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高端智能化产品及数字安全解决方案等服务。

  • 产品类型:

    金融业务、通信和物联网连接业务、交通及政务类业务、模块封装业务

  • 产品名称:

    金融业务 、 通信和物联网连接业务 、 交通及政务类业务 、 模块封装业务

  • 经营范围:

    智能卡、磁条卡、票证、票据、密码信封、智能标签、智能终端、商用密码产品及相关系统软件、读写机具的研发、生产、销售、检测、咨询、技术服务;计算机软硬件、网络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移动支付、物联网、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及系统集成和技术服务;半导体模块封装生产、检测及技术咨询;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道路货物运输。(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30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制卡类(张) 9779.00万 - - - -
库存量:模块类(只) 8385.00万 - - - -
库存量:票证类(张) 146.00万 - - - -
制卡类库存量(张) - 9884.00万 8432.00万 6564.00万 5266.00万
模块类库存量(只) - 9189.00万 1.28亿 5626.00万 781.00万
票证类库存量(张) - 127.00万 118.00万 110.00万 138.00万
特种物联网业务库存量(套) - - - 0.00 0.00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5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0.43%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7787.86万 6.17%
第二名
6839.47万 5.42%
第三名
4141.22万 3.28%
第四名
3729.34万 2.95%
第五名
3288.87万 2.6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7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70.23%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80亿 46.47%
第二名
8131.20万 9.95%
第三名
4609.59万 5.64%
第四名
3739.62万 4.57%
第五名
2945.34万 3.6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4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4.2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710.19万 5.52%
第二名
2586.84万 2.50%
第三名
2263.62万 2.19%
第四名
2205.24万 2.13%
第五名
1971.09万 1.9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3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8.90%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4.32亿 48.04%
第二名
4591.59万 5.10%
第三名
2216.13万 2.46%
第四名
1678.57万 1.86%
第五名
1295.67万 1.4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3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4.8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24亿 12.90%
第二名
3393.02万 3.53%
第三名
3084.03万 3.21%
第四名
3018.19万 3.14%
第五名
2000.73万 2.0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7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7.7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89亿 23.18%
第二名
1.30亿 16.00%
第三名
8671.54万 10.64%
第四名
4991.22万 6.12%
第五名
1480.38万 1.8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8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7.88%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8253.68万 7.84%
第二名
3607.88万 3.43%
第三名
2660.64万 2.53%
第四名
2351.15万 2.23%
第五名
1941.43万 1.8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4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8.68%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96亿 27.68%
第二名
4712.33万 6.66%
第三名
4137.65万 5.85%
第四名
3662.42万 5.18%
第五名
2337.45万 3.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3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4.93%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99亿 12.98%
第二名
1.08亿 7.01%
第三名
1.00亿 6.52%
第四名
9994.51万 6.51%
第五名
2927.00万 1.9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6.9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5.9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91亿 18.14%
第二名
1.76亿 16.73%
第三名
1.75亿 16.62%
第四名
9098.89万 8.63%
第五名
