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感知、连接、平台等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行业应用的拓展。

  • 产品类型:

    通信设备及服务

  • 产品名称:

    物联网连接及终端 、 警务终端及警务信息化应用 、 软件系统及解决方案

  • 经营范围:

    通信网络运维信息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数字图像监控系统、物联网技术开发及系统建设,计算机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及相关技术服务;研发、生产、销售:通信产品、无线通讯电子产品(手持终端、车载终端、行业手机、无线传输设备)、通信设备(不含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发射设施)、监控设备、节能设备、低压配电设备、通信电源、仪器仪表、电子产品及传感器;通信工程、网络工程、安防工程的设计、安装、维护;通信技术服务、节能服务(以上不含电信增值业务等许可经营项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信息电子技术服务、机电设备安装服务、通信设施安装工程服务、园林绿化工程服务;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企业自有资金投资;房屋租赁、场地租赁(不含仓储)、机械设备租赁、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赁、办公设备租赁服务;非许可类医疗器械经营;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3-08-30 
业务名称 2023-06-30 2022-12-31 2012-12-31
营业收入:物联网连接及终端和应用(元) 4.40亿 13.87亿 -
营业收入:物联网连接及终端和应用:车联网产品(元) 1.41亿 3.21亿 -
营业收入:警务终端及警务信息化应用(元) 7069.53万 2.11亿 -
营业收入:软件系统及解决方案(元) 2.96亿 7.35亿 -
营业收入:交通行业(元) 3.56亿 8.89亿 -
营业收入:公安行业(元) 3.14亿 7.67亿 -
营业收入:境内(元) 7.51亿 21.16亿 -
营业收入:境外(元) 5523.36万 2.17亿 -
通信基站/机房运维信息化产品产量(台套) - - 5.16万
视频监控系统产品产量(台) - - 1.88万
通信基站/机房节能产品销量(台) - - 5370.00
手机一卡通系列产品产量(台) - - 414.00
通信基站/机房运维信息化产品销量(台套) - - 4.67万
通信基站/机房节能产品产量(台) - - 5270.00
手机一卡通系列产品销量(台) - - 418.00
手机对讲系列产品产量(台) - - 1.01万
视频监控系统产品销量(台) - - 1.53万
手机对讲系列产品销量(台) - - 6538.00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5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0.87%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2.15亿 11.97%
客户二
1.53亿 8.48%
客户三
6615.02万 3.68%
客户四
6384.10万 3.55%
客户五
5730.97万 3.1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7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3.59%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8119.27万 6.43%
供应商二
2866.86万 2.27%
供应商三
2381.86万 1.89%
供应商四
2031.77万 1.61%
供应商五
1755.02万 1.3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5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5.27%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9235.37万 3.96%
客户二
9096.92万 3.90%
客户三
6179.50万 2.65%
客户四
5677.37万 2.43%
客户五
5426.74万 2.3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3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6.04%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7590.44万 5.10%
供应商二
5531.54万 3.72%
供应商三
4186.98万 2.81%
供应商四
3403.77万 2.29%
供应商五
3150.47万 2.1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9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4.80%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1.15亿 4.28%
客户二
7294.86万 2.73%
客户三
7088.50万 2.65%
客户四
7024.47万 2.63%
客户五
6703.27万 2.5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3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28%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1.64亿 7.60%
供应商二
9694.22万 4.49%
供应商三
6373.19万 2.95%
供应商四
5861.40万 2.71%
供应商五
5460.91万 2.5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2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6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73亿 7.42%
第二名
1.02亿 4.40%
第三名
9863.56万 4.24%
第四名
7784.45万 3.35%
第五名
7613.68万 3.2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8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5.0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12亿 5.89%
第二名
4885.03万 2.56%
第三名
4488.47万 2.35%
第四名
4351.77万 2.28%
第五名
3683.92万 1.9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4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7.5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32亿 8.60%
第二名
1.54亿 5.73%
第三名
1.32亿 4.92%
第四名
1.15亿 4.27%
第五名
1.07亿 3.9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2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9.1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76亿 8.04%
第二名
8488.96万 3.87%
第三名
7075.34万 3.23%
第四名
5111.39万 2.33%
第五名
3668.00万 1.67%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的情况
  公司目前所处的行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具有技术更新快、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等特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随着《“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等国家相关政策的深入推进和贯彻落实,5G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服务化、平台化、融合化趋势更加明显。《“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预计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的情况
  公司目前所处的行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具有技术更新快、应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等特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随着《“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等国家相关政策的深入推进和贯彻落实,5G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服务化、平台化、融合化趋势更加明显。《“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预计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将达到14万亿元,我国数字经济全面进入数据价值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数字化治理的“四化”协同发展新阶段。
  物联网在数字经济时代是基础性架构,推动实体与数字技术融合,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动力。我国物联网发展迅速,政府支持加强网络建设,已形成NB-IoT、4G和5G多网协同格局。网络覆盖扩大,物联网终端连接数超过手机用户,广泛应用于公共服务和车联网等领域。截至2023年底,移动网络终端连接数达40.59亿户,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23.32亿户,占57.5%,同比增长26.4%,本年净增4.88亿户;蜂窝物联网终端应用于公共服务、车联网等领域的规模分别达7.99亿、4.54亿。
  高新兴致力于成为领先的智慧城市物联网产品与服务提供商,通过构筑物联网大数据应用产业集群,成为以“车联网及智慧交通”“公共安全”为代表的多个物联网大数据应用领域及细分行业的领先者,公司紧抓行业的发展机遇,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千行百业,促进经济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一)高新兴专注的“车联网及智慧交通”物联网垂直应用赛道
