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对公及对私存款、贷款、支付结算、资金业务、并提供资产管理及其他金融业务。

  • 产品类型:

    客户贷款及垫款、客户存款、同业拆入

  • 产品名称:

    个人贷款及垫款 、 公司贷款及垫款 、 票据贴现 、 个人存款 、 公司存款 、 同业拆入

  • 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业务;办理地方财政信用周转使用资金的委托贷款业务;外汇存款、贷款、汇款;外币兑换;国际结算,结汇、售汇;同业外汇拆借;外币票据的承兑和贴现;外汇担保;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机关批准的其他业务。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10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3-06-30 2022-12-31 2022-06-30 2021-12-31
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张) 587.50万 546.00万 485.00万 - 372.00万
在管理财产品余额(元) 4021.00亿 3460.00亿 3967.00亿 - 3322.00亿
手机银行客户数(户) 1003.00万 - 738.00万 - 571.00万
托管资产总规模(元) 4.00万亿 4.26万亿 3.75万亿 - 3.95万亿
私人银行客户数(个) 2.15万 2.16万 1.79万 - 1.30万
私人银行客户资产规模(元) 2618.00亿 2453.00亿 2174.00亿 - 1464.00亿
营业网点总数(个) 496.00 489.00 484.00 - 463.00
存款余额(元) - 9352.00亿 8144.00亿 - 6941.00亿
贷款余额(元) - 3747.00亿 3357.00亿 - 2847.00亿
托管客户数(家) - - - 646.00 -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面对世界变局加快演变、国内经济挑战增多等多重不确定性,面对专业化、数字化、平台化的发展趋势,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秉持开放之心、敬畏之情,按照“专注主业、服务实体”的要求,聚焦细分市场和细分客群,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用专业为客户创造价值,各项业务稳健发展,经营品质持续提升。连续三年入选全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23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公司排名第82位,较上一年前进5位。
  
二、报告期内从事的主营业务
  公司经营范围为: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面对世界变局加快演变、国内经济挑战增多等多重不确定性,面对专业化、数字化、平台化的发展趋势,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秉持开放之心、敬畏之情,按照“专注主业、服务实体”的要求,聚焦细分市场和细分客群,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用专业为客户创造价值,各项业务稳健发展,经营品质持续提升。连续三年入选全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23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公司排名第82位,较上一年前进5位。
  
