71家、西北地区1家。
  2.门店的变动情况
  3.门店店效信息
  ㈢ 报告期内线上销售情况
  2023年,公司通过超集好电商业务、顺客隆线上平台、望海到家等线上销售业务实现GMV(平台交易总额)近6,000万元,同比有所提升。
  1.商品采购与存货情况
  2.仓储与物流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广东、上海以及江西共有5个配送仓,主要服务于商超实体以及电商业务,占地面积合计2.22万平方米,均为租赁物业。本报告期内发生仓储租赁费合计187.92万,物流配送中自有物流占比4.50%,外包物流占比95.50%。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㈠ 商业资产丰厚
  公司自有物业面积约 164 万平方米,资产重点分布于14个省、 25个城市,以商业为核心,百货购物中心、商超便利店、写字楼等多业态协同发展,覆盖面大且城市等级纵深长,在二三线城市有重庆保利大厦、青岛万邦中心等地标建筑,有天津国际、海口望海国际等颇具市场知名度的购物中心,同时在三四线城市还有众多出租率高于当地市场平均水平且在稳步提升的商业物业,是公司未来经营发展和价值提升的坚实基础和保障。
  ㈡ 商业经验丰富
  公司拥有成熟的商业招商运营、物流管理、批发贸易、电商运营等专业人才以及服务团队,具有六十多年的商业实践和经验积淀,建立起了完善的全价值链管理体系,积累的国内外知名品牌资源丰富,通过各个业务的客户资源共享,促进业务效益增长。
  ㈢ 区位优势突出
  海南自由贸易港拥有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公司下属子公司望海国际立足海南本土,享有海南自贸港发展成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优势。同时,公司下属子公司顺客隆在粤港澳大湾区已有扎实的连锁超市业务基础,凭借“乐的”、“生鲜公社”双品牌加快推动加盟业务,直接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极具增长的消费活力。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本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0,000.9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38%,实现净利润-255,164.3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亏169.49%,其中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013.6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亏170.83%。本报告期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因重整事项形成的债务重组收益较上年减少,同时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存货等长期资产受内外部环境影响及持有意图改变导致资产减值较上年增加所致。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㈠ 行业格局和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商品零售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全国网上零售额154,2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商品零售行业以及线上零售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上市公司商业主营业务显现巨大发展空间。2023年,国家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024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预期为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展望全年,国家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高端化等特征,消费者对市场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我国零售业经过多年发展,产业链、供应链完备,行业竞争充分,零售企业要紧跟消费升级需求,不断提供更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才能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公司必须紧跟消费需求提升商品服务,将线上线下资源融合,以消费者为导向,不断完善和升级产业链,不断向零售品质化、供应链智能化、购买方式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空间。同时,2024年,国家再次重申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关于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政策相继出台,海南自贸港迈向高质量建设“快车道”。根据总体方案部署,海南2025年将实现“封关”运作。海南封关,将有利于实现投资贸易自由便利化,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增强海南自贸港的国际影响力。
  ㈡ 公司发展战略
  在当前国家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扩大内需、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商贸流通行业也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公司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拓展业务潜力,强化“实业+资本”双轮驱动战略,全力推进商业运营、商贸物流、商品贸易三大业务方向,打造国内领先的城乡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商。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司经营质量和持续发展能力,优化股权结构,打造经营稳健、运营规范、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有效维护广大投资者的根本利益,公司将继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法治化、市场化的原则,加快投资者的落地,并整合各方在资金、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有效整合产业资源,进一步提升公司价值。
  ㈢ 经营计划
  2024 年,公司更加突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精益、创新、搞活、融合、提质”的工作主线,全力推进商业运营、商贸物流、商品贸易三大业务方向,聚焦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紧跟重点区域相关发展政策,不断优化存量业务模式并积极拓展新业务,提质增效,全力推进公司经营向好发展。
  1.深挖商业运营潜力,建立新型零供关系和创新业务模式
  2024年,公司将深刻把握零售市场发展新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变化,依托股东资源优势及自身遍布全国各地的丰厚资产、经营多年丰富的商业资源,线下充分挖掘集采集配等优质资产及业务优势,线上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原传统商业进行赋能升级,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稳定经营百货商超等存量业务,继续优化低效资产,推进业态整合,建立新型零供关系和创新业务模式。
  2.全力推进商贸物流园区建设,进一步盘活资产提升价值
  2024年,公司商贸地产业务重点加快存量可售物业去化,实现在建项目复工,合作开发存量土地,其中天津项目计划通过合作开发等模式,实现对存量住宅土地的开发建设及在建工程的全面复工,并通过创新营销模式,迅速完成存量房产销售,为公司经营发展提供稳定资金支持。湘中物流园继续以物流为支柱产业,寻找合作方共同开发存量物流用地,同时尽快推进存量房产的建设与去化。在此基础上,深挖商贸物流项目潜力,打造集采集配、加工包装、展示交易、冷链仓储、零担快运、直播电商、第四方共享物流等一体化的物流中心,构建“销售去化+招商运营+供应链衍生业务”的全新收益模式,在增强品牌力同时,形成新的利润增长极。
  3.紧抓海南自贸港发展契机,大力发展商品贸易
  2024年,公司将进一步推动电商、批发业务融合,聚焦特色、优势单品,逐步拓展上下游,增强供应链产品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展源头采购、农特产品基地建设、自有品牌建设,降低采购成本。围绕政府采购、企业团购、头部零售平台、农批市场、大型连锁商超等稳定销售渠道构建下游销售网络。同时,紧抓海南自贸港发展契机,发挥属地优势,有效嫁接并拓展商品贸易业务,加快贸易品种结构转型,提升经营效益。积极探索进出口贸易、来料加工等业务。
  1.市场竞争风险和应对措施
  国内消费潜能不断释放,同类型企业均在极力争取客户,抢占市场,对公司同质化市场竞争能力提出挑战。公司深刻把握零售市场发展新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变化,依托实体店品牌影响力、商业资源优势,回归根本,聚焦经营能力提升。线下充分利用网点优势、线上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对原传统商业的赋能升级,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不断满足消费者对价值、体验的需求,推进业态整合、建立新型零供关系、完善会员管理体系和业务模式创新,提升公司整体运营能力及用户运营能力。借助股东优势,整合多方资源,提升市场竞争力。
  2.企业经营风险和应对措施
  公司加快存量业务优化及转型提升,不断改善供应链和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提升管理效能,重视消费体验提升,做好业务客户维护。目前公司旗下超集好、顺客隆优选、望海到家商城等电商平台继续加快发展速度,实施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战略,动态适应消费和市场的新变化,不断丰富消费场景,增加顾客可触达入口,全力提升经营效益。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