  车联网及智慧交通是电子、汽车、通信、软件、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是我国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建设的指导意见》《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纲要(2021-2035年)》《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等顶层规划相继发布,有力促进汽车、交通运输行业的数字化、网联化和智能化。根据《“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新增铁路营业里程1.9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30.2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0,000公里左右,高速铁路网对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达到95%以上,“71118”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现代交通发展的过程中,面对当前庞大的机动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保有量,以及道路、铁路里程量不断延长,加强交通领域的数字化建设意义重大。在稳步推进5G等网络通信设施覆盖后,推动既有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加强新建设施与感知网络同步规划建设,有利于促进交通体系的智慧化、智能化,进而提高交通管理效率,为人们出行带来便利。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6年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中金公司研报预测:“预计2025年V2X车端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后期将快速增长,有望2030年规模超3,500亿元。而路端市场主要包括城市内交叉路口和高速公路路侧基础设施建设,经测算其在2025年市场规模约为819亿元,在2030年将超1,000亿元。”制造“聪明的车”、建设“智慧的路”的基础是大量智能装置得到推广和应用。在汽车联网能力建设上,2023年全年我国乘用车零售数量达2,169.9万辆,同比增长5.6%,乘用车新车月均网联化指数接近65%,较上一年提高约10个百分点(数据来自CPCA乘联会)。通过T-box等设备上车实现汽车的网联化,进而赋能远程控制、OTA、定位等功能,已逐渐成为新车型的必备基础能力。C-V2X产业链也在日益成熟,已有越来越多的量产车型搭载C-V2X。随着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hina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 C-NCAP)2024版征求意见稿首次将V2X纳入车辆安全测评体系中,将加速推进C-V2X的量产上车。为了进一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2023年1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该通知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工作的基础上,旨在遴选具备量产条件的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展准入试点。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不仅有助于推动量产车型产品的上路通行和推广应用,还能加快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生态的迭代优化,从而加速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化进程。在道路交通智能化改造方面,路侧感知与计算逐步形成产业生态,覆盖车路协同、智慧交通等多类应用场景,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向高集成度、高性能方向发展。2023年10月8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工程设施支持自动驾驶技术指南》,明确提出要完善公路沿线通信设施、感知设备、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云控平台等智能交通基础设施,以支持车辆自动驾驶、提供辅助信息,为公路设施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提供了重要指导。车路云一体化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抓手,通过将车辆、道路基础设施与云计算平台相结合,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以优化交通管理,提升行车安全,减少能源消耗,其发展路径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也是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所在。2024年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提出将建成一批架构相同、标准统一、业务互通、安全可靠的城市级应用试点项目,推动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和云控基础平台建设,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架构设计和多种场景应用,形成统一的车路协同技术标准与测试评价体系,健全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促进规模化示范应用和新型商业模式探索,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这一举措将在技术和产品逐渐成熟的基础上,通过城市级的规模化应用试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从示范应用快速过渡到商业化推广。
  在推动道路交通安全、高效、快捷出行的同时,对车辆的电子化身份识别也迎来了巨大需求。据公安部统计,2023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其中汽车3.36亿辆。同时,随着现代社会新的生活和出行方式的转变,电动自行车因其经济、便捷、环保等特点,快速进入千家万户,截至2022年底,全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3.5亿辆,但由于电动自行车涉及的生产、销售、通行、充电、回收、登记注册、停放、安全检查等环节还未形成有效监管合力,监管和执法难度较大,相关盗抢、火灾、交通等各类伤亡事故持续攀升,社会舆论广泛关注。作为“车联网及智慧交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子车牌技术在2016年年初进行率先试点,近几年在重庆、乌鲁木齐、广州、深圳、石家庄等多个城市进行大规模应用。电子车牌的应用有望形成丰富的交通数据,基于机动车、电动自行车运行数据的机动车售后服务、交通实时路况信息服务、智能停车场运营管理等交通数据运营业务有望蓬勃发展。近年来《道路安全交通法(修订建议稿)》(该法案尚未正式获得落地)、《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实施监督的意见》(国市监标创〔2019〕5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公交管〔2021〕234号)、《“十四五”全国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对于机动车未来加装电子标识,以及电动自行车使用内嵌芯片、外印二维码的新型数字化号牌加强登记管理做出了一系列的规定。
  除了公路交通,铁路交通也是智慧交通体系建设的重要发力点。在“十四五”建设的大背景下,国铁集团提出了基于智能高铁云平台的“2035智能高铁”计划,包括智能制造、智能装备及智能运维等方面。同时,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高铁行业朝着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十四五规划期间将大力发展智能铁路,在传统铁路基础上实现铁路运行过程中的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分析和决策等功能,从而提高铁路运行的安全性、效率和服务质量。据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铁路信息化投资规模约为249.91亿元,占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03%。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提升至505.52亿元,占比达到7.11%。此外,202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批复了基于5G技术的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R)试验频率,支持其开展5G-R系统外场技术试验,持续推动铁路通信事业高质量发展。5G-R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是对原有GSM-R技术的重大升级,有助于解决铁路行业在移动通信方面存在的带宽瓶颈、传输延迟等问题,满足日益增长的高速铁路、重载运输以及智慧铁路对高效、安全、可靠通信的新需求。
  综上,我国“车联网及智慧交通”在国家政策、产业支持文件持续推出,车联网技术能力不断提升,标准有序推进,发展方向清晰明朗,实践应用蓬勃发展。公司锚定“车联网及智慧交通”作为物联网垂直应用战略主赛道之一,将受益于该赛道的市场空间和长远发展。
  (二)高新兴专注的“公共安全”物联网垂直应用赛道
  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顶层战略持续完善布局,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全面建设“智慧法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根据财政部数据,2023年我国在公共安全支出2,245.58亿元人民币,完成预算的107.5%,较2022年增长14.30%,2024年的公共安全支出预算2,276.62亿元,反映我国在公共安全领域投入仍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以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为例,公安机关不断加强执法方式方法改革创新,充分运用刚性的监督管理工具、手段,督促民警养成规范执法习惯,提升执法质效。随着《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公安机关执法全流程记录机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意见》《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将从以下几个方向推动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一是全面推行网上办案,提高执法办案与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覆盖,让网上办案、同步监督常态化,实现执法信息网上记载、执法文书网上生成、执法质量网上考评、执法问题网上预警,办案活动走“流水线”“单行道”,让执法办案更加透明规范、执法监督更加智能精准。二是建立健全执法全流程记录制度,公安机关以“执法留痕、闭环管理”为切入点,为民警全面配备现场执法记录仪等设备,综合运用多种记录方式,实现网上与网下记录相结合、文字与视音频记录相补充,对从接报案到案件办结的执法办案各领域、各环节进行记录,形成对执法活动的全过程留痕、可回溯管理。