二、报告期内从事的主营业务
  公司经营范围为: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业务;办理地方财政信用周转使用资金的委托贷款业务;外汇存款、贷款、汇款;外币兑换;国际结算,结汇、售汇;同业外汇拆借;外币票据的承兑和贴现;外汇担保;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机关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实施“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经营策略,坚持深耕优质经营区域,从客户需求出发,推进专业化、数字化、平台化经营,聚焦大零售和轻资本业务的拓展,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主要体现在四方面:第一,盈利结构不断优化,盈利来源更加多元。公司始终致力于打造多元化的利润中心,目前在公司本体有公司银行、零售公司、财富管理、消费信贷、信用卡、金融市场、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票据业务9个利润中心;子公司方面,永赢基金、永赢金租、宁银理财、宁银消金4个利润中心,各利润中心协同推进,发展良好。公司盈利构成中,大零售及轻资本业务的盈利占比行业领先,非息收入占比较高,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第二,风险管理卓有成效,经营发展行稳致远。公司坚持“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风控理念,将守住风险底线作为最根本的经营目标,持续完善全面、全员、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在坚持统一的授信政策、独立的授信审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风险预警、贷后回访、行业研究、产业链研究等工作机制,加快风险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持续提升管控措施的有效性,较好地应对经济周期与产业结构调整。公司不良率始终在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确保公司能够专业专注于业务拓展和金融服务,为银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金融科技融合创新,助力商业模式变革。面对数字化的浪潮,公司聚焦智慧银行的金融科技发展愿景,发挥开放银行金融服务方案的优势,持续加大投入,依托“十中心”的金融科技组织架构和“三位一体”的科技研发体系,推动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通过金融科技驱动助力商业模式迭代升级,实现为业务赋能、为客户赋能的目标。
  第四,人才队伍储备扎实,员工素质持续提升。公司不断强化专业队伍建设,依托宁波银行知识库、知识图谱、员工带教、全员访客等载体,持续完善员工分层训练和专业培育机制,推动前中后台、总分支行形成专业专注的员工队伍,员工综合能力持续提升,坚持用专业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公司应对激烈竞争、保障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下阶段,公司将围绕战略目标,从四个方面着手,持续提升整体的核心竞争力:一是持续深化多元的利润中心建设。在强化既有利润中心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培育更多盈利增长点。同时持续推动各利润中心商业模式转型升级,积极探索综合化经营模式,建立多元化的盈利渠道,提升综合化的金融服务能力。
  二是不断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持续完善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将风险关口前移,努力将风险成本降到最低;坚持授信业务名单制引领,结合产业链研究,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提升风险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动公司稳健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快金融科技赋能经营管理。发挥数字化的比较优势,继续推进IT基础设施和科技系统建设,通过技术、服务和产品创新,推动科技和业务紧密融合,提升支撑保障能力,更好地赢得客户、服务客户、经营客户,为银行商业模式升级提供支撑。
  四是持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实施多层次和体系化的人才引进、提升培养和分层选拔机制,推进宁波银行学习发展中心、知识库、知识图谱、“标准化、模板化、体系化”体系建设,打造一支适应银行业发展的专业队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四、总体情况概述
  2023年,面对国内外经济的多重不确定性,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坚持实施“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经营策略,秉承“真心对客户好”的理念,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稳健前行,继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服务实体质效彰显,资产规模稳步增长
  2023年,公司紧紧围绕“专注主业,服务实体”的经营思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展现金融为民的使命担当,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进出口企业、民生消费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提升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资产规模保持稳步增长。截至2023年末,公司资产总额27,116.62亿元,比年初增长14.60%;各项存款15,662.98亿元,比年初增长20.76%;各项贷款12,527.18亿元,比年初增长19.76%。
  (二)多元体系协同发展,经营效益持续增长
  2023年,公司充分发挥多牌照优势,各利润中心协同发展,聚焦解决客户痛点,通过“专业+科技”满足各类客户综合化的金融需求,实现了盈利稳健增长。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5.85亿元,同比增长6.4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35亿元,同比增长10.66%;实现非利息收入206.78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33.58%。
  (三)风险管控稳扎稳打,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2023年,在宏观经济复杂多变、行业内部竞争格局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公司坚持“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理念,坚守底线思维,优化管理措施,聚焦重点领域风险管控,不断迭代数字风控系统,持续加强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的融合,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截至2023年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94.99亿元,不良贷款率0.76%,拨备覆盖率461.04%,资产质量和抵御风险能力依然保持同业领先水平,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商业模式渐成体系,经营效率保持良好