6167.90万 5.85%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金融领域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披露,2023年全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银行账户数量、非现金支付业务量、支付系统业务量等总体保持增长。银行卡总量小幅增长,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开立银行卡97.87亿张,同比增长3.26%,其中,借记卡90.20亿张,同比增长3.92%;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67亿张,同比下降3.89%。人均持有银行卡6.93张,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4张。  2024年3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国办发〔2024〕10号,提出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进...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金融领域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3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披露,2023年全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银行账户数量、非现金支付业务量、支付系统业务量等总体保持增长。银行卡总量小幅增长,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开立银行卡97.87亿张,同比增长3.26%,其中,借记卡90.20亿张,同比增长3.92%;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67亿张,同比下降3.89%。人均持有银行卡6.93张,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4张。
  2024年3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国办发〔2024〕10号,提出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进一步完善包括银行卡在内的多层次、多元化支付服务体系等要求,已得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联、网联清算公司等机构的积极响应。这大大提振了支付行业发展信心,为公司业务发展带来新变革与新机遇。
  公司是最早获得银联、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JCB等组织认证的特许制造商之一,并连续多年荣膺“国家金卡工程金蚂蚁奖”,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国家级智能卡研发和产业化基地、江苏省认定的“江苏省智能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行业内率先获得车规级智能卡设计和制造企业之一。
  2、社保领域
  为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作出的“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指示要求,2020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广应用具有金融功能的第三代社会保障卡的通知》(人社厅发〔2020〕101号)。
  2024年1月份,人社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的通知》,总体要求中明确,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以社保卡持卡人员基础信息库(以下简称持卡库)和全国社保卡服务平台为枢纽,以省级“一卡通”平台为支撑,按照“高效便民、创新应用,集成整合、协同共享,以点带面、分步推进,统一规范、保障安全”的原则,在全国范围深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以下简称人社)领域“一卡通”,实现更多民生服务领域“一卡通”,全面提升社保卡便民服务水平和资金监管能力,推进跨业务、跨地区、跨部门系统互通、数据共享和服务融合,构建共建共享共用的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管理体系,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政策协同、标准趋同、便利共享提供支持,织密便民利企的民生服务保障网。到2025年,社保卡在民生服务领域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一卡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用卡环境更加完备,省级“一卡通”普遍实现,区域“一卡通”形成趋势。到2027年,社保卡在民生服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一卡通”服务管理体系成熟完备,全国“一卡通”基本实现。
  根据人社部数据,截至2024年1月底,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达到13.8亿人,普及率为97.9%,其中以一代、二代社保卡居多,第三代社保卡持卡人数较低,存在较大的增量空间。
  社保卡是国家民生服务的基础性载体,随着“一卡通”建设的深入推进,如今社保卡的场景日益丰富,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拓展政务服务、就医购药、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领域“一卡通”应用,跨省领取养老金、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服务,区域“一卡通”成效也初步显现。公司深耕社保民生、交通等行业多年,在芯片、cos、密钥安全、硬件终端等方面具备丰富的技术储备和产品储备,在“一卡通”应用场景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业务经验,助力多个省市实现了三代社保卡的供应。可根据客户定制化要求提供社会保障卡嵌入式产品的研发及制作、自助及柜面服务终端、柜面即时制卡发卡系统建设及运营管理服务等全产业链综合解决方案。
  3、通信及物联网领域
