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云网

i问董秘
企业号

002306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餐饮团膳和新能源光伏业务。

  • 产品类型:

    餐饮团膳业务、新能源业务

  • 产品名称:

    餐饮业务 、 新能源光伏业务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计算机系统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储能技术服务;充电控制设备租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电池销售;会议及展览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餐饮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5-04-15 
业务名称 2024-12-31
库存量:新能源光伏业务(MW) 46.00

主营构成分析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2024-12-31
2024-06-30
2023-12-31
2023-06-30
2022-12-31
2022-06-30
2021-12-31
2021-06-30
2020-12-31
2020-06-30
2019-12-31
2019-06-30
2018-12-31
2018-06-30
2017-12-31
2017-06-30
2016-12-31
2016-06-30
2015-12-31
2015-06-30
2014-12-31
2014-06-30
2013-12-31
2013-06-30
2012-12-31
2012-06-30
2011-12-31
2011-06-30
2010-12-31
2010-06-30
2009-12-31
2009-06-30
2008-12-31
2007-12-31
2006-12-31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5 没用 0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9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6.96%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8953.03万 30.30%
第二名
6246.90万 21.14%
第三名
1894.43万 6.29%
第四名
1473.10万 4.99%
第五名
1254.41万 4.2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0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75.25%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08亿 39.91%
第二名
3484.37万 12.92%
第三名
2867.26万 10.63%
第四名
2800.88万 10.39%
第五名
377.28万 1.4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181.3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37.44%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133.25万 11.12%
第二名
1398.04万 7.29%
第三名
1351.98万 7.05%
第四名
1209.94万 6.31%
第五名
1088.12万 5.6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715.32万元,占总采购额的48.02%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734.70万 30.04%
第二名
554.94万 5.04%
第三名
553.85万 5.03%
第四名
440.68万 4.00%
第五名
431.15万 3.9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049.6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31.05%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479.27万 11.34%
第二名
896.72万 6.88%
第三名
578.16万 4.43%
第四名
570.65万 4.38%
第五名
524.82万 4.0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335.13万元,占总采购额的43.18%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415.09万 26.17%
第二名
288.51万 5.34%
第三名
283.02万 5.23%
第四名
240.76万 4.45%
第五名
107.75万 1.9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862.1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5.33%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1386.75万 4.37%
客户二
1129.42万 3.56%
客户三
1084.43万 3.42%
客户四
829.97万 2.62%
客户五
431.60万 1.3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2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0.05%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3486.08万 16.66%
供应商二
2634.97万 12.59%
供应商三
2358.53万 11.27%
供应商四
2124.16万 10.15%
供应商五
1962.25万 9.3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801.4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7.65%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东方时尚投资有限公司
  • 北京中证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 三峡大学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东方时尚投资有限公司
1586.98万 5.83%
北京中证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194.21万 4.39%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785.01万 2.89%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779.61万 2.87%
三峡大学
455.60万 1.6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4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8.20%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北京起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海南春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乘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杭州久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海南光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北京起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5509.63万 25.93%
