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以及尿素委托加工销售业务。
医药中间体、尿素
医药中间体 、 尿素
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生物药品、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推广;食品添加剂、植物提取物、专用化学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推广;生物技术研发及技术推广;肥料、农药、化学原料、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的生产、销售;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许可审批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按行业 | 化工行业 | 1.18亿 | 55.75% | 1.14亿 | 63.77% | 374.29万 | 11.52% | 3.17% |
医药中间体行业 | 9350.70万 | 44.21% | 6482.92万 | 36.21% | 2867.78万 | 88.27% | 30.67% | |
其他业务 | 9.72万 | 0.05% | 3.04万 | 0.02% | 6.68万 | 0.21% | 68.70% | |
新能源 | -- | -- | -- | -- | -- | -- | -- | |
按产品 | 尿素 | 1.06亿 | 50.15% | 1.04亿 | 58.36% | 159.76万 | 4.92% | 1.51% |
医药中间体产品 | 9350.70万 | 44.21% | 6482.92万 | 36.21% | 2867.78万 | 88.27% | 30.67% | |
化工产品 | 1182.79万 | 5.59% | 968.26万 | 5.41% | 214.53万 | 6.60% | 18.14% | |
其他 | 9.72万 | 0.05% | 3.04万 | 0.02% | 6.68万 | 0.21% | 68.70% | |
电池级纤维素 | -- | -- | -- | -- | -- | -- | -- | |
按地区 | 境内 | 1.84亿 | 87.16% | 1.61亿 | 89.75% | 2367.63万 | 72.88% | 12.84% |
境外 | 2716.25万 | 12.84% | 1835.14万 | 10.25% | 881.12万 | 27.12% | 32.44%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一 |
6019.43万 | 28.46% |
客户二 |
3740.28万 | 17.68% |
客户三 |
2342.39万 | 11.07% |
客户四 |
1905.76万 | 9.01% |
客户五 |
1608.30万 | 7.6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一 |
9685.39万 | 58.83% |
供应商二 |
1333.94万 | 8.10% |
供应商三 |
726.23万 | 4.41% |
供应商四 |
724.42万 | 4.40% |
供应商五 |
610.82万 | 3.71%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一 |
5767.88万 | 30.76% |
客户二 |
2602.90万 | 13.88% |
客户三 |
2449.55万 | 13.06% |
客户四 |
2242.39万 | 11.96% |
客户五 |
862.13万 | 4.6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一 |
7822.28万 | 63.47% |
供应商二 |
1618.56万 | 13.13% |
供应商三 |
458.14万 | 3.72% |
供应商四 |
414.65万 | 3.36% |
供应商五 |
379.39万 | 3.08%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一 |
9075.08万 | 56.50% |
客户二 |
1254.99万 | 7.81% |
客户三 |
1157.57万 | 7.21% |
客户四 |
1035.97万 | 6.45% |
客户五 |
836.28万 | 5.2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一 |
9850.82万 | 72.38% |
供应商二 |
1224.99万 | 9.00% |
供应商四 |
879.65万 | 6.46% |
供应商三 |
830.12万 | 6.10% |
供应商五 |
117.80万 | 0.87%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一 |
5051.79万 | 31.13% |
客户二 |
1815.09万 | 11.19% |
客户三 |
1777.35万 | 10.95% |
客户四 |
1685.02万 | 10.38% |
客户五 |
1597.56万 | 9.8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一 |
3118.20万 | 25.57% |
供应商二 |
2176.97万 | 17.85% |
供应商三 |
1427.17万 | 11.70% |
供应商四 |
701.52万 | 5.75% |
供应商五 |
562.20万 | 4.61%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一 |
4187.68万 | 17.20% |
客户二 |
3316.81万 | 13.62% |
客户三 |
2360.74万 | 9.69% |
客户四 |
2289.73万 | 9.40% |
客户五 |
2208.80万 | 9.0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一 |
4409.04万 | 34.57% |
供应商二 |
2818.78万 | 22.10% |