  伴随着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推进,数以百亿甚至千亿设备接入网络,掀起新一轮信息科技革命的同时,物联网市场规模也日益扩大。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移动网络终端连接总数达40.59亿户,其中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23.32亿户,占移动终端连接数比重达到57.5%,同比增长26.4%,本年净增4.88亿户,仍处规模化爆发期;蜂窝物联网终端应用于公共服务、车联网、智慧零售、智慧家居等领域的规模分别达7.99亿、4.54亿、3.35亿和2.65亿户。物联网应用场景不断丰富,行业应用正不断向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能交通、智能物流以及消费者物联网等领域拓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计,至2030年,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将达百亿级规模。
  公司物联网连接解决方案,通过M2M、eSIM配套连接管理后台,可以协助客户实现蜂窝网络的快速接入,支持车联网、工业物联网、消费领域等众多场景的物联网设备安全连接需求,为众多物联网设备提供完整的安全连接生命周期管理。
  4、数字人民币领域
  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与实物人民币等价,具有法偿性,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形式,具有支付即结算、可编程性、支持双离线支付、可控匿名等特点,可实现实时、零手续费交易,有效提高商户资金周转效率、降低商户运营成本,可满足在地下室、停车场、山区甚至是地理灾害等特殊环境下没有手机信号的支付需求,满足用户多主体、多层次、多类别、多形态的差异化需求,弥合数字鸿沟带来的不便,助力普惠金融。
  202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组发布了《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根据白皮书,目前我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试验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功能研发、系统调试等工作,正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创新、实用的原则,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试点测试。
  2022年1月2日,国务院颁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规划中指出大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深化应用,发展智能支付、智慧网点、数字化融资等新模式,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有序开展可控试点。
  2023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江苏省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在全省稳妥有序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力争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服务便捷高效、应用覆盖面广、生态较为完善的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体系。
  当前,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已扩展至17个省市的26个试点地区开展,在惠企便民方面展现出颇多亮点和潜力。公司作为首批参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的金融科技公司之一,建立了完善的数字人民币产品和服务体系,致力成为一流的数字人民币产品及应用服务提供商。公司充分利用公司多年在金融、通信、政务、交通领域累积的服务经验、渠道资源等优势,建立了完善的数字人民币产品及服务体系,打造了包含发行终端、受理终端、数币硬件钱包等在内的数字人民币全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助力央行数字人民币推广和落地,赋能数字经济。公司积极参与数字人民币研发与应用试点工作,深入布局、紧密联系和配合银行客户,加速数字人民币相关产品在更广泛场景的应用,目前公司产品已实现了数字人民币在零售、交通出行、公共服务、数字旅游、数字园区、冬奥会等多个应用场景的有益探索与拓展,实现了少量供货,为公司数字人民币业务的开拓奠定了基础,并得到银行客户的高度认可。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身份与数字安全科技公司,致力于打造“可信、安全、智能的世界”。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涵盖金融科技、物联网、数字安全和数字化与数据服务领域,服务于银行、运营商、政府公共服务部门、防务、交通和先进制造等客户群体和行业,从安全设备到支付安全、身份与隐私保护、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云认证访问服务、智能设备远程管理、数字化服务、数据安全和区块链技术等,公司以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多年在金融、物联网和数字安全领域独特的经验助力客户为数十亿用户设备提供服务。业务方面,公司主要面向致力于为银行、通信、政府公共服务部门、防务、交通等多个行业提供高端智能化产品及数字安全解决方案等服务。具体包括:通信和物联网连接、安全产品、系统平台、身份认证识别、数据安全、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智能终端、智能卡、智能卡模块封装,以及金融科技服务等。目前,公司的客户遍布海内外。一方面,在国内取得了国家十大部委等政府机关的信赖,并与100多家银行、三大通信运营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另一方面,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与银联国际达成了多项战略合作,先后在柬埔寨、缅甸、澳大利亚等地区,首发恒宝银联卡,是银联海外新兴支付业务布局中,参与项目最多、合作最紧密的企业,也是国内入围银行智能卡及数据安全解决方案等服务提供商最全的企业之一。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主营业务,在保持稳健的核心业务收入和盈利水平的前提下,加速布局自主可控金融科技在安全支付产品、数字化设备、数字人民币等领域的全方位应用,加速扩大数字化设备与业务规模,建立数字化业务平台,打造金融科技业务生态,进一步深耕海外市场,促进海外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扩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62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2.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757.7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2.37%。