海南春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3924.07万 18.47%
北京乘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156.85万 10.15%
杭州久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1837.50万 8.65%
海南光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1062.46万 5.00%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处行业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为餐饮团膳和新能源光伏两大业务板块,所对应行业类别为H62餐饮业和C3825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45.91万元,同比增长55.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32.61万元,同比亏损减少45.04%。  (二)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1.餐饮团膳行业情况  1.1 团餐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较低  团餐行业是随着国内企业、高校团体、机关事业单位团体膳食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提出,才逐步形成起来的新型行业,随着市场需求的演变,社区食堂、园区供餐等新兴服务场景正逐步成为团...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处行业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为餐饮团膳和新能源光伏两大业务板块,所对应行业类别为H62餐饮业和C3825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45.91万元,同比增长55.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32.61万元,同比亏损减少45.04%。
  (二)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1.餐饮团膳行业情况
  1.1 团餐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较低
  团餐行业是随着国内企业、高校团体、机关事业单位团体膳食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提出,才逐步形成起来的新型行业,随着市场需求的演变,社区食堂、园区供餐等新兴服务场景正逐步成为团餐企业的新蓝海。根据辰智大数据发布的《2024中国团餐产业趋势解读》显示,团餐市场参与者多样,企业数量增幅最快的是营收5亿-10亿元的团餐企业,营收增长最快的是营收20亿-50亿元的团餐企业,尚无营收超过百亿的团餐上市公司。整体来看,团餐TOP100企业的结构分布逐步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发展。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较为激烈,行业竞争格局呈现以低端市场中小民营企业间的竞争以及中高端市场大型民营企业、合资企业间的竞争为主的特征。
  1.2 团餐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团餐企业的获利能力较低
  团餐行业目前的竞争格局是小而分散,导致市场的同质化竞争严重,同质化引发的价格战等低质化竞争、行业企业良莠不齐等问题,降低了团餐行业的利润率。与此同时,团餐需求端通常会控制团餐企业毛利上限,使得团餐企业经营呈现高采购成本、高人力成本、低利润率的现象,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根据《2024中国团餐产业趋势解读》数据,2023年,团餐TOP100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为5.22%,低于2022年6.3%的水平。63%的企业利润率在5%以下,团餐企业的获利能力较低。
  2.新能源光伏行业情况
  2.1 全球能源转型趋势确定
  全球范围内,大力发展新能源、加速能源低碳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国际可再生能源署《2024年可再生能源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为3,865GW,较2022年增长14%;光伏行业发电容量排名第一,达到1,411GW。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远超全球其他国家,2014年至2023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为15,720亿美元,是美国(5,500亿美元)的三倍,是欧洲(7,850亿美元)的两倍。中国也是风电行业和光伏行业最大的设备制造国家,2023年全球新增的风能设备和光伏设备有三分之二在中国安装。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建议,到2030年,全球每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总量将增加两倍。光伏作为发电成本较低的清洁电力技术,长期持续增长是确定的趋势。
  2.2 国家长期支持光伏产业发展
  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更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动力,以及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我国光伏资源丰富,发展新能源潜力巨大。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其中集中式光伏5.11亿千瓦,分布式光伏3.75亿千瓦。2024年,全国光伏发电量8,3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6.8%。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水电装机4.36亿千瓦,风电装机5.21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8.87亿千瓦,核电发电装机6,083万千瓦。太阳能光伏作为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受到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
  2.3 N型TOPCon电池成为主流产品
  随着P型PERC电池效率逼近理论极限且降本空间有限,行业纷纷瞄准下一代N型电池技术迭代升级。N型电池相较P型电池具备更高的转换效率以及双面率,更低的温度系数以及衰减率。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行业内N型电池优势明显加大,P型电池盈利能力显著下行,进一步加剧了P型向N型技术升级迭代的进程。在N型电池不同技术路线中,N型TOPCon电池凭借25.5%以上的高量产转换效率,以及更低的投资成本及生产成本,逐步脱颖而出成为N型技术主流。尤其随着TOPCon电池生产规模及性价比的不断提高,其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4年TOPCon电池片累计出货109.3GW,出货量占比提升至67%,PERC电池片出货量则缩减至53.5GW。TOPCon技术凭借更高的转换效率和成本优势,已成为电池片市场的主流选择。
  2.4 光伏行业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2023年以来,光伏行业产能快速扩张、供需结构出现阶段性失衡,一方面,市场整体产能存在总量上的过剩;另一方面,受上游硅料价格和下游组件价格向下调整影响,电池片价格持续下行,导致的市场竞争加剧进一步对企业定价、开工率带来影响。