三是规范涉案财物管理,通过建设涉案财物专门管理场所,实行案件办理与财物管理分离机制,并建立运行信息管理系统,对涉案财物流转全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监督管理。四是规范建设执法办案场所,公安部部署各地完成执法办案场所规范化改造,重点将办案区与其他功能区物理隔离,并严格使用管理,强化安全保障,让刑讯逼供、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等问题得到根本遏制。在此基础上,部署在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建设集中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服务保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白皮书(2024年)指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国数字政府在政策、服务、数据、技术和底座等方面已呈现一体化发展态势,这表明数字政府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国内长期深耕在政府、公安信息化建设的物联网企业,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以人工智能、物联网、AR、视频云、全息大数据等技术为主线,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速产品国产化,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将主要围绕着政府及公安的信息化、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新的市场需求,为中国软件信息化发展贡献力量。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高新兴基于物联网架构的感知、连接、平台层相关产品和技术,从下游物联网行业应用出发,实现物联网“终端+应用”纵向一体化的战略布局和产业赋能,凭借着长期深耕物联网的沉淀,业务聚焦“车联网及智慧交通”“公共安全”等高价值战略赛道,致力于成为领先的智慧城市物联网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主要产品及服务分为“物联网连接及终端和应用”“警务终端及警务信息化应用”“软件系统及解决方案”三大类产品。
  (一)车联网及智慧交通赛道
  1、业务概述
  “物联网连接及终端和应用”业务方面,公司主要布局在物联网大交通领域,立足5G+V2X通信、人工智能、超高频RFID、增强现实、大数据分析挖掘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以智慧交通数字化治理为基点,聚焦自研应用型产品,发力车联网及智慧交通应用创新,助力交通更安全、更智慧。
  2、主要产品
  公司“车联网及智慧交通”解决方案具有完备的“端+云”技术架构,总体架构全线覆盖“车载终端设备层、路侧设备层、平台层和应用层”,整个方案围绕“人-车-路-网-云”展开,同时具备交通流量采集、信号控制、道路视频监控、态势研判、交通大数据、信息综合发布、指挥调度等综合解决能力,支持智慧交通的车路协同应用场景,是国内少数覆盖公路、铁路及轨交业务,具备车联网全栈式产品覆盖、交通咨询设计规划、大型系统项目交付能力的物联网应用企业。产品方面,公司已在车载单元、车路协同、车联网平台等方面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打造了包括车载终端、路侧设备、V2X平台在内的完整的产品体系,以及多项应用于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类应用的自研软硬件产品。
  (1)车端产品及解决方案——国内车载阵营第一梯队
  近年来,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普遍认同的发展趋势,公司的车端产品及解决方案致力于为行业合作伙伴、车主提供更好用、更智能、更安全、更稳定的无线连接和服务,是车联网产品领域的先行者。基于近二十年的通信技术的沉淀,公司掌握4G和5G通信技术核心能力并作为重要业务支撑点,伴随着5G Red Cap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持续发力车规级通信模组产品、前后装整机产品,已跻身5G(V2X)车载通信第一阵营。
  公司已具备完整车载终端的需求分析、产品定义、研发、测试和交付能力,推出了多款针对车载前装、后装市场的车载终端产品和车规级模块产品,建立了满足车载高品质要求的研发、质量、测试、交付、售后配套体系,产品遵循ISO9001/IATF16949质量认证体系、CMMI Level 5证书以及德国大陆VDA6.3认证、ISO/IEC17025实验室管理体系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一般要求,是国内首家实现车载前装百万数量级配套经验,同时也是首批获得高通5G车载平台授权的车联网企业。公司车载通讯终端主要产品有4G、5G Only、5G+C-V2X车载前装模组、车载前装终端T-Box、全功能车载诊断后装产品OBD等。
  前装市场方面,公司致力于以丰富的前装产品配套经验和符合前装体系要求的项目管理规范和产品设计研发规范,为车厂和Tier1厂商提供车规级终端产品方案,实现可靠的车载通信能力。公司已经为车联网行业合作伙伴如吉利、长安、比亚迪、广汽、奇瑞、德国大陆、Mobis、先锋、均胜等提供安全可靠的车联网无线连接服务和车载终端产品,具有多年的整车厂服务经验以及车规级模组百万级配套经验。公司持续深耕与吉利汽车的长期合作,报告期内连续斩获吉利2.0、3.0首发平台项目以及海外平台项目,为其多款主力车型提供智能网方案和产品,如银河、星越、几何、帝豪、嘉际等,并成功在吉利旗下高端纯电品牌极氪的量产车型上搭载5G产品;公司的4G T-Box、LTECat.1等产品已装载于长安汽车的LUMIN等多款量产车型,报告期内,目前已中标长安汽车5G首发平台化项目,双方后续将在5G产品、海外市场上开展更深度的合作;公司联手比亚迪进军欧洲市场,赋能其客车智能网联和车队管理业务;公司通过Tier1延锋伟世通为东风日产轩逸、天籁等车型提供4G通信产品,并突破了东风日产高端品牌英菲尼迪。公司车载前装市场布局上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逐步提升国际业务占比。
  NB-IoT、Cat.M1、4G LTE Cat.1、4G LTE Cat.4、4G LTE
  Cat.6、5G NR、Wi-Fi、蓝牙、GNSS等各类型无线通信技术。公司通过直销、代理、合作伙伴等多种销售通路,与全球知名的车联网服务提供商、移动通信运营商等客户达成了长期合作,积累了一批核心客户,如OCTO Telematics、ABAX、GPSI、Continental等。公司后装车联网产品已实现全球超过19,000多种车型的自适应适配,满足国际市场的各项严苛要求,上市以后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与肯定。后装产品的主要产品有车载热点+OBD诊断终端产品、车联网Advanced Tracker、资产追踪Standalone Tracker、车载路由器等。报告期内,公司在北美市场与头部客户实现了LTE Cat.M1 OBD产品的突破和规模发货;公司与欧洲领先的TSP客户实现了LTECat.M1/NB-IoT车联网Tracker产品的规模发货;公司推出了新分层软件架构方案,实现跨芯片平台切换及业务整合,有效提高车联网后装产品定制开发能力;推出了通用LTE Cat.1/Cat.M1Advanced Tracker GT115,面向全球市场的车队管理、车辆防盗、UBI,冷链等多个领域应用。
  (2)智能网联及智慧交通产品及解决方案——国家智慧交通战略布局,打造人、车、路、网、云系统协同,赋能自动驾驶
  十四五期间,多项政策继续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推进城市楼宇、公共空间等“一张图”数字化管理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和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据东兴证券行业研报,预计2020年到2025年我国智慧交通支出规模将保持16%左右复合增长率,主要热点投资项目为可持续基础设施、数据驱动治理以及数字化管理。截至2023年底,全国范围内已建立了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以及16个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同时,开放了超过2.2万公里的测试示范道路,并颁发了超过5200张测试示范牌照。累计道路测试总里程达到了8,800万公里,自动驾驶出租车、干线物流、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的示范应用也在有序推进中。这些都标志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已顺利从小范围测试验证迈向技术快速演进和规模化应用发展的关键阶段。
  公司深耕智慧交通行业多年,具有丰富的项目交付与系统运维经验,业务覆盖城市交通管理、综合交通运输管理、高速公路管控等领域,能提供交通流量采集、信号控制、道路视频监控、非现场执法、态势研判、交通大数据、综合信息发布、指挥调度、车路协同等全体系智慧交通及智能网联综合解决方案,是国内极少数具备全域交通解决方案与核心应用产品研发、全栈智能网联产品覆盖、配套交通设计咨询规划、大型集成项目交付的企业。高新兴基于全国300+智慧城市及智能交通建设经验,面向城市、城际及特定区域提供以“技术融合、全息感知、高效赋能、应用创新、决策支撑”为特色的端到端智能网联解决方案,城市车联网解决方案包括5G+车联网示范区方案、双智试点建设方案、智能网联公交、智能网联路口、智慧路网等方案,城际车联网解决方案包括智慧高速、重点路段监管与预警、智慧高速匝道控制及诱导、智慧高速数字底座、事件检测等方案,特定区域车联网解决方案包括智能网联测试场、智慧园区、智慧港口等方案。
  公司已经拥有完整的C-V2X产品矩阵,覆盖车端、路端和云端,包括车端的智能车载单元、路端的RSU、MEC、路侧感知一体机、信号灯智能检测盒等硬件产品和协议栈及云端的智能网联云控平台、大数据基础平台、视频云管理平台等软件产品,并拥有强大的云+边端算法库与算法模型。
  作为C-V2X行业标准重要制定者及产业推动者,公司积极参与行业组织和联盟,以及智能网联课题编写及标准制定。目前已加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全国交标委(SAC/TC576)、全国汽标委智能网联分委会(SAC/TC114/SC34)、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委会(SAC/TC268)、全国智标委智能网联基础设施标准工作组(SAC/TC426/WG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CSAE)、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C-ITS)、IMT-2020(5G)推进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中国公路协会、中国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联盟、“5G+车联网”专委会、粤港澳大湾区自动驾驶产业联盟、广东省智能网联汽车专委会、5G自动驾驶联盟等组织,相关核心研发人员当选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深度参与车联网技术及产业应用的研究与推广。高新兴围绕多源传感器融合感知、V2X信息交互、V2X预警应用、车载终端、路侧边缘计算系统等核心产品与技术已布局数十项技术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参与100余项智能网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及行业研究课题的编撰与起草工作(含在研),并先后与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伙伴合作开展智能网联创新科研工作,进一步加强产学研深度。目前,高新兴已积极参与广东、四川、江苏、河南、湖南、天津等多地智能网联先导区及示范区的试点建设,落地智慧公交、智能网联测试场、智慧路口等多个项目。未来,高新兴将持续创新,与产业上下游伙伴合作共赢,共同推进智能网联商业化进程。