  1、金融业务
  金融业务方面,公司是最早获得银联、维萨(VISA)、万事达(MasterCard)、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日本JCB等组织认证的特许制造商之一,并连续多年荣膺“国家金卡工程金蚂蚁奖”,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国家级智能卡研发和产业化基地、江苏省认定的“江苏省智能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行业内率先获得车规级智能卡设计和制造企业之一。主要服务于各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权制银行、城市银行、农村金融机构等,同时可根据客户要求,加载社保、政务、交通、校园等行业应用,提供定制化服务及综合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及解决方案包括发行终端、受理终端及丰富的钱包端产品及解决方案服务,包括支付解决方案、卡中心生产管理解决方案、集中/即时发卡解决方案、空中开卡解决方案等。公司的钱包端解决方案助力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强化品牌和忠诚度,公司提供金属卡、环保卡、生物识别卡和数字人民币钱包解决方案,满足持卡人对品质的要求、为环保人士、精通技术的消费者提供高度安全的支付体验。公司发行、受理端解决方案,包括蓝牙Key、网银UKey、pos机、便携发卡设备、自助发卡设备等。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与各大金融机构良好合作,各项集采项目执行情况良好,持续提高个性化、定制化、特殊工艺等高附加值产品的设计与工艺水平,进一步挖掘产品差异化价值,并荣膺国际卡片制造商协会(ICMA)2023依兰奖(lan)“最佳独特创新奖”金奖和“最佳安全支付卡”优秀奖;第九届“金松奖”金融科技行业评选,公司凭借《基于数字人民币的智慧园区方案》荣获 “最佳金融科技创新奖”;多年深耕金融科技领域,致力于数字安全及数字化服务整套解决方案研究创新,公司荣获移动金融TEE安全创新应用示范机构证书;持续积极部署软件和平台业务,凭借规范的研发管理体系和持续创新的服务理念,公司顺利通过CMMI V2.0 L5高成熟度认证,荣获CMMI5级证书;持续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和绿色金融的发展趋势,响应国际社会“碳达峰”“碳中和”的减排目标,推进绿色环保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在数字人民币领域的技术储备和研发投入,进一步扩大公司数字人民币试点示范区域,积极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与多家银行客户共同探索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落地,并成功达成多个“首创”,助力中国银行、深圳通联合推出全国首张数字人民币准账户硬件钱包交通联名卡,助力中国工商银行推出国内首款基于账户模式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助力中国银行推出江苏省首款江苏主题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强富美高新”硬钱包,助力建设银行推出长沙首款乡村主题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助力中国银行推出长沙首款城市主题数币硬钱包,助力中国农业银行推出江苏首个旅游景区数字人民币应用体验区——“西津渡”,助力中国农业银行推出全国首张以智能车联网与数字人民币产业融合为背景的数币主题硬钱包,助力中国工商银行成功实现在国际赛事规模化(大运会)发行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同时,公司携数字人民币全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亮相北京服贸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海陆家嘴咖啡节、粤港澳大湾区数字人民币跨境嘉年华及深港文化月活动、第二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等多个典型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了包括数币硬件钱包、数币咖啡机、售卖机、铁道闸机、收款终端、恒e通平台等数字人民币产品及数字货币整体解决方案,积极助力数字人民币产业协同创新、助力数字人民币赋能新发展格局建设,为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通信和物联网连接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争取在各大运营商的产品份额,保持通信业务在细分市场的龙头地位。
  公司通信解决方案,包括SIM卡,M2M卡、超级SIM卡、量子通信卡等产品。其中,超级SIM安全连接产品具备大容量存储功能,支持国密相关算法,与金融科技、数字安全、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可实现数字货币、数字身份等各类行业应用加载和文件存储,突破传统SIM卡功能瓶颈,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其具备更高的安全级别,产品软硬件安全性达EAL4+以上等级,通过银联芯片卡集成电路安全测试,国密二级认证,可实现SIM卡硬钱包功能,极大拓展了数字人民币无电支付功能的使用范围,完善了数字人民币支付的使用场景。