  此轮产业链价格的调整,有望进一步出清落后产能,电池片未来竞争的焦点将集中在产品的技术性和先进性方面,从而带动产业链进一步健康发展。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光伏制造行业规范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21年本)》进行修订,并于2024年11月15日印发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以下简称“《规范条件》《管理办法》”),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新版《规范条件》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控制总量、鼓励创新、支持应用”为基本原则,主要从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工艺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环境保护、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安全生产和社会责任七个方面提出要求。2025年1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规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在政策引导和市场自发调节的双重作用之下,光伏行业竞争格局有望改善,行业整体高质量发展趋势不变。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餐饮团膳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299.17万元,同比减少3.01%,主要原因系公司新增餐饮团膳项目减少,及以前年度拓展的项目到期结束运营。公司餐饮团膳业务板块主要运营主体为北京湘鄂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郑州湘鄂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子公司,主要经营模式系在项目发包方(如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部队等)指定场所为其职工和相关人员提供餐饮管理及服务以获得业务收入。影响团膳业务经营业绩的因素主要有项目数量、甲方用餐人员数量、区域经济水平、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等因素,目前公司团膳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市、河南省郑州市及洛阳市、湖北省宜昌市等地。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光伏电池项目已安排2条生产线进场安装调试,尚未正式投产。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团队协作能力建设、行业趋势和生产案例等,通过委托加工方式完成相关订单产品的生产及交付,实现营业收入15,242.34万元,同比增长100%。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餐饮团膳业务
  1.具有较好的品牌影响力和经验丰富的运营管理团队
  餐饮团膳业务系公司在2015年重大资产重组(资产出售)中唯一保留至今的业务板块。公司深耕团膳行业十余载,长期积累了较好的品牌影响力、良好口碑和成熟的精细化运营模式,以及拥有一批管理与服务经验丰富、精于菜品创新的餐饮团队,构筑起公司在团膳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储备方面,各团膳子公司总经理从事餐饮团膳行业时间均在20年以上,拥有主导大型团膳项目的丰富经验,具备较强的现场处理和客户维护能力。公司团膳项目厨师长大部分来自原“湘鄂情”酒楼业务保留下来的优秀餐饮人才,从业时间均在15年以上,部分厨师长拥有“全国餐饮业高级职业经理人”、“全国餐饮业营养配餐师”、“高级中式烹调师”、“中国烹饪大师”、“全国饭店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师”等荣誉证书。公司凭借出色的菜品出品、娴熟高超的烹饪技术、良好的餐饮服务等优势,赢得客户的广泛赞誉,树立了良好的团膳品牌形象。
  2.建立了优质的餐饮管理及服务的标准体系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食品留样、检测、送检机制流程。多年来,公司一直严把食品原材料质量关,切实履行好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公司深耕餐饮行业多年,在餐饮管理及服务细节方面,不断优化和创新,建立健全《服务流程》、《操作手册》、《培训手册》等一系列餐饮管理规范,并培养了一批精干的服务团队。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方面,不断完善食品检测、留样以及消防应急预案,定期组织相关培训,确保团膳项目服务周到、安全运营。
  (二)新能源业务
  1.拥有经验丰富的技术工艺团队
  新能源光伏(电池片)业务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人才是决定光伏产品性能及效率的重要因素,中科高邮拥有一批来自于N型电池片头部企业的资深技术人才和优秀管理团队,其掌握着先进的N型电池片工艺技术,并拥有丰富的N型电池片生产及管理经验。公司高度重视研发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快了专业研发团队的建设工作。同时,公司已经根据业务板块特点、企业发展阶段,合理设置股权激励计划,吸引和引进高端人才,并通过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留住优秀人才。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行业案例,采取以销定产策略组织生产经营,并适当进行人员精简,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在此背景下,公司对技术团队及相关岗位进行调整,最大限度保持团队的稳定性、整体性。
  2.重视企业研发能力的培育与成长
  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发展驱动力,加速技术优化升级,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同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合理设定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积极申请专利。自2022年12月成立以来,中科高邮在研技术共54项,其中涉及发明专利18项,涉及实用新型46项。截至目前,公司已取得专利证书23件,新增受理专利33项,在研技术种类丰富,涵盖去BSG、ALD、LPCVD、镀膜、制绒、丝网等技术及工艺等。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45.91万元,同比增长55.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32.61万元,同比亏损减少45.04%。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发展方向
  自公司2018年控制权变更以来,公司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大力支持下,妥善解决历史遗留事项,果断处置不良、低效资产,为企业稳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近3年来,公司在深耕拓展原有餐饮主业的同时,蓄力转型新能源光伏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整合资源及不断完善新能源光伏业务体系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及行业实践案例,全力推进新能源光伏业务并取得一定成效,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新能源光伏业务发展,拓展新能源光伏电池、组件、边框、支架等业务,不断提升业务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致力于成为有竞争力的新能源光伏企业。
  (二)2025年重点工作
  1.新能源业务方面
  目前,中科高邮新能源基地厂房、土建已完成,并安排2条产线设备进场定位安装。但鉴于厂房前期土建工程存在质量问题且已经司法鉴定机构予以确认,电池片项目暂不具备投产条件。为维护上市公司利益、两级国资平台权益,公司就电池片项目所存在问题,报请地方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彻底厘清整个工程质量的责任划分并追责,妥善解决电池项目遗留事项,为公司集中资源和精力拓展增量业务营造良好内外部环境。