  (3)车辆电子标识产品及解决方案——作为车辆的电子身份识别,电动自行车市场爆发新的机会
  当前,汽车和电动自行车保有数量巨大,交管部门对车辆的规范管理诉求越来越强烈。我国也正在快速步入车联网时代,电子标识(电子车牌)未来将作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可信“数字身份信源”,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颁布智能汽车标识管理办法,强化智能汽车的身份认证、实时跟踪和事件溯源”。《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要求“使用可信的数字身份标识智能网联汽车真实身份,车联网环境下,需要安装专用识读设备,读取或写入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身份信息”。
  公司深耕电子标识领域,牵头制定电子标识国家标准,获相关核心专利数百项,以涉车RFID技术为核心,为客户提供端到端射频识读和视射频双基识读全系列软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涵盖:①电动自行车数字化管理涵盖登记备案、行驶管理、社区管控、校园管控、充电停放管理、治安防盗以及全链条监管应用等场景,全面优化城市慢行交通环境。提供数字号牌、路侧感知、便携识读、边缘计算、平台及应用系统等全系列软硬件产品,实现车辆身份溯源、信息化备案、智能化执法、智能研判分析、治安防盗管理以及小区出入控制、校园车辆充停管理以及僵尸车管控、充电停放设施建设及管理、入楼入户监管等业务应用等;②汽车电子标识(电子车牌)的技术研究、产品研究、项目实施、涉车场景运营、交付验收等整体解决方案。产品方面,公司提供电动自行车数字化管理和汽车电子标识的全套技术和产品,包括感知层设备(包括电动自行车数字号牌、陶瓷标签/条卡标签、室内外阅读器、一体式阅读器、手持式阅读器等)、平台层软件(设备远程管理平台、智能交通数据平台、卡管平台等)以及应用层软件(假套牌稽查系统、交通流量监控系统等)。通过为汽车安装机动车电子标识,建设路面感知设备,构建车辆信息管理和大数据平台,实现重点车辆管理、交通动态监管、交通态势分析、环保智能监测等城市智能交通管理,并拓展停车、加油等涉车消费服务运营业务场景。
  公司依托现有智能联网和超高频RFID相关技术,向C-V2X车载设备和路侧设备布局,把握从4G到5G时代C-V2X带来的行业机遇。公司在车联网前后装领域,已形成海外+国内市场优势壁垒,实现国外运营商和国内车厂部署的突出优势。后装OBD产品与更多海外运营商达成供应关系,持续拓展欧洲及东南亚等地区运营商;前装T-Box进入更多国内整车厂商,争取达成与国内外Tier1供应商的合作,为国际一流车厂提供产品和服务。除了C-V2X设备外,还将探索实现C-V2X领域设备+解决方案平台+应用的智慧交通大布局。
  (4)轨道交通产品与解决方案——多年保持细分市场头部地位
  公司深耕铁路交通市场20余年,在铁路轨道车车载设备垂直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公司主要以“铁路安全”为主题,在嵌入式软件和电子控制产品上具备良好的开发优势,在铁路通信信号产品领域占据行业优势。同时聚焦“智能铁路”,着重发展智能铁路人工智能AI及物联网产品,广泛采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AI算法及对象自动识别、视频模式识别、智能传感、边缘计算、定位物联网等技术,在多种技术基础上进行融合提升,在国铁及城轨领域实现关联应用。
  公司结合多种铁路通信、控制、信息化技术,打造了以“GYK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轨道车安全信息化系统”“AR+AI智能安全管控”等系列为主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多元化、全方位的铁路运营安全的需求。公司主导或参与制定了多项行业技术标准,是国家铁路局认证通过的“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公司多项产品获得“CRCC认证证书”,并通过国际铁路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RIS)认证,公司新一代列控产品GYK-160G安全等级水平获得最高的SIL4级。公司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全国18个铁路局公司,服务客户包括国铁集团、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中车、中石油、中石化、国内多家地铁单位等。
  根据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预计未来10年GYK设备仍将占据我国铁路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的主流地位,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列控系统仍将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技术进步,功能完善,公司研发了更高安全等级和速度等级的新一代GYK-160系统,成功通过了CRCC认证测试并实现批量交付,该产品安全等级水平获得最高的SIL4级,将在未来10年持续销售,成为公司稳定收入的基础之一。同时,公司研制了多款铁路无线列调通信产品,包括目前主流的铁路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公司在该领域有着20多年的丰富经验和积累,持有国家铁路局行政许可决定书和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许可证,2023年基于5G-R的CIR设备已经通过国铁集团静态试验评审。该设备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普通线路上使用,主要具有450MHz无线列调、GSM-R通信、调度命令传送等功能。通过不断对铁路无线通信专网技术的研究与投入,公司将依托下一代通信机制的研发与应用,加速产品迭代更新,在未来智能铁路建设中占据一席之地。除此之外,公司针对铁路专用场景研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视频监控装置,深耕铁路专用场景应用,将视频监控技术与铁路特有业务有效结合,并在产品化过程中打造出高质量、高可靠性、能够应对严苛环境的工业级产品,获得客户认可。
  (二)公共安全赛道——乘风数字经济、数字中国战略,提升政府、公安信息化安全与效率
  1、业务概述
  在物联网战略的执行思路上,高新兴选取公共安全垂直应用领域。主要产品分为“警务终端及警务信息化应用”“软件系统及解决方案”。公司深耕公共安全领域十余载,始终以“法治中国”为政策指引,凭借深厚的业务经验与技术沉淀,深刻把握客户的痛点与需求,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视频技术为核心。服务于科信、法制、交警、监管、治安、缉私等警种做应用型产品;聚焦智能安防和城市治理,通过自主创新和资源整合,构建智慧执法、智慧终端、智慧新警务、实景AR等核心业务体系,致力于打造城市全域的防控体系,创新新型城市治理格局,推动公共安全信息化、智能化转型进程。
  2、主要产品
  (1)智慧执法体系产品
  公司专注于公共安全执法办案类软硬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服务工作,致力于为执法机构提供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以提升执法效能,主要提供智慧执法体系“云+端”整体解决方案,建立公安部、省厅、地市、区县到基层派出所五层执法管理体系,以减负、增效、提能、规范、决策支撑为建设目标,以执法过程全贯通、执法业务全覆盖、执法全要素数字化、执法全环节智能化、执法全场景规范化为建设思路,以业务流为基础、数据流为载体、服务流为辅助手段、监督流为规范管理,建设“新警综智能执法办案”和“智慧执法监督管理”两大平台和办案中心、案管中心、涉案财物管理中心三大实体管理中心,形成四流合一的智能化应用管理体系。主要合作的客户涵盖全国31个省市,落地项目超1,500个,与客户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成功落地多个地部级平台。通过与这些重要客户的紧密合作,公司不仅积累了宝贵的行业经验,更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助力客户提升了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了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体系,展现了公司在为政府和公安行业服务方面的专业能力和行业领导地位。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升级多款核心智慧执法产品,包括业务支撑平台、数据服务平台、智能办案平台等,并提供可视化分析、执法监督、考评系统等,为公安执法业务提供数据支持和智能服务。
  (2)智慧执法终端产品
  随着社会向法治的发展方向,执法环境的复杂对执法人员提出巨大的挑战,为了减少执法过程分歧、提高执法的公信力和执法效率,同时也保障执法人员的合法权益,高新兴基于视频监控、视频智能分析、大数据、云计算、增强现实等领域的先进技术,能够提供从终端、采集设备、管理平台软件、智能分析算法结合最为全面的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目前已推出4G执法仪、5G执法仪、单警执法仪等主打产品,通过集中优势功能,实现了降本、提质、服务优化;新一代视音频管理平台,可实现移动和固定视音频设备的统一接入和管理,各种不同类型的视音频流、定位流、报警流的统一推送和调度服务,现场实时指挥调度和传统视音频应用的无缝融合,通过优化算法数据匹配和比对,实现“警情”与“出警视音频”的自动关联,提高了案件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针对公安部推广的北斗政策,推出基于全北斗的视音频解决方案及系列产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全面支持北斗技术,同时响应国家安全可信要求,开发了基于可信技术的全栈式国产化解决方案和产品;进一步打通数据互联互通,实现警用业务系统如执法仪与对讲机、酒精测试仪的整合,建立了全流程证据链规范化管理解决方案,强化数据要素管理和安全保障;充分利用前沿AI技术,在执法规范化等场景中实现了智能语音识别,实现了不规范执勤用语检测和视频环境分析能力。
  (3)视频智能化产品与解决方案
  当前,视频图像已成为警务工作中的最常用手段,高新兴充分发挥以视频为主线的技术优势,推出视频智能化解决方案,该方案以视图分析、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核心技术,依托“一云”“一湖”“一平台”的系统架构,通过将算法、应用与硬件的分层解耦合敏捷集成,完成各类业务的快速上线,并实现数据的开放及共享,积极打造以业务融合、数据融合、资源融合为核心的聚合生态。核心业务产品有视频图像数据库、视频联网平台、赋能中台、视频综合应用平台等。目前,公司视频智能化平台与应用已在全国十几个省级与地市(区县)公安系统中应用。
  (4)视频全息化产品与解决方案
  高新兴多级联网立体防控云防平台以业内首创的AR增强现实专利为核心,以视频地图引擎为基础,将全省各城市在视频地图上进行网格化分区管理。通过融合“县-市-省”各类警务、视频等数据,从而将亮点视频内建筑物、街道、人、车、突发事件、警力等细节以点、线、面地图图层的方式,自动叠加在基于高点视频的“实景地图”上,真正实现全省一张图指挥,增强跨地区指挥的功能,达到扁平化快速、精准的指挥效果。主要业务产品有AR摄像机、AR云防系统、三维实景全息化指挥平台、AR一体机、AR网关等。
  (三)其他主要的物联网产品——孵化更多的物联网细分领域的佼佼者