  2023年,公司在“融合创新”的文化引领下,坚定发展金融科技,提升数字化赋能,支撑营销、风控、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的发展,经营质效保持良好。公司持续推动资本精细化管理,节约资本和资本回报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优化资本分配、强化资本监测、完善考核引导,实现资本集约化经营,公司资本充足、资本回报等综合性指标继续保持行业前列。截至2023年末,公司资本充足率为15.01%,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0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6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08%,总资产收益率为1.01%。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2024年业务发展规划
  当前国际经济贸易投资放缓,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很多。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动力增强,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2024年,公司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动适应经营环境变化,持续积累差异化的比较优势,推动银行稳健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化经营主线,推动持续发展。公司将继续实施“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经营策略,坚持“真心对客户好”的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民营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进出口企业为重点,持续聚焦关键领域、细分行业、资金端口,服务好实体经济的需求,深耕难而正确的事,做大客群,做深经营,推动银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是强化专业经营,夯实核心优势。面对传统银行经营模式下增长空间的进一步收窄,公司将更加坚定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持续提升用专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从客户视角将市场波动中的不确定转化为价值创造的确定性,用专业把握市场机遇,进一步提升银行业务拓展与经营管理的水准,积累细分市场的比较优势,构筑银行发展护城河。
  三是加快科技赋能,推动转型发展。公司将持续加快金融科技赋能,深化开放银行优势,加快推进“专业化、数字化、平台化”经营,充分聚焦数据、算法、算力,夯实数字化运用的底层科技基础,加强技术中台、数据中台能力,夯实数据基础,加快系统迭代升级,在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争取更多发展空间。四是守牢风险底线,确保平稳运营。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公司将继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提前预判,有效规避,加快风险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持续完善全流程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严守不发生大额不良、不发生案件、不发生大的系统故障三大经营底线,确保银行发展行稳致远。
  (二)经营中关注的重点问题
  1、关于净利息收益率
  展望未来,2024年公司净利息收益率预计依旧承压。
  资产端方面,在结构上,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使得收益率较高的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消费类贷款等增速放缓,在价格上,市场利率仍将继续下探,2月份5年期以上LPR下调25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2.4%以下,贷款和投资收益率均受到影响。对此,公司将积极应对,一方面,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挖掘客户金融需求,扩大客户服务的覆盖面,促进信贷规模的增长,提升信贷类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另一方面优化资产结构,加强对市场利率的研判,平衡好资本和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资本的综合回报。
  负债端方面,存款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且居民偏好中长期限存款,资金活化率偏低,公司一方面将积极通过数字化平台提高客户粘性,增加活期存款留存;另一方面建立客户分层分类经营体系,对不同层级客户实施差异化定价,并加强高成本存款的量价管理;同时,做精做细主动负债管理,市场利率低位时适时择机发行债券和同业存单、吸收国库现金定期存款等,积极申请央行再贴现、再贷款额度,降低主动负债成本。
  2、关于非利息净收入
  2024年,公司将积极寻求非利息净收入的增长。一是权益市场回暖,存款利率不断下调,代销基金、保险等财富业务有望迎来增长,公司将抓住居民财富增长需求旺盛的市场机会,加强队伍专业能力建设,布局客户投教,丰富财富产品货架,发挥财富、投行、托管、基金和理财子公司等多个利润中心的协同效应,增加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二是公司加强宏观政策分析,把握市场机会并积极探索细分领域新的增长点,内部提升择时交易能力,外部为客户规避市场风险提供趋势分析服务,在金融市场、国际结算和票据等业务上提升投资交易水平和客户服务能力。三是深化专业化、数字化和平台化经营,树立宁波银行品牌,本着“真心对客户好”的理念,解决客户痛点,提升非利息收入。
  3、关于资产质量
  面对经济周期起伏和内外部经济形势变化,银行资产质量管控仍面临一定挑战。2024年,公司坚持“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理念,抓好信用风险管理。一方面,紧跟内外部经济形势及政策要求,实施审慎稳健、务实高效的授信政策,精准助力经济重点领域,努力做好“五篇大文章”,以高质量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持续完善全流程信用风险管理,依托金融科技提升全方位风险监测体系,不断提升风险管理专业性和精准性,为全行稳健经营保驾护航。公司资产质量预计将继续保持在行业较好水平。
  4、关于资本管理
  2024年是资本新规实施的第一年,公司将严格按照新规要求,有序推进资本管理工作。一是贯彻落实《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保持合理充足的资本水平,确保资本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二是顺应新政策,在公司层面优化资源配置,细化资本管理,推进业务结构调整、管理流程优化、资本系统迭代,将节约资本的理念融入到业务全流程中,提高资本回报水平;三是根据经济环境变化和业务发展的需要,适时发行资本债。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