  公司物联网连接解决方案,通过M2M、eSIM模块配套连接管理后台,可以协助客户实现蜂窝网络的快速接入,支持车联网、工业物联网、消费领域等众多场景的物联网设备安全连接需求,为众多物联网设备提供完整的安全连接生命周期管理。公司车联网产品顺利通过16949认证,eSIM解决方案已于2020年通过GSMA SAS UP eSIM安全产品认证和GSMA SAS SM eSIM安全管理平台认证,国家集成电路卡注册中心eSIM ICCR(COS类)认证,是全球为数不多同时获得国际权威组织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对SIM/eSIM卡片生产和eSIM数据管理平台运营认证的厂商,并已经为全球众多客户提供相关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及连接管理服务。eSIM解决方案将大大减少设备上的卡片占用空间,设备厂商在设备出厂前集成eSIM安全模块,直接嵌入设备内部,增加产品设计的灵活性,设备厂商通过对接eSIM管理平台,根据运营商网络资源情况,动态下载相应的网络服务资源,真正地实现“一点生产,全球发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硬件和维护成本,保障设备联网服务长期灵活可靠,大大提升用户体验和品牌效应;eSIM支持通过OTA(空中)对SIM卡进行远程配置,可实现运营商网络的灵活切换,从而保证快速稳定的连接;eSIM具有更高的抗震性、耐高温、可靠性,能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适合多终端连接、物联网以及对稳定性、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3、交通及政务类业务
  公司深耕社保民生、交通等行业多年,在各类应用场景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在芯片、cos、密钥安全、硬件终端等方面具备丰富的技术储备,可根据客户定制化要求提供相关产品的研发及制作、自助及柜面服务终端、柜面即时制卡发卡系统建设及运营管理服务等全产业链综合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紧随围绕总书记作出的“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重要指示要求,紧紧把握第三代社保卡增量市场机遇,凭借公司在金融、通信、政务等多领域服务经验及技术储备,积极参与并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发行及应用工作,在全国多个省、市实现了“一卡通”的应用案例,实现了一卡通在公共服务、政务服务、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4、模块封装业务
  公司该业务除满足公司自用需求外,可模块化为客户提供智能卡专用芯片封装等服务,该业务产线采用国际先进设备,多项工艺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产品质量高于行业标准,多年零外部质量反馈和投诉,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大数据、物联网、社会保障、政府项目等。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综合服务优势。作为中国数据安全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致力于为银行、通信、政府公共服务部门、防务、交通等领域提供数据安全、身份认证、智能模组、平台服务、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等,从安全设备到支付安全、身份与隐私保护、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云认证访问服务及物联网等,公司凭借突出的市场能力、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是三大通信运营商、各大商业银行、住建部、交通部、卫生部、国税总局、铁路公司等重要客户相关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公司是目前国内智能卡行业中拥有各种资质最多的企业之一,这些资质是智能卡企业进入重要细分市场的必要条件。2、技术优势。公司是国家火炬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软件百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双软”认证的企业、也是江苏省智能卡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公司以智能卡、安全终端、移动支付及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为主要技术方向,不断探索新产品市场。截至2023年末,公司及子公司累计申请626项专利,331项软件著作权、注册商标32件、40余项软件产品登记证书,12个产品获得国家密码管理局颁发的证书,参与制 6项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2项团体标准,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3、人才和管理优势。公司经过多年沉淀,已建立一支稳定、高素质、结构合理的管理队伍,并制定了符合市场化的考核机制及激励机制,为公司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稳定生产、精细管理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公司拥有较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良好的现代化企业运营机制,公司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持续不断的深化内部管理提升机制,使得公司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加强。
  4、规模优势。公司经过多年、在多个领域的沉淀与积累,产品线齐全、产能规模居于行业前列,拥有丰富的生产制造经验和供应链优势,有助于公司更好地降低成本,并且在更大的范围内调控资源,提供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公司搭建了大营销网络,服务网络覆盖全国26个重点战略省市,并在新加坡、肯尼亚、印度尼西亚、非洲、马来西亚等海外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可提供优质的售前咨询、售中保障和售后服务,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及时满足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5、产品结构优势。公司的业务覆盖通信、金融、政府公共服务部门、交通、税务、防务等多个领域,解决方案覆盖金融行业解决方案、通信与物联网解决方案、汽车行业解决方案、移动支付云平台等解决方案,产品结构丰富。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公司未来将采取如下战略:
  (1)继续深耕智能卡嵌入式产品、安全硬件终端和平台服务业务