  公司是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和基础设施综合运维及运营管理服务提供商,深耕通信运营商市场,紧随运营商5G战略转型,积极探索5G领域市场机会。公司以动环监控产品为基础,深度挖掘客户延伸场景需求,并拓展至电力、金融、工厂等其他行业垂直应用,打造从传感层、采集层、传输层到中心应用层的全系列智能化通信物联网产品。同时,“以客户为中心,以流程为基础,以效益价值为核心”的IDC数据中心综合运维及运营管理服务,提供基于增强现实AR视频技术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全方位服务支撑以及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高效、节能的多元化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拥有基站机房动环监控解决方案、智能配电设施综合监控解决方案、智慧用电解决方案、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解决方案和数据中心运营支撑管理解决方案等。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高新兴深耕物联网27载,致力于成为领先的智慧城市物联网产品与服务提供商,通过构筑物联网大数据应用产业集群,成为以“车联网及智慧交通”“公共安全”等为代表的物联网大数据应用领域及细分行业的领先者,全面贯彻落实1+1+N发展战略——即1个总部赋能平台、1个数字化管控中心、围绕物联网产业链布局N个创新发展业务,推进N项重点任务齐头并进等实践举措,来推进创新与激发活力,提升公司高质量发展。我们相信万物互联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坚持用心耕耘,行稳致远,追求科技卓越,善尽责任,实现更安全、更智慧、更美好的物联网未来。
  (一)对物联网垂直应用领域的深度理解能力
  高新兴深耕多个物联网垂直应用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车联网”“公共安全”“通信”“铁路轨道交通”等多个垂直行业深刻的业务理解,贴近用户,以及将这些理解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公司的发展战略明确,即从具体的应用场景出发,通过不断的产品化迭代,形成针对性强、易落地的解决方案型产品。这些解决方案中的核心产品不仅是技术的载体,更是公司业务灵魂的体现,它们是公司持续成长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
  (二)持续的研发投入,增强产品型转型的新动能
  高新兴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技术,在“车联网与智慧交通”“公共安全”等领域深耕产品与应用,在项目中打磨赋能下游行业数以万计的行业应用,形成了从感知、连接、平台、应用层的完整产品体系与解决方案。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积累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丰富经验,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综合研究、开发体系。最近五年(2019年至2023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约20亿元,占合计营业收入比重达16%以上,平均研发人员数量占到全集团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研发费用2.7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15.20%。为了保持技术的领先性和前瞻性,公司将继续保持一定的研发投入,不断打磨产品能力,完善技术、产品与方案,形成从研发到市场、市场再反馈研发的良性循环体系。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合计拥有已授权知识产权2,100余项,知识产权市场认可度和价值较高,公司曾连续两年斩获中国人工智能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同时,公司已获得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认定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在交付能力验证方面,公司拥有“TUV莱茵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ISO9001:2015、ISO27001”“ISO14001认证”“ITSS运维服务能力成熟度一级资质”“CMMI 5级评估认证”“广东省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维修资格证壹级”“安防工程企业设计施工维护能力证书(一级)”“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证书(信息系统安全集成与软件安全开发二级服务资质)”等;公司还拥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广东省工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广州市人工智能登记企业”等多项资质证书,集团内3家控股子公司及1家参股公司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彰显公司多年来在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长期布局。
  (三)服务于全球1,000+客户,搭建多元化的客户体系与渠道
  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变化为驱动,以质量和服务为核心,推动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公司业务遍布欧洲、美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为全球1,000+客户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国内客户覆盖三大通信运营商、整车厂商、各省市级政府部门、铁路总公司、各地铁路局等不同领域客户;国际上,公司与海外通信运营商、TSP(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r)、保险公司、汽车一级供应商形成深度合作。在乘用车及轨道车的产品方面,公司主要客户为国内整车厂商和国内各铁路局,提供高品质、安全的通讯产品,行业准入门槛高,客户黏性较强,形成一定的竞争壁垒。公司将持续完善客户结构,提升客户群体的多元化,增强客户黏性。
  营销体系建设方面,公司坚持长期持续的营销人才体系建设和投入,不仅在国内搭建了完善的营销平台和售后运维体系,还在相应国际市场上建立了健全的营销网络,立足本地化运营,贴近市场、快速响应、确保客户能及时获取优质的服务。公司注重“高新兴”品牌建设,通过事件营销、品牌展会、行业活动、媒体沙龙等,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的客户,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市场份额。
  (四)打造更稳定的供应链智能交付体系,构筑产品护城河
  智能化的供应链能力是我们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组成部分,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公司当前聚焦产品转型策略,产品覆盖车载终端设备层、路侧设备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等,种类丰富、制式齐全,并且存在需求切换、产品迭代等需要快速响应的情况。为了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确保交付任务快而有序地进行,公司自建供应链体系,高效协调和管理供应链内外部资源,充分保障了公司各类所需原材料的供应充足以及替代原材料的补给。生产制造方面,公司能结合产品规划协助研发在产品端进行中试和质量管理的支撑,在制造方面具备高效的工程落地能力和精细化生产能力,确保产品品质与质量。同时,为了有序推进制造基地的新建和产能扩建计划,公司打造了位于广州中心知识城的“智能制造基地”和位于杭州滨江区的“智能轨道交通产业基地”,两大基地已于报告期内完成封顶。
  (五)推动集团化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的提升,夯实1+1+N的发展战略
  公司明确集团总部与业务单位的价值定位,强化经营主体责任,集中资源支持主要业务领域的发展。采用BLM模型深化战略规划,引导业务单位关注未来战略任务,并确保战略目标的有效分解和执行。同时,改进销售和研发人员的评价体系,以更科学的方法评估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贡献,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公司还开启了企业平台的数字化转型,旨在提升业务效率。我们以共享平台建设为基础,完善基础数据,打通不同信息平台的数据断点,并推进数据中台的建设,使数据能够为业务赋能,有效支持战略决策。此外,我们强化流程OWNER的职责,优化关键业务流程,提升对一线单位的支撑效率。
  集团总部正在不断推进自我变革,目标是构建一个高效、透明、合规的管理体系,以支持集团与业务单位之间的顺畅运行,确保集团的长期稳定发展。
  (六)主张开放、协作、共赢的理念,打造行业生态圈
  公司是一家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的领先企业,致力于为政府、企业、个人提供智能、高效、可靠的物联网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我们坚信,开放、协作、共赢是推动产业发展和创新的关键。因此,我们与华为、腾讯、百度、中兴通讯等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和通信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开放、协作、共赢的生态圈理念,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成熟的生态系统,创新应用场景和合作模式,助力客户和伙伴开辟新形势,释放行业潜能。我们将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应用,推动物联网行业的融合和发展,为全球的合作伙伴创造更大的价值。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高新兴致力成为领先的智慧城市物联网产品和服务提供商,通过构筑物联网大数据应用产业集群,成为以“车联网及智慧交通”“公共安全”为代表的物联网大数据应用领域及细分行业的领先者,公司当前全面贯彻落实1+1+N发展战略——即1个总部赋能平台、1个数字化管控中心、围绕物联网产业链布局N个创新发展业务。2023年,国内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恢复。高新兴在复杂的环境中始终坚持战略定力,积极践行“以韧求生,以融求赢,以稳求远”的经营思路,尽管我们所处的环境存在周期性波动,公司快速调整战略和市场策略,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以坚韧的信心迎接更大的挑战。
  报告期内,高新兴集团持续聚焦物联网核心赛道,加强根据地建设,合理调整业务结构,优化业务组合,减少对集成业务和机会型业务的依赖,持续提高产品型收入比重,以实现更加可持续的经营,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79,884.6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2.89%;整体收入虽然下滑,但是公司通过大力发展高盈利业务,毛利率增长5.29个百分点,业务质量改善显见成效,实现归母净利润-10,325.04万元、扣非净利润-11,918.69万元,分别减亏62.12%、60.27%;公司加强现金管理、积极促进回款,报告期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7,846.4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3.65%,并连续三年为正;公司进一步加强费用管控政策,销售、管理研发等三项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13,702.03万元,下降17.01%,研发等效率均有较大提升。