供应商三 |
1069.94万 | 8.39% |
供应商四 |
338.94万 | 2.66% |
供应商五 |
246.71万 | 1.93% |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医药中间体业务 随着疫后经济的复苏,新兴治疗领域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的快速发展,医药中间体市场逐渐恢复活力,需求量开始明显增加。加上仿制药品市场份额,也为医药中间体行业提供稳定市场基础。作为全球主要生产地区之一,中国的医药中间体市场规模随着下游药品制剂需求增长、创新药发展及产业升级等因素推动下,呈现持续稳定增长态势。 而国家集采政策的落地实施,“以量换价”使得药品中标价格降幅较大,进而压缩上游原料药和中间体企业利润空间,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工艺技术、成本控制成为原料药和中间体企业越来越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南松医药在氯喹侧链、羟基氯喹侧链等主力医药中...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医药中间体业务
随着疫后经济的复苏,新兴治疗领域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的快速发展,医药中间体市场逐渐恢复活力,需求量开始明显增加。加上仿制药品市场份额,也为医药中间体行业提供稳定市场基础。作为全球主要生产地区之一,中国的医药中间体市场规模随着下游药品制剂需求增长、创新药发展及产业升级等因素推动下,呈现持续稳定增长态势。
而国家集采政策的落地实施,“以量换价”使得药品中标价格降幅较大,进而压缩上游原料药和中间体企业利润空间,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工艺技术、成本控制成为原料药和中间体企业越来越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南松医药在氯喹侧链、羟基氯喹侧链等主力医药中间体产品上,具有二十余年研发和工艺优化沉淀的优势,已是全球市场同类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作为国内主要供应商,与国内外多家知名药企合作稳定,产品获多项荣誉。同时,公司强化CDMO业务,不断寻求和推进与客户的广泛开展CDMO合作,秉承“拥抱变革”价值观不断升级自我。
2、尿素业务
2024年国内尿素市场在供需、政策和能源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价格呈震荡下行的行情:上半年1-3月受春节前后供需宽松影响,价格处低位震荡,4-6月受出口政策松动和处农业需求旺季的推动,价格得以反弹;下半年需求转弱,库存累积,价格持续下跌。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报告期主要从事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以及尿素委托加工销售业务。
(一)医药中间体业务概要
公司子公司南松医药是一家专业从事医药中间体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抗疟疾类、孕激素类、营养剂类等品类的药物中间体,除供应境内客户外,公司产品还销往中国台湾地区以及印度、芬兰等国家。公司具备主营业务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研发机构、生产场地、设备设施、质检中心和销售部门。根据市场需求或客户定制合同,由研发中心进行产品研发,根据客户订单安排原材料采购,组织产品生产、测试及质量检测,最后向客户交付合格的产品,同时按照合同约定,公司实现收入,获得利润和现金流。
1、研发模式
南松医药对新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予以高度重视,建立有专门的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制度。凭借科学且创新的手段,持续致力于改进工艺与设备,由此成功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减少了排放。公司设立了研发项目部、质量检验部以及多功能中试车间等研发部门。研发项目部主要承担起新产品的技术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开展小试工艺研发,并推动生产工艺的改进等事宜。质量检验部负责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建立检测方法,对中间过程进行检控,以及监督质量体系的运行。多功能中试车间的主要负责包括产品放大生产的工艺验证与改进,对生产设备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同时还承担着CDMO产品的生产等任务。
研发部门下设研发项目组、研发分析组、研发办公室和研发管理组。研发项目组分为研发开发组和研发优化组,研发开发组主要负责新项目或者已有项目新路线的探索以及寻找最优的新合成方法,优化组结合生产,进行工程优化,整体成本优化和跟进生产再优化。研发分析组主要完成研发项目的分析方法开发和优化。研发办公室主要管理研发物资,组织安排相关的行政事务。研发管理组主要负责项目前景调研、项目日常统计、专利撰写和评估以及项目申报。
2、采购模式
南松医药原材料主要是根据生产计划进行采购,通过采购部门向国内外厂商及经销商采购。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南松医药采取集中采购的方式,由采购部门统一实施。具体流程包括:根据生产任务分解采购需求,制订采购计划,在合格供方目录中综合考评厂商供货能力、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综合因素确定供应商,合同签订及订单跟踪,到货物资通过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入库。南松医药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建立有长期合作,根据原材料季节性波动的规律,合理确定采购时点与付款方式以减少原材料供应波动带来的影响。