  公司将立足差异化基本战略,结合国家战略方针、把握创新通信卡、交通卡国密算法更换,社保和残联卡更新换代时机,5G商用、物联网应用发展趋势、银联海外布局、信用卡业务增长潜力、金融科技等行业契机,进一步深挖公司金融、通信、社保等主营业务的市场潜力,继续做大做强公司的现有智能卡、安全硬件和数字服务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实现智能硬件+平台软件服务双驱动,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提升供应链水平、产品工艺与技术水平,继续巩固和深化现有产品,确保公司现有业务平稳、健康增长,为公司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深化产品能力实现转型
  公司将结合国家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要提出的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新契机,同时面向物联网、5G、区块链、金融科技、数据安全、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加大新产品、新技术投入,实现进一步的技术突破,并且定期与国内外标准组织技术交流,与产业伙伴分工协作,稳步推进行业持续良性发展,保持行业领先。
  公司将持续并加大在通讯模组、RFID、移动智能终端和身份识别等安全产品领域的开发和创新投入;整合生物识别等技术,孵化手持终端、自助服务终端等卡类周边设备,提供多场景数据综合服务解决方案;探索和研究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参与数字化社会运营,以丰富公司现有产品线,并进一步平衡产品结构,打造多层次产品结构。并且公司将加强“智能农业”、“智能仓储物流”、“智慧医疗”等行业应用领域的研究与技术储备,积极寻找机会点,实现市场突破。
  数字人民币时代的到来,将推动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的手机SIM卡、可视卡、指纹卡、可穿戴设备等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及数字人民币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有利于推动金融IC卡、通信SIM卡、智能支付终端、物联网终端等市场的持续发展。公司将充分运用公司在数字安全领域、金融科技等领域累计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经验、技术储备及供应链资源,把握数字人民币发展契机,进一步参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研究所和各金融机构、各省市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并进一步完善数字人民币产品及服务体系,加大在数字人民币服务的创新和投入,把数字化服务作为公司转型的关键,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市场机会。
  (3)布局新产品新业务
  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军民融合大战略,充分利用公司在军工数字化和装备智能化领域的产品和应用经验,逐步将公司产品拓展至防务军工市场,稳定提升公司在防务军工市场的业务收入。
  公司将投入研发传感器、测试仪器和软件分析平台,布局结构健康监测领域,为高端装备的结构进行全生命周期和精准管理,作为公司业务新的增长点。
  (4)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持续管理改进
  公司将建立长效的人力资源规划,持续优化员工薪酬及福利政策,并通过构建差异化薪酬结构和激励机制,如股权激励等方式充分调动公司核心技术骨干及销售骨干人员、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中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三方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群策群力为公司发展作贡献;公司将建立并完善多元化、深层次人才培养机制,持续推进长板凳建设工作,打造一支高水平,多层次的人才队伍。
  公司将持续改进工作规范和业务流程,进一步推进公司业务流程数字化建设工作,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水平,强化管理规范性;持续推进智能化车间改造项目,提升生产效能和品质水平,为客户提高更高水平、高品质、高效的服务。
  2、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1)新产品、新业务市场拓展带来的经营风险
  公司正在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业务模式,产业战略布局已取得初步成果。从单纯硬件产品向系统平台服务、数字化解决方案与服务运营模式转型。由于产品结构和业务模式变革,产品初期竞争力,可能仍受限于公司在初期业务支撑能力、市场拓展能力、落地商业模式等因素不够完善,在打开新市场会存在一定客观难度。
  根据市场发展动态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和行动计划,抓住重点机会实施突破,抢占市场窗口期,形成典型示范的效果。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筑人才高地,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新业务破冰能力和新产品上线速度,降低新业务、新市场拓展带来的风险;同时公司将完善薪酬管理体系建设,保障人才战略有效实施。
  保持与产业链战略合作方紧密合作,采取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方法,充分利用业务模式转型与战略布局的机会,发展多种关联新业务,提升竞争力和话语权,并通过整体业务来降低某个单一新业务的市场风险,为公司持续稳定的发展奠定基础。
  (2)市场竞争加剧对公司主营业务和利润带来的风险
  目前,公司主营业务的竞争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资金实力、设计开发能力、产品品质水平、产品成本控制能力,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等环节。尤其最近几年,产业链内企业相互渗透,行业内投资并购和合作发展情况越来越多,加剧了行业市场竞争的程度,产品价格成为后进企业最直接的竞争手段,有时会导致市场恶性竞争。
  通过技术创新手段,供应链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保持产品价格竞争力。通过差异化产品和解决方案规避同质化竞争风险,丰富和扩大产品家族,利用上市公司平台积极、灵活地开展行业资源整合。提高公司队伍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利用公司市场营销能力优势,确保公司关键盈利产品在主流市场领先地位,保证整体盈利水平领先地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