  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中,主要产品分为“物联网连接及终端和应用”“警务终端及警务信息化应用”“软件系统及解决方案”三大类。(1)“物联网连接及终端和应用”:实现收入110,332.2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61.33%。其中,车联网产品实现收入35,625.9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91%;(2)“警务终端及警务信息化应用”:实现收入16,673.2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27%;(3)“软件系统及解决方案”:实现收入52,879.1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29.40%。分行业来看,(1)“交通行业”实现收入95,379.65万元,占营业总收入比重53.02%;(2)“公安行业”实现收入51,753.19万元,占营业总收入比重28.78%。上述两大主赛道收入比重超80%,战略资源更加聚焦。分地区来看,(1)“国内销售”:实现收入160,926.0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89.46%;(2)国外销售:实现18,958.5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10.54%。
  (一)聚焦重点战略任务的有效执行,努力提升经营水平与质量
  1、车联网及智慧交通赛道,顺应国家交通强国发展战略
  公司贯彻落实深耕物联网战略在车联网和智慧交通赛道的应用发展,立足5G+V2X通信、人工智能、超高频RFID、增强现实、大数据分析挖掘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以智慧交通数字化治理为基点,聚焦自研应用型产品,发力车联网及智慧交通应用创新。是国内少数覆盖公路、铁路及轨交业务,具备车联网全栈式产品覆盖、交通咨询规划、大型系统项目交付能力的物联网应用企业。产品方面,公司已在车载单元、车路协同、车联网平台等方面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打造了包括车载终端、路侧设备、V2X平台在内的完整的产品体系,以及多项应用于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类应用的自研软硬件产品。
  公路交通业务方面,公司从事电子车牌、车联网产品的子公司——高新兴智联、高新兴物联已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电子车牌业务开创全新两轮电动车市场,为公安交警部门改善电动自行车无序停放、违规行驶等违法违规情况提供助力,有效提升交通管理效率和安全。截至目前,公司电子车牌(两轮车市场)累计斩获了多个省会城市千万张数字号牌订单,在广东省、河北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等多个重点省份得到规模化应用。面对激烈的车联网前装市场,公司成功中标了吉利汽车5G TCAM 2.0项目和吉利汽车研究总院4G TCAM2.0项目,成功在吉利旗下高端纯电品牌极氪的量产车型上搭载5G产品,达成重点大客户吉利汽车主要车型的装车覆盖;继续深耕和拓展长安汽车客户,获得长安5G平台化首发项目、海外首发项目;敏锐、快捷推进“国产化替代”方案,率先发布国产车规级芯片LTE Cat.1模组和T-Box产品并实现规模化商用,打破行业竞争格局;重磅产品GT570系列作为搭载全新系统架构平台的产品,展现了多项前沿技术突破。首次将域控制器理念融入TCAM,集成了5G和C-V2X通信模组、V2X应用场景处理单元、Wi-Fi6、千兆车载以太网、惯导模块、多制式天线、车载通信控制单元、6轴陀螺仪、温度传感器、BLE蓝牙、GNSS定位以及加密芯片。它作为车载通信系统与外界通信的中心节点,支持车辆通信多类型总线接口,能够实现紧急通话(如eCall/B-Call)、车辆诊断、远程控制、车况查询、行车日志、高精度定位、V2X应用等多种功能,为安全自动驾驶提供保障,并能够提供车载Wi-Fi6热点、BNCM数字钥匙、OTA空中升级等功能,为驾乘人员提供智能汽车的创新、便捷出行体验。新增了多个头部Tier1供应商、主流车企、造车新势力等高价值客户。车联网产品实验室荣获首个行业级专业认可的吉利“供应商实验室认可证书”;报告期内,高新兴科技集团组建高新兴网联公司,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应用。高新兴已实现广州本土智能网联示范区建设的重大突破,参与广州双智试点-琶洲车联网项目及广州番禺车联网示范区项目建设,推进广州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运营示范项目,助力广州成为全国首个车联网常态化运营车辆破万辆的城市,并成功与广州市公交集团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在自动驾驶、智慧公交、智慧物流、智慧出行、科技课题申报等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公司参与的“广州城市出行服务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成功入选交通运输部首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共同参与的还有广汽集团、文远知行、广州公交集团、广州巴士集团等重点行业玩家。报告期内,高新兴与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合作项目《城市交通车路协同感知与控制技术》荣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高新兴荣登“电车人-2023年度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生态链100强榜单”,并获得中国(大湾区)车联网大会组委会颁发的“2022~2023车联网技术发明创新奖”。公司成功入选中国移动上海研究院TOV车联网合作伙伴库,与中国电信交通物流主研院签订合作协议,与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智能交通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
  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业务方面,公司从事铁路轨道交通业务的子公司——高新兴创联已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公司新一代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GYK-160G目前在上海、南昌、成都、济南、南昌局、武汉、南宁、沈阳等多个铁路局集团公司实现销售落地;公司布局的铁路货场管控系统在南宁局、昆明局等货场成功落地实现销售,标志着公司在货场领域的拓展有了新的突破;公司持续布局以AR+AI云视平台为核心,打造基于实景与三维的园区一张图理念,打造智能调度管控平台产品,进一步夯实根据地客户,报告期内成功获得了包括多家行业客户订单,为公司在能源化工领域的持续拓展添砖加瓦;5G-R的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按国铁集团计划完成样机开发及静态试验评审;国铁行业重点任务车底防脱监测、智能防火监测等项目按计划开展,均已实现销售;近两年,公司业务延伸至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利用在国铁市场形成的优势产品和成熟的解决方案因势利导大力开拓城轨市场,并已成功收获广州地铁、滁宁线等工程车列控项目订单,标志着公司在城轨工程车行车安全控制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公司积极与信号系统厂家进行合作,推动工程车列控系统深度应用;地铁行业首个全场景工程车行车安全监控系统(广州地铁项目)通过运用单位验收,标志着地铁工程车行车安全系统在正线和车辆段全场景应用迈向“人控+机控”模式的技术创新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公司2023年继续参与轨交市场地铁通信系统建设项目等。
  2、公安安全赛道,乘风数字经济、数字中国的建设发展
  高新兴深耕公安信息化十余年,战略聚焦业务应用型产品,在公安的科信、法制、交警、监管、治安、海关等警种拥有深厚的业务积累,通过智能视频、视频全息、智慧执法、智慧终端、智慧监管、智慧缉私等多种类核心业务与产品,助力各警种实现警务机制改革与现代科技应用的深度融合,推动数字中国、数字政府及公安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公司在产品国产化、智能化方面进展迅速,软件和硬件产品基本完成了国产化工作,能提供覆盖行业需求的全栈产品完整生命周期服务,并提供集成项目整体交付与运维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坚定公共安全赛道的产品化转型思路,进行产品的销售布局。
  智慧执法产品,国内首发打通“智慧办案”“智慧案管”两大命脉,连接办公中心、案管中心、涉案财物管理中心构建“云+端”的智慧执法体系,国内首次实现公、检、法、司业务全贯通物证中心。公司智能执法办案平台全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稳居前列,斩获公安部法制信息管理平台、海关总署缉私平台、中国海警执法办案平台等全国级平台,已落地青海、宁夏、广东、山东、云南等十余个省级的智慧执法办案平台以及若干个市级平台,签订和执行了公安部法综系统、新警综平台的合同,开始帮助公安部建立健全执法体系的各类技术标准和数据标准,奠定了高新兴在执法体系的主导能力,完成了部、省、市的多级布局。公司还参与了公安部新警综微服务等标准规范的编写,为建立执法规范化第一品牌占据市场制高点。
  智慧执法终端业务方面,聚焦移动执法音视频监管,产品方案实现从移动采集、传输及平台管理全链条覆盖。移动执法视音频平台已适配国产服务器、国产云平台,支持集中式、分布式部署,支持万级执法仪统一接入。执法记录仪实现从单机产品到4G、5G通信技术的全域覆盖,质量、国产化技术、性价比对比业内产品均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持续推进现场执法规范化全面普及,在公安、交警行业深耕优势区域,完成山东、云南、山西三个省级平台建设,在城管、政法委综治行业有新的突破。在行政执法行业,积极拓展行业客户,受“三项制度”相关政策利好,所有行政执法单位启动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完成河南、山西等4个省级行政执法单位视音频平台建设,全面发力行政执法业务。公司亦成功入围警用装备协议采购目录;率先完成产品国产化适配,取得国产化适配认证,推出国产化端到端解决方案;并在交通运输、文旅行业也有新的突破。目前,移动执法业务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设20多个省级平台,300多个市级平台,细分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前列,为百万民警提供视音频管理服务。
  视频智能化(视频云)业务方面,打造以人车轨迹为核心、多维数据为翼的视频智能及数据智能应用,覆盖布控预警、侦查研判、核查管控全栈式业务,赋能各个警种,全面提升公安实战能力。公司业内首发视频云赋能中台,提升个性化应用需求的敏捷交付能力,助力公安用户应用创新生态的打造,推出视频云全栈式解决方案,并落地广东省某视频云建设项目、珠海某视频云建设项目、广东环粤道路视频监控及卡口建设项目,以及韶关雪亮视频云、广清轻轨视频云、中山视频云等项目,也为公司之后的市场开拓提供有力的样板支撑。