3、生产模式
(1)一般生产模式
南松医药产品生产由生产部门负责,产品以销定产。对于需求量较大且市场相对稳定的产品,如羟基氯喹侧链、氯喹侧链、二噁烷,南松医药在销售淡季会适当做一定数量的安全库存。销售部门每月根据市场情况编制下月销售计划,生产部门则根据销售计划编制下月生产计划,最后由生产车间进行生产。当销售部门接到客户临时订单时,即向生产部下达临时追加计划,明确交货期限,生产部及生产车间则根据临时计划组织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的及时交付。
(2)定制生产模式
定制生产模式是医药中间体行业普遍使用的经营模式。在定制生产模式下,南松医药根据客户需求,按照客户标准进行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并将产品出售给客户。
南松医药建立了可以根据工艺路线、生产规模进行灵活调整的多功能中试车间,并依托在医药中间体领域多年的研发生产经验和专业的技术团队可满足客户多样化的定制需求。报告期内,该模式下主要产品为帕拉米韦中间体、2-溴-5-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对溴苯丙醇等产品。
4、销售模式
南松医药的主要产品具有市场占有率高、质量领先、供货稳定的特点。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公司通过网站宣传、参加世界制药原料欧洲展和中国展等方式来推广公司产品,拓展业务。通过电话、邮件或会面等方式取得客户需求意向,最终同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客户采购订单或客户订制的产品合同。公司的销售部门负责了解客户需求、处理销售订单并保持与客户的日常联络。
(二)尿素业务概要
公司子公司河化生物凭借“群山”牌尿素积累的良好口碑、依托成熟的销售渠道与销售网络,通过委托第三方加工的形式开展尿素业务。尿素委托加工销售业务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及市场价格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市场行情可观时,公司可加大业务规模,扩大营业收入,市场行情清淡时,公司可及时收缩业务,避免亏损。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子公司南松医药的全资子公司南松凯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庆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示范企业、重庆市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以及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南松医药紧跟医药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战略,不断积累、巩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市场优势
经多年发展,在羟基氯喹侧链、氯喹侧链的细分生产领域,南松医药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市场中其他医药中间体企业要进入该领域,将面临着客户认证、技术等更大的成本考验。南松医药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流程等方面形成了较为经济的模式,原材料采购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且成本较低的合作关系,生产拥有优秀的生产团队,较低的设备维护成本和较高的设备使用率。
2、客户优势
子公司南松医药拥有一批长期合作且为固定的高端客户群体。这些客户对南松医药的产品和服务有较高的认可度和依赖度,结合医药行业特点,客户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从而为南松医药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与大客户建立稳定且良好的合作关系,不仅为南松医药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还提升南松医药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声誉。
3、技术、研发优势
子公司南松医药持续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可靠的生产制造流程,在医药中间体行业内保持优势地位。南松医药的氯喹侧链、羟基氯喹侧链和二噁烷经过了长期的持续研发,合成路线先进,反应技术成熟,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控制经验,在细分领域内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壁垒。同时,公司在研发平台上持续加大投入,引进各类型人才,提升实验室装备水平并建有高标准多功能中试车间,全面提高公司从研发技术到生产的系统性能力。另外,公司进一步开展和国内外公司的项目合作,项目领域包括医药中间体和高端辅料等,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利用近三十年积累的项目经验和知识储备,通过高效的技术研发、工程管理实现产品快速交付。
4、EHS管理和产品质量及品牌优势