  2024年底,公司与高邮市本地光伏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租赁其现有组件厂房及产线并进行技术改造。截至目前,公司组件项目正处在技改阶段,经技术改造后,公司将具备相关组件生产能力。2025年,公司将组建专业化技术团队,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流程,持续推进设备及工艺技改等工作,按时向客户交付光伏组件产品。在公司自身组件产能不足以交付订单时,将委托扬州市或高邮市本地光伏企业进行生产。
  2.餐饮团膳业务方面
  公司将继续从餐饮人才队伍建设、菜品研发与烹饪技术创新、餐饮服务满意度、安全管理等方面,不断强化公司在团膳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巩固团膳业务发展。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团膳项目的日常管控,并结合股权激励计划情况压实相关经营主体及管理人员责任,严抓管理及服务细节,不断提升出品、烹饪技术及服务品质。下一步,公司将更加注重新能源光伏与餐饮团膳业务的发展定位,针对亏损团膳公司或项目实施严格的考核与淘汰机制,对亏损项目果断关停或合理处置,形成良性的内部竞争机制,集中精力和资源向新能源光伏行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1.公司股票交易触发退市风险警示叠加其他风险警示
  根据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2024年年度审计报告》,由于公司2024年末净资产为负值、2024年度营业收入未达3亿元且净利润为负值,公司股票交易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措施(“*ST”)。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第9.3.12条的有关规定,若公司2025年度净利润、营业收入、净资产等相关财务指标仍未达标,公司将面临股票终止上市的风险;同时,公司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上述财务数据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8.1条之“(七)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股票交易将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经过2024年的资源整合、经验与客户积累,公司已打通与终端客户的销售渠道,深入了解新能源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及经营模式,培育出业务精干的管理团队,形成成熟、稳定的生产经营模式。截至目前,公司已获得相关电池、组件订单,下一步公司将强化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质量、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各环节的配合,建立健全高效的企业运作模式,按时按质交付订单产品,确保公司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消除股票终止上市风险,以维护上市公司及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
  2.流动性风险
  根据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2024年年度审计报告》,截至2024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88.69%,流动比率31.43%,速动比率16.32%,公司整体资金能力不足,偿债能力较弱,流动性存在风险。
  公司将进一步提升资本实力,有效改善资产负债结构,降低流动性风险,持续优化内外部发展环境,进一步提振员工、客户、供应商、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发展信心。
  3.团膳经营风险
  随着外卖和预制菜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用餐需求,进一步分流传统餐饮团膳市场份额。加之,餐饮团膳进入门槛低且地域化餐饮风格明显,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公司获客成本较高,若公司未能在市场开发、出品研发、烹饪技术、服务水平及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等方面保持竞争力,可能无法获取新的优质项目或导致现有项目流失,进而丧失多年积累下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公司将积极调整经营思路,深挖现有团膳项目的合作空间,创新业务模式(如设立小超市、小卖部、咖啡厅、下午茶、熟食售卖点等),带动存量项目持续增收增利。与此同时,加大成熟片区的团膳市场开发力度,优先拓展大型企事业单位、医院及医疗机构等,持续提升经营效益。
  4.新能源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新能源光伏行业整体价格持续下行,进一步加剧产品价格波动风险。随着国家能源局在2025年1月颁布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预计在2025年6月底前光伏电站应用端迎来增量需求,进一步刺激下游组件、电池片的生产及供应,市场价格回暖。随着政策落地进入稳定期,新能源光伏价格可能回落、趋于低位调整。如公司无法通过诸如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锁定销售价格、合理安排用工等方式保持产品成本同步下降,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变化,持续优化业务订单流程,强化供应链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价格波动监测机制及应对预案,科学、合理制定生产计划,进一步降低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5.市场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虽然与相关企业签署了《电池片销售合同》、《合作意向书》,但由于行业政策、市场行情、客户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叠加公司作为新能源行业的新进入者,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若未能有效控制成本并保持技术及价格优势,将面临客户流失、订单无法履行或部分履行的风险。
  公司与供应商及客户保持密切沟通,进一步畅通沟通反馈机制,及时反馈市场信息和需求变化,积极做好产品质量管理、成本效益分析等工作,提高光伏产品的经济效益。同时,公司将依托前期积累的客户资源,结合现有实际情况,向下游光伏组件拓展,进一步强化与下游和终端客户的合作关系,确保相关订单得到有效实施。
  6.持续经营能力风险
  公司聘请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表及内部控制审计机构,利安达为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带有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报告编号:利安达专字[2025]第0145号)。
  公司董事会认为,利安达对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出具的带有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揭示了公司存在的持续经营风险。对此,董事会出具了关于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专项说明,并制定了消除该事项及其影响的具体措施。董事会将持续关注并监督公司管理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维护公司和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