  视频全息化业务方面,公司国内首创AR视频全息化技术并深耕视频智能化应用,助力公安各警种将视频应用发挥到极致,全面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公司与战略合作伙伴华为的合作不断深化,在产品融合上,将华为的全息路口解决方案与高新兴的高点AR实景产品相结合,可以实现交通事件的验证、路口交通评价数字化与高点实景指挥的完美匹配;在业务融合上,高新兴的AR实景指挥平台将全息路口识别的交通事件进行事件信息流转、实景联动、事件处置,提升交通管理的处置效率以及形成交通管理的业务闭环,助力交警指挥调度的“最后一公里”。公司已成功落地重庆市渝中区分局全域防控项目(云防4.0)、江苏省厅视频图像信息联网平台AR项目、昆明市局视频全域AR化应用项目等案例。公司视频全息化(立体防控云防系统)已遍布全国24个省,100+个市,200+个项目。
  3、其他物联网垂直应用赛道
  通信动环监控产品与解决方案方面,公司深耕通信运营商行业市场多年,是成熟的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和运维信息化服务提供商,已拥有基站机房动环监控解决方案、智能配电设施综合监控解决方案、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解决方案和数据中心运营支撑管理解决方案等。目前,公司以动环监控产品为基础,拓展到电力配电房、变电站、数字化工厂、智慧仓储等其他行业场景化应用,打造从传感层、采集层、传输层到中心应用层的全系列智能化通信物联网产品,致力于打造“国内物联网关第一品牌”目标,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全方位服务支撑,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高效、节能的多元化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报告期内,软件平台在运营商市场方向推出支持国产化的C3I4.0版本,可在有动环平台的各省进行推广,推动升级改造,也为运营商后续集采奠定了良好的基石。产品研发方面,运营商数据中心场景FSU完成了数据中心专用产品的研发,可提升公司数据中心FSU的监控能力;根据智慧空开的应用场景,研发了智慧用电管理平台3.0,完善了智慧空开产品系统应用方案。
  (二)专注提高组织效率,体系与能力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1、持续推进战略管理能力的提升
  高新兴致力成为领先的智慧城市物联网产品和服务提供商,通过构筑物联网大数据应用产业集群,成为以车联网及智慧交通、公共安全为代表的物联网大数据应用领域及细分行业的领先者。公司将BLM战略管理模型导入管理层的知识学习体系,并于年度经营规划工作中率先应用,关注战略控制点、关键任务以及战略一致性,从而实现战略层面的语言统一、管理层面的目标对齐,并在经营层面分析差距、发现机会,为实现“细分市场行业第一”这一战略目标而奋斗不止。
  2、持续推进研发投入产出效率的提升
  公司研发体系在核心技术、产品研发、能力体系建设等方面都继续升级。研发组织资源分工进一步明确,公司中央研究院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AI、公共平台、物联网等通用技术研究,具备移植到国产化设备的技术能力;各事业部、子公司下设产品线研发部门,支撑业务需求;集团研发与质量管理部——研发体系及质量体系能力建设、管理及提升的平台,为集团各业务单元赋能,提供服务支撑,确保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了提升研发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公司研发与质量管理部打通从研发投入到销售收入的研发投入产出分析体系,推动研发部门从成本中心转变为追求长期投入产出最大化的投资中心,设计并推广了研发项目月度评价机制,在研发项目矩阵式管理的落地和整体研发效率的提升上成效显著。
  3、供应链体系进一步完善
  2023年,公司供应链贯彻落实以经营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司供应链持续将保交付作为第一任务,通过向研发端、销售端双向延伸,准确把握供需信息,通过全链条协同,确保了各项目顺利交付,供应链体系持续完善。采购交付方面,依靠兼容替代、降价品类充分议价、强化关键物料竞争等手段,仍有效降低了部分产品采购价格,保证公司各类原材料的充足供应,为业务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保障;库存管理方面,持续协同各部门加速库存周转,通过与销售部门双向沟通,提升发货准确率、健全备料机制、压实库存责任、提升材料选型效率、总结呆滞库存经验等多项方式,存货额进一步得到下降,保证了较理想的存货周转速度;生产制造方面,公司在新客户开拓方面持续发力,成立专门车载电子项目组,持续对车载加工赛道进行投入,扩展生产制造能力的深度,成功引进多个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客户;坚持走做强制造之路,持续优化组织结构,控制制造成本,完善内部人才体系,为更好承接车载业务打好基础;对内部质量体系进行审视与梳理,以更高规格的质量标准作为提升质量能力的准绳,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
  4、国内+国外多渠道销售体系建设
  公司业务面向全球市场,已为全球1,000+客户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国内市场方面,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73多个地市级服务网点,20余个省级驻外办事机构。公司整合了公共安全业务板块营销网络——营销中心,打造面向政府行业的统一销售平台,实现销售平台资源共享,并充分利用资源共享平台,发挥集团化运营优势,增加公司内部市场协同作战能力,当前运行情况良好。国际市场方面,公司已重点通过网站、微信等自媒体渠道的维护和更新进行线上营销,并通过参加行业、线上展会等进行品牌展露,打造安全、可靠、专业车联网品牌形象,致力于成为客户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公司已在北美、欧洲等地设立销售平台,海外销售渠道完成搭建平台,与欧美多家顶级通信运营商形成深度合作,产品已输出美国、加拿大、德国、西班牙、英国、瑞典、比利时、捷克、奥地利、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公司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取得高新兴商标,为高新兴品牌加快出海奠定品牌基础。
  5、集团化管理体系更加成熟
  高新兴坚定走物联网产业集群协同发展道路,内部要创新、培养、再造一批物联网细分赛道冠军业务,暨平台共享业务(1+1+N)协同发展道路,构建总部赋能平台(1)+数字化管控中心(1)+物联网产业链创新业务(N)的协同发展格局,探索0.5到1的再创业机制。高新兴已逐步成长成为集团化管控的中大型组织,自2015年开始进行集团化管理体系建设,对于子公司采用战略运营型管控模式。在法人治理层面,遵照公司章程以及三会运作规则,集团派驻关键线条(人事、财务、运营管理)人员进入子公司董事会,通过董事会实现集团对于子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关键事项(三重一大事项)的风险把控。公司总部继续改善和加强集团化管理,打造更简洁、规范、高效的集团化管理体系,做轻、做薄后台部门,用多年积累的总部管理经验赋能物联网各个细分领域赛道业务,让组织变得敏捷,让决策更有效率、更有智慧。报告期内,公司强化总部职能部门在党建促经营、规则制定、共享平台建设、赋能服务、管理效率提升方面的功能定位。
  (1)党建工作引领经营、树立非公党建特色品牌
  2023年,高新兴科技集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工作部署和上级党委各项工作要求,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结合企业实际,坚持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党建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评价。年初,公司制定《2023年度党建促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计划》,召开党委工作部署会,与所属13个党支部书记签订年度党支部绩效落地责任书、认领年度“133”思想工作带动专项任务。印发《关于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通知》《高新兴科技集团党委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实施方案》,抓好党建思想教育阵地建设,发挥出思想指引实践、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伟力。年中,党委召开所属各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工作会,总结复盘,及时改进。年底,党委进行“两优一先”总结考核,召开年度专题组织生活扩大会,落实民主评议各项工作。重要时间节点和重要生产经营活动,讲政治,顾大局,及时有效开展“红色赋能,创新驱动”各项工作。做到党建护航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党建促生产成效显著。《迎势突破,高质量党建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获得“(2023)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集团党委获得广州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双强六好”标杆党组织;集团董事长刘双广被授予“广州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领域党建之友”称号等。
  (2)组织能力全面提升,支持经营决策科学化、精准化
  公司在推进1+1+N发展战略过程中,通过锻造总部职能平台能力,提升对业务单元的支持力度。在实业发展的基础之上,推进实施“实业+资本”双轮驱动战略,进一步创造新的业绩驱动引擎。
  经营管理方面,业绩预测体系逐步成熟,优化业绩预测,项目管理、回款管理及期间费用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经营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并采取多项措施积极解决现金流问题,实现现金流三年为正;人力资源方面,公司持续打造有效的干部管理体系,建立经营班子运作和评价体系,实现干部能上能下,推动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精简化,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公司目前正在实施中的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计划包括:集团层面实施股权激励,多个子公司层面陆续推动高管、核心员工参与的事业合伙人持股方案,建立长效激励与约束机制,有效激发员工激励性、创造性与活力;以及持续遵循《高新兴发展大纲V2.0》,提升员工敬业度、向心力、凝聚力等。