环保、职业健康和安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公司EHS已经贯穿研发、生产等各个业务关键环节,通过不断的人员培训和设备设施改造,优化和提升生产工艺,从源头控制或降低“三废”的排放,推行绿色生产。公司具备丰富的质量控制经验,产品质量优秀。其中氯喹侧链曾被评为重庆市重点新产品和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羟基氯喹侧链曾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重庆市重点新产品和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到目前为止,公司还未发生客户对产品质量投诉,在业界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和信任。此外,公司还通过加强项目合作,发挥南松医药在细分技术领域(氢化、精馏等)的优势,不断提升市场认知度,持续获得新客户的认可。
5、装备优势
子公司南松医药目前拥有五个生产车间。其中,一、二、三车间主要为南松医药的传统产品羟基氯喹侧链、氯喹侧链和二噁烷产品提供生产支持;中试车间作为柔性生产车间,有多套300-3000升的反应釜,设备切换灵活,主要承担项目转化和CDMO业务。而七车间作为新建的生产车间,设一般反应区和洁净生产区,能满足原料药、药用辅料、电子化学品、功能化学品、高端医药中间体的商业化生产,具备同行业中独特的装备齐全优势。
6、核心工艺优势
南松医药具有三大核心工艺优势:一是催化加氢工艺,该技术通过贵金属催化剂介导氢气还原反应,能精准实现碳碳双键氢化、羰基还原等复杂转化,因其涉及高危氢气操作及特殊反应装置,需通过严格复杂的审批,为稀缺资质;二是氨化反应工艺,公司掌握液相氨解、气相氨化等多元技术路径,可高效构建含氮杂环与胺基结构,实现定向氨化,大幅提升反应收率;三是高温高真空精馏技术,依托定制化多级精馏塔设备,在极低压环境下实现热敏性医药中间体的高纯度分离,能精准控制杂质含量,其工艺参数的精密调控能力为复杂分子纯化提供核心支撑。
7、管理优势
公司的管理和技术团队拥有平均超过20年的医药化工企业管理经验,对行业发展具有科学认识和前瞻性思考,能深刻理解国内化工产品及客户的需求。在2024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背景下,面对全球供应链波动与出口政策调整,团队敏捷启动"双循环"战略:一方面优化海外市场结构,聚焦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另一方面依托前期积累的客户关系与技术储备,快速切入国内CDMO业务赛道,通过产能灵活调配与工艺本地化适配,促使南松医药实现国内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9.12%,有效对冲出口额28.81%的下滑压力,展现出南松公司卓越的风险应对与战略转型能力。这种将行业经验转化为竞争优势的管理智慧,持续驱动公司在政策更迭与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健发展。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面对复杂的经济新形态,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年初根据新“国九条”等政策的出台,及时调整公司战略部署,修订年度经营目标,调整经营策略,制定工作措施,积极开展各项经营活动,灵活应对各项市场挑战。
1、南松医药公司业务
2024年,凭借生物医药行业疫后复苏浪潮,公司敏捷启动"双循环"战略部署,通过精准市场开拓与营销模式创新,实现国内营业收入同比激增49.12%,有效对冲出口额28.81%的下行压力,成功构建市场韧性增长格局。
南松公司管理层以精细化管控为抓手,搭建覆盖全周期的预算管理体系与高频经营分析机制。通过“固本拓新”双线突破实现经营质变:
传统业务提质增效——深挖传统产品产能潜力,强化市场渠道精耕,稳固基础业务增长底盘,虽传统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微降10%至7230万元(减少870万元),但凭借成本优化与工艺升级,毛利额逆势上扬19.8%(增加523万元),稳固业务基本盘;
CDMO业务战略突围——聚焦长效核心产品工艺优势构建,通过生产资源集约化配置与设备改造降本超20%,带动CDMO板块收入同比暴增127%至2120万元(增加1186万元),毛利扭亏为盈;
化工业务拓展新极——成功开拓新客户并孵化增量业务,实现收入1039万元、毛利263万元,为增长曲线注入新动能。依托全链条技术迭代与生产效能跃升,南松医药(单体报表)全年交出亮眼答卷:营业收入达10,534.03万元,同比增长16.30%(增量1,476.01万元);净利润攀升至861.64万元,同比激增562.90%(增量1,047.78万元);扣非后净利润更实现从亏损到盈利1,022.89万元的突破性转正,充分验证战略转型与精细化管理的叠加价值。
2、河化生物公司业务
报告期内,河化生物公司在继续加强稳定老客户关系,实现老市场份额不萎缩且有一定增长,同时拓展营销手段,加大分销与基层市场开发力度,聚力增加尿素销量,2024年,实现尿素销售5.08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27.40%,实现营业收入10,608.60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9.26%。
3、内部控制建设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优化运营管理机制,确保企业稳健经营。内控治理方面,公司根据中国证监会和深交所的最新规则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公司章程》《独立董事制度》等相关制度进行了修订。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51.80万元,同比增长12.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25.27万元,同比增长785.62%。报告期内利润大幅增加,一是得益于年度内公司进一步优化管理,在主营业务方面加强市场开拓及降本增效,其次是完成了35万吨/年尿素产能置换指标(含中间产品“合成氨”21万吨/年)的转让,实现9,410万元的含税收入。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规划
公司将围绕主营业务,积极开拓市场,深挖客户需求,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公司将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在确保合规运营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持续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市场化手段进一步增加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价值稳步提升。
(二)2025年度经营计划
2025年度,公司将结合宏观环境、行业趋势和公司的实际情况,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拓展原有产品产业链条,增加新的市场空间和边际效益。
2、实施精细化、流程化、扁平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3、持续加大研发方面的投入,全力抓好CDMO项目引进,开发新领域的产品,以提升盈利能力和应对市场变化的风险。
4、加强新产品的市场开拓,提升市场营销能力,增加终端客户,促进新产品尽快投入市场产生效益。
5、继续加大对主营业务企业南松医药的战略转型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一切资源,为企业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提供帮助。
6、克服尿素市场行情波动大,公司尿素品牌效应降低的不利因素影响,继续开展尿素委托加工及销售业务,维护“群山"品牌和经销商网络。
7、进一步健全安全消防环保管理体系,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理念,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消防、环保等各类培训,加强监督管理,有效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
1、药品带量采购政策影响风险
医疗改革“带量采购”相关政策的出台对大部分制剂产品价格体系产生了较大影响,市场普遍担心带量采购全面推行后,药品终端价格大幅降低导致相关医药中间体出现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
药品价格降低主要是减少了制剂厂商的销售费用支出,为保证规模、质量达标的原料供应,下游制剂、原料药厂商还会选择产能、质量稳定的中间体企业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因此,公司将不断提高和完善产品质量,优化工艺水平,减少生产经营中不必要的成本费用,严格控好成本,积极与下游制剂、原料药厂商紧密合作,积极适应市场变化。
2、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出口业务收入主要以外币结算。由于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汇率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原材料、商品的价格汇率波动,会对公司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经营的稳定性。
公司将通过加强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议价能力,并及时关注汇率走势,加强与银行及第三方咨询机构的业务交流,形成防范汇率风险的有效管理机制;同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灵活选用外汇避险工具组合,降低汇率波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3、产品市场需求波动风险
公司氯喹侧链为抗疟疾药磷酸氯喹的关键中间体,主要用于治疗疟疾,随着疟原虫对磷酸氯喹出现耐药性,氯喹侧链的实用价值可能下降,导致订单逐年萎缩的情况。
公司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市场份额,另外一方面加强新产品研发,用新产品销售逐步替代老产品订单下滑的风险。
4、安全环保相关风险
公司部分原材料、半成品或产成品是易燃、易爆、腐蚀性或有毒物质,正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存在一定的安全和环保风险。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环保方面的要求将日趋提高,国家及地方政府可能在将来颁布更多新的法律法规,提高环保标准,并不断提高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环保要求,这都将导致公司的环保成本增加,从而有可能影响其盈利水平。
公司将不断强化现场安全环保隐患排查,重视员工安全环保意识教育,严格执行环保设施管理制度,健全风险防控措施,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并组织员工进行现场安全应急演习,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及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落实安全生产、环保责任;继续优化内部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调整产品结构,维持公司营业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以抵消环保支出增加对经营业绩的不利影响。
5、贸易政策变动的风险
因进口国政策变动、税率调整或贸易摩擦导致关税成本上升,进而削弱产品价格竞争力,可能引发利润下降、订单流失或合规纠纷等问题,同时需应对不同国家的原产地规则、反倾销税等复杂规定带来的额外成本与法律风险。
公司将持续跟踪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做好提前布局、动态调整,并整合法律、财务与运营多维度资源进行化解贸易政策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