  资本运营和重大投资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以讯美科技股权增资广州图灵交易事项,通过剥离金融安防资产加强公司的战略聚焦,并以战略投资方式进入智算领域,有利于公司抓住新兴领域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未来推动大数据与智能算力技术的融合,进而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为加速公司产业延展升级和资产保值增值,公司还与陕西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西安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有限合伙)、北京开拓和一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青岛和一宏拓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设立陕西和壹高泰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以4,500万元自有资金认购其15%的出资份额,该基金主要聚焦于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产业投资;集团位于广州中新知识城的“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已完成封顶,是广州市首批数字新基建重大项目之一,同时也为广州的人工智能、物联网产业聚集提供重要的产业基地;子公司高新兴创联“智能轨道交通产业基地项目”已完成二期封顶,本项目建成后,将打造成浙江省首个横跨国铁和城轨全域,以列控、通信、信息化和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为特色的智能轨道交通产业基地,以提升浙江省内轨道交通行业产值为发展目标,有助于推动轨道交通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未来发展战略及愿景
  物联网的高价值在于细分领域的应用,产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已成为大趋势,千行百业的数字化升级对于公司所处的行业和从事的业务来说意味着巨大的机会。高新兴坚定走物联网产业集群协同发展道路,专注于车联网及智慧交通和公共安全等高增长领域。公司实施物联网1+1+N战略,旨在创新和培育物联网细分市场的领先业务。战略执行上,公司构建了一个总部赋能平台,包括多方位的组织能力建设,以及玻璃箱管控机制,促进物联网业务应用的协同发展。公司还在探索新的创业机制,推动中后台部门的轻量化,以支持物联网细分领域的成长。同时,公司还致力于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事业合伙人机制,促进员工从经理人向合伙人的角色转变,吸引和凝聚具有共同价值观的人才,推动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公司利用在物联网垂直领域的深厚经验,围绕行业上下游孵化、培育、整合资源和业务,实施实业与资本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为公司创造新的盈利点。
  (二)下一年度的经营计划
  在经营计划方面,公司坚持以盈利为底线,落实各经营单元的主体责任,通过业务分类聚焦核心业务,定位核心赛道做到第一。业务单位关注营销体系和渠道能力建设,针对主要竞争对手,制定相关竞争策略,提高核心竞争力。注意经营风险管控,严格落实收入、净利润、现金流及回款、库存周转率等重要财务指标的达成。
  在客户服务方面,公司坚持客户导向,聚焦能给客户带来价值的工作。发挥对业务理解优势,提供解决方案型产品,采取应用上下功夫的差异化产品策略,采取“三比”策略:联系客户比对手密切,交付服务响应比对手快,理解业务比对手更到位。
  在技术研发方面,持续推进研发效率提升。积极拥抱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AI)、视音频平台技术(AR)在车联网及智慧交通、公共安全两大战略赛道的垂直应用,集团内部各业务单元在技术、资源上增强交流共享,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公司将持续专注提高研发立项质量,做好研发项目的预算管理和考核评价,通过典型项目复盘、开源和技术复用、大模型工具利用的方式持续推进研发效率的提升。
  在供应链建设方面,公司正加快建设车联网智能制造及研发基地(广州)和轨道交通产业基地(杭州),统一承接公司及子公司分布于各地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业务,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资金占用和物料呆滞,提升生产效率、交付能力和降低生产成本。并通过整合公司总部及子公司部分高精尖技术研发团队并统一、入驻新基地,实现全集团在大数据、AI、5G、视频分析等核心技术上的研发资源整合。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通过信息系统驱动业务效率提升。公司将推出业务协同运营平台,提高交易单据的自动化处理能力;推进SRM系统升级,提升用户体验;建立数据仓,确定数据仓的范围及规划,并完成数据仓模型建设及数据导入,解决数据口径统一问题。
  人才管理方面,强化落实从战略目标到个人绩效的分解与承接,加强战略任务专项管理;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坚定地践行“赚的多,分的多”;大胆选拔和重用年轻、有潜力、有冲劲的干部,着力打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吸引人才、激活人才、成就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组织管理方面,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继续发挥经营管理委员会和下属专业工作小组的作用,提升重大决策专业支撑,降低重大决策风险。打造“财务、人力、IT、运营管理、质量、公共关系、资本投资、审计、法务、行政服务”等方面的组织能力,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加大成本管控力度,追求高质量成长。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行业监管政策变动风险
  公司当前专注于车联网及智慧交通、公共安全等物联网垂直应用领域,构筑物联网大数据产业应用集群,致力于成为全球智慧城市物联网领先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公司业务具有较强的行业前瞻性,车联网业务中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公安信息化、软件系统及解决方案项目等业务,受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投资决策及行业发展进程影响程度较大。
  应对措施:针对上述风险,公司一直加强对所在行业指导政策、发展方向及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注意持续升级自身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密切关注所在行业的市场迭代及垂直创新市场的发展,确保公司站在产业浪潮的前端。积极促进公司业务多元化发展,搭建多元化的客户体系。
  2、人才及管理方面的风险
  人力资源是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公司业务不断扩展,公司面对的市场竞争和发展平台也将越来越大,我们需要更多研发、市场拓展、行业专家等中高端人才支撑,如果不能招揽、培养或留住更多人才,会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形成压力和挑战。
  公司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组织结构日益复杂,对公司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变化对公司的管理将提出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也给公司短期内建立和完善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管理体系、制度及约束机制提出较高的要求。
  应对措施:人才是公司第一资源,全力打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吸引人才、激活人才、成就人才”的管理环境,打造属于高新兴人的共同组织。公司将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咨询项目成果落地,进一步提升集团整体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能力。同时,公司将始终贯彻“融文化”的企业文化精神,继续推进长期激励机制,广泛吸纳和善用优秀人才,加快培养一批堪当重任的领军人才,提升人才队伍的年轻化、职业化程度与专业能力。
  3、技术创新的风险
  公司所处的行业技术更新换代极为迅速,行业需求和业务模式的“颠覆式创新”不断出现。在此背景下,公司存在技术产品及市场趋势把握不当导致丧失竞争优势的风险、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失误造成沉没成本的风险、现有核心技术泄密以致被竞争对手模仿等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高度重视对产品研发的投入和自身研发综合实力的提升,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技术研发体系,针对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做好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储备工作。
  4、项目风险
  公司的软件系统及解决方案类产品多为大型系统集成项目,项目实施复杂,项目实施风险较高,从技术交底、方案论证、深化设计、产品选型、项目采购、工程报建、工程施工、系统调试、项目验收及交付后的运行维护等全过程都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这对公司的综合实力要求非常高,公司存在项目实施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强化对项目的挑选,贵精不贵多,优先选择有财政支持的地方项目或具备战略牵引意义的项目,打造行业标杆。根据国家政策,及时调整项目商业模式、交易结构、回款方式等。公司已总结和积累了实施大型项目的成功经验,将不断加强项目管理,细化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进度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质量管理等一系列制度,严格把关项目运作程序规范性,进一步提升公司项目交付能力,以降低项目实施风险。
  5、商誉减值风险
  目前公司账面上存在的商誉为收购高新兴创联所产生的,余额为14,715.52万元,占公司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比例为2.82%,占归母净资产比例为5.15%,比重较小。2023年,高新兴创联实现营业收入33,374.91万元,实现净利润6,651.32万元,均较上年有稳健增长,市场表现良好。若未来高新兴创联未能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和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竞争加剧、产业政策变化等多种因素,收购标的可能面临业绩经营未达预期或未来经营环境出现重大不利变化等情况,存在进一步商誉减值的风险,将可能对公司未来期间的损益造成影响。公司综合预估未来存在一定的商誉减值的风险,但可能性较小。
  应对措施:公司应合理、快速有效地进行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同时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干部队伍建设,并利用现有优势不断提高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提升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整体运营水平。 收起▲